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 课件 第二篇第一章第一节 士当弘毅_第1页
大学美育 课件 第二篇第一章第一节 士当弘毅_第2页
大学美育 课件 第二篇第一章第一节 士当弘毅_第3页
大学美育 课件 第二篇第一章第一节 士当弘毅_第4页
大学美育 课件 第二篇第一章第一节 士当弘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美育绪论/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文艺之美/科技之美主编:

王树青刘向红目录人性之美第一节

士当弘毅第二节

浩然正气第三节

踔厉奋发

第一章知者不惑第二章仁者不忧第一节修身齐家第二节

清风峻节第三节仁者爱人

第三章勇者不惧第一节

初心如磐第二节

逆流而上第三节

自强不息

人性之美第一章知者不惑士当弘毅

第一节第二节浩然正气

第三节踔厉奋发

教学目标(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目标弘毅之士沉淀人性的美好和坚贞,永远都闪耀在每个人的心中,在生命中建构真善美。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才能寻找到人生的真谛。能力目标弘毅之士弘扬人性优点,克服人性弱点,用学识智慧持恒提高道德修养,用自强坚韧毅力训练伦理思维能力,培养精神境界,为社会服务献身。情感目标弘毅之士的选择、付出、精神蕴藏人性的力量,给人以希望、鼓舞人的精神。人性的蕴藏在审美中的启迪作用光照人心,永照民族之魂。士当弘毅重难点(第一章第一节)把握士当弘毅的内涵、特点、精神。通过黄旭华、严东生、谈家帧三人的美的呈现,感受士当弘毅的精神践行。陶冶人的情操,润泽人的心灵,完善人格、追求人性美的境界。完成大学生弘毅精神熏陶,诠释“青春与使命”的初心。教学重点通过黄旭华、严东生、谈家帧三人的美的呈现,感受士当弘毅的精神践行。陶冶人的情操,润泽人的心灵,完善人格、追求人性美的境界。完成大学生弘毅精神熏陶,诠释“青春与使命”的初心。教学难点第一节

士当弘毅美的储备01美的实践04美的延伸03美的呈现0201美的储备一、士当弘毅的内涵原始舞、民间舞、交际舞、国标舞、古典舞、现代舞、当代舞自娱舞,娱神舞和娱人舞。

士当弘毅的意思是指作为一个君子或士人,必须具备坚韧,内心刚强,意志坚毅的高尚品质,体现了儒家精神和价值取向。

作为一个有志向、有责任感的人,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还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勇气,以弘扬仁道为己任,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使命,也是人生价值之所在。二、士当弘毅的特点士不可不弘毅弘毅之士的精神※弘毅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士的基本素质,是士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是士对人生和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弘毅是士的敬业彰显,也是士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士的灵魂所在。1.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2.强大的自信心和执行力,实现社会价值。3.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愿意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谋求福祉。4.博学多才,在自己的领域里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5.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意志坚定地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事业。三、士当弘毅的精神体现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四、践行士当弘毅的精神

弘毅之士,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以“弘毅”之精神,争做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以“弘毅”之精神,争做酬强国之梦想者,肩负历史使命的承担着,铸就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碑,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中国,正处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弘毅之士,体现的是心无旁骛、潜心科研的静气,拼搏创新、勇攀高峰的志气;百折不挠、直面挑战的锐气。02

美的呈现一、黄旭华

黄旭华,2013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一)“人间蒸发”30年一、黄旭华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二)深潜人生一、黄旭华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一、黄旭华深潜人生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黄旭华深潜人生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三)誓言无声一、黄旭华二、严东生

严东生是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教育家,中科院原党组书记、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名誉所长。“宏才大略,科学人生”是他一生的写照。二、严东生

(一)勇攀高峰、敢为人先

1.“给导弹穿上外衣的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严东生紧急受命,带领五十多人的秘密团队在极其简陋的厂房里,前后展开三百多个类型的试样试验,研制的耐高温烧蚀复合材料成功解决了新中国第一代洲际导弹相关部件防热的难题,被称为“给导弹穿上外衣的人”。同时,该项研究也获1981年国家发明一等奖。

2.为高能粒子探测装上“火眼金睛”严东生带领团队独创多坩埚下降法生长BGO晶体方法,最终生长出“晶体尺寸第一,晶体质量世界第一”的BGO晶体,提前一年完成供货,相关成果获1988年国家发明一等奖。成果入选建国50周年重大成就展。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二、严东生

严东生是卓越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工作领导者。他花两三年时间跑遍了全国各省市的15个中科院化学学科研究所。每到一个所,都要住上五六天,一个一个实验室去看,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二)远见卓识、高瞻远瞩二、严东生

