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管理科学系考试大纲_第1页
教育与管理科学系考试大纲_第2页
教育与管理科学系考试大纲_第3页
教育与管理科学系考试大纲_第4页
教育与管理科学系考试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与管理科学系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学时:54

学分:3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教育技术学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技术作

为教育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实践表明,教

育技术对于促进教育深化改革、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教材以

AECT94定义为主线,详细论述了教育技术中的两大研究对象和五大

范畴,并增加了许多教育技术的新的理论成果。该课程要求教育技术

专业的本科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并学

会应用系统方法,从整体上设计、试行和评价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

学会运用教育技术的理论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二、课程考试指导思想

考试是检查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各种能力提高的

程度,是促进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生和教师改进、完善学

习和教学的契机。因此,建立科学性考试,探索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和方法,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

力成为考试的指导思想。为此,考试应贯彻以下基本原则:

1、考试试题的内容应遵循《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的要求。

2、考试试题应覆盖教育技术学的基本内容,同时注意突出重点。

3、考试试题既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识记和理解,

也要体现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的检验。

4、考试试题难易度一般分为三级,即较易、一般、较难,所占

分数比重大体是30%、50%、20%。

5、考试形式上,采取主卷和平时成绩相结合。主卷考试采用闭

卷形式,平时成绩主要有课堂提问、课外作业、研究性学习的成绩(撰

写小论文)而定。

6、考试题型上,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组成。客观性试题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主要有选择题和

判断题等形式;主观性试题主要检验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能

力,主要有简答题、论述题等形式。

三、课程考试目标

在考试目标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四个层次提出目标

分类要求:

A.了解与记忆

要求学生牢记、再现、再认,并能准确地表述所学过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说出它们的含义或具体内容。

B.理解与判断

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所学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领会有关概念、原理的真正含义。

C.掌握与应用

是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应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推理和判断,

分析和解决一般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D.分析与综合

要求学生能够把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运用到比较抽象、比较复

杂的理论和现实中去分析、解决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考试目标双向细目表

第1讲教育技术学概述

教学内容考试目标

ABCD

教育技术学基本概念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第2讲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教育技术发展的特点

教学系统方法的形成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

第3讲学习资源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学习资源的含义

媒体资源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因特网上的学习资源

第4讲学与教的过程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学习目标的分类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学结构

第5讲教学系统设计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

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

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

以“学”“教”为主的教学系统

第6讲教学系统开发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教学系统开发概述

课程开发

智能教学系统的开发

集成化教学系统的开发

现代教学媒体材料的开发

第7讲教育技术运用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教育技术运用概述

学习资源的应用

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运用

信息化教育形式的教学应用

第8讲教育技术管理

教学内容考试目标

ABCD

教育技术管理的涵义

学习资源管理

项目管理

知识管理

教学过程管理

第9讲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教育技术评价范畴概述

学习资源的评价

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评价的进展

学习过程的评价

第10讲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教育信息化与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五、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主要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

(一)填空题

主要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记忆和掌握情况,填空题

的答案要求准确、简练,一般情况下,一个题可以填写几个空。

样题1:

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是的一

门学科。

本题要求学生只有记住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这一问题,才能写出

答案,即:教育科学领域、技术学层次、具有方法论性质这三个概念

(-)名词解释

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把握程度,对名词解释的回答应表述

正确、简练,重要的是一定要抓住关键词,如果关键词错误或缺少,

将失去基本概念的真正内涵。

样题1:

学习策略:就是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

的学习规则、方法和技巧,即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

略,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

(四)简答题

主要检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领会和简单应用情况,简

答题一般只要回答问题的要点即可,不需要对问题做阐述。

样题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哪些不同?

