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这场战争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中国为此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其不仅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而且也暴露了……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这就是通过索要巨额战争赔款,切断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的资本供给”。文中“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和“索要巨额战争赔款”的事件分别是指: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洋务运动/《马关条约》C.太平天国/《天津条约》 D.戊戌变法/《辛丑条约》2.西周时期的法,是一种完全依附于礼的法。公元前536年3月(阴历),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铸刑书”产生的主要影响应是A.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B.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C.巩固了礼乐教化的地位 D.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3.对如图漫画所体现的制度认识正确的是①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③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制度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4.诗句“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唯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中“榷场”作为互市场所主要存在于A.西周和东周时期 B.西汉和东汉时期C.西晋和东晋时期 D.北宋和南宋时期5.下图是民国84年地区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而发行的一枚50周年纪念币,该币发行后即为各地民众购藏,市面难得一见。依据图中信息判断,民众购藏是为了纪念哪一事件()A.郑成功收复 B.中日甲午战争结束 C.抗日战争胜利 D.开罗宣言发表6.钱乘旦教授《德国通史》“民族国家时代”卷,叙述了1815-1918年德国以独特方式全面迈入“现代”社会的近代晚期历史,这种独特性突出表现为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双重革命”。该过程表现为A.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建立起统一的民族国家B.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容克贵族主导地位C.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既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又产生了社会主义革命7.春秋时期,楚国、吴国的国君先后称王,吴国曾派公子季札出使鲁国,子贡也曾出使楚国,而孔子编订的《春秋》却将两国国君称为“楚子”“吴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鲁国与吴楚两国关系恶化 B.交通不便导致信息传递滞后C.孔子以个人好恶评价人物 D.儒家对史实的叙述暗含褒贬8.近代史专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述旨在强调的是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B.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C.社会动荡需要强势人物 D.改良更加有利于社会稳定9.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D.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10.下表反映了1895—1910年中国纺纱工业的部分发展状况。据此推断A.纱厂的创立得益于民国政府的建立 B.创办者皆为儒学士大夫出身C.纱厂的创立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维新变法运动取得较大成效11.目前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出自于A.两河流域 B.黄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12.面对列强的船坚炮利,晚清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海防。以下人物对发展中国的海防有一定影响的是①林则徐②魏源③洪仁玕④李鸿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在儒学“天人合一”的理论中,“天”曾经历了由“神”到“理”的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思想因素是A.佛道思想的迅速传播 B.专制政治的发展C.封建伦理道德的诱导 D.农业生产的发展14.《雅典政制》记载,抽签选举后,官员任职前需要完成一张“考核项目清单”,内容包括:直系亲属的姓名以及其中男性亲属所在的村社名称……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该规定A.强调了维护公民团体的权利B.违背了雅典的直接民主原则C.注重对官员施政能力的考察D.表明血缘政治仍然根深蒂固15.鸦片战争之后,英国认识到随着传统中国对外关系体制被打破,其他国家也必定会向中国要求条约特权。为维护英国在列强对华关系中的领导地位,英国遂从中国攫取了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协定关税的特权16.“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最能体现下列哪一时期官员的出身结构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7.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出副刊文章《大豆与中美科学交流》,介绍说大豆的故乡在中国,在美国获得巨大的发展。文章配发装饰画《中美两国人民永远友好下去》(如图)这表明A.中国外交的政策有所调整 B.中美两国在农业领域开展合作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国摆脱了长期以来外交困局18.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据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材料表明A.美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 B.美国垄断组织发展程度较高C.美国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美国企业生产和资本集中程度高19.根据所学的知识,在下面表格①②处分别应填上的是A.城市的复兴;等级君主制 B.民族国家形成;等级君主制C.城市的复兴;君主专制 D.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20.明代李贽坦言“人皆有私”,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知,李贽A.具有小农的私有观念B.反对“存天理、灭人欲”C.认为天理就是“本心”D.对社会现实进行大胆批评21.白居易27岁中进士时有“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诗句,其“题名”得益于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军功授爵制 D.