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虞美人作者:李煜新课导入一个失败的帝王,一个多情的词人,他是朝代更迭的牺牲品,是权术倾轧下垂翅哀鸣的笼中鸟。“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他曾有“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片刻欢悦,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恨,更有

“流水落花春去也

”、“小楼昨夜又东风”的故国感念。他跌宕的人生脆折如衰草,荒烟尽头野火飞燎。请同学们猜一猜他是谁?学习目标壹贰叁赏析重点词句,理解作者的无限愁情。品析意象及词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感受意境美、情感美和音乐美。掌握有关词的文学常识了解李煜生平及艺术风格。知人论世作者介绍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

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苟安于江南一

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其作品风格沉郁苍凉,语言自然精练,词风疏朗,如《虞美人》《浪淘

沙》《破阵子》。李后主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王国维曾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作品风格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李煜前期耽于享乐,故前期的词多写奢华的宫廷生活,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绮丽柔靡,词风瑰丽。南唐为宋所灭,他被赵匡胤囚禁于宋国都东京,成为亡国之君。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故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多写亡国之恨,故国之思,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格局开阔,感慨深邃。语言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与晚唐以来的香艳词风颇见异趣。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丰富了词的艺术手段,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写作背景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公元975年,宋太祖派曹彬攻克金陵。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随即送解到汴京,宋以他屡召不降,又起兵抗拒,封之为违命侯。作为降王,他“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

这首词是李煜的绝命之词,作于978年,是时李煜幽囚汴京已近三年。相传李煜于七月七日41岁生日当晚,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此词,宋太宗闻知而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宋太宗一直对李煜心存怀疑,杀之而后快之心由来已久,这首词是导致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一首《虞美人》,成了他的绝命词;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了他生命的绝响。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可唱、句式长短不

齐的诗体。又名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等。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每首词都有一

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

”或

“阕”。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字数在58字以

内,中调在59至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按内容和风格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豪放,意

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

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

永、李清照。文学常识时期主要风格代表作家唐、五代、北宋初年婉约艳丽温庭筠、李煜、晏殊北宋中叶到南渡婉约、豪放并举苏轼、柳永、秦观、李清照南宋前期壮怀高唱辛弃疾、陆游南宋后期哀感低吟姜夔、张炎文学常识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文学常识《虞美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唐一无名氏根据项羽和虞姬的悲剧故写了一首《虞虞美人》,词牌名便源于此。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壶冰”等。整体感知明辨词意自读课文,结合课文后的解释进行初步感知。体会情感注意感情基调:凄凉哀伤。注意重音“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诗歌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义:①了:了结,完结。②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③雕栏玉砌:即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泛指南唐宫殿。砌:台阶。犹:还,仍然。④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暗指亡国。君:自称

几多:多少。整体感知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何时才能停止,多少往事都难以忘却。小楼昨夜又迎来了东风,南唐故国在这月明之夜不堪回首。故都的宫殿建筑应该还都在,只是人已憔悴。要问我心中能有多少愁,就像这一江水滚滚向东流。1.这首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整体感知以自然景物起兴,抒写“故国不堪回

首”的凄凉。以宫廷建筑设想,以春水设喻,抒发满腔幽愤悲慨之情。上阙下阙2.你认为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愁故国之思时光流逝亡国之恨物是人非诗歌鉴赏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诗歌鉴赏李煜虽名为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人生已经绝望之时,

曾经拥有的春花秋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过去的美好已永远失去”的感情折磨,甚至是对亡国之君的屈辱,不能不让他悲痛,希望这一切都结束。同时,亦有时间上的,这首词写于被囚的第二年,过去的时光里,日日夜夜,一年一年,此恨绵绵无绝期。身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又何尝不是一种讽刺,让其厌烦,所以,这声“何时了”之问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乐景写哀情,人生无常之感2.“往事知多少”,沦为亡国奴、阶下囚的作者会想起哪些往事呢?(提示:可以联系作者的生平)诗歌鉴赏物质层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荣精神层面:欢乐、自由、尊严、荣耀、地位、生存的安

