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义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程标准】1.5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结合真实复杂的情境,独立运用大气环流的基本原理,对相关大气运动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区域认知:对于给定的具体区域,能够判断分析区域中大气运动的特征,及其对区域其他自然要素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人地协调观:面对复杂的、真实的情境,能够对大气环境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评价、决策,认识大气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发展观。地理实践力:能够绘制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能对大气运动现象进行科学观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发生在大气环境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主题探究】相传,在发现“新大陆”后,欧洲至美洲运输马匹的帆船航行到副热带海区时,接连几周平静无风,停滞不前,因淡水和粮食不足,被迫将船上部分马匹投入大洋,借以减轻负荷。后来,人们就把副热带高压所在的纬度带叫作“马纬度”。18世纪产业革命前,人类还没有发明蒸汽机,那时只能靠以风作为动力的帆船在海洋上航行。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的船队由3艘帆船组成,最大排水量250吨,长31米,不足郑和宝船的1/4。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宝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船形底尖上阔、首昂艉高,自底舱到甲板有5层,采取硬帆和旋转橹为动力。1.议一议,风是怎样形成的?【参考答案】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形成水平气压差,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风--大气的水平运动。2“.马纬度”附近区域为什么接连几周平静无风?【参考答案】该区域这几周受移动至此的副热带高气压的作用,盛行下沉气流,所以平静无风。【基础知识】一、大气的水平运动1、影响风的三种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决定风速,影响风向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不影响风速,改变风向摩擦力始终与风向相反。降低风速,影响风向2、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风作用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等压线间有夹角,由高压吹向低压【探究活动】1.你是怎么理解气压梯度概念的?将学习心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参考答案:将等高线看作等压线,阶梯坡度好比气压梯度,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2.读图3-5、图3-6,完成相关任务。说出图3-5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哪一处,再归纳等压线分布疏密与风力大小的关系,并绘出风力最大处的风向。参考答案:风力最大的是②,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等压线密度与风力呈正相关);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作切线),风向为东北风。(2)图3-6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哪一处?绘出该处的风向。参考答案:风力最大的是C,理由是等压线较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为偏南风。【基础知识】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大气环流:(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2)意义: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某一地区输送到其他地区,调节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大气运动状况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对于复杂的地理现象,我们可先对它进行简化,认识它的理想模式,然后再逐步增加影响因素,一步一步地接近实际情况,最终就有可能掌握它的运动变化规律。为此,我们提出三个假设条件:①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②地球静止不动;③太阳终年直射赤道。1.在上述三个假设条件下,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结合所学知识,绘制表示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参考答案:议一议,赤道与极地之间的闭合环流能否维持?为什么?参考答案:赤道与极地之间的闭合环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不能维持。以北半球为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南风逐渐向右偏转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风向偏转成了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不能再继续北流。赤道上空的空气源源不断地流过来但又不能继续北进,便在北纬30°附近积聚下沉,赤道与极地之间的闭合环流被破坏而难以维持。在地球表面会呈现出三圈环流状态。【基础知识】一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2、三圈环流:2、三圈环流:(1)低纬度环流: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2)中纬度环流: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3)高纬环流: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⑦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探究活动】1.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气流向左偏转,因而环流方向与北半球不同。参考图3-7,绘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示意图;根据所绘图示,议一议,若要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哪些窍门?参考答案:地球上共有四个高气压带和三个低气压带,而且高、低气压带南北相间分布。同一半球,低纬信风带的风向与中纬西风带相反,与极地东风带相同。2.三圈环流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而且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为突破这个难点,经纬设计了如图3-8所示的知识整理图。读图,完成相关任务。(1)结合课文关于三圈环流的描述,将图中内容填写完整。参考答案:【基础知识】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北半球:气压带断裂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①北半球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北半球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3、季风环流:(1)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2)成因: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探究活动】假定图3-9中各气压带的宽度大致为10个纬度,尝试绘制一幅以北(南)极为中心的半球投影图,并将夏(冬)至日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情况,画在图中相应位置上。同桌或前后同学分工绘制不同半球的投影图,并就作品进行互评。参考答案: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夏至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2.读图3-10、图3-11、图3-12,完成相关任务。(1)读图3-10,说出南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分布有何不同特点;读图3-11,说出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有何不同特点。参考答案: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在海洋上,大陆上出现冷高压中心(如亚洲高压);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较为完整接近带状分布。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大致呈块状分布在海洋上,大陆上出现热低压中心(如亚洲低压);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较为完整接近带状分布。(2)读图3-12,说明亚洲1月、7月风向的季节变换情况;比较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冷暖、干湿性质上的不同,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亚洲冬季风来自高纬度的大陆,性质干冷;夏季风来自低纬度的海洋,性质暖湿。