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理科)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在线粒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A.CO2扩散 B.丙酮酸分解C.生成ATP D.DNA复制【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解:A、线粒体中CO2的扩散是被动运输中的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即不需要载体蛋白质的参与,A正确;B、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属于酶促反应,需要酶的参与,此过程中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错误;C、线粒体中生成ATP需要ATP合成酶,而ATP合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错误;D、线粒体中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A.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2.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很小的病毒,它属于嗜肝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组中的一个成员。下列与该病毒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培养基进行HBV培养时,应适当添加动物血清B.HBV结构简单,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分析HBV碱基种类和比例可确定其遗传物质的类型D.HBV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B、HBV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有任何核糖体等细胞器,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需用相应的宿主细胞培养,A、B错误;C、分析HBV碱基种类和比例,可确定其遗传物质的类型是DNA还是RNA,是双链还是单链,C正确;D、HBV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抗体,D错误。故选C。【点睛】3.元素和化合物是组成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都含有氮元素B.胰高血糖素、性激素、生长激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C.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低D.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高,会出现抽搐症状【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水含量与代谢强度的关系:①一般情况下,代谢活跃时,生物体含水量在70%以上.含水量降低,生命活动不活跃或进入休眠.②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代谢活跃,生长迅速.如干种子内所含的主要是结合水,干种子只有吸足水分﹣﹣获得大量自由水,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2、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解:A、氨基酸和核苷酸中都含有氮元素,但脂肪酸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氮元素,A错误;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而性激素属于脂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C、种子萌发时新陈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较高,因此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低,C正确;D、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低,会出现抽搐症状,D错误.故选C.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4.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TP的形成受温度和PH的影响B.ATP中的能量可直接转化成光能C.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故受温度和PH的影响,A正确;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B正确;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为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C正确;光合作用产生ATP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而有氧呼吸产生ATP则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及细胞质基质中形成,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下关有关输入和输出的叙述,正确的是()A.胃腺细胞分泌消化酶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B.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能量C.低温会影响物质的主动运输,对被动运输无影响D.解旋酶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需穿过2层生物膜【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胃腺细胞分泌消化酶是通过胞吐的方式,需要能量,需要载体;A正确;乙醇为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方式为自由扩散,不要能量,B错误;温度影响通过影响分子运动速度影响自由扩散,影响载体蛋白的活性影响和分子运动速度影响协助扩散;C错误;解旋酶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不穿生物膜;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核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6.下表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试剂作用实验目的A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外表皮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B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观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C重铬酸钾与酒精发生反应检测酒精的产生D无水乙醇溶解叶绿体色素提取色素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B、醋酸洋红能使染色体染成红色,便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但此时细胞已经死亡,无法观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B错误;C、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产生灰绿色物质,能检测酒精,C正确;D、叶绿体色素溶于有机溶剂,故无水乙醇可用于提取色素,D正确。故选B。【点睛】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是所有活细胞都含有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真菌、细菌等生物的细胞壁C.高温易使酶失活,因此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应该比温水好D.醋有一定去污能力,因此洗衣时加少许白醋能增强加酶洗衣粉的去污能力【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解:A、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具有催化作用,A正确;B、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纤维素酶不能够降解真菌、细菌的细胞壁,B错误;C、高温易使酶失活,温度适合时,酶的活性高,温水比冷水洗涤去污效果好,C错误;D、醋呈酸性,会使酶的活性降低,D错误.故选A.考点:酶的概念;酶的特性.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强B.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不需细胞增殖C.正常细胞的衰老凋亡必将使个体衰老死亡D.某些病毒因含有癌基因及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能引起细胞发生癌变【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A错误;B、幼年个体生长需细胞增殖,成年后细胞的自我更新也需要细胞增殖,B错误;C、对于人体而言,细胞的衰老凋亡不等于个体的衰老死亡,但细胞普遍衰老凋亡会导致个体衰老死亡,C错误;D、致癌病毒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它们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D正确。故选D。9.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I、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强光下的幼苗相比正常光照下的绿色更深B.强光照可能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Ⅰ<Ⅱ<Ⅲ<ⅣD.色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会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题图来看: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绿色变浅,A错误;B、强光照和正常光照相比,明显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可见强光照可抑制叶绿素的合成,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合成,B正确;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Ⅱ>Ⅲ>Ⅳ,C错误;D、素分离过程中如果滤液线触及石油醚,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D错误。故选B。10.下列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A.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C.一对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真核生物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
