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利津县高级中学2022级高三收心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有学者对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做过梳理与回顾。舒铁指出,“古史起源多元论的三种代表性论著——蒙文通的《古史甄微》(1927年)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1934年)和徐旭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1943年)早已为人熟知。经由蒙文通、傅斯年、徐旭生等人的研究,人们得以从新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种族、文化的起源问题"

傅斯年认为“在三代时及三代以前,政治的演进,由部落到帝国,是以河、济、淮流域为地盘的“地理的形势只有东西之分,并无南北之限“这两千年的对峙,是东西而不是南北”也就是说,广大南方地域的政治演进尚无足观,故而略过不论。蒙文通与徐旭生则认为可分河洛、海岱与江汉三集团或华夏、东夷及苗蛮三集团。但对于三集团之间文化演进的先后与对比,二人的认识又有明显差异。徐旭生认为北部华夏部族与东夷部族的文化要先于南部的苗蛮集团;蒙文通则认为三区的文化各成体系,其文献的传承各有统绪,主要强调其差异,而不是先后或优劣。总的来说,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术界的看法经历了从早期的“中原中心说"到后来的“满天星斗说”的发展历程。

蒙文通在《论《山海经>的写作时代与产生地域》一文中指出,该书“记载了不少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但是,它的记载却和先秦时中原文化传统的说法不同,"它“并没有以黄帝作为传说中心。它更多提到的历史人物是帝俊和帝颛顼,“很多国家和历史人物都被认为是帝俊或颛顼的后代”后稷“作为进入农耕时代的重要历史人物"也被“认为是帝俊所生”而非中原传统说法谓之为黄帝的后裔,由于该书“从不以黄河中游地区作为天下之‘中"而是把“古巴、蜀、荆楚之地都作为天下之中来看待。”

(摘编自尹玲玲“洪水"新解——兼及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学术史梳理》)

材料二:

在史前史的研究中,有学者较早注意到史前文化边缘发展现象,1968年就提出农业起源始于边缘地带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随着狩猎采集群体的人口增加,社群终将分裂,部分群体不得不进入边缘地带。为了生存,这些群体开始广泛利用资源,进而强化利用部分有驯化潜力的物种,驯化由此发生。以此为基础,人类的生计逐渐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

边缘地带带来了人类的发展与扩散。早在人类起源阶段,就可以看到边缘发展现象。人类灵长类祖先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环境中,但是随后出现的气候变化,让部分地区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人类祖先不得不改变体质以便适应,发展更好的直立行走姿态,减少阳光下暴晒的面积;以出汗的形式,更高效地散热。同时,旱季时为了利用埋在地下的植物根茎与死亡的动物,发展出挖掘与切割工具。按照“撒哈拉泵”假说,当气候适宜的时候,撒哈拉大沙漠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环境,部分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进到这里,然后随着气候的变干,他们又被迫离开。部分人群无法回到原处,向北走出撒哈拉,人类由此走出非洲,正是边缘条件造就了人类的扩散。

边缘地带能够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尤为有意义的是,边缘有利于革新的产生,因为这里的内部阻力更小。在农业起源进程中,与中心群体较多受到主流文化的制约不同,生活在边缘地带的是从中心群体中分裂出来的人群,闯入新领地中的移民更少受到传统与习惯的制约。狩猎采集让位于农业,意味着文化系统全方位的调整,从技术、社会到意识形态层面都需要如此。旧的文化系统往往对发展存在巨大阻力,而在边缘地带的人群遇到阻力的可能性要小得多。类似之,在文明化进程中,传统的等级不明显的平均社会让位于等级社会,挑战无疑是严峻的,阻力小的地方更有可能获得突破,此时边缘地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边缘效应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样的机会不是没有成本的,由于边界容易发生变化甚至战争,边缘更不稳定,迫使物种不得不频繁迁徙,不得不在适应上保持更高的弹性,以利用时空分布上不那么确定的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发展,环境条件的内涵从完全指自然环境,逐渐过渡到自然与社会环境并重,甚至有时完全指社会环境,这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表现尤为明显。由此,边缘的含义也随之扩充,它也可以是社会环境意义上的。

