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整套课件电子教案课件_第1页
电子政务整套课件电子教案课件_第2页
电子政务整套课件电子教案课件_第3页
电子政务整套课件电子教案课件_第4页
电子政务整套课件电子教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政务基本理论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第一讲

电子政务概述第一单元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基本理论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主要内容1.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4.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3.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2.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第一单元

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特定的实践背景?信息技术的推动信任危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1.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

国际上著名的爱森哲(Accenture)咨询公司,2000年对电子政务成熟度进行调查研究。(创新和领先的国家):加拿大、新加坡、美国;1.(积极发展的国家):挪威、澳大利亚、芬兰、荷兰、英国;2.(稳步进展的国家):新西兰、香港(中国)、法国、西班亚

爱尔兰、葡萄牙、德国、比利时;3.(在打基础的国家):日本、巴西、马来西亚、南非、意大利

、墨西哥。4.2.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创新和领先的国家):新加坡、加拿大、美国;1.(积极发展的国家):澳大利亚、丹麦、英国、芬兰、中国香港、德国、爱尔兰、荷兰、法国、挪威、日本;2.(稳步进展的国家):新西兰、西班牙、比利时、中国;3.(正在打基础的国家):葡萄牙、巴西、马来西亚、意大利、

南非、墨西哥、俄罗斯、印度。4.

国际上著名的爱森哲(Accenture)咨询公司,2006年——2007年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调查研究。2.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2008年度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就电子政务的整体发展水平而言,欧洲居世界首位,其电子政务发达程度明显优于世界其他地区;以下依次为美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其中亚洲和大洋洲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从2003年起,对全球190多个国家的电子政务进程进行调查,并每两年发布一次《年度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2.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2.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2012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从地区发展情况来看,北美(0.8559)、欧洲(0.7188)和东亚

(0.6344)处于领先位置。2.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2014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2.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美国:电子政务的样本工程政府提出的口号:让人们最多点击鼠标三次就能够办事。2.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美国:电子政务的样本工程2.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英国:电子政务的瘦身计划陆续关闭了95%以上政府网站,将原有政府各部门951个网站减至26个。2.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加拿大:整合数字“民众需求”“一站式服务”“不断创新”2.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新加坡:深度服务“电子公民服务中心”几乎覆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娱乐与运动”、“防务与安全”、“教育、学习与工作”、“家庭与社区发展”、“健康与环境”、“住房”和“交通与出游”等主题。2.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发展成为一个信息化程度很高的国家,其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体制1系统超前的信息化规划2健全的法律法规3电子政府的大力示范和鼓励4重视基础设施建设52.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韩国:面向民众的数字政府G4C(GovernmentForCitizen)工程G4B(GovernmentForBusiness)工程2.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韩国各界对电子政务的高度重视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快速立法软环境的建设

“无处不在”的发展方向2.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政府让ICT成为国家改革的重要工具所有行政手续均可用网上完成《电子政府法》有这样一项明确规定。“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则行政机构之间能够用电子确认的事项就不能要求国民提交纸质证件”政府让电子政府建设成为国家级课题韩国:面向民众的数字政府发展阶段主要内容起步阶段通过政府网站发布与政府相关的各种静态信息。提高阶段在网上发布与政府服务项目有关的动态信息,包括向用户提供某种形式的服务,这种沟通是单向的。交互阶段具备了政府与用户的双向沟通的功能,建立了政府信息传递—公众意见反馈—政府部门回应的沟通机制。事务处理阶段实现了网上事务处理,政府可以以电子的方式完整地实现各项政府业务的处理和服务的传递。全面变革阶段政府网站提供所有业务的“一站式”服务。2.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国外电子政务发展阶段国外电子政府发展的主要特点?(2)

以服务为中心,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技术(1)

政治意愿与目标实现的结合(3)

政府门户网站成为主要趋势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为核心,强调资源整合。追求简洁实用,目录体系清晰。不让公民跑路3.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特点(1)新兴技术不断推动应用创新,各国加大新兴ICT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从“电子政府”走向“电子治理”的新目标。电子公共服务电子包容电子参与连接性治理(3)注重政府顶层管理架构与领导力建设,推动公共

行政转型。4.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第二单元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基本理论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主要内容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1.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第二单元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国: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重点1初始期(办公电子化工程):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起步期(三金工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2发展期(政府上网工程):20世纪90年代以后3整体发展期:(全面建设)21世纪以后41.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2002年后,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开始从“三网一库”(三网是指各级政府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网、办公业务资源网、政府公众信息网,一库是指政务资源数据库)向“政务内外网”转变,形成了稳定、更加科学的发展模式与体系。2002年7月3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提出了“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宣布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主要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重点展开。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中国人口基础信息库,基本建成以居民身份标识码为唯一标识的全国人口基础信息库和查询服务中心,实现全国13亿人口信息计算机管理;在此基础上,有关业务部们各自建设支持相应业务系统的人口库。中国人口基础信息库?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建设以唯一机构代码为基础的全国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和查询服务系统,向所有需要单位信息的单位提供服务。其他部门在此基础上,根据各自的需要建设相应的单位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建设国家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形成空间地理信息交换和共享的机制,为各级政府和各行业部门提供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服务。基本建成水文、矿产、土地、森林、耕地、海洋等资源的基础信息库,形成基础资源信息库交换和共享机制。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库、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数据库、金融数据库、财政税收数据库、消费数据库、物价数据库、商业与物流数据库、中国产业发展数据库、中国区域经济数据库、中国政策法规数据库、中国国家统计数据库、企业管理及经营战略数据库等。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党政系统市府直属金卡工程金关工程金桥工程金税工程金财工程金卫工程金宏工程Internet金质工程金水工程金保工程金审工程金旅工程金盾工程金农工程

