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探析14000字(论文)】_第1页
【民法典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探析14000字(论文)】_第2页
【民法典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探析14000字(论文)】_第3页
【民法典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探析14000字(论文)】_第4页
【民法典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探析14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典》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录TOC\o"1-2"\h\z\u摘要 1引言 1一、《民法典》家务劳动补偿制度新规定的意义 2(一)肯定家务劳动的价值,增加社会认同感 2(二)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 3(三)扩大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 3二、《民法典》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4(一)《婚姻法》时代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司法适用中的遗留问题 4(二)《民法典》修订后引发的司法适用新问题 7三、离婚经济补偿制度法律适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8(一)制度规范缺乏可操作性 8(二)法律适用中未坚守实体法上的基本原则 9(三)离婚经济补偿所救济利益缺乏明确界定 10(四)离婚经济补偿协议的属性缺乏明确界定 12四、完善《民法典》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司法适用的建议 13(一)针对遗留问题的建议 13(二)新问题的救济方法 16结束语 17参考文献 19摘要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确立近二十年,但在实践中,其适用率一直较低,无法发挥救济离婚当事人的作用。2021年新颁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对婚姻家庭编中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进行了修改。《民法典》将“夫妻约定分别财产制”删去,扩大了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这对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不过,鉴于制度适用情况的不理想,新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在适用时不仅不能忽视过去家务劳动补偿司法适用中的遗留问题,也要时刻注意新法适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通过对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司法适用现状的研究,对家务劳动补偿制度法律适用中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反思其立法与实践方面的不足,提出完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司法适用的建议,以期为法院审理涉及家务劳动补偿的离婚案件提供有效的价值参考。关键词:《民法典》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司法适用完善建议引言家务劳动补偿制度是指在婚姻存续期间,一方负担家务劳动较多的,在离婚时有权请求另一方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制度。事实上,在中国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中并未对家务劳动补偿进行规定,直到2001年《婚姻法》修订时才增加了“家务劳动补偿”的内容。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在2005年修订时也增加了这一内容。关于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其后近20年里只有这两处法律规定。而且,当时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都是以夫妻约定适用分别财产制为前提的,这一内容限制了“家务劳动补偿”在司法中的适用。2021年正式颁行的《民法典》中,家务劳动补偿不再以分别财产制为适用前提,无论采取何种财产制,在离婚时,夫妻关系中的一方因承担家务较多均可以请求经济补偿。家务劳动补偿制度是现代婚姻立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保障社会公平的有力武器。“2001年家务劳动经济补偿制度的建立,体现了我国离婚指导思想从保护离婚自由、反对草率离婚向保护弱者利益、追求社会公正和法律公平的转变。”夏吟兰:《离婚衡平机制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30-36页。