科举制22.史学家K.波米昂说过的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在这种“革命”定义之外的是A.辛亥革命 B.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 D.光荣革命23.下图是17世纪末有人根据哥白尼等科学家的认识所描绘的宇宙:包括地球在内的当时人们所知的几颗行星在椭圆的轨道上围绕着太阳旋转;地球被仔细的描绘,重点突出了白天、黑夜和季节随着地球的旋转而变化。这表明当时A.人们的科学理性精神增强 B.天主教会的权力受到冲击C.哥白尼的理论被社会认可 D.地心说理论影响依然巨大24.晚清以前,郑成功至多是以“遗民忠义”的“忠烈”形象受人景仰,也有人视之为“草寇”。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排满驱荷开拓”而备受国人推崇。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国人信仰推高了郑成功地位B.近代以来传统儒家思想式微C.国人对民族历史的重构以适应时代D.国人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普遍认同25.《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司的罚金”“对剥夺一人的生命、自由和国籍的判决,是专属百人团大会的权力”。该法①是古代的第一部成文法典②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③明确了对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④成为罗马的基本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6.下列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的大事年表:与上述大事年表中序号①②③分别对应的史实,正确的一组是A.宣政院、雍正帝、1860年 B.澎湖巡检司、康熙帝、1895年C.安西都护府、乾隆帝、1894年 D.行省、顺治、1901年27.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说:1400年到1800年,中国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中国几乎永远保持着出口顺差。这一认识表明此时的中国A.农耕经济发展繁荣 B.生产方式世界领先C.对外贸易高度发达 D.政治制度优势明显28.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研究的观念日益革新,近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等史观层出不穷,而妇女史、服饰史、灾荒史、环境史等小众研究也受到重视。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表明学术界力图摆脱唯物史观 B.反映了百花齐放的学术现状C.得益于新时期的文化指导方针 D.导致史学研究的碎片化趋势29.如图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广州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的右上方是一座观音庙和—栋五层的镇海楼。据此可以看出①中国广州地区已对外通商②传统文化抵制着外来文化③广州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④许多国家在十三行设有常驻馆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0.中国古代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下列建筑遗产体现这一思想的是①长城②秦始皇陵③颐和园④皖南古村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英国被授权统治巴勒斯坦。由于巴勒斯坦地区持续的阿以冲突,英国将其统治权交回联合国,而联合国在(1948年)11月通过了《分治决议》,这个决议是根据特别委员会报告中的建议,使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实现分治,而耶路撒冷则成为一座国际城市。阿拉伯国家拒绝了这个计划。1949年5月15日,英国撤离了巴勒斯坦,以色列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美国和苏联宣布在外交上承认以色列的地位,但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都向这个新国家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之后一年断断续续地发生冲突,然后和解,双方在单独的协议中同意休战,最终以色列得到的领土比最初联合国授予的更多。1948年至1949年的战争使大量人员流离失所。大约86万难民从以色列逃到加沙、约旦河西岸及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与此同时,几乎相同数量的犹太人离开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移居到国外,整个迁移过程持续了30多年……对于两个民族来说,这种迁移是很痛苦的,因为要离开自己的家园和原本的生活。——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2)根据材料,简要说明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巴以问题的最佳途径。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梁启超说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材料二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走民族主义路线,动员民众抗日。中国社会第一次被政治力量全面动员起来抵抗侵略者。可以说,抗战期间政治动员对中国民族主义和国家认同的正面影响是史无前例的。——郑永年《中国要建设国家认同》材料三昆曲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它毕竟不同于其他一般的文化遗产,它之所以能够在我国首批人类非物质文化代表作的评比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昆曲深厚的文化内涵,悠久古雅的艺术气质,唯美精致的艺术表现手法,能够感召与震撼人们心灵与情绪的思想艺术境界。从这个方面看,昆曲的唯美精神,昆曲的艺术魅力,就是她自身的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今天要守护昆曲,就必须坚持对昆曲的这份文化自信。——陈学凯《遗产守护与昆曲的文化自信》(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提出这样认识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抗战时期敌后战场少数民族抗日武装队伍的名称,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对民族主义正面影响的体现。关于昆曲,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①陈学凯认为我们今天要守护昆曲,就必须坚持对昆曲的这份文化自信。②著名学者余秋雨认为“昆曲节奏慢,情感方式离现代较遥远,审美机构也是古典主义,不会有太多人静心投入欣赏,让部分人学会欣赏就好。”(3)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选取其中的一种观点加以论述。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格致学日明,而天予神授为皇帝之邪说可灭。自世界文明日开,而专制政体一人奄有天下之制可倒。自人智日聪明,而人人皆得有天赋之权利可享。今日,今日,我皇汉人民,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盖欲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独立之权。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兢兢业业,谨模拟美国革命独立之义,约为数事,再拜顿首,献于我最敬最亲爱之皇汉人种四万万同胞前,以备采行焉如左:………………——摘自邹容《革命军》第六章《革命独立之大义》(1)你是否同意邹容所言“自格致学日明,而天予神授为皇帝之邪说可灭。”