第二章 阶段练习二(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第二章 阶段练习二(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第二章 阶段练习二(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第二章 阶段练习二(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第二章 阶段练习二(含答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练习二[分值:72分](选择题1~14题,每小题4分,共56分)阿克苏是新疆重点风沙源地,全区沙漠占31%,土壤盐碱化严重。1986年,阿克苏引渠开始在城区北、东部进行大规模的柯柯牙荒漠绿化防护林工程建设。为了使树苗成活,人们先开沟灌水,再在沟里挖坑栽树。全区现累计植树造林达7.5万亩,栽植树木857.2万株以上,建成了南北长25千米、东西宽约2千米的“绿色长城”,被联合国列为“全球500佳境”之一。下图为“阿克苏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为了使树苗成活,人们先开沟灌水的主要目的是()A.开沟获得更多地下水B.灌水可改变当地的气候条件C.开沟增加土层厚度D.灌水可降低土壤盐碱度2.治理阿克苏地区沙漠的有效措施有()①利用太阳能,减少因樵采对植被的破坏②建设草方格沙障,固定沙丘③在流动沙丘上大面积植树造林④扩大耕地,利用农作物提高植被覆盖率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非洲萨赫勒地区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向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为100~500毫米。20世纪以来,传统的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变。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据此完成3~5题。3.萨赫勒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③全球气候变暖④修建道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遏制萨赫勒地区生态恶化趋势的根本措施是()A.增加区域降水 B.采用草方格沙障C.控制人口数量 D.大面积植树造林5.萨赫勒某地区推广农作物的休闲轮作制,主要目的在于()A.削减风力 B.恢复土壤肥力C.增加降水量 D.增加杂草(2024·湖南衡阳阶段练习)近几十年来,我国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不同阶段,治理的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见下表)。据此完成6~7题。时间段治理模式主要措施Ⅰ(1950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坡面治理修建梯田、植树造林Ⅱ(20世纪6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末)沟坡联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Ⅲ(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末)小流域综合治理修建梯田和淤地坝、植树造林、自然修复Ⅳ(2000~2010年)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修复、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和骨干坝Ⅴ(2010年至今)退耕还林还草和治沟造地取土填沟、植树种草和自然修复相结合、修建骨干坝6.在时间段Ⅲ之前,黄土高原推广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包括()①减少水土流失②减轻风力侵蚀③阻拦沟谷泥沙④保障粮食供应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从植树造林到植树种草和自然修复相结合的治理措施,这种变化说明()A.生态治理应遵循因地(时)制宜原则B.黄土高原的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C.恢复黄土高原生态不应人工干预D.生物措施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核心安家畈小流域位于湖北省麻城市西北部,属大别山山地丘陵水源涵养保土区,最高海拔264米,最低海拔64米,面积40.10平方千米,多年来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2012年起开展了对该流域的综合整治,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下图为“安家畈小流域土地利用类型调整前后对比图”。据此完成8~9题。8.整治前,安家畈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全年降水丰富 B.森林覆盖率低C.干沟纵横交织 D.坡耕地比重大9.在整治过程中,增加的部分林地种植了油茶、板栗等经济果林,其目的是()A.建立食物链网,保持生态平衡B.既取得生态效益,也增加经济收入C.发挥果林的观赏价值,发展旅游业D.改善饮食结构,提高生活质量(2024·山东临沂期末)山东省济宁市是全国13个重点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国粮食主产区。由于多年开采形成了大片采空区,农田塌陷、房屋开裂随处可见。长期以来,当地政府挖土填充塌陷区不仅成效甚微,还带来了新的负面影响。近年来,采用“引黄淤灌”的方式治理地表塌陷问题,取得了显著效益。据此完成10~12题。10.早期济宁市挖土填充采空区引发的环境问题有()①破坏地表结构②增加治理成本③破坏生态平衡④造成环境污染A.①③B.①④C.③④D.①②11.济宁市引黄河水淤灌采空区的有利条件是()①黄河水源充足②引黄距离较近③黄河水含沙量大④运河水运便利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2.“引黄淤灌”治理方式在塌陷区产生的主要效益有()A.提高黄河通航能力B.提高黄河防洪标准C.扩大采空区养殖规模D.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然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据此回答13~14题。