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 课件 绪论_第1页
大学美育 课件 绪论_第2页
大学美育 课件 绪论_第3页
大学美育 课件 绪论_第4页
大学美育 课件 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美育绪论/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文艺之美/科技之美主编:

王树青刘向红目录绪论美和审美审美溯源审美特征

美的缘起美和美育美育简史美育价值美育任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美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2.掌握审美的基本常识。能力目标1.掌握审美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2.具备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美育重难点美育简史美和审美审美溯源难点审美特征美育价值美育任务重点导入——“美”字解说第二种观点从左图中的甲骨文来看,“美”上部的构件并不是羊头,而是像羽毛之类的装饰物;下半部分是一个站立的人——一人的头上装饰着高耸弯曲的羽毛或类似的头饰状,古人认为这样就是美,所以才拿来创造美丽、美好等意义。第一种观点许慎《说文解字》认为,美是个会意字。从羊,从大。段玉裁作注:“羊大则肥美。”羊肉味道鲜美,因而人们常常将“美”字拆成“羊”和“大”,说“羊大为美”。绪论美的缘起01美和美育02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01美的缘起一、美和审美(一)什么是美(二)什么是审美1.审美,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智慧的体现。2.审美有两个要素:第一,有客观对象存在,可供人审的“美”,即审美客体或对象;第二,有审美主体——人。美不仅仅是狭义上的好看、漂亮,只要是能够使人愉悦的、满足的、心生感动的,都能称为美。二、审美溯源1.人类从开始披树叶遮盖、筑巢掘洞,乃至进行敬神祭祖、乐歌舞蹈之类活动之日起,就有了审美的观念和需求。2.从考古出土的原始工具中,可以看到人类的审美从无到有、从不自觉到自觉的演变过程。从粗到细、从拙到精的过程,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且隐藏了人类追求非功利的视觉形式快感的审美意识。(一)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半月双孔石刀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器二、审美溯源3.在漫长的劳动实践过程中,人类创造出了最初的精神产品——装饰品。这就意味着人类已经有了主动的审美追求。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山东大汶口氏族公墓出土的玉器、象牙制品等,有的已完全失去了实用价值,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一)原始社会原始先民的项链大汶口文化器物二、审美溯源4.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出现了原始艺术。在原始社会,巫术是社会文化的核心,艺术与巫术、图腾崇拜关系密切。考古发现的墓葬、岩画、饰物等,反映出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了诸如绘画、雕刻、歌谣、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也透露出原始人所理解的具有神秘色彩的审美情趣,这种美学趣味主要包括巫术的程序美学、动作美学、装饰美学等。(一)原始社会距今三千多年的云南沧源崖画,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生活场景泥塑面具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含鱼彩陶盆二、审美溯源在私有制条件下,审美创作有了飞速的发展。阶级分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出现了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艺术,如诗歌、戏剧、绘画、音乐、舞蹈等。也出现了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机构和人群,如《诗经》中的“国风”部分,就是由采诗官到民间采集而来的;汉代的“乐府”,以及后世的“教坊”、“画院”、“梨园”等,都是专职生产精神产品的。经过了精细的艺术探求和长期的经验积累,丰富了创造美的手段和技巧,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审美视野,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二)阶级社会新石器时代半月双孔石刀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指玄宗当年训练的乐工舞女。梨园: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宣和画院,宋官署名,宋代宣和年间的翰林图画院。“宣和”是宋徽宗的年号,这位皇帝喜好书画艺术,当时文艺事业非常繁荣,宫廷设立了完整周密的画院制度。乐府,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机构,后世亦指有关音乐文学的体裁。秦朝首次设置了音乐机构——乐府,将“六国之乐”集中于咸阳宫中,并广泛收集各国民间音乐,创作一些为秦王朝服务的乐曲。三、审美特征(一)审美以感性形象为载体,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新石器时代半月双孔石刀梯田的美,由形、色、光、影呈现出来。

东方美学,体现在建筑的门窗上。

蝴蝶的美,在于斑斓的色彩和翩然的姿态。三、审美特征(二)审美以情感活动为媒介,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新石器时代半月双孔石刀素雅艳丽,各美其美。乐山乐水,各得其乐。

静态美

动态美

粗犷美

细腻美(苏绣)02美和美育一、美育简史1.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希腊重视美育的道德教化和情感陶冶作用,认识到了美育“寓教于乐”的特征,认为艺术是美育的基本途径。2.文艺复兴以后,人文主义的教育主张是培养“完人”,课程中包括智育、美育、德育、体育等部分。雅典教育制度中包括缪斯教育和体育,缪斯教育是综合性的文学艺术教育;在体育中,古希腊人重视身体的健美和动作的优美。古希腊还有雄辩术,其主要目的虽是发展智力,但也包含语言美的训练。古希腊的教育和美学理论都强调“美德”,即美与善的统一。(一)西方美育一、美育简史3.近代:美育有了迅速的发展。“美学之父”

