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嵌入GVC高端的中国制造业产业投资战略研究_第1页
十四五时期嵌入GVC高端的中国制造业产业投资战略研究_第2页
十四五时期嵌入GVC高端的中国制造业产业投资战略研究_第3页
十四五时期嵌入GVC高端的中国制造业产业投资战略研究_第4页
十四五时期嵌入GVC高端的中国制造业产业投资战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四五”时期嵌入GVC高端的中国制造业产业投资战略研究

马忠民郭敏摘要:总体看,中国制造业固化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面对“去中国化”施压,中国制造业高端攀升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制造业产业嵌入GVC高端的重要战略机会期。华为公司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国制造业产业可通过加大创新投入、推行数字化改造、立足国内大循环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新基建投资、加大人力资源投入、优化高端攀升创新环境等,实现GVC高端攀升的重大突破。关键词:全球价值链价值链高端制造业产业投资战略当今国际分工的突出体现是所处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发达经济体重启再工业化战略,以及中美两国经贸领域摩擦,全球价值链进入深度调整期,中国制造业高端攀升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中国取胜的关键。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既要以国内需求为导向开辟新价值链,同时又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培育发展新动能,摆脱低端“锁定”,积极应对全球价值链重构冲击,找出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内在条件,实现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攀升突破。一、全球价值链现状与趋势所谓全球价值链(GlobalValueChain简称为GVC)是指在产品一系列生产开发过程中最大可能地实现商品的所有价值。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MichaelPorter指出,企业通过设计、生产、销售及辅助等活动的集合,同相关的生产活动构成了一条能产生价值的生产链,即企业价值链[1],波特还强调企业的内外价值链在同行业的生存竞争中有着重要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价值链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新常态,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中国、德国、美国为中心的亚洲、欧洲、北美三大区域价值链网络[2]。一直以来,中国产业都处于全球价值链环节中的下游位置,进行着“代加工”、“贴牌”、“再贴牌”等大量的产品低端加工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加工贸易的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促使中国经济从边缘区逐渐向半边缘区迈进,但有由此成为中国进一步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的阻碍,也导致了低端的“路径依赖”,三足鼎立之势在2015年得到进一步增强[3]。全球价值链布局对一国的竞争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和贸易成本都存在重要影响。由于产品分工制造问题,部分国家在价值链环节中发挥着较小的影响,同样价值链中留给发展中国家空间范围也越来越小,企业所拥有的高技术创新型能力远不如价值链中占据高位的发达国家。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之后,发达经济体作为世界增长引擎的作用降低。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延续下滑,规模同比下降了13%,中国继续稳居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实现了逆势增长。纵观全球经济,中国的GVC虽然参与指数较高,但GVC地位指数明显偏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与蔓延,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疫情期间采取的停工停产措施,人为的物理隔断,制造业面临着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甚至导致全球产业链严重断裂的考验。引发各国对产业链布局的反思,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泛滥,全球经贸格局和全球化进程迎来巨变,GVC处于断裂边缘,未来GVC重构中的“去中国化”风险加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均面临重构。中国具有以国内价值链环流的“纽带”协调能力,将因疫情陷入停滞的世界经济带入全球产业更广阔的新的区域价值链分工之中[4]。但主要发达经济体,对中国制造业展开了战略施压、规则施压、科技施压、市场施压等,加剧了中国制造业高端攀升的外部风险[5]。全球价值链分层逐步形成,附加值获取日益固化,全球价值链呈现多极化、分工精细化、专业化、服务贸易地位日益重要等新的特征,数字驱动的升级正成为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新方向[6]。二、中国制造业产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是世界唯一拥有全产业链的国家。依据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国拥有了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形成了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中国日益成为全球制造价值链的生产枢纽,被誉为“世界工厂”,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入WTO之后,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开始向更多国家和地区拓展,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生产体系。据统计,按照产业生产规模,中国多数产业占比都超过全球的30%,甚至电子电器等占比超过全球的40%,如果再加上为中国提供各种配套并形成稳定分工关系的其他生产能力,总体规模占比达到全球的60%以上[7]。然而中国的制造业产业比较优势目前主要集中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中低端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装配环节,另外还有一些非核心零部件的制造。總体而言,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2010年以来,虽然制造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2018年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12%,但应该认识到,在改革开放后的较长时间内,制造业一直处于GVC的低端“锁定”状态。工信部2018年组织了对全国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30多家大型企业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在中国装备制造业领域,关键件精加工生产线上逾95%制造及检测设备依赖进口,例如:高档装备仪器、高档数控机床、大飞机、航空发动机、运载火箭、汽车等;同时,调查还显示,制造业中32%的关键材料为空白,52%依赖进口,芯片是较为典型的“卡脖子”领域,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从GVC以及产业链链条上看,除芯片设计能力外,特别是在高性能芯片领域,国内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仍较弱,在生产设备、芯片原材料和设计软件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对外依存度高,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建设制造强国的路还很长[8]。为此,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强调,必须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十四五”规划以及2030远景目标提出,要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中国制造业产业要通过强链、补链,持续增强产业链的韧性和弹性。三、华为公司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的经验华为公司自创办至今,始终面临着内外势力的压迫:国内市场激烈的竞争和国外市场的排斥,但这些并不是企业游走产业链下游的借口。梳理华为公司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的经验,表现在:(1)注重人才兼职挖掘,加大研发创新投入。不断从企业内部找寻企业成长的动力,注重全能型人才的培养与招揽,将更多的资金积极投入技术与产品研发支出,给企业带来技术创新突破,将新领域和新产品的技术申请技术专利,不断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价值链;(2)参与制定多领域标准,开放合作,优势互补。华为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减少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准入壁垒等限制因素的阻碍,标准依附于新产品和新领域的研发成果,通过技术外溢可以不断积累自身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价值链,突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GVC锁定[9];(3)管理层团队精细化管理,把握正确的投资方向。华为在每个危机来临时能够做好有效的应对之策,同时能够转移风险,也改变贸易方式,让每次危机都是企业结构升级和提高附加值的良机,不浪费每条生产链,不制造多余的生产成本,精且新的创造产品价值以及技术价值;(4)居安思危,优质制造。