(3)将图3-12与图3-10、图3-11相对照,说明冬季、夏季亚洲大陆和太平洋上气压分布的特点,分析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参考答案:冬季,在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上,副极地低气压带被欧亚大陆的冷高压切断,在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海洋上,在北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夏季,在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路上的热低压切断,在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保留在海洋上,在北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北太平洋高压)。亚洲东部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东部,而且面向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南濒印度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因此,形成季风的气压梯度大,范围广,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冬季东亚盛行西北季风,南部盛行东北季风;夏季亚洲东北盛行东南季风,南部盛行西南季风,在亚洲东部形成了世界最典型的季风环流。丹霞结合课文关于大气环流的描述,绘制出图3-13。读图,完成相关任务。想一想,丹霞对大气环流内在逻辑线索的把握是否准确?说明你的理由。参考答案:图3-13对大气环流内在逻辑线索的把握准确。从三个假设条件开始逐一否定,实现从理想模式到现实的思维演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逻辑思维,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握准确到位。(2)议一议,如果要在图中标有疑问号的色块内填上相关内容,你准备填写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参考答案:形成复杂的天气变化和典型的季风气候。(3)对大气环流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诊断,看一看自己的“软肋”在哪里,再向老师请教或与同学交流改进措施。参考答案:对大气环流的掌握,可能存在的问题有二:一是单个知识点没有过关,如没有掌握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等内容;二是没有打通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脑中仅有知识碎片,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思维导图】【典例探究】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1.正确判读气压带和风带名称的是()A.①是极地低气压带 B.②是副热带高气压带C.甲是极地东风带 D.乙是西南信风带2.因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的气压带是()A.① B.② C.③ D.④3.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由此判断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C2.D3.D【分析】1.①位于北极点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②位于北纬60度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AB错。甲位于①②之间,为极地东风带,C正确。乙位于纬度30°~60°之间,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D错。故选C。2.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④表示赤道低气压带,D正确。①为极地高气压带,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而形成,A错。②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③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均受动力因素影响而形成,BC错。故选D。3.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不易形成降水,所以低气压带降水相对较多。结合前面分析可知。②④属于低气压带,降水较多。①③属于高气压带,降水少。D正确。故选D。【点睛】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成因与性质总结如下图:
读全球气压带、风带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A风带的风向为()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5.图示季节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气候特点是()A.高温多雨 B.寒冷干燥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答案】4.A5.C【分析】4.据图可知,A风带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根据所学可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风向为西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5.图中显示,赤道附近上升空气位于赤道以南区域,表明赤道低气压带向南移动,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意大利西西里岛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气候特点为温和多雨,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温和多雨。下图为“亚洲某月季风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关于a、b季风风向、成因的判断,正确的是()A.a为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a为东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b为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b为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7.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季风影响下寒冷湿润 B.b季风影响下高温干燥C.此时节我国东部高温多雨 D.此时节我国多受寒潮影响【答案】6.D7.C【分析】6.a为东亚季风,风向为东南风(夏季风),主要原因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而形成。b为南亚夏季风,风向为西南风,形成原因是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其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ABC错,D正确,故选D。7.a为东亚夏季风,受该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A错。b为南亚夏季风,受其影响高温多雨,B错。此季节为北半球夏季,我国东部地区高温多雨,C正确。我国冬春季节多寒潮,D错。故选C。【点睛】注意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一是风向的区别,夏季,东亚季风主要为东南风和西南风,南亚季风主要为西南风。冬季,东亚季风主要为西北风或偏北风,南亚季风主要为东北风。二是成因的区别,东亚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冬季风主要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则主要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8.如下图所示,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说出图甲所示季节,a处气压(高压或低压)及形成原因。(2)说出图乙所示季节,b处气压(高压或低压)及形成原因。(3)a空气柱形成的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b空气柱形成的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答案】(1)冬季,高压,成因: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2)夏季,低压,成因: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高,出现热低压。(3)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分析】本题考查大气活动中心和季风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渗透了对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考查。【详解】(1)据甲图可知,该季节亚欧大陆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气压,可判断该季节为冬季。主要是是海陆热力性质存在差异造成的,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2)据乙图可知,该季节亚欧大陆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气压,可判断该季节为夏季。主要是是海陆热力性质存在差异造成的,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高,出现热低压。(3)据上题分析可知,图甲示意冬季,陆地为冷高压,把副极地低压带切断;同理图乙示意夏季,陆地为热低压,把副热带高压带切断。