但是根据调查,在吉林省某基层法院2010年至2012年审结的360例离婚案件中当事人请求离婚经济补偿的案件数为零。参见李洪祥:《离婚妇女婚姻家庭权益司法保障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中等发达地区某基层法院2010—2012年抽样调查的离婚案件为对象》,《当代法学》夏吟兰:《离婚衡平机制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30-36页。参见李洪祥:《离婚妇女婚姻家庭权益司法保障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中等发达地区某基层法院2010—2012年抽样调查的离婚案件为对象》,《当代法学》,2014年第5期,第79-88页。参见沈海星:《民法典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改善及司法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妇女权益保护文集》,2020年版,第232-237页。参见王歌雅:《离婚救济的实践隐忧与功能建构》,《法学杂志》,2014年第10期,第73-83页。《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颁行结束了婚姻“法”的时代,但其是在延续《婚姻法》离婚救济制度框架的基础上,对离婚救济制度进一步深化与发展。《民法典》对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在《婚姻法》的基础上在适用范围上进行了拓展。扩大了婚姻关系中弱势一方的救济范围,对夫妻利益的平衡做出了有利保障。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新的规定在实践中是否能够较好的被应用,能否保障当事人利益,能否体现立法思想。一、《民法典》家务劳动补偿制度新规定的意义《婚姻法》实施以来为中国的家庭和谐与幸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就是促进婚姻家庭稳定的重要砝码。《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新修订具有重要意义。(一)肯定家务劳动的价值,增加社会认同感“家务劳动是家庭成员用于家庭内部自我服务的劳动消耗。”王雅林、李金荣:《城市职工家务劳动研究》,《中国家庭研究》,2006年版,第239页。“家务劳动虽不直接创造经济价值,但其本身是有价值的。”王雅林、李金荣:《城市职工家务劳动研究》,《中国家庭研究》,2006年版,第239页。马忆南:《民法典时代妇女权益保障的进展与挑战》,《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第11-18页。(二)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意思自治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其覆盖了民商法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婚姻法》领域,离婚救济制度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可以保障当事人一定程度的意思自治。”刘若菲刘若菲:《离婚案件中人力资本经济补偿问题研究》,华侨大学,2020年。在社会中,夫妻关系是一种可以让双方当事人相互依赖、相互扶助的特殊社会关系。“把婚姻视为一种特殊契约,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要承认夫妻双方有权基于其个人意志构建认为适合自身的法律上的,道德上的婚姻关系。”王涛:《夫妻离婚时人力资本分割研究》,南京大学,2017年。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其实给了婚姻当事人最大的协议自由。“只要法律对这种协议的滥用进行适当的规范,扩大了的合同自由安排会提高协议方的福利。”王涛:《夫妻离婚时人力资本分割研究》,南京大学,2017年。郁光华:《从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的婚姻法改革》,《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第2期,第412-432页。(三)扩大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2001年的《婚姻法》将家务劳动补偿局限了约定分别财产制中。这对于在夫妻中承担更多家务劳动的一方来说是不公平的。中国人在婚姻上讲究同财共居,一旦缔结婚姻关系,夫妻双方的所有东西,诸如财务、人际关系等都是共同所有的。虽然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在改变,夫妻约定分别财产制的人逐渐增多,但在婚姻中不分彼此的人仍然是大多数。因此在婚姻中共同财产制仍然是主流。更进一步说,在普通人的眼里,结婚前或者结婚时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是对婚姻双方的不信任,不利于婚姻的和谐。在婚姻观念转变的现在,因为离婚而发生财产纠纷的人比比皆是,家务劳动补偿的限制无疑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时代在发展,而法律总是滞后的。因此,有着局限性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民法典》对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改变填补了法律的漏洞。