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接触法制硫酸第二课时[引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工业制硫酸的反响原理并简单了解了其生产流程。同时还认识了其中的一个生产设备——沸腾炉。本节课我们就在此根底上来进一步认识工业生产硫酸的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板书]第一节接触法制硫酸(第二课时)三、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师]上节所学沸腾炉中的工艺我们可简单表示如下:[板书][过渡]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经净化、枯燥后便进入硫酸生产的第二阶段,即氧化阶段。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SO2转化为SO3的反响条件。[讲解]根据化学反响原理,二氧化硫的氧化是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进行的,目前工业生产上采用的是钒催化剂。二氧化硫同氧气在钒催化剂外表上与其接触时发生反响,所以,工业上将这种生产硫酸的方法叫做接触法制硫酸。二氧化硫发生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提问]SO2的接触氧化在什么条件下反响可提高SO2的转化率[师]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答复[生]SO2的氧化为一可逆反响。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加压、降温有利于SO2转化率的提高。[教师评价]答复得很好![问]对于工业生产来讲,假设原料转化率很高,但反响速率却很慢,这样的生产有无意义呢[学生摇头]没有![师]从我们刚刚的分析结论可知,SO2的氧化在低温下进行可有利于SO2转化率的提高,但这对反响的速率将有何影响呢[生]使化学反响速率减慢![想一想]应该怎样解决上述矛盾[教师提示:可联想工业制NH3的有关知识][生恍然大悟]找一个折中的方法,即既要使SO2的转化率不太低,又要使反响的速率不太慢。[师]很好,下面是一组实验数据,请大家分析。[投影]同温度下SO2的平衡转化率[原料气成分(体积分数):SO27%,O211%,N282%;压强:0.1MPa][问]你们认为温度控制在什么范围比较适宜呢说出理由。[学生各抒己见][小结]由大家刚刚的发言并结合实际情况,可知温度在400℃~500℃的范围内比较适宜,这是因为: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在此温度下已比较理想,且满足催化剂的活性温度(为430℃~600℃),同时化学反响的速率又不会太慢。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在实际生产中选定400℃~500℃作为操作温度。[板书]反响条件:温度400℃~500℃[师]下面是压强对S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请大家分组讨论,综合多种因素选择SO2接触氧化的适宜压强。[投影]压强对S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原料气成分同上表)[学生分组讨论,并宣布讨论结果][小结]通过刚刚的讨论并结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常压下400℃~500℃时,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加压虽然可以提高平衡转化率,但加压需要增加动力,经济上并不合算,一般工厂都采用常压法生产。[板书]压强:常压[讲解]硫酸工业生产的最正确工艺条件选定后,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反响器。反响器是进行化学反响的场所,反响器的结构,操作方式都要尽可能地使反响能在工艺条件所规定的参数下进行。二氧化硫氧化反响器现在多采用的是接触室。我们来看一下接触室的结构。[板书]接触室[展示]接触法制硫酸接触室模型[结合教具讲解]接触室采用了上下两层催化剂,中部安装热交换器的结构。[板书]结构:上下两层催化剂中部安装热交换器[过渡]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热交换器。[投影]一种热交换器示意图及介绍热交换器是化学工业里广泛应用的热交换设备,它有多种形式。在多数热交换器内部,装有许多平行的管道或蛇管,以扩大传热面,提高热交换效果。一种流体在管道内流动,另一种流体在管道外流动。两种流体通过管壁进行热交换,热的流体得到冷却,冷的流体得到加热。右图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器。一种热交换器示意图[过渡]二氧化硫在接触室里是如何氧化成三氧化硫的呢[讲解]经过净化、枯燥的炉气,通过接触室中部的热交换器被预热到400℃~500℃,通过上层催化剂被第一次氧化,因为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响,随着反响的进行,反响环境的温度会不断升高,这不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接触室中部安装的热交换器正是把反响生成的热传递给接触室里需要预热的炉气,同时降低反响后生成气体的温度,使之通过下层催化剂被第二次氧化。