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法卷二分类模拟题模拟104单项选择题1.
侯某驾驶翻斗车在村东倾倒施工废土,返回时被该村治安人员朱某发现,朱某在路中停放了农用三轮车,不让侯某离去,(江南博哥)等村治安主任来处理。侯某趁其不备,启动汽车准备逃离现场,朱某跑到车前阻拦,侯某踩了一下刹车见朱某未躲,便开车继续前行,朱某被撞倒后拖出一百五十余米,被车碾压致死。对侯某的行为,下列哪种定性是准确的?A.交通肇事罪B.故意杀人罪(直接故意)C.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D.过失致人死亡罪正确答案:C[解析]在本题中,侯某为了逃避罚款,将拦阻的治安人员撞死,其主观心态是一种听之任之的间接故意,而非积极追求死亡结果的直接故意,因此B选项是错误的。侯某对他人的死亡存在放任心态,构成故意杀人罪,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AD选项也是错误的,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
2.
朱某是一起决水案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为了审查案件,将朱某拘传至人民检察院接受了1日的讯问。何处程序违法?A.未经传唤,直接拘传B.应由公安机关决定C.应由公安机关执行D.时间长至1日正确答案:D[考点]拘传的适用对象、主体与程序
[解析]传唤不是拘传的前提条件,故A错;拘传三机关均可决定,故B错;拘传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选D。
3.
甲深夜盗窃5万元财物,在离现场1公里的偏僻路段遇到乙。乙见甲形迹可疑,紧拽住甲,要甲给5000元才能走,否则就报警。甲见无法脱身,顺手一拳打中乙左眼,致其眼部受到轻伤,甲乘机离去。关于甲伤害乙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构成转化型抢劫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C.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D.系过失致人轻伤,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C[考点]转化型抢劫;故意伤害罪;正当防卫
[解析]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本案中,甲盗窃财物后已离开现场1公里,其使用暴力的地点也不属于“当场”,因此不构成转化型抢劫罪。乙在深夜、偏僻路段向甲索要财物,已构成《刑法》上的“不法侵害”,甲的伤害行为也未超出必要限度、未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属于正当防卫,不构成犯罪。故C正确,ABD错误。应选C。
本案的难点在于对正当防卫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转化型抢劫罪“当场”要求的掌握。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即便是犯罪人实施的行为也可能成立正当防卫。题干中强调“深夜”、“偏僻路段”都是在暗示考生,甲已经实实在在地面临不法侵害。其“顺手一拳”打中乙,目的只是反抗,最终也只造成轻伤,因此成立正当防卫。考生在审题时需要尽量细致,尤其要关注出题人提供的各种细节。
4.
关于公平正义理念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罪刑相适应原则与公平正义相吻合B.公平正义与罪刑相适应原则都要求在法律实施中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C.根据案件特殊情况,为做到罪刑相适应,促进公平正义,可由最高法院授权下级法院,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D.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做到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二者并不矛盾正确答案:C[考点]罪刑相适应原则
[解析]罪刑相适应原则是刑法基本原则之一。其具体要求是,刑罚既要与犯罪性质相适应,又要与犯罪情节相适应,还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罪刑相适应原则是公平正义理念在刑法领域的具体体现,公平正义需要兼顾法理与情理,罪刑相适应原则同样需要兼顾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二者相互吻合、并不矛盾。故ABD正确。《刑法》第63条第2款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减轻处罚情节,也可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但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并不等于由最高人民法院授权下级人民法院。故C错误。本题应选C。
5.
关于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民政部可以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但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则不可以B.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有权制定规章,但国务院办公厅则无权制定C.教育部制定的规章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依法报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特别规定与旧的一般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正确答案:B[解析]A错误,依据《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10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确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的一个部门或者几个部门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国务院法制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因此,民政部与国务院法制办均可以。B正确,依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13条,部门规章由国务院部门组织起草,地方政府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起草。国务院部门可以确定规章由其一个或者几个内设机构或者其他机构具体负责起草工作,也可以确定由其法制机构起草或者组织起草。因此,国务院办公厅无规章制定权。C错误,依据《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第3条第2项,部门规章由国务院部门报国务院备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制定的规章,由主办的部门报国务院备案,因此教育部制定的规章不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D错误,新优于旧,特别优于一般,因此适用新的特别规定,无需裁决。
6.
