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6篇)_第1页
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6篇)_第2页
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6篇)_第3页
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6篇)_第4页
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6篇)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6篇)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1

今天的培训,虽不是卷入式却更胜卷入式。游老师结合自己

的论文案例及对新课标的解读,带领我们进入一场快节奏的深度

学习,真是收获满满。新课标新增的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

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

表达现实世界。我想我们在培养孩子这些能力的前提是老师们要

具备这样的能力。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2

昨天到兴福中学参加数学教师培训会,听了两节公开课:一

节是兴福中学韩翠华老师执教的《九年级数学复习试卷讲评》课,

另一节是实验中学韩冰老师执教的《阅读理解专题》复习课。两

节课都贯彻了“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

教学思想。教师注重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归纳提炼解题方法和数

学思想,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如何上好讲评课?韩翠华老师这节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

的范例。韩老师的首先出示了对试卷中各题出错情况的统计图,

使人一目了然。把试卷上的题目进行归类重组,分类讲解,韩老

师把试卷上的题目分为三类:数与式、图形与证明函数。重点问

题重点讲解,本节课重点讲解了函数的有关题目,并且通过变式

练习进行针对性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整节课课堂结构紧凑,

流畅自然。

通过听这节讲评课使我认识到:要想上好讲评课必须做到

“两前提”、“三避免”和“五化”。

讲评课必须重视两个前提:一是了解学生错误的前提下讲;

二是在对全体学生的错误进行统计和原因分析的前提下讲解。

三个避免是:避免简单的对答案,避免讲解面面俱到,避免

就题讲题。

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要确保“五化”:试卷重组化、题目重点

化、变式训练常规化、讲解能力化、知识系统化。教师对试卷要

进行重组,不能按部就班地一个题目接一个题目的讲解,应将同

一知识点的题目放在一起进行分类讲解,以便知识系统化。要把

学生错误率高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讲清讲透,并不是老师一讲

到底,一些题目可以让学生进行讲解。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和上进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其他学生也会

听得更加认真,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重点题目讲解后要紧跟

变式训练,通过变式训练不仅可以检查讲解的效果,而且可以拓

展学生思维,掌握一类题目的解法,达到多题归一的目的。变式

练习题虽重复但不呆板,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

每一个变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又能夯实基础。实现“坚实基

础上有所发展的”教学理念。在变式训练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提

炼数学思想方法,得到数学能力的升华。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3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四点,积极创设情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

学质量。

一、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不是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

而是习惯于把教学过程归结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

上课做不完,课外继续练,在大量反复操作的基础上达到掌握的

目的。教学评价时,主要看结果,即分数的高低。新“课标”指

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此,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

轻过程,重结论,单纯依靠重复操练的“经验性”教法,按学生

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减轻学生大量的重复操练产生的课业

负担,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全过程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之一。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真正把学生当作数学学习的主人,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的知识与

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对此,在教学中,教师

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心理规律,创设情境,注重诱发学生的

求知欲,激发参与动机,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参与兴趣,从而使

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作出评价调控。使学生在精神上得

到满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有畏难情绪、不积极参加学习

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真诚的鼓励、热情的帮助、细心的辅导,促

其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积极性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参与

活动的时间尽量多些,参与活动的效率尽量高些,教师应多考虑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由“静态”变为“动态”

的画面,有利于反映事物变化的过程,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说、议、做、练

等多种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营造学生全

面参与学习的浓厚气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

法,提高参与的质效。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

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独立探索、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

数学的思维方法。

三、重视释疑解难过程的调控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

质疑和独立思考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设疑、

质疑、释疑、辩错。设疑,即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

题。学生如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明他们已在积极探索事物

之间的关系,是积极思维的表现。通过设疑,培养学生追根究底、

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质疑,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

论。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对教师的'讲解产

生疑问时,教师应加以肯定和鼓励,不要忙于把现成的答案告诉

学生。而应采用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

发,触发思维,寻求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好求甚解、凡事

多问的精神,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

程和结果”。释疑,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疑难的问题。在

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学习的

主人,敢于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积极去找问题、找病因、找解

题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富有创新、

敢于实践、独立思考的精神。辨错,即学生对教师的有意“示错”

进行分析、判断、提高防错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有时可恰到好

处,有意的把估计学生易错的做法显示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注

意,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错因,加以纠错。达到及时、有效预

防,并避免学生出现类似错误的目的。这样,可防患于未然,并

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讲究教与学过程的统一

在实践中体会到,学生课堂心理紧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法

不科学、学法不得当造成的。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法、指

导学法,把教与学过程很好地统一起来。

首先,要着眼于诱导,变学生“苦学”为“乐学”,使学生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

要千方百计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正确的学习动机,以及

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

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

要着重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

认真指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科和认识策略

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科学得体,就可以促进学生变知识

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学生就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能

