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师版)_第1页
第7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师版)_第2页
第7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师版)_第3页
第7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师版)_第4页
第7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讲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选择题1.(2023·海南三模)有学者指出,从制度建构上而言,明代内阁的职能来自皇帝的需要,其主要职能“密勿论思、票拟批答”都出自皇帝处理决策事务时所需的辅助,且由于内阁权力地位未经法定,所以它也不具备太强的独立性。这意味着,明代内阁()A.并不具备参与决策的职能B.增加了皇帝的工作负担C.推动中枢机构权力的下移D.是封建专制强化的产物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为皇帝提供辅助”,且内阁“地位未经法定”,事实上依附于皇权,是封建专制强化的产物,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内阁可以凭借“票拟”等参与决策,排除A项;内阁作为内侍机构,可以减少皇帝的工作负担,排除B项;内阁的设立并未导致中枢机构权力下移,排除C项。]2.(2024·山东济南二模)明太祖曾在宫门前铸了一块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明代仍出现了王振、刘瑾、魏忠贤等“权阉”;清朝设立了专门管理皇帝生活起居的机构——内务府,由专门官员执掌,终清一代宦官们“毋得任事”。这反映出()A.官僚制度的渐趋完善B.中枢权力机构异化C.专制制度进一步发展D.中央集权得以强化C[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虽然明太祖时期规定宦官不得干政,但在明代却仍然出现了宦官干政的情况,清朝设立了内务府,但清朝并没有出现宦官干政的局面,出现这种情况根本的原因是,明朝时期皇帝任用宦官制衡内阁或士大夫官僚集团,但清朝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不需要宦官制衡其他机构或集团,C项正确;宦官在明朝也没有法定的决策权,明朝宦官干政并非因为官僚制度不完善造成,排除A项;明朝朱元璋废丞相之后,中枢权力机构就已经异化,这不是造成明清宦官权力不同的原因,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方面,并非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中央集权方面,排除D项。]3.(2024·临沂市期中考试)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郑成功此举()A.实现了国家统一 B.增强了民族认同C.顺应了世界潮流 D.冲击了闭关政策B[据材料“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可知,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实行郡县制,兴建孔庙,构建学校体系,开科取士,这些都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发展,增强了民族认同,B项正确;“实现了”表述错误,此时并没有统一,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顺应了当时的世界潮流信息,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其对闭关政策的影响,排除D项。]4.(2024·广东名校联盟高三联考)景泰四年(1453)漳州知府谢骞下令随地编甲,并把靠海的违式船只尽行拆毁;还规定小船必须朝出暮归,本地人户须朝出暮归,如暮不归即赴府呈告,有不告者,事发连坐。上述规定反映出明朝()A.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B.地方权力得到扩展C.法律严苛的现象加剧D.社会控制手段多样A[据材料“漳州知府谢骞下令随地编甲……违式船只……还规定”可知,景泰四年(1453)漳州知府对当地的靠海地区实行了严格的管控措施,这是明朝严格海禁政策的体现,故选A项;漳州知府的做法体现了地方政府落实国家海禁政策,维护国家安全,地方权力得到扩展的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海禁是明朝自开国以来实施的政策,不是法律严苛的加剧的表现,排除C项;针对民间海上贸易采取的海禁政策是社会控制力增强的表现之一,但手段多样的信息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5.(2024·山东济南模拟)卫所制是明代的军事制度,卫是卫所制下最高的军事战术单位。下表是明初在部分沿海地区设卫的状况。这反映出当时()卫的数量驻地11卫山东沿海14卫浙江沿海9卫福建沿海8卫广东沿海A.政府重视海防 B.农民起义不断C.西方侵略开始 D.地方制度异变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这些卫所都集中在沿海地区,结合所学可知,设置这些卫所有助于加强沿海地区海防,防止海上敌对势力及倭寇的侵扰,说明政府对海防的重视,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农民起义不断,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西方侵略开始,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地方制度异变,排除D项。]6.(2022·江苏淮安模拟)马克思把中国“康乾盛世”前后100多年由盛到衰的急剧变化称为“奇异的悲歌”,并深刻地剖析道“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他认为导致“奇异的悲歌”出现的根源是()A.中华帝国人口众多B.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C.封建统治日益腐朽D.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C[根据题干材料可得出马克思认为清政府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即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这是清政府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所导致的,故选C项。]7.(2024·广东清远一模)雍正时期规定,军机大臣昼夜轮流值班,随时以供召对,军机章京必须每日凌晨五点当值,确保当日谕旨当日发出。这反映出军机处()A.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促进了清朝统治吏治清明C.提高了中枢机关行政效率D.强化了皇帝对官员的控制C[材料体现的是军机处的办事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这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选C项。]