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学读书报告_第1页
中国文字学读书报告_第2页
中国文字学读书报告_第3页
中国文字学读书报告_第4页
中国文字学读书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汉字进行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在诸多介绍中国文字的著作中《中国文字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文字学》是一部用新的观点系统地研究汉字字形的理论性专著,是作者继《古文字学导论》之后又一部研究中国文字学的著作,全书共分上下两篇,论述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1)确定古文字学的范围并叙述其历史;(2)由最近研究古文字的所得推论汉字的构成和形体的演变,纠正旧时文字学上的错误,并建立新的理论;(3)阐明研究古文字的方法和规律。全书共三十节,分为五个部分:(1)文字学的范围及新领域,评述了中国文字学的发展过程;(2)“文字的产生”部分,首先推测中国原始语言的概貌,然后剖析了关于中国文字产生的种种传说,追溯了汉字的起源;(3)“文字的构成”部分,这一部分是全书的重点所在,在这一部分中唐兰先生着重提出了“三书说”;(4)“文字的演化”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唐兰先生论述了汉字演化的原因与过程;(5)“文字的变革”部分,这一部分对汉字从古文字、大篆、小篆、到隶书、草书、行书、正书、甚至简俗字、新文字等的发展变化,做了详细而系统的论述。纵观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唐兰先生的《中国文字学》为中国文字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确立了中国文字学的名义,明确了中国文字学的研究对象;(2)批判了“中国语言低级、文字原始”的错误观点,确立了中国语言、文字在世界语言、文字使上的地位;(3)解决了中国文字的起源问题;(4)进一步批评传统的“六书说”,论述所创立的“三书说”;(5)系统论述了汉字演化、变革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唐兰先生对中国文字学的论述是相当完备的,在书中他对中国历史上各时期的文字学研究状况都作了介绍,可以说做到了详略得当、仔细完备。最为可贵的是,唐兰先生在论述文字学历史的同时,还兼容同期与文字研究息息相关的音韵学和训诂学的发展,从整体上来把握文字学历史发展动向,可以说比较完整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字学历史脉络,确立了中国文字学的历史观念,这对我们更学》对中国文字学历史的阐述仍然存在不足之处。(1)它没有建立自己完整严密的文字学历史体系,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中对文字学历史的论述虽然详略得当,但很散乱;(2)唐兰先生忽略了对近现代文字学研究历史的论述,尽管他也谈及了一些近现代文字学者及其研究,如王国维,罗振玉,商承祚,容庚等,并不全面,只是偶然提及;(3)唐兰先生对某些具体时代的研究状况和研究者的评价有失公允。唐兰先生虽然在书中提出了较先前的“六书说”更加确切而严密的“三书说”,并且唐兰先生的三书说打破了中国文字学研究千余年来的六书框架,这种大胆创新的学术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它对文字学理论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唐兰先生的三书说理论并不像他所说的那样足以包括一切中国文字,其中仍然存在着不足:(1)忽视中国文字发展的重要环节,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文字的发展趋势;(2)象形和象意界限不明,难以准确区分,唐先生自认为三书说的分类非常明确,一点混淆不清的地方都没有,其实象形和象意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明确的;(3)“三书说”不能涵盖所有的中国文字。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且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唯一的文字,在绝大多数的古代文字已经消亡的情况下,汉字仍能继续使用到现在,这也足以说明汉字有自身的优势和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汉字对我们民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汉字作为意符音符文字系统,难学难写难认难记,这是它的不足,可我们决不能因此就要废除汉字。汉字在现《中国文字学》作为中国文字学历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是唐兰先生数十年文字研究心血的结晶,对中国文字学基础理论建设有巨大的贡献。但是受于时代的限制,书中有一些不足,但这并不会影响它作为汉字研究领域的地位。