13.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A.①~② B.③~④C.④~⑤ D.⑤~⑥14.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选择的是()A.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B.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C.大力扶持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D.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削弱第三产业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河套平原某灌区的耕地与盐荒地相间分布,地下水多年平均埋深1.68m,可自由流动。每年6月耕地灌溉时,耕地和盐荒地的表层土壤(0~40cm)和深层土壤(大于40cm)含盐量均发生变化。秋季农作物收割后,要对耕地和盐荒地一起灌水(简称秋浇),这是该地区多年生产实践获得的传统技术,也是河套灌区每年最大的灌水过程。下图示意该地6月灌水前后耕地和盐荒地土壤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情况。(1)说明耕地灌水后表层土壤含盐量下降的原因。(4分)(2)6月耕地灌水后,分析相邻盐荒地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含盐量均增大的原因。(8分)(3)说明秋浇对耕地和盐荒地的作用。(4分)

答案精析1.D2.A[第1题,该地植树水源主要来自引渠灌溉,开沟不是为了获得更多地下水,A错误;开沟灌水不能改变当地的气候条件,B错误;开沟灌水不是为了增加土层厚度,C错误;由材料可知阿克苏是新疆重点风沙源地,全区沙漠占31%,土壤盐碱化严重,因此灌水有利于矿物质溶解并随水分下渗,降低土壤盐碱度,同时可以增加土壤水分,从而提高树苗成活率,D正确。第2题,过度樵采是阿克苏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利用太阳能替代薪柴可减少樵采,①正确;建设草方格沙障,可以减缓沙丘流动,固定沙丘,②正确;该地气候干旱,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③错误;扩大耕地会进一步造成植被破坏,加剧土地荒漠化,④错误。故选A。]3.A4.C5.B[第3题,由材料可知,萨赫勒地区发展“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作物侵入牧区,草场面积被压缩,牧区被迫向环境脆弱地转移,故推测萨赫勒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①②正确。萨赫勒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为原因),全球变暖是自然原因,③错误。修建道路不会引起大面积的土地荒漠化,④错误。故选A。第4题,人口过快增长和贫困是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故控制人口数量是治理萨赫勒地区生态恶化的根本措施,C项正确。降水由气候决定,A项错误。草方格沙障不能根治该地区生态恶化,B项错误。该地区气候较干旱,降水较少,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D项错误。第5题,休闲轮作制指通过作物轮作和耕地休耕的方式,使土地得到自然恢复,从而恢复土壤肥力,B项正确。休闲轮作制对削减风力作用不大,A项错误。休闲轮作制不能增加降水量,C项错误。增加杂草不是该措施的主要目的,D项错误。]6.C7.A[第6题,时间段Ⅲ之前,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突出,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修建梯田可以减缓坡度,减轻水土流失,增加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供应,①④正确;黄土高原推广修建梯田与减轻风力侵蚀关系不大,②错误;建淤地坝可阻拦沟谷泥沙,修建梯田对阻拦沟谷泥沙作用较小,③错误。故选C。第7题,早期植被遭破坏严重,人工植树造林可以加速恢复生态环境,恢复到一定程度,结合当地实际,适当改造自然,实现人地协调发展,植树种草和自然修复相结合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协调、有机合作、及时修正、协调共进,说明生态治理应遵循因地(时)制宜原则,A正确;黄土高原的气候并未发生很大变化,B错;合理的人工干预可加快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C错;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核心,D错误。]8.D9.B[第8题,由图可知,该流域整治前,因坡耕地面积大,开发程度高,导致水土流失严重,D正确。第9题,油茶、板栗等经济果林既具有绿色植物共有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恢复生态环境的功能,也有比林木更高的经济效益,B正确。]10.A11.B12.D[第10题,挖土填充采空区会破坏地表结构、破坏生态平衡,①③正确;增加治理成本不属于环境问题,②错;对环境污染影响不大,④错。故选A。第11题,济宁市引黄河水淤灌采空区的有利条件是引黄距离较近、黄河水含沙量大,②③正确;济宁市位于黄河下游,径流量较小,①错;与运河水运无关,④错。故选B。第12题,“引黄淤灌”治理方式在塌陷区产生的主要效益有改善当地生态环境,D正确。黄河在此河段没有通航能力,A错;不会提高黄河防洪标准,B错;“引黄淤灌”是为了发展种植业,C错。]13.C14.D[第13题,读图可以看出前期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滞后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故资源型城市的最佳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应处于资源开采进入衰退阶段、城市经济增长还维持着高位时期,图中④~⑤阶段符合题意,故选C。第14题,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发展城市经济和增加就业,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应削弱第三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