总之,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界已普遍认识到,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区域、多层次、多阶段的特征,其中可能存在多样的模式。边缘发展模式是其中的一种,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尝试从史前文化边缘发展模式的角度,从理论上解读中华文明起源过程。

(改编自陈胜前《中华文明起源中的边缘发展现象》)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舒铁针对古史起源问题的学术史做了较好的梳理与回顾,认为二十世纪学者们的研究在学界影响深远。

B.傅斯年认为,在两千多年的对峙期间,南方地域的政治演进历程已不可考,所以难以进行针对性研究。

C.部分人类群体进入边缘地带,广泛利用资源并驯化潜力物种,谋生方式随之从狩猎采集逐渐转向农业。

D.人类祖先直立行走、出汗散热、使用挖切工具,都是不得不改变体质或生活方式以适应边缘环境的证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海经》中对于古代帝王的记载与先秦时中原文化说法不同,这与该书对天下之“中"的认知不同有关。

B.撒哈拉地区边缘气候适宜与干旱交替变化,使得生活在此处的人类被迫离开,进而走出非洲,形成扩散。

C.材料一提出“满天星斗说”承接于早期的“中原中心说”,介绍了学术界对中华文明起源看法的发展历程。

D.材料二提出“中心群体”与“边缘地带"人群形成对比,从阻力角度论证了边缘地带更有利于革新的观点。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边缘效应收益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末次冰期结束后,海陆边缘作为典型的生态交错带,为文明化进程提供了舞台。

B.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认为,世界上最具权力潜质的场所,是欧亚大陆边缘地区。

C.地处秦晋蒙交界的石峁古城战争防御设施先进,古城遗址显示其陶寺曾被入侵。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本位于西方边缘的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西方中心。

4.材料二认为,“狩猎采集让位于农业,意味着文化系统全方位的调整,从技术、社会到意识形态层面都需要如此”,请结合以下材料简要分析。(6分)

红山文明形成于距今约5300~5000年间,对中原的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主要特点:一是以建筑和玉雕为代表的高等级技术能力的出现;二是等级制度和特权阶层的出现;三是公共信仰和祭祀礼仪系统成熟,以祖先崇拜、天地崇拜为代表。此外,由于处在森林草原的交错地带,以种植粟、黍为主导的农业和发达的渔猎经济,助推了文明诞生。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去山里看海

苏沧桑

这里的每一朵莲,至死都保持着盛放的姿势。

深秋的径山,径山寺所在的径山。一壶鹅黄色的香莲茶递给我们一行七人第一声问候。我想起多年前第一次见它时的情景:“透过玻璃壶底,我们与莲面面相觑。片片花瓣,比宣纸更薄,更透,更淡。①细软如珊瑚的白色花茎花蕊,随着水的微流齐齐摇曳。一朵莲,仿佛一条绝世独立、自在游弋的鱼。"

午后的阳光照进枯败的荷塘,大部分用来做种的莲藕已经被起出来,去海南过冬了,到了春天,会被运回来,种下去。最后几朵不动声色盛开着的莲,紫色的,黄色的,与这个叫千花里的地方所有花卉一样,淡定而诱人。在荷塘水面的反光里,我想象那些莲藕种子,圆滚滚地倾泻进千里之外同样大小的荷塘,安静如一群离开母体的胚胎,蜷缩进临时胚胎管。冬天过后,它们回到母体,春分时节抽出第一枚新叶,开出绝美的一朵莲,两朵莲······然后,它们被一双手两双手采下,送进机器,烘干,定格,保持了最美的颜色和姿态。最后,在一注热水里,它们活过来,盛放如初开,释放被定格的所有部分,成为此时此刻我们七个人眼前的这七杯香莲茶。