无论是在现在,还是未来,《中国文字学》都将在汉字的学习和研究继续发挥它的价值。篇二:中国文字学《中国文字学》的读书报告摘要:《中国文字学》是中国文字学家唐兰继《文字学导论》后又一部在中国文字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学术专著。在《中国文字学》中,唐兰先生系统地总结了自己数十年研究汉字的成果,提出了许多极富创造性的见解,对中国文字学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根据本书的编排体例,从五个方面叙述唐兰先生《中国文字学》中的文字学理论,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评述和探究。关键词:《中国文字学》;文字学;汉字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汉字进行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正文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汉字进行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中国文字学》的作者是著名的唐兰先生。唐兰(1901——1979),字景兰,号立庵,浙江嘉兴秀水县人。唐兰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汉字研究领域颇有成就的学者,他的一系列学术成果对中国文字学研究意义重大。《中国文字学》是一部用新的观点系统地研究汉字字形的理论性专著,全书共三十一节,分属五大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详细地阐述了唐兰先生对中国文字学的历史、定义和研究对象、文字的起源和形成、文字的构成、文字的演变以及文字的变革等问题的看法,可以说汇集了唐兰先生毕生研究汉字的心血,完整地展示了他的文字学理论体系,对我们当代文字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中国文字学的历史一个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必然要经历长时期的历史积淀,决不可能突然间就创建起来。中国文字的历史悠久,同样文字研究的历史亦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在唐兰先生看来,中国最早的文字学研究在公元前几个世纪就已经开始,春秋战国到晋这段漫长的历史是中国文字学的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在这一个时期,文字学确立了自己与经学研究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批对后世中国文字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的著作如《尔雅》《说文解字》等就诞生于此时。晋以后的六朝文字研究陷入衰微,进入两宋后文字学研究重新崛起,作为文字研究的中兴时期,六书学和金文研究在这时发展异常繁荣。经过明朝的沉寂后,清代文字学又再次兴盛,特别是《说文》学尤盛,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字研究的鼎盛时期。在我们看来,唐兰先生对中国文字学的历史论述是相当完备的,他对中国历史上各时期的文字学研究状况都作了介绍,就算是文字学研究的衰微时期如六朝的明朝他也谈及,可以说做到了详略得当、仔细完备。最为可贵的是,唐兰先生在论述文字学历史的同时,还兼容同期与文字研究息息相关的音韵学和训诂学的发展,从整体上来把握文字学历史发展动向,可以说比较完整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字学历史脉络,确立了中国文字学的历史观念,这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研究中国文字学无疑具有极好的入门作用。二、中国文字学的定义及其地位中国文字学是什么?这是每一个学习汉字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前面已经说到,中国文字学的研究早在公元前就已展开,但中国文字学真正有“名分”的时期是从西汉开始的,西汉把文字学定名为小学,隋唐以后原来专指文字研究的小学又加入了音韵学和训诂学,并且一直延续,直到清末的章太炎才将小学改成为语言文字学。总而言之,在中国古代,文字学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正确的学科定位。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中指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具有极大的特殊性,西方的语言和文字差不多一致,所以西方语言学研究实际上是语言文字研究。而在中国,语言和文字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脱离,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是两码事。