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章末检测试卷二(含答案)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二章 章末检测试卷二(含答案)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二章 章末检测试卷二(含答案)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二章 章末检测试卷二(含答案)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二章 章末检测试卷二(含答案)高中地理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二(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24·浙江宁波月考)手指湖,由多个并行的带状湖泊组成,形同手指。下图为“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近安大略湖南侧的手指湖分布图”。图中最长的湖泊卡尤加湖长度达61km,每个湖泊的湖盆基本呈U形。读图,完成1~2题。1.手指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C.流水沉积 D.冰川沉积2.手指湖形成之初,对手指湖长度特征有着显著影响的因素是()①降水量②气温③地形坡度④岩石岩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B2.C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手指湖位于北美洲五大湖附近,由于纬度较高,气温低,地质时期有冰川分布,且“每个湖泊的湖盆基本呈U形”,说明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冰川侵蚀,B对。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手指湖形成主要是受冰川侵蚀作用,而地形坡度及岩石坚硬程度对冰川刨蚀出来的湖盆长短有影响;坡度大,岩性软,容易被冰川侵蚀,使得手指湖的长度较长,反之较短,③④对,故选C。哈萨克斯坦的一片草原上分布着成千上万颗神秘石球,被称为“石球谷”。这些石球直径大多有三四米,主要由沙土组成。有些石球会自然裂开,裂开之后可以发现里面有“石蛋”,“石蛋”易碎。读“哈萨克斯坦石球景观图”,完成3~4题。3.哈萨克斯坦石球自然裂开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作用强 B.风化作用强C.冰川作用强 D.海浪作用强4.哈萨克斯坦石球形成的地质过程是()①碎屑物在沉积过程中②岩浆在冷却过程中③地壳抬升,风化侵蚀④其他物质围绕石核层层凝聚⑤与周边环境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种矿物凝结成石核A.①⑤④③ B.①⑤③④C.②③⑤④ D.②⑤④③答案3.B4.A解析第3题,哈萨克斯坦地处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故选B。第4题,由材料可知石球是风化作用形成的,所以最后一个为③,故排除B、C。石球和石蛋易碎,不可能为岩浆岩,A正确。(2023·黑龙江牡丹江期中)双塔山位于举世闻名的承德避暑山庄西南10km处,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优美,是承德市最大的自然风景游览区。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三大类岩石和岩浆,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作用;右图为“双塔山景观图”。据此完成5~7题。5.构成双塔山的岩石所属类型是()A.甲B.乙C.丙D.丁6.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A.①—外力作用 B.②—冷却凝固C.③—变质作用 D.④—熔化7.塑造双塔山柱形山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地质时期的海浪侵蚀作用B.风力的吹蚀、磨蚀作用C.古山岳冰川的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重力崩解作用答案5.B6.C7.D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丁是变质岩,甲是岩浆,乙是沉积岩,丙是岩浆岩。由材料信息可知,双塔山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图中岩石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对应乙。故选B。第6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序号①表示熔化,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冷却凝固。故选C。第7题,双塔山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是流水侵蚀、重力崩解作用形成的,D正确;风力吹蚀、磨蚀作用,一般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错误;丹霞地貌与地质时期的海浪侵蚀作用、古山岳冰川的侵蚀作用没有关系,A、C错误。故选D。(2024·河南南阳统测)瀑布是从山壁上或河床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体,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如图为“某瀑布剖面图”。据此完成8~9题。8.易于形成瀑布的条件是()A.河床底部堆积大量砾石粗砂B.流水下切作用强烈C.河床岩层硬度上部大于下部D.河流结冰期短或无结冰9.瀑布形成后其位置会不断推移,一般推移的方向为()A.上游B.下游C.中游D.河口答案8.C9.A解析第8题,瀑布的发育一方面与断层构造有关,断层往往形成陡崖;另一方面还与河床底部的岩层上下部软硬程度不一致有关,软的岩石被侵蚀掉,硬的岩石留下来,使地表高低起伏。故易于形成瀑布的条件是河床岩层硬度上部大于下部,C正确。第9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有瀑布的地方,河流总是会向上游方向侵蚀,水流速度越快,对河道、河岸的侵蚀力也就越强,河流不断瓦解瀑布的上部,使岩层破碎、崩塌,于是瀑布的位置就逐渐向上游方向退缩,A正确。