(1)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智能不同。

(2)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报告听取人不同。

(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不同。

(4)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对评价结果概括程度的要求不同。

(五)论述题

主要检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分析综合以及应用能力,

尤其是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论述题的回答不仅要求学生对基本

原理、基本理论进行分析阐述,关键是学生应联系社会现实或材料对

问题进行阐释解答。

教育与管理科学系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平面图像处理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学时:54

学分:3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专业考察课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技术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图形图像的处理,是现代数字技术中的一个重

要分支。Photoshop是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图像编辑和处理软件之一,

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桌面出版、照片图片修饰、彩色印刷品、辅助

视频编辑、网页图像和动画贴图等领域。通过对目前广泛流行的图形

图像软件的学习使用,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技术,为平面

设计、多媒体制作、动画制作等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考试指导思想

为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依照学校及本系有关考试考核的有

关规定的精神,采用主辅卷考试形式,其中主卷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辅卷考试采用开卷形式。总的目标是客观、公正、有效地检验学生掌

握该门课程知识与相应能力的状况。

三、课程考试目标

《平面图像处理》,是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必修考察课程之一。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专科生)较好学完

《平面图像处理》课程后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学习者具有较好的平

面图像处理理论基础和分析与设计平面图像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考

试对象为教育技术专业本、专科生。本门课程主要为操作技能性知识

与能力的获得,因此对此评价主要是通过平时上机练习过程和作品的

完成情况来实现。为此,特确定以下考核方式。

四、教学内容与考试目标双向细目表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确定考核方式为综合利用所提供的素材,上

机处理制作一幅图像创意。所涉及知识点范围如下(A.了解与记忆

B.理解与判断C.掌握与应用D.分析与综合)。

第一章图形图像处理基础知识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矢量图和点阵图的区别;象素和

图形分辨率的含义。

色彩模式和色彩深度。

定制和优化Photoshop工作环境。

更改图像大小。

第二章图像修饰和图像编辑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取色器和颜色控制面板的使用

画笔的选项设定

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A/

常用图像修饰工具的使用

历史记录控制面板的使用

工具的绘图模式

裁切工具的使用

图像的变换操作

第三章创建选区

教学内容考试目标

ABCD

规则选框工具MMM

魔棒和套索工具M

色彩范围命令的使用A/M

扩大选区、变形选区MMM

利用钢笔工具绘制直线、曲线MMM

添加、删除和转换锚点MMM

移动和调整路径MMM

路径控制面板的使用MM

路径和选区之间的转换M

第四章通道和蒙版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快速蒙版与选择区域M

快速蒙版的创建、编辑

将选区存储为蒙版通道

编辑通道蒙版

通道的概念

通道的基本操作

通道运算

第五章图层的应用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图层的创建和编辑M

图层与图层之间的对齐、分布和

改变排列顺序

图层蒙版的使用M

创建文字图层

修改文字图层

混合选项的设定

图层效果

第六章图像色彩的校正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色阶调整

色彩平衡调整

亮度/对比度调整

色相/饱和度调整

第七章滤镜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滤镜的概念

滤镜的使用

常见的外挂滤镜

第八章图像的分析与扫描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辨别扫描图像的品质

辨别图像的主色调

确定图像的高光点/暗调点

RGB和CMYK色彩模式

色彩调节的原则

第九章文件的存储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Save、SaveAs和SaveforWeb

常用文件存储格式v7

五、考试题型

1.实践作业70%

2.平时成绩30%

六、注意事项

(一)时间:120分钟,自主设计创意并实现。

(二)考试要求:应能较熟练和较全面地应用所学知识、技能,

总体创意及实现效果良好。

教育与管理科学系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数字电路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学时:64

学分:3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习者能对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有全面认识,熟悉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掌握数

字电路的逻辑分析和设计方法,具备正确运用数字集成电路的能力,

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程考试指导思想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考试力求做到保

证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和技能,贯彻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应用。考试范围包括数制和编码,逻辑代数,

半导体开关、MOS开关及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

序逻辑电路,存储器,脉冲单元电路,数/模、模/数转换电路。

考试考核是课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考试考核

方法对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

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字电路》课程的考试考核要遵循下列原则:

1、考试命题遵循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掌握在文字教材内

容范围内。

2、考试内容应覆盖全部教学内容,同时注意突出重点。

3、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试卷要能考察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数字电

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体现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

力的考察。

4、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为三级,即较易、一般、较难,所占分数

比重大体是:较易占30%,一般占50%,较难占20%。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在考试考核的方法上主要做了如下改革和尝

