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节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设计_第1页
灯下漫笔(节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设计_第2页
灯下漫笔(节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设计_第3页
灯下漫笔(节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设计_第4页
灯下漫笔(节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灯下漫笔(节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

二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灯下漫笔(节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

教学设计「篇一」

颜改河

1、知识目标

(1)分析行文思路,把握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

(2)分析关键语句品位鉴赏语言,体会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以小见大的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2)培养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领会课文中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奴性人格的尖锐抨击和批判,提高学

生对社会政治现象的洞察力。

(2)体会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国家、社会的

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鲁迅杂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幽默犀利”是他的语言风格,本课也

不例外。)

引导学生对行文思路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小见大的构思特点,根据鲁迅杂文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特点鉴赏其有力的语言。

2、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思考历史的过程中所流露出来的深沉情感:对封建主义暴政的憎恨和

对国民奴性人格的同情。

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一整体感知感情把握一品味鉴赏一拓展阅读一小结全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导入新课:林语堂曾这样评价鲁迅“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亦不乐,即使

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迅之一副活形

也。”是啊,鲁迅的斗争精神可谓无孔不入。那么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灯下漫

笔》一文中,他又将矛头指向了哪里呢?(运用林语堂形象有趣的评论激起学生研

讨本课的兴趣)

2、介绍鲁迅及其作品

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生

于浙江绍兴。1898年5月,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902年1月入东京弘文书院学

习;1904年到仙台学医,后弃医从文;1906年6月回到东京参加光复会;1918年

开始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4月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

写成著名小说《阿Q正传。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终年56岁。

作品小说集:《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故事新

编》(1922〜1935);散文集:《朝花夕拾》(1928);散文诗集:《野草》

(1927);杂文集16部:《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1926),《而已集》(1927),《三闲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调

集》(1922〜1933),《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

文》(1934〜1936),《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篇》、《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二、解题

漫笔: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

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也是散“漫”无拘,兴之所至的笔墨趣

味。这是五四时期盛行的文体。

三、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三个引导性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阅读全文,理清脉络。

思考:

1、作者从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什么小事联想到了重大社会问题?

2、作者对中国历史是怎样进行总结的?

3、作者所号召的第三时代是什么时代?

提示:

第一部分(1-5)由兑钞小事引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这一深刻思想。

第二部分(6-11)结合史实,回溯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总结为“想做奴隶而

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三部分(1274)讽刺现实,展望未来。发出对第三时代一“人”的时代的

召唤。

四、感情把握

本文谈论的对象涉及三方面:对百姓,作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统

治者,作者是无情的嘲讽;对中国社会,作者是期盼。因而全文的感情基调以怒和

怜为主,集愤怒、讽刺、批判、同情于一体。

第二课时

一、品味鉴赏(分别对各个部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品味鉴赏)

1、鉴赏第一个部分中体现出来的“以小见大,由事入理”的结构特色。

⑴请同学们概括出这是一件什么小事?(以钞兑银)

⑵鲁迅由此事联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极易变成奴隶)

⑶兑银小事与“极易变成奴隶”之间有何关联?(心理变化类似)

2、重点鉴赏第二个部分中鲁迅“披情入理,情理交融”地批驳正史观点的过

程中所流露出的深沉的感情。(找句子,品字词,鉴感情)

⑴鲁迅怎样将乱世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①请同学找出鲁迅概括乱世的句子,品味字里行间鲁迅所表露出的感情。

强盗来了一杀官兵既到一仍被杀

敌他--杀降他--也杀

不服役纳粮一杀服役纳粮一还要杀

举例:五胡十六国、黄巢、五代、宋末元末、张献忠的时候

一表现了鲁迅对封建暴政的憎恨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排比、举例子)

②在乱世中百姓产生了何种心理?请同学找出表现乱世百姓心理的句子。抓

住重点字词,认真揣摩字面背后鲁迅蕴藏其中的感情。

“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一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

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较为顾及奴隶规则,可使他们上奴隶的轨道。”

一表现了鲁迅对中国百姓奴性人格的悲哀。(形象、讽刺的语言)

⑵鲁迅怎样将治世概括为“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①请同学找出鲁迅描述治世的句子,品味鲁迅辛辣的讽刺艺术。