②这是径山递给我们的第一道茶。空灵,绝伦。

径山递给我们的第二道茶,叫“水丹青”。黄昏,五分之四轮月亮照见径山脚下一个叫“径茶"的地方,一位未施脂粉、身着铁锈红中式对襟衫的女孩为我们分茶。没有音乐,没有絮叨,她慢慢地、默默地做着茶,仿佛忘记了我们七个人正眼巴巴盯着她把一小盏抹茶分给我们。但她用茶芜搅动茶沫时,速度极快,手机都无法捕捉。最后,她捻起一枚新牙签,在茶碗里作起了画,一枝梅树,两只飞鸟。大家都说,第一次见。

“水丹青”,是古代茶道的一种,自宋代由径山传到日本,又传了回来,让我想起那些辗转千里的莲花种子。

我问她,每天都有表演吗?

她说,不是表演,是切磋交流,以茶会友。越好的“水丹青"消失得越慢。

晚餐时,我共起身三次,舍下无比美味的农家菜,去看隔壁茶桌上那碗“水丹青”,淡了没有,消失了没有。趁四下无人,我拿起牙签,学着她的样子,蘸上深色抹茶,在画上加点梅花。我点了七下,为每一个人,不知道为什么。

后来她说,你把屋檐也点成了一树梅花的样子。哦,原来那是屋檐。

对于茶道,我懒,便不太喜欢那种正襟危坐、煞有介事,不如一个玻璃杯、一把茶叶、一壶热水,随便一靠、一躺,多简单自在。径山茶道尤其是“径山茶宴”,起源于唐朝,盛行于宋元时期,具有禅文化、茶文化、礼仪文化等多方面价值,有击茶鼓、设茶席、谢茶等十数道仪式程序,想想都繁复得要命。而此时此刻,径山茶道因为一个朴素的女孩、一群相投的文友、大半轮月亮、我偷偷点上去的梅花,却有一种可亲近之感,觉得它与你是不隔的,它像天空那么深,像大海那么大,但它离你很近。

第三道茶,海拔八百米,耗时爬山一个半小时,径山寺的一位年轻法师接待了我们。唐代天宝元年,江苏昆山高僧法钦遵师嘱“乘流而行,遇径即止”,行脚至径山,于喝石岩畔结庐修行,是为径山禅脉开山之祖。南宋嘉定年间,径山寺被钦定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并日渐成为儒释道三家精神融汇之处,源远流长。苏东坡与径山有着不解之缘,他临终前作的最后一首诗,就是《答径山琳长老》,参透生死、物我两忘的他两日后便驾鹤西去。此刻,我们坐在法钦、紫柏等大德僧人坐过的地方,坐在“茶圣"陆羽、苏东坡、吴昌硕等坐过的地方,仿佛坐在云海之下、竹海之上。

我问眼前为我们泡茶的年轻出家人,是否去过很多庙宇,为什么在这里落脚。他说,也没有去过特别多的地方,但这里静。他说话时,语调很静,③正往茶盏里续着的茶水也如他的语调,没有一丝一毫晃动。

我低下头,盯着他刚刚为我续的那盏茶,看到的是一道牵山绕水、缠古绕今、海一样宽广深邃的茶。

海,是心海。

从径山寺一路逛到千岱山居时,天阴了下来。云雾渐起,翠竹环绕。径山绿茶在一个通透的玻璃杯里,收拢了整个山林,影影绰绰的。

记得那个更早的深秋,我回家乡待了十天,刻意体验了一次故乡的“劳作”——我十八岁离开家乡前和离开家乡后均从未做过的事情:和渔民们一起剥虾、补渔网、酿桂花酒,做番薯圆······这所谓的“寻根之路”,让我不由想,家乡还有多少人在从事着古老的劳作呢?如果不离开家乡,作为一个女子,我的人生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大概是这样吧:到海涂上捡海螺蛳、抓弹涂鱼,不会剥虾半小时就手指发白;在海岸边补网,时时向着海平线眺望,右手穿网孔,左手把重叠的部分展开,周而复始,而不会织了两眼网就手痛;在太阳下山后用小铲铲下晒在篾席上的鱿鱼干,然后一家人吃晚饭,然后在灯下继续补网;我应该会有一个皮肤黝黑、酒量惊人的丈夫,他们叫他“酒雕”或“酒刹"。只要没有遭遇不幸,日子虽苦也甜。

