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A卷)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部分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A卷)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部分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A卷)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部分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A卷)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部分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A卷)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分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A卷)语文试题(含答案)阜宁县(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实际上有很大的片面性。林庚先生抓住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便扩大到全面,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他摘引谢庄、陆厥、王褒、柳恽、沈佺期等人作品中关于“木叶"二字的用法,便得出结论说: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有不少诗句,足以否定林庚先生的引申以至于他所得出来的结论。林庚先生在文章中强调“木”和“树"的分别,并且说“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云云,我看就不一定是这样,试读以下的诗句,就可以知道:

珍木郁苍苍。(刘桢《公宴诗》)

遥爱云木秀。(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乔木生夏凉。(韦应物《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山木尽亚洪涛风(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从这些都用了“木"字的有名的诗句中我体会不出一点“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来。相反地他们在用了“木”字的诗句中恰巧描绘了郁郁苍苍和丽浓茂盛的景象,每一句中似乎都有绿化之美,绝对没有黄色的给人以光秃秃的树干的感觉。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又说: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这说法,拿他所举的例子还勉强可通,若拿我在上面所举出的一些例子来看,就显得十分矛盾了。依照林庚先生的观点,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不错,“嘉树”的确不能改为“嘉木”,否则太不成话了。但我要转问林庚先生一下:刘桢“珍木郁苍苍”,王维“遥爱云木秀”,你一定也要改为“珍树郁苍苍”“遥爱云树秀"才好吗?如果不改,就不能和你的说法符合;如果要改,我看是不妥当的。尤其是韦应物的“乔木生夏凉”,若改为“乔树生夏凉”,那就要成为绝大的笑话了!因为“乔木”等词儿,早已约定俗成,不容许你擅自改动了。应该用“木"的地方,必须用“木”字,应该用“树"的地方,必须用“树”字。大约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其原因恐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和音节的谐否、字面的生熟等问题也有关。如果引更多的诗句来作更细的分析,结论就一定会不同一些。

至于林庚先生所引杜甫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字固然胜“叶”,但“落叶满空山”(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也是十分好的句子,不能用“落木"的例子来强为衡量,艺术形象是要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的,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

(摘编陈友琴《温故集》)

材料二: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开头引用屈原《九歌》的名句,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颇受钟爱的形象。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诗歌语言现象,林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个“木”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林先生认为要说明“木”何以有这个特征,就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木"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具有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想到了树干。林先生还谈到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木”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人们看到“树"首先想到的也是一棵树。由“木”想到“木头"木料”等,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至于由“木"想到门闩、棍子、桅杆等,并由此产生一种“微黄与干燥之感”,也显得同样牵强。

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觐省》),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

可见“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树”也可能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

因此,古人诗句咏及树的形象,或用“木”,或用“树”,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说的那么多差别和讲究,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我们不必想那么深奥,“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首先,“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其次,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认为,林庚先生抓住《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认为凡是用“木叶"的都和“树叶”不同的观点是片面的。

B.材料一认为,用了“木"字的诗句也能描绘郁郁苍苍和荫浓茂盛的景象,而改用“树”字之后,便消减了那种“密密层层"的“绿化之美”。

C.材料二认为,人们见到“木"一般想到的都是树,由“木”想到“木头"材料”等,这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却并不如此。

D.材料二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先引述林庚观点,先立后破,破立结合,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材料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论证结构井然有序。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木"有时指夏季“枝繁叶茂”的树,因此,“木"与秋天并没有必然联系。

B.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了充分论述林庚先生观点的片面性,主要使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C.材料一和材料二开头都谈到《说“木叶”》中引用了屈原《九歌》中的名句,但是二者的作用不完全相同的。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林庚先生的说法不恰当,这启发我们鉴赏诗歌时对相同意象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3.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木是容易使人想起树干以及黄色的暗示性"的一项是()(3分)

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B.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C.群木昼阴静,北窗凉气多。(书应物《夏景园庐》)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简述材料一的主要观点。(4分)