全感等多少往事,划过天际,曾经在南唐的点点滴滴……曾经生活富裕、万民尊仰,而今,囚徒生活,苦不堪言。昔日欢乐,今日屈辱形成鲜明对比。一幅春花秋月图的背后,是后主对往事的无限怅惘,对过去生活的无限追思。这便是——往事之哀。诗歌鉴赏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又”则说明囚宋后又过了一年,“东风”,表示季节更替,时光飞逝,一年年的屈辱生活,无数次对故国的思念。与开头照应,这引起了作者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

月残而长逝不返,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渐破灭!“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

忍受。时光流逝,人生无常诗歌鉴赏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词人借用“明月”这一意象有何用意?“明月”清冷凄凉。居于人下的

孤寂的李煜独自登上小楼,迎面而来的东风,带他回到自己故国,但是感受到的

却是寒冷的氛围,发出“月是故乡明”的感慨。表达了李煜的思国怀乡之情,营造出一种悲剧氛围。故国之思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诗歌鉴赏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5.为何选择“雕栏玉砌”?而不选择其他的景物?

因为这是李煜曾经最熟悉的地方,这里,留下他无数次的欢歌笑语,留下他星步如飞的足迹,留下他美好的回忆,点点滴滴都是真实的自己。亦是自己皇权和尊严的象征。6.“应犹在”,推测这些应该还在,后一句“朱颜改”中的“朱颜”含义是什么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诗歌鉴赏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7.改变的只是“朱颜”吗?表达什么情感?朱颜(日渐衰老,不复当年的神韵风采)地位(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心情(尊荣显贵到忍辱蒙羞)8.改变的有朱颜、地位、感受,那么没有改变的是什么?“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隔句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隔句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景物依旧、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油然而生宇宙永恒不变人生短暂无常9.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手法写“愁”?有什么表达效果?诗歌鉴赏①运用设问、比喻、夸张,化虚为实的手法,化无形的愁思为有形的江水。(明手法)②通过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春水奔腾流淌,一泻千里,形象生动写出了愁思的多;江水昼夜不停,长流不息,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的绵长。突出了词人俘囚生活的幽怨、物是人非的无奈、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以及愁怀难解的悲凉。(析效果)③用代表故土的长江喻愁,含有怀念故国之情,亡国之恨,情感更为深沉。(表情感)总之,最后一句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暗恨”变为“悲恨

激动”,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归纳总结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他的愁,那么他有哪些愁?请结合全词内容和李煜身世概括。归纳总结①有亡国之恨。作为帝王不能保住国家的后悔自责,沦为阶下囚的痛苦,失去自由尊严的无奈……亡国之君所特有的感情,比普通人的愁更丰富,更深远。②有往事之叹。回首往事,不能回到从前,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体现出往事之恋。③有思家之苦。故园难回,想象故园景象,“雕栏玉砌”应在,“朱颜”已改,不堪回首,物是人非之悲、故国之思、思家之苦、时光流逝之感,都寓于其中。写作特色诘问(自问):“春花秋月何时了”不停地追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情感,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气势和说服力。设问、比喻、夸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以乐景衬哀情)

:实写: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自然永恒---景虚写:往事、故国、雕栏玉砌、朱颜、春水---人生无常---情对比:宇宙永恒有常,昔日九五至尊;人生短暂无常,今日阶下囚。文章主旨整首词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今昔对比、以

哀情、比喻、设问、夸张等艺术手法抒发了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情感真挚。抒发了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以及对故国的思念、对亡国的哀怨以及由此产生的绵绵无尽的愁绪。当堂检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以“春花秋月何时了”和“________________”引出故国之思,而“________________”则是对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夜晚词人在春风里、月光下深切怀念故国的情景,伤悲之情溢于言表。(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通过永恒自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