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安市柳城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南安市柳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鲁迅和沈从文都出生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们都怀着爱国之心和救国之愿,将自己的全副心灵投向了广袤的乡村大地。
知识者的理性让鲁迅自觉肩负起改造传统文化,使之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重任,对于大众启蒙的自觉承担成了他从事小说创作的最重要的立足点。在《阿Q正传》《故乡》《祝福》《风波》《孔乙己》《药》等小说中,鲁迅选择了乡土农民的生活为描写对象,他把对民族现实的关注和对未来的焦虑,落实在对鲁镇、未庄等社会的剖析描写中,一方面忠实记录了生活在贫困凋敝的乡村中的农民的悲惨命运,另一方面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了乡土中国沉重的封建意识。对于乡村世界,他既有清醒的认识又有冷静的批判,他更关心的是农民不能真正认识自身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提出了农民如何突破旧的精神枷锁、获得新的理性认识的命题,表现出他冷峻的思想革命意识和启蒙精神。
而沈从文乡土抒情小说的出现,则在描绘乡土人物与场景上带给人们耳目一新之感。这些作品所展示的中国遥远边地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与人物剪影显得别具一格。作品中表现出对于乡村生活极为温柔的眷恋和对于地方风俗充满温馨的欣赏与陶醉,本色质朴,读起来津津有味。他总是以全副笔力赞颂美好的自然、生命的力量和纯洁朴实的人性。《边城》中渡船老人的勤劳、善良、敦厚,凡一切传统美德都不缺少;有头有脸有身份的船总顺顺,大气豪迈,正直公平,扶贫救困,很受茶峒人的敬重;顺顺的两个儿子,皆结实如虎、豪勇爽直,与人搏斗敢挺身而出,吃苦出力也不畏缩;翠翠更是沈从文向往的优美人性与人情的化身,隽秀的山水和古朴的民风,造就了翠翠清澈透明的性格。她美丽、热情、纯真,心怀美好的憧憬与期待,她那循乎自然的生活方式与在爱情中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中国式思恋与坚贞,都是作家讴歌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生与人性。这种自然的人生与善良的人性,在沈从文特异的“湘西世界"里比比皆是。他们热情、勇敢、诚实、勤劳、朴素的人性超乎自然,这是“乡下人”的道德状态与人格气质。沈从文把民族出路的探索和变革现实的希望寄托在对完美人生形式的再造上。
因此,我们可以说,沈从文的重塑民族品德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有着大体一致的目标,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其终极目标都是如何使我们的民族强盛起来。
(节选自《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比较研究》,有删改)
材料二:
虽然鲁迅与沈从文的乡土小说都与民俗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但因为各自民俗文化的差异,他们乡土小说的创作又呈现出不同的文学风貌。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内容,作家创作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人物形象的设置与安排。鲁迅的小说创作从一开始就是以启蒙为目的,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因此,自决意弃医从文,以文艺来改造国民精神后,鲁迅的注意力更多地从世界的科学物质文明的介绍,转入对人类精神文明的推崇。这一创作目的在其乡土小说中尤其集中反映在人物形象的设置与刻画上,他要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借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中国专制统治者的高压政策和愚民手段。因此,我们随处可见鲁迅笔下的人物普遍主体性缺乏、生命意识盲目、高度压抑和病态,甚至奴性十足。相对而言,在沈从文的乡土小说中,我们看到的则是另外一副情景。“湘西世界”中的人们与现实世界抗衡,不断地坚守着人的情怀、价值、理想和灵魂,他构建了另外一个区别于鲁迅所构建的乡村世界的“湘西世界”,无论是自然景致、生活景观,还是传统习俗,都是原始的、未开化的,人们没有奢华的物质享受,没有高深的知识学问,甚至没有高雅的举措,但正是这种自然状态里生存的没有被异化的“自然人”,充满了“野性”,如翠翠、萧萧、老船夫等人。他们虽然也各有人生困境,却不为物累。他们热情乐观、自由单纯而自然健康,与周围的山水景致和谐地融为一体。