试:

①在考试形式上,采用主辅卷考试形式,其中主卷考试采用闭卷

形式,辅卷考试采用开卷形式。

②在考试的题型上,由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两大部分组成,

客观性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

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采用计算机阅卷;主观性试题主要考察学

生对《数字电路》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及运用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包括问答题、分析题、解答题等。

三、课程考试目标

在考试目标上,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四个层次提出目标

分类要求:

A.了解与记忆

了解、记忆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公式、模型,这是教学的

最基本要求;

B.理解与判断

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原理知识;

C,掌握与应用

在熟悉的基础上,主要是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分析与综合

能用学过的原理、知识去分析和设计、解决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考试目标双向细目表

第一章逻辑代数基础

教学内容考试目标

ABCD

数制与编码

基本概念、规则和定理

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方法和图形

化简方法;具有约束的逻辑函数

的化简。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之

间的转换

第二章门电路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理想开关静态开关特性,动态开

关特性

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

MOS管的开关特性

分立元件门电路和集成门电路的

概念,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CMOS反相器的静态特性、动态

特性,CMOS其它逻辑门的电路

组成及符号;CMOS传输门、三

态门和漏极开路门(OD门)

TTL反相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

理、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主要

参数;TTL其它逻辑门的电路、

符号、真值表;TTL集电极开路

门(OC门)的电路、符号、特点,

外接电阻的计算;TTL输出三态

门(TS门)的电路、符号、应用,

使能端的概念

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分类,

组合逻辑电路示意框图,组合逻

辑电路的分析、设计步骤和方法。

半加器和全加器概念、真值表、

表达式、逻辑图及逻辑符号;加

法器的构成、电路特点、逻辑示

意图,超前进位的概念,四位二

进制超前进位加法器(74LS283、

CC4008等)的逻辑示意框图。

1位数值比较器;4位数值比较器

3位二进制编码器;3位二进制优

先编码器;集成8线-3线优先编

码器

变量译码器、码制变换译码器、

显示译码器

数据选择器和数据分配器

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组合逻辑

函数

ROM的结构及工作原理;ROM

应用举例及容量扩展

竞争冒险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消除竞争冒险的方法

第四章触发器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或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与

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基本

RS触发器的主要特点和用途

同步RS触发器、D触发器A/

主从RS触发器、主从JK触发器M

边沿触发器、边沿触发器

DJKA/

时钟触发器的功能分类

不同类型时钟触发器间的转换

触发器逻辑功能表示方法及转换MM

第五章时序逻辑电路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时序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

计数器的特点和分类;二进制计

数器;十进制计数器;N进制计

数器

寄存器的主要特点和分类;基本

寄存器;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

器型计数器;读/写存储器

顺序脉冲发生器、三态逻辑和微

型计算机总线接口

可编程计数器;可编程逻辑器件

触发器逻辑功能表示方法及

转换

第六章脉冲产生、整形电路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矩形脉冲的概念、特性参数;555

定时器的电路结构、基本功能、

功能表和引出脚的定义。

多谐振荡器的特点:用555定时

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电路组

成、工作原理、工作波形、参数

估算以及如何调节占空比;石英

晶体的选频特性,石英晶体多谐

振荡器的电路组成(电阻的选取)、

工作特性;多谐振荡器的应用。

施密特触发器电位触发的概念、

电压传输特性(滞回特性);用555

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的电

路组成、工作原理、工作波形、

参数估算;集成施密特触发与非

门的逻辑符号和特点;施密特触

发器的应用。

单稳态触发器的特点;用555定

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的电路

组成、工作原理、工作波形、参

数估算及注意事项;集成单稳态

触发器74121、74122的图形符号、

功能表、引出脚的定义及参数估

算;单稳态触发器应用。

矩形脉冲的概念、特性参数;555

定时器的电路结构、基本功能、

功能表和引出脚的定义。

第七章数模、模数转换电路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D/A转换的基本要求、转换特性,