在适用新法的时代,家务劳动补偿不仅适用于分别财产制,其适用于任何财产制度。即使夫妻双方未约定财产分配方式,在离婚时,夫妻一方仍然可以因为自己在家庭中负担更多的家务而向对方请求补偿,以期填平己方在家庭中所丧失的经济与精神利益。《民法典》将家务劳动补偿的适用范围扩展到夫妻共同财产制,打破了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适用局限性。“拓展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可公允补偿家务劳动贡献方的利益或人力成本损耗,也可提升家务劳动的贡献价值与社会评价。”薛宁兰:《民法典离婚救济制度的功能定位与理解适用》,《妇女研究论丛》,2020年第7期,第薛宁兰:《民法典离婚救济制度的功能定位与理解适用》,《妇女研究论丛》,2020年第7期,第92-94页。二、《民法典》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在2021年正式施行的《民法典》一千零八十八条虽然对家务劳动补偿制度进行了更新,但到目前为止,该条文是规定家务劳动补偿的唯一法规。由于法规的单一性以及条文内容简单而模糊,所以该法条运用到司法实践中依旧存在许多难题。我们需要就制度适用的难题进行分析讨论。(一)《婚姻法》时代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司法适用中的遗留问题1、家务劳动分担不均的认定标准不明确家务劳动是维系一个家庭生活稳定的必要条件。大到生儿育女,小到洗衣做饭,都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活动。在《婚姻法》时代,《婚姻法》第四十条仅仅列举了“抚育子女”、“照顾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的家务劳动内容,并未对家务劳动分担不均的认定标准进行明确规定。《民法典》颁行之后,法律仍然未对家务劳动分担的多寡标准进行规定。在这种前提下,当婚姻当事人因为家务劳动“对簿公堂”时,法官对双方承担的家务劳动多少的判断就成为了一个难题。家务劳动是一个内涵很大的概念,《婚姻法》之所以未一一列举就是因为家务劳动的种类太多,且花费的时间、投入的精力大小不一。(以女性为例)在单职工模式下,全职太太承担了家庭的全部劳动,并且为家庭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机会,家务劳动分担情况法官是比较好判断的;在双职工模式下,夫妻双方都工作,下班后只有女性回到家中承担家务,男性不负责家务劳动,家务劳动分担情况也较好判断;但如果回到家中夫妻双方负责不同种类的家务时,家务劳动分担情况的判断就是一个难题。当双方当事人承担家务劳动的时间、种类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分时,法官又该如何判断双方是否存在家务劳动分配不均?是哪一方承担家务劳动较多呢?2、家务劳动补偿的计算标准模糊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的内容是单一的,对于婚姻双方当事人的离婚补偿标准仅规定了“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但是夫妻双方协商的标准以及法院判决的标准都是不明确的。“有学者甚至认为,经济补偿缺乏明确的标准是导致该制度理论不清和司法实践困难的主要原因。”薛宁兰:《民法典离婚救济制度的功能定位与理解适用》,《妇女研究论丛》,2020年第7期,第薛宁兰:《民法典离婚救济制度的功能定位与理解适用》,《妇女研究论丛》,2020年第7期,第92-94页。沈海星:《民法典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改善及司法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妇女权益保护文集》,2020年版,第232-237页。家务劳动补偿给付方式不明从《婚姻法》第四十条来看,针对家务劳动补偿,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一种明确的补偿方式。如果家务劳动补偿的方式不明确,那么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的时候就会出现可以适用离婚救济制度,却不能确定救济方式的情形。金钱给付方式在司法实践中是运用最多的,但是补偿能否采用其他的方式替代支付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尤其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无形资产愈加被人重视,其是否可以替代金钱补偿值得考量。当然,家务劳动经济补偿的给付方式需要关注两个方面,即补偿的方式和补偿的期限。对离婚经济补偿制度而言,补偿的方式就是承担补偿给付义务的一方补偿时给付的物质形态是现金给付、实物给付或是其他形式的给付,而补偿的期限就是负有补偿义务的一方在多长时间内完成给付义务,是一次性给付还是分期给付。参见向东:《我国离婚经济补偿制度不足及完善》,《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参见向东:《我国离婚经济补偿制度不足及完善》,《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4、离婚诉讼中当事人举证困难在离婚纠纷中,即使没有分别财产制这一障碍,当事人的举证仍然困难重重。举证困难是家务劳动补偿请求难以实现的又一大障碍。首先,家务劳动存在于家庭内部,得到的家务劳动成果也面向家庭内部成员。