①适用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并且非等位基因均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
③按遗传基本定律遗传的基因,均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所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均是真核生物的细胞核遗传规律。【详解】A、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A错误;B、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一对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C错误;
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B。11.下图是某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①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B.图②中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C.图③中有2个四分体D.图④中一定存在2条Y染色体【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图①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可能存在等位基因,A正确;B、图②中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16条脱氧核苷酸链,B错误;C、图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而四分体只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D、图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存在2条Y染色体或2条X染色体,D错误。故选A。12.下图表示细胞中某些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表示酶,①与②的移动方向相同B.图l中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连接C.图示过程中均存在碱基互补配对,但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图2中多聚核糖体的形成可以大大缩短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答案】C【解析】【详解】A、①表示RNA聚合酶,①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②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A错误;B、图1中核糖核苷酸连成RNA单链,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B错误;C、图示过程中均存在碱基互补配对,但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图1中存在T﹣A的配对,图2中有U﹣A的配对,没有T﹣A的配对,C正确;D、图2中多聚核糖体可以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但是每条肽链合成的时间并没有缩短,D错误。故选C。13.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A.雌、雄配子在②过程随机结合 B.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C.M、N分别为16、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9种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1:1:1:2:2:2:2:4,而3种表现型及比例为12(9AB+3Abb):3(aaB):1(aabb),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2(1AaBb+1Aabb):1(aaBb):1(aabb)。【详解】A、②过程为受精作用,即雌、雄配子在②过程随机结合,A正确;B、分析过程图可知,①过程为减数分裂,其中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B正确;C、③过程为个体发育,由于配子间有4×4=16种结合方式,故得到的子代有9种基因型和3种表现型,C错误;D、由于子代9种基因型对应的3种表现型比值为12:3:1,故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D正确。故选C。1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先天性心脏病都是遗传病B.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C.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各种遗传病发病率D.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人类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答案】D【解析】【详解】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而先天性心脏病并不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因此并不都是遗传病,A项错误;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1条Y条染色体即24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B项错误;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隐性遗传病发病率,C项错误;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人类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项正确。1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B.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C.进化过程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答案】C【解析】【分析】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详解】A、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而共同进化,A错误;B、适应性变异是本来就产生的,环境条件的改变只是筛选出适应性的变异,B错误;C、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物种形成,但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正确;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生物多样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6.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液体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液体环境,称作内环境B.体内所有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都要经过血浆、组织液、淋巴C.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D.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A、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A错误;B、并不是人体所有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都要经过血浆、组织液、淋巴,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B错误;C、内环境稳态指的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体现在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相对恒定,C错误;D、在37℃时人体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D正确。故选D。17.发生在人体内环境的生理过程是()A.肠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 D.mRNA经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答案】B【解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不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是反应,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不是内环境。【详解】A、肠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发生在消化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A错误;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发生在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中,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的生理过程,B正确;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C错误;D、mRNA经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发生在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D错误.故选B。18.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B.动物的特殊行为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物质循环都具有全球性【答案】B【解析】【详解】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来自生物和无机环境,A错误;B、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够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称为行为信息,B正确;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C错误;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信息传递无全球性,D错误。故选B。19.下列细胞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既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现象,又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的是()A.细菌的增殖过程B.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的过程C.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D.受精卵的卵裂过程【答案】C【解析】【详解】A、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发生减数分裂,A错误;
