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八册数学教学计划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一、班级情况分析1、学习习惯和兴趣:总体说来,学生基础能力发展比较均衡,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了解容量的意义及其常用计量单位。(3)联系具体问题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交流;初步学会根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2、数学思考方面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在收集和整理数据、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3、解决问题方面(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测量、估计、作图、计算、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在测量液体多少、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和用调查统计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意识,并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解释与说明。(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步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4、情感态度方面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三、后进生名单及补差措施刁梦颖、于静雯、杨阳等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3、认真做好补差工作。加强学生的数感、提高算法多样化。4、尽力创设浓厚的、鲜明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5、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关心与支持。四、研究专题及实施步骤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进行学校专题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改进教学方法,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五、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一至二周三至四周周教学内容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升和毫升》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和毫升《三角形》教时教学重点及难点1、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笔算和口算方法2、注意通过比较让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体验7乘法的一些计算规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体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1、结合实例在具体比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了解“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在具体操作中认识升和毫升间的进率62、联系现实生活和加强操作,加深对升和毫升的认识3、重视估计容量多少,发展空间观念1、联系现实情景和实际操作认识三角形及其基本特征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认识并掌握三7角形的分类3、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探索、掌握三角形的五至六周七周七至八周八至九周九至十周《混合运算》教学整数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3《平行四边形3(六)《找规通过观察、实践、思考找出事物里的一些数学规律,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数学思考《运算律》教学乘法分配律及相应的简便运算《对称、平移4、亲身感知并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性5、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1、联系现实的问题情境和已有认识学习运算2、适当安排比较,引导学生切实掌握混合运7算的运算顺序3、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相应的图形及各部分名称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3、重视实践操作,发展空间观念1、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找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律2、引导学生通过直观表示找简单排列、组合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2、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一些计算的简便算6法3、安排有效练习提高学生合理计算的能力4、以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落实知识的综合应用1、用折纸的方法认识和确定对称轴,学习画对称轴2、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学会平移简单图形的方53、联系现实情景体验旋转和学会把方格纸上4、灵活应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十至十三周十三至十四周十四至十五周十五至十六周十六至十七周十七至十九周认识倍数和因数,2、5、3的倍数的特征,素数《用计算器探教学折线统计图《用字母表示整理与复习446661、通过操作并依据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数的特征3、采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发现3的倍数4、通过学生的活动和思考,认识素数和合数1、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积、商变化规律2、逐步提高学习要求,发展学生学习水平3、注意应用规律,加深有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1、让学生用画图的策略探索解决图形实际问题的方法2、让学生用画图的策略探索解决一般实际问题的方法3、在应用策略中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1、选择适当题材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2、联系问题的需要和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3、在实践与综合应用中重视发展学生统计观念和统计能力1、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字母表示数2、突出数学化过程,发展符号感3、注意字母式子的简单运算课题: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第一课时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案内容:☆教学调整☆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课时)教学要求: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2、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就把积的个位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挂图、小黑板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尝试练习,解决问题讲述:144×15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竖式算一算。学生独立计算,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请学生板演。同桌交流:请同桌同学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哪位同学来说说计算的过程。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类似,先要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三、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1—4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全班交流: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出示题目,要求学生把有错的地方改正过来。重点组织学生讨论:25×112怎样列竖式简便。一般把两位数写在下面。