基于婚姻家庭关系的私密性,外人是难以获知家庭内部的家务贡献情况的。其次,在生活中,出于情感的付出以及维护家庭和睦的意识,也因为大众的证据观念淡薄,甚少有人会在日常生活中计较自己从事家务劳动的多寡,自然不会对相关证据进行保存。再者,在家庭生活中,家务劳动细小而繁琐,很难将家务劳动的进行作为证据保存。我国法律在确定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时候,并未对诉讼相关的诸多环节进行特别规定。我国民事诉讼领域的证据规则为“谁主张,谁举证”,即作为提出家务劳动补偿请求的权利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承担提出证据证明的责任。“所以,作为家务劳动价值补偿的原告,权利人只有对自己付出较多义务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才可避免承受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张民安:《婚姻家庭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出版。而且,法律条文及司法解释对家务劳动分担情况的界定标准并没有规定,这就在无形中为证据收集增加了难度。张民安:《婚姻家庭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出版。(二)《民法典》修订后引发的司法适用新问题1、家务劳动补偿协议的违约及救济问题家务劳动补偿协议是婚姻双方基于真实的合意,经过协商后对婚姻存续期间承担家务劳动较多的一方进行补偿而达成一致意见的协议。因此,笔者认为家务劳动补偿协议可以视作特殊的合同。但是,在内容上,家务劳动补偿协议不仅涉及财产关系,也可能涉及身份利益,协议的人身属性强烈。《民法典》的修订为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适用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家务劳动补偿协议的适用也将更加广泛。会有更多的离婚当事人采用家务劳动补偿协议。同时,家务劳动补偿协议既然是类似于合同的,那么也就会产生当事人违约的情形。一般情形下,家务劳动补偿协议是在离婚诉讼中达成的。在达成协议后,双方当事人不再是婚姻关系,主张权利方虽然与另一方达成补偿协议,但是另一方完全可能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家务劳动补偿协议。在此情形下,若没有不可抗力等免责事由的出现,不履行协议一方构成违约。主张权利方可能会因为支付补偿方的违约而在离婚后出现不同的困难。在这时,家务劳动补偿协议的违约及主张权利方的如何救济就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新问题。2、其他婚姻效力瑕疵纠纷可否参照适用本条不明确家务劳动补偿制度规定“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分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也就是说,只有存在婚姻关系,离婚时才可以行使家务劳动补偿请求权。那么,新问题随之产生:效力瑕疵的婚姻当事人能否请求家务劳动补偿?我国法律将婚姻的效力瑕疵分为两大类,包括“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在这两种情形下,承担家务劳动较多的一方是否能够获得应有的补偿,法律和司法解释都并未做出规定。效力瑕疵的婚姻在法院判决撤销或者宣告无效时自始无效,意味着效力瑕疵的婚姻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夫妻关系在法律上自始不存在。但在事实上,双方确实以夫妻关系生活过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双方仍然需要为家庭付出家务劳动。因为法律对效力瑕疵的婚姻是否能够参照适用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规定不明确,所以在实践中,即使承担家务劳动较多,效力瑕疵的婚姻当事人在向法院请求宣告婚姻无效和撤销时也是不会请求家务劳动补偿的。但是,如果因为婚姻效力的瑕疵导致应该得到补偿的当事人得不到补偿,无疑是有违社会公平的。三、离婚经济补偿制度法律适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霍姆斯大法官如是说。只有将法律不断付诸实践,才能发挥法律制度的作用,使法律焕发生机。离婚经济补偿制度也只有在司法实践中才能发挥其促进家庭和谐的作用。但是,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在司法适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而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制度规范缺乏可操作性《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对家务劳动补偿进行了定义,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有解决。“这些方面,法律的规定都过于笼统简单,致使我国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存在一个极为突出的缺陷——可操作性差。”周懋姬周懋姬:《家务劳动补偿的制度研究》,《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18期,第36-37页。