B、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的过程是有丝分裂,B错误;
C、精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是减数分裂,同时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
D、受精卵的卵裂过程是有丝分裂的过程,D错误。故选C。20.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液、b液和c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B.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b液运输到作用部位C.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O2浓度下降,CO2浓度升高D.b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均会造成a液增多【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a为组织液,b为血浆,c为淋巴。【详解】A、a为组织液,b为血浆,b为淋巴,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A正确;B、胰腺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通过b液运输到作用部位,但消化酶是通过导管运输到消化道,B错误;C、胰腺组织细胞呼吸会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O2浓度下降,CO2浓度升高,C正确;D、b液周围的管壁(毛细血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均会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吸水造成a组织液增多,D正确。故选B【点睛】21.下列关于激素及其类似物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DNA和RNA都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③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细胞中,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④同一细胞的DNA分子中,可能储存着相同的遗传信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RNA不是,①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②错误;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细胞是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由于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细胞中,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如ATP合成酶基因),也有不同的基因进行表达,③正确;若为纯合子,因其细胞中含有相同的基因,所以同一细胞的DNA分子中可能储存相同的遗传信息,④正确。综上分析,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没有真正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是如何形成的而错选D。就整个生物界而言,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2.根据下列概念图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甲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B.乙图能体现固醇(c)、脂肪(a)和激素类物质(b)的关系C.丙图表示糖类(b)和糖原(a)的关系D.丁图可体现出细胞(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A、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等,其中细菌又包括乳酸菌等,若甲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A正确;B、c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不包括脂肪,B错误;C、糖原属于糖类中的多糖,C正确;D、核糖体和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D正确。23.如图为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被还原的C3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可再形成C5B.CO2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C5中的化学能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5含量会升高【答案】A【解析】【详解】题图显示:C3在相关酶的作用下,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A项正确;CO2固定(CO2+C5→C3)的产物C3可直接被[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B项错误;CO2的固定实质上是CO2分子被C5固定,C项错误;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在短时间内,光反应生成的[H]和ATP减少,C3的还原过程受阻,导致C5的合成速率下降,而CO2的固定仍在进行,C5的分解速率不变,所以C5的含量会下降,D项错误。【点睛】与光合作用过程有关的试题陷阱涉及光照和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问题时,学生常因缺少综合思维能力而出现错误。其中C3、C5的含量变化是个易错点,分析时只有理清C3、C5的“来源”与“去路”(C3产生于CO2的固定,消耗于C3的还原;C5产生于C3的还原,消耗于CO3的固定),才能避开试题陷阱。24.下图表示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2~24h期间,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B.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速率与无氧呼吸速率相等C.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D.从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相对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种子萌发过程早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细胞呼吸作用,消耗细胞中的有机物,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和营养,有机物的总量下降。当胚根长出后,种子可以从土壤中获取营养物质。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量等于呼出二氧化碳的量,可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根据图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量的变化,可以判断12h~24h,种子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胚根长出后,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增大。【详解】A、在1224h期间,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远大于氧气的消耗速率,说明此时的呼吸方式主要是无氧呼吸,A错误;B、曲线相交时,吸收的氧气量等于呼出二氧化碳的量,此时主要进行有氧呼吸(曲线表明后期氧气吸收速率大于二氧化碳释放速率,说明有脂肪参与有氧呼吸,此时并不只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C、只有有氧呼吸才会消耗氧气,胚根长出后,氧气的吸收量明显增多,说明有氧呼吸速率明显提高,C正确;D、从第12h到胚根长出期间,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还在不断进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因此有机物总量下降,D错误。故选C。25.如图表示人体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的部分变化曲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段核DNA复制 B.b段出现23个四分体C.d段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D.e段不含姐妹染色单体【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1)分裂间期主要变化:DNA复制、蛋白质合成.(2)分裂期主要变化: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纺锤丝.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4)末期:(1)纺锤体解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解:A、分析题图可知,a段DNA含量不变,说明DNA已经在a段之前完成复制,A错误;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四分体,B错误;C、d段由于着丝点分裂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C错误;D、由于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因此在e段即末期不存在染色单体,D正确.