甲因涉嫌盗窃罪被逮捕。经其辩护人申请,公安机关同意对甲取保候审。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办理变更手续?A.报请原批准机关审批B.报请原批准机关备案C.自主决定并通知原批准机关D.要求原批准机关撤销逮捕决定正确答案:C[考点]逮捕的变更、撤销或解除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94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由此可见,对于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可以自己决定对其实施取保候审,无须再提请批准,只要通知即可。
7.
一日,张某将路人打晕,欲取走其财物,这时,熟人王某正好经过,于是,张某让王某帮忙将晕倒的路人所携带的财物取走,王某同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A.张某构成抢劫罪,王某构成盗窃罪B.张某、王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C.张某、王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D.张某、王某是事前有联络的共同犯罪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这是在犯罪过程中,王某加入张某而构成的共同抢劫犯罪。
8.
张某出于报复动机将赵某打成重伤,发现赵某丧失知觉后,临时起意拿走了赵某的钱包,钱包里有1万元现金,张某将其占为己有。关于张某取财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构成抢劫罪B.构成抢夺罪C.构成盗窃罪D.构成侵占罪正确答案:C[解析]抢劫罪、抢夺罪、盗窃罪和侵占罪都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客观方面: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使人不能抗拒,强行劫取公私财物;抢夺罪是趁人不备,公开夺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盗窃罪是秘密窃取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侵占罪是指以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张某在赵某丧失知觉后,临时起意拿走了赵某的钱包,采取的是秘密的方式;张某将钱包里面的1万元现金占为己有,符合数额较大的规定,应当构成盗窃罪。故选项C是正确答案。另外注意,本题之所以不定抢劫罪而定盗窃罪,是因为张某将赵某打成重伤的行为是“出于报复动机”而非劫取财物的目的。
9.
某市要兴建一大型的水上公司,需要征收某乡土地66亩,建设单位经市政府土地管理局批准之后即对该地进行征收。该乡几户农民因与建设单位在征地补偿费上发生纠纷,提请市政府予以裁决,市政府作出了强制性补偿的决定,但农民对此决定仍不服。对此,几户农民应该怎么办?A.只能向市政府请求解决,而不能提起诉讼B.应当以建设单位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C.应当以建设单位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D.应当以市人民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正确答案:D[解析]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首先,本案中的市政府的强制性补偿决定是具体行政行为。其次,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参见《行政诉讼法》第12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此,本案并不属于不予受理的情形,几户农民可以以市人民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故D项为正确答案。
10.
刘某因犯故意杀人罪被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判决后,刘某没有上诉,检察机关也也没有抗诉。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复核该案时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但量刑不当,因为刘某杀人后先奸尸又碎尸,情节恶劣,应当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省高级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该案?______A.裁定撤销原判,直接改判刘某死刑立即执行B.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C.裁定撤销原判,由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第一审,依法判处刘某死刑立即执行D.裁定维持一审判决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死缓复核的情况及处理。《刑诉解释》第349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三)原判认定事实正确,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过重的,应当改判……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根据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的规定,A、C选项不应选。另外,本案中级人民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仅量刑不当。依据上述规定,不属于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的情形,因此B选项不应选。综上,答案是D选项。
11.
郭某涉嫌参加恐怖组织罪被逮捕,随后委托律师姜某担任辩护人。关于姜某履行辩护职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姜某到看守所会见郭某时,可带1-2名律师助理协助会见B.看守所可对姜某与郭某的往来信件进行必要的检查,但不得截留、复制C.姜某申请法院收集、调取证据而法院不同意的,法院应书面说明不同意的理由D.法庭审理中姜某作无罪辩护的,也可当庭对郭某从轻量刑的问题发表辩护意见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辩护律师的会见权、通信权、调查取证权、提出量刑意见的权利。根据《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7条第4款规定,辩护律师可以带一名律师助理协助会见。故A项错误。《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13条规定,看守所应当及时传递辩护律师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往来信件。看守所可以对信件进行必要的检查,但不得截留、复制、删改信件,不得向办案机关提供信件内容,但信件内容涉及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以及涉嫌串供、毁灭证据等情形的除外。故B项的表述有例外,该项错误。《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18条规定,辩护律师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并通知辩护律师。辩护律师书面提出有关申请时,办案机关不同意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辩护律师口头提出申请的,办案机关可以口头答复。故C项错误。《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35条规定,辩护律师作无罪辩护的,可以当庭就量刑问题发表辩护意见,也可以庭后提交量刑辩护意见。故D项正确。
12.