5.两则材料认为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八百米故乡

苏童

(1)每个人都有故乡,而我最强烈的感受是,我的故乡一直在藏匿,在躲闪,甚至在融化。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系列的问号,什么是故乡?故乡在哪里?问号始终打开着,这么多年了,我还在想象故乡,发现故乡。

(2)1982年夏天,在一条名叫齐门外大街的街道上居住了二十多年之后,在把四个子女都养大成人之后,我父母乔迁新居,从苏州城最北端的那条老街上继续往北五百米,过一座石桥,再穿越一条很短、很狭窄的街道,左手是我母亲工作的水泥厂,右手的工厂宿舍楼,就是他们的新家。

(3)这次乔迁的直线距离,没有超过八百米,当时我在北京上大学,在千里之外对新家充满了热情的想象,因为那是新房,在三层楼上,新居的高度和抽水马桶、阳台之类的东西已经让我足够兴奋。我清楚地记得暑假回家的第一个下午,我在新居的阳台上眺望着远处的风景,怀着一种新生的心情。远处的风景,正面方向是水泥厂工厂区白色的大烟囱和水泥窑,侧面远眺,能看见一家炭黑厂黑色的烟囱和黑色的厂房,在水泥窑的后面,有京沪铁路通过。我从小生活的旧屋,其实就在东南方向八百米处,我视线能及的地方,但是其他的房屋挡住了那旧屋,我什么也看不见。

(4)那是很多年来我们家的第一次搬迁,唯一的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直径改变了。正负八百米,我父亲去市中心上班,骑自行车要多走八百米,我母亲上班少走八百米,可是去看望我外祖母和舅舅们要多走八百米。对我来说,八百米是一次直径的扩展,美中不足的是这次扩展规模太小,我的生活从一条街到另外一条街,仅仅延伸了八百米,不能遗忘什么,也不能获得什么。那年夏天,我第一次意识到了“故乡"这个词,可是我所想象的故乡似乎并不存在于这八百米的世界里。

(5)八百米成为一个象征,就像一个人发现故乡的路,很短,也很长。

(6)①但是从文学意义上说,八百米也许可以成为一个故乡了,只是稍显局促而已。从孩提时代到二十岁,我主要是在苏州城北的这八百米范围内活动,成长。我的写作,其实一直在利用这局促的八百米的故乡,有一些事物总是在我创作过程中浮现在脑海里,分别是河水、铁路、工厂、河里的客船、驳船和农用船,许多敞开的房屋的门洞,早晨和黄昏街上的人流和嘈杂的市声。

(7)那八百米范围里的居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有好多人脸会在我写作的时候悄悄一闪,进入我的记忆,那些事物,那些人,都以故乡的名义降临。

(8)齐门外大街如今拆了一半,保留了一半,被拆去的是临河的房屋,127号,这个门牌号码现在应该是消失了。那曾经是我母亲的家族中很多人的旧屋,一面临街,一面临河。临街的那一侧住着我大舅一家,隔着一个小小的天井,临河的两间屋子曾经住着我们一家和我三舅一家,而在天井的耳房里住着我的外祖母。

(9)我三岁那年,三舅买下了隔壁一户人家的私房,住到了我们家的隔壁。这样,一个家族的人各有门户,却又紧紧地靠在一起。我母亲这一家家境贫困,从镇江地区的扬中岛上出外谋生,移民到苏州,一直团结在我大舅的周围,一起居住,一起生活。在我和我哥哥出生之前,我们三家人和外婆一起住在另一条街上,东汇路南田村的一所更拥挤的房子里,很奇怪,我后来算了一下那两所房子间的距离,差不多也是八百米。

(10)②八百米的世界,对我们一家,曾经是一种宿命。唯一不同的是1982年夏天的搬迁,让我母亲与这个家族分开了,分开八百米,不算很远,但也不近。这使我母亲在腌咸菜的季节里格外头痛,腌菜的大缸没法搬到新居里去。而且,我母亲特别信任我二舅的脚,认为只有他踩出来的腌菜才好吃。现在,缸没有了,踩缸的“脚”也不在身边,只好放弃腌菜了。

