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经萌芽、成长和成熟三个重要时期,并形成了从抽象模糊到清晰具体的发展目标,由试点到扩面的发展策略,量的同源分化和质的异体同构并存的发展路径,以及从中央统包到中央引导、地方配套的投入机制等特征。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如何进一步高移、公办专科高等职业学校是否应成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发展主体、职业院校和应用型高校如何避免同质化、如何促进各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等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需直面的考题。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演进;特征分析;优化策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我国曾先后推出了大力发展地方职业大学和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等重大举措。新时代,为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又作出了发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这三次重大举措,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步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当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新的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职业学校共同作答。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每一次发展,都不是单一事件,而是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因素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萌芽、成长和成熟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分别以举办地方职业大学、“五路大军”办高职和新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为主要标志。(一)萌芽期:地方职业大学“试水”高等职业教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萌芽期始于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全国高考制度的恢复使广大青年能够通过参加公平竞争的考试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由此掀起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然而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却无法满足社会巨大的需求。以1980年为例,“全国675所普通高校只招生28.1万人,毕业生仅有14.7万人,可是当年普通高中的毕业生却多达616.2万人”[1]。因此,供给和需求的巨大落差使得广大青年进入高等学校变得十分困难,呈现出“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景象。与此同时,当时的高等教育主要以培养学术人才为主,基本实行同一种办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探索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高等教育办学新路径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1978年天津市委就率先决定扩大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实行走读,扩招由天津市自筹经费解决校舍问题,学生毕业后由天津市统一分配。同年8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批示:“可以让天津办,创点经验。”[2]之后的1980年5月30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主持召开教育问题座谈会,强调“要做到多种途径、多样化办学,广开学路。特别是高等教育尤其如此”[2]。中央领导的批示和讲话对加快举办地方职业大学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80年,“教育部批准成立金陵职业大学、无锡职业大学、江汉大学、成都大学等13所职业大学”[3],为建立花钱少、见效快、可收学费、学生尽可能走读、毕业生择优录取的办学新机制探路;之后,全国地方性职业大学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期,仅1983年教育部就批准新建了33所,1984年批准了22所,其中,1984年江苏省还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县办职业大学——沙洲职业工学院[3]。地方职业大学“最多时曾达到128所”“至1998年,全国职业大学回升到101所,当年招收新生62751人,在校生共达148561人”[1]。以举办地方职业大学为标志,形成了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二)成长期:五类办学主体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长期开始于世纪之交的高校大扩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逐步完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当时,高等教育管理权过于集中,由此“形成‘中央一套,地方一套‘你有什么,我也有什么的格局”[4],高等学校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凸显。与此同时,国际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由于宏观上缺少对职业大学的重视,部分职业大学“曾一度纷纷向普通高校靠拢,办学方向不够明确,办学特色不够鲜明”[1],因此,如何更多地面向市场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仍然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总需求不足的状况,而教育市场则是一个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如何提升教育市场的供给能力、促进教育消费这一议题进入了经济学家们的视野,于是,“1998年11月,时任亚洲开发银行驻北京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提出《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他认为,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无论是从国家经济发展方面扩大内需,还是从老百姓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方面考虑,都需要国家扩大高校招生比例”[4]。汤敏的建议成为二十世纪末期高校大扩招的前奏曲。1998年启动的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步伐,打破了“条块分割”“部门办学”的旧体制,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新体制。1998年12月,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招生计划的增量将主要用于地方发展高等職业教育”,明确提出对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进行改革、改组和改制,并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中专来发展高职教育(简称“三改一补”),同时部分本科院校也可以设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而形成了“五路大军”办高职的格局;之后,又新建了一大批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管理权限的变更以及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二次高潮。(三)成熟期: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发挥引领作用党的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开始进入发展成熟时期。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智改数转”时代的来临,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呈现旺盛态势。高校大扩招之后,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高等职业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处于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体系的“最后一公里”尚未打通,高职学生的上升通道被阻断;虽有“专转本”“专接本”等升学通道,但招生人数受到一定限制,无法满足广大高职学生进一步求学的强烈愿望。因此,高移职业教育体系,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就成为新时代亟待探讨的课题。1994年,英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等在《知识生产的新模式》中提出了知识生产模式1和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书中把基于牛顿模式的科学研究、以单学科研究为主的知识生产称为知识生产模式1,而把在应用环境中利用交叉学科研究的方法、更加强调研究结果的绩效和社会作用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为知识生产模式2。作者强调,知识生产模式2是跨学科的,其特点是在基础和应用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不断交互,并建议政府应通过政策来促进这方面的改变[5]。2005年,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先生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不是一个教育层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既可以是专科层次的,也可以是本科以上层次的”[6]。学者们的观点和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为新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引领。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新要求,并将创新驱动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路径。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设计和行动纲领,也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自此,“举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进入了国家最高决策议程。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正式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之后,通过独立学院转设、高职专科学校升格等途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得到稳步发展。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生力量,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还有待检验,但随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等文件的发布与实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建设无疑将引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第三次发展高潮。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因经济建设而“生”,因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浪潮而“兴”,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发展路径和发展保障等特征。(一)发展目标:从抽象模糊到清晰具体的顶层设计教育发展目标是指一个国家想要在教育领域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成果,其既可以是长期或短期的,也可以是具体或抽象的。