某镇一村的农民李某,欲在本村内开一代销店,为此去当地镇工商管理所申请营业的执照,该工商行政管理所以该村已有数家代销店为由拒绝为其颁发营业执照。李某不服,向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但复议机关在法定期内没有给李某任何答复。在这种情况下,李某享有的救济手段是______。A.李某可以向人民法院对复议机关的不作为提起行政诉讼B.李某不可以对原工商行政管理所拒绝颁发营业执照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C.李某应当向更上一级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复议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再复议D.李某不得再开设代销店,复议机关的不作为应当视为拒绝为其颁发营业执照正确答案:A[解析]《行诉解释》第22条规定: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间内不作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当事人对复议机关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复议机关为被告。据此,本题A项正确,BD项错误。另外,行政复议实行一次复议终局制,故无再复议的说法,所以C项错误。
13.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错误的?A.甲非法将他人所有的花瓶砸向乙的头部,乙用工具挡开花瓶,导致花瓶毁损。甲的行为和花瓶毁损之间有因果关系B.丙在楼梯上对李某实施砍杀,李某在急速往楼下逃跑时摔倒,头部受伤死亡的,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C.丁将一枚即将爆炸的物品扔到王某的身边,王某立即将物品踢开,由于踢到了赵某的身边,将赵某炸死。丁的行为与赵某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D.张三企图溜进他人的车库盗窃汽车,主人李四对他大喊一声,张三在逃跑时摔断了腿,李四的行为与伤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正确答案:D[解析]A项正确。甲非法将他人所有的花瓶砸向乙的头部,乙用工具挡开花瓶,导致花瓶毁损时,根据因果关系的原理,乙必然会挡开花瓶,介入因素异常很小,应当直接将花瓶毁损的结果归属于甲的行为,没有必要认定乙的行为是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因为乙挡开花瓶的行为并不符合某一犯罪的客观要件。
B项正确。根据相当因果关系说,介入因素三标准进行分析:第一,丙在楼梯上对李某实施砍杀对李某的生命具有很大危险性。第二,介入因素是李某逃跑时摔倒异常性小,摔倒是由于丙的追杀引起。第三,李某逃跑时摔倒对死亡所起作用较大。综合判断,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C项正确。丁实施危险行为后,通常乃至必然会介入第三者的行为(王某为自救立即将爆炸物品踢开并无异常性),导致死亡结果发生,应当肯定丁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D项错误。李四只是大喊一声,没有伤害张三身体的实行行为,李四不可能构成任何犯罪,本案根本不需要讨论因果关系。
14.
关于下列采取暂予监外执行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某甲,判处有期徒刑,患有严重疾病B.某乙,判处无期徒刑,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C.某丙,判处拘役,生活不能自理D.某丁,判处有期徒刑,自己把手砍断,需要保外就医正确答案:D[解析]《刑事诉讼法》第254条规定:“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D选项错误、
15.
关于货币犯罪的罪数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伪造10万假美元,又出售了10万假人民币,对甲应以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B.乙伪造10万假英镑,又将其从北京运到了南宁,对乙应以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C.丙购买10万假法郎,又将其赠与好友,对丙应以购买假币罪从重处罚D.丁出售10万假人民币,又使用10万假人民币买钻戒,对丁应以出售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正确答案:A[解析]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前提是针对同一宗货币,如果针对不同宗货币,则要数罪并罚。故,A项应以伪造货币罪和出售假币罪数罪并罚。
伪造货币并出售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的,依照伪造货币罪从重处罚。B项正确。
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依照购买假币罪从重处罚。C项正确。
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依照出售、运输假币罪、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D项正确。
16.
关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污染环境罪的犯罪对象是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B.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物质资源,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狩猎罪C.骗取珍贵、濒临野生动物运输证明后,实施运输珍贵、濒临野生动物行为的,应以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论处D.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出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擅自出口固体废物罪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破坏资源保护罪中具体罪名的认定。参见《刑法》第六章第6节破坏环境资源罪的相关规定。
17.
