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城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
语文
本试卷总分值: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创作并不是为细节而细节。细节的存在是因为细节具有提升作品品格的功能。人们也许会忘记作品的情节、人物,但会因一个典型细节而记住作品。
细节的存在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为鲜活。这也是人们对细节意义的普遍性认知。《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三仙姑等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这与赵树理善于捕捉并使用细节分不开。细节在某种条件下也往往会影响作品的结构。或者说,作者会设计一种类似于“中枢"意义的细节,并围绕这一细节来展开作品。刘慈欣的《乡村教师》中的乡村教师让孩子们背诵牛顿定律的细节是整个小说结构的重心。这种“宇宙巧合”的细节使人类与宇宙中的碳基联邦发生了奇异的联系,进而产生了拯救太阳系的功用。在很多情况下,细节会改变作品的艺术境界,使作品的品格发生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衡量的标准就在于对细节的使用是否合适。有一种情况是,由于细节的出现对作品中的社会背景、人物命运等形成某种暗示或隐喻。茅盾的《子夜》中描写吴老爷子从传统的乡下进入当时灯红酒绿的上海,立刻就晕了过去。这个细节充满了象征意味,隐喻当时的中国社会也将面临像吴老爷子一样的命运。可见,细节使作品变得血肉饱满、气韵生动,具有真实的力量和超越真实的灵动性。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优秀作家都重视细节描写,但长于细节描写的作家一定是优秀的。他们具有营造细节的天赋、才华,以及准确运用细节提升作品品格的卓越能力。
作家首先要有艺术的敏感度。就是说作家对万物所蕴含的艺术可能性要有敏锐的鉴别力、感受力。如果作家没有这种敏锐性,对万事万物持冷漠、麻木、僵硬的态度,就难以发现艺术的细节。作家其次要有对生活的熟悉度。不熟悉、不了解生活,不知道人们是怎样度过每一天的,就难以表现出活色生香、充满人间气息的生活。而细节正隐藏在这样的生活中。细节可能是作家捻断数根须后创造的,但最好的状态是在熟悉描写对象之后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作家还要有表达的准确度。有的人认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喜欢描写细节,但可能这些细节或者冗杂多余,或者与作品需要的艺术情境不符,或者张冠李戴,与人物的性格、精神品格相悖。这样的细节描写就是不妥的,甚至是失败的。细节的准确度除了要体现人物的性格、价值观之外,还要体现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的、文化的与伦理的只有准确的细节才能点石成金、锦上添花,使作品的品格得到升华,艺术的魅力得到强化。
(摘编自杜学文《细节,无所不在又意味深长》)
材料二:
细节可以揭示出小说的秘密。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如何在时间之流中呈现一定密度和频次的细节,是小说艺术成败的关键要素。在这里,所谓密度是指一个细节单元的体量,频次主要是指相同或相似细节出现的频率。
一般而言,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越丰富越好,但这并不等于无原则的堆砌和罗列细节。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从其倡导的“总体性"出发,认为细节应该是情节之中的细节,应该是为了塑造人物、书写命运而存在,否则就是“细节肥大症”。
所谓“肥大"不仅是细节的“量”的问题,还指细节所承担的功能及其艺术效果。就人物塑造而言,作家常常采取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但如果没有抓住人物性格的关键特征,再多的细节也无法掩饰人物形象的模糊和空洞。“细节肥大症"不仅是写作技巧问题,还是以何种姿态来面对人、书写人的写作伦理问题。很多推理小说的细节描写极其严密和精细,但很少能塑造出光彩动人的人物形象,根本原因还是没有把人物作为统率故事、细节的灵魂。
小说往往通过“细节的洪流”来成就别样的小说艺术。所谓“细节的洪流”,是说“众多细节不再是悬念或者宏大叙事抛弃的多余之物,相反这是一种历史存在”。卡夫卡的《变形记》用大量细节精细地描述了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的各种变化和感受,细节不为情节发展而设置,却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艰难的生存境遇和体验。“细节的洪流"就是小说的主体,细节本身具有了自足性。如果没有这些“细节的洪流”,读者无法“原谅"一位不交待格里高尔“为何变”“如何变"的作者。