(11)我们这个家庭有点特别,几家人聚拢在一起,在一个新的居留地过着家族式的生活,似乎就是为下一代更改故乡的名字。但故乡的名字是不容易改变的。我们家周围的邻居大多是苏州的老居民,他们早已接纳了我们这个家族,但是,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有点好奇的。语言在我们这个家族里无法统一,我外祖母不会说苏州话,我大舅母不会说扬中话,我的父母和舅舅们则交替使用家乡方言和苏州话,他们之间用家乡话交流,对孩子们、对外人都说流利的苏州话。

(12)长辈们的家乡方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我们这些孩子感到恐惧,就像一个隐私,唯恐让外人听到,可惜的是,这隐私无法藏匿,因为长辈们从不以他们的家乡为耻。③我们家的下一代都为上一代的家乡辩解过,为地理位置辩解,为口音所属方言辩解,出于虚荣心,或者出于恼怒。当你为父母的口音感到恼怒时,你如何体会“故乡"这两个字带来的荣耀?相反,下一代体验的是一种隔绝故乡和遗忘故乡的艰难。说到底,孩子们是没有故乡的,更何况是我们这些农村移民的孩子。

(13)失散,团聚,再失散,是我母亲的家族在扬中、苏州两地迁徙生息的过程,没有土地的家族将永远难逃失散的命运。我母亲的家族在几十年的艰难时世里一直聚合在一起,是一个亲密的家族圈的生活,但最终,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里,一切烟消云散,这个家族的第一代、第二代,还有第三代,最后还是失散了

(14)五年前,随着苏州齐门外大街的拆迁重建,我的大舅和三舅妈都被安置在了别的居民小区。同样的,由于亲戚关系不可避免地日渐疏远,我甚至从来没有去过他们的新家。我在苏州城里有好多表姐表哥,但我不知道他们住在哪个地方。他们的孩子纷纷到南京来求学,我设法找到他们,把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叫到家里来,吃一顿丰盛的晚餐。晚餐过后,接到那些表姐表哥的电话,是致谢的电话,之后,又恢复漫长的疏远,联系中断了。我童年时代热闹的家族圈生活完全萎缩了,家族对于我来说,仅仅是由直系亲属组成,每次回到苏州,我的足迹仅限于我父亲的家和我兄弟姐妹的家,甚至他们都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每两家之间的距离都很遥远,远远超过八百米。④对我来说,超过八百米,故乡便开始模糊,开始隐匿,至此,我的八百米的故乡已经飘忽不见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自“我”父母乔迁新居始,以齐门外大街的拆迁重建终。通篇采用顺叙的叙述方式,显得有条不紊、合情合理。

B.文章选用的石桥、客船、临河的房屋等江南常见的风物极具典型性,体现了南方作家浓郁的地域创作特色,增添了散文的趣味性与可读性。

C.在作者看来,不断的搬迁不仅导致了亲人距离上的疏远,还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亲人情感上的疏离。

D.文章的叙述于平实中富有怀旧气息,对八百米故乡种种事物的罗列,勾勒出故乡的风土人情与烟火气。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局促"一词,意为对于文学意义上的故乡来说,“八百米故乡”的确稍显狭小。

B.句子②结构上承上启下,语义上与上段文字紧密相连,并引发下文的叙述。

C.句子③中的“虚荣心”,是“我们家的下一代”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即“以自己的家乡为荣"。

D.句子④发人深省,并照应开头,表达了作者对记忆深处“八百米故乡”的深切缅怀。

8.文中第(6)段画波浪线句子,对故乡事物的描写细致生动,这种表达上的特点是怎样取得的?请简要赏析。(4分)

9.本文曾被《读者》的《文苑》栏目选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编审,请从选材、构思、内容等方面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观察判官曹君德甫以书抵某云:“武胜一军,雄视南服,重兵所宿,兼倍诸道。故廪庾之积,尤为吾州之大政。今漆水公之镇是邦也,至之日,即以新仓为事。度材于山,赋庸于兵,心计手授,百堵皆作。盖经始于正大六年之八月,而断手于八年之四月。文石既具,子为我记之。"