2011年11月4日,网络红人“攀爬哥”张希鑫徒手爬上正在施工的央视北配楼顶部,引起大量群众围观,并有人报警。警车、消防车和急救车赶到了现场,维护现场秩序,并劝说男子下来。同日,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分局认为“攀爬哥”张希鑫构成治安违法,启动调查,拟对“攀爬哥”张希鑫处以拘留7天的治安处罚,此事在网络一度沸沸扬扬,讨论热烈。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鉴于“攀爬哥”张希鑫徒手攀爬央视北配楼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朝阳区公安分局到场警察现场作出拘留7天的治安处罚决定B.鉴于此事一时成为社会热点事件,朝阳区公安分局拟待到热点过后再做处罚决定,自行拖延到2012年1月15日,才作出拘留决定C.“攀爬哥”张希鑫声称,攀爬属于自身爱好,后果自负,自身行为未对公共安全造成直接损害,并在新浪微博发文寻求网络支持要求减轻处罚,朝阳区公安分局大怒,作出拘留10天的治安处罚决定D.朝阳区公安分局作出拘留决定后,应及时通知“攀爬哥”张希鑫的爱人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错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0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因此,拘留决定不可以当场作出。
B选项错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9条第1款: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30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30日。
C选项错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4条: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陈述和申辩。公安机关必须充分听取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意见,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公安机关应当采纳。公安机关不得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
D选项正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7条第1款: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2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
18.
甲公司因业务开展需要聘请一精通法律实务的常年法律顾问。甲公司的总经理知道该市公正律师事务所的张红律师是本市律师界的重量级人物,精通业务,尤其擅长诉讼事务。甲公司的总经理前往公正律师事务所要与张红律师签订一份委托合同。不料,接待甲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是该所另一张红律师。甲公司遂与该张红律师签订了委托合同。该张红律师刚获律师资格,律师业务不是很精通。甲公司查明此事以后,欲解除与该张红律师的委托合同。为此引起纠纷。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甲公司可以以合同目的不能达到为由要求律师事务所承担违约责任B.甲公司可以以总经理没有授权委托书为由主张合同无效C.甲公司可以以欺诈为由撤销合同D.甲公司可以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合同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合同的效力认定。依《合同法》第107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本题中双方签订委托合同不久,尚无具体委托事项发生,就不存在违约行为及违约责任的承担问题,故A项错误。
甲公司与公正律师事务所张红律师所签订的委托合同是一具有人身性质的合同,当事人的人品、才能、声望和操守对合同的履行和实现具有重大意义,依《民通意见》第71条的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故本案中,甲公司误认当事人构成重大误解。甲公司可以以重大误解为由主张撤销与该张红律师的委托合同,故D项正确。
法定代表人的性质与法人机关类似,实施代表行为时并无独立人格。代表职权来自法律的明确授权,无须授权委托书。超出授权范围,内部限制不可对抗外部善意第三人,代表行为有效。法定代表人不需要授权委托书,故B项错误。
《民通意见》第68条规定,一方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题目中说是恰巧是另一个张红,此张红对他们要找另一个张红不知情,并没有欺诈的故意,故C项错误。
19.
王某是一起人身伤害案件的被害人,关于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所享有的诉讼权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时,申请复议B.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但是却不予立案时,向人民检察院请求立案监督C.对一审法院的判决不服,提起上诉D.向法院提起自诉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刑事诉讼诉讼参与人中的被害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所特殊享有的诉讼权利包括:报案、控告,控告人对不予立案的决定有权申请复议,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决定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提起自诉,对不起诉决定有权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因此,选项A、B、D的表述均属于。而需注意,被害人无刑事上诉权,对一审判决不服时,只能请求检察机关对判决提起抗诉。
20.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不同的主体身份对其刑事责任有不同方向以及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方面的问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A.已满75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不具有特定身份的主体,不构成身份犯,但这只是针对该特定犯罪的实行犯而言的,并不影响成立该特定犯罪的共同犯罪和间接正犯C.聋、哑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因有前科而再次故意犯罪,依法构成累犯的,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罚正确答案:B[考点]犯罪主体、刑法中的身份
关于A项。根据《刑法》第17条之一的规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A项错误,不当选。
关于B项。刑法中的身份是指行为人在身份上的特殊资格,以及其他与一定的犯罪行为有关的、行为人在社会关系上的特殊地位或者状态。刑法中的身份只是针对该罪的实行犯而言的,但不具有此身份的人可以成立相关犯罪的共犯或间接正犯。最典型的例子是:强奸罪的实行犯只能是男子,但女子可以构成强奸罪的共犯(如帮助犯或教唆犯)或间接正犯。故B项正确,当选。
关于C项。根据我国《刑法》第19条的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换个形象的说法,即是:“聋人+哑人=盲人=可以从、减或免”。故C项错误,不当选。
关于D项。根据我国《刑法》第65条的规定,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绝不能加重处罚。故D项错误,不当选。
21.