力去自学分析、解决新知识和新问题,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数

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4

经过一个阶段的初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

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

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经过这次培训,使我清晰地认识到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大致

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数学新课程内容的

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

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

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

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作

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部分大学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

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初中教师,要想教给

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

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

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

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中考必考

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

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

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

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

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

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

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

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

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

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初中数学新课

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初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

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初中数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

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整体把握

初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数学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

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

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

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运算,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

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

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初中数学

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对于一个高中数学教

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

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数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

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

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

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

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

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

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

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

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3、通过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

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通过网络上一些老

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

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

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

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重

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

的“根”;所谓“能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

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通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

新颖、陌生感。”重视基础,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

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

社会问题的需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

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另一方

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

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4、通过培训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得到转变。在集中培训学

习中,听了好多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专家讲座,结合新课程,更

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

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课程

观上,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是创建与开发

的过程;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

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

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教

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是

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自己也体会到,要转变观

念,解放学生,让学生学会生活,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并用人格力量的去引导学生,去感染学生才

是我们应有的教育价值观。新时期师生关系在业务上应是双方积

极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业务组合。在理论上应充分体现

个性、民主和发展精神;而情感上应在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情感

联系,是师生个性魅力的生动体现,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同

时我们应该去做一个创新型的教师,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全新的

教育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的教学监控能力,熟练的课堂

教学管理艺术。在教学评价上,应着眼于学生,注重长期的效应,

注重过程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

5、听了专家的精彩的讲解,我深受启发:在课堂教学中,学

会了更好地设计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如何上好各种类型

的课,怎样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通过讲解与交谈,我体会到,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既然是科学,就要按规律办事,改革课

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要讲究艺术性,

尽量上好每一节课。另外要加强说课和评课,提高自己的教育教

学水平和能力。在这一阶段里,我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煨炼自己,对课堂教学有了很深的体会和思考。体会一:课堂教

学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才能保证有效的教学。体会

二:要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教

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

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二,课前、课内、课后的关系,

课前要吃透教材和学生,课内要重示范、点评、变式的教学,课

后要及时跟踪、反馈,暴露学生的错误。体会三:课堂教学中要

体现如下几条原则,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要给

予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经历、

去感受,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第二,要能够创设情境,让学生

在问题的情境中学习,去解决问题,提示矛盾;第三,教师要形

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第四,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

要常教常新。

通过此次学习,不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使自己对

初中数学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将对我们今

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教以来,接触新课程也

有一段时间了,但对新课改理念理解不够深入全面,教学中总存

在许多困惑:虽然教材基本知识没有多大的变化,但备课就总是

想到不够新颖吧?是否是在穿新鞋走老路子?跟课改步调一致吗?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5

今天有幸聆听游老师关于落实新课标上好数学课的主题讲座,

了解并明确了今年新版的新课标有什么样的变化,并且让老师明

确在改编练习题时,一定要立足于编写目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

养,能够带着问题引领课堂教学,最后还带领全员老师一起对于

课程设计进行探讨研究,每一个部分都让我收获颇多。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于20年4月21日颁布,对于初中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学习、理解与落实,是我们一线数学教

师的头等大事,高国普名师工作室立即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学习。

通过学习,我深入思考,回顾梳理学习内容,受益匪浅。现谈谈

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新课标"基本理念”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

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

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

展,达到'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目标。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到底会用到多少的数学知识?数学

怎是人人所必须呢?又怎能体现其“有价值”?那么学习数学的

意义又何在?

从这些的修订处中,我找到了一些答案。现在回想起来,是

呀,许多的数学知识通常是出校门后不到两年便很快忘掉了,学

到的数学知识显得一无是处。然而细想,不管从事什么业务工作,

深刻于每个人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

推理方法等都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令我们受益终身。新的《数

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通过学习,要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

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是

呀,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有着共同之处,

要求走向社会的人,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善于分析情况,

归纳总结,综合比较,分类评析,概括判断的工作方法,这一切

都是在数学思想的渗透中得以培养的。

初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

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

世界。

因此初中数学课堂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

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拨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原动力,

是学生对数学由厌学到乐学,最终达到会学。

二、引发数学思考。有思考才会有问题,才会有反思,才会

有思想,才会真正感悟到数学的本质和价值,也才能在创新意识

上得到发展。

三、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是和日常课堂教学行为紧密相关的,认真听讲、善思好问、预习

