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西院区综合楼改建项目深基坑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二零二三年七月更多免费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汇标建筑目录TOC\o"1-3"\h\u4230第一章工程概况 198321.1工程概述 1316841.2设计概况 1167261.3水文、地质、管线情况 8162831.3.1地基土岩性分布特征 8143511.3.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1052151.3.3基坑周边环境情况 10149631.4管理目标 11217181.4.1质量管理目标 11213841.4.2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1266121.4.3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1215355第二章编制依据 134652.1图纸及现场勘探资料 13187172.2现行有关国家、行业、地方规范标准 134033第三章施工计划 15290363.1施工进度计划 15189723.2施工部署 15111753.2.1施工平面部署 15220513.2.2总平面布置 16295753.3资源配置计划 23261763.3.1主要材料计划 2323303.3.2施工机械配备计划 24236583.3.3测量设备配备计划 2526643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26186184.1支护桩施工 2678274.1.1设计概况 26280484.1.2施工准备 32100324.1.3支护桩施工方案 33322514.1.4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防止桩间土流失措施 45185044.2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案 45123534.2.1设计概况 46191764.2.2施工准备 47198914.2.3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48117114.3三轴搅拌桩施工施工 52292464.3.1设计概况 52238154.3.2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33354.4降排水施工 55323194.4.1设计概况 56171554.4.2降排水施工部署 5659324.4.3管井施工 57296324.5冠梁施工 60208694.5.1冠梁概况 6086164.5.2冠梁施工工艺流程 61269134.5.3冠梁施工工艺要点 61200954.6网喷混凝土施工 621834.6.1网喷混凝土设计概况 62169014.6.2施工工艺 63146964.6.3施工方法 6360944.7预应力锚索施工 6529744.7.1设计概况 65115454.7.2施工安排 6651424.7.3工艺流程 66302724.8立柱、支撑施工 69240794.8.1设计概况 69165574.8.2施工工艺流程 74153334.8.3支撑拆除 77210444.9栈桥施工 78208684.9.1栈桥设计概况 7962054.9.2施工工艺流程 7933354.10土方施工 81235354.10.1工程概况及施工部署 8198884.10.2主要施工工序 85145234.10.3土方开挖方案 8588494.10.4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85247184.11室外污水管网改迁 86246544.11.1工程概况 86285024.11.2总体施工思路 8794944.11.3安全文明施工 8829245第五章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90150495.1组织措施 9080825.1.1建立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 9027185.1.2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 90161805.2技术措施 90149675.2.1充分做好基坑排水措施 91202355.2.2支护桩变形监测 93189155.2.3纵向边坡防护措施 9332215.2.4防边坡失稳措施 93215095.2.5垂直吊运保护措施 9350095.2.6雨季防排水措施 9415415.3监测监控措施 948475.4基坑安全巡视 9755565.5环境管理措施 100264125.6季节性施工措施 10188315.6.1钢筋工程 101174745.6.2混凝土工程 102314755.6.3塔吊管理措施 102320935.6.4临电安全措施 10221338第六章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及分工 10419576.1项目管理人员 10477316.2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107321676.3劳务人力资源安排 108321606.4特种作业人员 10819365第七章验收要求 110156077.1验收内容及标准 110182547.1.1降水井质量检查验收 110317647.1.2冠梁检查验收 110220957.1.3支护桩质量检查验收 111169387.1.4基坑土方开挖检查验收 11287997.1.5高压旋喷桩验收 11272007.1.6三轴搅拌桩验收 11337607.1.7“三检制度”落实 114191267.1.8监理检查验收制度 1144967.2现场试验管理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 114263837.2.1保证进场批次和数量的准确 114289877.2.2试验工作流程 116226107.2.3台账管理 116152737.3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 11629407.3.1见证取样和送检项目 11790677.3.2取送样要求 11798837.4现场质量控制 117226607.5仪器设备的管理 118314987.6试验管理工作会 119273057.7验收人员 11922119第八章应急处置措施 120252968.1应急工作原则 12041828.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2026718.2.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分工 120254308.2.2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21218848.2.3急救电话 122198868.2.4应急救援值班管理制度 12260588.2.5救援路线 12242428.2.6应急物资 12284368.3预防措施、救援措施与预警 124162378.3.1总体预防措施 124292728.3.2应急救援措施 124304668.3.3预警 126305828.3.4信息报告与处置 127221958.4应急响应 128131508.4.1应急响应分级 12865618.4.2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128286068.4.3应急救援程序 12965688.4.4应急行动及现场紧急处置 1296008.4.5应急避险 13049778.5应急结束与信息发布 130172418.5.1应急结束 130317358.5.2信息发布 130254228.5.3奖惩 131315238.6事故调查及原因分析 13114768.7应急救援工作的恢复 13131862第九章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133第一章工程概况1.1工程概述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西院区综合楼改建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伏牛路198号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西院区院内,建筑面积5.9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14层,建筑面积3.63万平方米,地下4层,建筑面积2.31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门急诊、医技、病房、保障用房、地下停车等,设置床位442张。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自然地面下11.20m-24.20m,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本地区目前较成熟的作业设备方法,基坑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帷幕+钢筋混凝土内支撑+锚索的混合支护结构,管井降水。