故选D.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26.若将果蝇精巢中某个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然后该细胞在非同位素标记的环境中进行了某种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有的无放射性,则该细胞(染色体正常分配)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及形成该现象的原因是()A.有丝分裂,在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B.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D.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着丝点的分裂【答案】C【解析】【详解】一条染色体的DNA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精巢中的某个细胞,在非同位素标记的环境中进行了某种细胞分裂,在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后,该条染色体含有的2个DNA分子,均是一条链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另一条链没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这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组成该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最终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因此形成的子细胞中均有放射性,与题意不符。若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形成的子细胞中,有的有放射性,有的无放射性,与题意相符。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细胞分裂和DNA复制相结合的知识以及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理解不透:染色体是DNA的载体,1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非同位素标记的环境中复制1次所产生的2个子代DNA分子都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且分别位于组成该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有丝分裂一次产生2个子细胞均带放射性,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1/2带放射性,1/2不带放射性。27.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已知该地区
10000
人中有
1
个白化病患者,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A.1
号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1%B.3
号和
4
号生一个肤色正常女孩的可能性是
3/4C.10
号所患的两种遗传病,其致病基因来源于
2
号D.12
号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生出患白化病的后代的概率是1/303【答案】D【解析】【详解】据系谱图可知,Ⅲ代9、10、12患病,故Ⅱ代4、5、7均为白化病杂合子,又Ⅰ代双亲正常,故亲代1、2号基因型应为AA×Aa,或Aa×AA,因此1号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1/2,A错误;由于3号和4号生了一个患病女孩,故其基因型均为Aa,生一个肤色正常的女孩的可能性是3/4×1/2=3/8,B错误;10号白化病基因直接来自与5号和6号,5号的白化病基因可能来自于1号或2号,10号色盲基因来自于6号,C错误;12号个体的父母均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因此12号个体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2/3,表现型正常的女性也有可能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为2/101,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率=2/3×1/4×2/101=1/303,D正确。【考点定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知识点为遗传病的概率计算,关键要能从家系图中判断出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如该题,由于3、4号正常,但生有患病女儿9号,故白化病为常染色隐性遗传病,熟记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从而可以解答该题。28.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打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三项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9.豌豆是二倍体植物,取自然状态下的一株高茎豌豆(DD)和一株矮茎豌豆(dd)进行杂交,得到的F1在幼苗期经低温诱导使其发生变异并发育至成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F1进行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5:1B.经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诱导豌豆幼苗发生变异的原理相同C.F1经低温诱导所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且这种变异可以镜检D.F1经低温诱导得到的豌豆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F1在幼苗期经低温诱导使其发生变异就变成了DDdd,其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4:1。由于受精时,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所以F2出现9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其中矮茎的基因型为dddd,比例为1/36,所以F2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5∶1,A正确;B、经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诱导豌豆幼苗发生变异的原理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C、F1豌豆经低温诱导所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检测,C正确;D、经低温诱导得到的豌豆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错误。故选D。30.下列生物学内容中,与如图所示的包含关系不符合的是()A.①免疫细胞②吞噬细胞③淋巴细胞④T细胞⑤B细胞B.①物质跨膜运输②主动运输③被动运输④自由扩散⑤协助扩散C.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染色体变异④染色体结构的变异⑤染色体数目的变异D.①光合作用②光反应③暗反应④ATP的形成⑤C3的还原【答案】D【解析】【详解】①免疫细胞包括②吞噬细胞和③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包括④T细胞和⑤B细胞,A项正确;①物质跨膜运输包括②主动运输和③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④自由扩散和⑤协助扩散,B项正确;①突变包括②基因突变和③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④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⑤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项正确;①光合作用包括②光反应和③暗反应,暗反应包括④CO2的固定和⑤C3的还原,D项错误。31.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是四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B、基因中的碱基对是由特定排列顺序的,B错误;C、一个基因含有很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C正确;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般一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复制后含有2个DNA分子,D正确。故选B。32.下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H→I、J→K都必须用到与G过程相同技术操作B.由F1→F2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C.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A→B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D.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图示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E→F→G的育种方法【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图中G过程是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H→I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不需要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J→K为多倍体育种,需要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B、由F1→F2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C、A→B为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因此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C正确;D、E→F→G为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正确。故选A。【点睛】33.如图A、B、C代表同的种群,知A和B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C作为食物来源.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太清楚A和B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A和B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他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B.A和B的关系一定为竞争C.若A和B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D.A和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变,导致了它们朝着一定方向进化【答案】D【解析】【分析】