D/A转换(R-2R梯形)电路的组成、

工作原理、转换公式,D/A转换

器的技术指标和主要参数。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A/D

转换的一般过程,取样定理以及

量化的内容;逐次渐近型A/D转

换器的基本思想、转换过程及主

要特点;双积分型A/D转换器的

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并联

比较型A/D转换器的电路组成、

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A/D转换

器的技术指标和主要参数。

五、考试题型

①单项选择;②填空;③化简题;④计算题;⑤作图题;⑥分析

题;⑦设计题;⑧应用题等。

六、注意事项

教育与管理科学系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教学系统化设计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学时:72

学分:4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教学系统化设计课程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以学习

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

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

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该课程要求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学生通

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学会应用系统方法,

从整体上设计、试行和评价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

二、课程考试指导思想

为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避免单一的机械评价方式的评价结

果的片面性,同时按照学校及本系有关考试考核的有关规定,采用主

辅卷考试形式,其中主卷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辅卷考试采用开卷形式。

主要包括以下开放性任务内容:1、讨论:如何学习ID课程、信息技

术与教学设计;2、每人翻译2段书上的内容。(以书面作业交至各班

长);3、按组进行网上搜索,每组搜3篇教学设计相关方面的文章,

3个教学设计案例。具体要求:应在每篇文章及案例后,附上如下内

容一一文章出处及作者,你对该文章及案例的简要介绍,并对其所论

述内容及其观点等方面的优、缺点作出相应评述,要求该介绍不少

500字。

三、课程考试目标

《教学系统化设计》是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必修课考试课程之

一。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较好学完《教学

系统化设计》课程后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学习者具有较好的信息技

术教育相关教育理论基础。考试对象为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

根据考题的难易程度,在整体上把每个知识点的考试目标定为四

个:A.了解与记忆;B.理解与判断;C.掌握与应用;D.分析与综

合。(具体考核内容如下)

四、教学内容考核要求

第一章教学设计导论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教学系统

化设计模型的基本构成,以及相关的基本认识,形成对教学系统化设

计模型的一个基本概貌。

1.系统的概念

2.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其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什

么?

3.教学系统化方法模型的构成

4.众多研究揭示的决定教学的成功在要素

5.系统化方法的用途

6.有几个原因决定了使用系统化方法做教学设计非常有效与单

独工作的教师不同,教学设计师经常要与一级专家一起开发教学,这

组人包括哪些。

第二章评估需求以确定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了解需求评估在整个教学系统化设计中的重

要地位,需求评估的重要概念和绩效技术思想的贯彻落实,以及整个

需求评估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1.SME及其设计教学时的特点

2.绩效分析

3.说明罗宾逊和罗宾逊(1995年)提出的绩效分析模型的主要

内容

4.需求

5.教学设计师可能会参与绩效分析研究,这就意味着教学将成

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吗?

6.选择某个解决方案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费用,而教学往往是

所有方案中最昂贵的。

7.克夫曼对需求分析提出的两点重要见解

8.如何明晰教学目的

9.教学设计师在面对含糊、不明确的目的时,常将其当作无用

的丢弃。

10.一个完整的陈述应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11.任何教学目的的选择与确定都需要建立在现实需要与条件

基础上,试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实现教学、培训的可能性方面需考

虑哪些因素?

12.教学目的

13.教学目的选择和求精是一个推理过程,需要回答一系列问

题,如关于特定问题和特定需求、关于目的语句是否清晰、关于是否

有设计和开发教学所需要的资源。请问,关于特定问题和需求方面,

需要回答哪些问题?

14.教学目的选择和求精是一个推理过程,需要回答一系列问

题,如关于特定问题和特定需求、关于目的语句是否清晰、关于是否

有设计和开发教学所需要的资源。请问,关于教学目的清晰度方面,

需要回答哪些问题?