复习、认真作业、质疑反思、合作交流等等,这些学习习惯需要

在日常教学中刻意诱导,潜移默化,点滴积累通过较长时间的磨

练,最后习以为常,形成习惯。

四、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在教学中,应把培养

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方法的培养需要教师

在数学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蕴涵。这里的恰当是指学习方法要反映

数学学习的特征,对学生而言,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有效的。学

习数学的的重要方式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

探索,合作交流(观察、实验、推测、计算),教师要注重启发式

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教师讲授给学生自主以启发、动力、灵感、方向,学生自主给教

师讲授以反馈、分享、调控、反思。对学生创新认识的培养是现

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也只

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

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新理念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去审视,

需要有敢于创新的人来实践。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让我明确了今

后的教学方向,也激励着我与时俱进,不断去学习、研究、成长。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7

学习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初中数学课标的变化-

对教学的启示》,我受益匪浅,数学课标中要求并强调数学学科本

要注意的些规律:实际问题数学模型,并最终利数学知识来解决;

让学懂得数学与活有泛密切的联系;这就是课标中提到的学习有

价值的数学;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要获得不同的发展。它

是学习初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步学习的基础。同时,

它也为学终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全

民族素质具有意义。

我们要在具体教学中做到以下点:

一、备课时的教学设计

重视情景创设,使学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

题情境一一建模型一一解释一一应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

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的过

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个长16、宽12的矩形荒

地上,建造个花园,要求种植花草的积是整块荒地积的半,给出

你的设计。”这是在讲元次程章时的个开放性问题,学通过认真

思考,设计出许多不同形状的花园(如正形、长形、圆形、扇形、

三形、菱形、梯形等),培养学的创新精神。

知识点的设计要少精,做到重点问题重点讲解,且要举反三,

瞄准知识的长点。把基础知识放在位。上课过程中要注意让学进

解题法及解题过程的总结及整理,并注意知识点的提炼与总结。

没有学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新课程倡导的主学

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

学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参

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

效果。

总之,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求源于现实活,使学从上学的

第天起,就从中建起数学与实际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量,

体验数学的有性与挑战性。

二、授课中教师的

教师先要当好组织者。把机会交给学,平等参与学的研究。

这样培养学对数学钻研并提合作能,丰富学的思维想象能。其次

教师要做个成功的引路。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的设计、

学习氛围的创设,学感兴趣教学因素,让学产学习的意愿和动把

课堂放给学,给学充的时间与空间个体尝试并合作探究,让学表

现,可树学的信,使学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精深与魅,培养学对数

学钻研的精神,提合作能,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与积极性,

丰富学的思维想象能。

三、营造教学情境

结合当前课改与本校学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

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法和学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

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的活动有机地投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

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

展的动因,提倡让学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

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创造,以提学的数学学习能。

四、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1、初中数学课程应建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

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既要关注学的数学学习的结果,

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数学学习的平,也要关注

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

评价应建多元化的标,关注学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总之,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

备教法,提的教学能,发挥的主导作。

2、营造动实践、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让学做做,从做中探索并发

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

交流的能,在交流中锻炼,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

的描述,从提表达能和理解接受能。

“学有价值的数学;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在数学上

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倡导的标,要求教师要及

时了解并尊重学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在解决问题过

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平。根据学的知识基础、思维平、学习态度、

意志强弱、智和能、平时成绩等将学分成不同层次,可以分成按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进教学的学;按照略于基本要求进教学的学;

按较要求进教学的学。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根据

不同层次学的实际,引导学在与他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

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思维平。这样,能使学习基础差的

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

3、改变数学学习式

《课程标准》倡导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

式,从学的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

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

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法,同时获得泛的数

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交往、互动与共

同发展的过程,学是数学学习的主,教师是学学习的组织者、引

导者和合作者。例如,学习“活中的轴对称和中对称”后,当学

交上圆规和直尺所画的精美图案时,是对何图形特点的感悟和对

图形实价值的领会;当学制作的七巧板拼成幅幅图案,取名字时,

当学知道和了解许多的数学史话、数学家的故事时,你不能不说,

学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4、树新的课程观,好教材,活教材

在教学中要注重书本知识向实际活回归、向学经验回归。在

教学中,要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渗透的理念,充分利教

材的已有资源进教学;另,根据学的实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重

组、补充、力口,创造性地使教材。教科书并唯的数学课程资源,我

们应该善于开发其他的教学资源,它还包括教学中可以利的各种

教学资料、具和场所,如实践活动材料、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

件及络、报刊杂志等。

5、通过教学,认识到新课程教学中的“双基”与传统教学的

“双基”的区别

长期以来,我们直习惯于“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将学作为

个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的主观能动性。学从“书本”到“书本”,

课程内容与学的活经验、社会现实联系不紧密,没有体现数学知

识的背景和应,没有体现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缺乏应意

识,缺乏体验性的.学习。通过课题研究学习深刻清楚数学教学必

须从学的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

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对数学产亲切感。”