(2024·广西桂林质检)读“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10~12题。10.图中聚集区代表的地理事物是()A.油气 B.煤炭C.铁矿 D.地下水11.与甲处地形的形成无关的是()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C.张力作用 D.搬运作用12.下列地表形态不属于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新疆的风蚀城堡B.塔里木盆地的沙丘C.喜马拉雅山D.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答案10.A11.B12.C解析第10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故图中聚集区的地理事物为油气,A正确。第11题,甲处为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外力侵蚀、搬运,形成谷地。所以其形成过程与侵蚀作用、张力作用、搬运作用有关,故选B。第12题,喜马拉雅山属于褶皱山,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C符合题意。新疆的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而成,塔里木盆地的沙丘是风力堆积形成,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A、B、D不符合题意。(2023·广西柳州期末)地处板块交界处的堪察加半岛,是环太平洋“火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200多座第四纪火山。位于堪察加半岛中北部的克柳切夫火山,是全球岩浆产率最大的火山之一(55百万吨/年)。下图为“堪察加半岛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13.堪察加半岛活火山发育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火山喷发频繁B.海洋地壳薄,岩浆易喷出C.位于板块碰撞边界,地壳运动活跃D.岛弧发生断裂,裂隙发育14.组成堪察加半岛的主要岩石()A.表面多有纹理 B.存在气孔构造C.可以找到化石 D.片理结构明显答案13.C14.B解析第13题,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堪察加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边界(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沿地壳裂隙喷出形成火山,C正确。第14题,堪察加半岛多火山喷发形成的喷出岩,在岩浆喷出到地面时,温度和压力骤减,所含挥发性成分以气体的形式逸出,使孔洞保留在岩石中,形成气孔构造,因此,存在气孔构造是喷出岩的主要特征之一,B正确;表面多有纹理的是大理岩,A与题意不符;可以找到化石的是沉积岩,C与题意不符;片理结构明显的是变质岩,D与题意不符。故选B。(2024·吉林四平调研)下图示意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完成15~16题。15.图中M线两侧P岩层厚度不一的原因是()A.M线西侧P岩层比东侧抗蚀力强B.M线西侧P岩层早期沉积厚度大C.M线东侧P岩层比西侧抗蚀力强D.M线东侧P岩层受侵蚀程度大16.上图中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A.N岩层形成、岩浆侵入、断层形成B.岩浆侵入、N岩层形成、断层形成C.N岩层形成、断层形成、岩浆侵入D.断层形成、N岩层形成、岩浆侵入答案15.D16.C解析第15题,图中M线两侧P岩层是同一时期形成的,并且岩性相同,抗侵蚀程度应该相同,A、C错误。M线两侧P岩层厚度不一的原因是断层形成后,M线东侧P岩层地势较高,受侵蚀程度大;西侧P岩层是断层下降一侧,地势低,受侵蚀程度较小,B错误、D正确。第16题,沉积岩层一般是位置在下面的先形成,图中N岩层先形成,之后有P岩层形成。各沉积岩层都有明显错动位移,说明断层形成得较晚。花岗岩没有位移,说明它形成于断层之后,C正确,A、B、D错误。(2024·湖北荆州期中)河流阶地是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内力主要是地壳的升降运动,外力主要是河流的下切侵蚀。下图为“黄河某河段的河流阶地剖面图”,洪水期间,河水能淹没T1而不能达到T2。读图,完成17~18题。17.T2表层砂砾层形成期间()A.流域内气候干燥 B.地壳迅速抬升C.风力沉积显著 D.河水流速较快18.与T3相比,阶地T2()A.是流水沉积形成 B.是断裂下陷形成C.形成时间较晚 D.面积不断扩大答案17.D18.C解析第17题,如果气候干燥,河流径流量就相对小,也就无法挟带足量的砂砾物质在此地沉积,A错误;沉积物的形成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地壳的快速升降变化对沉积物的形成不利,并且地壳抬升会使侵蚀作用加强导致砂砾难以沉积,B错误;此处主要是流水沉积,不是风力作用,C错误;流水的搬运能力与径流量、河水流速呈正相关,T2表层砂砾层沉积物的颗粒较大,说明当时水的流速大,D正确。第18题,T2、T3都是流水沉积形成,不是断裂下陷形成,A、B错误;距离河流越近,阶地的年代越新,图中Tl是一级阶地,形成最晚;T2是二级阶地,T3是三级阶地,所以T2比T3形成时间晚,C正确;只有最靠近河流的阶地Tl可能继续接受流水沉积而扩大,其余的阶地因随地壳抬升远离河流,失去了泥沙来源,面积无法继续扩大,反而会因流水和风力等外力侵蚀导致面积缩小,最后被侵蚀殆尽,D错误。(2024·新疆石河子阶段练习)涪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岷山,是嘉陵江右岸最大的支流。该江穿越龙门山后,挟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四川盆地西北侧龙门山前地带堆积形成多个大小规模不等的冲积扇。下图为“涪江龙门山前冲积扇序列分布图”。据此完成19~20题。19.涪江该河段冲积扇多次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褶皱相间沉积 B.断层水平移动C.河流洪灾频繁 D.河流侵蚀增强20.图中所示涪江三个冲积扇形成由早到晚的顺序是()A.①②③ B.②③①C.③①② D.①③②答案19.B20.A解析第19题,褶皱相间沉积、河流洪灾频繁、河流侵蚀增强一般不会导致河流流向发生变化,故A、C、D错误。