交流明确:总价=数量×单价245×2378×312216×6754×324618×23课题:第二课时练习课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案内容:☆教学调整☆第二课时练习课“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统计准确率,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订正。二、笔算练习“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选2题让学生说说笔算的过程。统计正确率,帮有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帮助订正。三、解决问题“想想做做”7—10学生读题后试着独立解决。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通过交流,学生明确:速度×时间=路程读题后教师对“人均月收入”和“人均年收入”的含义略作解释。引导学生选择必要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学生读题看图了解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已卖出的”要按“每个16元”计算,而“剩下的”要按“每指名学生回答,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讲解不对所有的学生作要求。五、课堂作业34×32178×312345×34264×5689×143“想想做做”9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案内容:☆教学调整☆1、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经验,学会用简便方法计算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2、通过计算、比较,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感知积的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简便算法的依据。难点:简便竖式的写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图,提问: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求“每天大约能释放出氧气多少克”算指名学生回答,板书:850×15=二、尝试练习,解决问题850×15=?,用竖式怎样算,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试一试。学生尝试练习,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指名学生板演(两种不同写法)提问:这两种方法都对吗?那么哪一种简便?我们通常都用这种简便方法表完成“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小组交流:像这样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怎样写比较简便。通过交流,学生明确:像这样的题目,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几个0。三、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重点让学生说说积的末尾0的个数是怎样确定的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对比着计算。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像这样的题目,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根据两个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几个0。学生填完后引导比较:乘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二课时练习课一、完成“想想做做”6、7、9、10题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对比着计算。指名学生回答,交流每组题的不同点,使学生认识到:几十几乘几百,几百几十乘几十都可转化成几十几乘几十来计算。小结:不看乘数末尾的0,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数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得后面添几个0。指名读题,了解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交流提问并解答。答案不唯一,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数末尾0的个数和积末尾0的个数二、课堂作业2、第9题的第二个问题: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课题:3练习一第一课时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案内容:☆教学调整☆教学要求:1、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小黑板准备习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完成练习一的1—5题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提问:谁来说一说,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口算比较简便。小结:乘数末尾的0先不看,把0前面的数相乘,有几个0就在所得的积的后面添几个0。学生在自备本上独立做,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指名回答,教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堂作业35×25367×46554×17646×34287×46528×434课题:3练习一-第二课时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第二课时☆教学调整☆20×50025×100210×432×3×12010×46040×80040×学生直接说得数指名学生说,选3题让学生说说口算的方法。二、完成练习一的6、7、10、12题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分组做。指名学生说得数引导学生说出:一个数连续乘两个数就等于乘这两个数的积。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对运用第6题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如:36×250=250×4×9125×64=125×8×8读题后,帮助学生理解:一套单人课桌椅是指一张课桌和一把椅子。指名回答,教师板书。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学生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指名回答,教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三、课堂作业402×20250×1648×1252、完成练习一的8、9、11题课题:第二单元升和毫升第一课时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案内容:☆教学调整☆1、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1升”的实际意义。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升。在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境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3、让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投影、小黑板、挂图、水杯、水壶、量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学生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3页的内容一、认识容量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4、出示两个水壶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二、认识升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书:升或L)如果有毫升则向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实物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幅图(2)图上的3个容器,哪个容量最小,最个容量最大?你有什么好办法比较2、“想想做做”第2题(1)请每个小组将准备的杯子拿出来,先估计一下,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2)接下来,请每个小组像刚才一样实验一下,你估计对吗?3、“想想做做”第3题(1)指名读题4、“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估计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吗?说说你的理由。课题:认识容量和升-第二课时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案内容:☆教学调整☆第二课时一、制做量器1、前面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概念,并学习了升这个容量的单位,这节2、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我们将用这个瓶子来制做自己的量器。3、师用量杯给每个小组的瓶子里倒入一升水。现在,每个小组的瓶子里都有了一升水。请小组的同学在瓶子上贴上一张纸,并在一升的地方做上记号。