第三章教学目的分析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教学分析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并明确

这个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分析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整个教学分析在整

个教学系统化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会用进行教学目的分析。

1.试述教学分析与教学目的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2.SME的方法重在知道什么,教学设计的方法也侧重知道什么

3.说明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心智运动技能、态度技能等四类

主要的学习结果类型的特点及其判断依据。

4.结构不良问题

5.答案:结构不良问题是指学习者并不能获得求解这些问题所

需要的所有数据,甚至问题本身也可能是不清楚的,有多种解决方法。

6.名词解释:认知策略

7.对于智慧技能和运动技能的目的分析就是对的分析。

第四章确定从属技能和入门技能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掌握从属技能和入门技能确定的方法,并明

确在这两种技能需要注意的地方。

1.对于言语信息目的最有意义的分析是确定目的中所隐含的信

息的主要种类。

2.如何用流程图表示簇分析?

3.如何确定态度目的的从属技能?

4.什么是入门技能?如何确定入门技能

5.有人说,确定入门技能是教学设计过程中最危险的地方。如

何理解这样一句告诫?

6.对于一个态度目标的分析就是要确定当一个人持有某种态度

时其所能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

第五章分析学习者和环境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者分析和环境分析的重要性,以

及为什么要进行这两者的分析,以及环境分析中作业情境分析的重要

性,并理解如何进行这两种分析。

1.说明目标人群、试验学习者的关系

2.教学设计者需要了解目标人群的哪些信息?具体方法有哪

些?

第六章编写绩效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掌握绩效目标的编写方法,需要注意和遵循

几个原则。

1.如果目标定义过程不是作为整个教学设计模型的有机组成,

就会出现哪两大问题?

2.研究人员曾经研究过使用教学目标与否对学习输出是否会有

影响--典型的做法是,一组学习者在接受教学之前被告知在学完之

后应该能够做什么,控制级学习者接受同样的示波管内容,但是没有

被告知教学目标。这类研究的结果很不一致,有的研究表明是否接受

教学目标,学习者的学习有明显的差异;有的研究则表明没有什么区

别。对于这类研究结果的综合指出:了解教学目标的学习者会有很小

的但很明显的优势。请说明你是如何看待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的。

3.在描述学习者表现时经常使用三个同义词,各自指什么

4.绩效目标由哪几部分组成?

5.加涅、博瑞格和维格(1992年)提出对智慧技能和言语信息

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描述可观察到的实际行为,还要给出行为的意图或

潜能。

6.行为目标描述中的条件有哪些功能?

7.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学习者要证实他们具有某种态度也需要仔

细考虑。一般说来要考虑三个重要方面

8.在目标中标准的确定中易出现哪些问题?

9.编写目标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10.绩效目标陈述只能用一句话

第七章开发考核量表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考核量表的编制方法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1.教学设计师所设计的考试主要有四种类型:――、——、—

2.一般来说,在编写考试题或评测任务的时候,要从四个方面

考虑考试题的质量

3.开发评价量表(Developingtheassessinginstruments,即评价工

具)要经历哪五个步骤?

4.评估人员常用评估量表(EvaluatorResponseFormats庖括哪三

种?要确定最佳的评估格式需考虑哪些因素?

5.在开发等级量表时有哪些策略可以帮助产生更可靠的等级评定?

6.档案评估

第八章开发教学策略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教学策略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开发

教学策略,开发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

1.在过去的时间里,教育心理学家成功地确定了学习过程的几

个重要成分

2.教学策略

3.开发教学策略第一步是内容排序和分块,在内容排序时一般

遵循__、一一的顺序。

4.教学策略包括哪五个学习成分?

5.ARCS模型

第九章开发教学材料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教学材料开发的三种类型及如何进行各自的

开发。

1.教学包由组成。

2.在开发教学材料过程中可能要选择现有的教学材料,请问有

哪些原则,并说明之。

第十章设计和实施形成性评价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形成性评价的主要过程阶段及每个阶段所要

搜集数据的类型、目的及数据分析的过程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3.形成性评价的一对一评价阶段中设计师需要遵循的三个主要

标准是__、__、__。

4.与教学设计的早期阶段形成对照的是,一对一的形成性评价

阶段并不强调设计师的分析技能,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非常依

赖设计师的__能力。

第十一章修改教学材料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修改教学材料是建立在前一阶段形成性评价