关某和李某在街上打架,双方都造成轻微伤。某公安分局以扰乱治安为由,对关某作出了拘留10天的决定。关某不服,以某公安分局为被告向法院起诉。法院的下列哪一做法是正确的?______A.可以加重对关某的处罚B.可以直接对李某进行处罚C.可以减轻对关某的处罚D.应该实行调解正确答案:C[解析]考查行政诉讼的审理和裁判。参见《行诉若干解释》第55条,《行政诉讼法》第50条。
22.
下列哪一行为应以玩忽职守罪论处?______A.某地海关关员,在审验出口退税凭证工作中疏忽大意,严重不负责任,在他人骗报的并未出口的货物报单上加盖了海关验讫章,致使犯罪分子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巨大B.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趁机逃走C.甲某为某国有公司负责人,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有公司破产,致使国有财产遭受巨大损失D.市政府基建负责人因听信朋友介绍,未经审查便与对方签订建楼合同,致被骗300万元正确答案:A[解析]A项正确。行为人不成立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该罪为故意犯罪,主观上要具有徇私的动机,即徇个人私情和个人私利。玩忽职守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本案中行为人系过失,故选A项。
B项错误。根据《刑法》第400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私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的,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但注意: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此罪。司法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C项错误。甲某应构成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
D项错误。行为人成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23.
工人刘某被甲城看守所聘为看管人员,至今没有编制,某日在监管期间,因贪杯睡着后致使在押人员宋某、李某、郭某逃脱。刘某的行为构成:A.玩忽职守罪B.私放在押人员罪C.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D.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C[解析]理由: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工人等非监管机关在编监管人员若干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工人等非监管机关在编监管人员在被监管机关聘用受委托履行监管过程中,由于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人员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400条第2款的规定,以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本题选C。
24.
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公安机关应当在3日内将说明情况书面答复人民检察院B.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应当启动强制医疗程序而不启动的,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在3日以内书面说明不启动的理由。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不启动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启动程序C.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作出的强制医疗决定或者驳回强制医疗申请的决定不当,有权在收到决定书5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D.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按照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所作的第一审裁定确有错误的,应当在5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正确答案:D[解析]《六机关规定》第18条规定:“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有权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公安机关应当在7日内将说明情况书面答复人民检察院。”据此,应为“七日”内说明情况,A项错误。
《高检规则(试行)》第545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应当启动强制医疗程序而不启动的,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在七日以内书面说明不启动的理由。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不启动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启动程序。”据此,B项错误,应为“7日。”
《高检规则(试行)》第55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作出的强制医疗决定或者驳回强制医疗申请的决定不当,应当在收到决定书副本后二十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据此,对强制医疗决定不能抗诉,C项错误。
《高检规则(试行)》第53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同级人民法院按照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所作的第一审裁定确有错误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据此,D项正确。
25.
刘某(男,28岁)在野外游玩时,遇到正在山上寻找草药的李某(女,19岁),见李某孤身一人,便起了歹意,将李某强奸。事毕,刘某起身穿衣,李某趁机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将刘某砸倒在地上,然后急忙穿上衣服跑回家中。事后鉴定刘某受重伤,经调查刘某曾多次绑架、劫持妇女实施强奸行为。关于李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事后防卫B.正当防卫C.防卫过当D.紧急避险正确答案:B[解析]不法侵害已经结束的实质理解:在具体场合不法侵害人对被害人的威胁是否消失。这里涉及正当防卫与事后防卫的区别问题,虽然刘某的强奸行为已经实施完毕,但李某仍在刘某的控制中,不能完全排除刘某继续加害的可能性。李某也有合理的理由相信,刘某或许会继续挟持自己进行猥亵、强暴,甚至杀人灭口。这时,应认为不法侵害仍在进行中,李某仍存在反击的紧迫性。故B项当选。
26.