任正非先生不断带领公司管理团队,增强企业“居安思危”的意识,培育先进优质制造理念。尤其表现在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创立,实行“备胎”计划之时。华为在这整个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微笑曲线”价值,前端重视技术、专利的研发,后端提升销售服务水平,在核心芯片技术研发、优质服务的同时,对生产质量精益求精。这些正是华为快速攀登GVC山顶的原因。四、“十四五”时期嵌入GVC高端的中国制造业产业投资战略(一)加大制造业高端攀升创新投入十四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利用制造业企业微观层面的经验数据开展的实证研究表明,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本质上更加有助于“稳出口”[10],技术进步与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存在密切互动关系,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对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制造业进一步攀升有着极为关键的促进作用[11]。当前,中国制造业产业核心技术层面多个领域仍存在“卡脖子”风险,仍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具体表现如上游的关键材料、核心技术设备、核心零部件与主要软件等方面。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2019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9.5%,距离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需达70%以上还有差距。为此,应采取多种融资渠道,积极筹措更多研发资金,不断加大R&D资金投入,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推进制造业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拓链”,不断两端延伸,向高端攀升。(二)引导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多措并举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专设了一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足以说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当前,数字技术等引发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由导入期转向拓展期,这也将为我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能、新机遇。推进投入数字化,可以有力实现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进[12]。为此,要多措并举加快数字化发展,挖掘中国制造业产业全新价值增长点,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新引擎。引导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积极推动企业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包括设计研发、经营管理、产品制造、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等多方面。5G时代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能力将会进一步加强,使数字转型能够在产业经济实现更高效率,创造更大价值,必须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优质“中国智造”助推中国制造向高端攀升。(三)立足国内大循环,实施“走出去”战略“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制造业产业嵌入GVC高端的重要战略机会期。要发挥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协同我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机遇,立足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采取绿地投资、并购、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大力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促进作用,合理规划对外直接投资并提升对外直接投资质量,实施“走出去”战略,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的上游位置中。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逆全球化趋势显现,RCEP作为新型自贸协定签署,大大推动区域内各成员间以及其他地区经济体对该地区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中国成为率先批准RCEP协定的国家,打破美国霸权对重构全球价值链,对GVC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RCEP的框架下,东盟十国居主导位置,凭借人口红利优势,将承接更多中国制造业转移。中国制造业应积极参与相关规则制定和标准化认证体系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互助合作和共同发展,畅通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提升自身在区域价值链重构中的制度话语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力促进高端攀升。(四)加大新基建投资,为制造业高端攀升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推动新基建落地,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战略。扩大以5G、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规模,为制造业高端攀升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新基建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新基建助推制造业高質量发展。新基建是发展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既能满足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产业链水平和保障供应链安全。新基建将为数字化转型按下“加速键”,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可围绕制造业支柱产业,打造一批面向垂直行业与细分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效整合金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资源,依靠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集成,推进政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新基建投资将有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向高端攀升。(五)加大人力资源投入,优化高端攀升创新环境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突破“卡脖子”关键要消除“卡脑子”。要加大人力资源投入,重视战略人才培养,在更高层次上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打破人才创新发展的“天花板”,培养综合型、开放型人才,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为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注入新鲜活力。同时进一步优化企业创新环境,从政府层面,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相关制度安排,放开要素市场,提供具有公平对待、自由竞争的营商环境,对创新企业提供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丰富的金融工具,增强金融普惠性,吸引更多的创投基金与机构投资者,加快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从企业层面,要塑造创新文化氛围,培育容忍失败的创新环境,倡导锐意进取的企业家精神,弘扬工匠精神,“十年磨一剑”深耕细作于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实现高端攀升的重大突破。全球价值链正面临“逆全球化”冲击以及结构重构的挑战,中国的GVC虽然参与指数较高,但GVC地位指数明显偏低,面对主要发达经济体对中国制造业展开的战略、规则、科技、市场等“去中国化”施压,中国制造业高端攀升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制造业产业嵌入GVC高端的重要战略机会期,制造业产业要紧紧抓住并大有作为,要加大制造业高端攀升创新投入、引导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立足国内大循环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新基建投资、加大人力资源投入、优化高端攀升创新环境,才能实现中国制造业GVC高端攀升的重大突破。参考文献:[1]MichaelPorter,TheCompetitiveAdvantageofTheINNER-CITY[N].HarvardBusinessReview,1995,73(3).[2]彭支伟.全球价值链调整的动因与对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1-20(3).[3]张兴祥,庄雅娟,黄明亮.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镜像与突围路径研究——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视角[J].人文杂志,2020(11).[4]谢杰.当前全球价值链发展的三大趨势[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