所获取的信息的基础上的,且比较深刻地理解修改教学材料在整个教

学设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具体的过程与方法如何。

1.对于教学材料,一般有两类修改:一是对——进行修改,

使其作为一个学习工具更加准确、更加有效;第二类修改是修改――

—O

2.设计师在一对一形成性评价中可以获得五类基本信息

3.在修改教学材料阶段,如果使用的是挑选的材料,那么就很

少有机会直接修改材料,但教师仍可以为未来的试验做的调整。

五、考试题型

1.填空约占20%

2.判断约占10

3.名词解释约10%

4.简答题约40%

5.论述题约20%

六、注意事项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答题时间:120分钟

(二)考试样题:

1.填空题

2.判断题

3.名词解释

4.简答题

5.论述题

教育与管理科学系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信息技术教学论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学时:54

学分:3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并不是把所有关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知识和内容全部

罗列出来,而是通过介绍各领域中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配以每

掌后的思考与练习题,旨在通过学习者调研,探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面临的诸多问题,思考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案,在此过程中形成新

的教学理念。

二、课程考试指导思想

为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避免单一、机械的评价方式具有的

评价结果的片面性的缺点,同时按照学校及本系有关考试考核的有关

规定,采用主辅卷考试形式,其中主卷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辅卷考试

采用开卷形式。主要包括2-3次开放性任务内容由学生自主确定或依

据教师所提供的关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关键问题、典型事例协商确

定小组任务分别以个别或协作的形式围绕某一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研

究,形成初步结论,并写出相关分析。

三、课程考试目标

《信息技术与教育》按照国家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

求,是我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必修课考试课程之一。它的评价标准是高

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较好学完《信息技术与教育》课程后能

达到的水平,以保证学习者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教育相关教育理论基

础和分析与设计信息技术教育相关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考试对象为

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应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

根据考题的难易程度,在整体上把每个知识点的考试目标定为四

个:A.了解与记忆;B.理解与判断;C,掌握与应用;D.分析与综

合。(具体考核内容如下)

四、教学内容考核要求

第一章信息技术简介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信息与信息科学

信息技术

古代信息技术

近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应用的潜在可能性

教育信息化M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特点vzJ

第二章计算机技术与教育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M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体系结构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M

计算机辅助教育M

计算机辅助教育的主要形式M

计算机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

V7vz

第三章通信技术与教育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通信技术概述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通信技术应用

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以信函传递为主的第一代远程教育

以广播电视远程通信为主的第二代远程

教育

实时交互双向通信的第三代远程教育

第四章网络技术与教育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网络技术概述

A/

局域网技术

广域网技术

网络技术展望

多媒体网络教室M

视频点播技术

视频会议系统

虚拟技术和网络

第五章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虚拟现实概述M

常用人机接口设备

虚拟现实系统的发展趋势y/M

什么是桌面虚拟现实系统M

桌面虚拟现实系统特性

桌面虚拟现实系统基本配置

桌面虚拟现实系统的渲染引擎技术

M

虚拟实验室

基于WEB的虚拟实验室M

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

第六章人工智能与教育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简史

人工神经网络

专家系统

机器学习

智能代理

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概述

智能计算机辅助教育

第七章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与协作学习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CSCW概述

CSCW关键技术

CSCW在教育中的应用

协作学习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支持系统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发展趋势

五、考试题型

1.填空约占20%

2.名词解释约20%

3.简答题约40%

4.论述题约20%

六、注意事项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答题时间:120分钟。

教育与管理科学系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学时:128

学分:6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普通物理学》课程是本科专业的必考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

学生能够掌握普通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运用这些

理论与方法解决教育技术问题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普通物理学》课程论述物理的基本概念、知识与原理,突出普

通物理学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并能将所学理论和技能自觉应用于本

专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物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

与基本技能。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生应全面掌握摄影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及基本的操作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育技术学问

题,并为本专业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考试指导思想

设置本课程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全面了解物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

与基本技能。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生应全面掌握摄影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及基本的操作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教育技术学问

题,并为本专业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

和参考书的基础上,能结合实际,认真领会所学内容,并通过各种作

业和课堂交流,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考试目标

本课程的考试目标包括下列层次:

1、识记:能够识记普通物理学的有关概念、术语等;

2、领会: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定理、定律等;

3、简单应用:能够直接运用有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解决问题;

4、综合应用:能够综合运用有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解决问题,

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考核要求

第一章真空中的静电场

1、识记:电荷、电场的概念

2、领会:库仑定律、电场强度、高斯定理

3、简单应用:高斯定理

4、综合应用:静电场的环路定理带电离子的运动

第二章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1、识记:静电场中的导体

2、领会:空腔导体内外的静电场

3、简单应用:电容器的电容技术指标及性能

4,综合应用:分析影响空腔导体内外的静电场空腔导体内外的

静电场

第三章真空中的恒定磁场

1、识记:磁感应强度磁场的高斯定理

2、领会:毕萨定律与安培环路定理

3、简单应用: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

4、综合应用:带电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及应用磁场对载流导线

的作用磁力的功

第四章电磁感应与暂态过程

1、识记:电磁感应定律基本知识,了解、。

2、领会: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

3、简单应用:自感与互感、涡电流

4、综合应用:电感与电容电路、磁场的能量

第五章机械振动与电磁振荡

1、识记: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工作原理

2、领会:受迫振动、共振

3、简单应用:电磁振荡原理

4、综合应用:同方向的谐振合成

第六章机械波与电磁波

1、识记: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波的特点

2、领会:平面简谐波、波动方程、波的能量波的强度声波、

电磁波惠斯更原理、波的衍射、反射与折射

3、简单应用:

4、综合应用:波的干涉、叠加、驻波、多谱勒效应

第七章波动光学

1、识记:光的干涉、光的衍射

2、领会:热辐射

3、简单应用:光电效应、激光

4、综合应用:光的干涉、光的衍射

第八章设计实验与训练

1、声速的测定

2、万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

3、示波器的使用

4、薄透镜焦距的测定

5、迈克而逊干涉仪的调节与使用

五、考试题型

①填空;②是非判断;③证明题;④计算题。

六、注意事项

学习成绩由平时成绩(副卷)、考勤和期末考试(主卷)两部分

综合评定。

1、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讨论和课外训练三部分。

2、期末考试为主卷成绩。

教育与管理科学系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摄影技术与艺术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学时:54

学分:3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摄影技术与艺术》课程是本科专业的必考专业课程,通过学习

学生能够掌握摄影技术与艺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

论述摄影技术与艺术的基本概念、知识与原理,突出摄影技术与艺术

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并能将所学理论和技能自觉应用于本专业的理

论学习和实践。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摄影技术与

艺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照相机工作原理、照相机

结构、焦深、景深与超焦距、照相机使用和维护技术,为教育媒体的

广播、电影、电视声音创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通

过本课程的教学,让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对取景与视点、环境和透视、

摄影构图法则较全面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为以后深入学习教育技术专业的其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

程是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该课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依

据摄影技术与艺术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

二、课程考试指导思想

设置本课程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摄影技术与艺术基础知

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生应全面掌握摄

影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的操作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教育技术学问题,并为本专业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要求学