1、制度规范过于抽象《民法典》对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修改使家务劳动补偿请求权不再局限于夫妻约定分别财产制,顺应了社会时代潮流的发展。但是,对于家务劳动补偿这样引发社会讨论的问题,《民法典》仅在一千零八十八条中简单确定了家务劳动补偿的概念,删除了分别财产制的内容,而对于实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未做出解答。例如:什么叫做“付出”?在考虑哪些内容属于家务劳动时,是否应当将日常的洗衣做饭包含在请求劳动补偿的范围内?法律对家务劳动补偿制度规定的过于简单而抽象。而家务劳动价值几何?如何计算补偿数额?如何给付补偿等制度的空白容易导致在实践中司法适用难以有效进行。立法者意图通过家务劳动经济补偿制度的实施来保护婚姻关系中付出较多一方,以期实现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然而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法律规范的抽象性导致了单薄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难以实现理想的制度效果。2、缺乏配套的司法解释在婚姻“法”的时代,家务劳动补偿制度仍然以分别财产制为前提时,司法层面就未曾对该制度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在离婚诉讼中,因为没有关于家务劳动补偿的实务操作指导,导致在诉讼中的许多问题出现。当事人就家务劳动承担进行举证没有符合家务劳动补偿案件特征的司法解释,法官对家务劳动补偿数额难以确定等。“当下,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民法典》本身较为抽象、原则,大量的规则需要借助司法解释来具体化,要正确阐释民法典的含义和意旨,准确适用民法典。”王利明:《王利明:《论全面贯彻实施民法典的现实路径》,《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12期,第29-36页。我国的家务劳动补偿制度虽然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也在社会潮流中不断改进,但是《民法典》中仍然只规定了单一而抽象的一个条文。而抽象的条文没有与之配套的司法解释对相关问题进行辅助解释,其在司法实践中对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指导作用效果甚微。这也是离婚经济补偿制度在实践中可操作性不强的原因。为了使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在实务中更好的运用,实现立法者的立法意图,与家务劳动补偿制度配套的司法解释是必不可少的。(二)法律适用中未坚守实体法上的基本原则婚姻家庭编的修改是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的法的进化。家务劳动补偿制度是从国家层面对婚姻家庭关系的探索,应当遵循基本的民事原则。但是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在法律适中却明显未坚守实体法上基本原则。2021年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柳荫法庭在审理一起离婚纠纷案中适用了《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的规定。参见重庆高院:/ttarticle/x/m/show/id/2309404630629924077632?_wb_client_=1参见重庆高院:/ttarticle/x/m/show/id/2309404630629924077632?_wb_client_=1,2021年5月5日访问。参见华律网:/lawyer/231296451684c/wenji_898843.aspx,2021年5月5日访问。毫无疑问,这两个案件都是家务劳动补偿制度法律适用上前进的一大步。但从中也体现出了家务劳动补偿在法律适用上是有违实体法的公平正义原则和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在上述两个案件中,司法判决对提供就家务劳动一方明显存在不公平的情况,长达五年或者十年的婚姻中,“由于承担了家务较多的一方,将其大部分心血倾注于经营家庭,社会地位和谋生能力较弱,离婚后其已经无法通过自己以往的奉献得到对方的系统资源的回报。”田岚:《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离婚率与离婚方式探析》,《比较法研究》,2014年第6期,第31-41页。“因此,法律应加大对家务劳动付出多一方补偿的保护力度,从而体现法律的公平性田岚:《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离婚率与离婚方式探析》,《比较法研究》,2014年第6期,第31-41页。同上。(三)离婚经济补偿所救济利益缺乏明确界定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中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再者,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第三编的规定”,因此,家务劳动补偿协议的法律基础仍然是合同。基于合同的属性,家务劳动补偿协议所救济的利益是否是信赖利益却未有明确界定。信赖利益是指合同一方基于对另一方的信赖关系而引发的利益。信赖利益注重解决当事人之间因为信赖关系发生的利益上的冲突。