“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猾,或是外族

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

头,怎样颂圣。”(形象、讽刺的语言)

②找出表现治世百姓心理的句子,品味鲁迅对治世百姓“哀其不幸,怒其不

争”的复杂感情。

“不象乱世那样朝三暮四,只要厘定规则,便'万姓胪欢,天下太平'。”

3、简要鉴赏第三部分鲁迅杂文关注现实的特点。让学生就我们现在所处的时

代是不是鲁迅所期望的第三时代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二、拓展阅读

阅读鲁迅的《这个与那个》,帮助学生加深对杂文形式和特点的认识。

三、小结全文

板书设计:

做奴隶不得

小事一变奴隶现象一本质不满一创造第三时代

做稳了奴隶

引子披专制揭奴性出路

以小见大披情入理情理交融语言有力

结语:

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黑暗中鲁迅那如炬的目光,那双犀利的眼睛里不仅有愤怒的

火焰,更有晶莹的泪珠。“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鲁迅那关注苍生的心仿佛

依然跳动在耳旁,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要用它来寻

找光明。”这句顾城的诗用来形容鲁迅恐怕是最合适不过的吧!

作者邮箱:

灯下漫笔(节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

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说理性散文的特点。

2.了解鲁迅杂文的风格。

二、能力培育目标

1.把握课文“由小及大”的构思特点,培养由小及大,进行类比对照的联想

能力。

2.鉴赏课文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体会这篇文章冷静的理性分析中所包含的

强烈的激愤之情;

3.体味、鉴赏文中凝炼形象而富有力度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目标

1.体会学习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思想情感。

2.领会课文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国民奴性人格所作的尖锐抨击和深刻批判。

【重点、难点】

《灯下漫笔》是鲁迅的杂文名篇,短短二千余字,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小事说

起,举重若轻,深刻剖析了几千年中国社会的社会史和国民的人生史、心灵史,情

理交融、深刻凝炼。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领会鲁迅深刻思想,进而品味其情理交

融的表达艺术,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解决办法】

1.疏理课文思路,了解课文三个部分之间的类比、对照关系。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的基本观点。

3.反复揣摩文中凝炼含蓄的语言,因文悟理,披文入情,体味其情理交融的

特色。

【学生活动】

预习,诵读。

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诵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语音文字障碍。

思考:作者从什么事情写起?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

二、导入

鲁迅《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

以我血荐轩辕。”

这是鲁迅先生21岁时写的一首诗。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热切地关注着祖

国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今天,我们学习的《灯下漫笔》,同样融注着鲁迅先生对祖

国、人民历史与命运的思考。

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春末。当时,中国社会新旧斗争十分尖锐,一方面,中

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时,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

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

畏惧而且麻木;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已开始大声疾呼,

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并开始荷戟奋战,要“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

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正是这少数觉醒的先

驱者之一。他从旧的营垒中走来,对中国的历史有过深刻的研究,对中国社会“吃

人”的本质,看得十分清楚;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更是一眼看穿。

三、范读、诵读

放课文朗读磁带,或老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整体感知。

四、思考、讨论

设疑激发兴趣,引起求知欲,形成研讨动力,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研讨方

式可灵活多样,或问答式,或选择重点发言人,最好能畅所欲言,发表不同见解,

务使气氛活跃。在学生研讨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小结。

1.本文批判的锋芒指向哪里?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此间涉及对文章针对性

和全篇文意的理解,是整体阅读的重点)

明确:在这篇课文中,鲁迅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指出封建暴

君的残酷统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麻木。在专制暴政之下,中国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只有两个时代:一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是老百姓

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前一时代,是天下大乱的时代;后一时代,是天下暂时太

平的时代。中国社会,就在这“一治一乱”中因循反复,老百姓则在这两种时代中

挣扎浮沉。这一结论,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如此偏激,却非常深刻。我们看到,

鲁迅把批判的尖刀刺向了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使之无处藏身;鲁迅又挥起镐

头,挖出了他们的祖坟,让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幽灵,暴露在光天化日之

下,使他们无处逃遁。鲁迅的论断,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现象作推理依据,言

之凿凿,不由人不信服。鲁迅在文章中写道,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乱”多

“治”少,社会“乱”时,官兵到,百姓被掠杀,强盗到,照样被掠杀;社会

“治”时,百姓服役纳粮,盼望着这样的奴隶生活不被剥夺。可惜,这奴隶规则总

是被一些人“撕得粉碎”,老百姓于是又陷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悲惨轮回中。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还把讽刺的矛头指向了老百姓。他对于中国百姓的悲剧命