“2523”分为四个层次,“2”指提供宏观决策支持的金宏工程、金土工程;“5”指涉及金融系统的金财、金税、金卡、金审和金关工程;“2”指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金盾工程、金保工程;“3”指具有专业性质但对国家民生具有重要意义的金农、金水、金质工程。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国务院电子政务示范工程启动(2002年8月)九个部委:国务院办公厅、国家计委、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总局、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七个地方政府: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深圳市、青岛市、四川绵阳市、广东南海市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开通,这是我国信息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2006年5月颁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推行电子政务,包括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控、完善宏观调控四个方面。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它规定了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2010年,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

2011年称为中国“政务微博客元年”,政务微博客进入了爆发式发展阶段,在短时间内已成为网络问政的平台和重要渠道,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2012年4月,《“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出台,拉开了我国电子政务“十二五”乃至未来十年工程建设新的序幕。2013年中国政府网开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微博微信成为政府网络标配,标志着“政府网站+”时代来临。2012年也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迅猛的一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顶层设计成为电子政务重要的工作思路。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办理出入境证件“微信预约”只需2分钟;通过按时段分配额度平衡了窗口资源;以前高峰时段2个小时的办证时间缩短到了20分钟。

提高效率:统计、工商注册

加强监管:审计、会计集中

廉政建设:信息公开、政务公开

改善服务:网上报税、市长信箱

公共管理:应急系统、社区服务电子政务带来政府绩效的改善?2.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成效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GDI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14年联合国电子政务的调查报告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拥塞”现象?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问题——“面子工程”“如果我们把这些地方的电子政务系统关掉,政府的工作和群众的生活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影响。”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信息孤岛”公民企业访问者公务员其它社会组织政府部门A政府部门B政府部门C信息系统A信息系统B信息系统C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问题—重“电子”轻“政务”电子政务是指将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政务处理中,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而不是简单以“办公自动化”为核心和主要内容。不是买上几台电脑,建立起一个局域网就是“电子政务”了。相反,它必须建立在各级政府机关有了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它的建设要同政府机关简化办事程序、精简业务流程、改革政府职能的工作同步进行。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问题—规划太大、实施太慢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问题——缺乏安全保障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外包或内包?数字鸿沟项目失控等问题问题——???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单元

电子政务基本理论电子政务基本理论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主要内容1.电子政务的概念2.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第三单元

电子政务基本理论1.电子政务的概念

企业: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及时获得商业信息、得到公平竞争机会、简化相关手续。公民: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反映意见、寻求政府帮助,简化服务环节,成为政府与公民间交流的纽带。

其他政府部门:共享信息、协同办公、简化环节。

政府部门:内部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从行为主体角度1.电子政务的概念从网络平台角度1.电子政务的概念政务公开:政府机构的各种信息放到网络上,供

社会了解和使用;信息沟通:政府与公众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互动;在线办理:政府事务在网络上与社会公众的互动

处理。从基本功能角度1.电子政务的概念第一层,它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1第二层,电子政务总是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权力的行使相联系;2第三层,电子政务不意味着传统的政务过程进行一个信息化的复制,而是对传统的政务活动、传统的政务过程进行信息化的改造。31.电子政务的概念电子政务三要素基于三要素的理解运用信息以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公众摆脱传统的层层关卡以及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政府机关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是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政府依据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获得的形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等,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从应用、服务及网络通道等三个层面进行电子化政府基本架构的规划。1.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播技术等,将管理和服务的一项项具体业务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提高内部协调与管理效率,以及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1.电子政务的概念电子政府01政府信息化02办公自动化03电子商务04区别与联系?1.电子政务的概念政治理论基础01

02

03

04经济理论基础管理理论基础系统理论基础

05技术理论基础2.电子政务的理论基础第四单元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电子政务基本理论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主要内容3.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2.多角度的电子政务体系结构1.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第四单元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1.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从政务层次看2.多角度的电子政务体系结构党中央部委局域网全国人大局域网国务院局域网全国政协局域网建设部局域网税务总局局域网…专网国家级省委局域网省人大局域网省政府局域网省政协局域网省建设厅局域网省税务局局域网…专网省市级市委局域网市人大局域网市政府局域网市政协局域网市建设局局域网市税务局局域网…专网地市级县委局域网县人大局域网县政府局域网县政协局域网县建设局局域网县税务局局域网…专网县级专网专网专网专网专网专网从互联结构看2.多角度的电子政务体系结构从技术角度看2.多角度的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第一类:政府向社会提供的应用服务

信息发布及查询;信访、建议、反馈以及统计系统;各类项目计划的申报、申请;

相关文件、法规的发布及查询;各类公共服务性业务的信息发布和实施。3.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第二类:政府部门之间的应用

各级政府之间的公文信息审核、传递;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多媒体信息应用平台;同级政府之间的公文传递、信息交流。3.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第三类: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系统

政府部门的公文流转、审核、处理系统;

政府内部各类专项管理系统;政府内部各类事务管理系统;

政府内部面向不同管理层的统计、分析系统。3.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第四类:政府内部核心数据的应用系统

机要、机密文件及相关管理系统;

领导事务管理系统,如日程安排、个人信息;涉及重大问题的决策分析、决策处理系统;