8.(2024·山东日照市期中考试)明代史书中对元顺帝北逃后南下兴复中原的军事行动称为“入寇”。乾隆帝认为元顺帝北逃后同明朝的对峙,与两宋时金、元的对峙相似,“不得以寇书之也”,并反对明代史书对辽金元三朝的刻意诋毁。乾隆帝意在强调()A.清朝统治正统地位B.民族团结平等的意识C.严谨求实的治史态度D.维护国家统一的诉求A[根据材料可知,乾隆帝认为元顺帝北逃后同明朝的对峙,与两宋时金、元的对峙相似,不能称为“入寇”,反对明代史书对辽金元三朝的刻意诋毁,说明乾隆帝认为辽金元三朝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意在强调清朝统治的正统地位,A项正确;民族团结平等的意识材料信息无从体现,排除B项;严谨求实的治史态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乾隆帝对历史的认识,无法体现维护国家统一的诉求,排除D项。]9.(2024·济宁一模)如何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使地方官既拥有相对集中、足以应付突发事变的权力,又不使其权力尾大不掉而违背中央集权原则,是历史统治者反复思考的一大难题。这一难题在清代得到了相对完满的解决,表现在()A.奏折制度的创设 B.军机处的设置C.督抚制度的固定 D.改土归流的推行C[依据材料“使地方官既拥有相对集中、足以应付突发事变的权力,又不使其权力尾大不掉而违背中央集权原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在地方实行督抚制度,让地方督抚有一定权力,又威胁不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奏折制度、军机处主要是加强君主专制制度,与“使地方官既拥有相对集中、足以应付突发事变的权力”不符合,排除A、B两项;改土归流主要针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不能全面代表各地区,排除D项。]10.(2023·山东青岛二模)清帝所主“大一统”,将“中国”的政治与疆域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乾隆帝也认为“天朝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这反映出清朝的疆界观()A.体现了专制皇权已达到顶峰B.有利于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C.体现对“华夷之辨”的继承D.导致了地方叛乱的风起云涌B[依据材料,“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搀杂……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反映了清朝时期领土主权意识浓厚,有利于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边疆问题,而不是专制皇权,另外,体现了专制皇权已达到顶峰是军机处的设立,排除A项;“华夷之辨”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但材料没有相关内容,排除C项;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清朝的疆界观导致了地方叛乱风起云涌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城:军事防御线或地理分界线图一汉长城图二明长城材料二(汉武帝)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摘自[东汉]班固《汉书·匈奴传》材料三远至秦汉,许多游牧民族南下长城。历史上金主阿骨打、蒙古成吉思汗都南越长城,明朝时蒙古人曾在1449年、1545年、1550年三次兵临北京城下,长城如同虚设。……长城由夯土变成砖石,城墙更加坚固,但防御效果并不理想。东亚大陆东南面临太平洋,受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明显,而西北面远离太平洋,加上印度洋暖流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故中国西北部地区湿润程度越来越低。正是这种气候、地缘(区位)、地貌的综合影响,在距离递减规律的影响下,东南地区普遍温暖湿润,西北内陆地区普遍干燥少雨。这样的地理环境使东亚大陆北部地区为茫茫草原,西北地区也多干旱的沙漠戈壁,形成了农业文明与畜牧文明的对立。——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长城与明长城的差异,并对长城的功能予以阐释。答案差异:汉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到河西地区,在长城以南修内层防线。明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防御蒙古旧部;对原有长城修补,在东北新修边墙,在长城沿线设置军镇,形成完整防御体系。(从目的、范围角度作答,其他角度言之合理也可)阐释:角度1:从军事防御线的功能看,能从汉武帝、明朝修筑长城并设军镇的角度,分析汉长城对匈奴、明长城对东北少数民族及蒙古族后裔南下的防御作用;能从明朝长城防御效果并不理想角度作答也可。角度2:从地理分界线的功能看,能从地理位置、气候因素分析长城(明朝)以南主要是农耕文明、以北为游牧文明,是一条农牧业分界线。角度3:从促进民族交融的功能看,能从互市、和亲、移民、屯田、经济文化交流等角度分析,长城文化带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融的走廊,所设军事重镇也是南北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带。(任答2个角度即可,若从其他角度,如长城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等也可)12.(2023·河南信阳二模)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明朝允许葡人入居澳门的主要考虑为,利用葡人的武器优势,分离倭寇、中国海盗和葡人,防止他们合流骚扰东南沿海,加上1550年前后明朝国库几乎空虚的原因,转剿为抚已势在必行。为此,明廷在厉禁行动未见彻底成效之后,采取了一个看起来是属于经济政策的措施并通过广东实施之,即允许葡人“照章纳税”,允许他们居留澳门。广东当局首先于1552年通过葡囚路佩斯转达了允许葡人纳税的愿望,次年便出现了中葡的议和。从此,中葡关系基本上实现了正常化。葡人在国门徘徊了几十年无非就是为了通商,只要满足了此点,余下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这样,既可增加广东的官私收入,又能获得边境的安宁。此一经济举措带来了巨大的军事、政治效益,可谓一箭多雕。——摘编自金国平、吴志良《澳门早期历史研究的一些感想——〈东西望洋〉前言》材料反映了学者对葡萄牙人入居澳门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结合所学中外历史知识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见解:赞成“明朝允许葡萄牙人入居澳门是审时度势的明智之举”的观点。理由: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贸易商路,发展东西方贸易,追逐商业利益。面对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