运寄予了深切同情,但作者也尖锐讽刺批判了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作者根

据多年的深刻观察和思索,提出了一部中国国民的人生史就是一部奴隶史的大胆见

解。整个中国,就是一个奴性的国度,国民“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

万分喜欢”,这“喜欢”二字,饱含辛酸、悲愤无奈,它是统治者造成的,也是老

百姓促成的。由于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的统治,中国人的奴性心理,已经形成

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力量,它已严重地腐蚀了国民的灵魂,造成了国民逆来顺

受、甘于为奴的传统,它反过来又使统治者的高压手段变本加厉,形成一种恶性循

环。对国民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的思考批判,是贯穿鲁迅一生的思想主题。

总之,这篇文章的主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作者思考中国历史,抨击封

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二是作者思考国民性问题,批判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

统。两者融为一体,互相补充。

[另一说法]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和反动文人学者,不但在政治上

反动,而且在文化方面还极力宣扬封建糟粕,妄图借此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

使劳动人民永远处于被奴役地位。这种封建复古主义思想又与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

结成反动的同盟,形成了一股对抗新文化运动的逆流。为了揭露复古主义反动思想

的实质,文章对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作了深刻剖析,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

'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鲁迅尖锐地批判了反动统治阶级和旧史学家讲

什么“汉族发祥”“汉族发达”“汉族中兴”等粉饰封建等级制度的鬼话,指出他

们恭颂的“太平盛世”,不过是让劳动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至于“乱世”,

劳动人民则连奴隶也做不成,所以中国的历史,对劳动人民来说,只是“想做奴隶

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两种时代的更替。从而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对劳

动人民的奴役和残害,同时,也就揭穿了复古主义者妄图使人民永远做奴隶的反动

用心。作者自然也将矛头指向了国民的愚昧和奴才传统。号召人们不要像复古主义

者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而要彻底革新,“创造这

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2.全文可分几部分?简述理由。(此问涉及对全篇思路和结构的把握)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起,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

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二部分(第6〜11段),回溯中国历史,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做奴

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6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把

“牛马”的命运当作“太平盛世”来“恭颂”;而封建阶级的史学家也粉饰太平,

说什么“咱们向来就很好的”。真的很好吗?在第7〜9段里,作者列举大量事

实,尖锐地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所

谓“皇恩浩荡”“天下太平”的时候也是有的,那不过是来了一个“较强”或“聪

明”或“狡猾”的“新主子”或“外族的人物”,厘定了“奴隶规则”,把百姓引

上了“奴隶的轨道”罢了。第10〜H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地指出,“先儒”所

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

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第三部分(第12〜14段),讽刺当时的现实,实际上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

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

时代”。

文章由第一部分的引子,引出第二部分的观点,第三部分以讽刺现实、展望未

来作结。

这样划分的理由是:由对现实的抨击,转到对封建社会历史的批判,再回到现

实,提出使命。

3.怎样理解“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句话

与上下文有何关系?(此题帮助学生理清文脉,弄清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训练其

思考问题的整体性、条理性和严密性)

明确:“极容易”说明中国“乱”的时候多,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可得,所以宁

愿在“治”世里做奴隶,一旦得到满足,自然“万分喜欢”了。这句话是在前三段

事实基础上的推论,第四段则是对这句话的补充说明。

4.作者把中国百姓在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中的处境概括为:“一、想做奴隶

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试从文中找出上述论断的依据,然

后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此间触及全文的关键,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

精髓)