同时,鲁迅和沈从文分别代表了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上的两种不同倾向。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群,他们上承五四初期作家对农村疾苦的反映,下启三四十年代的作家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力图再现二十年代的中国农村面貌,写出“乡间的死生”和“泥土的气息”,力图表现中国农村的凋敝,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中国农村的景象。而沈从文则是相反,属于乡土小说中的浪漫派,表现的是中国农村的田园式的景象和理想化的生活。所以,沈从文的小说是把美和爱推向极至,浸透在每篇小说中,这是他审美观念的核心。
(节选自《民俗视角下鲁迅、沈从文乡土小说创作比较》,有删改)
1.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对《阿Q正传》和《边城》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Q正传》以乡土农民的生活为描写对象,批判审视,表现出作者冷峻的思想革命意识和启蒙精神。
B.作为乡土抒情小说,《边城》展示了中国遥远边地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与人物剪影,体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眷恋。
C.阿Q愚昧麻木,奴性十足,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目的就在于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D.把美和爱推向极至是沈从文审美观念的核心,《边城》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2.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者的理性使得鲁迅把对于大众启蒙的自觉承担作为他从事小说创作的最重要的立足点。
B.鲁迅对乡土农民生活的描写,对鲁镇、未庄等社会的剖析,解决了农民如何突破旧的精神枷锁、获得新的理性认识的问题。
C.与鲁迅不同,沈从文的作品构建的世界,都是原始的、未开化的,在这种自然状态里生存的没有被异化的“自然人”,都充满了“野性”。
D.《边城》中的各色人物,或者体现纯洁美好的人性,或者充满生命的力量,正因如此,小说显得本色质朴,让人读来津津有味。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能体现沈从文对“完美人生形式的再造"()
A.翠翠对纯粹爱情的向往
B.人们对二老可能会得到一座陪嫁碾坊的羡慕
C.老船夫死后,杨马兵代替他陪着翠翠守着渡船
D.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4.鲁迅和沈从文的乡土小说创作呈现出不同的文学风貌,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分析。(6分)
5.“湘西世界”里的许多人物,“虽然也各有人生困境,却不为物累”,请以《边城》中的两个人物为例,简要分析这一特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延安街市记
贾平凹
街市在城东关,窄窄的,那么一条南低北高的坡儿上;说是街市,其实就是河堤,一个极不讲究的地方。延河在这里掉头向东去了,街市也便弯成个弓样;一边临着河,几十米下,水是深极深极的,一边是货棚店舍,仄仄斜斜,买卖人搭起的,小得可怜,出进都要低头。棚舍门前,差不多设有小桌矮凳;白日摆出来,夜里收回去。小商小贩的什物摊子,地点是不固定的,谁来得早,谁便坐了好处;常常天不明就有人占地了,或是用绳在堤栏杆上绷出一个半圆,或是搬来几个石头垒成一个模样。街面不大宽阔,坡度又陡,卖醋人北头跌了跤,醋水可以一直流到南头;①若是雨天,从河滩看上去,尽是人的光腿;从延河桥头看下去,满是浮动着的草帽。在陕北的高原上,出奇地有这么个街市,便觉得活泼又新鲜,情思很有些撩拨人的了。
街市开得很早,天亮的时候,赶市的就陆陆续续来了。才下过一场雨,山川河谷有了灵气,草木绿得深,有了黑青,生出一种呈蓝的气霭。东川里河畔,原是做机场用的,如今机场迁移了,还留下条道路来,人们喜欢的是那水泥道两边的小路,草萋萋的,一尺来高,夹出的路面平而干净无尘,蚂蚱常常从脚下溅起,逗人情性,走十里八里,脚腿不会打硬了。