小说艺术常常通过调节相同或相似细节的出现频次来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美国文学评论家米勒在《小说与重复》中写道:“对一部小说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注意诸如此类重复出现的现象来完成。”理解了这种“重复"与“频次”,也就拿到了打开小说艺术的钥匙。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奥雷里亚诺上校反复制作又销毁小金鱼的细节,似乎在象征着人类永不停息地劳作、永不停息地抗争,但这种抗争又是徒劳的。这个多频次的细节描写实现了制造悬念、推进叙事、前后呼应的效果。
(摘编自李晓禺《细节揭示出小说的秘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细节存在的意义在于提升作品的品格,最终让读者能够因某个典型细节记住作品。
B.真正优秀的作家一定善于捕捉并使用细节,从而使作品变得血肉饱满、气韵生动。
C.很多推理小说犯了“细节肥大症”,虽然细节极其严密精细,人物形象却并不鲜明。
D.小说中运用多频次的细节描写,能实现制造悬念、推进叙事、前后呼应的艺术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否合适地使用细节,是衡量作品品格朝着积极方向还是消极方向发生变化的标准。
B.作家认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并对细节描写感兴趣,就能够使细节描写既妥当又成功。
C.细节可以揭示出小说的秘密,关键要合理安排小说细节的密度,调节细节出现的频次。
D.“细节的洪流”是《变形记》的主体,细节本身具有了自足性,不为情节发展而设置。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林黛玉一共哭了37次,对这些“哭泣"细节的描写,凸显了林黛玉的性格特征。
B.在《本巴》中,刘亮程把草木在风中“摇晃”的细节写成受到赞美之后的陶醉,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C.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用数十万字描写一天内发生的事情,充溢其间的细节包括情绪、想象和无意识碎片等。
D.《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前后多次说“别闹出什么乱子”,小说通过这一细节描写强化了人物形象。
4.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请结合下边的图画,对小说《祝福》关于祥林嫂的细节描写进行简要分析。(4分)
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多处有关“风雪”的细节描写,显示出作者营造细节的能力,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黎明的河边(节选)
峻青
有一个时期,人们曾把我当成了英雄,说我在坚持昌潍平原的敌后斗争中打开了新的局面,表现得非常勇敢、顽强;可我清楚地知道:任何新的局面,都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够打开的。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那么他就什么都做不成。就拿我夜间经过敌占区从永安到河东的这一段路上所遭遇到的情况来说,如果没有小陈一家人,我即使不被敌人打死也早就被河水淹死了,哪里还能有今天?所以,每到人们要我讲斗争事迹的时候,我第一个提起来的就是小陈。
那是一九四七年的秋天。
清晨的河岸并不宁静。一场激烈的风暴就要卷来了。
陈家庄那边,突然响起了一阵喳喳的钟声,紧接着南面的村庄也响起来了,一村连着一村,一刹那,河西沿岸的好多村庄里,都响起了火急的钟声……
一场更大的风暴就要来了。
枪声越来越近了。
西边的敌人已迁回到了果树林的边沿,伏在一条离我们不远的沙丘后面向我们射击,子弹像蝗虫似的在我们身边扑扑地乱飞,溅起了壕沟沿上的泥土,打断了蓬蒿的枝叶。
我们沉着地不还一枪,等待着敌人更靠前一些。可是,敌人很狡猾,他们始终不肯离开那条沙丘。突然,他们停止射击了,一个匪徒从沙丘后面探出头来,挥舞着一块红布,喊道:
“别打枪,别打枪。"我认得说这话的就是刚才侥幸逃回去的那个匪徒。
“小陈,你来看看,这是谁?”
小陈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雪一样的苍白。
站在沙丘上的原来是一个老大娘和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子。老大娘被绑着双手,满脸血迹,披头散发地站在沙丘上,河里的大风,把她的散发高高地扬起,把她吹得摇摇晃晃,但她用力地挺直了身子,仰着头,向着我们这边张望。小佳没有绑,但被折磨得面色苍白。他一只手拄着木棍子,一只手扶着妈妈,也向着我这面张望。当中有一个又黑又胖的匪徒,露着大肚子,紧挨着老大娘身边,站了起来。这时候那个挥红布的匪徒喊道:
“小陈,好好地听着,五爷要和你说话。"
“小陈,”那黑胖子的声音像只公鸭子,指着老大娘和小佳说,“小陈,你看见了没有?眼前有两条路:第一条,和你娘你兄弟一起死在这里!第二条,放下枪和你娘回家去过日子,你带的那几个八路,我们也保证宽大他们。好吧,给你讲清楚了,两条大路任你拣,要死要活一句话。"
我一听这话,气得头上直冒火星。我看看小陈,小陈的苍白的脸色,突然变得火红,忽地端起枪来,就向着陈老五瞄准。可是,他的全身都在发抖,枪口在蓬蒿间闪闪地跳动,怎么也瞄不准,我拉了拉他的胳膊,低声地说:
“小陈,冷静点。不要放枪,别打着你娘。”
他叹了一口气,眼里涌出了两汪泪水,狠狠地用手背擦了擦,重又端起枪来。正在这时,老大娘说话了:
“孩子!"声音是那样爽朗而安静,“你在哪里?我怎么看不见你?”