活动断裂或断层对河流流向、河道迁移、河流袭夺、河床剖面以及河流水系布局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图中该河流流向发生了几乎90°的转折,转折处河流大致沿着断层线延伸,说明该河段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断层水平移动影响,改变河流流向。故选B。第20题,读图可知,该河流因受断层水平活动发生过流向变化,③为当前河流冲积扇,①②反映的是河段不断向西南移动形成的冲积扇,所以形成先后顺序应为①②③。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新西兰东南部(图甲)的摩拉基海滩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乙),最大直径逾2米,重达数吨,散布于海滩中部百余米的地方。据研究,圆石与珍珠的形成原因异曲同工,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围绕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慢慢结晶,层层凝聚而成。直径2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需要400万到550万年的时间形成,大约要覆盖10到50米厚的海泥才足以提供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图丙)。(1)推测摩拉基圆石形成后出现在海滩的地质过程。(2分)(2)说明圆石龟甲状花纹的形成原理。(4分)(3)有人认为摩拉基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失,请运用自然地理知识为其提供依据。(2分)答案(1)圆石存在于海底海泥之中;后经地壳抬升使海底升高;最终圆石上覆物质被侵蚀而出露。(2)圆石长期暴露于水面之上易热胀冷缩或脱水收缩,导致圆石表面产生裂隙;这些裂隙又逐渐被其他物质填充。(3)圆石会受风化或侵蚀作用;海平面上升会淹没圆石。22.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3分)(2)在构造地貌上B表现为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我国的汾河谷地按成因划分属于图中的______处地貌(填字母)。(1分)(4)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两处中的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答案(1)背斜向斜断层(2)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岭(3)D(4)A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陷;背斜不易积存地下水,有利于施工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我国深厚的历史积淀给予了我们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分布在山西沁河流域的古村落群体就是其中之一(分布位置见下图)。沁河流域古村落多形成于明末清初动乱时期,且多分布在小环境相对独立的地形险要处。沁河是黄河中游三门峡以下左岸的一条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太岳山脉霍山南麓,流经沁潞高原(山地和丘陵占84%),穿过太行山峡谷,出五龙口进入下游河段。五龙口至沁河口,河床高出两岸地面2~4m,“地上河”特征突出,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床不断下切,下降趋势明显。(1)说明沁河太行山峡谷的成因。(4分)(2)推测沁河流域古村落形成的区位条件。(4分)(3)分析五龙口至沁河口段河床不断下切的人为原因及影响。(6分)答案(1)太行山受板块挤压,地壳缓慢抬升,沁河下切(侵蚀),形成大峡谷地貌。(2)流域环境比较封闭崎岖,且村落多分布在险要处,利于防御,安全性较高;沿河地带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农副产品多;河流兼具供水和交通之便。(3)人为原因:上游水库等工程拦截泥沙,使下游河流含沙量减少;上游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流失减轻,河流泥沙减少;大规模的河道采沙等。影响:河床的下切使河道容水量增大,河道行洪能力相应增强;靠河工程根基失稳,坍塌溃坝可能性增加;水位下降,两岸引水难度增加,不利于农田灌溉。解析第(1)题,河流峡谷的成因主要是由地壳抬升和河流下切共同作用形成的。第(2)题,明末清初动乱年代形成的村落,既要考虑安全性,还要考虑利于耕种。第(3)题,沉积河床下切,说明上游来沙量减少或当地采沙过多。下切影响主要从有利(增强行洪能力)和不利(靠河工程坍塌溃坝可能性增加,两岸引水难度增加,不利于农田灌溉)两个方面分析。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侵蚀基准面是指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在这个面上侵蚀停止或侵蚀与堆积达到平衡。潼关是渭河下游河道侵蚀基准面。渭河下游历史上是微淤的冲淤平衡的地下河,由于三门峡水库的修建和运行,导致潼关高程大幅度抬升,渭河下游逐渐演变为地上河。2002年,三门峡水库开始进行空库应洪、洪水期敞泄排沙实验,使得渭河下游河段基本处于自然河道状态。近年来受渭河支流水土保持工作和河道人工采沙取土的影响,渭河下游冲淤形势变化较大。图1和图2分别示意渭河下游水系和1973~2015年渭河下游历年累计淤积量与潼关高程变化。(1)说出图示时期渭河下游冲淤的变化特征。(2分)(2)说明潼关高程变化对渭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作用。(6分)(3)分析图示期间2010年以后渭河下游累计冲淤量变化的原因。(4分)(4)推测未来渭河下游河道的变化趋势。(4分)答案(1)2002年以前,淤积量大于冲刷量;2002年以后,淤积量小于冲刷量。(2)潼关高程大幅度抬升,渭河下游落差变小;河流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淤积;由微淤的冲淤平衡变为淤积大于冲刷;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3)渭河支流水土保持工作使渭河上游来沙量减少,下游含沙量减少,泥沙淤积减轻,流水冲刷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