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2)邹容提出“驱逐住居中国中之满洲人,或杀以报仇。”、“诛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儆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中国历史的现实演变与该构想有何差异?(3)你如何看待邹容对中华共和国的构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向近代化转型的努力是洋务运动,兴办了一大批的军事和民用企业。甲午战争,洋务运动失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大量的土地和进行大量的赔款。故选B。AC项时期并未进行近代化运动;D项是政治运动,和材料中的工业化无关。考点:洋务运动与《马关条约》点评:洋务运动运用西方科技兴建了一批近代军用、民用企业,希望使中国富强,实现中兴,但是结果并没有挽救没落的封建制度,甲午战争战败,洋务运动破产。《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A【解析】
“铸刑书”是将传统依附于礼的法用成文法的形式肯定下来,这样有利于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A正确;成文法的出现使刑法有法可依,利于缓和社会矛盾,B排除;法律不属于教化的层面,是国家暴力机器的组成部分,C排除;西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排除。故选A。3、C【解析】
材料中的职工代表大会体现的是职工通过代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突出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③符合题意,C正确;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错误,A排除;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在改革开放之前就有,④错误,BD排除。故选C。4、D【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反映了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交往的情况,而“榷场”就是贸易交往的重要场所,主要存在于宋朝,故答案为D;ABC时期没有榷场,排除。5、C【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中华民国八十四年”,将其换算成公元纪年,这一年是1995年,根据图片信息“光复五十周年纪念”两个时间比较,可以得知民众购藏该币是为了纪念1945年的事,抗日战争胜利发生在1945年,故C项正确;郑成功收复发生在1662年,排除A;中日甲午战争结束于1895年,排除B;开罗宣言发表在1941年,排除D。6、A【解析】
材料信息是,1815-1918年,德国通过与英、法等西方国家不同的“双重革命”而全面迈入“现代”社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双重革命”的过程是,一方面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代议制度;另一方面利用两次工业革命成果迅速完成了工业化。由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保留容克贵族主导地位,这不符合“双重革命”的信息,故B错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只是“双重革命”的部分内容,故C错误;1918年--1919年的德国十一月革命基本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但没有产生社会主义革命,故D表述错误,且不符合材料信息。7、D【解析】
孔子编订的《春秋》中将春秋时期称王的吴、楚两国国君称为“子”而不是“王”,体现了尊崇周礼的孔子对诸侯争霸的态度,反映出儒家在史实的叙述中暗含褒贬,D项正确;鲁国和吴楚两国间有使者往来,鲁国与两国关系恶化的说法与材料不符,A项错误;交通不便导致信息滞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孔子评价人物用的是“周礼”而不是个人好恶,C项错误。8、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料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由材料可以看出社会民众心理、法律两方面说明袁世凯上台的原因,表明袁世凯当时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当时形势的需要,具有必然性,因此A符合题意。而B不合题干主旨,C、D与题意无关。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9、B【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执政党内阁一旦受到不信任案,或者提请辞职,或者要求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结合选项内容可知选B项;执政党政府否决谴责动议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A项;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权进行裁决,故排除C项;不信任案是针对执政党政府,并没有违宪一说,所以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不符合英国政治传统,故排除D项。10、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10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和政府政策放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和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有关,C正确;民国政府成立于1912年,A排除;荣宗敬、张石君明显不是儒学士大夫出身,B排除;维新变法运动在1898年就已经失败,D排除。故选C。11、A【解析】
结合课本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出自于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国王颁布的,故A正确;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不符合题意,故BCD错误。12、B【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林则徐、魏源和李鸿章都提出了加强海防的主张,①②④符合题意;洪仁玕是太平天国政权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资政新篇》,但没有提出加强海防,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B,排除ACD项。故选B。13、A【解析】
儒家思想出现由“神”到“理”的转变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时期佛教和道教思想广泛传播,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其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从唐代开始,儒家思想家们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到宋代形成了理学体系,完成了儒家思想由“神”到“理”的转变,故选A;这一转变与封建伦理道德、专制政治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无关,故排除BCD。14、A【解析】