【详解】A、生殖隔离包括不能自由交配、胚胎致死、产生后代不育等,能进行自由交配,不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B、竞争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开始他们是同一物种,不属于竞争,后来也不一定是不同的物种,B错误;C、基因库是对种群而言的,A、B属于两个种群,因此不具有共同的基因库,C错误。D、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故选D。3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答案】C【解析】【详解】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脱落酸只能加快果实脱落,A错误;B.用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而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解除其休眠,不利于储存,B错误;C.乙烯利能促进果实成熟,因此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C正确;D.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生长素类似物没有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作用,D错误。故选C。【定位】植物激素的应用35.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分子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和酶均为信息分子,前者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B.非蛋白质类激素自身的合成不受基因组的控制C.信息分子在细胞间起作用时与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有关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激素为信息分子,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酶是生物催化剂,不属于信息分子,发挥催化作用后不被灭活,A错误;B、非蛋白质类激素自身的合成也受基因组的控制,B错误;C、细胞膜上有某些信息分子的受体,受体可以识别特定的信息分子并与信息分子结合完成信息传递功能,即信息分子在细胞间起作用时与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有关,C正确;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故选C。【点睛】36.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C.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D.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答案】D【解析】【详解】吞噬细胞吞噬细菌抗原不具有特异性,A项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项错误;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通过增殖分化转变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C项错误;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可参与细胞免疫,D项正确。37.下图是健康人由温暖环境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图中①→③→④→⑤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D.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①为传入神经,②为传出神经,③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为TSH(促甲状腺激素),⑤表示分泌。【详解】A、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正确;B、图中①→③→④→⑤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参与调节,故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C、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增加产热量,“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C正确;D、当人从温暖环境中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时,人体会迅速散失大量热量,而体温调节特别是体液调节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最初进入寒冷环境的很短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可能小于散热速率,但总体来看,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保持体温相对恒定,机体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不会有明显差异,D错误。故选D。38.如图为某反射弧示意图,若刺激a处骨骼肌,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并引起骨骼肌收缩反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b和d分别表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C.收缩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在b上双向传导D.反射活动进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答案】C【解析】【详解】AB、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和d分别表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A、B项正确;C、完成收缩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反射弧中,由于兴奋在[c]突触处是单向传递,决定了收缩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在b上也是单向传导,C项错误;D、刺激骨骼肌时所产生的兴奋,能够传递到c点,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项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的掌握情况。正确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明确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进而达到巩固熟记基础知识的目的。本题的易错点在于:不能准确判断反射弧的各部分组成。39.下列关于几个“一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型改变一定引起表现型发生变化B.细胞中一个染色体组中一定不存在等位基因C.人体细胞产生的CO2一定是有氧呼吸的结果D.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一定不能同时加倍【答案】A【解析】【详解】由于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具有显性作用,所以基因型改变不一定引起表现型发生变化,例如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当其基因型变为YYRr时,表现型仍然为黄色圆粒,A项错误;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即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所以一定不存在等位基因,B项正确;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CO2产生,而有氧呼吸的终产物是CO2和H2O,因此产生的CO2一定是有氧呼吸的结果,C项正确;在细胞分裂的间期,DNA完成复制后使得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项正确。40.下表是生态学家对某湖泊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③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④为分解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105J·rn2)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GP)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R)①15.912.6813.23②871.27369.69501.58③141.2062.0779.13④211.8519.26192.59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渠道是②→④→③→①B.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主要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C.第二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l6%D.②、④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①、③可以加快物质循环【答案】D【解析】【详解】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渠道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输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是该营养级生物同化作用所固定的能量(同化量),依题意和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并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渠道是②→③→①,A项错误;