基于此,他主张中国文字学是研究中国文字的学科,应该独立于中国语言学,并将其命名为“thescienceofcharacters”。在先秦时,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可以说基本上是一致的,当时的语录体著作如《论语》、《墨子》、《孟子》等记载的对话与当时的口语几乎是吻合的。秦汉以后,当时的文人已经很难读懂先秦的文献典籍,原因除了两个时代的文字已有不少的差异外,还在于当时的文字与语言已有很大的出入。到了隋唐,当时的人就连秦汉时期的著作都已无法完全读通。由此可见,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本就不应该作为不同的研究对象,现在我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由此可见唐兰先生的这一见解是极具远见的,它不仅确立了文字学在中国的地位,还确立了中国文字学在世界的地位。三、中国文字学的研究对象每一个汉字都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字形;一是字义;一是字音。我国传统语言学一直是以语义的研究为出发点,又以语义的研究为落脚点的,其范围包括了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而三者又一般以训诂为主,文字和音韵很多的时候是作为训诂的工具。正因为此,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字学研究都是兼形音义为一体。中国古代文字学最有影响力的《说文解字》就是中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和辨识声读的文字书,自从许慎以后,中国历代文字学研究者都大体沿袭着他的研究方式,很少有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文字学的发展。对于文字学将形音义合并研究的状况,《中国文字学》指出,文字学应该把研究内容放在字形,把字义、字音即训诂和音韵送出,因为在唐兰先生看来:“中国文字学本来就是字形学,不应该包括训诂和音韵。一个字的音义虽然和字形有关系,但在本质上,它们是属于语言的,严格说起来,字义是语义的一部分,字音是语音的一部分,语义和语音是应该属于语言学的。”唐兰先生的这一主张除了明确中国了中国文字学的研究对象外,更进一步确立了文字学和语言学相互间的地位,这是难得可贵的。四、关于文字的起源和发生问题几乎每一部汉子研究的论著都会对文字的起源和发生问题进行探讨。汉字的起源和形成一直是文字学界争论不已的话题,由于年代久远,可提供研究的史前实物不足,再加上历代典籍文献众说纷纭,能提供的信息也不丰富,我们对汉字的起源和形成的研究只能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论证和猜想。因为主客观条件不同,历代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早在中国古代,许多文字研究者就对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形成进行了讨论,但他们的研究大都停留在传说阶段,而且莫衷一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最早涉及文字起源的是《易经?系辞传》“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到了战国末期,诸子百家著作如《荀子》、《韩非子》等又提出了仓颉造字说,而后的学者都继续沿袭和发展这些说法,如许慎《说文解字序》:“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皇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始造书契。”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夫文象列而结绳移,鸟迹明而书契作,斯乃言语之体貌,而文章之宅宇也。仓颉造之,鬼哭粟飞;皇帝用之,官治民察。”到了宋朝以后,郑樵在《六书略》中又提出“始一成文”说。总而言之,在文字起源和发生这一问题上,古代文字研究者似是而非,大体都停留在结绳造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八卦成书说等传说阶段。在《中国文字学》中,唐兰先生对这些文字起源传说一一加以否定。在他看来,结绳只是记事方法,还未达到文字的阶段,仓颉造字只是文人一厢情愿,至于八卦成书说则更无根据,古代的八卦只是古人算筹布爻,不是文字的取材。对于文字的起源和发生,《中国文字学》中论述道: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跟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经过很长的时期,人类由渔猎社会,进入农业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密切起来,许多歧异语言混合起来,有了较普通较广泛的语言。在这个时候,有人画出一只老虎,任何人见了都会叫做虎,画出一只象,任何人见了都会叫象,有了图画,加上统一的语言,如其那时的文化已经发展到那种需要,就立刻有了文字。