我遵循“捕捉活素材一一源于活一一数学内容活化”的原则,设

计数学教学活动。

有的数学课堂上学常活跃,课堂氛也很好,甚还有表演,这

些对于学来讲,很符合学的年龄特征。数学课不能忽略数学的特

点,“双基”的教学是中国的特和传统。

1、传统教学的“双基”特点

传统教学的“双基”是以知识为本的。师传授的是系统的基

础知识,学接受、存储的是系统的基础知识;系统知识的巩固和

运就需要进基本技能训练。近年来,尽管强调了培养能、发展智,

但是这种知识为本的“双基”并未改变。过分强调系统性、科学

性,内容庞杂、专业性强,且脱离活,就像搞专门研究似的。在应

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学应试的知识、练应试的技能、培养应

试的态成了时尚,“双基”成了升学的敲门砖。

2、新课程下的“双基”特点

新课程从学的终发展出发,需要的是学“具有适应终学习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法”(《基础教育课程改纲要》)。这,在“基

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法”前有个定语“适应终学习”,这就和传

统教学的“双基”区别开来了。实施新课程,要是否“适应终学

习”来衡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学习”这个词的本义不仅仅是对前经验的继承,更是学习

者发现、探索的实践活动。因此,本次课程改使我们在信息化的

背景下回归“学习”的本义,让我们的学不仅仅接受的式学习,

更多地是在发现、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学习活的知识,学习

存的技能,学习命的意义在于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学会做。

3、新课程理念下“双基”学习本决不是单纯的学知识和练技

台匕

任何个学习过程总会有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价值观这

些因素,任何种学习过程中总伴随着学习法、学习过程的监控等

学习策略。因此,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法的“双基”

学习是不存在的。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学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

要提教学质量,就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把握好数学教学的特点,实

施新课程决不能忽视“双基”。我们坚持实施新课标,树全新的

教学理念,确“以为本”的思想。使得我的每个学在每节数学课

都能有所收获,既学到数学知识,有能的进步,思惟的发展,数

学思想的构成。使得不同的学在数学上有着不同的发展。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8

20_年一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_版)》

(下面简称“新课标”),为确保新课标能系统推进、落地实施,

多种形式的研修交流和培训开展得如火如荼,成都市戴美蓉名师

工作室也在暑期安排了线上的培训学习。此次培训由全国名师工

作室联盟和北京市中教市培教育研究院主办,请来史宁中教授和

多位一线专家教师为我们解读新课标、示范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

培训结束我收获良多,以下几点小小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教育观念需要更新

新课标的一个主要变化就是从“四基”到“核心素养”,从

传统的“双基”到“四基”到如今的“核心素养”,本质上是教

育理念和课程目标在发生变化:过去的教育过于强调结果,而现

在的教育开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相关教学活动的

过程,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教师可以传授知识,但经验需要学

生积累,正如“纸上觉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积

累经验的同时去思考、总结,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

思考,正如史宁中教授说:“教师应当明白学生会不会想问题、

做事情,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悟出来的。”

我们的教育理念要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以

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最终目标,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

光观察世界,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核心

素养听起来高不可攀,但实际上,知识建构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发

展素养,因此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怎么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发展核心

素养,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

二、教学策略需要改进

教育观念的改变也注定我们需要改进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

新课标背景下,知识点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它本身,还要学习知

识点与知识点间的区别和联系。譬如讲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

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这两个概念时,可通过具体的例子

给出两者概念,但这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明白知识与

知识之间的数学关系,为改进该教学,可以补充一张表格,用以

区分两个概念的定义、特点和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明晰两者的区

别与联系。

—教授指出在实际教学时,我们仍需注意很多细节,避免形

似而神不似。例如部分教师教学时看似讲了方法,但实际并不到

位,要让核心素养落地,就得讲出方法体系的步骤,让学生积累

具体的实施经验,有了实施经验和基本方法经验,才能积累学生

的基本活动经验。在做同底数易的运算时,可以在运算结果后增

加一个问题:计算的依据,从关注学生的“算法”转向关注“算

理”,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潘教授还给出了“分段式反馈”和

“开火车”等教学反馈方式,并阐明优缺点,让我不禁反思在教

学中怎么更恰当地使用哪种反馈方式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大单元教学”成了近期的热门词,但如何实操但我还不得