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大,情况各不相同。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其目标在发展思路和发展规模设定等方面经历了从抽象模糊到清晰具体的过程。一是从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的学校发展思路逐步清晰。改革开放后,由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机构来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在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中完成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需要“短平快”的应用型人才,而普通高等教育无法满足这一需要。因此,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便开始探索举办地方职业大学。地方职业大学虽有大学之称谓,其实仍处于专科层次,是有别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另外一种高等学校类型。新世纪以来,在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关于高等职业学校是层次还是类型的争论持续不断。虽然2006年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但还是将高等职业教育限于专科一个层次。直至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正式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才正式宣示高等职业教育是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并具备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这也为高等职业教育是层次还是类型的争论划上了句号。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逐步清晰。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发展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也经历了从定性描述到数量设定的过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举办地方职业大学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虽也曾提出要开展示范性职业大学的设想,但对于职业大学的发展规模始终是不够清晰的。如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只是提出要“大力加强和发展地区性的专科教育,特别注重发展面向广大农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专科教育”,没有提及发展的具体规模。直至高校大扩招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布局和规模设定才变得清晰具体。首先,从院校布局看。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積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有条件的市(地)可以举办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而随着高等职业学校设置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政府,这一目标也得到了较好实施。据统计,到2019年,“全国有600余所高职院校布点在地市级及以下城市,其中200余所在县级城市办学”[7],基本实现了每个地市有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目标。其次,从高等职业教育本专科的发展规模看。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十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800多万名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到2020年,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480万人”。与此同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规模设定也经历了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的过程。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只是提出要“适当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没有设定具体数量;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仅提出“到2020年,接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达到一定规模”,仍然没有设定具体目标;而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则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规模给予了明确的设定,要求“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至此,高等职业教育本专科的发展规模逐步清晰具体。清晰具体的发展目标不仅有利于宏观管理,也能够促进各级政府和高等职业学校共同向这些目标努力。(二)发展策略:从“试点”到“扩面”的行动计划先试点,待取得一定经验后再全面推开,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发展地方职业大学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均采用了这一策略。改革开放后,拨乱反正,百废待兴。学术性高等教育模式无法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采取国家和地方“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对高等教育内部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并首先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开始试点。利用一些高校的资源,地方政府出资新建了一批配合国家改革开放和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职业大学,从而扩大了高等学校的规模,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也延续了先试点后推开的做法。按照中央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后,当年就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民办学校为主开始试点,并且教育部分两批公布了21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名单。在取得成功经验后,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的目标任务,预示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将有序扩容。(三)发展路径:从量的同源分化到质的异体同构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外延扩张到内涵提升主要选择了同源分化和异体同构两条发展路径。同源分化指的是对原有的教育类型进行适当改造,逐步演变成新的教育类型。如改革开放初期兴起的地方职业大学就是借助原有普通高等教育的资源,在普通高等教育的“母体”中分化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雏形。1980年第一所地方职业大学建立后,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之后各地又陆续举办了一些职业大学。1995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和建设的几点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大学的地位和作用、改革与建设的基本要求,促进了职业大学的内涵建设。地方职业大学构建了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专业格局,培养了大批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急需的专门人才,在有力配合国家改革开放和促进区域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仅扩大了高等学校的数量,而且重塑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形”,结束了清一色普通高等教育的状态,为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异体同构就是通过行政手段将原来不同的教育类型按照统一的目标和要求实现不同类型教育的融合,即通过物理组合达成化学反应。如借助世纪之交高校大扩招的东风,赋予省级政府办学自主权,允许不同的办学主体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五路大军”同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局面,使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得到快速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数和在校生规模逐渐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有力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在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关键时期,2000年教育部及时印发了《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等规范化文件,规定了高等职业学校的基本条件,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及进一步发展的思路。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又对提高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部对高等职业学校进行了两轮人才培养质量评估,规范了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行为,提升了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由此,“异体”的“五路大军”在“同构”的办学指导思想指引下,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持续探索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逐步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办学模式,加速了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同源分化主要体现在学校量的扩大上,而异体同构则主要聚焦于质的提升。无论是同源分化还是异体同构,都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题主线,成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基本路径,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亮点。(四)发展保障:从“中央统包”到“中央引导、地方配套”的投入机制经费投入是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始终突出改革导向,逐步形成了从“中央统包”向“中央引导、地方为主”转变的经费投入机制。如实训条件建设既是高等职业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也是高等职业学校规模扩张后亟待补齐的一块短板。2002年,教育部启动高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按照1:1的比例以中央和地方共同投入的方式,加速改善高等职业学校实训条件,“第一批确定了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机电技术实训基地等12个基地。这是21世纪中央财政首次投入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4]。2004—2010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项目实际投入75亿元,立项建设2356个实训基地,其中,高职项目数达848个[8]。中央财政的资金引导加上地方政府的配套,促进了高等职业学校实训条件的大幅提升。2006—2015年,教育部、财政部分两期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45.5亿元,拉动地方财政投入89.7亿元,行业企业投入28.3亿元[9]。