根据材料“考核项目清单”的内容有“直系亲属的姓名以及其中男性亲属所在的村社名称……是否善待双亲;是否纳税;是否服兵役”可知,在民主政治下如果要正式成为一名雅典官员,候选人必须符合哪些基本条件、具备哪些方面的资格。从“考核项目清单”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来看,候选人首先应当具备的是担任官职的法律资格,究其本质,则是公民权。在古代雅典法律中,虐待父母、不履行兵役以及拖欠城邦债务的案件是被划分在同一类公共诉讼案件中的,在此类案件中如果罪名成立,当事人会遭受“剥夺公民权”的惩罚。所以,准确地说,主审官员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依然在于考察候选人的法律资格,即确保后者并没有丧失雅典公民权,故A选项正确;雅典的直接民主是指的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身份的重合,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而不通过中介和代表,材料没有体现直接民主的内容,并且有公民权的公民才能参政,说明这没有违背雅典直接民主原则,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述“考核项目清单”的内容是强调维护公民团体的权利,并没有注重对官员施政能力的考察,故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血缘政治根深蒂固的信息,故D选项错误。15、B【解析】
最惠国待遇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但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因此据材料“英国认识到随着传统中国对外关系体制被打破,其他国家也必定会向中国要求条约特权”可以判断出是片面最惠国待遇,B正确;领事裁判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A排除;居住及租地权与材料无关,C排除;协定关税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破坏的是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与材料无关,D排除。故选B。16、C【解析】
唐朝实行科举制,但科举制不如宋代完善。宋代科举制程序比较规范,录取比重较大,从而出现比唐代更显著的学而优则仕状况,故排除B,C符合题意;西汉时期实行察举制,以才德的标准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人才了,具有半封闭的特征,所以读书人难以真正脱颖而出,故A不符合题意;元朝文人地位低下,科举制几乎停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7、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载《大豆与中美科学交流》和《中美两国人民永远友好下去》等,体现了中国对美国的友好态度,由此反映中国外交的政策有所调整,A项正确;人民日报的文章和图片,不能表明中美两国在“农业领域”开展着合作,B项错误;1978年底,中美关系基本上实现了正常化,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国摆脱了长期以来“外交困局”,D项错误。18、D【解析】
据材料“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而它们据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25.6%,它们的产值占总产值的38%”并结合所学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虽然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0.9%,但它们据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和产值占总产值中的比重很高,这说明美国生产领域出现了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垄断组织,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A错误;据材料“在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4年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0.9%……”可知,美国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0.9%,这说明美国垄断组织发展程度不高,B错误;材料时间是1904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已是进行中,故美国“开始”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说法不准确,C错误。【点睛】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19、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之后,在商品经济活跃和①即城市复兴的推动下,英法等国家王权加强,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市民阶层合作,建立起②即等级君主制度,A项正确;民族国家是15、16世纪伴随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在等级君主制度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下,通过打击天主教贵族逐渐形成的,①②都与民族国家不对应,BD两项错误;从割据君主即采邑制下的封建等级制度到等级君主制度,最后才到封建专制君主制度,君主专制于②处并不适应,C项不符合题意。20、B【解析】
由题干信息“人皆有私”“夫私者,人之心也”等信息可知,李贽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而“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压抑人的私欲,故答案为B项。李贽所说的私心是指人的真实想法,和小农的私有观念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认为天理就是“本心”的是陆王心学,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对现实的批评,排除D项。【点睛】李贽主张“童心说”,认为“童心”就是赤子之心,是“一念之本心”,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21、D【解析】
白居易是唐朝的著名诗人,其通过科举制中了进士,D正确;A是先秦的选官制度,排除;B是汉代的选官制度,B错误;C是秦朝的选官制度,排除。22、A【解析】
“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说明材料主张的革命是和平革命,因此,这种“革命”定义之外就是暴力革命。辛亥革命是暴力革命的典型事件,故A正确;工业革命是经济方面革命,排除B;文艺复兴属于思想革命,排除C;光荣革命是和平革命,排除D。故选A。23、D【解析】
虽然地球绕着太阳转,但被仔细描绘的还是地球,重点突出地球上日夜季节的变化,说明地心说的理论还是具有巨大影响,故选D;地心说不符合客观实际,地心说影响巨大不能说明科学理性精神增强,排除A;材料未涉及天主教会,排除B;虽然有人根据哥白尼的理论绘制宇宙,但并不代表哥白尼的理论被社会认可,排除C。故选D。24、C【解析】
材料信息是,晚清时期,被视为“草寇”的郑成功被国人推崇为“排满驱荷”民族英雄。这一转变适应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统治危机空前严重的社会现实,是国人对民族历史的重构,故C正确;材料和国人信仰无关,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传统儒家思想式微,故B错误;D项错在“普遍认同”,故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一一本质”。本题的现象是清末人们推崇“排满驱荷”的郑成功,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非常严重。25、D【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①错误;根据所学,《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并是罗马法的渊源,并始终是罗马法的基本法。故②④正确;从材料中“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说明它明确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故③正确。故答案选D。26、B【解析】