4、接下来,请小组里的同学把纸条1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份,分别做上记号。现在,我们自己的量器就完成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器,感觉一下15、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纸杯,试试你们量器中的一升水能倒满几个纸6、各小组汇报结果(结果不同可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7、请同学们再拿出另一个容器,小组里先估计一升少。再用你们的量器量一量,大约有多少升。8、小组里如果还有不同的容器,让学生多做几次。二、解决问题,升华提高“想想做做”第1题1、师拿出6种不同的容器,分发给6个小组,并将一升水分别倒入几个容器2、请同学们观察水面各在哪里。3、你能估计出它们的容量是多少吗?说说你的理由。4、请同学们将它装满水之后再量一量。“想想做做”第2题1、指名读题后生独立完成。2、师公布答案后了解学生完成情况。“想想做做”第3题(课前布置完成)课前让同学们在家里称一称1升的水有多重,谁来汇报一下。三、总结评价这节课同学们能积极动脑筋,与同伴合作一定收获不小吧。谁能谈谈有什么收课题:认识毫升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学调整☆☆教学调整☆1、使学生正确认识毫升,并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让学生在应用练习中,感受一些小容器的容量,体验毫升的应用价值。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准备:量杯、量筒、滴管、各种小容器一、认识毫升1、前面二节课,我们学习了容量的单位升,根据同学们的了解,在一般的容3、请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4、大家觉得,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和前面我们学习的用升做单位的容器有什5、可见,毫升是在其计量比较少的液体时常用的单位。毫升也可以用“mL”6、师拿出装有1毫升水的量杯。这个量杯里的水大约是1毫升,谁来形容一7、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我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数一数,几滴二、升与毫升的进率1、请每个组长拿出课前老师发的量杯。请小组里的同学仔细观察量杯上的刻度,并依次指一指,100毫升,150毫升,250毫升,400毫升和500毫升各在什么醒学生注意倒入量杯时到500毫升是就算一杯)4、指名回答后板书:1升=1000毫升,说明升与毫升的进率是1000。三、应用拓展“想想做做”第1题1、指名读题后指名口答。全班集体订正。2、再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容器,以毫升做单位,在小组里说一说它们的容量各“想想做做”第3题1、指名分别说一说三种饮料的容量。2、说一说,每一种饮料分别需要多少瓶才正好是1升?为什么?“想想做做”第4题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想想做做”第2、5题课后完成,下节课上汇报结果。生自由阅读后交流感想。五、课堂小结课题:练习二(1课时)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学调整☆☆教学调整☆1、使学生进一步的认识升与毫升,了解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2、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升与毫升的认识,并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投影、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深化认识升与毫升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升和毫升的感受在书上连一连。3、集体订正。让做错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错的。2、指名口答二、升与毫升的换算1、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练习二第4题实物投影出示第四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这四个量杯,请几位同学分别说一说它们各有多少毫三、估计容量出示第五题图如果我要盛2升的水,选哪种容器比较合适?说说你的理由。练习二第6题1、请每位同学默读第六题的第一小题。组操作,师巡视指导)接下来,请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三个容器,先估计它们的容量,再用你们四、课后作业:练习二第7题课题:实践活动:美妙的“杯琴”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案内容:☆教学调整☆1、结合升和毫升的知识,先通过敲敲听听,让学生发现杯中盛放不同量的水2、简单介绍几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乐器,鼓励学生查阅资料;3、从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感受升与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教具准备:7个大小一样的玻璃杯量杯1.在杯中倒入不同的水,敲,让学生听一听3.杯子里水的多少不同,敲出的音也不同。4.小组试一试。二、量量填填1.分别用多少毫升的水可以敲出doremi„„这些不同的音呢?2.小组敲一敲,听一听,量一量,把结果记录下来。3.我们可以把这些能敲出不同音的一组杯子叫做“杯琴”。7三、编编唱唱1.试着用自己制作的杯琴敲出一首美妙动听的乐曲2.小组里的同学一起唱一唱学生自己阅读,简单介绍几种乐器,笙编钟排箫你知道这些乐器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音吗?课后查阅相关的资料。课题:三角形的认识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学调整☆☆教学调整☆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2、使学生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会测量或画出指定边上的高,能根据三角形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三角形边的长短之间的关系。分组准备4根不同长度的小棒一、画三角形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谁来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能见到三角形?(指提问: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吗,试试看。学生动手做,教师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先让学生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方法)小结:这些图形虽然材料不同,大小不同,制作的方法也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有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画一个三角形)提问:三角形有几个角、几个顶点,几条边。指名学生上来说一说。小结:每一个三角形都有三个角、三个顶点和三条边。二、认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小组活动要求:每组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4根小棒,任选其中3根围成学生围,教师了解学生围的情况。板书:10、5、6行引导学生说出: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都大于第三根小棒,这时才能围成一个三、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要求学生以图上的点为三角形的顶点。学生画完后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画完后实物投影展示。明确题目要求后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理由。引导学生用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大于第3边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课题:三角形的底和高课题:三角形的底和高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案内容:☆教学调整☆使学生在操作中体会高的概念,感受底和高的相应关系,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画出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小三角形、小棒、图片、吸管。出示一个三角形,指明说出它的边、角和顶点。学生量后交流,使学生明确哪一条线段的长度是高。2、出示一个三角形,作一条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学生测量后,指明说说测量高的方法,进一步体会高的概念。2、学生取出一张三角形图片按要求由指定顶点向对边练习画高。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作三角形的高,就是经过一个顶点作底边的垂线,定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三角形高的长度。