2019年启动的高等职业教育“双高”建设也遵循“中央引导、地方为主”的原则,由中央财政每年拨付引导资金20余亿元[10],地方在完善高职生均拨款制度、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的基础上,对“双高计划”学校给予重点支持,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则以共建、共培等方式积极参与项目建设。这进一步增强了高等职业学校自我“造血”的功能,有力提升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能力。三、强国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优化策略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中,还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完善体系、如何发展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如何避免同质化以及如何加强内涵建设等诸多考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职业学校来共同解题。(一)考题一: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如何进一步高移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如果把“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上半篇文章的话,那么下半篇文章还没有完成,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是什么、体系由哪些学校构成、如何完善这一体系等。关于职业教育体系的高移,目前有三种主要的观点。一是“独立式”。即将职业教育作为独立系统自下而上进行构建,最终形成中职、专科高职、本科高职、职教硕士、职教博士,甚至到博士后的完整体系。二是“嫁接式”。即职业教育体系由中职、专科高职、本科高职组成,本科之后則与应用型高校的专业硕士、专业博士相衔接。三是“混合式”。即在现有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轨体系基础上,单设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此种观点以上海市为代表,2018年3月15日起施行的《上海市高等教育促进条例》率先提出“建立和完善高等专科和高等职业、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从国外看,发达国家不仅重视传统学术型高等教育,也都致力于发展应用型高等教育,构建了比较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比较典型的是德国大学和高等专业学院“双线并进”模式和美国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系统构成的“层级制”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世界上学术型、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比较成功的模式。从国内看,新中国成立初期院系调整后形成的综合大学和专门学院并存的格局,接近于德国模式。改革开放后,通过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初步搭建了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框架,这一体系框架又更接近于美国模式。当前阶段,单独构建我国应用型教育体系或者把专业研究生教育纳入职业教育体系的时机还不够成熟,而通过“嫁接”的方式来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向研究生层次高移比较妥当。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探索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申请开展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按照2017年《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从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定,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应属于应用型高校,则其自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序列之中。当前,职业教育体系还止于本科层次,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具有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申请资格。因此,建议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内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共存与自由转换,从而打通职业教育体系向研究生层次高移的通道。笔者认为,通过“嫁接”的办法,即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作为体系转换的枢纽来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向研究生层次高移不失为一种务实的做法。(二)考题二:公办高职专科学校是否应成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发展主体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10%的发展目标已经确定,然而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我国现仅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并且“从办学性质上看,呈现出民办为主,公办为辅的特色”[11]“民办高职从办学水平和实力来讲,相比公办院校总体上较弱”“而以民办院校为主的本科职业教育无疑很难起到职业教育领头羊作用”[12],如此作为重点建设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无法达到试点的预期效应,因而接下来应重新考虑扩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路径。按照2021年教育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要求,可将公办优质专科高职学校作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主要通道。省级政府是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主要举办者,也是实现地方高校管理体制变迁的主体。因此,省级政府可立项建设一批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择优遴选若干“双高”专科高职学校作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预备学校进行建设,加大专项资金投入,调动专科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积极性,助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高水平特色发展,以此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真正成为同等重要、受到人民群众同样认可的两种教育类型。(三)考题三:职业院校和应用型高校如何避免同质化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一体化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各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衔接”。为此,当前应关注人才培养目标的两个区分度。一是要区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与应用型普通本科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在令人期待的同时,令人忧虑的则是如何与转型后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上有一定的区分度。2015年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将“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转型后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类型定位和职责使命。2021年教育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则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两份文件的描述观测,两者的培养目标非常相近,因而其后期发展需要避免出现新的同质化倾向。二是要区分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与专科层次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职业性与学术性并重,因而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基本使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大多是从专科层次职业学校升格而来,容易沿用高职专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技能而忽视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导致学生学术能力的缺失。另外,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也容易向普通本科高校看齐,过分强调学术性,在培养过程中忽视学生技术技能能力的培养。因此,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要兼顾学生学术素养和技术技能的双提升,防止走极端。为防止新的同质化,应通过教育法规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各层次以及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的使命任务,按照层次和类型进行合理分工,依法确定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边界和人才培养规格。(四)考题四:如何促进各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有所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为此,国家应出台更多政策“组合拳”,聚焦内涵建设,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首先,建立各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当前,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一些院校不顾自身的条件和当地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盲目跟风,什么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阳学院《自动控制原理C》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黑龙江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上海建筑安全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实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湖南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重庆市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筑、结构识图》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新华学院《数字化模具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重庆市安全员考试题库
- 2025年湖南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非急救转运管理制度
- 第18课《天下第一楼(节选)》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活动策划部培训课件
- 江苏省盐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 稻草购销合同模板
- 执法中队竞聘演讲稿
- 国有企业员工守则
- CSR社会责任管理手册模板
- 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新)
- 锚杆框格梁施工技术交底
- 商户清场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