“在这里,娘!"小陈在蓬蒿丛里大声地答道。
“孩子,你站起来我看一看你。——哦,不,不!你别站起来,孩子,你千万别站起来,你只叫我一声就行了。”
小陈的眼泪刷刷地淌下来了。
“娘!"他颤动着声音叫了一声。
“哎,好孩子!好孩子,你看得见我和你兄弟吗?”
“看见"小陈再也说不下去了。
“好孩子,这就行了。打吧!”老大娘突然提高了声音说,“打!不要听老五这老狗的话,打死这些强盗,打吧!孩子,朝我这里开枪!"
“哥哥,打呀!打呀!快打呀!”小佳也急促地喊起来了。
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就在这时,小陈的冲锋枪响了。
那个挥红布的匪徒,没有来得及缩回去,就应着枪声,跌倒在老大娘的脚下了。
突然沙丘后面响了一枪,老大娘痛叫了一声,身子晃了一下,接着,就慢慢地、慢慢地向前扑倒下来了……
“娘啊!"小陈大叫了一声。
我的全身一阵颤抖,眼泪热辣辣地顺着脸颊直流下来。我端起了枪,然而,沙丘上已经一个人影也没有了,匪徒们都缩在沙丘的后面,连小佳也被他们拉下去了。我看看小陈,小陈的嘴唇都咬破了,眼里冒着火一样的光,一动不动地望着躺在沙丘上的母亲。
“别打枪!别打枪!”
随着喊声,小佳又被推出了沙丘。接着,四五个匪徒,一个紧挨一个地尾随在小佳的身后,用小佳的身体挡着自己,飞快地向着堤下冲来。被匪徒们推着的小佳越来越近了,他的胸腔迎着我们的枪口。
沙丘后面的敌人又探出头来了,他们准备着冲锋。河岸上突然变得惊人的静寂,双方的枪都不响了,听得见小佳的急促的呼吸声,听得见隐在小佳身后的匪徒们的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听得见河里的波浪的呼啸声……突然,在这紧张的寂静中,响起了一个孩子的清脆而坚决的喊声:
“哥哥!你怎么停着?打呀!打呀!快朝着我打呀!"
我的全身一震,血液沸腾起来了。
小陈的呼吸也急促起来了,他端起了枪。但是,我拉了他一把:“别打!”