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但图画却不一定能读。最初的文字,是书契,书是图画来的,契是记号来的。(有删节)唐兰先生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字本身性质论证,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文字起源于图画,这是极富创见性的,对中国文字学研究有很大的影响,文字起源图画这一观点也已为文字学界所接受。五·关于文字的构成问题文字的构成是文字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文字的造字法。关于文字的构造,中国古代文字学研究在很早的时候就已涉及,其中最著名的是东汉的三家六书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班固《汉书·艺文志》)。六书者,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郑众《周礼注》)。班固、郑众和许慎各自提出的六书说是最早有关于汉字构造的理论体系,对中国文字学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围绕着六书的相关问题,历代学者都不断的探究。整整一千余年的研究者前仆后继地挖掘六书,他们视六书为汉字之根本,认为六书可以尽括一切的文字,但他们却很少注意六书本身存在的缺陷。迷信经典使文字学长期以来在文字构成理论上很少有大的创新和突破。针对上述情况,近代以来不少的文字研究者开始突破传统六书说的束缚,创立新的文字构造理论,沈兼士先生、唐兰先生、陈梦家先生等就是其中的先行者。唐兰先生在早期的《古文字学导论》中就已提出了三书说取代六书说,在《中国文字学》中,他进一步明确提出自己的三书说:一﹑象形文字;二﹑象意文字;三﹑形声文字。在他看来:“象形、象意、形声足以范围一切中国文字,不归于形,必归于意,不归于意,必归于声。”唐兰先生的三书说打破了中国文字学研究千余年来的六书框架,这种大胆创新的学术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它对文字学理论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六关于文字的演化问题文字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文字的演化是渐变的过程,“它本身是无目的的,只是不停的改易而已”,在中国古代,因为文字尚未统一,字形不固定,书写时又缺乏规范,一字多体的现象是很普遍的,这给学习和研究汉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唐兰先生书写时指出“不懂得‘演化’,就不能研究文字学,尤其是中国文字学”。以往研究中国文字演化时,许多学者都从文字本身来追寻原因,唐兰先生却独辟蹊径从书写规范、书写工具和书写者主观因素等方面来探求文字的演变,这是很有创新精神的。七·关于文字的变革问题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的变革不仅关系到文字和语言本身,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文字变革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的文字自形成之日起,在从古至今数千年的时间就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中。尽管中国古代文字不断变革,但文字的根本性质却始终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中国文字仍旧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进入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文字的变革成为了文字学界讨论的重要话题,许多的学者变革汉字,一些激进的人甚至提出以拼音文字替代汉字。在新时期的汉字变革这一问题上,唐兰先生的态度是谨慎的,在《中国文字学》中他提出“推翻汉字不如改革汉字”,在这一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变革汉字的方案—新汉字“保留汉字的形式和一部分表意字,改革汉字形声字,用拼音方式替代旧声符”唐兰先生在《中国文字学》中提出的汉字变革主张在我们现今的文字整理和规范中也得到了贯彻,如保留一些易识的表意字,改革形声字等,这无疑是《中国文字学》对文字学理论的又一贡献。《中国文字学》作为中国文字学历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是唐兰先生数十年文字研究心血的结晶,对中国文字学基础理论建设有巨大的贡献。受限于时代,书中有一些不足,但这并不会影响它作为汉字研究领域的地位。无论是在现在,还是未来,《中国文字学》都将在汉字的学习和研究继续发挥它的价值。