图1.1-1原有建筑物平面图1.2设计概况本工程深基坑设计概况如下:图1.2-1基坑设计平面图图1.2-2护坡桩平面布置图基坑支护设计各剖面图如下:图1.2-31-1剖面图1-1剖面采用Ø12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36.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1300*10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桩间设置桩径850mm高压旋喷桩,桩长25m。止水帷幕采用3Ø850@1200三轴搅拌机,有效桩长26.2m。锚杆采用9道全粘结锚杆,锚杆配筋均采用4S15.2钢绞线图1.2-42-2剖面图2-2剖面采用Ø1200@16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36.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1300*10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桩间设置桩径850mm高压旋喷桩,桩长25m。止水帷幕采用3Ø850@1200三轴搅拌机,有效桩长26.2m。锚杆采用8道锚索,锚杆配筋均采用4S15.2钢绞线。图1.2-53-3剖面图3-3剖面北侧采用Ø8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19.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900*7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止水帷幕采用3Ø850@1200三轴搅拌机,有效桩长26.2m。3-3剖面南侧采用Ø10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25.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1100*8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桩间设置桩径850mm高压旋喷桩,桩长15.2m。锚杆采用7道锚索,锚杆配筋均采用4S15.2钢绞线。图1.2-54a-4a(4b-4b)剖面图4a-4a(4b-4b)剖面北侧采用Ø8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19.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900*7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止水帷幕采用3Ø850@1200三轴搅拌机,有效桩长26.2m。锚杆采用3道锚索,锚杆配筋均采用4S15.2钢绞线。4a-4a(4b-4b)剖面南侧采用Ø12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31.8-36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1300*10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桩间设置桩径850mm高压旋喷桩,桩长20.8-25m。锚杆采用8道锚索,锚杆配筋均采用4S15.2钢绞线。图1.2-64c-4c剖面图4c-4c剖面北侧采用Ø8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19.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900*7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止水帷幕采用3Ø850@1200三轴搅拌机,有效桩长26.2m。锚杆采用3道锚索,锚杆配筋均采用4S15.2钢绞线。4c-4c剖面南侧采用Ø12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29.2-31.8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1300*10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桩间设置桩径850mm高压旋喷桩,桩长18.2-19.2m。锚杆采用6道锚索,锚杆配筋第1-3道、第6道采用3S15.2钢绞线,第4-5道采用4S15.2钢绞线。 图1.2-75-5剖面图5-5剖面西侧采用Ø8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19.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900*7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止水帷幕采用3Ø850@1200三轴搅拌机,有效桩长26.2m。5-5剖面东侧采用Ø10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25.2-28.4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1100*8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桩间设置桩径850mm高压旋喷桩,桩长15.2-18.4m。锚杆采用7道锚索,锚杆配筋第1-6道采用4S15.2钢绞线,第7道采用3S15.2钢绞线。1.3水文、地质、管线情况1.3.1地基土岩性分布特征本工程土层分布情况见下图表1.3-1所示。表1.3-1土层分布情况表层数土层平均厚度(m)重度(KN/m³)粘结力(KPa)内摩擦角(度)承载力(Kpa)1杂填土1.215.005.0011.00-1-1素填土1.1316.006.5015.001002粉土6.4316.509.9119.661703粉砂夹粉土5.3717.109.8520.111903-1粉质黏土1.5418.0026.9216.181704粉质黏土5.0917.2027.2617.831905粉质黏土3.2719.2027.516.241706粉质黏土5.0319.2028.8019.602107粉质黏土10.3318.9331.5019.602008粉质黏土11.5619.1133.3021.50220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于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黄河冲洪积平原。地形平坦,场地最大高差约0.30m。2、地层概况:与基坑支护和降水有关的地层情况描述如下: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将地层共分为11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填土、粉砂、粉土、粉质黏土。第1-1层,杂填土(Q4ml):褐黄色、褐灰色,松散,以粉土为主,有水泥块、砖块等建筑垃圾。场区普遍分布。第1层,素填土(Q4ml):褐黄色,稍湿,稍密.以粉土为主,见少量砖头碎屑。场区普遍分布。第2层,粉土(Q4al):褐黄色,稍湿,中密.有黄色斑点,少量姜石,局部砂质含量高.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场区普遍分布。第3层,粉砂夹粉土(Q3al+pl):褐黄色,稍湿,中密-密实.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砂质不纯,局部夹粉土。场区普遍分布。第3-1层,粉质粘土(Q3al+pl):褐黄色,可塑.有青灰色斑纹,偶见姜石.干强度中,韧性中,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场区普遍分布。第4层,粉质黏土(Q3al+pl):黄褐色,可塑-硬塑.有黄色斑点及灰色斑纹,有姜石,粉粒含量高,局部相变为粉土.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迅速。场区普遍分布。第5层,粉质黏土(Q3al+pl):黄褐色,可塑.有黑色锰质斑点,有少量钙质结核,局部粉粒含量高.干强度中,韧性中,切面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场区普遍分布。第6层,粉质粘土(Q3al+pl):黄褐色,硬可塑.有较多黑色锰质斑点及青灰色斑纹,有较多钙质结核,粒径约1-8cm,局部胶结,岩芯呈柱状,胶结位置主要在25m上下及28m上下,胶结层厚度约30-50cm.干强度中,韧性中,切面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场区普遍分布。第7层,粉质粘土(Q3al+pl):黄褐色,可塑-硬塑.有黄色斑点及灰色斑纹,有少量姜石,粉粒含量高,局部相变为粉土.干强度中,韧性中,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场区普遍分布。