一入街市,人便不可细辨了,暖和的太阳照着他们,满脸浮着油汗。他们都是匆匆的,即使闲逛的人,也要紧迫起来,似乎那是一个竞争者的世界,人的最大的乐趣和最起码的本能就是拥挤。最红火的是那些卖菜者:白菜洗得无泥,黄瓜却带着蒂巴,洋芋是奇特的,大如瓷碗小,小如拳头大,一律紫色。②买卖起来,价钱是不必多议,称都翘得高高的,末了再添上一点,要么三个辣子,要么两根青葱,临走,不是买者感激,偏是卖主道声“谢谢”。叫卖声不绝的,要数那卖葵花子的,卖甜瓜的。延安的葵花子大而饱满,炒得焦脆;常言卖啥不吃啥,卖葵花子的却自个嗑一颗在嘴里了,喊一声叫卖出来。一般又不用称,一抓一两,那手比秤还准呢。③瓜是虎皮瓜,一拳打下去,“砰"地就开了,汁液四流,黏手有胶质。
饭店是无言的,连牌子也不曾挂,门开得最早,关得最迟。店主人多是些婆姨,干净而又利落。一口小锅,既烧粉丝汤,也煮羊肉面,现吃现下。买饭的,坐在桌前,端碗就吃,吃饱了,见空碗算钱,然而,坐桌吃的多是外地人,农民是不大坐的,常常赶了毛驴,陕北的毛驴瘦筋筋的,却身负重载,被拴在堤河栏杆上,主人买得一碗米酒,靠毛驴站着,一口酒,一口黄面馍干粮。吃毕,一边牵着毛驴走,一边眼瞅着两旁货摊,—边舌头舔着嘴唇。还在说:“好酒,好酒。”
中午时分,街市到了洪期,这里是万千景象,时髦的和过时的共存:小摊上,有卖火镰的,也有卖气体打火机的;人群中,有穿高跟皮鞋的女子,也有头扎手巾的老汉,时常是卖刮舌子的就倚在贴有出售洗衣机广告的广告牌下。人们都用鼻音颇重的腔调对话,深沉而有铜的音韵。
两个老人,收拾得臃臃肿肿的,蹲在街市的一角,反复推让着手里的馍馍,然后一疙瘩一疙瘩塞进口里,没牙的嘴那么嚅嚅着,脸上的皱纹一齐向鼻尖集中,嘴边的胡子就一根根奓起来:“新窑一孔弄好了。"
“尔格儿就让娃们家订日子去。”这是一对亲家,在街市上相遇了,拉扯着。在闹哄哄的世界,寻着一块空地,谈论着儿女的婚事。他们说得很投机,常常就仰头笑喷了唾沫溅出去,又落在脸上。拴在堤栏杆上的毛驴,便偷空在地上打个滚儿,叫了一声;④整个街市差不多就麻酥酥地颤了。
傍晚,太阳慢慢西下了,延安的山,多不连贯,一个一个浑圆状的模样,山头上是被开垦了留着种冬麦子的,太阳在那里泛着红光。河川里,一行一行的也是浑圆状的河柳,却都成了金黄色。街市慢慢散去了,末了,一条狗在那里走上来,叼起一根骨头,很快地跑走了。
北方的农民,从田地里走到了街市,获得了生活的物质和精神的愉快,回到了每一孔窑洞里,坐在了每一家土炕上,将葵花子皮留在街市,留下了新生活的踪迹。延河滩上,多了一层结实的脚印,安静下来了。水依然没有落,起着浪,从远远的雾里过来,一会儿开阔,一会儿窄小,弯了,直了,深沉地流去。
(选自《贾平凹散文自选集》1987年版,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街市上的货棚,仄仄斜斜,小得可怜,小商小贩的什物随意摆放,描写出了街市的简陋,人民生活的艰苦。
B.街市开得很早,人们熙熙攘攘,有匆匆闲逛的人,有吆喝叫卖的人,还有干净利落的店主,街市热闹活泼。
C.延安街市景象万千,时髦的和过时的共存,穿高跟皮鞋的女子和头扎手巾的老汉都是街市上亮丽的风景。
D.作者在材料的安排上,详略得当,妥贴自然。既有街市整体布局的宏观扫描,又有局部镜头的精雕细刻。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语言幽默,富有画面感,既生动地表现赶集的人摩肩接踵,又体现了延安街市的活泼新鲜。
B.句子②语言简洁质朴,寥寥几笔便把陕北“生意人"不脱农民本色的厚道和纯朴的品质勾画出来。
C.句子③中充分运用听觉、视觉、嗅觉和触觉描写,从不同感官的角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瓜的特色。
D.句子④“麻酥酥”一词,与《秦腔》中演员炸雷般的高叫声使“每一根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效果不同。
8.本文第六段是如何描写延安街市上两位老人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贾平凹在《对当前散文的看法》中表示鄙弃那些“题材狭窄,精神脆弱,仅写于花花草草,矫揉造作……小、巧、甜腻”的文风,请你根据贾平凹的观点,分析本篇散文的写作特点。(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种树郭橐驼传---[唐]柳宗元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____________(节选自《柳宗元集》,有删改)
(乙)伐树记---[宋]欧阳修
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夭。[注]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岂才不才各遭其时之可否邪?”