参考文献: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陈炜湛唐钰明《古文字学纲要》,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7年版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中华书局,1997年版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篇三:读书报告学工〔2008〕37号关于印发《温州大学学生课外读书活动实施细则》的通知有关部门,各学院,各班级:现将《温州大学学生课外读书活动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八年五月六日主题词:课外读书活动实施细则通知温州大学校长办公室2008年5月6日印发1-温州大学学生课外读书活动实施细则根据《温州大学本科学生学分制管理规定》和《温州大学课外教育项目学分管理办法(试行)》,为了促进我校学生课外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推动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特制订本实施细则。一、由学生处提出课外读书推荐阅读书目。二、学生根据公布的书目选择阅读其中3至4本书,并写出读书报告,经鉴定合格,可获得1个课外教育项目学分。三、学生读书活动完毕,于每年5月中旬前填写《温州大学课外读书报告评阅表》和《温州大学课外教育项目学分申请认定表》(附必要的证明材料),向学院提出读书报告评阅申请,由辅导员或指导老师签署意见后向学生处申报。四、学生处根据学生所读书内容的学科归属,聘请相关教师评阅学生读书报告并提出意见(必要时教师可找该学生面谈、面试)。五、实施部门根据有关学科教师评阅意见,经课外教育项目学分认定小组研究讨论,对申请学生能否取得学分进行认定。六、本实施细则由学生处商教务处解释。附件:1.温州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2.温州大学课外读书报告评阅表3.温州大学课外教育项目学分申请认定表2-附件1温州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一、中外文化论著《论语》、《墨子》、《孙子兵法》、《孟子》、《老子》、《庄子》、《荀子》、《易传〃系辞》、《史记》、《论衡》、《文心雕龙》、《四书集注》、《严复集》、《孙中山选集》、《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形而上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新工具》(英弗兰西斯〃培根)、《论法的精神》(法孟德斯鸠)、《社会契约论》(法卢梭)、《伦理学》(荷兰斯宾诺莎)、《西方哲学史》(英罗素)、《悲剧的诞生》(德尼采)、《精神分析引论》(奥弗洛伊德)、《人论》(德卡西尔)、《中国科学思想史》(美李约瑟)、《资本主义矛盾》(美贝尔)、《语言与文化》(罗常培)、《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吕叔湘)、《修辞学发凡》(陈望道)、《中国语言学史》(王力)、《中国文字学》(唐兰)、《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索绪尔)、《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诗学》(亚里士多德)、《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20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蒋孔阳)、《西方美学史》(朱光潜)、《文学理论》(美韦勒克、沃伦)、《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美韦斯坦因)二、中国文学名著、选集《西厢记》(王实甫)、《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今古奇观》、《牡丹亭》(汤显祖)、-3-《聊斋志异》(蒲松龄)、《儒林外史》(吴敬梓)、《红楼梦》(曹雪芹)、《长生殿》(洪昇)、《桃花扇》(孔尚任)、《老残游记》(刘鹗)、《鲁迅小说集》、《野草》(鲁迅)、《女神》(郭沫若)、《郁达夫小说集》、《新月诗选》(陈梦家)、《子夜》(茅盾)、《家》(巴金)、《沈从文小说选集》、《骆驼祥子》(老舍)、《曹禺选集》、《艾青诗选》、《围城》(钱钟书)、《赵树理选集》、《现代派诗选》(蓝棣之)、《创业史》(第一部)(柳青)、《茶馆》(老舍)、《王蒙代表作》、《白鹿原》(陈忠实)、《余光中精品文集》、《台湾小说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杨圭言)、《诗经选》、《楚辞选》、《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庄子今注今译》、《乐府诗选》、《史记选》、《陶渊明集》、《李白诗选》、《杜甫诗选》、《李商隐选集》、《唐宋八大家文选》、《唐人小说》、《唐诗选》、《唐宋词选》、《宋诗选注》、《苏轼选集》、《元人杂剧选》、《辛弃疾词选》三、世界文学名著《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斯威布)、《俄狄浦斯王》(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神曲》(意但丁)、《哈姆莱特》(英莎士比亚)、《浮士德》(德歌德)、《悲惨世界》