第8层,粉质粘土(Q3al+pl):黄褐色-黄棕色,可塑-硬塑.有较多黑色锰质斑点及黄灰斑,有少量姜石,局部粉粒含量高,相变为粉土.干强度中,韧性中,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场区普遍分布。第9层,粉质粘土(Q3al+pl):黄棕色,硬塑.有较多黑色锰质斑点及黄灰斑,有少量钙质结核,局部粉粒含量高.干强度中,韧性中,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该层未穿透,最大揭露深度为65.0m。1.3.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本场地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20.0m,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20.5-21.0m左右,稳定水位埋深在标高101.5m左右,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一般水位年变幅2.0m左右。近3~5年中较高水位标高为104.0m,历史最高水位为13.0m。1.3.3基坑周边环境情况基坑周边环境详细情况:场地位置周边环境基坑东侧距离基坑下口线10.3m为已建6F砖混住宅楼;距离基坑下口线13.6m为已建5F/7F住宅;且该侧坡顶外预留医院临时人工通道。基坑南侧距离基坑下口线12.0m为已建13F/-1F病房楼,采用钻孔成孔灌注桩基础;该侧分布有氧气、电力设备,详见周边管线平面布置图。基坑西侧距离基坑下口线12.1m为已建6F砖混住宅楼;距离基坑下口线12.1m为已建1F-3F住宅。基坑北侧距离基坑下口线最近7.6m为红线,红线外为陇海西路。该侧分布有给水、污水,详见周边管线平面布置图。基坑周边管线详细情况:如图基坑北侧、东侧为埋深约0.6m给水管,基坑北侧、基坑内为已废弃污水管埋深约1.7m,基坑西侧为2.5m高氧气管,基坑东侧为4.5m高急重症架空排管。图1.3-1基坑周边管网布置平面图1.4管理目标1.4.1质量管理目标达到国家现行有关验收规范标准,确保河南省优质工程。1.4.2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扬尘污染防治达到《河南省建筑施工现场扬尘防治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郑州市控制扬尘污染工作方案》、《郑州市建筑工地扬尘污染综合治理标准》的要求,确保获得“河南省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称号。1.4.3环境保护管理目标确保获得河南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1.4.4工期目标确保年底±0节点完成。

第二章编制依据2.1图纸及现场勘探资料1、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西院区综合楼改建项目基坑支护、降水工程设计施工图2023年6月版。2、《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西院区综合楼改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河南卓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3、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西院区综合楼改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2.2现行有关国家、行业、地方规范标准类别名称编号国家、行业《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21《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三轴水泥搅拌桩帷幕技术规程》DBJ4/T145-2015《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JGJ111-20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第三章施工计划3.1施工进度计划根据业主要求、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设计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工期计划如下:表3.1-1施工进度计划部位施工内容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综合楼地下室支护桩施工2023.07.202023.08.10高压旋喷桩施工2023.07.262023.08.15三轴搅拌桩施工2023.07.262023.08.15地下二层以上土方开挖2023.08.052023.08.20工程桩施工、降水施工、第一道支撑施工2023.08.212023.09.25土方开挖、第二道支撑施工2023.09.262023.10.20底板垫层及防水卷材施工2023.10.252023.11.08底板施工2023.11.012023.11.16地下四层施工(第二道支撑拆除)2023.11.102023.11.25地下三层施工(第一道支撑拆除)2023.11.202023.12.05地下二层施工2023.12.062023.12.18地下一层施工2023.12.192023.12.303.2施工部署3.2.1施工平面部署支护施工阶段拟在场地内布置2个钢筋笼加工区,以满足生产需要,在基坑周边设置夜间照明,保证基坑内照明全覆盖,在泥浆坑处均设置隔离措施,根据桩基机械运输需要,对路面进行硬化,设置4m宽施工道路。场地平面布置如图3.2-1所示。图3.2-1场地布置图本工程土方开挖拟确定1家土方、2家桩基、1家支护、1家降水队伍。总体竖向施工过程分为五个阶段:阶段施工内容第一阶段支护桩、高压旋喷桩、三轴搅拌桩施工阶段第二阶段土方开挖、锚喷施工阶段第三阶段降水井、格构柱、栈桥、第一道支撑施工阶段第四阶段土方开挖、栈桥、第二道支撑施工阶段第五阶段基坑清槽3.2.2总平面布置结合本工程设计及现场特点,通过对土方开挖及外运、支护、桩基、降水井的工程量分析并综合考虑机械投入、每日工作时间段、施工出入口、施工道路、土方运距、各分项工程所投入的劳务队伍数量、能力等因素,对本工程深基坑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部署和策划。本工程深基坑施工整体流程:施工准备灌注桩施工高压旋喷桩施工三轴搅拌桩施工土方分层开挖锚喷冠梁施工降水井、格构柱施工栈桥、第一道支撑施工土方开挖栈桥、第二道支撑施工土方开挖第一阶段支护桩、高压旋喷桩、三轴搅拌桩施工阶段。共投入6台三一重工SR110旋挖钻机。灌注桩施工完成后投入3台xpb-20b高压旋喷桩机和3台LH805三轴搅拌桩机进行施工。施工顺序如图中箭头所示。图3.2-2灌注桩施工顺序第二阶段土方开挖、锚喷施工阶段土方施工由南往北进行后退式开挖,同时在基坑东西两侧修筑出土坡道,随开挖深度同步进行冠梁和冠梁上挡土墙以及锚索、喷护的施工。图3.2-3土方开挖第一阶段路线图3.2-4土方开挖第二阶段路线开挖标高在-13.4米时,将东侧的坡道进行挖除。图3.2-5土方开挖第三阶段路线第三阶段降水井、格构柱、栈桥、第一道支撑施工图3.2-6降水井布置图图3.2-7立柱平面布置图图3.2-8土方开挖第四阶段路线图3.2-9第一道支撑平面布置图第四阶段土方开挖、栈桥、第二道支撑施工图3.2-10第二道支撑平面布置图土方分层开挖,进行栈桥施工,土方开挖路线如图。图3.2-11土方开挖第五阶段路线第五阶段,预留30cm土层,人工清至槽底。依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全程进行基坑监测、支护结构检测及降水水位监测。图3.2-12基坑监测点平面布置图3.3资源配置计划3.3.1主要材料计划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钢筋C28871.63t支护桩钢筋2C25203.49t3C2017.94t4C148.89t5A12106.73t6A1056.42t7混凝土C308200方支护混凝土8钢筋A616.34t钢筋网9C1410t加强筋10锚杆4s15.245154m钢绞线113s15.23420m钢绞线12喷护C207711方喷射混凝土13水泥P.042.52000t高压旋喷桩144070t三轴搅拌桩3.3.2施工机械配备计划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用于施工部位备注1旋挖钻机SR1106台国产2017.540kw良好支护桩2高压旋喷xpb-20b3台国产202122kw良好高压旋喷桩3搅拌桩机LH8053台国产202155kw良好三轴搅拌桩4泥浆外运车福田8辆国产2018.5/良好支护桩5电焊机AX30010台国产2018.315kw良好钢筋笼制作6对焊机UN-10010台国产2018.375kw良好钢筋笼制作7钢筋切断机J3G38台国产2018.25kw良好钢筋笼制作8汽车吊25吨8台中联2018.5/良好支护桩9挖掘机2208台三一2018.6/良好土方开挖10运输卡车福田50台国产2021.3/良好土方开挖11电焊机BX6型10台国产2021300A良好锚喷作业12注浆机UBJ-2型5台温州20175.5KW良好13搅拌机UJW2006台浙江20175.5KW良好14混凝土喷射机HPC-V型2台江苏2018/良好15液压钻机MGJ-502台良好16汽车式钻机GSD-II型5台天津2018/良好钻井17千斤顶/4台山东2018/良好张拉3.3.3测量设备配备计划序号器具名称品牌规格型号数量单位备注1全站仪徕卡TS09PLUS12台自有2水准仪天宝DINI032台自有3水准标尺TrimbleLD22幅自有4水准仪/测微器苏州一光DSZ2/FS12台自有5全站仪LeicaTM502台施工监测6水准仪天宝DINI034台施工监测7水位计SWJ-80SWJ-802台施工监测说明:设备根据工序转换及工作面条件适时调整数量,且有足够的储备满足施工需求。