但我现在是什么样子呢?一个在城市生活了三十年的女子,笑容里还有最初的一丝纯真和羞涩吗?我们像不像繁复茶道里的那一盏茶,永远失去了最初的野性和自由?人本来应该是什么样子?径山的每一朵莲花,至死都被定格为盛放的姿势,的确绝美,而人非莲花,还是自然地开放,自然地枯萎,像火一样慢慢暗下去,最后熄灭在土里的好吧?

那一晚,我们住在径山稻田中央的一幢民房里。④稻田刚刚收割完,斜阳与它相视而笑,如两位老人。夜深了,茶凉了,民房的主人回家了,狗不叫了。我自国外回来后整整两个月的失眠,终于沦陷在大海般浩瀚的稻秆子气味里。

(有删改)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中红衣女孩专注做茶、快速搅动茶沫以及纠正我的措辞等细节,表现了她对“水丹青”茶道的熟悉和对我的不满。

B.作者偷偷用牙签在“水丹青"上点画梅花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在美好事物上寄寓美好祝愿”的普遍情愫。

C.“径山茶宴"繁复的仪式程序让作者对径山茶道产生了疏离的感觉,而“水丹青”又让作者对径山茶道心生亲近之感。

D.作者坐在陆羽、苏东坡等历史文化名人坐过的地方,思绪连接古今,心为所动,情为所感,增强了文章的传统文化韵味。

6.下列对文中四处画线句子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细致地写出茶中香莲花蕊细软的形态,并运用比喻形象地描摹出香莲孤绝自在的姿态,蕴含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句子②中的“递"字写出径山的待客情意;“空灵”“绝伦"之间用逗号隔开,强调了香莲茶带给作者内心的震撼。

C.句子③写茶水“没有一丝一毫晃动”,表现了法师倒茶动作的平稳,动作的平稳又能体现法师内心的平静,耐人品味。

D.句子④中“斜阳与它相视而笑"营造了稻谷归仓后轻松愉悦的氛围,“如两位老人”则包含夕阳虽好却近黄昏的叹惋。

7.山中无海,作者却以“走,去山里看海"为题,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揣摩“海”的三重意蕴。(3分)

8.文章倒数第四自然段跳转到对回乡经历的回忆与联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一)课内文言文(15分)

9.关于下列文言知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心一也"中“用”的释义为“因为"。

B.“是故圣益圣”中两个“圣"均为活用,前一个活用为动词,后一个用作名词。

C.“下饮黄泉”中“黄泉"为古今异义词,古义为“地下的泉水”。

D.“小学而大遗"中“小学”为古今异义词,古义为“小的方面学习"。

10.关于下列文言句式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状语后置)

D.客有吹洞箫者。(判断句)

11.关于下列文化知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跬步:古代“跬”解释为“一举足也”,义为“半步”;“步"古义为“脚跨一次”,常喻指极近的距离。

B.爪牙:古代本指鸟兽的爪子和牙齿,也指精干的护卫,古今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

C.句读:阅读文言文的方式,俗称“断句”,文言文句休止、行气与停顿的特定呈现方式。

D.师说:“说”是一种通过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来说明道理的文体。

1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子愀然___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B.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指箫声。

C.越长城之限限:限制。

D.其远古刻尽漫失漫失:模糊或缺失。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挟飞仙以遨游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B.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取之于蓝,而青出于蓝

C.风雨兴焉___圣心备焉

D.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与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公仲朋谓韩王曰:“与国不可恃。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儆公仲之行,将西讲于秦。