某区城管局决定,将牛某违法搭建的房屋拆除。牛某对城管局的强拆进行阻挠。区公安分局接警后派警察到现场处理。经口头传唤和调查后,该局对牛某处以10日拘留,并处500元罚款。牛某不服处罚起诉,法院受理。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应当告知牛某B.传唤牛某应当制作询问笔录C.若处罚决定无法当场向牛某宣告的,应当在2日内送达牛某D.区公安分局对牛某的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牛某房屋违法搭建的事实和证据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为选非题。《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第2款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据此,选项A说法正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第1款规定:……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本题中,牛某是区公安分局民警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故口头传唤。本款中“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字眼,表明口头传唤是必须制作询问笔录的,故选项B说法正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7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2日内送达被处罚人。……据此,选项C说法正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6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一)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二)违法事实和证据;(三)处罚的种类和依据;(四)处罚的执行方式和期限;(五)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六)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据此,被处罚人的违法事实和证据,是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的应载事项。但在本题,区公安分局处罚的是牛某阻挠强拆行为,即妨碍公务的行为,而非违法搭建房屋行为,故D项说法错误。
27.
下列情况中,依法构成累犯的是:______A.被告人王某(男,1975年7月7日出生),1993年5月因犯抢劫罪,后依法被判刑15年,2007年1月刑满释放后,无事可做,便多次盗卖自行车、电动车,2011年5月3日盗窃电动车时被当场抓获。后某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其有期徒刑4年B.郑某交通肇事逃逸现场后,被其邻居孙某告发,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刑满释放后到家的当晚,越想越气,抓起菜刀直奔孙家,孙某正在门口吃饭,郑某见状冲上去,口中道“妈的,你找死啊!”举刀向孙某砍去,孙某躲闪不及、身中数刀而当场死亡C.赵某因危害国家安全罪而被判刑5年,刑满释放十余年后,因生意破产,遂参加某地黑社会性质组织D.关某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3年徒刑,2010年刑满释放后做起个体生意。2012年3月某夜,因酒驾被交警查获,经查其血液酒精含量330mg/100ml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根据该法第66条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都以累犯论处。
A选项中王某犯前罪时不满18周岁,故此不成立累犯;B选项中郑某的前一犯罪行为属于过失犯罪而非故意犯罪,所以也不成立累犯;C选项中赵某前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后罪属于黑社会性质犯罪,即便间隔十余年,也应当适用《刑法》第66条关于特殊累犯的成立要件,也构成累犯;而D项中,醉酒驾车构成危险驾驶罪,该罪无论酒精程度多高,只能判处拘役,故不存在累犯的可能。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无业人员甲与某国有企业财务人员李某勾结,李某故意不锁保险柜,甲潜入财务室窃取李某保管的公款,则甲成立盗窃罪,李某成立贪污罪B.无业人员乙与某私营企业职员田某勾结,田某将其保管的钢条盗出,由乙销售,对乙应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C.某企业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赵某与国家工作人员肖某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应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D.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张某与无业人员丁相勾结,由丁将自己汽车投保并烧毁该车,由张某理赔,二人将赃物10万元瓜分。丁成立保险诈骗罪,张某成立贪污罪正确答案:B[解析]关于A选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行为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以贪污罪共犯论处。”因此,A选项的说法错误。
关于B选项。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题中,无业人员乙与某私营企业职员田某勾结,田某将其保管的钢条盗出,由乙销售,对乙应以职务侵占罪共犯论处。因此,B选项的说法正确。
关于C选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第3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质定罪。”因此,C选项的说法错误。
关于D选项。丁和张某成立贪污罪的共犯。因此,D选项的说法错误。
29.
某区人民法院对范某案件进行审查后发现,该案件被告人范某不在案,则该人民法院应当决定
。A.请求上级人民法院同意由自己审理B.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C.退回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D.驳回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的起诉正确答案:C[考点]人民法院对案件经过审查后的处理[解析]根据《刑诉法解释》第117条的规定,案件经审查后,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1)对于不属于本院管辖或者被告人不在案的,应当决定退回人民检察院;(2)对于不符合本解释第116条第2至9项规定之一,需要补送材料的,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在3日内补送;
(3)对于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3项规定宣告被告人无罪,人民检察院依据新的事实、证据材料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4)依照本解释第177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准许人民检察院撤诉的案件,没有新的事实、证据,人民检察院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5)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2至6项规定的情形的,应当裁定终止审理或者决定不予受理:
(6)对于被告人真实身份不明,但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28条第2款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本题即属于上述法条第1项所列情形,所以,正确答案应当为C选项。
30.