【课时训练】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原理的是()A. B. C. D.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高空中,空气作水平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B.地转偏向力有利于加大风速C.风向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D.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答案】1.B2.A3.D【分析】1.热力环流原理是冷热不均会影响大气的垂直运动进而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A近地面受热空气应当膨胀上升,图中是下沉,不符合,排除。B在白天,草地和裸地相比,比热容较大,气温较低,气流下沉,正确。C夜晚的海洋比热容大,降温慢,应当为热源,图中标注下沉气流,错误。D城市和郊区之间,城区由于废热排放过多,散热不畅,所以气流是上升的,图中标注错误。故选B。2.风向主要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三者的影响,近地面风向在三者合力的作用下最终偏转成与等压线斜交,排除③。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排除②,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为向左偏,排除④,最终正确的为①,故选A。3.高空中的水平气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故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力。故选D。【点睛】风向主要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三者的影响,近地面风向在三者合力的作用下最终偏转成与等压线斜交,空中的水平气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偏转成与等压线平行。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15名成员利用热气球探测到的校园附近某区域100m高空气压(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在100m高空,风力较为强劲的探测点的气压值为()A.1014 B.1010 C.1007 D.10035.图中A处的风向最可能为()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答案】4.A5.B【分析】4.读图分析可知,图中1014实测点与周边相邻的1001实测点的气压差值为13hPa,与这两点间的距离的比值最大,即: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最大,说明该地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1014实测点的风力最强,A正确;1010实测点与周边相邻的的1002实测点的气压差值是8hPa,并且这两点间的距离大于图中1001实测点与1014实测点的距离。故气压梯度较小,风力不强,B项与题意不符;1007实测点与周边相邻的1002或1012实测点的气压差只有5hPa,故气压梯度较小,风力不强,C项与题意不符;1003实测点与周边相邻的1006实测点的气压差只有3hPa,故气压梯度较小,风力不强,D项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排除BCD三项,选A。5.根据图中各地的气压分布可知,A处气压南高北低,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应指向偏北方向,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该处吹西南风。所以本题排除ACD三项,选B。【点睛】由于地表受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这种在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也是风形成的原动力。所以可以依据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气压梯度),来确定风速的大小。下图为2020年5月某时960hPa等压面海拔高度(单位:米)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此时,新德里的风向为()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7.与乙地相比,丙地()A.风力大 B.昼夜温差大 C.温度高 D.昼长短【答案】6.D7.A【分析】6.图中地区位于北半球。根据图中等压面分布可知,甲位于低压中心,新德里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北一侧,等压线接近南北走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盛行风为西北风。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7.丙地等压面比乙地密集,可以判断其等压线也较乙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较大;丙地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昼夜温差小;丙地纬度高,气温较乙地低;5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两地相比,丙地纬度高,因此在夏季白昼较乙地长。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等压面与等压线的关系。等压面与等压线是基于不同的空间维度来对气压高低的描述。等压面是气压相同的点所组成的面,由于大气状态的复杂性,等压面呈现出波折起伏的形态,类似于地形的高低起伏一般。等压线则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点的连线,注意前提条件:“同一水平面”(又称为“同一等高面”)。等压线的绘制受限于某一个高度面上。某气压等压线实际上是该气压等压面在某高度面上的交线。下图为大气环流局部模式图,其中a、b、c、d代表气流运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有关图中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a和c都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B.b和d都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C.a和b都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d流动方向为自西北向东南9.大气环流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是()A.调节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对天气、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B.进行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决定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C.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淡水更新和碳氧平衡 D.进行水热传递,是促进岩石圈物质循环的主要动力【答案】8.B9.A【分析】8.该图为大气环流局部模式图,甲位于为赤道,接受的太阳辐射多,a大气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c处气流在重力作用下被迫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因此a是热力因素导致的气流上升,c是动力因素导致的气流下沉,A错误;b处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d处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B正确;地转偏向力作用在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a是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C错误;d为赤道和30°纬度之间的信风带,流动方向为自东北向西南(北半球)或者东南向西北(南半球),D错误;故选B。9.大气环流可调节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对天气、气候有着重要影响,A正确;大气环流进行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可以塑造地表形态,但不能决定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B错误;大气环流会促进淡水更新,但不会促进碳氧平衡,C错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主要动力来自地球内部,D错误;故选A。【点睛】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垂直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极点附近气温低,气流垂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水平方向上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由于地球自转,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因此由赤道高空出发的流向极地的悲伤或南下气流在南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成西风,运动不畅,气流堆积下沉,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压。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海平面水平气压(单位:hPa)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丙处的风向为()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1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风力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0.B11.C【分析】10.