他日,客有过修者,仆夫曳薪过堂下,因指而语客以所疑。客曰:“是何怪邪?夫以无用处无用,庄周之贵也。以无用而贼有用,乌能免哉!彼杏之有华实也,以有生之具而庇其根,幸矣。若桂、漆之不能逃乎斤斧者,盖有利之者在死,势不得以生也,与乎杏实异矣。今樗之臃肿不材,而以壮大害物,其见伐,诚宜尔,与夫才者死、不才者生之说又异矣。凡物幸之与不幸,视其处之而已。"(节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改)
【注】典出《庄子人间世》: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一项是()
A.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
B.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
C.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
D.署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缕,双股搓合的线,可泛指线状物,古有“蚕者为丝,麻者为缕”之说。
B.飧饔,古时招待宾客的两种礼宴,飧饔分别指早餐和晚餐,后引申为吃饭。
C.记,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分为游记、碑记、杂记、记事等,乙文属于杂记。
D.堂,古代住宅的一部分,是祭祀、接待宾客的地方,后面是室,室的两旁是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甲文围绕“养树之术"和“养人之术”的类比展开,表现出作者对民生的关注;乙文针对树的“伐"与“生”,借客人对庄周之言的论述,显示出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
B.两文均有存疑答疑的过程:甲文因郭橐驼种树无不活和他植者莫能如而让人生疑,后郭橐驼答疑;乙文作者对园内树木的去留原则与庄周之说相似而生疑,后客人答疑。
C.甲文对比特色鲜明,有郭橐驼和他植者种树效果的对比、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等;乙文叙事脉络清晰,论述层层深入,反问句式有力,结尾句耐人寻味。
D.两文均有寓言性质:甲文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乙文通过具体的小事推而广之,强调事物的生存与消亡应以对社会有益无害为准绳。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4分)
(2)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4分)
14.两文认为种树和树是否被砍伐的关键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归附后不仕述怀
南宋艾可叔①
舟在中流进退难,发虽种种此心丹。
死为元亮终书晋,生是留侯本事韩。
贫贱不忧知有道,乱离最幸是无官。
岁寒谁似东篱菊,禁得投簪②日日看。
注①艾可叔,南宋度宗咸淳四年进士,官至御史中丞。②投簪:“簪”,固冠用的簪子;借代弃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船在水中的进退两难暗示自己仕途的进退两难,虽然老迈但赤诚之心没有改变。
B.颔联借用陶渊明和张良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南宋的眷恋、忠诚之心,终究不愿入仕元朝。
C.颈联写人身处穷困、地位低下却无忧是因能坚守道义,遭遇流离时最幸运的是没做官。
D.诗人在江南被元占领以后便没有再做官,他借此诗表达离开官场后内心的失落与伤感。
16.陶潜的《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与本诗中的“岁寒谁似东篱菊”,都写了“菊”,试分析两句在表达意义上的异同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描绘作者顺随自然走到生命尽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
(2)在《项脊轩志》中,作者用叠词描摹事物,如用“"描写庭院台阶的景象,用“”描写了枇杷树生长的情况。
(3)《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两句描绘宾客尽是文人雅士、贤德之人,《兰亭集序》中表达相近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在前朝任职的目的,打消晋武帝疑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5)《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鄙陋之人只从表面去解释石钟山得名理由,却得不到它实际情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每题2分,共14分)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赍钱三百万赍:赠送。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脱身,摆脱
B.逮奉圣朝逮:趁着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悟:理解
C.臣以险衅衅:祸患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宴:快乐
D.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
1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
B.庭中通南北为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C.瞻顾遗迹已去而复顾
D.早实以蕃不抑耗其实而已