甲以杀人故意放毒蛇咬乙,后见乙痛苦不堪,心生悔意,便开车送乙前往医院。途中等红灯时,乙声称其实自己一直想死,突然跳车逃走,三小时后死亡。后查明,只要当时送医院就不会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不对乙的死亡负责,成立犯罪中止B.甲未能有效防止死亡结果发生,成立犯罪既遂C.死亡结果不能归责于甲的行为,甲成立犯罪未遂D.甲未能阻止乙跳车逃走,应以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论处正确答案:A[考点]犯罪中止;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危害行为(不作为)[解析]甲杀人后,心生悔意,开车送被害人乙前往医院,只要当时送到医院乙就不会死亡,这些情况表明甲的行为在客观上属于故意杀人的中止行为,能否成立中止犯,取决于死亡结果的发生与甲的杀人行为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如果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就不能要求甲对死亡结果负责,甲就有成立中止犯的余地。
甲放毒蛇咬乙的行为具有致乙死亡的危险性,但是,题目交代“只要当时送医院就不会死亡”,因此,甲的行为足以避免乙的死亡。乙声称想死、放弃救治,这一介入因素过于异常(一般人都会积极配合治疗),主要是异常的介入因素(乙主动放弃治疗)导致了死亡结果的发生,根据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应当认定死亡结果与甲的杀人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既然甲开车将乙送医的行为足以避免乙的死亡,则应认定甲属于“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其行为成立犯罪中止。
根据客观归责理论中的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对于精神状态正常的成年公民,刑法并不过问其纯粹的自杀行为,只要被害人自愿地选择死亡,那么,对死亡结果的发生就应由被害人自我负责,而不能要求其他人负责。虽然甲的行为也创设了乙死亡的危险,但是,这一危险是只要将乙送到医院就完全可以消灭的,被害人“自己一直想死”,突然跳车逃走,死亡结果属于其自杀行为所致,不应归责于甲,而应由乙自我负责。甲在能够杀死乙的前提下自动消除了犯罪既遂的危险,符合中止犯的立法精神,应当成立中止犯。
31.
李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执行期间表现良好,执行机关认为其可以被减刑,那么对于该罪犯的减刑应当由下列哪个机关裁定?______A.执行机关B.服刑地的省级监狱管理机关C.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D.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减刑、假释案件的处理。《刑诉解释》第449条规定:“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在收到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同意的减刑、假释建议书后一个月内作出裁定,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所以答案为D。
32.
在一起故意伤害案中,被害人周某头部受伤。公安机关派法医对被害人周某进行了伤情鉴定。由于被害人周某被打后精神恍惚,父母带其到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对伤害情况及精神状况进行了检查,并由医院出具了伤害情况和精神状况诊断书,本案中,哪一项属于证据种类中的鉴定意见?A.医院出具的伤情诊断书B.法医出具的伤情鉴定书C.医院出具的精神状况诊断书D.医院出具的伤情诊断书、精神状况诊断书和法医出具的伤情鉴定书正确答案:B[解析]鉴定意见,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为了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后所作的书面结论。应当注意的是,被害人自己到医院所作的有关伤害情况的诊断书、鉴定书,不属于鉴定意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3.
关于不作为犯,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两名民警目睹超市收银员遭一男子连捅10多刀,在旁未及时制止,其行为属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B.张某发现自己烧炭的窑洞中有被烧死的少年的尸体,随意丢弃在路边,这属于不作为的侮辱尸体罪C.李某在深山中发现弃婴,遂将其放置在民政局门口后离开,但后来无人救助,婴儿死去,李某的行为构成不作为犯D.王某发现考生作弊,让其退出考场,考生以自杀相威胁,王某仍执意让其退出考场,后考生果真跳楼自杀,王某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正确答案:A[解析]A项正确。刑法理论上认为,如果刑法直接将某些不履行义务的不作为行为规定为犯罪,这一类不作为犯罪叫真正不作为犯,或者叫纯正不作为犯。此类犯罪有:遗弃罪,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修九新增罪名),拒绝提供间谍犯罪、恐怖主义犯罪、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修九修改罪名),丢失枪支不报罪,不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罪等。
另外还有一类不作为犯罪,这种犯罪法律规定通常是以作为方式实施的比如故意杀人,但是行为人以不作为方式实施也可以成立犯罪,这种犯罪叫做不真正不作为犯。本案中,民警负有制止违法犯罪的义务,不及时制止,不履行义务,是不作为,构成滥用职权罪,但是滥用职权罪还可以以作为的行为实施:比如超越职权、玩弄职权等。所以,滥用职权罪是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B项错误。遗弃尸体的行为是侮辱尸体罪的表现之一,是作为犯罪。
C项错误。李某对于在深山中的弃婴并没有救助的作为的义务,既没有自愿接受的行为(如将婴儿抱回家),也无先前危险行为,自始至终没有产生救助义务,其出于人道将其放置在民政局门口的行为并没有使弃婴的生命法益的危险加大,相反减小了危险,不构成不作为犯。
D项错误。王某在发现考生作弊后让其退出考场是正当的行为,并不会因此而负有保护考生生命的义务,考生是能理解自杀含义的人,其自杀应由自己负责。正当的行为引起他人自杀,不成立犯罪。
34.
