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二次一周一练含答案_第1页
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二次一周一练含答案_第2页
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二次一周一练含答案_第3页
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二次一周一练含答案_第4页
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二次一周一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第二次一周一练含答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

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

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这种课外活动的形式是()0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个人活动

D、小组活动

【参考答案】D

2、在西方,“课程”一词意为跑马道,指学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学习。

首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的人是()

A、德国的赫尔巴特

B、美国的杜威

C、英国的斯宾塞

D、俄罗斯的马卡连柯

【参考答案】C

3、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较

高。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参考答案】A

【解析】:根据信度的定义可知。

4、进行体态表达技能的训练,基础是()

A、表情的训练

B、与口语表达配合的训练

C、表意的训练

D、表达器官功能的训练

【参考答案】D

5、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o

A、认知模式

B、社会学习模式

C、体谅模式

D、说服教育模式

【参考答案】C

【解析】:体谅模式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

教育的首要职责。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

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6、短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形式存储。

A、视象代码

B、声象代码

C、语义代码

D、图式

【参考答案】B

【解析】:感觉记忆以视象和声象形式存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以声象

代码的形式储存,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以语义代码为主,也有视象代码。

7、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的是()o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B、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C、班主任工作

D、体育竞赛

【参考答案】D

【解析】:体育竞赛不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8、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o

A、幼儿期

B、少年期

C、童年期

D、青年期

【参考答案】C

【解析】: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童年期。

9、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

程类型属于()O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生课程

D、课程

【参考答案】B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O

A、《学记》

B、《论语》

C、《孟子》

D、《中庸》

【参考答案】B

11、《礼记?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下列与其在思想上一致的教学

原则是()O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参考答案】C

【解析】:《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教学中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12、小学教育目的对小学教育活动的指导意义体现在()

A、导向激励评价

B、导向激励发展

C、评价发展导向

D、评价发展激励

【参考答案】A

13、智育中的“智”是指()。

A、知识

B、技能

C、智力

D、知识技能和智力

【参考答案】D

【解析】:智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

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

14、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戌人教育的依据是学校

()0

A、教育的形成

B、教育的类别

C、教育的层次

D、教育的历史

【参考答案】D

【解析】:把教育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依据

是学校教育的历史。

15、给中世纪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经院式教学以沉重打击的进步是提出了

()O

A、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直观性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参考答案】C

【解析】:直观性原则的提出是教育史上的一个进步意义,它给中世纪脱离

儿童实际生活的经院式教育以沉重的打击,使书本知识与其反映的事物联系起来。

16、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

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Oo

A、巴班斯基

B、赞科夫

C、加里宁

D、凯洛夫

【参考答案】B

【解析】: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

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赘科夫。

17、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o

A、学生个体

B、学生集体

C、教师个体

D、教师集体

【参考答案】B

【解析】:马卡连柯认为,适宜作为“教育主体”的是学生集体。

18、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材开始于()o

A、20世纪50年代以后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参考答案】B

【解析】: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

义教育学教材。

19、引发课堂问题行为因素中,属于教师方面的因素有()o

A、厌烦

B、适应不良

C、过度活动

D、要求不当

【参考答案】D

20、“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中“愤”与“俳”的意思()。

A、愤:心求通而未得之。俳:口欲言而未能其貌

B、愤:愤怒。俳:想说而说不出来

C、悚: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去做。俳:感觉心情不舒畅

D、愤:因不满意而心情激动。俳:感觉心情不舒畅

【参考答案】A

21、教学从本质上讲是()o

A、一种认识活动

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的教学活动

D、智育活动

【参考答案】B

22、1632年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英国

哲学家是()o

A、培根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参考答案】A

23、教师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的能力属于()o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参考答案】D

【解析】: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

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

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24、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

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是()。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参考答案】D

【解析】:题干所述是复式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复式教学的特点是:直接

教学与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由于学科头绪多,讲课时间少,教学任务重,

因而备课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教学秩序的处理等,有更复杂

的要求。

25、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一一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阐

述。()

A、《教学与发展》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育论点》

【参考答案】B

26、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

A、课程表

B、教科书

C、学期教学进度

D、教学大纲

【参考答案】B

27、“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和成就上有光辉卓越的表现时,那你自然

就会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你这一方面了;相反地,如果你表现出无能和平

庸,那么,不管你如何温柔,在谈话时如何耐心,如何善良、殷勤,不管你如何

关心体贴学生,仍不会博得学生真正的尊敬。”这句话出自()

A、高尔基

B、马卡连柯

C、苏霍姆林斯基

D、赞柯夫

【参考答案】B

28、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B、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C、普及性基础性实践性

D、普及性基础性综合性

【参考答案】B

29、我国最早采用的班级授课制的是()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A、1860

B、1861

C、1862

D、1863

【参考答案】C

【解析】: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

30、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这两个生长高峰期内,他们的

身高、体重的发展速度比平时快得多。这种现象说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

A、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参考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课程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O

A、基础性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选修课程

D、必修课程

【参考答案】CD

2、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指()o

A、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

B、教育目的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所制约

C、受教育人口的规模对教育目的的制约

D、学校发展规模对教育目的的制约

【参考答案】A,B

3、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o

A、内容的丰富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D、为课程改革提供的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参考答案】A,C

文化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对学校课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丰富和

课程结构的更新。

4、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o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教育