他积极倡导和推动中国科技界与国际学术团体建立合作关系,让一大批中国的优秀科学家走上国际科学舞台。他促使中科院与国外主要学术团体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我国与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友好科学交流和国际合作关系,有效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他就是我国材料学界的一张“国际名片”。远见卓识、高瞻远瞩二、严东生

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服人的典范。他结合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给中青年科技骨干创造条件,选送他们到国外知名的实验室去进修,开展合作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博士后研究。定期派出青年学者前去访问,要求每个学生学有所得,真正“镀金”而归。

他先后培养了十余名研究生,在高温结构材料、高温涂层、陶瓷物理化学和快离子导体、纳米材料科学等学科方面带出了一批学科带头人。1998年,他建立了“严东生助学奖学基金”,用于保障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三)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二、严东生三、谈家桢

谈家桢我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一生致力于破译“生命密码”的研究与教学,将“基因”一词带入中文,创建了多个第一。

“当今科技界对量子生命科学的研究竞争很激烈,惟有人才的优势,才能使中国取胜。”——谈家桢院士

三、谈家桢

谈家桢的刻苦治学精神及作出的优异成绩给导师和同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导师盛情邀请他留在美国继续从事遗传学的研究。但是,“科学救国”的志向使他坚定了返回祖国的决心。

1937年,谈家桢到达浙江大学就任。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战火蔓延到杭州。浙江大学辗转内迁。最后生物系迁到湄潭的一个破旧不堪的唐家祠堂里。在这以后6年的时间里,谈家桢在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一)他国取经、科学救国三、谈家桢

1944年,谈家桢在这座祠堂里研究发现了瓢虫色斑变异的嵌镶显性现象。1945—1946年间,他应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赴美作客。他对嵌镶显性现象的规律作进一步的研究,并在1946年发表了“异色瓢虫色斑遗传中的嵌镶显性”的论文。这些成果引起国际遗传学界的巨大反响,认为是丰富和发展了摩尔根遗传学说。

1948年,谈家桢代表中国遗传学界出席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八届国际遗传学会议。会上,他被选为常务理事。会后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到意大利、法国、荷兰和美国进行讲学和考察。当时中国正处在解放前夕。

他国取经、科学救国三、谈家桢

鉴此情况,美国学术界的一些朋友劝他定居美国,安心从事遗传学研究。此时的谈家桢确实处于矛盾之中。在苏联摩尔根遗传学者已横遭迫害,那么共产党在中国执政后,是否也会如此呢?作为摩尔根学生的他,会受到何种待遇呢?在这之前,他多次有定居国外的机会而只想回国,原因只是一条,即在异国他乡决不能实现早年立下的发展中国遗传学的大志,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事业心,促使他于1948年底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他国取经、科学救国三、谈家桢

谈家桢虚怀若谷,热情鼓励学生要超过自己。他认为,在学术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超过自己,创造条件让他们超过自己。

他提倡青年人要尊重老师尊重老科学家,但不要盲目崇拜。

(二)人民的教育家三、谈家桢

“我一生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超过我,一代胜过一代。”

(三)一代胜一代三、谈家桢

当年谈家桢曾经工作过的摩尔根实验室,不仅以卓著的研究成果闻名于国际学术界,而且具有一套卓有成效的教育体系。谈家桢虽然仅在那里工作了三年时间,但摩尔根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独特方法对他影响很深。谈家桢在高等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六十余年,他师承摩尔根“教而不包”的教学原则,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遗传学方面的优秀人才。

一代胜一代三、谈家桢

谈家桢为我国遗传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在果蝇种群间的遗传结构的演变和异色瓢虫色斑遗传变异研究领域有开拓性成就,为奠定现代进化综合理论提供重要论据。谈家桢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研究已七十年,先后教过普通生物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胚胎学、遗传学、细胞学、实验进化学、细胞遗传学、达尔文主义、辐射遗传学、原生动物学等课程。

他先后发表了百余篇研究论文和学术论述方面文章,主要汇集在“谈家桢论文选”(1987年,科学出版社)和“谈家桢文选”(1992年,浙江科技出版社)中。

(四)一生做出的贡献三、谈家桢

谈家桢先生坚持科学真理,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遗传学事业。2009年,谈家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遗传学第一人。他赴他国学习,学成归来,用自己毕生为祖国奋斗。三、谈家桢

今日之中国,正处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黄旭华、严东生、谈家帧等士当弘毅之精神,体现的是心无旁骛、潜心科研的静气;体现的是拼搏创新、勇攀高峰的志气;体现的是百折不挠、直面挑战的锐气。中华青年当用心去感受,才能寻找到人生的真谛。

四、小结03美的延伸“典”亮新时代

原典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释义曾子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士人,必须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朱熹《四书集注》解释说:“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因此,弘而不毅,固难持久;毅而不弘,则气量褊狭;既弘且毅,方能任重道远。

解读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