明确:作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的依据一

①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在“乱”世,连

奴隶(牛马)也做不成,所以情愿做“治”世的奴隶(牛马)。

②百姓渴望有人定出奴隶的规则,过“治世”正常的奴隶生活,一旦有人出来

定了规则,便“万姓胪欢”了。

③中国历史总陷入“一治”(暂时做稳了奴隶)“一乱”(想做奴隶而不可

得)的循环怪圈之中。

由此可见,两个时代的概括是和上下文关联着的。

这篇文章表现了鲁迅前期作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所具有的彻底的毫不妥协的

反帝反封建精神,但是,鲁迅当时还不是一个阶级论者,他一方面指出了中国人民

做了几千年奴隶,而另一方面则忽略了中国劳动农民几千年来进行过无数次的农民

起义斗争。

5.作者说:“现在人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真的不了然吗?(从“国

学家”“文学家”“道学家”热心提倡复古,“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可

以推出“现在”是什么样的时代)

明确: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具有讽刺意味,从反动文人提倡热心复古,可知

现在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6.鲁迅号召青年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明确:“第三样时代”是指走出“一治一乱”的中国封建历史循环的怪圈而迈

向自由和民主的时代,老百姓也告别“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这

两个时代,体现真正做“人”的价值,成为社会的主人。

五、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2.根据课本练习二、三,揣摩课文的重点语句,体味课文所表达的情与理。

附:板书设计

指明奴隶地位哀其不幸

批判奴性思想怒其不争

呼唤新的时代热切期盼

第二课时

一、咀嚼鉴赏

从全文的整体出发,在理清脉络、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抓住精华,以点带

面,揭示规律,教给学生怎样阅读,怎样欣赏,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1.扣题解读,领悟以小见大。

这是一篇杂文,杂文是散文的一种。五四运动以来杂文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借

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灯下漫笔》的“漫笔”原意为随手写来,不拘一

格,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作者笔触所及,牵涉中国几千年历史,从军阀到商民,

从皇帝到“奴隶”,从旧历史学家到复古主义者,从平民百姓到现在的青年,都一

一透视出他们的历史地位,作者善于以小见大,从现象到木质,显示了高度的概括

力,强大的穿透力和深刻的批判力,鲁迅的笔如匕首、投枪,直刺封建专制主义和

蒙昧主义,戳穿了反动统治者和御用文人的画皮。

鲁迅在他的《什么是“讽刺”》(《且介亭杂文二集》)中说,讽刺“所写的

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现

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这几乎概括丁鲁迅杂文创作的全部精义。所谓“特别

一提”,按照鲁迅的意思,就是既不虚构,也不夸张,往往只是“直写事实”,将

生活小事、人物精神、特点突出,再引发联想,揭示实质。鲁迅又曾把杂文比作

“显微镜”,他在《做“杂文”也不易》(《集外集拾遗补编》)中说:“比起高

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鲁迅的意思是,

写杂文有时像在显微镜下工作,本来是一些不被人看见或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被它

一放大,特点就显示了,便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震惊,便有了艺术的力量。这就是

“以小见大”。

“直写事实,以小见大”,这一特点表现在本文中,是写在北洋政府时代生活

中一件大家都曾遇到的小事,并没有半点虚构和夸张。一般人谁会将钞票折价兑成

现银之事与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呢?鲁迅就有这本事。开头谈钞票之

事,作者谈得轻松,读者看得轻松,感觉是一位家庭妇女在为菜市又涨价发牢骚。

可是当读到“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

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的时候,我们

起初还觉得莫名其妙,之后便恍然大悟,拍案叫绝,从如此平凡的日常生活小事

中,翻出一个如此沉重的话题,提炼出如此深刻的思想,非大手笔不能为。

4.诵读感悟,鉴赏情理交融

鲁迅杂文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饱含着巨大的激情。他

的议论是情感化的。在这篇杂文中,作者的情感和理性始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这源于鲁迅对于中国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彻底否定,因为他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产