“打!打!"小佳急速地喊道,“给娘报仇!快打呀!哥,我身后就是陈老五,朝着我开枪吧!打!给娘……”
小佳的话突然停住了,一转身扑在匪徒身上,夺下了一个手榴弹,高高地擎在头上,拉开了弦。匪徒们被这意外的变动惊呆了,都木然地立在小佳的身边,眼睁睁地看着弹柄的导火管在吱吱地喷着白烟……
我的心狂跳起来了,用力地闭上了眼睛。
手榴弹轰然一声炸了。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陈一家人的支持,让“我"被人们当成了英雄,但“我”深知没有群众的支持,即便是英雄,一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
B.小陈脸色由“雪一样的苍白"变得“火红”,是小陈内心活动的外射,既有对母亲和兄弟的担忧,更有着对敌人的痛恨。
C.老大娘既想让小陈站起来,又不让孩子站起来,这看似前后矛盾的话语表现的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挂念和担忧的心情。
D.弟弟前后两次“打呀!打呀!"的坚决话语,表现了弟弟的勇敢无畏,也进一步突出了小陈一家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环境描写为情节的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氛围,四处响起的“火急的钟声”渲染了紧张的情势氛围,预示着一场战斗的到来。
B.这篇小说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凝练,口语化明显,整体上具有朴素之美,同时洋溢着炽热的情感,充满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小说运用了大量的对话、神态、动作等描写,通过和缓的场面表现人物性格,刻画了小陈及其一家人崇高的群众英雄形象。
D.小说故事读起来惊心动魄,使人久久不能平静、难于忘怀,一是因为小陈一家人的形象让人感动,二是因为群众对革命的支持。
8.“我"在塑造小陈这一形象上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9.同为革命战争题材,也都塑造了“群众形象”,但本文与茹志鹃的《百合花》在人物的刻画上却很不相同,请加以赏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周之世官大者史。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人伦品目焉。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殷纣时,其史尹挚抱籍以归于周;周之初,始为是官者,佚是。周公、召公、太公,既劳周室,改质家跻于文家,置太史。
夏之亡也,孔子曰:“文献杞不足征。"伤夏史之亡也。殷之亡,曰:“文献宋不足征。”伤殷史之亡也。周之东也,孔子曰:“天子失官。"伤周之史亡也。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选自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
材料二
史之尊,非其职语言、司谤誉之谓,尊其心也。
心何如而尊?善入。何者善入?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皆知之;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知之。其于言礼、言兵、言政、言狱、言掌故、言文体、言人贤否,如其言家事,可为入矣。
又如何而尊?善出。何者善出?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有联事焉,皆非所专官。其于言礼、言兵、言政、言狱、言掌故、言文体、言人贤否,如优人在堂下,号咣舞歌,哀乐万千,堂上观者,肃然踞坐,眄眯而指点焉,可谓出矣。
不善入者,非实录,垣外之耳,乌能治堂而皇之中之优也耶?则史之言,必有余呓。不善出者必无高情至论,优人哀乐万千。手口沸羹,彼岂复能自言其哀乐也耶?则史之言,必有余喘。
是故欲为史,若为史之别子也者,毋呓毋喘。自尊其心。心尊,则其官尊矣,心尊,则其言尊矣。官尊言尊,则其人亦尊矣。
尊之之所归宿如何?曰:乃又有所大出入焉。何者大出入?曰: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此非我所闻,乃刘向、班固之所闻。向、固有征乎?我征之曰:古有柱下史老聃,卒为道家大宗,我无征也欤哉?
(选自龚自珍《定盒文集·续集》)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出正确的序号。()(3分)
湮塞A人之教B必先去C其史D夷人之祖E宗F必G先H去I其史。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隳,指毁坏,与《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隳"的意义相同。
B.绝,指断绝,与《劝学》“而绝江河”中“绝"的词义不相同。
C.如,“好像”的意思,与《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中的“如”用法不相同。
D.道,“道理"的意思,与《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道"词义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有文书典籍都属于历史范畴,龚自珍不独视六经为史,在这一基础上他提出“灭国必先去史”的论断。
B.作者比喻“不善出者"为“余呓”,即痴人说梦;比喻“不善入者"为“余喘”,即心迷目眩、喘息不暇,醒目警世。
C.作者认为史官是掌握国家的文献典籍和执行褒贬人事的职权的人,就应该是社会的喉舌和社会现实的代言人。
D.作者以老子为周室史官,熟知古今成败治乱,卒为道家宗主,作“出史之道"之证,加深了“史”与“道"的关系的论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小题4分)
(1)周公、召公、太公,既劳周室,改质家跻于文家,置太史。
(2)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知之。
14.从材料二看,合格的史官应做到哪几点?(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袁守廖献卿①
黄庭坚
公移猥甚丛生笋,讼牒纷如蜜分窠。
少得曲肱成梦蝶,不堪衙吏报鸣鼍②.