“在家务劳动补偿协议中,信赖利益补偿通过引入一种补偿机制,它要求受益方配偶须对资助方配偶在人力资本提升过程中的投资予以合理补偿,将婚姻契约终止的经济负担在夫妻之间予以公平分配,从而有效地抑制配偶一方在自身人力资本提升并增加收入后、给付对价前产生解除婚姻关系的动机。”郁光华:《从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的婚姻法改革》,《北大法律评论》,2郁光华:《从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的婚姻法改革》,《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第2期,第412-432页。在婚姻存续期间,由于对婚姻的信赖,女方更多地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家务劳动,通过分担家庭劳动促进男方在工作上的发展,相应的,女方自身的人力资本会受到贬损,而且这种损失极有可能会持续到离婚后的一段时间内。当双方离婚时,女方不可避免地会丧失部分利益。:“为此,应允许请求权人要求对方赔偿其因为从事家务劳动而造成的收入损失,这种损失包括婚姻存续期间已经发生的损失以及在离婚后的一定时间内必定会发生的损失。”陈颖:《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实践反思与制度调适》,《人民司法》,2015年第21期,第76-80页。而期待利益补偿不同,其着眼于配偶一方因为另一方提供的帮助而获得的其自身的人力资本提升以及因为自身价值提升所得到的在生活或者工作上增加的利益。在婚姻中,因为承担家庭义务更多一方的付出,另一方能够减少在家庭中的家事劳累,也能更加心无旁骛的投入工作,因此得到提升或者收获。在婚姻破裂时,如果仅是提升自身价值的一方能够在离婚后继续获益,那么对于提供帮助方来说,等同于剥夺了其在对配偶的情感与时间投资中获益的权利。两者相比较,信赖利益救济与期待利益救济各有千秋。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救济补偿标准,法官对家务劳动补偿案件的判决标准也各不相同。虽然信赖利益更多地被采纳,期待利益也不容忽视。准确界定家务劳动补偿所救济利益的属性,有利于法官判决案件,更有利于保护离婚经济补偿请求权人的合法利益。(四)离婚经济补偿协议的属性缺乏明确界定由《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可知,涉及夫妻身份关系以及财产关系的家务劳动补偿协议,可以参照合同有关规定管理。首先,家务劳动补偿协议双方当事人是需要存在婚姻关系的。只有存在婚姻关系,才可以在离婚时提出家务劳动补偿。“协议签订的主体具有特殊性,必须是具备特定的身份关系,是合法的夫妻,区别于一般的社会上未婚男女同居关系或者以夫妻名义生活的非法同居关系。”吕文兰:《夫妻协议的效力研究—吕文兰:《夫妻协议的效力研究—以司法裁判为视角》,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的规定,家务劳动补偿请求权只能在离婚时提出。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发生离婚纠纷时,提供家庭劳动较多一方如果在离婚时不向对方主张要求经济补偿,就相当于放弃离婚经济补偿请求权。而其离婚后也不能再单独主张该权利。而一般的债权请求权的行使期限为三年。过短的请求权行使期限不仅无法在司法实践中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也与基本国情不符合。当前社会法制观念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而“离婚时”这一时间节点会让很多拥有该权利的人丧失行使权利的机会。当可主张离婚经济补偿的当事人在提起离婚诉讼时不知道、不了解离婚经济补偿制度,该当事人并不会主动提出财产分割、家务劳动补偿的请求。甚至,传统观念以及出于夫妻感情的影响,当事人会放弃主张离婚经济补偿,往往在离婚后当事人才会意识到家务劳动补偿请求权的重要性。“因此,法院一旦判决两人离婚,那么为家庭多付出义务者就会求助无门,丧失救济的手段。”刘金依:《论民法典中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构建》,山东大学,2020年。刘金依:《论民法典中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构建》,山东大学,2020年。虽然随着婚姻关系的解除意味,婚姻双方在人身和财产上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都归于消灭,在离婚时,也就是婚姻关系解除的临界点提出家务劳动补偿合法合理。但是,行使时间的刻板限制束缚了权利人权利的行使,是家务劳动补偿制度没有发挥出全方位保护合法权利的作用,与立法本意偏离。四、完善《民法典》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司法适用的建议随着2021《民法典》的施行,家务劳动补偿制度会为更多人所知道,在离婚纠纷中,家务劳动补偿被提起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如何在司法中正确有效的适用,笔者有一些建议如下:(一)针对遗留问题的建议1、明确影响家务劳动分配不均的因素我国现行立法中采用了“付出较多”的表述,但什么叫做“付出较多”?法律对该表述的判断标准相对含糊,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既不利于法官的裁判,更容易引发当事人陷于谁做家务更多的诉争。