【参考答案】A,B,C,D,E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

美育、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5、在我国,学校的公益性表现在()。

A、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办学

B、以盈利为目的办学

C、教育必须与宗教相分离

D、教育可以与宗教相结合

E、公立学校不能盈利、私立学校可以盈利

【参考答案】A,C

学校的公益性表现为教育必须与宗教相分离、不以盈利为目的办学。

6、教学技能测评的构成因素有()o

A、教学技能评定

B、教学技能测验

C、教学技能评价

D、教学技能测量

【参考答案】A,B

7、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o

A、以教师为中心

B、以儿童为中心

C、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参考答案】C,D,E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人格平等、

师生关系相互促进、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8、教师劳动的特点是()o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E、自私性

【参考答案】A,B,C,D

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和长期性是教师劳动的特点。

9、小学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o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参考答案】A,B,C,D

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

成。

10、课程现代化的代表人物有()。

A、布鲁纳

B、怀特海

C、瓦•根舍因

D、赞科夫

E、克伯屈

【参考答案】A,C,D

三、填空题

1、德育方法包括教育者的方式和受教育者的方式。

【参考答案】施教传道,受教修养

2、是教育者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

熏陶学生的方法。

【参考答案】情感陶冶法

3、教学原则是对教学的反映,也是人们教学的总结。

【参考答案】规律实践经验

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

教育家_______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凯洛夫

5、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参考答案】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6、教师的语言首先要求、明了、有逻辑性。

【参考答案】准确

7、教科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两种,通常采取的方式有式和式。

【参考答案】直线螺旋

8、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o

【参考答案】朱熹

9、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__________的教育。强调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充

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参考答案】个性发展

10、以等级和评语的形式给出,定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和问题活

动等方面表现作出评价称为o

【参考答案】操行评定

11、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O

【参考答案】专题总结

12、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

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性质入学条件修业年限

13、学校工作必须坚持“、全面安排”的原则。

【参考答案】以教学为主

14、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和()。

【参考答案】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

15、方法型策略是以_______为中心的策略。

【参考答案】教学方法和技术

16、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确定主要依据的是学生的一一和身心发

展特点。

【参考答案】兴趣爱好

17、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确定主要依据的是学生的和

身心发展特点。

【参考答案】兴趣爱好

18、巩固新教材的工作,M以采取提问、重点复述、等方法进行。

【参考答案】练习

19、所谓,是指构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及其相应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公式及系统。

【参考答案】基础知识

20、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的o

【参考答案】自主性

21、课程理论是根据对____、_____、_____的不同认知和价值取向而建立

起来的关于课程编订的理论和方法体系Q

【参考答案】学科系统个体心理特征社会需要

22、课外教育工作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引导学生参加的多种多样

_______、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

【参考答案】有目的有计划

23、通过培养________,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的主要途径。

【参考答案】人才实现对政治的影响

24、小学教育的对象是o

【参考答案】六七岁至十一二岁的儿童

25、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

【参考答案】班级授课制

26、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出现。

【参考答案】奴隶社会初期

27、教学以_______为主,是学生个人接受人类认识成果、获得自身发展的

捷径。

【参考答案】学习书本知识

28、全民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教育的化和教育的化。

【参考答案】民主普及

29、陶冶法主要包括_____、和艺术熏陶等。

【参考答案】人格感化、环境陶冶

30、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

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

活动。

【参考答案】一定的社会要求

四、概念题

1、简述活动课程论的特点及其缺点。

【参考答案】活动课程论是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

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认为教育即生活,而

不是生活的准备。缺点: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

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

2、简述教学的任务。

【参考答案】(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技巧。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

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哪些共同的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4、请简述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

【参考答案】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为:

(1)教学内容。

(2)学生特点。

⑶教师特点。

(4)教学环境。

5、试分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就

是掌握间接经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分)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是

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1分)

(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

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1分)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学

生具有主动作用。(1分)

6、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1)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之间: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既有联系又

有区别。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都是由国家规定,都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都是全

国必须统一执行的。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它包括对教育性质和方

向、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总的要求;教育目的仅是对人才的质量

标准和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因此,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

针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在学术上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有严格区别,但在实际中

两者经常通用。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区别: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

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即无论何级教育、何类学校,都要按照这个总要求培养人;

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具

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

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联系: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

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一个

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唯一的,培养目标却是多种多样的。

7、什么是德育的途径?我国小学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参考答案】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实施的渠道或形式。(1分)我国小学德育的

途径有: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1分)

吃)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n分)

包)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n分)

(4)少先队活动;(0.5分)

(5)班主任工作。(0.5分)

8、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

【参考答案】(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2)教学是实

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4)历史经验已经

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的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

五、定义题

1、教育目的

【参考答案】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

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

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

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2、“分支型”学制

【参考答案】“分支型”学制:“双轨制”中的下部即初等和中等教育基础合一

了,形成底部单轨、顶部双轨的学制类型。

3、教学组织形式

【参考答案】教学组织形式: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

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4、简述小学教学的任务。

【参考答案】(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

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造能力和实践精神。智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

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其中思维能力

是智力核心。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教学可以传授体育、卫生等方面

的知识,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

使学生保持正确地坐、立、行、阅读、书写的姿势,有规律有节奏的学习与生活,

保持旺盛的精力,发展健康的体魄。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

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道德观点

以及其他思想观点;还可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美学基础知识,逐步形成学生正确的

审美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小学生的

个性发展。

5、潜在课程

【参考答案】潜在课程:是指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

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

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六、论述题

1、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参考答案】(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

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教育的民主化。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它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2、结合实际谈谈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相互影响

【参考答案】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这四者既相

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知,即道德认识,使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

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也是人们确定

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

道德思想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

心体验。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

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

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

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

道德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

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应是相互作用的。其中,

“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

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培养顺序,可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