涉及国家重大事务的数据分析、处理系统。3.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

第五类:政府电子化采购

由政府、供应商和电子采购部门组成电子采购部门的网站联结三方3.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

第六类:电子化社区

包括:社区电子化管理;社区电子化服务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从医疗教育到休闲娱乐等,从治安环境到职业介绍等。3.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电子政务应用模式电子政务应用实践电子政务的模式创新电子政务与

现代政府建设第二讲电子政务的应用创新电子政务应用模式电子政务应用实践电子政务的模式创新电子政务与

现代政府建设第二讲电子政务的应用创新电子政务应用模式电子政务应用实践电子政务的模式创新电子政务与

现代政府建设第二讲电子政务的应用创新主要内容1.国际电子政务应用实践2.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实践3.美国电子政务应用实践第一单元电子政务的应用实践1.国际电子政务应用实践对电子政务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国际化视角)FromUNE-GovSurvey2014电子政务是“政府应用ICT为公众提供信息和服务”

(《2004全球电子政务准备报告》)更宽泛地讲,EG可以简化和整合流程,有效管理数据,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拓展公众参与的渠道

CostEfficiencyAccountabilityService降低成本的目标正被逐渐增加公共价值所取代。EG正在由G2G/G2B/G2C等模式向一种更全面的、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方向转变。1.国际电子政务应用实践1.国际电子政务应用实践内容框架Chapter1:Worlde-governmentrankings(全球电子政务排名)Chapter2:Progressinonlineservicedelivery(在线服务提供的进展)Chapter3:E-participation(电子参与)Chapter4:Wholeofgovernmentandcollaborativegovernance

(整体政府与协同治理)Chapter5:Mobileandotherchannelsforinclusivemultichannelservicedelivery(整合渠道以实现政务服务的多路径交付)Chapter6:Bridgingthedigitaldivide(缩小数字鸿沟)Chapter7:E-Governmentforthepost-2015era:theusageperspective

(后2015时代电子政务应用前景)Chapter8:OpenGovernmentData(开放政府数据)1.国际电子政务应用实践-32014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综述Globaltrendsine-government

ProgressinonlineservicedeliveryEmpoweringpeoplethroughexpandinge-participationThecriticalneedforwhole-ofgovernment-approachesandcollaborativegovernanceReachingouttocitizensthroughmobile,socialmediaandinclusivemultichannelservicestrategiesThechallengeofthedigitaldividePromotingusageiskeytodeliveringdevelopmentimpactsOpengovernmentdataasanewdevelopmentresource2.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实践新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几个转变

两个重要事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与

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如何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是

当前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以及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关键。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

成立,中央层面设置的领导和议事协调机构,将提高

整体规划能力和高层协调能力。2.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实践新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几个转变 EG的几个重要转变:在建设的目标、思路、模式、

应用范围

期待成效

等方面加大转变,为提高国家

治理体系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2.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实践新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几个转变建设目的:以工程项目为中心向以应用服务为中心的转变建设思路:从分散建设向集中统一管理转变建设模式:由自建、自管、自用为主向走

专业化、市场化转变应用范围:从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为中心向

突出社会治理为中心的转变期望成效:从以注重业务应用为主向应用、技术、网络、

产业、安全互动转变1.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实践2.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实践2.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实践在2014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评估框架下进行的此调查国内首次由电子政务专业研究机构进行的调查针对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性调查”从基础准备、在线服务、电子参与、新技术与新应用等方面进行单项及综合评价1.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实践1.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实践1.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实践1.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实践1.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实践3.美国电子政务应用实践美国数字政府战略:构建21世纪更好服务人民的平台 EnabletheAmericanpeopleandanincreasinglymobileworkforcetoaccesshigh-qualitydigitalgovernmentinformationandservicesanywhere,anytime,onanydevice. Ensurethatasthegovernmentadjuststothisnewdigitalworld,weseizetheopportunitytoprocureandmanagedevices,applications,anddatainsmart,secureandaffordableways. UnlockthepowerofgovernmentdatatospurinnovationacrossourNationandimprovethequalityofservicesfortheAmericanpeople.StrategyObjectives3.美国电子政务应用实践第二单元电子政务应用模式主讲:高天鹏副教授第二讲电子政务的应用创新电子政务应用模式电子政务应用实践电子政务的模式创新电子政务与

现代政府建设第二讲电子政务的应用创新GtoG模式GtoB模式GtoC模式GtoE模式主要内容第二单元电子政务应用模式G2G(GovernmenttoGovernment)

发生在各级党政部门之间G2B(GovernmenttoBusiness)

发生在政府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G2C(GovernmenttoCitizen)

发生在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及个人之间G2E(GovernmenttoEmployee)

发生在政府与公务员之间第二单元电子政务应用模式1.G2G模式 G2G是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

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有:

政府内部协同办公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电子公文系统 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电子培训系统 业绩评价系统政府内部协同办公系统1.G2G模式2.G2B模式

G2B是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主要有: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服务2.G2B模式2.G2B模式3.G2C模式 G2C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是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3.G2C模式4.G2E模式 G2E模式是利用Intranet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办公和

员工管理体系的电子政务模式,是政府机构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内部电子化管理的重要形式,保证政府内部管理和工作的正常运行。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绩效考核系统公务员日常管理电子人事管理4.G2E模式4.G2E模式电子政务应用模式电子政务应用实践电子政务的模式创新电子政务与