20.下列选项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A.故不我若也(《种树郭囊驼传》)
B.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
C.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2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___B.空中而多窍
C.此世所以不传也_________D.自以为得其实
22.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猥以微贱②乳二世___③凡在故老
④非有能硕茂之也⑤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⑥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②⑤D.①③/②⑥/④⑤
23.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吾儿,久不见若影其莳也若子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石之铿然有声者
C.或因寄所托因舍其名
D.故病且怠四体康且直
24.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秀才”,原指优秀之才,始见于《管子·小匡》;汉时与孝廉并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称“茂才”;唐宋间凡应科举者皆称秀才;后专用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
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初一”称“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
C.“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古代每月十九日,妇女常置酒欢聚,嬉戏娱乐。
D.“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以指代成童,可以学习各种技艺了。“束发"与“及笄”都指15岁。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少年感”,百度百科的解释是,一些人拥有青春感,看起来给人一种很阳光、有活力的感觉。央视主持人康辉认为,“少年感”是一个人历经沧桑、看尽世间百态后,眼睛里仍保有一份清澈。也有人觉得“少年感"不止于此。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0.【参考答案】D
【解析】句意:官署东边的园子,杂草丛生,很久没有整治了。我到任以后,才开辟它,给贫瘠干
涸的土地施肥灌水,开辟成了菜园共十几畦,又种植了花木、果树、梧桐、竹子约百来株。春天阳
气上升,温暖浮现,草木的萌芽就要显露出去。
“久茀不治”说的是园子的情况,“修至"是一个主谓句,“修至”前要断开,排除AC;
“十数畦"说的是“蔬圃”的数量,“蔬圃十数畦"共同作“为”宾语,不断开,排除B。
11.【参考答案】B
【解析】“飧饔分别指早餐和晚餐"错误,飧饔分别指晚餐和早餐。
12.【参考答案】B
【解析】“乙文作者对园内树木的去留原则与庄周之说相似而生疑”错误,应该是作者对园内树木
的去留原则与庄周之说相反而生疑。
13.【参考答案】
(1)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做官的人喜好多发政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的样子,而到头来因
此害了他们。
(2)现在杏树正逢春发枝,将要开花,可以等待它结果,你难道不能少种几畦蔬菜,把那块地方
作为杏树的用地吗?
【解析】(1)“长":统治、治理;“烦”:繁多;“怜":怜爱;“卒以祸”:到头来因此害
了他们;(2)“华":开花;“实”:结果实;“独":难道;“损”:减少。
14.【参考答案】①种树的关键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能顺应自然生长规律,是它按照本
性生长;②树是否被砍伐的关键是“视其处之”,即看它所处的环境、时势。
【解析】结合甲文“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可知,种树的关键是“能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能顺应自然生长规律,是它按照本性生长;结合乙文“凡物幸之与不幸,
视其处之而已"可知,树是否被砍伐的关键是“视其处之”,即看它所处的环境、时势。
【参考译文】
伐树记
官署东边的园子,杂草丛生,很久没有整治了。我到任以后,才开辟它,给贫瘠干涸的土地施
肥灌水,开辟成了菜园共十几畦,又种植了花木、果树、梧桐、竹子约百来株。春天阳气上升,温
暖浮现,草木的萌芽就要显露出去。管理菜园的人报告说:“园里有臭椿树在那里,它根茎粗壮,
枝叶繁茂。根茎粗壮就阻塞了地下的水分通道,消耗阳气,于是那些新植的花木得不到养分滋养;
枝叶繁茂就使得地上的阴影面积更大,让新植的花木不能充分享受雨露阳光,伸展繁茂。而且它材
质弯曲臃肿,疏松轻飘,不坚实,它不值得养,应该砍掉。"于是把臭椿树全部劈成柴薪。第二天,
管理菜园的人又说:“菜园南边有杏树在那里,它的根和枝叶所占据与遮盖的面积方圆约六七尺,
树下的土地十分肥沃,因为有杏树的缘故,独不能种菜,也应该砍掉作柴薪。“我回答说:“唉,
现在杏树正逢春发枝,将要开花,可以等待它结果,你难道不能少种几畦蔬菜,把那块地方作为杏
树的用地吗?”因而杏树没有被砍掉。
随后我有所醒悟,并感叹道:“唉!庄子曾经说:臭椿树与栎树因为不成材而保全下来,尽了
它们的自然年限;桂树、漆树因为有用而到遭到伤害夭折。现今臭椿树确实不成材,却一下子被全
部砍掉,杏树的木质坚硬细密,光泽美观,可以用,反而被保存下来。难道说有才与无才的事物,
是由于各自碰上的时势不同而确定吗?"