参见张鑫:《社会性别视角下我国离婚夫妻财产权益平衡机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参见张鑫:《社会性别视角下我国离婚夫妻财产权益平衡机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家务劳动强调的是婚姻当事人对家庭的贡献,这种贡献不仅包括对家庭的直接贡献,也包含对社会的间接贡献和价值。法官在判断双方是否存在家务劳动分配不均时应当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和夫妻双方的利益,做出综合判断。例如,夫妻之中的一方承担家庭中的洗衣做饭和各种琐碎事务,而另一方主要负责家庭的重大事项、家电维修等。这时双方各自负责的家务劳动种类、强度都各不相同。发生离婚纠纷时应当如何判断是否存在家务劳动分配不均就是一个重要问题。所以说,明确影响家庭义务分配不均的因素,是法官判案和当事人解决纠纷的重要方法。为此,在判断双方的家务劳动贡献时,可以将当事人投入家务劳动的时间、精力、家务劳动的大小、多少以及婚姻存续时间等相结合,多层次,多因素的考虑,对谁承担家庭义务更多做出判断。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适用问题,要严格约束权力使用,防止法官滥用,导致不公平的家务劳动补偿出现。2、建立劳动补偿计算统一量化标准“家务劳动不同于社会劳动,其中蕴含着付出者的情感和精力,其价值是难以用单纯的数字量化的。但是,遵循婚姻家庭法平衡个人利益、家庭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价值取向,在具体法律制度的设计上,都应该最大限度地实现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雷春红:《当代中国婚姻家庭法价值取向的审视与建构》,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出版。《德国民法典》在这方面最为突出,表现为:家务劳动方可以因家庭开支需要、婚姻生活需要、子女抚养费用需要等请求另一方支出,还可以因无能力承担涉及个人事务的法律诉讼费用,请求另一方垫付。雷春红:《当代中国婚姻家庭法价值取向的审视与建构》,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出版。参见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385页。我国家务劳动补偿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双方协商不成才由法官进行裁量。但是法官该如何裁量呢?笔者认为应当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双方的收入情况和当地生活水平。法官应当在考察个人生活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最低生活保障金等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权利人的生活。二是双方的职业发展情况,其中包括双方的工作能力、发展预期、文化水平等,通过离婚补偿保障权利主张者的合法权益。法官应当在综合考察个人正常生活水准的前提下,综合考量双方的经济状况和综合能力,对补偿数额进行估算。三是婚姻存续的年限。家务劳动在现实生活中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都是隐性的劳动成本,需要得到补偿。婚姻存续时间越长,家务劳动者投入的成本越高,家务劳动的综合价值越高。在计算补偿标准时,我们可以采用简单而具体的补偿计算公式:家务补偿额等于夫妻年收入差的一半,再乘以夫妻婚姻存续年限。参见李洪祥:《离婚妇女婚姻家庭权益司法保障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中等发达地区某基层法院2010—2012年抽样调查的离婚案件为对象》,《当代法学》参见李洪祥:《离婚妇女婚姻家庭权益司法保障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中等发达地区某基层法院2010—2012年抽样调查的离婚案件为对象》,《当代法学》,2014年第5期,第79-88页。其次,在初步确定补偿计算标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个别特殊情况。“由法官发挥自由裁量权进行调整,最终确定补偿数额,避免个案情况复杂有失公正或者无法真正保障家务贡献者的权益。”张鑫:《社会性别视角下我国离婚夫妻财产权益平衡机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张鑫:《社会性别视角下我国离婚夫妻财产权益平衡机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3、经济补偿给付方式的具体化家务劳动补偿的给付方式法律并未做出明确规定。《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于给付方式的规定是“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这是意思自治的体现。也就是说,离婚当事人可以自行决定补偿的给付方式,法律尊重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如果当事人不能达成一致,再由法官来决策。法律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加快家务劳动补偿支付的时间,节省时间成本,减少被补偿方的不便之处。当前结合国内外情况,家务劳动补偿费用的支付方式大致分为四种类型:货币、动产、不动产及有价证券,其中货币支付是最简单、快捷的支付方式,因此最为常见。