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4.1支护桩施工4.1.1设计概况本工程深基坑设计概况如下:图4.1-1基坑设计平面图基坑支护设计各剖面图如下:图4.1-21-1剖面图1-1剖面采用Ø12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36.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1300*10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桩间设置桩径850mm高压旋喷桩,桩长25m。止水帷幕采用3Ø850@1200三轴搅拌机,有效桩长26.2m。混凝土面层:网喷采用100厚C20喷射混凝土面层,内配A6@200×200mm钢筋网片,加强筋采用C14钢筋。锚杆采用9道全粘结锚杆,锚杆配筋均采用4S15.2钢绞线。图4.1-32-2剖面图2-2剖面采用Ø1200@16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36.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1300*10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桩间设置桩径850mm高压旋喷桩,桩长25m。止水帷幕采用3Ø850@1200三轴搅拌机,有效桩长26.2m。混凝土面层:网喷采用100厚C20喷射混凝土面层,内配A6@200×200mm钢筋网片,加强筋采用C14钢筋。锚杆采用8道锚索,锚杆配筋均采用4S15.2钢绞线。图4.1-43-3剖面图3-3剖面北侧采用Ø8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19.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900*7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止水帷幕采用3Ø850@1200三轴搅拌机,有效桩长26.2m。3-3剖面南侧采用Ø10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25.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1100*8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桩间设置桩径850mm高压旋喷桩,桩长15.2m。锚杆采用7道锚索,锚杆配筋均采用4S15.2钢绞线。图4.1-54a-4a(4b-4b)剖面图4a-4a(4b-4b)剖面北侧采用Ø8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19.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900*7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止水帷幕采用3Ø850@1200三轴搅拌机,有效桩长26.2m。锚杆采用3道锚索,锚杆配筋均采用4S15.2钢绞线。4a-4a(4b-4b)剖面南侧采用Ø12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31.8-36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1300*10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桩间设置桩径850mm高压旋喷桩,桩长20.8-25m。混凝土面层:网喷采用100厚C20喷射混凝土面层,内配A6@200×200mm钢筋网片,加强筋采用C14钢筋。锚杆采用8道锚索,锚杆配筋均采用4S15.2钢绞线。4c-4c剖面北侧采用Ø8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19.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900*7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止水帷幕采用3Ø850@1200三轴搅拌机,有效桩长26.2m。锚杆采用3道锚索,锚杆配筋均采用4S15.2钢绞线。4c-4c剖面南侧采用Ø12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29.2-31.8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1300*10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桩间设置桩径850mm高压旋喷桩,桩长18.2-19.2m。混凝土面层:网喷采用100厚C20喷射混凝土面层,内配A6@200×200mm钢筋网片,加强筋采用C14钢筋。锚杆采用6道锚索,锚杆配筋第1-3道、第6道采用3S15.2钢绞线,第4-5道采用4S15.2钢绞线。图4.1-65-5剖面图5-5剖面西侧采用Ø8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19.0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900*7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止水帷幕采用3Ø850@1200三轴搅拌机,有效桩长26.2m。5-5剖面东侧采用Ø1000@1500mm单排钻孔灌注桩,桩长L=25.2-28.4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保护层50mm,桩顶设1100*800现浇C40混凝土冠梁。桩间设置桩径850mm高压旋喷桩,桩长15.2-18.4m。锚杆采用7道锚索,锚杆配筋第1-6道采用4S15.2钢绞线,第7道采用3S15.2钢绞线。4.1.2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工作:⑴施工地区的地质勘探资料,查明该地区的土层分布和各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以便确定土钉钻孔方法。⑵了解地下水位及其变化情况、地下水的成分和含量。⑶查明施工地区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情况,防止施工时破坏地下管线。4.1.3支护桩施工方案支护桩配筋如下图所示:图4.1-71-1(4-4)剖面桩配筋图图4.1-82-2剖面桩配筋图图4.1-93-3剖面桩配筋图2、施工安排清完地表层后开始施工灌注桩,灌注桩采用隔桩施工,时间不少于24小时。图4.1-10灌注桩施工顺序3、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图图4.1-1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4、支护桩施工测量平面控制:将每个支护桩编号,并计算出其中心坐标,使用全站仪将需要定位的桩测设于施工现场。高程控制:在沿线每隔50米左右,引测一个临时水准点,用于控制桩顶标高及桩底标高。5、支护桩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1)旋挖钻机就位首先做好场地的平整及压实,使主机左右履带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动力头施工方向应和履带板方向平行,开钻前调整好机身前后左右的水平。钻机利用自行走移动系统就位,钻头与桩位的对位误差要小于2mm。2)护筒制作及埋设⑴护筒制作护筒内径宜比孔径大200mm,即护筒直径为1m、1.2m、1.4m。为保证成桩质量,现场采用护筒长度为2m。在其上部开设2个溢浆孔,便于泥浆溢出,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⑵埋设护筒护筒具有导正钻具、控制桩位、隔离地面水渗漏、防止孔口坍塌、抬高孔内静压水头和固定钢筋笼等作用,应认真埋设。埋设时,先放出桩位中心点,在护筒外80~l00cm的过中心点的正交十字线上埋设控制桩,然后在桩位外挖出比护筒大60cm的圆坑,深度2.0m,在坑底填筑20cm厚的粘土,夯实,然后将护筒用钢丝绳对称吊放进孔内,在护筒上找出护筒的圆心(可拉正交十字线),然后通过控制桩放样,找出桩位中心,移动护筒,使护筒的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同时用水平尺(或吊线坠)校验护筒竖直后,在护筒周围回填含水量适合的粘土,分层夯实,夯填时要防止护筒的偏斜,护筒埋设后,质量员和监理工程师验收护筒中心偏差和孔口标高。