生了强烈的憎恨之情,对中国国民的命运和奴性人格产生巨大的同情和讽刺批判之

情,他才有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的兴趣;反过来,随着这一情感的增强,对中国历

史实质和国民性格的理性认识又不断深化,而理性认识越深刻,对它的情感也越真

切。这就使本文具有了这样一种特点:理中生情,情中化理。鲁迅把他对中国社会

历史和现实鞭辟人里的理性认识融化在感情之中。

这篇文章的披情人理、情理交融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将议论与

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第一部分是叙述换现银的经过,描写心理变化过

程,叙述描写交融一起,第六段是叙述,第七段是议论带抒情,第8-9段是叙述带

议论,四种表现方法中,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似盐溶于水,不知何者为盐,何

者为水了。特别是作者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的时候,表面上似乎在作一

个科学的论断,但作者内心的情感却汹涌澎湃,他恨封建暴政,他怨国民麻木,他

盼中国走出循环怪圈,几种感情熔铸于这一结论之中。二是议论以作者的情感为内

在动力。正是在暗夜沉沉之时,作者心潮翻滚,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强烈情感化的

感受和认识,才促使作者在灯下奋笔疾书,发出如此深刻而偏激的议论。在阅读这

篇文章时,我们分明感觉到了作者情感的脉搏在激烈跳动。千方百计将钞票换成现

银后,现银沉重,心情更沉重。这沉重的感情,促使作者思考中国历史和国民性的

重大问题。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愤怒而悲哀地得出中国历史的两个时代的结

论。文章结尾一个叹号,更是寄托了作者一片深情,固然悲哀,却不绝望。

3.欣赏语言,把握感情基调。

鲁迅作品非常具有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不用署名,单看语言,就能辨识。他的

杂文更有个性化特色。一般杂文,以说理抒情为主,语言要好,实在不容易。鲁迅

杂文以个性化著称,双关、反语等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处处可见幽默、讽刺、嘲

笑。而鲁迅杂文的最大特色是它的形象性,用极为形象的语言造成意象来进行高度

哲理化的议论。这就使语言具有无比的力度。像匕首。似投枪,刺向敌人,无法招

架。《灯下漫笔》中,他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

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总共20个字,就概括了千百万中国人所经过

的历史;它高度浓缩,胜过某些史学家的“巨著”,它有雷霆万钧的力量,砸向封

建专制暴君,分量之重,实属罕见。

这篇文章的语言力度还表现在用字用词上,如“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的

“溜”,”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的"闹",“中国的百姓是中立

的”的“中立”等,在文章中俯拾即是,它们准确形象,人木三分,概括了现象,

揭示了本质,显示了语言的威力。

本文虽多为冷静的理性分析,但也不乏浓郁的抒情。“‘将人不当人’,不但

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乱离人,不及太平犬”,这是恨封建社会的黑暗;中国

百姓,“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

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是哀百姓之不幸;当牛做马,“情愿自己寻

草吃”,谁“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万姓胪欢”了这

是怒中国人沉睡之不醒;至于对旧史学家和复古主义者的揶揄讽刺,更是入木三

分。总之,全文将愤怒、同情、批判、讽刺熔于一炉,使情感和理性相互作用,相

互渗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4.抓住关键,把握文章主旨。

全文由现实写到历史,再从历史回到现实,从逐层深入中,前后推论说了三个

关键语句。①“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②“一、想

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③“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

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这三个关键句,基本上体现了本

文的主题思想。由此可知,抓住一篇文章的关键语句,往往就抓住了总括文章主题

思想的钥匙。

二、布置作业

1.阅读下面两组文字,说说画线部分的异同。

A.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一、想做奴隶而不得

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B.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