不过在实践中,到底应该采取何种支付方式,当事人可以自由协商,法官也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不论何种方式,只要能够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可以自由选择。在确定补偿的支付方式后,还应当考虑支付的期限问题。“从当事人的角度来看,肯定更希望补偿能够一次性付清,尽快的从失败的婚姻中脱离出来,且一次性支付特别是对于矛盾较多具有信任危机的夫妻双方之间有利于今后各求发展;”康艳华.:《“熨平皱折”: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反思与矫正》,康艳华.:《“熨平皱折”: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反思与矫正》,《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1227-1235页。4、优化举证责任配置在实践中,“谁主张,谁举证”的证据规则仍然是离婚补偿诉讼应当遵循的方式。因为家庭其实是相对封闭的,最了解家庭内部情况的人非家庭成员莫属。对于关系切身利益的权利当然需要自己主动主张。主张权利的人只有提出让人信服的证据才能让人相信自己拥有权利。“更为合理的做法是在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的基础上,借助其他规则或者制度辅助法官认定事实,解决举证难的问题。”张鑫:《社会性别视角下我国离婚夫妻财产权益平衡机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例如,可以在离婚纠纷中引入优势证据规则。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第七十三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的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据予以确认张鑫:《社会性别视角下我国离婚夫妻财产权益平衡机制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19年。。通过优化举证责任分配,为离婚补偿请求权行使降低举证门槛,为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司法实践提供便利,节省司法资源。(二)新问题的救济方法1、根据合同的违约救济方式进行救济家务劳动补偿协议是特殊的合同。因此,家务劳动补偿协议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协议内容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合同的违约救济方式来进行救济。家务劳动补偿协议的违约分为预期违约、根本违约、不适当履行和迟延履行等情况。针对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法院可以在做出离婚判决时预先规定履行期限,防止违约行为的出现。因为家务劳动补偿请求已经由法院做出判决,因此在法定期限内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可由法院强制执行;或者由另一方当事人根据协议向法院起诉,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当然,如果家务劳动补偿协议在事实上或者法律上不能履行时,权利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义务人支付违约金。家务劳动补偿协议不同于一般的债权合同,它是对婚姻中负担义务较多一方的补偿,不能因为支付违约金而忽视协议的补偿性和抚慰性。支付违约金的同时,应要求双方重新订立补偿协议或者由法院对补偿金额进行判决。确保离婚家务劳动补偿制度的救济功能实现。2、在司法实务中填补法律漏洞社会关系具有复杂、多变的性质,由此决定了法律自发布之日起就必然与社会关系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法律不可能涵盖全部的社会关系和规范人的全部行为。因此,家务劳动补偿制度在效力瑕疵的婚姻中规定不明确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明确家务劳动补偿在婚姻效力瑕疵纠纷中的适用的必要性。为了防止频繁立法产生的社会不稳定性,填补法律漏洞是必要的。在司法实务中,依照法理可以填补漏洞。法理是贯穿法律制定、适用的全过程,虽然法院判决未直接适用法理,但是几乎所有需要法律解释的地方都需要依据法理做出判断,也可以创造性的进行填补,即通过制定司法解释的方式将法律未竞之事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明文的规定。那么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在实践中如何适用《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是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可撤销婚姻与无效婚姻在适用家务劳动补偿制度时应当予以区别。“我国无效婚姻之认定采用宣告无效主义,即当事人之间的婚姻关系即使具有法律规定的无效原因,但在未经依法确认和宣告之前,该婚姻关系并不当然无效,只有经特定的有权机关作出无效的认定和宣告,才自始发生婚姻无效的效力。”王丹:《婚姻效力瑕疵法律救济程序探究》,《牡丹江大学学报》,202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