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雁门太守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雁门太守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雁门太守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雁门太守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雁门太守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6课《雁门太守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古诗词教学《雁门太守行》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6课《诗词五首》之《雁门太守行》。

教学目标

1.抓住意象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情境,体会诗人情感。2.解读诗人的创作风格及诗歌特色。

3.品读联读,学习用典的诗歌表现方法。

(一)初读诗歌,抓住意象,理解诗意。【思考路径】

读诗题《雁门太守行》,此诗题为古乐府旧题,六朝和唐人的拟作都是咏叹征戍之苦。本篇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据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唐张固《幽闲鼓吹》载:李贺把诗卷送给韩愈看,此诗放在卷首,韩愈看后十分欣赏。思考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讲述了怎样的战事描写了哪些战争场景能读出怎样的情感

1.朗读诗歌,圈画诗中意象。

2.借助书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描述战争场面,理解作者传达的情感。

初读之后,学生大致会勾划出“黑云压城"、“甲光”、“金鳞"、“角声满天”、“胭脂"、“紫”、“红旗"等意象。这些意象大多带有鲜明浓烈的色彩,教师可进一步启发学生:这些意象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通过这些意象,作者想向我们传达出怎样的战争景象通过思考和分析,学生们能够理解:“黑云压城”是比喻敌军压境,营造了兵临城下,敌我悬殊的危急战事。“甲光"是将士身上穿的铠甲的闪光。“甲光向日金鳞开”是对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大义凛然形象的写照。“角声满天"写出了战争的规模,鼓角齐鸣,杀声干云,“秋色”是美丽的,美丽中又有着肃杀的残酷,“紫"指长城附近的紫色泥土。“燕脂”即“胭脂",

指边防将士所流血的颜色,暗示守边将士死伤惨重。“半卷红旗”写趁夜奔袭之状,“霜重"写天寒,说明将士顶风冒寒作战,可见战斗的艰苦卓绝。“黄金台”在易水之滨,即燕昭王置千金招贤纳土之台。用战国时燕昭王的典故,他建此台招揽天下贤才,这里用以指受到国家重用。

在学生理解意象的基础上,让学生描述诗歌展现的战争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白天,敌军压境,我军戒备森严;第二个场景是从白天到寒夜,战况惨烈;第三幅是在深夜,我军发动进攻,突袭敌人。)最后自然而然,找到诗歌的抒情句。诗人在诗的结尾抒情,透露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坚定决心。

【设计意图】

抓住意象体会诗歌情感是诗歌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普适性方法,在七年级的诗歌教学中重点训练过,在这里作为教学的起点,放手让学生实践,既勾连了已学应会的知识,也为下面进一步品读做好铺垫。

(二)结合诗人的创作风格,理解李贺诗歌中的色彩运用。【思考路径】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评价他的诗:“贺词如百家锦纳,五色眩耀,光彩夺目。"杜牧说:“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他的诗歌大多精于光与色彩的搭配。比如:“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再比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以奇特

的想象,瑰丽的色彩创造出新奇的境界,他的诗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长吉体"。李贺也成为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但是一般写战争的诗,是不宜用明艳的色彩的。李贺却在战争题材的诗篇中也用色,几乎句句都有带色彩的意象,“黑”、“金"、“燕脂”、“紫"、“红”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的浓艳色彩。用这些色彩来描述战争读来让人觉得称奇又妥帖,仿佛置身于悲壮惨烈的战场。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奇诡又妥帖的效果的呢

一、用多重色彩显示多层次性。

作者不用记叙和白描,只借助色彩的转换,就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表现了战争的惨烈和艰难。

二、用对比色突出情感的强烈反差。

作者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的气焰之甚,借向日的甲光显示守城将士的慨然雄姿,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设计意图】

统编教材对诗歌阅读的要求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在“通过意象想象情景以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提出要从“这一首诗”到“这一位诗人的文学成就"的研读。也就是说教一首诗,不仅仅是这一首,而应是这一类。作为李贺的众多作品中的一首,它具有怎样的代表性呢能够体现李贺怎样的创作风格呢这里抓住色彩来解码。

(三)学习诗歌的用典手法。

一诗二典,寓理传情。《雁门太守行》中运用了两次典故,对于表现诗歌的情感有怎样的作用拓展延伸到读其他古诗,学习通过解读典故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思考路径】

1.诗歌用典手法讲解。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

【设计意图】

品鉴诗歌要有抓手,知识先行。给学生出示“用典”的手法讲解,把什么是用典,用典有什么样的形式,又有怎样的好处,通过课中讲座的形式教授给学生,然后再引向实践。

2.根据书下注释,判断并划出《雁门太守行》中的两处用典。思考作者想通过典故传达怎样的情感

“易水",是荆轲刺秦前与太子丹的诀别之处,荆轲在易水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以此表现士为知己者死的决绝。用典于此,是表现征战的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的豪情。读来有悲壮苍凉之感。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以千金招揽贤士之所,用典于此,表现君主对将士们的知遇之恩,从而表现了将士们不畏牺牲、舍身报国之情。读之动容,感人至深。

【设计意图】

以课文为例子,进一步带领学生辨识“用典”手法,将典故内容与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勾连起来,更深层的理解诗歌内蕴。

3.抓住用典的修辞品读诗歌。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凌烟阁",指唐代旌表功臣的殿阁,建于贞观十七年(643)。从这两句诗的意思来看,李贺是从反面用典说明了投笔从戎的必要性。由此可见,李贺向往的是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整首诗表现的正是李贺的拳拳报国之情。

很多的用典都表现了诗人寄寓的情感,通过这种形式含蓄的表达出来,使诗歌达到言近而旨远,语短而情长的效果。

【设计意图】

选择同一作家的作品,分析诗歌中用典手法的运用。既帮助学生举一反三,不断实践又能通过作品联读加深对李贺其人及其作品风格的理解。

设计审思与追问:

《雁门太守行》选自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6课的第三首,26课兼收了古体诗、格律诗和词。从整体教学构想上,应该顾及五首诗词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进行教学。而就单篇来看,《雁门太守行》是唐人李贺写的乐府古题,这篇在理解品读上是有难度的。主要的难度在于李贺诗风的奇诡浑融上,这与学生以往的阅读体验不一致,是学生一望半知,有理解障碍的。但是学生凭借以往读诗的经验和方法可以较快的从创作背景和意象入手来解读诗意。那就从最表面的释义开始,带着学生读诗中描述的场景。

完成了对诗歌的释义,也就形成了对诗歌的整体认知。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诗歌是如何传递出画面和情感的,李贺所运用的这些表情达意的方法是不是他独特的创作风格课后习题二中提出的“李贺作诗,工于设色。”这提示我们教学时要抓住色彩词对李贺诗歌创作风格进行解读。故而解码层就重点分析色彩词在本诗中的表达效果。而评鉴层,则是抓住本诗中突出的用典手法加以评鉴,同时又延展到李贺的《南园诗三首》,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用典的作用和效果,以期达到教一篇通一类的教学效果。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读诗,品诗不仅是理解还是传承,读诗人的思想,感诗人的情怀。要教会学生读诗的方法,三层级教学解读就是一个很好的抓手。通过释义、解码和品鉴,从读诗意,到明特色再到学手法,层次清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