关于构成要件要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赌博罪中的“以营利为目的”属于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至于目的实现与否,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以及犯罪既遂的成立B.《刑法》第320条所规定的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的构成要件为“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其中,“提供”“伪造、变造”“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即属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C.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D.诈骗罪所要求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属于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正确答案:D[解析]A项正确,“以营利为目的”属于赌博罪中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行为人是否实际营利,不影响犯罪的成立。B项正确,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一般是指不需要经过人的价值判断,通过感知即可知道的。C项正确,成立故意犯罪,行为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及其意义有所了解,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当然要求行为人知道物品的淫秽性。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道物品的淫秽性,如误把普通光盘当作淫秽光盘出售的,由于没有贩卖淫秽物品的故意,不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D项错误,财产犯罪原则上都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但常见的财产犯罪,如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等,刑法条文都未明确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属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35.
2012年6月17日,某县监察局在调查宋某违纪案件中书面通知某银行将宋某的20万元存款予以冻结,但未告知宋某。宋某2014年4月20日到银行取款时才被告知其存款被冻结。下列选项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该银行对某县监察局的通知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B.该银行应当按照县监察局的通知,冻结宋某的账户C.宋某对县监察局的冻结不服,可向县政府申请复议D.宋某的起诉期限自2012年6月17日起算正确答案:C[解析]某县监察局通知某银行冻结存款,并没有影响某银行的权益,故该银行无权申请行政复议,选项A错误。
《行政监察法》第21条规定:“监察机关在调查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时,经县级以上监察机关领导人员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涉嫌人员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必要时,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依法冻结涉嫌人员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据此,监察机关需要冻结存款的,应当提请人民法院进行。监察机关并无直接冻结存款的权力。
《行政强制法》第30条第3款规定:“法律规定以外的行政机关或者组织要求冻结当事人存款、汇款的,金融机构应当拒绝。”既然监察机关无冻结权限,故本案中的银行应当拒绝,故B项错误。
《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宋某是利害关系人,故可对冻结的行政强制措施申请行政复议,C项正确。
根据2000年《行诉法解释》第42条,相对人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在本题,冻结存款发生在2012年6月17日,但宋某知道是在2014年4月20日,故其起诉期限应当从2014年4月20日起算,故D项错误。
36.
赵某是农贸市场的一个小商贩,在市场里租用了一家门面。后张某认为该门面是他的,二人发生争执。工商局在处理争议时将赵某的营业执照扣缴,导致赵某停业达3个月之久。赵某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工商局发还营业执照,并赔偿停业造成的损失8000元,门面租赁费800元以及食品过期不能出售造成的损失600元。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赵某可以获得的赔偿金数额包括:停业损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务项目明细协议书(2篇)
- 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分析报告:产业链全景、发展环境、进出口贸易、需求规模(2024版)
- 2025年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至2031年中国软式手提环自动封合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深度学习在机器人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2025年度项目经理聘用合同范本-城市综合体项目项目经理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地铁食堂便民服务承包合同
- 2025年度经理合同分享及项目管理执行协议
- 2025年度终止合伙合同: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终止合伙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油气输送管道租赁与环保监测合同
- 2023-20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综合题)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6)-江西省(解析版)
- 2025保安部年度工作计划
- 招标采购基础知识培训
- 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综述与展望
- 2024年注册建筑师-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五年级口算题卡每天100题带答案
- 2024年贵州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无人机技术与遥感
-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53-2018)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