丙处左侧有高压中心,右侧有低压中心,丙处等压线接近南北走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指向东,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右偏,因此丙地方向是西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一般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丙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判断风力大小主要根据等压线密集程度。一般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 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 D.30°~40°盛行西南风13.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答案】12.D13.B【分析】12.甲图为北半球,此时赤道低压带南移到0°~10°S之间,图中0°~10°和10°~20°之间盛行东北风,20°~30°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30°N~40°N受西风带影响,风向为西南风。D正确,ABC错,故选D。13.甲图气压带风带南移,表示北半球冬季,为1月份;乙图30°N~40°N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为7月份。B正确,ACD错。故选B。【点睛】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读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15.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4.C15.D【分析】14.图中季风①②④⑥是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图中的季风③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图中的季风⑤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越过了赤道,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③⑤符合题意,故选C。15.甲处原为低气压带,陆地冬季降温快,形成高压,A错误;乙处原为高气压带,1月是南半球夏季,气温高,形成低压,B错误;丙处原为高气压带,夏季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丁为高压中心,该高压中心位于副热带地区,该地原来应存在副热带高气压带,D正确。故选D。【点睛】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速度快于海洋。冬季大陆气温低,空气冷而重形成高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阿留申低压,在大西洋上的叫冰岛低压;夏季大陆气温高,空气暖而轻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让其只保留在海洋上,太平洋上的叫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的叫亚速尔高压。下面四图为某中学学生绘制的气压带、风带示意图(阴影代表气压带,箭头代表盛行风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风带绘制出现错误的是()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17.乙图气压带出现在图示位置时,北半球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16.C17.D【分析】16.风向画法应该由高压垂直指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图丙60°N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应该在北侧右偏形成极地东风(东北风),在南侧右偏形成西南风,丙图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出现错误的选项,故选C。17.乙图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时南移10°左右。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C.承德避暑山庄游客如织 D.南非开普敦河流处于汛期19.若该地区在北半球,则图示情况与下图中相符合的是()A. B. C. D.【答案】18.B19.A【分析】18.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若该地区位于南半球,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半球。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A错;地球公转到近日点(1月初)附近,B对;承德避暑山庄游客如织的季节应该是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C错;南非开普敦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河流为枯水期,D错。故选B。19.若该地区为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则说明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根据图中风向可知,B、D中风向错误,B中风向应为东南风或西南风,D中风向应为西北风或东北风,故B、D错。C图所示情况属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的情况,故C错。本题选A。【点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90°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0°—30°之间为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30°—60°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60°—90°之间为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图示为“7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区7月盛行风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下列关于甲、乙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流垂直运动不同 B.天气状况基本相同 C.形成原因相同 D.气候特征相同21.下列关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丁地盛行风可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 B.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C.丁地盛行风强弱与夏威夷高压有关 D.在丙地盛行风作用下,形成赤道逆流【答案】20.A21.A【分析】20.甲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降水,形成赤道无风带;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形成无风带,A正确,B错。赤道低气压带受热力因素影响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受动力因素影响形成,两者形成原因不同,C错。甲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多热带沙漠气候,两者气候特征不同,D错。故选A。21.丁地的盛行风向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的西南风,我国的西南地区夏季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A正确;丙地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形成西北风,在丙地东北信风的影响下形成北赤道暖流,BD错。丁地西南风强弱与夏威夷高压关系不大,C错。故选A。【点睛】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而在气压带内,大气多垂直运动,风力微弱,即为无风带。某些气压带的形成受热力因素(如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分离纯化控制系统合作协议书
- 人教版 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0 单元综合测试卷(2025年春)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产品买卖协议常用版(4篇)
- 2025年个人车辆出租合同常用版(4篇)
- 2025年代理进口合同标准范文(2篇)
- 2025年九年级年级组长管理工作总结(四篇)
- 2025年人防工程施工合同(三篇)
- 2025年个人股权的投资协议(三篇)
- 2025年九年级班主任年度期末工作总结模版(二篇)
- 产业链竞争关联度
- TTJSFB 002-2024 绿色融资租赁项目评价指南
- 涵洞施工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区域地理填图+亚洲
- 全新车位转让协议模板下载(2024版)
- 高中数学必修一试卷及答案
- 砌筑工考试卷及答案
- 呼吸治疗师进修汇报
- 智慧港口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 2024年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天合储能:2024储能专用电芯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