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内自修诬

本单元内容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本单元教材共分为原子的构成、

元素、离子、化学式与化合价四个课题,它们包括原子结构模型、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核外电子

排布、离子、化学式、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及有关计算等内容。本单元既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

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感性知识也不充分,这就给教

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故在教学时教师要多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方便学生理解、接受。

课题1分子和原子

敦与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

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

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重点雉席<:«<

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难点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任居4:«<

烧杯(大小各5只)、试管、酒精灯、品红、浓氨水、酚酸溶液、酒精、水等。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四幅Flash动画画面

1.小明站在阳台上想: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2.路过花店时,小丸子对小英子说:我闻到了花香,你闻到了吗?

3.冲糖水时,小刚感到迷惑,把白砂糖放入开水中,为什么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

4.小强指着马路问爸爸:马路为什么要隔成许多小泥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何不一样宽?

以上四种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相信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以后,你一定会解释以上现象。

二、推进新课

(一)分子及其特点

[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你看见了什么?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结论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一一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播放动画: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投影:1.苯分子的照片;2.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活动与探究

向盛有约40mL蒸储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配试剂,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2.将烧杯中的酚配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

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讨论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获得结论1:

(1)氨水能使酚配试剂变红。

(2)C烧杯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A烧杯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颜色变红。

拓展结论并投影

结论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小。

考一考你

1.苯分子照片中两个相邻苯分子间黑色的部分是什么?

2.“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二)分子与原子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Flash动画对比两种变化,并归纳相关内容。

水蒸发水通电分解

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分子没有改变发生改变

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发生变化

[分析](1)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没变,水的化学性质没变;

(2)上0分解生成Hz和水分子发生改变,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上0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提问]为什么不能说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物质性质包括哪些?

[回答]因为在物理变化中,虽然分子不发生变化,但物质的物理性质却发生了变化。除了化学性质外,还

包括物理性质,如色、味、态、熔点、沸点等。

[讨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这些分子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呢?水由水分子构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

水和酒精的化学性质相同吗?氧气、液氧、固态氧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吗?

[结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析]我们知道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它是由氧气、氮气等纯净物组成的,而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氮

气是由氮气分子构成的。可见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由此可以得出,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

分子构成。

[展示]播放通电分解水和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模拟动画。

[提问]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怎样变化?

[回答]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

[分析]在水电解的微观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同样,在氧化汞分解的微观过程中,氧原

子和汞原子也没有发生变化。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提问]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结论]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是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3.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小

三、分子、原子的概念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四、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例如水的蒸发:水分子未变,分子间隔增大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新的分子

教学反思<

这一节教学内容几乎是全新的,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内容。在明确了本课题的教学任务后,教师要认真分

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切勿任意“拔高”。

在这一节的教学中,主要是以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为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

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题2原子的结构

敦与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Q难点<:«<

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敦与鞋备<:«<

课件及相关图片

敦与进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可能同学们都不熟悉原子,但是提起原子弹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在1945年抗日战争的末期,美国空军

将两颗原子弹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使这两个城市遭受了灭顶之灾。可见原子弹的巨大威力。由

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的重大作用。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使用科技为人类造福。那么原子和核

武器原子弹之间有什么关系?原子是一种怎样的微观粒子?相信同学们对它非常感兴趣,那就让我们共同来认

识一下吧。

二、推进新课

师:原子到底能不能分?如果能分,它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课题的第

一个问题: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

师:让学生阅读课本第53页内容“原子的构成”,在阅读的基础上讨论问题。

[投影]打出下列讨论题:

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2.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

4.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

讨论结束后,由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表明自己的不同意见。

师: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它在原子中的体积如何?占很大一部分吗?

生: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但比原子小得多,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如果把原子比作

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因此,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运

动。

师:刚才说的这些都比较抽象,接下来我们看“原子的构成示意图“,看一下原子核在原子中到底能占多大。

师:展示“原子的构成示意图

生:观看挂图,说出自己从挂图上得到的有关信息。

生:陈述自己得到的有关信息。

师:1.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

2.质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

3.电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

生: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师: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更小,那么电子在哪里进行运动呢?

生: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高速地进行运动。

师:我们知道,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具有不同的运动状态,谁来介绍一下?

生1:离核近的电子能量较低;离核越远,电子的能量越高。

师:很好!谁再来介绍一下电子的分层?

生:离核最近的为第一层,次之为第二层,依次为第三、四、五、六、七层,离核最远的也叫最外层。

师:这又叫什么现象?

生:这又叫分层排布。

师:已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几层?最多的有几层?

生:最少的有一层,最多的有七层。且最少的电子数不超过2个,最多的不超过8个。

师:原子的质量怎样计算?

生:因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所以原子的质量应等于质子质

量、中子质量、核外电子质量之和。

相对原子质量

师: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质子、中子、电子数目不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也不同。

师: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千克,即1.993X4一.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即2.657XKT.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千克,即9.288义千克。

师:原子的体积小,质量轻(举例1个碳原子的质量),书写和使用都非常不方便,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

一问题呢?

师:想一想生活中,面对类似的问题我们怎样解决的?举例:日常生活中,药片服用方法用几片/次表示比

0.25mg/次方便得多。

师: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小麦的质量一样。

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直接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_原子的实际质量

气原子的实际质量xj

师:我们引用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讲解一下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我有一堆水果。有人让我记住每个水果的质量,我选取了一个苹果作为参照物,称其质量为100克,现称

得梨的质量为300克,猾猴桃的质量为500克,分别将这二者的质量与100克相除,所得倍数即为梨和物猴桃

相对于苹果的质量,我只要记住梨是3,猫猴桃是5就可以了。

师: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吗?

(课本最后的附录就是相对原子质量表,让学生知道如何查表。)

师:观察表中几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发现数据有何规律吗?

(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还是“相对原子质量=电子数+中子数”为题,引发学生的讨论。)

师: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中子数。

教学16书<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2原子的结构

'

电)

(带正

子质子

原子核

电性

子不显

)原

电性

(不显

的.中子

原子,

电)

(带负

电子

成核外

电荷

数=核

电子

核外

数=

质子

的排布

外电子

原子核

二、

的运动

作高速

原子内

电子在

1.

运动状

不同的

子具有

核外电

2.

实际质

原子的

PHR

E-H

7-

-----

------

------

=----

质量

原子

相对

二、

X石

质量

子的

碳12原

一个

JL4

子数

+中

子数

=质

等于)

(近似

质量

原子

相对

反思

教学

:«<

识,

性认

乏感

生缺

,学

不着

、摸

不见

子看

观粒

于微

。由

较大

难度

象,

较抽

容比

课内

这一

成”

的构

“原子

,将

观性

的直

教学

加强

证,

的论

史料

理、

的推

、科学

描绘

象的

过形

,通

情景

创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