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

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

*划线部分都高度概括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但第一句是从百姓所处地位而

言,第二句是从统治者残酷统治和压榨百姓而言。

2.课外选读、鉴赏鲁迅杂文或其他说理性散文。

【材料】

一、补充注释

1.有如元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

关于元朝的打死别人奴隶赔一头牛的定律,多桑《蒙古史》第二卷第二章中引

元太宗窝阔台的话说:“成吉思汗法令,杀一回教徒者罚黄金四十巴里失,而杀一

汉人者其偿价仅与一驴相等。”(据冯承钧译文)当时汉人的地位与奴隶相等。

2.有关黄巢的记载

(1)879年5月,黄巢暴怒之下攻占并洗劫了广州,使这一大港口变成废

墟。有的材料估计死者高达12万人,其中大多数是来自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

拉伯地区的外国商人,而当时广州全部人口才20万。

(2)黄巢政权是非常暴虐的。882年春天,有人在尚书省大门上题了一首

诗,嘲笑这个政权。尚让(黄巢手下大臣一编者注)大发雷霆,杀死了该省任职的

官员们,并挖出眼睛,倒挂尸体;他还将大门的卫兵处死,杀死京师每一个能做诗

的人;将其他识字的人罚作仆役,这一事件的结果是三千余人被杀。

(摘自《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有关张献忠的记载

(1)壬子,献忠复陷六安,将州民尽断一臂,男左女右。

(2)十六年(癸未,1643年)正月辛酉,张献忠以二百人夜袭,陷新州。明

日,令荐绅、孝廉、文学各冠带自东门入,西门出,尽斩之,遂屠薪州。留妇女毁

城,稍不力,即被杀。

(3)(张献忠攻武昌)屠戮士民数万,投尸于江。尚余数万人,纵之出城,

以铁骑围而蹙之江中。浮尸蔽江而下,武昌鱼几不可食。其遗民数万,多刖断手

足,凿毁目鼻,无一全形者。

(4)(张献忠攻陷岳州后)尽杀所掠妇女,投尸江中。焚其舟,火延四十

里,江水夜明如昼。

(5)八月,张献忠进陷成都,蜀王阖宫被难,巡抚龙文光暨道府各官皆死

之。献忠大索全蜀绅士至成都,皆杀之。既而悬榜试士,诸生远近争赴。献忠以兵

围之,击杀数千人,咸挟笔握策以死,蜀中士类俱尽。复大杀蜀民,全蜀数千里萧

条无人迹。

(摘自清代谷应泰撰《明史纪事本末》第四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

灯下漫笔(节选)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

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冷静的理性分析中包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以情推理、情景交融的表达艺术。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理清思路,明确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1.介绍写作背景

2.解析文题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他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

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那么,那一时刻,

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着的什么

呢?

“漫笔”,是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

隽永。“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

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其漫延无际的笔

墨、心绪、思维,从散漫无序中抓住其思想要点一作者独具“夜眼”,对我们所生

存的社会、历史的独特发现。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批判的锋芒指向哪里?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①批判的锋芒指向: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

②作者观点: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

一一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2.明确思路

现实(1—5)--►历史(6〜11)--►现实(12〜14)

000

III

引子------观点------号召

四、小结本课内容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1.理解作者的历史观

2.以小见大、以情推理、情景交融的表达艺术

教学过程:

一、分析“引子”(1-5)

1.课文是由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阅读第一部分,思

考:课文是由什么日常小事引出对重大历史问题的思考的?

明确:钞票贬值

2.在叙述“钞票贬值”事件过程中,作者着意突出了“人”在事件过程中心情

的变化,有哪些变化?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明确:开始兑换一一乐意

I

停止兑现不甘心*奴性心态

I

折换现银一一非常高兴

3.作者由“钞票贬值”联想到了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①''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②两者心理相似:自身受到了损害不痛苦反而快乐。这种心理,看似反常,实

则合理。人们为避免更大的灾祸,宁愿选择较为次之的损害,从而获得一种超越期

望的满足。鲁迅从中看到了隐藏在百姓灵魂深处的奴性心态:安于现状,不思进

取,自我满足,自我陶醉。

4.作者为什么说“极容易变成奴隶”?为什么成为奴隶还“万分喜欢”?

明确:“极容易”说明中国的“乱”是长期的,“治”是短暂的,因此老百姓

常常“想做奴隶而不得”;他们把做奴隶当成一种奢望,甚至是一种享受,一旦有

哪一位统治者满足了这一令人感到悲哀的要求,他们自然就“万分欢喜”了。

5.归纳本部分写作特色。

明确:直写其事,以小见大

6.小结

二、分析“观点”

㈠析“中国历史”

1.本文批判的锋芒直指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鲁迅一针见血的揭出了封建社

会的吃人本质和阶级对立的历史真相,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

稳了奴隶的时代”。思考:这两个时代分别有什么特征?其共同本质是什么?这两

个时代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明确:①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即“乱世”一一兵荒马乱,奴隶规则被毁

得粉碎,强盗官兵任意屠杀百姓。百姓是牛马甚而不及牛马。

②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即“治世”一一天下太平,有一定的主子和规则,

百姓纳粮磕头颂圣,意志却被主子宰割。百姓是奴隶,是人而非人。

③共同本质:百姓始终是奴隶(牛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