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而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我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南乡,此秦所以庙祠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令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为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兵虽至,楚国不大病矣。为能听我,绝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韩。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大说,乃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弊邑虽小,已悉起之矣。愿大国遂肆意于秦,弊邑将以楚殉韩。”

韩王大说,乃止公仲。公仲曰:“不可,夫以实告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恃楚之虚名,轻绝强秦之敌,必为天下笑矣。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矣。秦欲伐楚,楚因以起师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以使人报于秦矣,今弗行,是欺秦也。夫轻强秦之祸,而信楚之谋臣,王必悔之矣。"

韩王弗听,遂绝和于秦。秦果大怒,兴师与韩氏战于岸门,楚救不至,韩氏大败。

(节选自《战国策·韩策一》)

材料二:

韩君弗听。公仲怒而归,十日不朝。宜阳益急,韩君令使者趣卒于楚冠盖相望而卒无至者宜阳果拔为诸侯笑。故曰:内不量力,外恃诸侯者,则国削之患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韩君令使者A趣B卒C于楚D冠盖相望E而卒F无至者G宜阳果拔H为诸侯笑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秦之欲伐我久矣”与《师说》“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的“之”用法不同。

信,可靠的,与《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中的“信”意思相同。

雁,像大雁一样,名词作状语,与《鸿门宴》“常以身翼蔽沛公"的“翼”用法相同。

D.兴,发动,与《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的“兴”意思不同。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韩两国交战,韩国告急,公仲为韩王分析形势后出谋划策,提出向秦割地求和并联合伐楚的主张,以化解韩国危机。

B.陈轸则从利楚的角度,指出秦想要伐楚已久,现在又得韩国相助,楚已危极,他建议采取手段,来瓦解秦韩联盟。

C.楚王在国内实行戒严,挑选军队前往援救韩国,还派遣使者告知韩王,希望韩国放心大胆抵抗秦国,楚将与韩共存亡。

D.公仲识破陈轸之策,反对韩王与楚交好而绝和于秦,认为秦国之患是实,楚国之援是虚,且楚韩事先并无讨秦之约。

17、翻译句子(4分)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双井茶送子瞻①

黄庭坚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②霏霏雪不如。

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注]①1085年,宋神宗去世,年仅十岁的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在外宦游的苏轼应诏还朝,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②硙,小石磨,研制茶叶的碾具。

1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苏轼任职处,“玉堂"一语双关,让人联想到翰林学士清雅高贵的生活。

B.诗人用一个“旧”字,点出苏轼身份发生了变化,与尾联“黄州梦"遥相呼应。

诗的第四句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苏轼在黄州任上文思泉涌之态,对他推崇有加。

颈联扣住标题中的送茶一事,极写茶叶之佳美,暗含了作者对苏轼友情的珍视。

诗人欲借送茶唤起苏轼的黄州梦,”蕴含了对友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5分)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

(2)苏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曹操斟酒祭江、执矛吟诗的骄态,极力渲染其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3)“雪”是诗歌中常见的意象,但有时真假难分,如姚鼐《登泰山记》中“"句描绘了雪光照亮了天空的景色,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句则以雪写浪花。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再想起被饲养玩弄在卖鸟人手中的神色凄惨羽毛焦黄的黄鹂。

第二年春季,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乱飞"这两句诗的妙处。

是的,这里的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这里的茂林修竹,桑田苇泊;这里的乍雨乍晴的天气,使我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这是一种极致。

是的,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

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的所在。

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

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就是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互发挥,这就是景物一体。