已荒里社田园了,可奈春风桃李何。
想见宜春贤太守,无书来问病维摩③。
【注】①廖子孟,字献卿,以屯田郎中知袁州。②鸣鼍(tuó):鼍鼓,一种打击乐器。③维摩,佛教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丛生笋”和“蜜分窠"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被繁杂事务缠身的情形。
B.颔联写诗人才入梦就被衙门内的鼍鼓声惊醒,难得片刻歇息,与首联形成呼应。
C.中间两联采用黄庭坚擅长的流水对形式,一意分成两句,语气连贯,明快畅达。
D.尾联中的“病维摩”指友人,诗人忙于公事没空写信问候友人,暗含愧疚之意。
16.本诗中的“春风桃李"与李煜《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都是美景,寄寓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写出了琵琶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2)我们经常说“隔行如隔山”,这个意思也可以用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两句表示。
(3)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文章”,作为其代表的姚鼐曾实地考察而作《登泰山记》,其中“______"和“______”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泰山在日出前后颜色的变化,真实确切而又文辞精美。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在饮料、零食、糕点流行减糖、无糖的同时,菜肴和主食当中却在大量放糖。A,因为摄入糖太多,实在不是一个好事情。
在餐馆里,B。菜品如糖醋排骨、宫保鸡丁、红烧肉、烧茄子等,面食如杂粮馒头、小窝头、果仁红豆卷等。淡淡的甜味,会让人放松警惕,不知不觉摄入大量的糖。我们日常不小心会吃进去多少糖?①加5%的糖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甜味,②而加8%的糖则认为很可口。③至于饼干点心之类食品,④要想让人吃得出正常的甜味,就得至少加到15%以上的糖。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⑥一天最好把添加糖克制在25克以内,最多不能超过50克。⑦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就更要谨慎喝饮品了。⑧100克酸奶就含8克糖,⑨一份冰淇淋如果再加上,⑩就可能超过50克的限额了。
有人问:用糖醇替代糖来做菜可以吗?这样做并不能解决问题。一方面,用糖醇做菜不能增香增色;另一方面,C,研究结果显示,糖醇吃多了会增加血栓风险,还会导致腹泻,扰乱肠道菌群平衡。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19.文中第二段有四处表述不当,下列修改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语句③将“至于饼干点心之类食品"改为“至于饼干点心之类”。
B.语句④将“至少加到15%以上的糖"改为“至少加到15%的糖”。
C.语句⑥将“克制"改为“控制”。
D.语句⑨将“一份冰淇淋如果再加上"改为“如果再加上一份冰淇淋”。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斜阳无力地照在葫芦架上,给黯旧的窗纸投上了斑驳的叶影。林道静拿着一张报纸,______地读着,此刻,她人虽在休息室里,心却已经飞到乱糟糟的街上,飞到被日本海军占领了的秦皇岛。
“林先生,啥消息呀?"道静抬头一看,是李芝庭。他见林道静捏着报纸发呆,不禁问了一声。道静站起身把报纸递给他。李芝庭把头条消息看过几行,摇头叹气道:“咱中国岂不眼看就要亡国了吗?唉,亡国!亡国!”
“李先生,别这样说好不好?听着叫人怪难过!"林道静含着眼泪说,“中国怎么也不会亡国的!我们能叫它亡吗?……”道静的话还没有说完,卢嘉川迈着沉稳的步子走进门来。他站在门边向道静点点头微微一笑:“您说得很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事如此,咱们难道能______吗?"
“是呀!”道静一边回答这人的问话,一边看着李芝庭。
“那可有啥办法?咱们白面书生,______,拿什么去跟敌人打仗?"李芝庭小声咕哝着,轻轻地摇头叹息。
“爱国不一定都拿枪打仗。进行宣传,唤起人心,这也是拿起了武器。”卢嘉川说道。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1.文中加点的“乱糟糟"沉稳”不可以删掉,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解说。(4分)