4、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学生分组动手操作,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四、指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课题:三角形的分类与内角和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学调整☆☆教学调整☆1、通过对一些三角形的每个内角大小的观察、比较、分类,使学生认识三角形可分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2、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3、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初步感知计算多边三角形的分类各种形状的三角形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例题中的6个三角形,提出要求:你能说出下面的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出示表格,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照这种样子把表格填写完整。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让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了解学生填的结果。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教师板书。提问:仔细观察这张表格,这些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怎样分,在小组里交流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给于适当指导。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出示集合图,让学生试着填。出示填好的集合图,让学生说说对它的理解。三、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指导学生用三角尺上的角去比较,得出所画三角形的类型。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理由。事先要求学生准备好材料。事先要求学生准备好材料。学生根据要求动手操作全班交流,说出思考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指名读题,明确题目要求。全班交流,学生明确:符合要求的线段必定是三角形某条底边上的高。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学生动手画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把不同的画法都展示出来。课题:三角形的分类与内角和第二课时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案内容:☆教学调整☆出示一组三角形,指名说三角形分哪几类?图中的三角形分别属于哪一种三角1、计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出示三角尺中的一个,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尺上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提问:请同学们任选一个三角尺,算出他们三个角一共多少度?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师小结:三角尺三个角的和是180度。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提问:是不是任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呢?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任学生小组活动,教师了解学生情况,个别同学加以辅导。全班交流:让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以及它们的和。小结:任何一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和都是180度。利用三角形的这一性质,我们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教师说明:即使结果不完全一样,是因为测量的结果存在误差,我们还是以计三、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要求学生用量角器量出结果,和计算的结果想比较。指导学生看图,弄清拼成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指的是哪三个角。通过操作、计算,使学生认识到:不管三角形的大小怎样变化,它的内角和是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的分类及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学调整☆教案内容:☆教学调整☆1、在实际的操作中,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具体要求画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2、学生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动手能力,增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例题中的三角形一、教学例一,认识等腰三角形1、讲述:请每个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量一量这三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并纪录下来。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三角形都有两条边是相等的。师小结:向这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3、出示图,提问:照下面的方法剪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3、出示等腰三角形,介绍各部分名称。讲述: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量出两个底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二、教学例2,认识等边三角形。1、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等边三角形。学生小组活动,要求:通过量一量,看看这个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这些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相等。师小结:像这样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2、学生照样子用一张正方形纸剪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引导学生说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也相等。三、巩固提高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第2题,学生独立操作,可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时说清楚为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第3题,学生先按要求画,再依次说明为什么是等腰三角形,还可怎么分类?第4题,通过画图,学生进一步体会等腰三角形可以是直角三角形,也可以是锐角三角形,还可以是钝角三角形。第5、6、7题,指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果。课题:练习三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学调整☆教案内容:☆教学调整☆1、通过系统的整理和练习,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有进一步2、指导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3、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努力学好数学。小黑板准备习题一、整理本单元知识提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加以补充,小结,使本单元的知识系统化。二、完成练习三的题目小黑板出示题目,指名学生判断各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判断的理由。在书上画出每个三角形的高。全班交流:为什么前两个可以直接判断,而第3个却不行呢?帮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按角分类的要求。学生小组交流有哪些不同的拼法。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提示学生:怎样想就能很快找出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通过两个角的度数,可根据角分类,也可从等腰三角性形的角度去考虑。第5题学生先自己摆一摆后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学生进一步明确:三角形两边之和一定要大于第三边。