现代政府建设第二讲电子政务的应用创新主要内容1.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3.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建设4.电子政务与法治型政府建设5.电子政务与创新型政府建设第三单元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建设对传统行政环境的影响1.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对传统行政管理职能的影响对传统行政组织的影响对传统行政人员的影响对传统行政环境的影响1.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政府管理环境的变迁,没有哪一次能与当今社会

电子政务带来的变化相比。硬环境软环境对传统行政环境的影响1.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硬环境(办公设施)自动化设施第一次全面进入政府管理领域

直接面向

以信息设备

人、事为中介

事务性工作

更具创造性非例行的工作

有限时间

anywhere

空间anytime7×24对传统行政环境的影响1.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软环境:行政观念、文化、制度单向被动接受

主动的参与者

信息的受众从政府角度:参与

与政府配合从公民角度:参与

可以实现影响政府决策对传统行政管理职能的影响1.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促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改变政府管理职能的主要实现方式降低了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成本117提供工具创造环境条件信息通道充分的

信息资源数量质量EG对职能转变的影响政治统治、

阶级斗争直接管理管制社会管理、

经济建设间接管理服务EG(助推器)EG对职能实现方式的影响以管制实现

政府职能以服务实现

政府职能EG以服务见长EG降低职能实现成本人力成本落后的

工作方式暗箱操作精兵简政廉政EG对传统行政组织的影响1.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大工业社会(现代科层制)信息时代?(何种组织形式)对传统行政组织的影响1.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21最大缺陷信息分散EG要求的信息共享按职能的

组织结构扁平化的

组织结构对传统行政组织的影响1.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庞大的中间层的精简,使政府机构在比较大的程度上得到精简,同时解决信息传递的长周期、失真问题,提高政府部门工作的效率和行政决策的质量。对传统行政人员的影响1.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整体结构将发生变化 单纯技术、管理人员↘ 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 只起信息传递的中间人员↘对传统行政人员的影响1.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人员素质将大幅提升 例行工作大量被EG系统取代 创造性工作增加 对人员素质提出高的要求,促进提高对传统行政人员的影响1.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数量将减少 职能转变,不该管的不管,服务外包 该做的借助EG系统做得更好,更节省人力。2.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传统政务的特点层级结构流程繁琐成本高昂信息容易失真失效2.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类

别传统政务电子政务管理形态实体性虚拟性管理区域区域性

全球性决策权限集中管理决策权下放管理模式政府实体性管理系统程序式管理组织结构垂直化分层结构扁平化辐射结构管理幅度窄宽管理层次多少运行环境传统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2.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类

别传统政务电子政务基本理念管理控制公开参与运作方式层层审核在线通畅沟通模式单向双向互动服务层面多样化单一化遵循法则政务边际成本递增政务边际成本递减管理方式粗放管理精细管理管理成本高低管理效率低高3.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当前政府管理特点:社会管理职能居于主要地位,而政治统治职能居于第二位政府管理职能的实现,将主要通过服务,而不是管制“政府管理就是服务”3.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电子政务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电子政务具有服务的属性和技术优势。电子政务支撑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电子政务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发展。4.电子政务与法治型政府建设1.电子政务是政府透明、廉洁的有力保证透明、廉洁是构建现代政府的基本内涵。电子政务公开了政府职权行使、行政行为过程,有利于公众监督行政的实施。2.电子政务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路径电子政务建设承载法治政府的理论诉求和现实愿景,是法治政府建设付诸实施的重要途径和方法。5.电子政务与创新型政府建设1.电子政务推动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电子政务创新了政府管理与服务体制,推动了政府机构内部管理体制与工作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了政府内部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打破各自为政,实现政府信息共享,推动应用深度整合,统一窗口服务,提升管理水平。由自我服务向公众服务转变。2.电子政务促进民主制度的创新电子政务的信息公开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电子政务应用模式电子政务应用实践电子政务的模式创新电子政务与

现代政府建设第二讲电子政务的应用创新主要内容1.网格化政务管理模式2.“云”政务管理模式3.智慧政务管理模式第四单元电子政务的模式创新1.网格化政务管理模式

所谓网格,就是将城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

城市网格化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

分离的形式。

网格管理的主要优势是政府能够主动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1.网格化政务管理模式2.“云”政务管理模式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通过

虚拟化方式共享资源的计算模式,使计算、存储、

网络、软件等资源,按照用户的动态需要,以服务

的方式提供。2.“云”政务管理模式

云计算的特点使用的便捷性服务提供的多元性用户端设备成本的低廉性服务的安全性2.“云”政务管理模式

云计算的优势决定了它将成为解决电子政务

难题的强大武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实现业务协同最大限度地实现互联互通2.“云”政务管理模式

“云”政务管理模式就是政府依托“政府云”服务平台,借助相关技术,通过集中式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严密的权限管理和安全机制来实现的数据和信息管理,以便公众快捷、高效、公平地通过对“政府云”的访问而获取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2.“云”政务管理模式《北京“祥云工程”行动计划》

该计划意在整合北京市云计算产业的高端人才、风险投资、产业基地、创新性企业等产业发展要素,推动云计算产业早起步、快发展、上规模,在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北京市于2013年启动电子政务云建设。2.“云”政务管理模式3.智慧政务管理模式

智慧政务管理模式是指政府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信息技术,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务管理模式。

智慧政务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3.智慧政务管理模式

马来西亚:信息架构通过提供连接服务达成“整体政府”目标informationarchitectureblueprintaimstoachieveawhole-of-governmentbyprovidingconnectedservicedelivery