要领,而何丽华老师以自己一节“三角形的章起始课”作为课例,

展示如何在大单元视域下进行几何教学。由点出发,找准本节内

容的核心点、易混点、转折点;贯穿线,为同学们提炼出今后几

何图形学习的基本套路,形成三角形的整体认识,同时为今后的

图形学习打下基础,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及关联性。

“大单元”强调的“大”是注重把同类研究对象、相似的研究内

容整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思想一致性的学习单元,引导学生形成

“研究对象在变,思想方法不变,研究套路不变”的切实体验,

在整体的过程中更好地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研究思路。

—老师在讲述实践教学时谈到一个问题:课堂预设,我也收

获颇丰。课堂预设没有错,但若预设过多,总会出现一些“意外”,

例如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学生一语道破本节课要学习的.公式、定

理,打乱教师节奏;或是学生没有回答出教师预设的答案。如果

我们忽视这些“意外”的价值,只顾追求与预设保持一致,便是

在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处理也不够完善。为了课堂教学

中能使预设与生成达到和谐统一,生成精彩的课堂,朱老师提出

四个策略供大家参考:

①尝试弹性预设,拓展自主空间;

②把握课堂契机,产生新生长点;

③发扬教学民主,做敏锐倾听者;

④增强自身文化底蕴,积累数学智慧。

三、学习评价需要重构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

案》,其中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

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评价就是指挥棒,该文件还进

一步指出“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

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这几句话中所提到的问题就是我们目

前考试中还存在的问题。因此,胡赵云老师从“基于能力素养设

计命题蓝图”、“基于四能与素养命制试题”、“基础性试题的

命制”、“禁止命制超标试题”四个方面为我们讲解如何依据课

程标准命题,让评价指向核心素养评价,还配备了相关考题,一

一阐述其中的不足之处,让我对中考的题目设置要求有了更深的

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专家们的讲

座和课例让我受益匪浅,不单在理论方面上有了更深的理解,在

实践方面也有了些许感悟。新课标的颁布意味着对教育和教育从

业者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从业者的我们,更要

做好充分准备,用新的教学理念构建更好的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9

上一次认真研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年版)》是在20_

年参加陕西省教学能手大赛前,师傅许建涛老师给我安排的任务,

他说只有研读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才能明确每节课”教什

么”“为什么教”以及“教到什么程度”,的确,课程标准为我

们的教育教学树立了一个标杆,让我们心有所“依”。

今年暑假,在陕西省周林茜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的组织下,

我们学习了20—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

标”)。新课标的修订,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体现与时俱进的需求,

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

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

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组成。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以数学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为主线循序渐进,每个学

段的主题有所不同。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

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

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

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

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根据学段目标的要求,四个学习领域的内容按学段逐步递进,

不同学段主题有所不同。

新课标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划,体现了学段之

间的紧密衔接,同时也加强了学科间的融合,将实践活动与数学

知识相结合,相互促进,从而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

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数学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体

现学科培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更

加明晰和强化了数学课程育人导向,集中体现了数学课程育人的

价值。从课程内容结构的优化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学业

质量标准的制定。应该说从起点到目标,从目标到内容,从内容

到方法,感觉都有具体的指导。

初中阶段,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

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

实世界。很多人说,我们在学校学的许多数学知识,通常出校门

后不到两年很快就忘记了,学到的数学知识显得一无是处。然而

细想,不管从事什么业务工作,深刻于每个人头脑中的数学精神、

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都随时随地的发生作

用,令我们受益终生,而这一切都是在数学思想的渗透中得以培

养的。

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我们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需要

我们把数学核心素养、课堂、学生联系起来,让数学核心素养在

课堂落地,让数学学科育人在课堂生根。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更

明确的要求。我们唯有细细去研,细细去读,才能更好地把握学

生数学学习的密码,成长的密码。

三、课程实施和评价的修订细化,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对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核心

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达成。每一个特定的学习内容都具有培养相

关核心素养的作用,要注重建立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主要表现的

关联,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将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体现在教学要求

中。

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更值得每位教师用心规划,新课标也为

我们提供了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

(1)丰富教学方式;

(2)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3)强化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具

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在提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发挥评价的育人导