出示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学生明确;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2)通过计算,学生知道,走红线和蓝线路线一样长,都等于120第7题:从不同的角度可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课题: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学调整☆☆教学调整☆教学内容:p.35、36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三步计算运算顺序;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光盘1、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我们一起去看看王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演示例题,指名说说图上的信息: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象棋的单价是12元,围棋的单价是15元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个基本数量关系式?复习:单价×数量=总价(1)分步列式:12×3=36元15×4=6(2)综合:12×3+15×4(可能还有12+15)×(3+4)讲评:指着分步列式,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算式的意思。比较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下面的算式为什么是错的?它这样算出的结果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样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36+15×4=36+60=36+60=96(元)指出:这是一个三步混合运算,有乘有加,先算乘,即分别先算象棋和围棋的4、学生完成试一试:150+120÷6×5乘除在一起的时候,谁在前谁先算。5、结合两题引导学生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80÷2+76÷4240÷6-2×1745-20×3÷451-36÷3+25指名板演再结合具体问题交流。2、下面的运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题略)建议:做混合运算,要先观察该题的运算符号,可把先算的步骤划线表示,然25×30+25×20840÷40-400÷4025×(30+20840-400)÷40第一组题可引导学生结合乘法意义来说,或是结合具体问题来举例说明。1、(第4题)读题后让学生解释“人均居住面积”的含义和求法,并列出综2、(第5题)分析“我们组比你们两组的总人数多6人”,指名说说“你们3、(第6题)比较两小题,说说两题的联系。4、把这3道联系实际问题做在作业本上。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学调整☆☆教学调整☆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包括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一些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式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1、学生练习:(841-41)÷25×4讲评学生容易有的错误:=800÷100强调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1)小括号2)乘或除3)加或减。指出:这题含有小括号,那第一步就应该算小括号里的;其他的步骤还轮不到算,只能把它们移下来。第二步算式中有除有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级的,应该2、添上括号,使下面的等式成立:240÷40+20×2=52240÷40+20×2=890-30÷3×5=40090-30÷3×5=100建议学生1)按现在的运算顺序算一算结果2)自己尝试添加括号3)交流。在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有一定的推理过程,最好不是盲目地试。小结:混合运算一定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考虑它的运算顺序,然后再开始计(一共有多少人?)指出:这是我们一年级学习的解决实际问题,它只要一步就能解决。在解决这板书:男生+女生=总人数(2)现在我们要改遍这题,“周六的数学兴趣小组男生有25人,一共有多少人?”这两句不变,把“女生有15人”这句信息不直接告诉,可以怎么说?(比如:女生比男生少10人)这样题目就边成了两步计算的问题了。比较两题:什么没变?(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没变)在列式的时候还是要“对号入座”:男生“25”,女生“25-10”,加起来的的时候,可以把表示女生人数的“25-10”加个小括号,这样看上去就更清楚了。(3)现在继续改编,要把这题改成三步计算的问题,信息“男生有25人”可以怎么改?(比如:男生的人数比女生的2倍少5人)要求学生“对号入座”列式:男生“15×2-5”,女生“15”,再把两部分合比较小结:解决实际问题从一步发展到三步,其实很多题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式2、书上的第2、书上的第8题,学生读题,说说这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式:边长×边长=面积小面积×块数=大面积介绍:铺砖时,这间房子的面积是不变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铺的方砖面积比较小的时候,需要的块数就会比较多;反之,方砖的面积比较大,需要的块数就比较少。“小面积×块数=大面积”,这里的小面积指的是方砖的面积,大面积指的是房间的面积。这个关系式还可以反过来说“大面积÷小面积=块数”、“大面积÷块数=小面积”。3、书上第9题,学生读题,说说该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书上的两个问题。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老师要注意学生提的问题是否都合适。)课题: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课题: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案内容:☆教学调整☆教学内容:p.39、401、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2、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准备:挂图(感觉学生的计算不是很好,昨天我布置的回家作业是让学生自己出题,出了三道三位数乘两位数,三道四位数除两位数。)要求同桌互相交换,用计算器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出的题难易是否合适等。1、出示例题,让学生看图后说说图的意思,老师整理成:合唱组:84人航模组:男生8人,女生6人美术组:是航模组的2倍看信息,分别让学生说说“航模组”、“美术组”的人数应怎么列式。板书:合÷美=几倍2、“对号入座”,对照关系式分别写上“84”、“(8+6)×2”。问:在它不是我们想要的。)那我们想要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呢?要实现这个想法,得请中括号来帮忙。老师添上中括号,说清楚它的写法。指导读:84÷[(8+6)×2]3、说一说:昨天我们讲到混合运算的三个等级,一是括号、二是乘除、三是加减,今天我们学的算式中含有了中括号,运算顺序又该是怎样的呢?先指名结合每一步算式的意义说,再指出:同样是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其他不变。4、学生练习,完成书上的例题1、在自备本上完成:540÷3+6×2,540÷(3),指名板演,结合讲评发现问题,强调正确的运算顺序。看图后,请学生说清楚该题的信息,并说说列式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三、学生自己阅读,了解“你知道吗?”四、学生作业:完成p.40剩下的练习。课题:练习四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学调整☆☆教学调整☆教学内容:p.41、42课时安排:2课时1、通过计算和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解决问题的第四课时练习四(一)教学内容:练习四第1~4题检查口算本练习情况、布置今天的口算作业。1、第1题1)学生看题后,把每个算式的第一步先划线,再交流。(2)把这四题做在作业本上。(3)补充75×12、280÷35的简便算法:75×12=(25×4)×(3×3)=100280÷35=280÷7÷5=40÷5=8做完后交流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2)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3)有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审题:要“直接”比,不是在计算之后。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3、第3题: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各算式的特点(如左边两题是连加,右边的是连乘),可以指出:不能随意改变运算顺序,而是要依据一定的运算规律。交流后,把这4题写在作业本上。注意小括号的运用。4、第4题:学生看懂题意,先说说这题要用的基本关系式是:单价×数量=总价再读第一个问题,说说在估算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把单价看成某个接近的整算一算:学生在本子上完成这题的计算。比一比:把估算的结果和列式算得的结果比较,说说估算和笔算价值分别在哪二、布置回家思考p.42的思考题要求用脱式计算在自己的本子上。