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1684年康熙帝设立府,隶属于福建省;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军占领,故答案为B项。元朝宣政院管理西藏、青海等地,排除A项;唐朝时期设立安西都护府,管理今新疆等地,排除C项;1885年建省,是在清朝时期,排除D项。27、A【解析】
依据材料“中国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以平衡中国几乎永远保持着出口顺差”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达,对外来事物需求小,因此造成材料所述现象。A正确;此时西方国家逐渐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而中国仍处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B排除;这一时期中国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并不发达,C排除;此时西方国家向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过渡,中国仍处于落后的封建制度,D排除。故选A。28、C【解析】
联系所学可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史学研究的观念日益革新,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双百方针的恢复,故答案为C项;我国史学研究必须坚持唯物史观,排除A项;百花齐放是在文艺领域,不是学术领域,排除B项;妇女史、服饰史、灾荒史、环境史等小众研究,将使史学研究更加全面和立体,排除D项。29、C【解析】
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英美国旗的存在说明西方国家常驻商馆,故①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题干并未体现对外来文化抑制,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②③错误,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30、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陵以“依山环水”为造陵观念、颐和园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体现了天人合一理论,皖南古村落选址、建设遵循国传统周易风水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故②③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长城修建主要以军事防御为目的,未体现天人合一及尊重自然理论,故①错误;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历史因素:阿以因民族利益、宗教信仰等因素,冲突不断加剧。现实因素:国际社会对地区事务的干预;阿拉伯国家对联合国决议不满。(2)影响:以色列实际占领区进一步扩大,阿以矛盾加剧;导致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大量迁移,给双方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途径:在联合国决议的框架内和平谈判。【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1949年5月15日,英国撤离了巴勒斯坦,以色列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美国和苏联宣布在外交上承认以色列的地位,但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都向这个新国家宣战”得出国际社会对地区事务的干预;阿拉伯国家对联合国决议不满;根据材料“由于巴勒斯坦地区持续的阿以冲突”得出阿以因民族利益、宗教信仰等因素,冲突不断加剧。第(2)问,第一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之后一年断断续续地发生冲突,然后和解,双方在单独的协议中同意休战,最终以色列得到的领土比最初联合国授予的更多”得出以色列实际占领区进一步扩大,阿以矛盾加剧;根据材料“与此同时,几乎相同数量的犹太人离开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移居到国外,整个迁移过程持续了30多年”得出导致了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大量迁移,给双方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第二小问“途径”,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得出在联合国决议的框架内和平谈判。32、(1)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思想的传入。(2)名称: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体现: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凝聚形成的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3)选择观点①深厚的文化内涵,古雅的艺术气质,精致的表现手法;近代百戏之祖;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系统;是国宝级的活化石选择观点②节奏慢,距离现代远;审美古典;唱词艰深;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梁启超之所以提倡民族意识,原因在于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热熔胶网膜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24年第三方医学诊断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耳机皮头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滑雪杆手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汽车密封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载货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银校一卡通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电视机FBT塑料骨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棒棒冰项目提案报告
- 2024年应急救生系统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九月质量评估(月考)-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橡胶部分作业指导书
- (完整)仪表检修规程(DOC)
-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
- 9.1.1.1化学品普查表
- 膈肌保护性通气策略专家共识
- 保健食品进销台帐、经营目录
- 运输公司货物托运单
- 城管服务人员劳务派遣投标方案
- 气体吸收操作-吸收的基本原理认知(化工单元操作课件)
-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标准化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