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主要分为教学评价和学业水

平考试。在教学中评价方式丰富和纬度的多元化。评价结果的呈

现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业水平与提升空

间,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评价结果的运用应有利于增强学生

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深刻的感受到,学生的学是首位,核

心素养的落地是首位。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原来的经验可以是

我们深厚的积淀,而坚持终身学习,更新理念,才能与时俱进。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我们的不断努

力,就是期待教学相长,师生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10

学习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给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作

为一名一线的普通教师,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

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将课改的精神贯穿于我的教学之中。经

过努力,渐渐地从陌生走向了熟悉,从战战兢兢走向了从容应对。

对我来说,新课改是一场对话,一座平台,更是一把迈向成功教

育的钥匙。

回顾初中数学教学这二十几年走过的路,作为一名教师我庆

幸,赶上了新课程改革,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

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

受到了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孩子、学校和教师带来的活力和变化。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同

时,新课程改革中暴露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也是让我们老师们要

深思的。可喜的是,我们参与一线教学工作的老师已经能够理性

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课堂教学以新的生机,

构建教学真的精彩。随着课改实践的不断深入,让我们发现了一

个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初中数学课堂。让我体会最深的是:课堂上

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共同参与和探究发展。以下我就围绕这几

点谈谈自己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

一、平等对话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行为。教师不是绝对的

权威,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学中教师

的态度是否和蔼、亲切、有鼓动性,对学生是否民主、尊重、有亲

和力,对教学过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

伴,同时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

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地俯下身子,和学生心贴着心,听

听他们心中的疑惑,了解他们的喜怒好恶,帮助解决他们想努力

解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给孩子真正的

欣赏,就要给学生以心理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他

们的表现欲望,因为“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鲜的东西,

无穷的希望。”在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

设身处地感觉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

种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考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是尊重学

生个性,鼓励他们发表感受,谈自己的见解。

二、共同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参与”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

如何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

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主体精神得到发挥、主体人格

不断完善、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

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兴趣盎然地学

习、生动活泼地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学生的思维状态如何,

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

设鲜明生动的情景,激活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真正使学生动脑、

动口、动手,学思结合,乐于参与。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永

远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为他们创设探究的氛围,组织他们在参

与中学习,在活动中领悟,在创新中发展。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

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

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能真正做到

“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

发展。

三、探究发展是课堂教学的精髓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中,

逐步提高独立探究的意识,增强与人合作的需求感。从而学会学

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这是课堂教学

研究的主攻方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

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的精神。”我认为,应抓住“学

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探究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

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这就极其需

要拓宽教育教学的视野,数学中进行探究学习,对培养自主学习

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数学中探究学习,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取

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过程,领悟

学习方法的过程。“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

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探究性

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由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探究学习

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

学到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

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

性。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

的事情,需要我们的老师细心、耐心地教导、引领。但我相信随

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会

出现了更多让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才会真

正地发出金子一般的光彩。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11

20_年4月,教育界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教育部颁布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年版)》。这是继20年颁布的《义

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之后,时隔11年,教育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为了更好的帮助一线教师理解新课标,曹培英教授、史宁中教授

先后通过线上活动,开展了《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研究》、《义务教

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总体情况介绍》专题讲座,让我们感受到新

课程标准中的时代气息。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

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国家意志,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

作用。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与时俱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

准(20_年版)》应运而生。

二、“综合与实践”被赋予具体内容

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在新课程标准中提

出: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以“主题式学习”为主,初中可以尝试

“项目式学习”。在主题式学习中,常见的量将以跨学科的内容

形式设计在“综合与实践”中。比如:购物活动:认识人民币“元、

角、分“;时间在哪里:认识时、分、秒;年、月、日的秘密:认

识年、月、日等。

这让我想到在今年5月19日举行的包河区小学数学二片教

学研讨线上活动中,来自屯溪路小学的欧阳老师给我们展示的《人

民币使用手册》一课,欧阳老师采用的就是项目式学习,通过“量

与计量领域”、“电子支付社会背景”和“国家主权”三个方面

设计项目学习的内容:不扫码,7元可以怎么付?关于人民币,你

都知道什么?关于人民币,你还想了解什么?《人民币使用手册》

要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制作“我会认"?整节课孩子们乐在其中,

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兴趣盎然,充分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中播下了国家主权的种子。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所以重点探