当中心偏差符合要求后,可钻机就位开钻。护筒埋设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mm。校准后,护筒固定在正确位置,筒口应高出地面100mm。底部用粘土沿护筒外侧四周分层回填夯实。3)泥渣存放区、泥浆池的设置为了施工场地的整洁,需进行泥浆池的合理规划。旋挖钻采用成品泥浆池制备护壁泥浆。本工程场地较狭窄,钻孔出的泥浆用泥浆罐车外运至垃圾消纳场。4)钻机成孔⑴成孔:①钻孔前,调平钻机,保持钻机垂直稳固。开钻前将钻头着地,进尺深度调整为零。②钻进时原地顺时针旋转开孔,然后以钻斗自重、钻杆自重加以液压力作为钻进压力,初钻压力控制在90Kpa左右,钻速先慢后快。③当钻杆充满钻渣后,停止下压及回旋,逆时针方向转动动力头,稍向下送行,关闭钻头回转底盖。缓慢上提钻斗,避免钻头碰撞孔壁。提离孔口后,钻机自身旋转至自卸车处,用动力头顶压顶杆,将底盖打开,倾卸钻渣。然后关闭底盖,旋回孔位,对准孔位慢慢将钻斗放至孔底钻孔,重复进行。当出现钻杆跳动,钻机摇晃,钻不进尺等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机提钻检查,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后再钻,直至钻至设计深度。⑤钻进过程中要随时不断补充泥浆,使孔内始终保持高于地下水位1~1.5m的水头高度,同时应根据土质情况调整泥浆配方和比重。钻至设计标高时用带有活门的筒形钻清理沉渣,即一次清孔。当孔壁泥浆皮沉淀较厚时,可用扫孔钻头上下往复,扫刷孔壁。⑥清孔后提出钻头,由质量员和工程监理进行孔径、孔深、垂直度检测,验收合格后,移走钻机,盖好盖板,进行下道工序施工。⑵成孔质量和沉渣检查方法①成孔质量检查方法桩成孔质量检测方法主用圆环测孔法,在每根成孔完毕后,利用圆环测孔法进行测试桩成孔质量。圆环测孔法基本原理是在所成好孔内利用铅丝下钢筋圆环,铅丝吊点位于钢筋圆环中间,利用铅丝线的垂直倾斜角测定成孔质量。此方法快速简便,为常用的成孔检测方法。②沉渣检查方法本工程孔底沉渣应≤100mm。假如清孔不良,孔底沉渣太厚,将影响桩端承力的发挥,从而大大降低桩的承载力。常用的测试方法为垂球法进行测试。垂球法是利用重约1kg的铜球锥体作为垂球,顶端系上测绳,把垂球慢慢沉入孔内,施工孔深与测量孔深即为沉渣厚度。5)清孔第一次清孔:钻至设计标高时用带有活门的筒形钻清理沉渣,即一次清孔。第二次清孔:在灌注混凝土导管安放完成后,对孔深、孔底沉渣、泥浆比重等进行复测。在钢筋笼、导管下好后进行,第二次清孔时间不少于30min,测定孔底沉渣≤100mm,方可停止清孔。测定孔底沉渣,用重锤测试,测绳读数一定要准确,用3~5个孔必须校正一次。清孔标准:第二次清孔注入泥浆相对密度为1.05左右,漏斗粘度18~22s,第二次清孔后,孔底50cm处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5左右不超过1.20。清孔结束后,要尽快灌注混凝土,其间隔时间不能大于30min。6)钢筋笼的制作、运输与吊装钢筋笼的制作场地选择在场地西侧及东侧,共两处钢筋加工场。钢筋笼一次加工成型后采用平板车运至桩位附近,采用25吨汽车吊吊装至孔内。钢筋笼的制作:①钢筋笼分段进行制作,主筋、加劲箍均采用单面焊接接头,搭接长度应大于10倍钢筋直径。钢筋接头位置宜错开,主筋在同一截面连接根数不得大于50%。②钢筋笼采用汽车吊吊装定位后焊接成整体,经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检查并验收合格后,即可下放钢筋笼、导管及储料斗。⑵钢筋骨架绑扎顺序①主筋调直,在调直平台上进行;②骨架成形,在骨架成形架上安放架立筋,按等间距将主筋布置好,用电弧焊将主筋与架立筋固定;③将骨架抬至外箍筋滚动焊接器上,按规定的间距缠绕箍筋,并用电弧焊将箍筋与主筋固定。⑶主筋接长本工程钢筋笼主筋采用焊接接头,主筋对接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数不得多于主筋总数的50%,相邻两个接头间的距离不小于主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⑷钢筋笼保护层为确保桩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在主筋外侧设钢筋保护层,在同一断面上钢筋保护层4处,沿桩长的间距为2m布设。保护层钢筋直径为Φ6,长度为50cm。⑸钢筋笼的堆放钢筋笼堆放应考虑安装顺序、钢筋笼变形和防止事故等因素,堆放不准超过二层,钢筋笼加工及堆放区沿加工场道路设置。钢筋笼的吊装:⑴起吊钢筋笼采用扁担起吊法,起吊点在钢筋笼上部箍筋与主筋连接处,吊点对称。⑵钢筋笼设置3个起吊点,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变形。见下图:⑶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实行“一、二、三”的原则,即一人指挥、二人扶钢筋笼、三人搭结,施工时应对准孔位,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不得左右旋转。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入。⑷本区域桩的钢笼采用整根加工一次性吊装。⑸放钢筋笼时,要求有技术人员在场,以控制钢筋笼的桩顶标高及钢筋笼上浮等问题。⑹成型钢筋笼吊放、运输、安装,应采取防变形措施,不得在其运作中变形。⑺钢筋笼安装入孔时,应保持垂直状态。避免碰撞孔壁,徐徐下入,若中途遇阻不得强行墩放(可适当转向起下)。如果仍无效果,则应起笼扫孔重新下入。⑻钢筋笼按确认长度下入后,应保证笼顶在孔内居中,吊筋均匀受力,牢靠固定。吊筋采用两根Φ10圆钢,长度控制在2.5m左右。7)混凝土的灌注桩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本工程选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灌注采用导管水下灌注法。⑴导管灌注的主要机具:主要机具有:向下输送混凝土用的导管;导管进料用的漏斗;初存量大时还应配备储料斗;升降安装导管、漏斗的设备,如灌注平台等。①导管:本工程混凝土导管采用直径250mm无缝钢管导管,连接方式采用丝扣,确保连接密封,不得漏水。导管的分节长度为2m,最底端一节导管长应为4.5~6.0m,为了配合导管柱的长度,上部导管长为1m、0.5m或0.3m。导管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导管采用丝扣连接,用橡胶“O”型密封圈密封,严防。为避免提升导管时挂住钢筋笼,设锥形护罩。每节导管应平直,其定长偏差不得超过管长的0.5%。导管连接部位内径偏差不大于2mm,内壁应光滑平整。将单节导管连接为导管柱时,其轴线偏差不得超过±10mm。导管加工完后,应对其尺寸规格、接头构造和加工质量进行认真检查。②漏斗和储料斗导管顶部应设置漏斗。漏斗设置高度应适用操作的需要,并应在灌注到最后阶段,特别时灌注接近到桩顶部位时,能满足对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的需要,保证上部桩身的灌注质量。储料斗应有足够的容量以储存混凝土(即初存量),以保证首批灌入的混凝土(即初灌量)能达到要求的埋管深度。漏斗与储料斗用4~6mm钢板制作,不漏浆及挂浆,漏泄顺畅彻底。⑵水下混凝土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按水下混凝土配置。①灌注前准备工作根据桩径、桩长和灌注量合理选择导管、起吊运输等机具设备的规格型号。导管吊入孔时,应将橡胶圈或胶皮垫安放周整、严密,确保密封良好。导管在桩孔内的位置应保持居中,防止跑管,撞坏钢筋笼并损坏导管。导管底部距孔底(孔底沉渣面)高度,以能放出隔水塞及首批混凝土为度,一般为300~500mm。导管全部入孔后,计算导管柱总长和导管底部位置,并再次测定孔底沉渣厚度,若超过规定,应再次清孔。将隔水塞用8号铁丝悬挂在导管内水面上。②施工顺序导管法灌入水下混凝土的施工顺序:放钢筋笼→安设导管→灌注首批混凝土→连续不断灌注直至桩顶→拔出护筒③灌注首批混凝土在灌首批混凝土之前先配制0.1~0.3m³水泥砂浆放入滑阀(隔水塞)以上的导管和漏斗中,然后再放入混凝土,确认初灌量备足后,即可剪断铁丝,借助混凝土重量排出导管内的水,使隔水塞留在孔底,灌入首批混凝土。首批灌注混凝土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埋入混凝土中1.2m以上。初灌所需混凝土数量可参考下式计算: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数量(m3)D-桩孔径(m)d-导管内径(m)H1-桩孔底至导管底端间距,一般为0.3~0.5mH2-导管初次埋置深度,不小于1.2m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泥浆压力所需的高度(m)yw--孔内水或泥浆的容重(KN/m³)hw--孔混凝土面以上或泥浆深度(m)yc--混凝土拌合物的容重(KN/m³)H1=0.4,H2=1.2,D=1.2,d=0.3yw=13,hw=36,yc=24h1≥19.5即:V≥3.14×1.2×1.2(0.4+1.2)/4+3.14×0.3×0.3×19.5/4=3.186315④连续灌注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应连续不断灌注混凝土,严禁途中停工。