(能做几题算几题)课题:练习四(二)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学调整☆☆教学调整☆教学内容:练习四第5~8题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1、(3+3)÷(3-3)=6÷0=6指出:除数不能为0,“6÷0”这个算式没有意义;2、(3×3+3)÷3=9+3÷3=12÷3=4指出:括号里有2步,先算乘,加没算,移的时候要把括号也移下来。3、(3+33÷3=6+3÷3=9÷3=3指出:看计算的过程,先算加,再算加,最后算除;但开始的算式应先算加,再算除,最后算加。所以还应加上“[]”,变成“[(3+33]÷3”4、[3×3-3]÷3=[9-3]÷3=6÷3=2指出:在小括号的基础上,才有中括号,不能直接写中括号。5、补充:3+3-3+3=6-6=0或3×3÷3×3=9÷9=1请学生说说上面两题对吗?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算式怎么改得数就对p.41第5题,请学生做在自己的本子上,再一一交流。p.42第6、7、8题其中第7、8题要求学生写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式。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学调整☆☆教学调整☆教学内容:P43-45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一、生活导入?(点可让学生上台指一指平行四边形)2、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吗?(吊车、活动衣架、3、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平行四边形。二、探究特点1、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用你手边的材料试一试2、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做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3、根据你的成功体会想想平行四边形可能有哪些特征,并在小组里交流,说4、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做适当总结、板书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对角相等:内角和是360°等三、认识高、底1、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地图,如果要在两条平行路之间修地下管道,你能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h),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a)。2、可画多少条这样的高?为什么?(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3、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并量一量吗?4、试一试: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5、想想做做5,先指一指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注意画上1、想想做做1,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2、想想做做2,用2块、4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3、想想做做3,用七巧板中的3块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想想做做4,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锯开做成一张尽可能的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找一张平行四边形纸试一试。5、想想做做6,用饮料管作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平行四边形,比一比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五、阅读调查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到生活中去找找类似的例子。六、全课小结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回想一下,我们通过哪些课题:找规律课题:找规律(一)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案内容:☆教学调整☆教学内容:p.50、51教学重点:探索用乘法解决这类问题。1、让学生经历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2、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许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去解决,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今天我们学习找规律,想想以前学过的找规律都说了些什么呢?(间隔问题,举例:锯木头、上楼梯、种数等周期问题,举例:算星期几、第几个的颜色等)这节课我们学习找规律中的“搭配问题”二、认识并解决“搭配问题”有的女孩子特别爱漂亮,每天总想穿出新花样,总觉得自己的衣服不够多。找一个学生问一问:你这个季节的上衣有几大家一起帮她算一算,每天的一件上衣一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说交流:(1)画图(图略),用连线的方法来表达。(2)根据图帮助理解:比如5件上衣,6条裤子每件上衣有6种搭配的可能性,5件上衣就是5个6。或先考虑裤子,每条裤子有5种搭配方法,6条裤子就有6个5种小结:不管是从上衣开始考虑还是从裤子开始考虑,其结果都是一样的:5ד5件上衣和6条裤子”裤子竟然会有30种不同的搭配,看来衣服是不少了,2、语文、数学老师的搭配问题:每年新学期开始,校长都会考虑语文数学老师的搭配问题,每个年级安排6个语文老师,3个数学老师,那具体的一个班级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你是怎么想的?和同桌说一说。(或从数学老师开始考虑)如果不考虑身高、视力等因素,就单纯的考虑这张桌子上安排一个男生一个女估计学生会选择算的方法:25×25=625(简单介绍这道题的简便算法)(数据多了,还是用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4、生活中的搭配问题还有很多,大家来交流,并把它编成数学问题再解决。5、刚才大家列举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系的两个物品的搭配,其实像这样的走路问题也用到了今天学的知识。画图:(图略)(1)分两段,每段都有2条路;让学生或者可以从图上数一数,或者可以列式算一算(2)再添上一段,其中也有2条路;让学生继续解决。还可以在某一段再添上一条路或几条路,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方法的优越性。学生阅读书上的第50、51页,把例题中的问题和同桌议一议。四、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2、(第2题)提醒学生注意一共有三个问题,要一个一个地表达清楚,包括算式和“答”3、布置课后思考:生活中的搭配问题还有很多,除了课上讲的这些,每位学生最好再能找一两样准备下节课交流。课题:找规律(二)课题:找规律(二)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案内容:☆教学调整☆教学内容:p.52、53教学难点:探索哟内数学方法解决这类问题1、让学生在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过程,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对几个事物进行排列的所有方案,探索排列的规律。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归纳,并主动与他人开展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逐步优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3、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4、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他人的帮助下,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探索策略。先和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1)可能会有学生受上一节的影响,用算式3×3=9(种)指名分析该算式的意思:某个学生分别可以排在第一、第二、第三三个位置,每个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三种位置,那就是有9种。质疑:这样想对吗?为什么?(重复了)把第2个同学排在第一,发现了重复。指出: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要避免重复和遗漏。(2)、排一排:每一个学生都有2次排在第一的可能,3个同学就有2×3=6种或者可以想:第一的位置上有3种可能性,一个同学确定后,剩下的位置还有2个同学可选择,到第三个位置的时候,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同学了。所以总的排法有:3+2+1=6(种)(3)刚才我们请三位同学排一排,发现了有6种不同的排法。如果没有他们可能会有同学想到用3个小物品,或者是字母A、B、C分别用字母来表示刚才的6种不同排法(注意有序):ABC、ACB、BAC、BCA、CAB、CBA(4)观察两个算式,你觉得哪个算式更方便计算。