某以为:天下之谋食者莫劳于农,而莫不害于农。农之力,至于今极矣!叱牛而耕,曝背而耘,十人之劳不能给一人之食;水旱霜雹,螟蝗蟊贼,凡害于稼者不论也。用兵以来,调度百出。常赋所输,皆创痍之民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妻子,而以之佐军兴者。兵则恃农而战,农则恃战而耕。朝廷旰食宵衣,惟谷之恤,劝农冠盖,相望于道。廪人之制非不具备,而有司或不能奉承,精粗之不齐,陈腐之不知,度量之不同,簿领之不一,收贮之不谨,启闭之不时,诃禁之不严,检察之不恒,冒滥之不究,请托之不绝,一隙所开,百奸乘之。百家之所敛,不足以给雀鼠之所耗;一邑之所入,不足以补风雨之所败。四方承平,粒米狼戾时然且不可况道殣相望之后乎然则有能为国家重民食而谨军赋者业文之士宜喜闻而乐道之也。

惟公为徐、为陕、为凤翔、为京兆、为洛阳,尽力民事二十年于兹,知民之所难,知战之所资,知废政之不可不举,知积弊之不可不去。是役也,易腐败为坚整,广狭陋为宏敞,增卑湿为爽垲,导壅蔽为开廓。环以复垣,键以重扃。圭撮有经,新陈有次,暵曝有所,检视有具,出入有籍,巡卫有卒,条画周密,截若画一。万箱踵来,千仓日盈,陈陈相因,如冈如陵。望之巍然,有以增金城汤池之重。京师仰给,于是乎张本。某,属吏也,知公为详,故并著其设施如此。

四月二十三日,儒林郎、南阳县令、武骑尉、赐绯鱼袋元某记。

(节选自元好问《邓州新仓记》)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粒米狼戾时A然且不可B况道殣相望C之后乎D然则E有能为国家重民食F而谨军赋者G业文之士宜H喜闻而乐道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极,穷尽、竭尽、到达最高限度,与《登泰山记》“极天云一线异色”中的“极"意思相同。

B.“劝农”,鼓励耕作。劝,鼓励,勉励,与《劝学》中的“劝"意思相同。

C.奉承,指奉受,接受、执行的敬辞,与“阿谀奉承”之“奉承"意思不同。

D.易,改变,与《烛之武退秦师》“以乱易整”中的“易"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作者应观察判官曹德甫之请,为漆水公主持修建邓州新仓一事而作,作者对此事表明了赞赏的态度。

B.漆水公深知农民是天下谋生的人中最辛苦的,深知仓库积弊甚多,所以主持修建新仓,而作者也乐意宣扬。

C.文章详写了新仓设备、制度规程,以及新仓对城池守卫、国都粮食供应的好处,说明了修建新仓的作用和意义。

D.漆水公尽心为民办事,致力于修建新仓,文章持论得体,热情歌颂了漆水公的德政,突出他勤政为民的精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百家之所敛,不足以给雀鼠之所耗;一邑之所入,不足以补风雨之所败。

(2)知民之所难,知战之所资,知废政之不可不举,知积弊之不可不去。

14.请根据选文简要概括修建新仓的具体措施。(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望梅①

陆游

寿非金石。恨天教老向,水程山驿。似梦里,来到南柯,这些子光阴,更堪轻掷。戍火边尘,又过了、一年春色。叹名姬骏马,尽付杜陵,苑路豪客。

长绳漫劳②系日。看人间俯仰,俱是陈迹。纵自倚、英气凌云,奈回尽鹏程,铩残鸾翮③。终日凭高,诮④不见、江东⑤消息。算沙边、也有断鸿⑥,倩谁问得。

【注】①此词或于宋乾道八年(1172)春夏间在南郑(在今陕西汉中)宣抚使王炎幕府所作。②漫劳:徒劳。③翮:鸟翼、翅膀。④诮:简直、完全、依然。⑤江东:安徽芜湖以下长江下游南岸地区。此处指故乡。⑥断鸿:失群的鸿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所遗憾的是这些年官职经常调动,自己不停地奔波劳碌。