整体政府(Whole-of-Government)社交媒体的应用第一单元

电子政务技术体系构成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政务管理的流程再造和改革创新,形成简便、务实、廉洁、高效的政务管理模式电子政务技术体系电子政务技术体系就是为了实现电子政务而采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总汇第三讲电子政务技术体系第一单元

电子政务技术体系构成政务活动信息技术第一单元

电子政务技术体系构成第一单元

电子政务技术体系构成电子政务技术分类网络技术软硬件运行技术应用程序技术集成主要内容1.电子政务网络平台3.应用程序技术集成平台4.电子政务技术体系构成2.电子政务软硬件运行环境第一单元

电子政务技术体系构成1.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内网(机关内部办公网)专网(办公业务资源网)外网(公共管理和服务网逻辑隔离物理隔离逻辑隔离互联网信息资源库三网一库结构1.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内网:机关内部办公网以政府各部门的局域网为基础,建立在保密通信平台上。主要运行党政决策指挥、宏观调控、行政执行、应急处理、监督检查、信息查询等各类相对独立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专网:办公业务资源网连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政机关、上下级相关业务部门。根据机构职能,在业务范围内,与内网有条件互联,实现地区级别涉密信息共享。运行各级政府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行业部门业务管理系统外网:公共管理和服务网建立在公共通讯平台上,主要用于政府信息发布,向社会提供政府服务专网与外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影响数据的实时交换,限制了政府面向企业和公众的服务发展内、外网体系1.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政府内网原内网并入,主要是连接国务院办公厅内部、各部委、副省级以上政府部门,并与党委、人大、政协等系统建立有条件连接政府外网原专网和外网打破物理隔离,专网中副省级以下入政务外网1.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核密网(中办、国办)政务内网政务外网绝对隔离物理隔离逻辑隔离互联网内外网结构各级政府门户网站政府内网

政务内网可包括局域网、园区网、城域网、广域网等,一般采用TCP/IP协议,IP地址要使用互联网的保留地址;

不同部门的内网之间进行层间物理隔离或逻辑隔离,通过专用网络互联;

在城域网和广域网上,政务内网数据传输要采用普密级以上的加密

政府内网主要是一定级别(副省级市)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它与此级别以下的政务部门办公网实行物理隔离;

局域网指的是在较小的区域内连接起来的网络;1.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政府外网政府外网也可包括局域网、园区网、城域网、广域网等,采用TCP/IP协议,IP地址可以使用内部保留地址或合法地址;

城域网或广域网上的数据传输也采用VPN技术,可采用商密级加密

政府外网是政府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府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即“行政监管”和“公共服务”等所需要的不涉及办公业务的服务;1.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硬件):包括各种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光纤、交换机、防火墙、存储设备等1.(操作系统):UNIX,Linux,Windows2.(应用服务器软件):3.

5.4.2.电子政务软硬件运行环境(软件环境):不仅包括软件开发和运行环境,而且包括软件工程环境,如软件测试、文档管理等环境应用服务器软件是电子政务网站的核心4.(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存储技术、数据链接技术、数据交换技术2.(B/S技术):CSS、DHTML、XHTML、HTML、XML、ASP、JSP、VXML等;1.(多媒体技术):

2.(安全技术):3.(智能处理技术):数据仓库、数据挖掘

4.3.电子政务应用程序技术集成平台采用录音、扫描输人和视频采集的办法输人数据库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身份验证技术和授权4.4.电子政务技术体系电子政务智能处理体系电子政务数据管理体系电子政务网络技术体系主要内容1.网络技术基础4.物联网技术3.移动网络技术2.Web技术第二单元

电子政务网络技术体系1.网络技术基础ARPANET: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建设起来,主要用于连接美国国防部和军事研究机构1.网络技术基础1985年,NFS建立NSFNET由ARPANET分离出来MILNET实现了NSFNET连接后,就开始采用Internet这个名称ARPANET宣告解散90年代初,商业机构开始进入互联网1995年,NSFNET停止运作1.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采用通信手段,将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用外部设备,按一定的方法连接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依靠网络软件的支持,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成要素:(网络连接对象):独立主机系统(服务器、工作站、打印机等)1.(通信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2.(通信协议):计算机在网络中通信的规则3.(网络操作系统):用于管理网络的软件和硬件资源4.1.网络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分类:1.网络技术基础局域网覆盖范围:几米至10公里左右距离城域网覆盖范围: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广域网覆盖范围:几百公里以上1.网络技术基础Internet:通常代表一般的网络互联,即网际网,通常将互联的网络集合称为互联网Internet,也称为因特网,是指特定的世界范围的互联网,全球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网络1.网络技术基础

网络拓扑结构:指网络中计算机及其他设备的连接关系,是网络中的通信线路和结点间的几何排序,并用以表示网络的整体结构外貌1.网络技术基础1.网络技术基础1.网络技术基础

网络协议:控制数据通信的一组规则,定义了通信内容、如何通信及何时通信;网络协议一般都有分层的概念,如ISO/OSI的七层模型;局域网中最常见的三个协议是MICROSOFT的NETBEUI、NOVELL的IPX/SPX和交叉平台TCP/IP1.网络技术基础

组网技术:局域网以太网FDDIATM无线局域网基于交换的局域网广域网综合业务数字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光纤网卫星通信系统Web三要素:2.Web技术HTTPHTMLURL2.Web技术Web工作机制:2.Web技术Web技术发展:2.Web技术从Web1.0到Web2.0从Web2.0到Web3.0WebService3.移动网络移动网络:指用户能够通过手机、PDA或其他手持终端,以无线的方式通过各种网络(WLAN、BWLL、GSM、CDMA等)接入互联网3.移动网络