22.对于怎样抗日,李芝庭与卢嘉川有不同的看法。试用一段话概括他们两人的观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50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频回首者,恐难远行;不回首者,亦难远行。
正值高三的你,常有“回首"与否的困惑,请你结合自身的学习感悟,给自己写一封信,鼓励自己更好地前行。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二入学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解析】A.“细节存在的意义在于提升作品的品格,最终让读者能够因某个典型细节记住作品”错误。原文的表述是“细节的存在是因为细节具有提升作品品格的功能。人们也许会忘记作品的情节、人物,但会因一个典型细节而记住作品”,将细节存在的最终意义归结为“最终让读者能够因某个典型细节记住作品”不恰当。B.“真正优秀的作家一定善于捕捉并使用细节"错误,原文说“并不是所有的优秀作家都重视细节描写”。D.“小说中运用多频次的细节描写"错误。原文中相关艺术效果的论述是针对《百年孤独》中的个例而言的,不能理解为普遍规律。故选C。
2.B【解析】“就能够使细节描写既妥当又成功”错误。“作家认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并对细节描写感兴趣”,不是“能够使细节描写既妥当又成功”的充分条件。故选B。
3.B【解析】材料二基本观点是“小说创作中合理呈现一定密度和频次的细节,是小说艺术成功的关键"。B.仅呈现了单一细节,谈不上“密度和频次”,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故选B。
4.(1)雪花满天飞舞的细节描写营造寒冷的环境、渲染凄冷的氛围。(2)热闹的祝福场景细节与祥林嫂此时的悲惨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3)手中的竹竿、篮中的破碗等细节透露出祥林嫂不幸的命运遭遇。(4)对祥林嫂眼神的细节描写升华了作品品格,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5.①作者对“风雪"细节蕴含的价值与意义具有有敏锐的鉴别力、感受力。
②作者平时非常了解、熟悉生活,所以对“风雪”细节能自然呈现。
③作者用“风雪"细节准确暗示了主人公的生存环境,推动了情节发展。
④作者合理把控“风雪”细节呈现的密度和频次,实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效果。(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满分)
6.A【解析】A.“小陈一家人的支持,让“我"被人们当成了英雄”错误。根据原文“人们曾把我当成了英雄,说我在坚持昌潍平原的敌后斗争中打开了新的局面,表现得非常勇敢、顽强"可知,是“我在坚持昌潍平原的敌后斗争中打开了新的局面,表现得非常勇敢、顽强”。
7.C【解析】“通过和缓的场面表现人物性格"错误,应为“通过激烈的场面表现人物性格”。
8.①“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小陈的表情、动作、语言等都是“我”亲见亲听,让小陈形象更加真实可信。②战斗中“我"一直劝说小陈“不要放枪”“别打枪"等等,更加突出了小陈的大无畏牺牲精神,使其形象更光辉伟大。(每点2分,答对2点得满分)
9.①本文把人物放在革命的紧要关头、生死关头和矛盾冲突去表现。本文老大娘和小佳一出场就已处于被捕状态,是为一家人的生存劝导儿子投降,还是为革命牺牲,老大娘和小佳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展现了无畏的、临死不屈的精神面貌;
②《百合花》则从小处着眼,通过典型的细微末节的精心描写来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作品前后三处写了新被子的花色以及新媳妇对被子的态度,不仅使被子花色的象征意义得以强化,也展示了新媳妇性格的发展过程,使形象更为丰满,让人回味无穷。
③本文善于正面描写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在惊险的处境中塑造人物形象。敌人把老大娘和小佳绑起来,推到沙丘上;小陈开枪打死了几个匪徒;老大娘被敌人在背后放了一枪;弟弟夺下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等等的场面描写,让人物的形象更加的生动、崇高起来。
④《百合花》则淡化战争场面,通过别人的简略转述来告诉读者。如“下来的伤员,只简单地回答说‘在打’或是‘在街上巷战’”,从人们对战争的反应、态度和行为等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子弟兵的热爱和尊敬,突出人性美、心灵美。(每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
10.BDF【解析】句意:堵塞改变别人国家的思想文化教育途径,必定要先篡改除去他们记载过去事实的历史;污蔑诛伐别人国家民族的祖宗,必定要先篡改除去他们记载过去事实的历史。两个“必先去其史"与上文“必先去其史”结构、内容完全一致,单独成句,前后BDF断开。故选BDF。