生在阅读课本和参考书的基础上,能结合实际,认真领会所学内容,

并通过各种作业和课堂交流,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考试目标

A.了解与记忆

B.理解与判断

C.掌握与应用

D.分析与综合

四、教学内容考核要求

第一章世界摄影发展简史

1、识记:摄影术的起源电

2、领会:外国摄影技术的发展

3、简单应用:中国摄影简史

4、综合应用:世界摄影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第二章摄影原理

1、识记:光的性质

2、领会:透镜成像原理

3、简单应用:透镜成像原理

4、综合应用:光的性质

第三章照相机

1、识记:照相机种类、一些特殊类型照相机

2、领会:相机工作原理、照相机结构

3、简单应用:焦深、景深与超焦距

4、综合应用:照相机使用和维护

第四章曝光与测光

1、识记:曝光

2、领会:测光

3、简单应用:曝光

4、综合应用:曝光

第五章摄影用光

2、识记:光源种类

2、领会:摄影用光的特点

3、简单应用:摄影用光的作用和特点

4、综合应用:影调和质感

第六章摄影构图

1、识记:取景与视点

2、领会:环境和透视

3、简单应用:摄影构图法则

4、综合应用:摄影构图法则

第七章感光材料

1、识记:感光材料的种类

2、领会:感光材料的基本结构

3、简单应用:常用感光材料

4、综合应用:彩色片成色原理

第八章暗室工艺

1、识记:冲洗前的准备

2、领会:黑白负片的冲洗

3、简单应用:印相的基本技术黑白放大基本技术

4、综合应用:彩色负片的冲洗彩色照片的制作

第九章专业摄影

1、识记:风光摄影旅游摄影

2、领会:科技摄影体育摄影

3、简单应用:人物摄影

4、综合应用:静物摄影、广告摄影、新闻摄影

第十章数码摄影

1、识记:数码摄影

2、领会:数码照相机

3、简单应用:数码相机系统

4、综合应用:数码相机系统

第十一章计算机“暗房”技术

1、识记:计算机“暗房”特技

2、领会:Photoshop图像软件

3、简单应用:ACDSee看图软件

4、综合应用:计算机“暗房”技术

五、考试题型

①填空;②是非判断;③问答题;④论述题。

六、注意事项

学习成绩由平时成绩(副卷)、考勤和期末考试(主卷)三部分

综合评定。

1、平时成绩一般占总成绩20%,包括作业、课堂讨论和课外训

练三部分。

2、考勤一般占总成绩10%,对严重旷课者要严肃处理。

3、期末考试一般占总成绩的70%。

教育与管理科学系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学时:54

学分:3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学习本课程,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

接,熟练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并能理论联系

实践,在掌握微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判断和处理常见的位故障。

二、课程考试指导思想

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三、课程考试目标

根据考题的难易程度,可把每个知识点的考试目标定为四个:

A.了解与记忆

B.理解与判断

C.掌握与应用

D.分析与综合

四、教学内容与考试目标双向细目表

考试目标

教学内容

ABCD

微机的硬件组成

CPU的发展历程

CPU的性能指标;CPU的主频与

外频的关系;CPU的超频与锁频

CPU的插座与插槽;MMX、

3DNOW,SSE

内存的分类;内存的性能指标

内存条的安装原则;内存条的选

微机中的接口(IDE、SCSI.USB、

IEEE1394)

硬盘的分类;硬盘的接口

如何区分IDE的双硬盘的主控制

接口与辅控制接口;如何制作IDE

的双硬盘

硬盘格式化的几个概念;衡量硬

盘的几个重要指标

光驱的分速;光驱的倍速

光驱的接口及连线方法

显示卡的分类

显示卡的几项主要指标

显示器的分类

显示器常用的参数

声卡的分类;声卡的选择

AT电源与ATX电源的区别;

Modem、UPS的作用

计算机的安装步骤

CPU的跳线、硬盘、软驱、光驱,

音频线的正确按法,CPU、内存

条的安装

CMOS设置

硬盘的分区;硬盘的高级格式化

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

显示卡、声卡设备驱动程序的安

装方法

用Pqmagic删除、建立、隐藏分

用Ghost克隆硬盘,制作分区或硬

盘的镜像文件

计算机系统故障的产生原因、分

类,故障的诊断方法、维修原则,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

五、考试题型

①单项选择;②填空;③判断;④简单与应用

六、注意事项

考试的具体内容可能会因为每学期所采用的教材不同而有所不

同。

教育与管理科学系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动态网页设计与制作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学时:72

学分:4

一、课程目的和任务

《动态网页设计与制作》为我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方向课,通过本

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动态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

理,掌握其实践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初步形成运用ASP与HTML

分析、解决教育网页制作中的一些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后续专业课

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从事学校或企业技术实践活动提供技能准备。

具体教学任务是:

(一)了解HTML基本标记、ASP的内置对象、对数据库的访

问,掌握ASP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了解制作动态网页的概念和实质,熟练掌握基本的制作网

站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熟练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