有一天,有位客人拜访我,仆人拖着柴薪从堂下经过,我于是指着柴薪把心中的疑惑告诉客人。
客人说:“这有什么奇怪呢?自身无用又处在无用的地方,这才是庄子所崇尚和看重的,如果自身
无用又侵害有用之才,又怎么能够幸免呢?那杏树能开花结果,凭着这有益于生的条件来保护住自
己的命根,真是幸运呢!至于桂树、漆树不能逃脱斤斧砍伐的原因,是因为得利处正在于它的死,
所以它们势必不能生存。它同杏树实在不同。现在臭椿树臃肿不成材,又因根壮叶大妨害了其他作
物,它被砍伐的确很合适。这与有才能的反而死掉、没才能的反而生存的说法又有不同啊。总之,
事物的幸与不幸,看它所处的环境、时势罢了。”
【答案】15.D16.同:两句中的“菊"在意义上都指向隐居。
异:①《归去来兮辞》通过描写小院中依旧保持原来风貌的菊花比喻自己高洁品格仍在,抒发了自
己抵家归隐时的欣喜;②本诗则通过“东篱菊”表现了国家灭亡后归隐田园的无奈与伤感。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表达离开官场后内心的失落与伤感"错,借此诗表达自己对南宋的眷恋、忠诚之心,以及
国家灭亡后归隐田园的无奈与伤感。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物象的能力。
本诗“岁寒谁似东篱菊,禁得投簪日日看”意思是,岁寒时节只有菊花盛放,让人日日欣赏留
连。
“东篱菊"典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代指隐居;结合作者生平思想和“投簪"借代弃官”
来理解,诗人在江南被元占领以后便没有再做官,借“东篱菊"表现了国家灭亡后归隐田园的无奈
与伤感。
陶潜的《归去来兮辞》叙述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
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随世俗的精神情操。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思是,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芜了,松菊还长在那里。“三径"代指隐士
所居。
“松菊”象征着正直与高洁,是陶渊明正直、高洁形象的代表;松菊犹存,以喻坚芳之节仍在。
诗人借“松菊犹存"表达自己坚贞的节操,抒发了归家时的喜悦之情。
17.
1.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2.庭阶寂寂,今已亭亭如盖矣。
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4.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5.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6.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18.B逮:及,至。悟通唔,面对面
19.CA.始适.还家门,适:出嫁处分适.兄意适:顺从,依照
B.庭中通南北为一.,一:一体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C.瞻顾.遗迹,已去而复顾.两.个.“顾”都是“回头看"
D.早实.以蕃,实:结果实不抑耗其实.而已,实:果实
20.B例句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古之人不欺余也”。句意:古人没有欺骗我啊。B项为
状语后置句
21.AA项,古、今义均为“认为"。B项,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指天空中。C项,古义,
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义,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
词。D项,古义,那事情的真相;今义,用作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22.D①③形容词作名词/②⑥名词作动词/④⑤使动用法
23.DA.第一个“若”,你的第二个“若”,像B.第一个“之"是“到”,第二个“之"是
定语后置的标志C.第一个“因”,顺着,随着,第二个“因”,于是D.两个“且”都表并列。
24.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汉时与孝廉并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名"错,汉代并无科举考试。正确说法为“汉时开始与孝廉
并为举士的科目名”。
25.
【审题】
本题是材料作文。材料分成三层。
第一层是百度百科对“少年感"的解释,百度百科对“少年感”的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物流服务合同标的与服务内容2篇
- 2025年度航空航天零部件采购合同模板3篇
- 2025彩妆造型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协议3篇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城市更新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版:变压器买卖双方权益保障合同3篇
- 2024年足疗服务人员聘用协议样本版B版
- 二零二五版2025年度个体美容美发店合伙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物联网技术在农业应用合伙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门窗安装及节能认证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货物搬运与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合同3篇
- 《UL线材培训资识》课件
- 《精密板料矫平机 第1部分:型式和基本参数》
- 监理报告范本
- 店铺交割合同范例
- 大型活动LED屏幕安全应急预案
- 2024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自来水质量提升技术方案
- 金色简约蛇年年终总结汇报模板
-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试行)(环办土壤2017第97号)
- 反向开票政策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