究了100元人民币。课后老师分时间段做了具体任务安排,让孩

子们继续探究其他面值的人民币,并给它们做介绍,进一步丰富

孩子们对人民币的认识。

三、传统文化中的数学

20_版的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加入,培养学生

的文化自信。比如:以“曹冲称象”的故事为依托,认识克、千

克、吨、等量的等量相等、总量等于分量和;度量衡的故事、圆周

率的故事等。史教授指出:要注意数学文化与其他学科的不同,

要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数学的思维去思考、数学的语言去表达

传统文化的知识。

回想起20—年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课的最后,我呈现

了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的一句话: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

的图形。我的师傅刘主任评课时就指出: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墨子

就曾说过:圆,一中同长也。说的多好,外国数学家是从感官上

感受圆的美,而我们的老祖先是从本质上揭示圆为什么这么美。

不仅如此,刘辉的割圆术、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等等,无不彰显

我们的祖先对于圆探究的成果,这就是传统文化在数学中的渗透,

这就是文化自信。我想,如何在数学课上更好的呈现数学史和中

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数学教师都应该去思考、去实践

的。

20_年新课标已颁布数月有余,其中还有很多内容需要我不

断地、反复地去研读,比如:方程移到初中、百分数移入“统计

与概率”、增加了尺规作图和计数单位的内容等等。

不禁想起楚大夫屈原的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而求索。虽然前路漫漫,但我必将砥砺前行,而新课标就是前行

路上的那盏明灯,指引着我的数学教育之路。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12

20_年—月26日,我有幸通过网络参加了新课标的培训学习,

这次培训安排得非常及时,史宁中教授的精彩论坛,犹如夏日甘

霖,为我注入了一汪轻盈的源头活水,明确了方向,下面是我的

一些心得体会:

一、从四基到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指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

虑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达成。每一个特定的学习内容都具有

培养相关核心素养的作用,要注重建立具体内容与核心素养主要

表现的关联,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体现在教

学要求中。核心素养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例如:要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同时,会用数

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会用数学的思维思

考现实世界;在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用数学的语言

表达现实世界。

在教学中,应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服务。

二、结构和内容的变化

新课标把等式性质升格为基本事实,将方程式整体迁移到了

初中,小学不再涉及简易方程,把原本不做考试要求的选学内容

变成了必学的内容了。一是根与系数的关系即韦达定理,二是垂

径定理,这里强调的是探究并证明垂经定理。

新增了尺规作图的知识点,尺规作图其实一直是中学的弱项,

因为往年基本没考过,所以学生也淡化了这一块的内容,既然是

新增的内容,那么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引起注意,把这一块的知

识重新夯实起来。

三、整体设计与分步实施

新课程标准增加了代数推理、几何直观。从双基到四基再到

核心素养,每一个知识都强调过程、强调经验的积累,每一节课

的教学,我们老师们要知道它在教学中的位置,不仅知道它的知

识位置,还要知道它的核心素养的位置。

读完20_版课标和聆听史宁中教授的报告后,似乎抓到了一

点什么,这点什么一直在心里盘旋,等待着拨开云雾见光明的那

天。这点不明朗也在不断提醒自己坚持下去,把学生需要掌握的

内容弄懂、弄细,串成线,织成面。也在不断提醒自己一定要更

新教学方式,把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落

实到自己的每堂课中。读书、实践、反思、调整,总有一天在自己

的课堂上也能遇见不一样的精彩。让我们全体初中数学老师共同

努力,以实际行动向大敬礼!

最新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13

一年来,我对新的初中数学标准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我作为

一名数学教师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

会。

一、通过学习,掌握了新课程下数学教学的特点

1.重视情景创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

题情境一一建立模型一一解释一一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

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

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一个长16米、

宽12米的矩形荒地上,建造一个花园,要求种植花草的面积是整

块荒地面积的一半,给出你的设计。”这是在讲一元二次方程一

章时的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设计出许多不同形

状的花园(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扇形、三角形、菱形、梯形

等),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

力求源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从心中建立起

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

性与挑战性。

2.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现代教育观念----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一--使学

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新

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

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

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

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例如,”字

母表示数”中的第一课“a能表示什么"没有直接向学生呈现

“代数式”的含义及相关的概念,而是让学生动手用火柴棒搭正

方形,在游戏中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体

会”为什么要学习代数式”,“代数式是怎样产生的”,通过活

动去获得代数式的基本含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又如“用刀切

去正方体的一个角得到的切口图形是什么?”这都需要学生动手

实践,观察思考,然后探究出结论。

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

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努力倡导的目标,

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要尊重学

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为此,我想教师应该

先了解所教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

态度、意志强弱、智力和能力、平时成绩等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

可以分成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照略高于基

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按较高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问题情境的