移动网络四要素:3.移动网络

基于移动网络的政府服务:移动政府网站接入移动现场办公远程数据采集3.移动网络

移动政务提供服务的方式:便携电脑+无线网卡手机终端十移动通信网络4.物联网物联网:

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4.物联网物联网中的关键技术:RFID传感器网络与检测技术智能技术纳米技术4.物联网物联网应用范围: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卫生情报收集。。。。。。主要内容第三单元

电子政务数据管理体系、智能处理体系一、电子政务数据管理体系数据管理概念数据库管理技术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XML与内容管理技术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二、电子政务智能处理体系政务智能概念政务智能核心内容政务智能技术一.电子政务数据管理体系数据:

在计算机系统中,各种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语音、图形、图像等统称为数据,数据经过加工后就成为信息数据管理:

将科研领域、生产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原始数据运用一定的工具转换成有用的另一种形式的数据,是人们对数据进行收集、组织、存储、加工、传递和利用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电子政务数据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对政务活动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加工1.数据管理概念1.数据管理概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1.数据管理概念

人工管理阶段:1.数据管理概念

文件管理阶段: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数据集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税务部门数据集工商部门数据集文件系统应用程序1物理文件1应用程序2应用程序n物理文件n物理文件2文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阶段:1.数据管理概念财政部门工商部门税务部门政府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组成:2.数据库管理技术

电子政务常用数据库:2.数据库管理技术OracleDB2SybaseMicrosoftSQLServerinformixMySQL3.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

就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许多可以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管理和使用的技术3.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基于内容的检索技术超媒体技术4.XML与内容管理技术内容管理技术是什么?

要在使用端建立一个跨系统、跨平台的系统,让各种操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等都能在这个跨平台的系统上运行,让人力资源管理、销售、营销等不同部门和不同需求的用户都能使用它

对各种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传递和利用,并集成到结构化数据的商业智能环境。包括记录管理、文档管理、数据管理、网站内容等,突破了传统的办公自动化4.XML与内容管理技术内容管理技术是什么?内容管理平台要以信息共享为目的,面向海量信息处理,集信息数字化、分布式存储、管理、传播、查询为一体的管理平台目标就是要解决信息分析、过滤、阅读权限和安全管理等问题,实现从内容采集、创建、传播到分析等整个产业价值链的整合4.XML与内容管理技术5.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数据管理采集技术数据管理存储技术数据集成服务技术数据管理服务技术5.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数据管理采集技术电子政务云平台数据管理采集技术,是在指依照云平台管理和服务范围内政务信息用户的需求,从电子政务云平台或者接入云平台的有关信息源或载体内对各种形态的政务信息(包括政务业务应用、物联网、互联网等)发现、定位、采集、提取并加以聚合和集中的管理(1)数据管理采集技术:5.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1)数据管理采集技术

a采集对象管理数据源:平台能管理的数据来源,涵盖在平台内外部署的所有应用系统,应包括政务业务应用、物联网应用、互联网应用和移动应用等。5.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

b采集过程管理平台对采集对象的绑定:通过绑定方式对数据提供者和使用者进行关联和管理采集流程调度:在采集过程中,依照数据提供周期及使用周期的不同,提供不同频次的数据采集调度并行采集技术:为提高采集效率,通过多通道分时复用数据采集、多通道同步数据采集、分布式数据采集等采集技术(1)数据管理采集技术5.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

c采集监控管理状态监控:监控采集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包括提供采集对象监控(运行状态、负载情况监控等)任务监控:能实时了解采集任务执行情况(执行时间、采集数据量、采集数据大小、空间使用情况、内存使用情况等)异常监控:针对异常情况,能提供异常情况预警,包括(采集任务失败、采集节点状态异常、网络情况异常等)(1)数据管理采集技术5.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

d采集统计管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负责对采集过程和采集结果的统计,包括(采集任务运行情况、采集任务资源使用情况、采集任务异常事件统计等、将各种信息以不同图标方式展示)(1)数据管理采集技术5.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2)数据管理存储技术数据管理存储技术在云计算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环境下,针对数据的非确定性、分布异构性、海量、动态变化等特点,采用分布式数据管理技术对数据存储进行有效管理,为向用户提供高效的服务奠定基础5.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存储管理:通过集群、分布式文件系统、网格等技术,实现存储设备间的协同工作存储调度:应提供根据不同任务需求、调度模型的云服务动态调度机制存储监控:在存储过程中监控存储的所有活动存储备份:任一存储设备故障不会影响应用可用性,系统自动完成数据的恢复(2)数据管理存储技术5.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3)数据服务管理技术数据服务管理技术

电子政务云平台应提供数据管理的服务技术,方便各部门用户管理、处理和共享所需的各种数据资源。

设计针对服务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进行管理提供的服务5.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3)数据服务管理技术

数据服务发布管理

数据服务访问管理

数据服务变更管理

数据服务监控管理5.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4)数据集成服务技术数据集成服务技术

数据集成服务应提供面向多用户的ETL服务技术,即数据抽取、数据转换、数据加载服务。同时提供用户自主使用的ETL开发配置和监控管理服务,帮助用户将批量异构的数据集成到统一的存储管理系统中,以便完成进一步的数据挖掘和分析5.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5)其他技术5.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5.云平台数据管理技术政务智能概念:二.电子政务智能处理体系政务智能是为提高政府运作效能而采用的一系列方法、技术和软件的总和,是帮助政府提高决策能力、运作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概念、方法、过程以及软件的集合政务智能应用:二.电子政务智能处理体系基于网络通信的数据处理基于消息机制的业务协同基于主题分析的信息管理基于知识发现的辅助决策基于政务管理的政府行政能力工作绩效评价政务智能技术:二.电子政务智能处理体系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知识管理技术政府信息门户主要内容第四单元