B.词作中使用了金石、水程山驿、戍火边尘等意象,但毫无悲壮之感。

C.词人因生活现状与理想之间的落差而发出感慨,希望能施展抱负。

D.词的上片情绪较激越,下片转入深沉,抒情层次与角度有所变化。

16.本词的下片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的下片中都有“凭高”之举,但所思所感不同,请结合两首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_____,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

(2)清代张谦宜《茧斋诗谈》中认为《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十字写尽湖势,气象甚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冰雪大世界“退票”风波化危为机,“小砂糖橘"引发研学追更,罕见雾凇扮靓“冰城”,文旅天团掏出家底热情“宠客"……在一个个为人称道的“热梗”里,处于网络中心、被流量加持的“尔滨"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哈尔滨,而变成一个舞台和秀场。这个冰雪季,哈尔滨对游客的“宠爱”令其成为旅游界的顶流。

作为这座城市的主人,他们热情好客,希望为家乡奉献哪怕一丁点儿力量;他们创意十足,抓住机会、乘势而上,把“抖小机灵"变成“做大贡献”;他们深沉低调,用力所能及的努力,尽可能地制造美好、温暖和善意;他们满怀信心,昂头挺胸、步伐矫健,梦想新的梦想,追求新的辉煌。他们,就是“尔滨现象"背后的“尔滨人”。

你善良热忱,我心怀感恩;你仗义相助,我念念不忘……这一来一往中蕴含着“尔滨人"的热情、南方人的感动,演绎着中国式的浪漫与温暖。隆冬时节,寒意正浓,“尔滨”热度持续,更多“尔滨人"的生动故事正在发生,等你来读。

18.下列句子中的“等”和文中画横线处的“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等我写完这封信你再走也不迟。

B.孩子们在树下等着月亮的出现。

C.你怎么还说这等虚言,惑乱人心!

D.等我们去了,表演已经结束了。

19.这篇新闻报道中使用了不少网络热词,结合文中的加点词语分析运用网络热词的表达效果。(4分)

20.第二段用了五个“他们”,前四个“他们"与谓语之间没有逗号,但最后一个“他们”与谓语之间用逗号断开。请简要分析这样设置的表达侧重。(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新亚欧大陆桥是“一带一路"架构的组成部分。昔日响彻河西走廊的驼铃声已尘封进历史。而今,这里成为促进东西文明对话、加强中外交流的独特舞台。

①茫茫戈壁,大道纵横。②河西走廊是连通世界的交通要道。③河西走廊的南部是巍巍青藏高原高寒缺氧,④北部是由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组成的千里大漠。⑤古时,倘若沿着这个水草丰茂的天然廊道东来西往,才最经济、最安全。⑥于是,人们在这里修建了长城、官道、驿站等“基础设施”,⑦全力保障河西走廊的畅通,⑧为过往的使者、商旅和生意人提供补给,⑨搭建起联通中原与西域的陆路通道。

河西走廊是一座大陆桥,它是以绿洲为桥墩、各类道路管廊为桥体的大陆桥;这是一座跨越山海、互学互鉴的连心桥;它连通中外、促进中外交流,可以说,这还是一座共赢桥。

21.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必须写出修改后的完整句子),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2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一组排比句,使句式协调一致、整齐对称。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70个字。(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信息时代的标志之一是“人以群分"。但再细分的群仍然是“群”,集体的共识不可能在相互孤立中找到,沟通的能力更不可能在自我封闭中发展。

中国人的网上“集体生活”,已经走到今天的“多声部合唱”阶段,其声势之大、力量之巨,远非昔比。这对合唱者的技巧要求很高,既要留神稀里糊涂被别的声部带走,又不能故意越位破坏整体效果。精调音准、跟上节拍,才有最美和声。

身处信息时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运用会受到多种传播媒介的巨大影响。这一点,你应有深切感受。请就“提高媒介素养,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这个话题,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体裁自选,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一语文期中参考答案