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探测次数一般不宜少于所适用的导管节数,并应在每次起升导管前,探测一次管内外混凝土面高度。遇特别情况(局部严重超径、缩径、漏失层位和灌注量特别大时的桩孔等)应增加探测次数,同时观察返水情况,以正确分析和判定孔内的情况。⑤导管埋深在水下灌注混凝土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导管的最小埋深,以保证桩身混凝土的连续均匀,不使其可能裹入混凝土上面的浮浆皮和土块等,防止出现断桩现象。对导管的最大埋深,则以能使管内混凝土顺畅流初出,便于导管起升和减少灌注提管、拆管的辅助作业时间来确定。最大埋深不宜超过最下端一节导管的长度。灌注接近桩顶部位时,为确保桩顶混凝土质量,漏斗及导管的高度应严格有关规定执行。⑥混凝土灌注时间混凝土灌注上升速度不得小于2m/h。灌注时间必须控制在埋入导管中的混凝土不丧失流动性时间。⑦桩顶的灌注标高及桩顶处理桩顶的灌注标高按照设计要求,且应高于设计标高1.0m,以便保证设计标高下桩体混凝土质量且清除桩顶部的浮浆渣层。桩顶灌注完毕后,应即探测桩顶面的实际标高,长用带有标尺的钢杆和装有可开闭的活门钢盒组成的取样器探测取样,判断桩顶的混凝土面。⑶施工注意事项①导管法施工时注意事项灌注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否则先灌入的混凝土达到初凝,将阻止后灌入的混凝土从导管中流出,造成断桩。从开始搅拌混凝土后,在1.5h之内应尽量灌注完毕。随孔内混凝土的上升,需逐步快速拆除导管,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拆下的导管应立即冲洗干净。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的混凝土宜通过溜槽徐徐灌注漏斗和导管,不得将混凝土整斗从上面倾入管内,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胶垫而使导管漏水。②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应采的措施:在孔口设置吊筋以固定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应尽量加快,以防止混凝土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过小。当孔内混凝土接近钢筋笼顶时,应保持埋管较深,放慢灌注速度。当孔内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1~2m后,应适当提升导管,减少导管埋置深度,增大钢筋笼在下层混凝土中的埋置深度。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减少,超压力降低,而使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和比重增大。如出现混凝土上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亦可掏出部分沉淀物,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依据孔深、孔径确定初灌量,初灌量不小于1.1m3,且保证一次埋管深度不小于1.2m。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要连续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勤测混凝土面上升高度,适时拔管,埋管深度控制在2~6m。桩顶超灌高度控制在0.5m,既保证桩顶混凝土强度,又防止材料浪费。4.1.4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防止桩间土流失措施泥浆制备应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泥浆应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情况进行配合比设计;灌注混凝土前,孔底500mm以内的泥浆相对密度应小于1.25;含砂率不得大于8%;黏度不得大于28s;泥浆护壁旋挖钻机成孔应配备成孔和清孔用泥浆及泥浆池,在容易产生泥浆渗漏的土层中可采取提高泥浆相对密度,掺入锯末、增黏剂提高泥浆黏度等维持孔壁稳定的措施;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桩的垂直度和成孔质量,防止因桩位偏差过大影响高压旋喷桩施工。4.2高压旋喷桩施工方案4.2.1设计概况高压旋喷桩桩径为850mm,采用P.O42.5水泥,水泥掺入量为35%,水泥浆液的水灰比采用1:1。高压旋喷桩长25m图4.2-11-1剖面高压旋喷桩长25m图4.2-22-2剖面高压旋喷桩长15.2m图4.2-33-3剖面高压旋喷桩长20.8-25m图4.2-44a-4a(4b-4b)剖面高压旋喷桩长18.2-19.2m图4.2-54c-4c剖面高压旋喷桩长15.2-18.4m图4.2-65-5剖面4.2.2施工准备1、高压旋喷桩在支护桩施工完成后施工。2、按照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熟悉图纸,作好技术交底工作。3、加强与业主、监理单位的联系,掌握其施工时的具体要求。4、按照规范的有关规定,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及时对原材料进行取样复验。水泥(原材料):同一验收批号,同种规格强度,每200吨做一次复检试件试验(袋装)。4.2.3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4.2.3.1施工工艺场地平整→施工放线、标高抄测→桩位放样→桩基就位→下沉成孔→喷浆成桩→喷浆提升旋喷注浆技术参数注浆参数备注注浆压力(Mpa)20-30①采用双喷嘴。②注浆参数为参考值,施工时应通过试验确定。确保桩径。流量(L/min)50-90水灰比1:1喷嘴孔径(mm)2.0-2.5提升速度(cm/min)25-30旋转速度(r/min)18-224.2.3.2施工放样1、熟悉和掌握城市规划部门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参数。2、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测量放线方案,结合施工图和现场已施工过的护坡钻孔灌注桩位置,进行精确放样。3、测定各轴线控制点:依据主控制点,用校验合格的全站仪和钢尺,运用平面极坐标法进行各轴线的测定。4、埋设半永久性控制点,将控制点引至轴线外3米外,注意保护,直到竣工后不受破坏。5、测定桩位点:依据建设及监理单位复验合格后的各轴线控制点和图示尺寸,进行桩位放样;具体放样时,采用双控法(白水泥加竹筷),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桩位不受破坏和移动。4.2.3.3主要施工方法1、钻机就位钻机进场后,检查丈量钻机钻杆长度、作为确定孔深主要依据。钻机就位要求平整、稳定,确保在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偏差不超过20mm,垂直度≤0.5%。2、清水成孔启动钻机和高压泵,按确定的技术参数下沉钻头成孔,确保成孔直径,孔底标高达到设计要求。3、喷浆工艺高压旋喷桩注浆固结体的质量因素较多,当确定采用一定形式的高压旋喷注浆管法之后,注浆工艺是影响固结体的重要因素之一。1)旋喷程序高压旋喷注浆,均是自下而上,连续进行,若施工中了出现停机故障,待修好后,需向下搭接不小于500mm的长度,以保证固结体的整体性。2)旋喷由于天然地基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沿着深度变化大,往往有多种土层,其密实度、含水量、土粒组成和地下水状态等,有很大差异和不同,若采用单一的技术参数来旋喷注浆,则会形成直径大小极不匀称的固结体,导致旋喷直径不一致,影响承载力。因此,针对不同地质土层的特征,要采取相对的措施来注浆完成。特别对硬土及粘土部位,深部土层要多喷些时间并适当放慢提升速度和旋转速度或提高旋喷压力等。4、冒浆处理在旋喷过程中,往往有一定数量的土颗粒,随着一部分浆液沿着注浆管管壁冒出地面,通过对冒浆的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土层状况,判断旋喷的大致效果和断定参数合理性等,根据经验,冒浆(内有土粒、水及浆液)量小于注浆量20%为正常现象,超过20%或完全不冒浆时,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1)流量不变而压力突然下降时,应检查部位的泄漏情况,必要时拨出注浆管,检查其封密性能;2)出现不冒浆或断续冒浆时,或系土质松软则视为正常现象,可适当进行复喷;如系附近有空洞、暗道,则应不提升注浆管,继续注浆直至冒浆为止,或拨出注浆管待浆液凝固后,重新注浆直至冒浆为止,必要时采用速凝浆液,便于浆液在注浆管附近凝固;3)减少冒浆的措施冒浆量过大的主要原因,一般是有效喷射范围与注浆不相适应,注浆量大大超过旋喷固结所需的浆量所致;减少冒浆的措施有3种:(1)提高旋喷压力(喷浆量不变);(2)适当缩小喷嘴直径(旋喷压力不变);(3)加快提升和旋转速度;对于冒出地面的浆液,可经过选择和调整浓度后进行前一根桩返浆回灌,以防止空穴现象。