电子政务应用体系常见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1.常见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电子政务行政办公系统日常事务系统业务处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在线行政系统信息分析系统信息交换系统协同业务系统协同决策系统电子政务决策支持系统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应用体系是建立在电子政务技术体系基础上,面向应用构建的各种政务系统2.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大数据浪潮,汹涌来袭,与互联网的发明一样,这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更是在全球范围启动透明政府、加速企业创新、引领社会变革的利器。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有言,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创造未来。而“大数据战略”,则是当下领航全球的先机。——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2014年3月5日,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这是“大数据”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也表明其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将得到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在这一点上,李克强的态度非常明确2014年11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杭州与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中外代表座谈据中国政府网报道,李克强对参会的外国互联网大佬说:“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不仅有电子商务,还有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中外企业在这些领域都可以进行交流对话和合作,相信你在中国会有更大市场”大数据基本概念Bigdata大数据About什么是概念阐述大数据(bigdata,mega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的4V特征VelocityValueVolumeVariety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美国政府宣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联邦政府宣布提供2亿美元投资。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新加坡的大数据战略——“利用数据作为资源”。新加坡已确立其作为全球数据管理枢纽的地位,汇集了东南亚超过50%的商业数据托管及中立运营商数据中心。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构建科学的预警监控体系,整合城市规划、交通、治安、城管、环境、气象等方面的数据资源城市管理在民生领域,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服务能力和运作效率,提供个性化服务,比如医疗、卫生、教育等部门民生面向电子商务、工业制造、交通物流、商贸零售、金融、电信、能源、传媒等数据量大的行业领域,引导这些行业积极投身大数据应用行业领域双击添加标题文字大数据时代的政府精细化管理大数据能够更为有效地集成各类政治、经济、生态等领域的信息资源,为决策者决策提供决策支撑。大数据最大的魅力在于“通过交叉复现,直抵事实的真相”。决策的美妙和难点之处在于对未来的预测,而大数据的核心正是预测。以大数据提升政府的科学决策水平大数据所具有的智能化、实时性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为政府精细化管理提供了重要帮助。例如:谷歌公司对于甲型H1N1流感的精准预测。大数据有效降低精细化管理成本:1)激活大量日常运行数据,有效地存储加工各种类型数据,节省了信息的采集成本。2)数据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治理方式和治理工具,降低管理成本以大数据提升政府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政府移动式民主是指政府为促进公众更有效地参政议政,利用移动技术为其提供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和平台。其价值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公众可以利用移动电话直接对政府工作候选人进行投票,并可以方便的获知自己选出的代表选举结果,实现其选举权利;二是公众通过利用移动设备,可以直接向政府和官员表达对其工作和决议的意见、诉求和愿景,为政府改进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发挥政府事务中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大数据促进政府服务的精细化、人性化

大数据时代对政府社会管理的影响大数据时代对政府社会管理的影响公共决策——趋于“社会化”社会参与—从“象征性”到“实质性”社会危机治理——“去危机”化大数据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其核心在于运用大数据理念和意识创新决策机制,实现“数据驱动决策”,“引导政府前进的将是基于实证的事实,而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利益集团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施加的影响”大数据时代,信息和加工信息能力方面的限制被最大程度地“最小化”了,物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为信息决策提供了大量实时而精准的数据,云计算为海量数据存储提供了“场地”和平台,开源软件、商业智能等技术的成熟保证了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更为关键的是,社交网络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社会行为数据使得政府决策“社会化”特征更加明显,社会行为数据的深度分析使得政府在决策治理机制上呈现出社会化创新趋势。大数据时代对政府社会管理的影响目前,公众参与仍然以象征性参与为主;大数据时代,政府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把民众当作“合作伙伴”和城市问题的“决策者”,给民众提供广泛的参与机会,从而推动公众参与由象征性参与阶段迈向实质性参与阶段。⑴增强公众社会参与的合法性⑵拓展公众参与的渠道⑶激活公众的社会创造力公共决策——趋于“社会化”社会参与—从“象征性”到“实质性”社会危机治理——“去危机”化大数据时代对政府社会管理的影响危机的发生有着内在联系和必然性,政府要做的是监测数据,找到规律,预警防范。大数据通过增强对现象发生小概率的关联与研究,可以有效减少社会危机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强风险预警能力,降低社会危机带来的危害。公共决策——趋于“社会化”社会参与—从“象征性”到“实质性”社会危机治理——“去危机”化大数据将成为政府公共服务支撑点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大数据将提升电子政务和政府社会治理的效率。大数据的包容性将打开政府各部门间、政府与市民间的边界,信息孤岛现象大幅削减,数据共享成为可能,政府各机构协同办公效率和为民办事效率提高,同时大数据将极大地提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大数据成为政府公共服务支撑点支撑政府服务在线2.0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完善电子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改变政府管理方式提高决策效率123456未来?电子政务规划电子政务建设第四讲

电子政务的规划与建设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电子政务外包电子政务决策咨询电子政务规划电子政务建设第四讲

电子政务的规划与建设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电子政务外包电子政务决策咨询主要内容1.电子政务规划的内涵2.电子政务规划的原则