(法雨果)、《红与黑》(法司汤达)、《高老头》(法巴尔扎克)、《双城记》(英狄更斯)、《卡拉马佐夫兄弟》(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母亲》(俄高尔基)、《百年孤独》(哥伦比亚马尔克斯)、《喧哗与骚动》(美福克纳)、《等待戈多》(法贝克特)、《泰戈尔诗选》、《雪国》(日川端康成)、《一千零一夜》、-4-《外国文学作品选》、《禁闭》(法萨特)、《局外人》(法加谬)、《城堡》(奥卡夫卡)四、中外名人传记《李鸿章传》(梁启超)、《朱元璋》(吴晗)、《张居正大传》(朱东润)、《苏东坡传》(林语堂)、《鲁迅传》(王晓明)、《徐悲鸿的一生》(谬静文)、《陈寅恪的最后贰拾年》(陆键东)、《我的父亲邓小平》(毛毛)、《忏悔录》(法卢梭)、《贝多芬传》(法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法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传》(法莫洛亚)《雨果传》(法莫洛亚)、《拿破仑》(德路德维希)、《马克思传》(德梅林)《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邓小平文选》、《物种起源》(达尔文)、《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爱因斯坦)、《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乡土中国》(费孝通)、《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赖肖尔)、《第三帝国的兴亡》(夏伊勒)、《光荣与梦想》(曼彻斯特)、《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池田大作)、《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霍华德)附件25-篇四:2015读书报告2015年读书报告今年是我的读书报告第四年,今年年初定计划为240本,年末超额完成。每年都有人问是不是全部时间都用来看书了,才不是,我才不要当书呆子。看书只是一种爱好,但也不能影响看电视剧、逛街、聊八卦。充实有趣多样的人生才是我的追求。今年在瞎玩的同时看了259本书,不得不自我夸耀,太了不起了。一、知新(232)1、《活尸之死》《日本杀人事件》《续日本杀人事件》(山口雅也)五星山口雅也是一个很古怪的推理作家,去年看他的朋克刑警系列立即就爱上了他。于是今年到处找他的书来看,可惜他在中国还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作家。《活尸之死》算是山口的出道作品,也奠定了他作品的基调。该书讲的是人和僵尸不得不说的故事,主角死了,故事还可以继续,多么大胆的设定。但是它的本质又是我的最爱本格推理小说,虽然没把超凡的设定坚持到最后,它依然是堪称经典的作品。《日本杀人事件》和《续日本杀人事件》是一个系列,虽然属于推理,更是借一个美国侦探之1眼来重新审视日本的一切,武士道、茶道、公娼、相扑,这些对日本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的日本特色,我们又对其起源、内在有多少了解呢?这两本书不止是重要的推理作品,作为研究日本文化的作品更具有文学价值。2、《日本随笔经典》(叶渭渠编选)四星这本书选的内容都不错,既有日本古代随笔的三大名作《枕草子》、《方丈记》、《徒然草》和日本文学双峰《和朱式部日记》、《紫式部日记》,也有近代随笔名篇《侏儒的话》、《千曲川速写》等,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后半部分一些翻译出现了谬误,例如?萌芽?写成了?萌牙?,?铃木春信?写成了?邻木春信?,但在这里,只针对翻译,不针对作品。3、《在这复杂世界里》《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一个)五星一个出品,必属精品。其实坦白说,这个系列在豆瓣上不算高分,但我依然给他很高的分数,可能是因为年代代入感太严重了吧。70年代的人爱莫言,90年代的人爱郭敬明,而我们80年代的被中国政府坑了的一代人,爱韩寒。但说实话,在这其中写文章的大多不是80生人吧。不论如何,在这复杂世界里,我要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只要你和我爱好相同,那么我们就从未陌生过。24、《怀抱鲜花的女人》(莫言)三星这个评分带有很强的个人因素,是的,我很不喜欢莫言,这本书也是在批量购书后店老板友情附赠的。这是莫言的中篇小说集,共收入作者创作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中篇小说。集中读一个作家的小说,有助于整理出这个作家的写作脉络,可以看出,莫言的写作越来越远离炫技,越来越接近传统讲故事的理念。5、《不省心》(冯小刚)三星这本书的购买理由上同,店老板说要送我书,还问我要什么类型的,我说要名人传记吧,于是就看到了冯小刚,老板,我要给你差评。话说名人要出书确实很简单,只要罗列人名就行了,在娱乐圈混了大半辈子,谁还没有几个知己好友呢,随便写几个段子,书就成型了。虽然整书比较平和,但谈到电影,就扑面迎来一股子戾气,他觉得观众不理解他,影评人老骂他,亲爱的老冯,如果你一直拍京味贫了吧唧的喜剧,不会有人再骂你了。