这是提高可逆反响转化率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过渡]二氧化硫在接触室里经过催化氧化后得到的气体含三氧化硫一般不超过10%,其余为N2、O2及少量二氧化硫气体。这时进入硫酸生产的第三阶段,即成酸阶段。其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为:[板书]SO3(g)+H2O(l)===H2SO4(l);ΔH=-130.3kJ/mol[过渡]从反响原理上看,硫酸是由三氧化硫跟水化合制得的。事实上,工业上却是用98.3%的浓H2SO4来吸收SO3的,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呢请大家参阅课本。[学生阅读课本][讲解]从理论上讲,三氧化硫转化为硫酸有二种途径:一种是三氧化硫被硫酸水溶液吸收,与水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响生成硫酸。SO3(g)+H2O(l)H2SO4(l),ΔH<0,这是一个可逆放热反响。在常温下,这一反响转化率极高,可以认为是不可逆的。决定这一反响转化率的实际上是混合气体中三氧化硫被硫酸水溶液吸收的吸收率。混合气中三氧化硫是气态,分子运动速率极快,有足够的吸收时机,使吸收率到达99.9%。另一途径是硫酸与水蒸气发生反响生成包含杂质气体的酸雾。由于三氧化硫与水的化合是放热反响,在生产条件下,反响器中有大量水蒸气。而三氧化硫气体一旦形成酸雾,它很少有时机被液体捕捉,而是随不溶性气体一起排到大气。根据生产目的,在工艺上促进第一种吸收途径,抑制第二种吸收途径。因此,实际生产中,用98.3%的浓硫酸作为吸收剂吸收三氧化硫。[板书]1.用98.3%的浓H2SO4作吸收剂。[过渡]工业上为实现这一生产过程,采用的反响器是“吸收塔〞。[板书]3.吸收塔[过渡]我们来看一下吸收塔示意图[投影][讲解]为增大SO3跟98.3%的浓硫酸的接触面积,强化吸收过程,在吸收塔中,安装大量耐酸瓷环,并采用了逆流的吸收方式,三氧化硫从塔底通入,98.3%的浓硫酸从塔顶喷下,硫酸吸收三氧化硫后,浓度增至98.8%,温度升高20℃~30℃。然后从塔底排出,经冷却,稀释,即得成品。[讨论]1.从吸收塔里排出的尾气有哪些成分,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吗2.尾气应如何处理[学生答复,教师总结]从吸收塔排出的气体主要有N2、O2,少量二氧化硫,假设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会造成原料的浪费。因此应将上述气体再次通入接触室进行二次氧化,然后进一步吸收。也可用NH3吸收SO2以生产亚硫酸铵,或用碱吸收后,再通过加酸生产高浓度二氧化硫和硫酸铵。[板书]2.尾气回收利用。[小结]本节我们学习了接触法制硫酸的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请××同学来描述一下从原料到成品硫酸的生产过程。[投影][学生答复](教师结合投影纠错、补充)[总结]从硫酸的工业生产来看,化学反响原理是化工生产的根底,生产过程是为实现化学反响效劳的,而生产设备是为实现生产过程效劳的。这个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化工知识的根本思路。在本节里,我们讨论了如何优化工艺条件,到达生产最正确状态,但这仅仅是复杂的工业生产中很少的一局部,要想进一步了解复杂的生产工艺,就需要我们现在刻苦学习,争取深造的时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应届大学生实习合同
- 国际发展合作的中国实践 第六期绿色发展援助篇
- 2025年度抖音网红达人合作推广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合作社土地入股与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合作协议
- 2025年度房屋租赁合同租赁双方租赁期间租赁物租赁权转让协议
- 沙石运输行业自律公约
- 二零二五年度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权益保障协议书
- 2025年度公司清算与税务筹划及申报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家具维修保险合同签的版
- 2025年度农业工程工程师聘用合同
- 低血糖健康宣教
- 《炼油化工基本知识》课件
-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分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 《射频同轴电缆》课件2
- 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辅助营养治疗策略
- 以工代赈政策培训课件
- 垃圾分类校本教材
- 中职学生开学心理知识讲座
- 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智能感知与识别技术应用
- DD 2014-11 地面沉降干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 咖啡与茶文化培训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