11.D【解析】A.都是毁坏的意思。句意:毁坏颠覆别人国家的政权。/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B.正确。句意:断绝别人国家的贤能人才。/却能横渡江河。C.正确。句意:就像以乐舞为业的人在堂下纵情歌舞,哀乐万千。/任凭小船飘去。D.词义不相同。要想懂得根本道理/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故选D。
12.B【解析】B.表述相反。应该是将“不善入者"比喻为“余呓”,将“不善出者"比喻为“余喘”。故选B。
13.(1)周公、召公、太公一边为周王室操劳,一边由注重实干尚实跻身尚文,设置了太史一职。(“劳”,为……操劳;“跻”,跻身;“置”,设置。)(每点1分,句意1分)
(2)从朝廷祖宗的法令,到下级官吏所应遵守的职责,他们都知道。(“逮”,到;“所守”,所字结构“所应遵守的职责”;省略句,“皆知之"省略主语“他们”,主语写“史官"亦给分。)(每点1分,句意1分)
14.示例:①善“入”,即广泛地了解和熟悉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②善“出”,即对社会上的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事情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作出全面而又正确的评论。③自尊其心,自己尊重自己的思想、精神。(答对1点得1分,答对3点得满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周朝的时候最大官就是史官。在历史典籍之外再没有语言的产生;在历史典籍之外再没有文字了;在历史之外再没有人伦物品概念产生。历史典籍存在,周朝就存在,历史典籍丧失,周朝也就灭亡了。殷纣时它的史官抱着典籍归附了周朝;周朝一开始才开始设置这一官职,就是佚。周公、召公、太公一边为周王室操劳,一边由注重实干尚实跻身尚文,设置了太史一职。
面对夏朝的灭亡,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还能讲出来,只是夏的后代杞国没有留下足够证明这些的文献了。”伤感于夏的历史丧失啊。面对殷的灭亡,孔子说:“殷商的礼仪制度我也能讲出来,只是殷商的后代宋国没有留下足够证明这些制度的文献。"伤感于殷的历史丧失啊。周朝东迁,孔子说:“天子丧失了自己的职守。”伤感于周朝历史的丧失啊。要灭亡别人的国家,必定要先篡改除去他们记载过去事实的历史;毁坏颠覆别人国家的政权,破坏别人国家的法度,必定要先篡改除去他们记载过去事实的历史;断绝别人国家的贤能人才,堵塞改变别人国家的思想文化教育途径,必定要先篡改除去他们记载过去事实的历史;污蔑诛伐别人国家民族的祖宗,必定要先篡改除去他们记载过去事实的历史。
材料二:
史官所以受尊重,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掌管文献典籍、执行褒贬人事的职权,而是尊重他们的思想、精神。
什么样的思想、精神才值得尊重呢?要善于“入"。什么是善于“入”呢?天下的山川形势,人的精神面貌,土地适宜种植什么,哪些姓氏应当受到尊重,他们都了解;从朝廷祖宗的法令,到下级官吏所应遵守的职责,他们都知道。他们在谈论礼仪、军事、政治、刑法、掌故、文章,以及评论人的好坏时,就像讲述自己的家事那样熟悉,这就可以称为“入"了。
还有什么样的思想、精神才值得尊重呢?还要善于“出”。什么是善于“出"呢?天下的山川形势,人的精神面貌,社会的风气,土地适宜种植什么,哪些姓氏应当受尊重,从朝廷祖宗的法令,到下级官吏所应遵守的职责,都是互相联系着的,这些都不是史官专门负责掌管的。但他们在谈论礼仪、军事、政治、刑法、掌故、文章,以及评论人的好坏时,就像以乐舞为业的人在堂下纵情歌舞,哀乐万千,堂上观看的人严肃地坐在上面,边欣赏边指点那样。这就可以称为“出”了。
不善于“入"的,就不是据实地记录,像隔墙听人讲话一样,怎能研究和指导堂中艺人的表演呢?这样,史官的言论,就必定像讲梦话那样胡说八道。不善于“出”的,一定没有什么真诚的感情、深刻的评论,这就像艺人表演出各种各样喜怒哀乐的情态,手舞足蹈,纵情歌唱,忙得像沸腾的滚汤似的,他们又怎能自己讲出那种哀乐的情况呢?这样,史官的言论,就必定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
因此,要成为史官,成为与别人不同的史官,就不要说梦话,不要死气沉沉,必须先要自己尊重自己的思想、精神。自己尊重自己的思想、精神,他的职务也就会受到尊重了,自己尊重自己的思想、精神,他的言论也就会受到尊重了。职务、言论都受到尊重了,史官本人也就会受到尊重了。
这些都受到尊重会有什么结果呢?那就会有大的“出"和“入”。什么是大的“出"和“入”呢?那就是跳出纷繁的史料,进入了解历史发展的根本道理,要想懂得根本道理,就必须首先研究史料、懂得历史。这一点不是我发现的,是刘向、班固已经说过的。刘向、班固讲的这个道理有证据吗?我的证据是:古代的柱下史老聃,终于成为道家的创始人。这难道不是我的证据吗?