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建立了美学体系。德国哲学家席勒出版了《美育书简》,是第一部美育专著。同时期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第一个正式在教育体系中确立了美育的地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教学的艺术性。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将美育的范围扩大到自然之中。19世纪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即生活”的著名论断,从理论上肯定了美的普遍性,将美育的范围大大拓宽。(一)西方美育“美学之父”—鲍姆嘉通一、美育简史1.古代:主要来源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其中孔子是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开创了后世诸多美学美育思想的先河。特征:(1)重教化,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孔子的美育观念就十分突出地显示了以善代美、美善统一的特征。(2)重视美育对人的道德完善、自身发展的作用。(3)认识到了美育的情感陶冶作用。(二)中国美育荀子:“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以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司马迁:“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美育简史载体:并非专门的美育课程,而是依托于其他的形式。(1)周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2)孔子曾经明确指出君子修身“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3)两汉的赋,魏晋南北朝的辩谈、书画与雕刻,唐宋的诗词,元明清的戏曲与小说,历代的建筑、园林、工艺品,都对人们起着广泛的美育作用。(二)中国美育“礼”,除了统治阶级道德观念之外,也包括仪表美、行为美、语言美的培育;“乐”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美育课程;“书”是学习书写,包含书法艺术的因素;“射”、“御”是练习射箭与驾车的技术,在体育和军事训练之中也包含有体态气度的美化训练。一、美育简史2.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西方美学理论的引进和教育理念的影响,美育作为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大力提倡并广泛付诸实践,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独立的美育思想体系。(1)明确提出“美育”范畴,并对其作了科学的界定。(2)将美育作为社会改造的重要手段,强调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的密切联系。3、认识到了艺术与科学的密切联系,提出了“美真合一”的观点,肯定了美育的独立价值。4、强调文学艺术是美育的重要手段,提出了美育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美育的系统方案。(二)中国美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美育的首倡者,将美、趣味看成人生的重要内容,看成是“生活的原动力”。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心育论”观点,认为“德、智、体、美”四育并举才能造就完美之人。蔡元培第一次科学地界定了美育,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一、美育简史3.新中国建立后,美育蓬勃发展。其后因十年文革,美育处于停滞状态,人们的精神食粮异常匮乏,审美素质急剧下降。拨乱反正之后,美育重新成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美育受到空前的重视。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湿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习总书记:“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二)中国美育二、美育价值1.美育可以丰富知识。2.美育可以发展想象力、培养思维能力。(一)美育有利于智力发展。黄河壶口瀑布,包含着地理、历史、人文的丰厚知识。欣赏书法作品,超越书法本身,还能增长作家、时代背景、文学等相关知识。看一出戏,不仅得到感官的愉悦,还获取了历史、表演等方面的诸多知识。齐白石的虾,能让你在纸上“看”到水。二、美育价值1.美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2.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二)美育有利于加强个人修养。亲鸟育雏,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视觉美,还有心灵的感动与情感的共鸣。徐悲鸿的《奔马图》,不仅展现了马的力量和速度,‌还寓意着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黄河大合唱》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和体现。‌非遗作品,不仅给人美的享受,还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二、美育价值卢梭:“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周国平:“审美的人生态度,是和功利的人生态度相对立的,功利注重对物质的占有和官能享受,审美注重对生命的体验和灵魂的愉悦。”

(三)美育能够丰富生活,提升幸福感。衣食住行,美无处不在。二、美育价值审美与创新、创造有着密切的联系,审美是创新和创造的源泉,创新和创造是审美的深化与延伸,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创造着美好的世界。(四)美育有利于增强创新、创造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生活中的创意设计三、美育任务审美观是一个人用什么样的审美观点、抱什么样的审美态度和运用什么样的审美方法对自然景观、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和人生进行审美活动的总称,是一个人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集中表现,也是人们形成的对美的理解和评价。审美观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审美活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因此,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对审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大学生的文化水平、道德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均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一)指引健康的审美方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三、美育任务在审美活动中,理解是核心。有准确的审美理解,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审美修养包括知识储备、文化教养、生活阅历、艺术常识等,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对象的有关知识要有一定的储备。还要具备与审美对象相适应的审美能力,包括来自教育和环境影响的审美意识和文化传统,以及对民族欣赏习惯的认识和把握。(二)传授基本的审美知识,引导准确的审美理解。小故事

从前有个画商收了一张画挂在店里,不久来了一个人,看中了这张画,因为带的钱不够,就先下了定金,约定明天来取。画商满心高兴这么快就把画卖出去,价钱还挺高。就在他得意时,突然发现这张画有个地方不对:画上有个牧童在拽一头水牛,可牧童和水牛之间没画绳子。画商心里责怪这个画家粗心,用笔画了条绳子添上,把牛和牧童连了起来,就放心地等买画人来取画。第二天,买画人如约来取画,当他看这幅画时大惊失色,问这张画是他下定金的那幅吗?画商说,是。买画人说,不对,我定的那张没绳子。画商说,由于画家粗心忘画绳子了,我给添上了。买画人捶胸顿足:“你好愚钝啊!这幅画的情趣全在这条没画出的绳子上,它会给看画人无尽的想象空间——想象牧童怎样费力的拽水牛,绳子是在空中晃的,是虚的。你一旦画上绳子,就画’死’了,谈何意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