6、《第七天》(余华)四星这本书的推荐语说这次余华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比以往作品更荒诞、更绝望的故事,能让读者体会到一种寒冬腊月被囚禁于积年冰川里的寒冷,一种剧烈拉锯式切肤的疼痛和虐心,一种茫茫荒野身心俱疲后无着无落的绝望。但其实不是的,他费尽心机摆出看似冷酷实则不堪一击的叙述造型,可惜所产出的故事桥段始终囿于都市剧本与38、《再不相爱就软了》(彭浩翔)四星初识彭大师是因为电影,看了他的书才知道他原来这么能写,不过也对,他的电影就都是他自编自导嘛,哪天再亲身上阵演一回,就齐活了。彭导始终犀利,不管拍电影还是写作,总能如此抓人眼球。最早想读这本书,就是被这个书名吸引,能这样大胆地给自己的书取名字的,纵观华人文艺圈,实在也不多。虽然封底的文案写着?彭浩翔年度重口味散文精选?,但其实这本书里的文字,比起彭导以往的电影,口味显然是轻得多了。最多也就是《志明与春娇》的程度,跟《维多利亚一号》之类的完全就不可同日而语。由于这本简体版是之前两个繁体版的合集,所以书中内容较多又杂,文4章的水平也有些稂莠不齐,但不得不说的是,这是非常有娱乐精神的一本书,与我对彭导的印象倒是十分契合。聪明人大都懂得自嘲,彭导也不例外,文中处处可见彭导毫不吝啬拿自己开刀,作为一位知名导演还能这样拿自己来娱乐大众,这种娱乐至死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不端姿态,不摆架子,犀利而直白,这样的平实大概也彭导在年轻人中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吧。9、《一本书搞懂日本文学》(李德纯主编)三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看这个系列,根本到最后还是没有搞懂嘛,基本上就是内容简介,但是他对日本文学的评价我还是认同的:与英国文学相比,日本文学是不优雅的;与法国相比,日本文学既不浪漫。也不关注现实;与德国相比,日本文学理性不足;与俄国相比,日本文学不够厚重;与美国相比,日本文学缺乏阳刚之气。但日本文学的独特性,却是毋庸置疑的,他是敏感的、纤细的、清凉的,笼罩着一种空寂气息。散发着一种奇异之美。10、《日本魅影》(小泉八云)四星小泉八云虽然有着一个日本名字,却是一个西方人,全书是他以一个西方人的眼光来看20世纪初期的日本生活。这本书洋溢着他对日本的欣赏与热爱,可讽刺的是他最后是因为其外国人的身份遭到排挤,而过于忧愤,死于东京的寓所。5篇五: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工管1402班0519140211华超文书名:《中国的历史》第七卷:斜阳和黎明中华的飞跃福建人民出版社作者:陈舜臣译郑民钦简介:作者陈舜臣是一个日籍华裔作家,他以一个其他民族的视角,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十五年战争百余年的中国近代历史。由于作者是以一个其他名族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的近代史的,所以他以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性、极致到平淡凝练的文字呈现出了外国列强的侵略本质和清朝封建统治者腐败无能以及可笑的特性,中华人民对列强的反抗对统治者的失望,国内革命进步人士对改变中国的渴望作出的各种行动。此书比较完整地、宏观地把握了历史变迁的全貌,是一本值得细细阅读的书。正文:这本书分为斜阳和黎明中华的飞跃两部分。斜阳和黎明部分,作者写了鸦片战争前后的一段历史。在鸦片战争之前,作者写了清代的一些结社,如罗教、天地会等组织。书以水夫为例,乾隆过后,国势倾颓,治安混乱,在连接南北的大运河上,运输物资的水夫经常要受到盗贼的抢劫,他们为了自卫从而团结起来结社。而此时清政权对结社异常的敏感,统治层的满族人害怕汉族人团结使满族政权土崩瓦解就严禁结社。所以那时的组织都是秘密结社,开始还不带有政治色彩。但那时满族统治者的腐败已经渗透到各个官阶,统治层的腐败就意味着百姓的疾苦。当生活于水深火热中时,自然会有人成为盗匪,有人加入一些组织,反抗清政府的统治确切的说是满族的统治。这时这些组织就带有了政治色彩。我觉得作者写这样的秘密结社的历史,第一是说明了清政府统治已经得不到民心,百姓中已经有了反抗的声音。第二是为了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秘密成立组织反抗腐败统治者的历史,这也恰好说明了为什么会出现太平天国、义和团、兴中会甚至是中国共产党等组织,他们都是为了改变中国使中国崛起摆脱腐败无能的封建统治和列强的侵略的情形。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只开放广州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对外贸易以朝贡这单一的模式。外商和清政府几乎是不相往来的。所以双方贸易的基础极其脆弱,鸦片作为违禁物却没有缴纳税就直接运进来。清政府中有人看到了这一点竟然提出了弛禁论,允许鸦片进口赚取进口税。当然不会被允许,鸦片始终是违禁品。清政府始终不与英国的商人打交道,这对势在发展经济和工业的英国来说很是不满。他们先后派出律劳卑、义律来华想与清政府谈判,想要改变这样的局势。但此时的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