5、固结体控形固结体的形状,可以通过调节旋喷压力和注浆量,改变喷嘴移动方向和提升速度,予以控制。由于本工程设计固结体的形状为圆柱形,在施工中采用边提升边旋转注浆,考虑到深层部位的成形,在底部喷射时,加大喷射压力,做重复旋喷或降低喷嘴的旋转提升速度,而且针对不同土层(粘土)可适当加大压力和降低喷嘴的旋转提升速度,使固结体达到匀称,上下直径差别不大。6、防缩当采用水泥浆液进行喷射时,在浆液与土粒搅拌混合后的凝固过程中,由于浆液析水作用,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缩,造成在固结体顶部出现一个凹穴,凹穴的深度随地层性质、浆液的析水性、固结体的直径和成孔深度因素不同而不同。单管旋喷的凹穴深度一般为设计桩径的1-1.5倍。这种凹穴现象,对于地基加固是极不利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清除。为防止因浆液凝固收缩而产生的凹穴现象,便于地基加固达到理想的效果,可采取超高旋喷(旋喷处理地基的顶面超过建筑基础底面,其超高量大于收缩高度)、返浆回灌等措施。4.2.3.4技术措施1、质量标准1)桩长达到设计要求,其误差在±100mm范围内;2)桩位偏差20mm;3)桩身垂直度≤0.5%;4)成桩合格率达到100%。2、加强质量点的控制1)确保桩位准确性(1)桩位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放样,并经监理人员复验合格;(2)施工时,钻机就位必须准确对准桩位,由质检员复核,监理工程师认可后,钻机方可开钻;(3)施工完毕,及时做好施工记录,并在施工图上做标记;2)确保桩身垂直度(1)钻机开钻前必须调平,依机架两边所吊线锤平行机架为准;(2)钻进过程中,若因故钻机下陷倾斜,需及时调整;3)确保桩体在同一水平线上(1)各承台桩位放出后,测绘10m×10m方格网,用水准仪准确测出标高,算出钻孔深度及空喷深度;(2)每开钻前,应将深度盘指针对零,确保钻深准确性;(3)钻头离桩底部1m时,提前喷浆,防止桩底部因送浆距离较远不能准确到达,而缩短桩长;4)防止缩径及夹泥(1)钙质结核含量较高的土层,采用慢档高压提升和下沉;(2)增大喷嘴作业半径;5)确保桩体连续性(1)喷浆时必须连续,不能间断;(2)施工中一旦出现故障,待修好后,必须再向下搭接长度不小于50cm;6)材料质量控制(1)水泥采用P.O42.5水泥,要求每批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化验单,并且对每批号水泥做进场抽样复验,200吨复验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2)禁止使用过期、雨淋、受潮、结块水泥;3、施工管理1)材料管理注浆材料的优劣是高压旋喷注浆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每批水泥进场时需要水泥出厂生产合格证和化验单、准用证及进场抽检,并及时送检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在现场对水泥要严加保管并不得淋雨受潮。2)高压旋喷参数的管理施工时要对各孔的高压旋喷参数进行检查,对桩位、垂直度、桩径和喷浆量工序要重点检查,以确保成桩质量。3)资料管理应在专门的记录表格上如实记录下施工的各项参数和详细描述旋喷注浆时的各种现象,以便判断加固效果并为质量检验提供资料,要做到每孔高压旋喷注浆都有记录。4、质量检验标准及检查方法1水泥及外掺剂质量符合出厂要求抽样送检2水泥用量查每根桩用量3桩体强度或完整性检验//4地基承载力//1钻孔位置≤20mm钢尺量2钻孔垂直度≤0.5实测3孔深±200钢尺量4注浆压力按设定参数指标查压力表5桩体搭接>200钢尺量6桩体直径直径不得≤600mm开挖后钢尺量7桩身中心允许偏差≤0.1D开挖后钢尺量4.3三轴搅拌桩施工施工4.3.1设计概况支护灌注桩外侧布置直径850mm三轴水泥土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采用PO42.5级水泥,水灰比1:1.5,有效桩长范围水泥掺入量为25%,空桩范围水泥掺入量为15%,施工工艺如下:图4.3-1施工工艺流程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采用套接一孔法施工,一般采用跳槽式双孔全套复搅式的施工顺序,如图4.3-2所示。图4.3-2施工顺序4.3.2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施工场地平整施工前,必须先进行施工区域内的场地平整,清除表层硬物,素土须夯实。按照桩位平面布置图,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及配套机械、水泥等材料的堆放位置。(2)桩位放样根据提供的坐标基准点,按照加固方案进行放样定位及高程引测工作,并做好永久及临时标志。(3)施工参数选择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中必须加强主要技术参数的控制,并要求在施工现场做到挂牌施工。三轴水泥土搅拌桩下沉速度不大于0.3m/min,提升速度不超过0.5m/min,以减少对建筑物的影响,压浆速度应和提升(或下沉)速度相配合,确保额定浆量在桩身长度范围内均匀分布;提升时不应在孔内产生负压造成周边土体的过大扰动,搅拌次数或搅拌时间应能保证水泥土搅拌桩的成桩质量。桩与桩搭接时间不应大于16h;如超过16h,则在第二根桩施工时增加注浆量20%,同时减慢提升速度;如因相隔时间太长致使第二根桩无法搭接,则在设计认可下采取局部补桩或注浆措施。(4)导槽施工在三轴搅拌桩施工过程中会涌出大量的泥浆,为了保证桩机的安全移位及施工现场的整洁,需要使用挖机在搅拌桩桩位上预先开挖沟槽。沟槽宽约1.2m.深0.7~1m。在施工现场还需制作一泥浆池,把三轴搅拌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置于其内,待一定数量后及时外运。(5)三轴搅拌桩钻进施工a.桩位放样: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基准点,由现场技术人员放出桩位,施工过程中桩位误差必须小于20mm。b.桩机就位:①移动搅拌桩机到达作业位置,并调整桩架垂直度达到3%以内。桩机移位由当班机长统一指挥,移动前必须仔细观察现场情况,发现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桩机移动结束后认真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②桩机应平稳、平整,每次移机后可用水平尺或水准仪检测桩机平台的平整,并用线锤对立柱进行垂直定位观测以确保桩机的垂直度。③三轴搅拌桩桩机定位后再进行定位复核,偏差值应小于2cm。④工程实施过程中,严禁发生定位桩及定位线移位,一旦发现挖机在清除导槽沟时碰撞定位桩及定位线使其跑位,立即重新放线,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6)桩机垂直度校正桩架垂直度指示针可调整桩架垂直度,并用线锤经纬仪进行校核。在桩架上焊接一半径为5cm的铁圈,10高处悬挂一铅锤,利用经纬仪校直钻杆垂直度,使铅锤正好通过铁圈中心。每次施工前必须适当调节钻杆,使铅锤位于铁圈内,即把钻杆垂直度误差控制在3%内。(7)桩长控制标志搅拌桩桩长控制很重要,施工前应在钻杆上做好标记,控制搅拌桩桩长不得小于设计桩长,当桩长变化时擦去旧标记,做好新标记。(8)水泥浆液拌制水泥浆在搅拌桶中按规定的水灰比配制拌匀后排入存浆桶,再由2台泥浆泵抽吸加压后经过输浆管压至钻杆内注浆孔。为了保证供浆压力,供浆平台距离施工地点100米左右为宜。(9)桩机钻杆下沉与提升按照搅拌桩施工工艺要求,钻杆在下沉和提升时均需注入水泥浆液。钻杆下沉速度不大于0.3m/min,提升速度不大于0.5m/min,现场设专人跟踪检测、监督桩机下沉、提升搅拌速度,在桩架上每隔1m设明显标记,用秒表测试钻杆速度以便及时调整钻机速度,以达到搅拌均匀的目的,在桩底部分适当持续搅拌注浆至少15秒,确保水泥土搅拌桩的成桩均匀性并做好每次成桩的原始记录。(10)注浆、搅拌、提升开动灰浆泵,待纯水泥浆到达搅拌头后,按计算要求的速度提升搅拌头,边注浆、边搅拌、边提升,使水泥浆和原地基土充分拌和,直至提升到离地面50cm处或桩顶设计标高后再关闭灰浆泵。搅拌桩桩体应搅拌均匀,表面要密实、平整。桩顶凿除部分的水泥土也应上提注浆,确保桩体的连续性和桩体质量。4.4降排水施工4.4.1设计概况降水设计:管井成井直径600mm,井管内径300mm,管井间距约15.0m-20.0m,管井深度为自然地面下38.0m,共23眼.管井降水为不影响基坑支护施工,应开挖至-11.2m后提前进行降水,坑内降水应缓降、慢降;地下水水位降深为基坑底0.5~1.5m。图4.4-1降水井布置图4.4.2降排水施工部署排水管的布置:排水管沿基坑上口在基坑上部环形布置,排水管管径为400mm,焊接连接。地下水集中排放至市政排水井内。图4.4-2排水管线及集水坑平面布置图每个降水管井设置一台1KW潜水泵,每台潜水泵设一个开关控制箱。用电从高压配电箱中接出,分三级配电引至每个降水井。图4.4-3集水井及排水剖面图4.4.3管井施工降水井钻孔直径600mm,降水井间距15.0m-20.0m,管井井深38m,井管采用无砂管,管壁外侧回填1-3mm中粗砂滤料。