21.两处“是的”看似可有可无,实则颇具匠心,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仿照画线句,以植物为主体,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完整,修辞贴切,表达流畅。(4分)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梁启超在近代中国之所以能发挥重大影响力,不但因为他的文字所具有的特殊魅力,①。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梁启超和严复、胡适类似,都是学问渊博的“通才”,而不是在“象牙塔”之内沉浸于纯知识领域的“专才"。这种“通才”很类似陈澧、曾国藩、钱穆等人所提倡的“士大夫之学”,这种学问“将‘②’与‘有用于世’二语,悬为著书讲学之标帜”。梁启超和严复、胡适都是这一类型的学者,他们以学术研究来“修已治人”,不但能够依赖学问来“安顿身心”,更借此关怀中国的现状,并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其中梁任公又比严复、胡适更接近传统的“士大夫之学"。梁启超③,是一个有“真性情的人”,他的打牌、饮酒、读书都是真性情的表现。当然在他一生中最重视的还是成就其“士大夫之学"的阅读、教书与写作,以及由此而培养出的渊博的学问。这应该是源自他以“趣味”来追求知识的人生观。

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B.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

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3分)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语言通顺,不超过20字(4分)

梁任公的人生观简单地来说是一种“趣味的人生观”。他信仰的是“趣味主义”,他说倘若用化学分解“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的一种名叫“趣味"的元素抽出来,只怕毫无所剩。所以他一生所做的事总是尽量做得津津有味而兴会淋漓。因为趣味是活动的源泉,如果趣味干竭了,活动便会停止。

四、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实中,人们既要正确评价自己,也要理性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对于立身、处世有怎样的影响?如何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级高三收心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现代文阅读

(一)(15分)

1.(3分)B

(3分)B

(3分)C

补充练习:材料一多处使用了引号,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①引用学界观点,阐明(佐证)自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②突出强调某些特定称谓,体现学术性,使表述更为严谨。

评分参考: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6分)

①技术层面,交流有利革新,出现以建筑、玉雕为代表的高级技能;②社会层面,平均社会让位于等级社会,出现等级制度、特权阶层;③意识形态层面,公共信仰和祭祀礼仪系统成熟,迈入文明新阶段;④经济层面,交错地带农业主导,渔猎经济发达,助推了文明诞生。

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15分)

5.A。A.“对我的不满”理解错误,原文“我问她,每天都有表演吗?"她说,不是表演,是切磋交流,以茶会友。越好的‘水丹青’消失得越慢。”只是我和小姑娘的正常交流,没有小姑娘对我的不满,选项曲解文意。故选A。

6.D。D.“夕阳虽好却近黄昏的叹惋"错误,句子④中“如两位老人”的比喻是说画面温馨舒适,平易近人。选项属主观臆断。故选D。

7.①品径山第一、二道茶时,作者感受到茶道的深广如海;②品第三道茶时,作者领悟到径山寺融汇的儒释道精神所涵养的宽广沉静的心海;③宿居稻田民房时,大自然的气息浩瀚如海,让作者体验到自然宁静的生存状态。

(答中一点1分,)

8.①作者的离乡与归乡与前文莲花种子的外运与运回、水丹青茶道的外传与回归形成照应,增强了文章的回归意味;②写家乡的野性自由的生活状态,与茶失去最初的野性和自由相对照,引发对人应有的生存状态的思考,深化主题;③由径山三次品茶转换到对回乡生活的回忆与联想,丰富了文章内容,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

9.B,“是故圣益圣"中两个“圣”均为活用,前一个活用为名词,后一个用作动词。

10.D定语后置

11.A

12.C

13.B

14.DGH

【解析】句意:韩君派使者到楚催兵求援,使者去了一批又一批,但楚军却没有一个到来的。宜阳果然被攻克,被诸侯耻笑。

“君令使者趣卒于楚"状语后置句,“于楚”为后置状语,D处应断开;

“冠盖相望"是成语,形容官吏往来不断;“而卒无至者”是结果,G处应断开;

“宜阳"为地点,“宜阳果拔”为主谓句,句意完整,H处应断开。

15、A【解析】A.错误,相同,两个“之"的用法都是取消句子独立性。

16.C【解析】“挑选军队前往援救韩国”错误,“选师言救韩"意思是挑选军队公开宣称准备救韩。

17.译文:现在所经过的从中岭到上顶的那些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世上的人都称它们为天门。