B、表中信息显示: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用于生物呼吸消耗的多于生物体贮存的,而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生物体贮存的能量,即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主要用于生物呼吸消耗,B项错误;
C、第二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①的同化量÷③的同化量)×100%=(15.91×105)÷(141.20×105)×100%≈11%,C项错误;
D、[②]生产者、[④]分解者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①、③]消费者可以加快物质循环,D项正确。
故选D。二、非选择题41.下图中甲细胞可产生抗体,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细胞中,属于细胞代谢和遗传控制中心的有[]________;按顺序写出抗体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经过的细胞结构:____________(用数字标号表示),该过程中生物膜面积基本不变的细胞器是________(用数字标号表示)。(2)下表是与抗体合成及分泌有关的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细胞器蛋白质/%脂质/%核酸/%甲6728微量乙59400丙39059其中,甲、丙分别是_______、_______(用数字标号表示)。(3)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_______(填编号)。高尔基体产生的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4)若细胞器1衰老后参与分解的主要细胞器是_________。【答案】(1)①.1细胞核②.4、3、7、5③.7(2)①.1②.4(3)①.3②.一定的流动性(4)溶酶体【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图中细胞为浆细胞,17分别是线粒体、细胞核、内质网、核糖体、细胞膜、中心体、高尔基体,据此答题即可。【小问1详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即图中的2表示细胞核。抗体的本质是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4核糖体、3内质网、7高尔基体、5细胞膜,该过程中生物膜面积基本不变的细胞器是7高尔基体,因为高尔基体接受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同时又形成囊泡运输蛋白质到细胞膜。【小问2详解】因为此图表示动物细胞,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甲具有膜结构且含有核酸是1线粒体,乙具有膜结构不含核酸是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丙没有膜结构含有核酸是4核糖体。【小问3详解】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3内质网;高尔基体产生的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小问4详解】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所以参与分解衰老细胞器的主要细胞器是溶酶体。42.油菜果实发育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果皮的光合作用。(1)油菜果皮细胞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以蔗糖的形式运输至种子。种子细胞内的蔗糖浓度比细胞外高,说明种子细胞吸收蔗糖的跨(穿)膜运输方式是_________。(2)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油菜果实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变化。分析可知,第24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_____(填“大于”或“小于”)第12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第36天后果皮逐渐为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而_________(填色素名称)的含量基本不变。叶绿素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变慢,导致光反应供给暗反应的______和______减少,光合速率降低。(3)图乙表示油菜种子中储存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第36天,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可用_______染液检测;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该有机物由_________转化而来。【答案】①.叶绿体②.主动运输③.小于④.类胡萝卜素(或叶黄素和胡萝卜素)⑤.[H](或NADPH)(ATP)⑥.ATP([H](或NADPH))⑦.苏丹Ⅲ(或:苏丹Ⅳ)⑧.可溶性糖或淀粉【解析】【详解】(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种子细胞内的蔗糖浓度比细胞外高,种子细胞吸收蔗糖是从低浓度的一侧运往高浓度的一侧,其跨(穿)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2)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图甲显示,第24天的果实呼吸速率等于2,净光合速率等于6.5,因此总光合速率为8.5;第12天的果实呼吸速率等于3.5,净光合速率等于6,总光合速率为9.5;所以第24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小于第12天的果实总光合速率。第36天后果皮逐渐为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而类胡萝卜素(或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含量基本不变。叶绿素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变慢,导致光反应供给暗反应的[H](或NADPH)和ATP减少,光合速率降低。(3)分析图乙可知,第36天,油菜种子内含量最高的有机物是脂肪,脂肪可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检测;随着油菜开花天数的增加,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都逐渐减少,前者在第36天已经降至很低水平,后者在第36天几乎为零,而脂肪的含量却一直在增加,据此可判断,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由可溶性糖或淀粉转化而来。43.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密切相关,如图中甲和乙为人体的不同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示为人体缺水时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分泌的信号分子X是___________,该信号分子能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另外,该调节过程中,甲还能分泌另一种信号分子,作用于乙进而产生渴感,则乙位于___________。(2)若图示为人体血糖升高后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且甲为胰岛B细胞,信号分子X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图示为某种抗原侵入人体引发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且信号分子X是淋巴因子时,甲为___________细胞,乙可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答案】①.抗利尿激素②.大脑皮层③.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④.T⑤.记忆细胞⑥.浆细胞【解析】【详解】试题分析:从图示中提取信息,以题意“若图示为人体缺水时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人体血糖升高后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某种抗原侵入人体引发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为切入点,梳理“水盐平衡调节、血糖调节、体液调节”等相关知识,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作答。(1)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重吸收。若图示为人体缺水时进行调节的部分过程,则分泌的信号分子X是抗利尿激素。产生渴感的乙位于大脑皮层。(2)当血糖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X是胰岛素,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3)若图示为某种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医疗器械研发许可合同
- 2024年度大连业主支付担保服务合同
- 货币汇兑电子换算器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服装设计定制店铺代运营合同
- 2024年度IT设备采购合同
- 2024年度校园不锈钢宣传栏设计与制造合同
- 自行车传动齿轮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环境监测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幼儿园国际交流与合作合同
- 幼儿教师培训一日流程
- 【课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2)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2024-2030年中国银行资产托管业务行业发展模式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
- 2024年短视频剪辑制作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雷雨第二幕第一场曹禺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 直播技巧培训
- 项目收尾工作计划
- 2024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3年中国铁塔招聘考试真题
-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英文2024 年的全球支付 - 更简单的界面复杂的现实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