管井大样图如下所示:图4.4-4管井详图1、管井施工工艺:放线定位井位布设→场地平整→钻孔成孔→清孔→制作吊放井管→填滤料→封孔→洗井→设置水泵及排水管、电缆铺设。2、主要施工工序要点:⑴管井定位:测量人员根据降水井的设计位置测设实际井位,并参阅基础施工图纸,适当调整井位。井位偏差小于50mm。⑵挖井口、安装护筒:根据测设的降水井的位置,采用机械钻井。开挖深度为0.8m,安装高0.8m的钢护筒,护筒的安装位置必须准确。⑶钻机成孔:井孔要求圆、直,垂直度<1%。钻机就位必须准确,钻杆必须要垂直,钻机底座必须牢固。在钻至设计深度以后停钻。用清水置换井内泥水即洗井,并测定孔深,满足孔深要求之后,撤机。⑷下井管:井管采用无砂混凝土滤水管,安装就位时缓缓下放,当井管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尼龙网裹严,以免挤入泥砂淤塞井管,竖向用竹条和铁丝固定井管。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以井方向立直。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污水、泥砂或异物落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并加盖或捆绑防水雨布临时保护。⑸填滤料:滤管与孔壁之间用滤料填充,填砾料时,滤料沿井管外四周均匀填入,保持连续。要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或不均造成滤管偏移及滤料在孔内架桥现象,洗井后滤料下沉及时补充滤料,要求实际填料量不小于理论计算量,填料至自然地面,经洗井之后,密实后及时填补滤料。降水井运行时,随水位下降,滤料会产生一定沉陷,及时采用粘土封闭。⑹洗井:下管、填料完成后立即进行洗井。采用潜水泵反复进行抽洗,直至水清砂净。⑺设置水泵、集水管:水泵规格1.0kw潜水泵,扬程35m,流量10m³/h(根据降水效果调整水泵规格),在安装前,必须对水泵本身和控制系统做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在地面试转1min~3min后,若无问题,方可进行安设。安装完毕应进行试抽水,满足要求方可转入正常工作。集水管采用400mm钢管,法兰连接,排至场区外市政管道。3、降水井施工技术要求:⑴井位要求:井位施放时详细时再次核实场区地下管线分布情况,确认井管下无管线后方可施工;为避开各种障碍物,降水井间距可作局部调整。⑵井深结构误差要求:井位误差±50mm;垂直度误差≤1%。⑶成孔后,经验收后应及时下置井管、填砾、洗井,要避免因凉晒时间过长发生孔内坍塌和孔壁泥皮老化。井管下置:采用托盘下管法下管,连接必须牢固、密封。下管时,注意使井管居于孔正中,保证与井孔同轴,井管安装必须准确到位,切忌井管“悬挂”于孔内。⑷填料要求①含水层段砾料应具有一定的磨损度,砾料含泥量(含石粉)≤3%,粒径3~7mm;对含水层以上部分的砾料,在磨圆度、粒径方面可适当降低要求,但严禁使用片、针状的石屑;②要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或不均造成滤管偏移及滤料在孔内架桥现象,洗井后滤料下沉应及时补充滤料,要求实际填料量不小于95%理论计算量。⑸洗井要求①洗井要求达到“水清砂净”;②下管、填料成后应立即进行洗井,成井-洗井间隔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③当常规洗井效果不好时,可加洗井剂浸泡后再洗井。⑹抽水要求:开挖至地下水位标高前的超前抽水,尽量增加抽水时间以提高土体强度。⑺配备好降水三级配电系统,进行试抽水,如有问题,及时检修。4、坑外回灌井设置要求1)回灌井应布置在降水井外侧,回灌井与降水井的距离不宜小于6m;回灌井的间距应根据回灌水量的要求和降水井的间距确定;

2)回灌井宜进入稳定水面不小于1m,回灌井过滤器应置于渗透性强的土层中,且宜在透水层全长设置过滤器;4.5冠梁施工4.5.1冠梁概况支护桩上部浇筑纵向冠梁,灌注桩主筋锚入冠梁≥35d,冠梁钢筋主筋采用焊接连接。混凝土采用C40。配筋如下图:图4.5-1冠梁配筋图4.5.2冠梁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流程:沟槽开挖→破桩头→调整桩头钢筋→冠梁钢筋绑扎→验收→冠梁模板→验收→混凝土浇注→养护→模板拆除4.5.3冠梁施工工艺要点1)沟槽开挖时,靠近边坡一侧工作面按1.5m考虑,冠梁模板拆除后素土分层回填。2)破桩头时要注意不要破坏桩头主筋,将松散的混凝土凿除并清理干净,混凝土接茬部位混凝土浇筑前浇水湿润。桩头主筋露出长度不小于35d。桩头超灌高度控制在0.5m左右,故破桩头需破除0.5m长度。3)调桩头钢筋时应注意不能过调将钢筋折断,对于弯曲过大的钢筋调至冠梁范围内即可。4)绑扎冠梁钢筋,按照设计施工图要求,绑扎完毕后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钢筋原材和制作均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复试合格。为保证模板与钢筋之间保护层的厚度,在冠梁底及侧面设混凝土垫块,并用铁丝绑在钢筋上,以免垫块在浇注混凝土时发生移动。5)模板工程冠梁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木模板,背愣为40×80木方,与Ø48×2.7钢管间隔放置,间距200mm,冠梁外侧采用钢管斜撑最为支护体系,有连板的冠梁和连板一块支模浇筑。具体做法见下图:图4.5-2冠梁模板支护示意图模板接缝处必须保证接缝牢固,不发生变形。6)冠梁混凝土浇注采用汽车泵浇筑。混凝土自下而上水平分层浇注,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注完上层混凝土;混凝土浇注连续进行。混凝土的振捣由专人负责,严格按规定操作,振捣在浇注点和新浇注混凝土面上进行。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器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插入前一层混凝土10cm,快插慢拔,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插入时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振捣器移动间距为有效振动半径的1-1.5倍。7)为保证混凝土强度,浇筑冠梁混凝土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周期不小于7d。4.6网喷混凝土施工4.6.1网喷混凝土设计概况基坑开挖时,当每次土方开挖深度达2m后,对基坑坑壁进行挂网喷射混凝土。随挖随喷,及时封闭开挖面防止泥土暴露时间过长发生流失。对于局部土质特别差的桩处,应减小开挖深度。网喷采用100厚C20喷射混凝土面层,内配A6@200×200mm钢筋网片,加强筋采用C14钢筋。4.6.2施工工艺桩间喷护施工工艺见图图4.6-1桩间喷护流程图4.6.3施工方法4.6.3.1桩身侵限的判定桩身内表面在结构外边线之外的判定为可以进入下道工序。桩身侵限测量复核必须随着坑内土体开挖进度同步展开,每完成一个分层、分段的土体开挖必须有复核结果,复核成果应予记录。更直接的方法:测量冠梁内侧与结构外边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冠梁内侧挂线锤用钢尺测量桩身与线锤之间的距离,据以判断桩身是否侵限,以及桩身侵限处理是否满足结构要求。4.6.3.2桩身侵限处理原则1)桩身侵限的凿除一律采用风镐多点凿除处理,严禁采用炮机进行凿除处理。2)桩身侵入结构边线一个桩身保护层厚度以内的情形。可以采用风镐凿除至结构外平面。3)桩身侵入结构边线至桩主筋背后的情形可以采用风镐凿除至结构外平面,遇箍筋需要凿除的可以同时凿除,露出主筋;4)桩身侵入结构边线至桩主筋(多根)背后的情形可以采用风镐凿除,将桩身箍筋全部断开,至结构外平面后露出多根主筋,同监理及时提请设计单位确定处理措施,按处理措施实施。4.6.3.3钢筋网片安装(1)成品网片控制内容有:钢筋品种、规格、型号、网眼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根据图纸要求桩间采用100厚C20喷射混凝土面层,内配A6@200×200mm钢筋网片4.6.3.4网喷施工(1)喷射混凝土:采用潮喷工艺,严禁采用干喷工艺,喷射混凝土可以自拌或采用商品混凝土,验证配合比经过审批,所用的水泥、砂、碎石、速凝剂经见证取样检测合格。(2)喷射机械安装好后,先注水、通风、清除管道内的杂物,同时用高压风吹扫岩面,清除岩面尘土。(3)保证连续上料,严格按施工配合比配料,严格控制水灰比及塌落度,保证料流运送顺畅。(4)操作顺序:喷射时先开风,后进料,以凝结效果好,回弹量小,表面湿润光泽为准。(5)严格控制喷嘴与岩面的距离和角度,喷头与受喷面应尽量垂直,偏角宜控制在20°以内,利用喷射料来抑阻集料的回弹,以减少回弹量。有钢筋时角度适当防偏,喷嘴与喷护面距离控制在0.6~1.0m范围内。(6)喷射时自下而上,即先喷墙脚后墙顶,避免死角,料束呈螺旋旋转轨迹运动,纵向按蛇行喷射混凝土喷射顺序、分层厚度按照方案执行,回弹料一般不予使用,接头位置预留一个钢筋网格宽度不喷。(7)混凝土平整度:喷射过程中,随时拉线找平,在混凝土初凝前专人负责对喷护面补平、压实、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