3.电子政务规划的内容

4.电子政务规划的过程5.电子政务规划的方法第一单元电子政务的规划1.电子政务规划的内涵

电子政务规划是由政府高层管理者和信息管理者,根据政府自身和社会的长远发展目标,从政府治理范围的全局出发,以政府的核心工作和关键问题为重心,结合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确定电子政务系统总体建设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电子政务系统总体结构和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选定系统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构成方式等一系列工作的总和。2.电子政务规划的原则

全局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2.电子政务规划的原则

全局性原则跨部门、跨行业乃至跨区域的系统工程坚持各部门之间的统筹规划,加强联系和

资源共享以政务为核心,不能为局部利益而牺牲

整体利益2.电子政务规划的原则

实用性原则充分满足政府办公以及用户对象的需要,

不需要复杂的培训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最大限度的符合实用的要求2.电子政务规划的原则安全性原则安全可靠是电子政务系统的首要要求把安全的理念贯穿于电子政务开发、运行、

维护的全过程2.电子政务规划的原则一些具体规则以公众需要为目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信息资源规划为先导以标准化为基本尺度规划要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规划要确定发展优先级系统安全是规划的基本要素3.电子政务规划的内容

背景分析

目标和任务分析

实施方案分析

实施保障分析

评估与改进分析3.电子政务规划的内容

背景分析国际国内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和趋势分析本地区、本部门在履行政府职能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公众对本地区、本部门电子政务发展的需求3.电子政务规划的内容

目标和任务分析目标和任务是规划的关键内容,规划应力争全面、

科学、合理纵向:按时间跨度纵向设计分阶段的子目标和子任务横向:确立各个子系统的分目标和分任务3.电子政务规划的内容

实施方案分析在明确了电子政务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后,就要进一步落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包括:系统组成技术实现网络布局安全防范应用体系管理体制……3.电子政务规划的内容

实施保障分析组织和领导保障资金投入保障技术与安全保障人员和制度保障3.电子政务规划的内容

评估与改进分析评估与改进的主要目的包括:对电子政务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控制实施进程,防止偏离预期的目标与方向为后续改进和发展指明方向和目标3.电子政务规划的内容

规划要回答的一些问题(内容的明确化)对国家和本地区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本地区或本部门当前政务信息化的状况如何?包括政府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人员和制度等方面的基础状况系统的性能情况,存在的问题等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方案如何?包括拟建立的电子政务系统的目标、结构、功能、约束条件、技术路线、方案实施所需资金预算和筹措方案、时间规划等;3.电子政务规划的内容

规划要回答的一些问题(内容的明确化)电子政务实施的可能效果如何?包括从技术、经济等多个方面做出可行性论证;如何具体实施?包括分批、分阶段的开发计划(人员、资金、时间的安排和项目组织等)。4.电子政务规划的过程

组织保证和领导统帅

进行科学的系统需求分析

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设计

技术和功能层面的细化

确立科学的评估方法,明确合理的

评估标准4.电子政务规划的过程

组织保证和领导统帅涉及多个部门,要进行职能、流程调整,没有主要领导的支持很难有所作为。所以是“一把手工程”国外CIO,直接接受政府首脑领导,具体组织和指挥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国内:“电子政务领导小组”——政府一把手、主管信息化的副职、办公厅(局,室)负责人、信息中心负责人、其他相关人员保证组织领导的有效性、持续性和稳定性4.电子政务规划的过程

进行科学的系统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明确电子政务发展目标的基本依据,是

决定各种资源投入的主要参考因素。首先要分析当前本地政务工作的挑战及急需解决问题。其次是结合ICT特点,分析以上哪些问题可以由技术来解决,所需条件、资源等。4.电子政务规划的过程

进行科学的系统需求分析改变“技术导向”的错误做法影响需求的关键因素:环境因素

已有ICT基础设施及人才水平,业务流程适合EG的程度,内外部对电子政务的需求;技术因素

避免盲目的求新求变,又要注意技术的生命周期;时间延续

过长的预期缺乏科学性,太短也没有实际意义。

一至三年较为合理4.电子政务规划的过程

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设计合规要求:相应的开发应用标准和规范

GB/T19487-2004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

GB8566-1988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国家标准(GB)

GB/T31168-2014 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总体设计框架内容:

网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业务应用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4.电子政务规划的过程

技术和功能层面的细化目标:

从技术和功能层面构建起技术支撑和业务应用体系。从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和业务需求的必要性两个方面对电子政务发展做出进一步的规划。4.电子政务规划的过程

技术和功能层面的细化需对以下方面做出规划:确定电子政务系统运营的通信网络系统;选用合适的技术开发工具和开发平台;构建安全管理体制,包括安全监测、物理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电子政务可靠性保障方案,如数据备份、复杂系统的容错、防病毒、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等;系统扩展性预案,对电子政务系统升级、业务需求扩展等应做出初步的预计,并能做出必要的应对处理。4.电子政务规划的过程

确立科学的评估方法,明确合理的评估标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既要考虑评估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又要考虑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评估标准:借鉴国际成熟标准;同时结合实际,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对公众使用电子政务状况的评价5.电子政务规划的方法空间维度:我国不同政府部门的巨大差异决定了规划在实践层面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因此更强调在关键环节上要进行全局性的规划统筹时间维度:考虑对已有系统和数据的历史继承,在规划中要为后续的发展留出空间并进行必要的设计EG的技术本质是信息系统,因此可以借鉴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如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关键成功因素法CSF、价值链分析法VCA等电子政务规划电子政务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