1.A2.B3.B

4.①林庚先生《说“木叶”》一文对“木"这个意象的解析有很大的片面性,“木”与“树"给人的感觉只是有时不同而已。

②艺术形象应该根据具体例子来作分析,不能笼统地一概而论。(每点2分,意对即可。)

5.①与前人名句所引起的联想有关。

②和音节的谐否有关。(或“木”“落"叶”都是入声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律美。)

③与字面的生熟有关。(或“木叶"在语体上比“树叶”庄重些。)

④“木叶"是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可以使诗歌古雅,具有文化内涵。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6分)

6.A

【解析】A项,“通篇采用顺叙的叙述方式”有误,文章采用顺叙与插叙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如第(8)(9)段插入“我"和“我”哥哥出生之前,“我们"三家人和外婆一起居住时的回忆。

7.C

【解析】“以自己的家乡为荣”错误,此处“虚荣心"并非“以家乡为荣”,而是“我们家的下一代"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祖籍是扬中,自己是农村移民的孩子,是苏州的外来户。

8.①采用了铺陈的手法以及细节描写,展现了故乡的种种事物,表明故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视听结合,展现了故乡的市井特点和烟火气,写出了故乡独有的特点;

③采用长短句结合方式,呈现出一种参差错落的美,与故乡带给“我"的感受相得益彰。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

9.①选材:作者选取“故乡”这一传统题材,以亲身经历表达了对“故乡"的认知,写出了对“故乡”的深度思考。

②构思:把“八百米"与“故乡”两个词组合在一起,新颖别致,让读者眼前一亮,产生阅读探究的兴趣。

文中插叙作者及其哥哥出生前全家一起居住的往事,更好地表现出传统社会中家族的聚合力,与后文亲戚关系日渐疏远,故乡开始模糊甚至飘忽不见相照应。

③内容:从童年时没有故乡的意识,到不断的搬迁导致亲戚关系日渐疏远,最后作者对“故乡"的认识渐渐变得模糊,对故乡的情感体验也变为迷惘与焦虑。

作者对故乡的一系列情感认知历程对许多在城市长大的孩子来说,十分具有典范意义。

(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中②③两点答出一方面即可。)

10.BDG

【解析】“粒米狼戾时然且不可”句意完整,意为粮食杂乱狼藉尚且不可,且“况……乎"是表反问的固定句式,译为“何况……呢”,其前后应该断开,故应在B、D两处断开;“……者,也"是表判断的固定结构,“者”后应断开,故应在G处断开。

11.A

【解析】A项,两句中的“极"词性不一样,《登泰山记》“极天云一线异色”中的“极"为名词,极点、尽头。D项,《烛之武退秦师》“以乱易整”中的“易”,取代。

12.B

【解析】“漆水公深知农民是天下谋生的人中最辛苦的”张冠李戴。根据原文第二段“某以为:天下之为食者莫劳于农,而莫不害于农。农之力,至于今极矣"可知,是作者深知农民是天下谋生的人中最辛苦的,而不是漆水公。

13.(1)从百家农民那里聚敛来的粮食,还不足以供麻雀老鼠消耗糟蹋;一个县的收入,还抵补不了风雨所造成的损耗。[“敛”(聚集)、“给"(供给)、“败”(毁坏,败坏,这里指损耗)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漆水公)深知百姓的难处,深知战争要依靠什么,深知荒废的政治不能不振兴,深知积久的弊端不能不除去。[“资"(依托)、“举”(振兴)、“去"(除去,去掉)各1分,句子大意1分]

14.①保证安全。新仓周围修建两层墙,门户用两道锁来锁住。

②计量规范,存放合理。粮食严格按规定计算数量,新粮陈粮按次序存放。

③管理有序。粮食有地方晒干,检查巡视制度完备,出入有簿册登记,粮仓有兵卒巡逻。

(每点1分。上位概念“安全”、“计量"和“存放”、“管理"可以不答出,只要答出具体措施即可。其中②“计量”和“存放"可分两点作答,但只给1分。)

参考译文:

观察判官曹德甫写信给我说:“武胜军威武地镇守在南部地区,有重兵驻防,比其他各军加倍重要。所以粮食的储存,尤其是我们邓州重要的政务。现在漆水公镇守这个地方,到任的那一天,立即把修建新的粮仓当作重要的工作。到山上选择木材,让军队出劳力做工,心里计划,亲手指点,许多粮仓都修建起来。在正大六年八月开始动工,到正大八年四月营造完工。刻碑文的石头已经准备好了,请你为我写一篇记文。”

我认为:天下设法谋生的人,最辛苦的莫过于农民,却没有不损害农民的。农民的气力,现在已到了穷尽的地步了!吆喝着牛去耕地,在烈日暴晒下耕耘,十个人的劳作还不能供给一个人的吃食,水港是灾冰霜冷雹,螟蝗害虫,那些不说。(自从与元兵)开战以来,政府的税收多种多样。平时交纳的赋税,都是饱受伤害的老百姓终年勤苦劳作的结果,连他们的父母妻小都不能养活,却用来支持军用。军队依赖农民打仗,农民依靠军队的战斗去种地。帝王勤于政事,只是担忧粮食的问题,鼓励耕作的官吏在路上来往不断。仓库的制度不是不具备,而是有的主管官吏不能够按规定办事,粮食质量好坏不等,粮食因时间过久而腐败却不知道,计量的标准不相同,登记经管不统一,收集贮藏不谨慎,打开和关闭不及时,对偷盗的呵斥禁止不严格,定期的检察不坚持,贪污挥霍的行为不追究,受贿舞弊的事不杜绝,有一点漏洞出现,各种邪恶趁机而来。从百家农民那里聚敛来的粮食,还不足以供麻雀老鼠消耗糟蹋;一个县的收入,还抵补不了风雨所造成的损耗。天下太平时,粮食杂乱狼藉尚且不可,何况路上饿死的人触目皆是时呢?然而有能够为国家而看重老百姓的粮食问题同时又能够谨慎地对待军赋的人,操笔写作的文人应该喜欢听闻他的事迹并津津乐道。

漆水公在徐州、陕州、凤翔、京兆、洛阳等地做官时,尽心尽力为老百姓办事,算起来已经有二十年了,(他)深知百姓的难处,深知战争要依靠什么,深知荒废的政治不能不振兴,深知积久的弊端不能不除去。这次修建新仓一事,将腐败变得坚固整齐,将窄小粗陋拓展为高大宽敞,将地势低下潮湿的地方增垫成地势高而干燥的地方,将隔绝遮蔽之处变得开阔通达。周围用两层墙壁圈围起来,门户上加了两道锁。粮食的计量严格按照标准,新粮、陈粮按次序存放,粮食有地方晒干,检查巡视制度很完备,进出都在簿册上登记,有专门的士卒巡逻防护,规划周到细密,整齐一致。粮食连续不断地运来,仓库一天装满,新存粮继旧存粮而来,像山冈丘陵一样。远远望去,危然高耸,使金城汤池更加坚固。为将来国都依靠它(邓州新仓)来供给准备了条件。元某,是漆水公下属官吏,熟知漆水公,所以同时写明了漆水公的设施。

四月一十二日,儒林郎、南阳县令、武骑尉、赐绯鱼袋元某记。

15.B

【解析】“但毫无悲壮之感"情感分析错误。根据“这些子光阴,更堪轻掷”“看人间俯仰,俱是陈迹"纵自倚……铩残鸾翮”“诮不见、江东消息"可知,词人描写了自然景物和人生的瞬息变迁,抒发了人生短暂、年华老去的无奈与痛苦,因此这些意象具有悲壮的意味。

16.①本词下片写词人登高盼消息,抒发了词人时不我与、流年易逝的感慨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

②王词登高怀古,感慨六朝相继灭亡,批评世人空叹兴亡,寄托了词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希望朝廷能够奋起变革,有所作为,避免重蹈覆辙。

(每点3分。“所思”:“盼消息"、“怀古”各1分;“所感"各2分。意对即可)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可先找出两首词中有关“凭高”之举的内容,再联系词作分析词人的所思所感。

本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