15.D【解析】“尾联中的‘病维摩’指友人,诗人忙于公事没空写信问候友人"错误。尾联是说可以设想宜春这位贤能的太守,为什么没有书信来问候我这生病的维摩居士了。“病维摩”指诗人自己,“无书来问"说的是友人没有书信来问候自己。
16.①黄诗借“春风桃李”,表达了对官府事务繁杂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因做官在外,故里田园荒芜。春风吹拂,桃李盛开,怎奈忙于公事,白白辜负了美景。②李诗借“春花秋月"表达了诗人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春花秋月”这样的美好景致,反而勾起了诗人对往昔的无限追思。
17.名篇名句默写
1)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绛皓驳色
18.A.这件事情令人忧虑;B.很多食品是高糖的;C.糖醇吃多了也不好。
19.A【解析】③正确;②错误,应该将“则认为很可口"改为“才会让人感到很可口”。
20.①心不在焉②袖手旁观③手无寸铁
21.①“乱糟糟"写出了街上的特点,表现了局势的混乱。“沉稳”写出了卢嘉川的步伐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物的性格。②删掉它们,就削弱了描写的生动性、形象性。
22.李芝庭认为知识分子抗日很难,因为没有武器,但卢嘉川认为爱国不一定拿枪,进行宣传也是抗日。
23.作文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只有一句话,是一道极简的作文题,也是一道二元思辨型作文题。“频回首者,恐难远行;不回首者,亦难远行”,这话的意思是多次回看过去的人,难以走得更远;从不回头看过去的人,也走不远。材料关键词就在“频回首”“不回首"远行”。“回首"本义是指回头,又可以引申为反思、内省、后悔、怀念。辛弃疾在《永遇乐》中曾言“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李煜在《虞美人》中感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苏轼在《定风波》中唱到:“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们对于过往的生活经历或留恋追忆、或痛心疾首、或旷达自适,但可以肯定“回首"更多指向的是对过往历史与经历的追忆、总结与反思,是一种独特的心灵体验。这种独特的心灵体验会引导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因此这里需要对“回首”做出辩证思考,看到它的两面性。“频回首"是指频繁“回首”,可能是深陷在过去中无法自拔;可能是沉浸在过去的辉煌,裹足不前;也有可能是沉溺于过去的错误中,过度反思和懊悔,无法前进。“不回首"是指不对过去的成败经验进行总结,对过去没有反思反省;也可以理解为忘记初心,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远行”是指前行,到远方的意思,可以引申为人生走得更远,人生取得成功,有所成就等等。所以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多次(过度、经常)反思、
怀念过去经验(失败、懊悔)的人,难以成功;从不做反思的人,也难以成功。
材料是一个并列分句,“不回首"和“频回首”的结果都是“难远行”,命题者对这两种做法持批判态度,这就说明“回首”是正确,只不过需要在“不"和“频”中找到一个平衡。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否定“频回首"和“不回首”的做法,指出不足与局限,进一步说明恰当的“回首"才是正确的。同时,“回首”与“前行"之间存在前后的条件关系。“回首”是“前行"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只有恰当的“回首”才能更好地前行。
综上所述,命题人需要考生对“回首"的内涵做出准确的解读,并对“回首”的行为与结果做出辩证分析。对“频回首"和“不回首”两种行为要有旗帜鲜明的批判态度,指出其不足与局限,进而说明我们对待“回首"的正确态度与具体做法,如世事复杂,人生多舛,很多时候需要“回首”,不为留恋往昔,而是为了走好当下的路。常“回首”,有些心得体会要长存于心,借以鞭策自己,警戒后人,最终达到“远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电技术实验2》课程教学大纲
- 《领导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 牵伸及关节活动度训练课件
- 2024年仿石漆质保合同范本
- 2024年出售楼顶花园合同范本
- 2024年代款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2024年便利店股权合作合同范本
-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餐饮服务与管理》高教版(第二版)6.5鸡尾酒调制单元练习卷(解析版)
- 河南省部分示范性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饮料对人体的危害》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腐乳行业发展趋势及营销模式分析报告
- 防沙治沙合同范本
- 手术室专科习题及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水质监测行业发展潜力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发芽米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规模分析报告
- (一模)宁波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含答案)
-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5-03-00 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员 人社厅发20199号
- 北京市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真题
- 二十四节气与三角函数课件 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