补充练习

对于“韩氏大败”的原因,《战国策》与《韩非子》的分析有所不同,请分别阐释。(5分)

参考答案。《战国策》认为韩氏大败的原因有:①韩王缺乏主见和智谋,误判形势;②韩王纳言不当,错误地听信了陈轸,没有采纳公仲朋的计策。

《韩非子》则认为是韩国对内不衡量自己的力量,且内部不和,外靠诸侯。

【解析】根据材料一可以知晓,韩王对本国形势缺少全面准确地判断,说明作为国君的他自身智谋不足;其次,他先听从公仲朋,后又听信陈轸,且不顾公仲朋的劝说,说明他纳言不当、容易轻信。材料二的分析直接明确,点出其“内不量力,外恃诸侯"。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秦、韩两军在韩国的浊泽交战,韩国处境危急。韩国的相国公仲朋对韩王说:盟国不可依靠。现在秦国一心想攻打楚国,大王不如通过秦相张仪而与秦国讲和,送给秦国一个大城邑,与秦国一起攻打楚国。这是以一失换来二利的计策!韩王说:好。于是告诚公仲朋将要西向与秦国讲和。

楚王听说此事后非常害怕,召请陈轸来,并告诉他这件事。陈轸说:秦国想攻打我国,蓄谋已久了,现在又得到韩国一个大城邑,这就提供了武装力量,秦、韩合兵向南,这是秦国在宗庙烧香祷告时都孜孜以求的。如今实现伐楚的愿望,楚国必然遭受攻打。大王要听从我的意见,为此在全国实行戒严,挑选车队公开宣称准备救韩,让战车布满道路;再派出信任的使臣,多配备车辆,多携带钱财,让韩国相信楚国真的要救援自己。韩国即使不听信我们,也会因此感激大王,绝不会联兵而来(雁行:像大雁那样排列成行。比喻军队列队进行)这样,秦、韩就不团结,军队即使打到楚国,我国也不会有太大的祸患。如果韩国因听信了我们,拒绝与秦国讲和,秦王必定大怒,从而深怨韩国。韩国得到楚国的援救,一定会轻视秦国;轻视秦国,它应付秦国一定不恭敬。这样我们便可以使秦韩两国的军队疲惫不堪,从而解除楚国的忧患。楚王听后非常高兴,于是下令在全国调集军队,公开宣称准备救韩,派出亲信的使臣,多配备车辆,多携带钱财。使臣对韩王说:敝国虽小,已经全国动员,希望贵国放心大胆地抵抗秦国,敝国将与贵国共存亡。、

韩王听了十分高兴,于是让公仲朋不出使秦国。公仲朋说:不可以这样。采取行动使我国受害的是秦国,以虚假的名义来援救我们的是楚国。仅凭借楚国救援的谎言,而轻率地与强大的秦国绝交,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了。再说,楚、韩不是兄弟之国,又没有事先约好要讨伐秦国。秦国要攻打楚国,楚国这才发兵声言援救韩国,这一定是陈轸的阴谋。并且大王已经派人通报了秦国,如果现在不出兵,这是欺骗秦国。忽视强秦的灾祸,却听信楚国的谋臣,大王一定要后悔的了。韩王不听,于是拒绝与秦国讲和。秦王果然大怒,发兵与韩国在岸门交战,楚国的救兵没有到,韩国大败。

韩国的兵力没有减弱,韩国的人民也不愚昧,但军队被秦国打败,计谋为楚国讥笑,其原因是错误地听信了陈轸,没有采用公仲朋的计谋。

材料二:

韩君不听。公仲生气回家了,十天不上朝。宜阳更加危急,韩君派使者到楚催兵求援,使者去了一批又一批,但楚军却没有一个到来的。宜阳果然被攻克,成为诸侯间的笑料。所以说,内不量力,外靠诸侯,这是削弱国家的祸患。

(三)(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