继续举例,如6个同学站一排、10个同学站一排、全班站一排„„n×(n-1)×(n-2)ׄ„×1讲清题目要求:如果在这三位小朋友中每次选两人排在一起照相,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补充举例:两人交换位置的算2种(1)2人2人地选,有3种,每种又有2种,所以有2×3=6种(2)用字母表示:AB、BA、AC、CA、BC、CB„„指名一个学生,请他请出班内所有的好朋友(可能有6个)1、问:如果好朋友们见面了,要互相握手,会有多少次?怎么想的?生1:有5次握手机会,生2:有4次„„5+4+3+2+1=15(次)(每人都需要握5次,但都算了两份,所以算式:5×6÷如果是打电话呢?(一样的,也是15次)指出:每个学生都会送掉5份礼物,6个学生就有6×5=30份3、像这样的提问题,你会提吗?会解决吗?试一试。三、读书,并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注意问题的要求的是“几个”,那就是:3+2+1=6(个)如果要说清楚具体是哪6个?那就是825、852„„提醒学生要正确审题。2、四个球队踢足球,每两个球对都要比赛一场,一共要比赛多少场?指出:这类问题和刚才的“握手”、“打电话”是一样的。如果他们互相寄一张节日贺卡,一共寄了多少张?让学生先说说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再解答。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找规律,说说你的收获。课题:乘法分配律课题:乘法分配律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案内容:☆教学调整☆教学内容:p.54、55和四年级上册教学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相类似,教材按照“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得出两道算式——把两道算式写成等式,分析两道算式间的联系——写出类似的几组算式,发现规律——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交流规律——给出用字母式子表示的运算律”这样的顺序呈现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用语言或其他方式与同伴交流规律。1、让学生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准备:挂图(买东西,单价×数量=总价)读一读信息:短袖衫32元,裤子45元,夹克衫65元。这三个信息分别说明?(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这信息说明了什么?(买的数量)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列综合算式,并算出结果。(165+45)×5(2)65×5+45=110×5=325+=550(元)=550(元)指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一个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加上“=”)(相同:三个数是一样的,都有乘法和加法;不同:前面的算式中出现了1个5,后面的算式中出现了2个5;一个是两步算式后面一个是三步算式„„)用语言来表示它们的联系:两个数合起来乘5等于两个数分别乘5再合起来。(只要学生能大概说出类似的意思就行。)在规定的时间内,请你写出符合这样特点的等式。交流:你写了几个?读一读。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用字母表示的乘法分配律:(a+b)×c=a×c+b×c指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4、比较:回忆以前学过哪些运算律,今天学的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以前只有加或乘,这个既有加又有乘)猜:学习运算律有什么用呢?(使计算简便)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指出:第2、3题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先学生独立判断,交流的时候,重点说第3题和第4题。第3题:74就是74×1,所以结果是一样的第4题:找到分别乘的数是50,那么合起来乘的数也应该是50,正确的相等的算式应该是“50×(40+90)”):1、第3题,要求学生分别用两个算式解答,并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2、第4题,先请学生观察算式特点,知道上下两题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再算一算,体会哪个算式计算的时候更简便。说一说:当两个数合起来是整十数的时候,先合再乘比较简便。3、第5题:先指名说说表格的意思,再分别解答下面的3个问题。课题: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课题: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学内容:p.56、57☆教学调能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式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或可以转化成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另一种是求两积之和的算式里有一个乘数相同,可以逆向应用乘法分配律算出结果。1、让学生掌握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的特点,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2、让学生学习应用估算的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3、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主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感受数学规律的普遍使用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规律提高计算效率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加学习一、讲解学生作业错得较多的题目1、99×37+37=37×(□○□)指名说说这题是如何思考的:乘法分配律其实就是合起来乘可变成分别乘或是分别乘变成合起来乘。在这个算式中,只有一个乘,那就要把后面然后就可以看出是在分别乘37,应该等于合起来乘37,括号里应该填写的是“99+1”2、把左右两边相等的算式用线连起来11×58+49×1112×77+8×77(12+8)×7736×25+4×2527×(21+29)11×(58+49)(36×4)×2558×14+12先让学生说说哪几组是肯定能连线的,还有哪几组有问题?说说为什么不能连线?(158+12)×14应该等于分别乘14,但“58×14+12”中的12没有乘14,所(236×4)×25,乘法分配律要有乘有加,这里只有乘,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它只能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所以不能和36×25+4×25连线。说说例题的信息和问题,说说相关的数量关系式。2、列式并估算等:32×102≈320说说估算的方法:把102看成100,32乘100等于3200,32×102的积还可以怎么算?(用竖式算)),板书:32×102=32×(100+2)=32×100+32×2=3200+64指出:利用乘法分配律,我们可以把这类题目进行简便计算。学生完成书上的例题剩下部分。4、完成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46×12+54×12=比较两题,说说在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题略)学生独立完成,再校对。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第3题)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体会也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99×99+199○100×100观察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说说是怎么想到的?99×99+199=99×99+99×1+100=99×(99+1100=99×100+100×1=100×(99+1)=100×100学生自己尝试完成算式:999×999+1999的探索过程发现规律,直接完成算式:9999×9999+19999=()×()p.57第2、4、5、6题课题:练习五(课题:练习五(1)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案内容:☆教学调整☆本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着重让学生通过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乘法分配律并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说说乘法分配律的基本特点:分别乘转换成合起来乘或是合起来乘可转换成分板书:39×65+×问:上可以填多少39或65)1、如果先填了39,那么后面的数可以填几?怎么想的?(先填39,说明分别那另一个数就可以填35)指名说说该题完整的计算过程。2、那如果是先填了65呢?请你把这个算式填写完整,并算出结果。指出:分别乘的时候,肯定要有一个乘数数是相等的,然后把另两个乘数加起3、如果算式是:39×65+65,这个算式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吗?怎么写可以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板书完整的过程:39×65+65=39×65+65×1=65×(39+1)=65×40=2600指出:有的时候,需要把题目进行适当的“改装”,才能完全符合乘法分配律4、分别乘是不是只能有2次呢?板书:39×65+30×39+5×39随学生回答板书:=39×(65+30+5)=39×100=3900乘的次数可以不限2次。