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在

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由此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

提高思维水平。例如,我曾经布置这样的作业,“用一张正方形

纸片,你能做成一个没有盖的长方体的盒子吗?自己编一道应用题,

并解答。”在学生交的作业中,我发现平时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

做盒子时非常认真,也很漂亮,尽管在所编的问题中有些错误。

可成绩好的一些学生虽然解题正确,可是做出的盒子却是敷衍了

事。为此,我及时表扬了制作认真的学生,同时也暗示制作不认

真的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样,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增强了

学习数学的信心。

4.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

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

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

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

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

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例如,学习“生活中的

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后,当学生交上自己用圆规和直尺所画的精

美图案时,又是对几何图形特点的感悟和对图形实用价值的领会;

当学生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拼成一幅幅图案,自取名字时,当学

生知道和了解许多的数学史话、数学家的故事时,你不能不说,

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5.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和忠实的执行

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学中要注

重书本知识向实际生活回归、向学生经验回归。在教学中,一方

面要用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渗透的理念,充分利用教材

的已有资源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可以对教材内

容进行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科书并非唯一

的数学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善于开发其他的教学资源,它还包括

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料、工具和场所,如实践活动材料、

多媒体光盘、计算机软件及网络、报刊杂志等。

二、通过教学,认识到新课程教学中的“双基”与传统教学

的“双基”的区别

我听过一些新课程的数学课,在有的数学课堂上学生非常活

跃,课堂气氛也很好,甚至还有表演,我觉得这些对于学生来讲,

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但是我们必需面对这样的问题,有的教

师刻意追求课堂形式的“活泼”,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实质。数

学课不能忽略数学的特点,“双基”的教学是中国的特色和传统。

新课程数学教学中要不要“双基”?我认为不是不要“双基”,

但是新课程下的“知识与技能”与传统教学的“双基”要有所不

同。

1.传统教学的“双基”特点

传统教学的“双基”是以知识为本的。老师传授的是系统的

基础知识,学生接受、存储的是系统的基础知识;系统知识的巩固

和运用就需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近十几年来,尽管我们强调了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是这种知识为本的“双基”并未改变。

过分强调系统性、科学性,内容庞杂、专业性强,而且脱离生活,

就像搞专门研究似的。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今天,学应试的知

识、练应试的技能、培养应试的心态成了时尚,“双基”成了升

学的敲门豉。

2.新课程下的“双基”特点

新课程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需要的是学生“具有适应终

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

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里,在“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方法”前面有个定语“适应终身学习”,这就和传统

教学的“双基”区别开来了。实施新课程,要用是否“适应终身

学习”来衡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原则地说,凡是终身学习需

要的,我们就要让学生学好、练好,否则就可以忽略,甚至可以

暂时不学,等以后在适当的时间去学习。我们看到,新的数学课

程不再有脱离生活的繁琐复杂的计算和应用题,因为它们不是终

身学习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提出教学的开

放性和探索性,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经验,这

正是终身学习所必需的。

“学习”这个词的本义不仅仅是对前人经验的继承,更是学

习者自己发现、探索的实践活动。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使我们在

信息化的背景下回归“学习”的本义,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仅用接

受的方式学习,更多地是在发现、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学习

生活的知识,学习生存的技能,学习生命的意义。

这也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国际委员会提出的终身

学习的内涵: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3.新课程理念下“双基”学习本身决不是单纯的学知识和练

技能

任何一个学习过程总会有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价值观

这些因素,任何一种学习过程中总伴随着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

监控等学习策略。因此,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

“双基”学习是不存在的。过去,我们也强调思想教育,但是往

往把思想教育游离于双基的学习之外,一说到学习情感就会把它

狭窄地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处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总是从怎么

“渗透”来考虑,岂不知教学本身就包含着思想教育,一个“渗

透”怎能包含得住?结果是学生学了数学不爱数学。我们在新课程

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学学习过程和方法之类的学习策略。所

以,过去的“双基”把学习的内容窄化了,只剩下了单纯的知识

和技能。新课程是一种全面的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

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

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

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们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要求我们要整体地把握

和实施三维的课程目标。因此,新课程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

学习,必须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融为一体,

在同一个过程中完成,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新课程理念下要把握好数学教学的特点,实施新

课程决不能忽视“双基”。我们坚持实施新课标,树立全新的教

学理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不仅对学生有益,对我们

的国家和民族都将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模型思想的

本质。这一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去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培

养创新意识。

(3)通过数学建模改善学习方式

数学建模不同于单纯的数学解题,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