1、用两种方法计算下图中小正方体的个数,并能够来说明乘法分配律。先学生独立写,再交流,分别说说算式先算的是什么。(1)=100×23+3=2300+3=2303(2)=100×23+3×23=2300+69=2369讲评时强调:1、“分别乘”,也就是说要乘2次;2、为了看得更清楚,第2课题:练习五(2)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学调整☆☆教学调整☆教学内容:p.58、59第3、4、6、7、8、9题1、本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着重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乘法分配律可以类推到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2、进行有关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整理与练习,加深对各运算律的联系和区别的认识,引导学生灵活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灵活运用规律进行简指出: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时候,我们统一按照书上的格式来写。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指出:交换律只要2个数交换位置,所以只要用到字母a和b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指出:分配律有乘有加。1、125×8×3=1000×3=30002、(100+25)×24=100×24+25×4×6=2400+600=3000„„指出:有的时候一道题有多种简便算法,我们应该选择更简便的算法。像这类题目更适宜用乘法拆数那就尽量不要用加法。1、先计算每组的两道算式,再比较它们的结果,并填空:32×(30-2)○32×30-32×2(40-4)×25○40×25-4×25学生算、比较后,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只要说出大概就可以)老师也可适当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a-b)×c=a×c-b×c指出:我们可以把这个规律也看成是乘法分配律的一种应用。利用它,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更简便。2、学生练习:88×41-8898×76学生练习完后再交流,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过程。3、学生作业:p.58第4题1、p.59第6题,要求学生独立填写,并说说各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律。(第1组题,要让学生明白:三个数连乘只是改变了先算和后算的顺序,还是分两步乘,而下面的题是有乘有加,要利用乘法分配律做,两步就要变成了三步;第2组题:通过对比,进一步认识下面的题在简便计算的时候,可以想上面是100个45,下题只要从4500里去掉1个45就可以了;„„)课题:我们去春游课题:我们去春游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学内容:p.60、61☆教学调整☆这好似一次综合应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教材分两段安排。第一段创设了向阳小学的学生到“水上乐园”游玩的情境,让学生收集情境中提供的信息并解决一些问题,初步体会出游时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第二段要求学生根据本校实际组织春游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制定简单的计划,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节以解决。1、让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计算知识解决春游活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经济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2、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发展应用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经常要出差,比如说这次要到南京参加一个活动,时间是3天。你们说,交通费用、住宿费用、伙食费、如果要游玩的话还要有门票费和游玩的具体项目的费用„„依次在每个项目下写出具体的金额,一起算出老师3天的总共费用。指出:出门在外,带太多的钱不安全,所以一般都要有一个预算,让自己带的二、算算学生游玩水上乐园的费用1、出示图,说说从图上你知道的信息,以及联(88个学生,45人坐一辆车,可以联想到需要2辆车;各游玩项目的定价表„„)学生独立列式并交流。问:玩的项目多,那要选怎么的项目?(价钱便宜的)说说你是怎么选的?„„(3)如果你到水上乐园去,准备带多少钱?这些钱可以怎样安排?如果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春游,你知道春游前要做哪些准备吗?(让学生自由地说出各自想到的问题。)(1)了解并计算出全校四年级去春游的一共有多少人。了解大客车的一般规格:30~50。根据每班人数,包50人的车更合适。全校6个班,只要包这样的车6辆就行。(3)了解包乘一辆汽车需要多少钱?算一算去春游的全体同学包乘汽车一共(根据目的地的远近,具体的费用是不同的,就以500元1辆的费用计算,其实还要另外出过路费、停车费、司机人工费等。)(4)了解比较熟悉的几个游玩地方的其他费用,大致地算一算去这些地方所小结:学了数学知识,我们就可以解决像上面这样的问题。课题: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课题: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八册教案内容:☆教学调整☆教学内容:教科书P62-63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轴对称图形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难点: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教学准备:实物图片等学生活动观察观察(轴对称、不是轴对称)(出示几个轴对称图形和几个非轴互相指对称轴互相指对称轴练习点划线指着其中一个轴对称图形(如,蝴提问:谁能指出这幅图的对称轴?根据学生回答用点划线画出对称轴并揭示课题探究长方形的对称探究长方形的对称轴折纸画图互相交流所画的对称轴巡视,发现不同的折法指名不同做法的学生展示折法和画法提问:折纸时应该注意什么?画对线)称轴时应该怎么画?讨论并交流注意点指着黑板上画的长方形,它能够通如果要画出它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办组织交流,针对学生的不同反应适指名量出黑板上长方形的边,取中点,画对称轴说明:对称轴是折痕所在的直线,所以可以让对称轴延伸到图形外。操作验证(只有两条)优化方法并练习各自在书上画对称轴并交流只能画出两条对称轴探索正方形的对称轴提问:你能画出长方形的几条对称请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并画出它有不同的折法吗?请试一试请画出正方形的所有对称轴(巡视提问:你画出了几条对称轴?展示不同答案指名读题提问:这道题让我们先做什么,再对折画对称轴交流尝试不同折法、小组交流在书中独立画对称轴对角线也是对称轴画的不完全的用纸再折另两条验证,然后添画完全(有四条对称轴)先折再判断最后画对称轴“想做什么,最后做什么?1题各画了几条对称轴?(第二行中间一个是菱形,四条边各自按题目要求操作交流练习情况:等腰三角“想提问:题中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再读题分析观察判断交流第4个不是轴对称图形第几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为什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请画出每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想读题明确要求(从左往右三个图的对称轴思考交流(先在对称轴的想做做”第提问作图方法:你准备怎样画出这另一边确定几个关键点的对应在黑板上另画一个图形简单示范巡视个别辅导学困生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共同评议独立完成互相检查订正交流方法、过程提问:你是怎么画出这个轴对称图“想提问:题中的四个图形各是什么图4题你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健按摩师(高级)技能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文书模板-个人所得税退税的租房合同
- 中考物理专项复习:浮力(原卷版)
- 2024年梯度飞片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 技能评定与评价技术规范
- Python程序设计实践- 习题及答案 ch09 实验5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讲义)
- 礼仪培训心得体会800字(34篇)
- 小学汉语拼音声韵母表镂空版.doc
- 哮病(热哮证)中医临床路径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 高等学校学生食堂伙食结构及成本核算指导意见
- 二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学计划
- 《逃离》爱丽丝·门罗
- 口腔诊所规章制度-口腔诊所18项规章制度
- 俄语建筑幕墙词汇
- 正交分解法教学设计
- 露天采石场开采方案
- 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及技术处理方法
- 甲状腺癌 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