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部门行业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方案_第1页
信息产业部门行业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方案_第2页
信息产业部门行业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方案_第3页
信息产业部门行业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方案_第4页
信息产业部门行业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产业部门行业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方案TOC\o"1-2"\h\u32759第一章数字技术创新概述 347761.1技术创新背景 3263601.2技术发展趋势 34306第二章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4315112.1基础设施规划 4123472.1.1规划原则 4293482.1.2规划内容 432912.2技术选型与应用 5176832.2.1技术选型原则 5179882.2.2技术应用 5188992.3安全保障措施 5234672.3.1网络安全 5314292.3.2数据安全 6248362.3.3应用安全 624404第三章数据资源管理与利用 677213.1数据资源整合 634673.1.1数据资源梳理 6287193.1.2数据资源分类 6226823.1.3数据资源整合平台建设 6179923.2数据质量管理 7165423.2.1数据质量评估 779183.2.2数据清洗与治理 755563.2.3数据质量监控与改进 7202673.3数据分析与挖掘 742553.3.1数据分析模型构建 7279463.3.2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7300803.3.3数据可视化展示 7165243.3.4数据驱动决策 814707第四章人工智能应用 8281684.1人工智能技术研发 8107794.2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83504.3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820049第五章5G技术应用 9204005.15G网络建设 9126995.25G应用案例分析 9157935.35G产业发展策略 96169第六章物联网应用 1041796.1物联网技术架构 10181776.1.1感知层 10255596.1.2网络层 10117526.1.3平台层 1011326.1.4应用层 10244256.2物联网应用领域 10319416.2.1智能家居 11317216.2.2智能交通 1146786.2.3智能医疗 1119246.2.4智能农业 11255316.3物联网安全与隐私 11113746.3.1安全问题 11181106.3.2隐私问题 1113640第七章云计算与大数据 1184887.1云计算技术 12100477.1.1技术概述 12100587.1.2技术特点 12250627.1.3应用场景 12278487.2大数据应用 1269617.2.1技术概述 12259147.2.2技术特点 12327657.2.3应用场景 1369277.3云计算与大数据融合 13179157.3.1融合背景 13220787.3.2融合优势 1387177.3.3融合应用 1331178第八章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 13282308.1网络安全策略 13220578.1.1安全风险管理 14259028.1.2安全管理制度 14245808.1.3安全教育培训 14174118.2信息保护技术 14301968.2.1加密技术 14296988.2.2访问控制技术 14299908.2.3安全存储技术 1469138.2.4安全审计技术 1571748.3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15138008.3.1应急响应组织 15295398.3.2应急响应流程 15132478.3.3应急响应资源 15311548.3.4应急响应培训与演练 1532370第九章数字建设 15269639.1政务信息化 1516639.1.1背景与意义 15312349.1.2建设内容 15207629.1.3实施策略 16160949.2政务数据开放 16175639.2.1背景与意义 1635079.2.2建设内容 1633769.2.3实施策略 163489.3政务服务创新 1610529.3.1背景与意义 16308489.3.2建设内容 1756559.3.3实施策略 1715098第十章数字经济发展 171882510.1数字经济现状 1793210.2数字产业培育 171937710.3数字经济发展路径 18第一章数字技术创新概述1.1技术创新背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部门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当前背景下,数字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全球经济转型升级对数字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世界各国纷纷将数字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以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我国也明确提出,要将数字经济作为国家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信息产业内部竞争加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不断上升。在信息技术领域,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大数字技术创新力度。我国信息产业具备良好的创新基础。我国在数字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信息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1.2技术发展趋势在数字技术创新的背景下,以下几大技术发展趋势值得关注:(1)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其核心在于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使计算机具备人类智能。未来,人工智能将在信息产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信息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大数据技术将更加深入地融入各个领域。(3)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通过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集中在云端,实现了资源的弹性扩展和高效利用。未来,云计算技术将继续推动信息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4)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通过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相互连接,为信息产业提供了无限可能。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信息产业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5)5G技术:5G技术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低时延、大连接的特点。未来,5G技术将为信息产业带来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6)隐私保护技术:信息产业的发展,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隐私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成为信息产业创新的重要方向。(7)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安全技术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以应对不断涌现的安全威胁。第二章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1基础设施规划2.1.1规划原则在进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前瞻性原则:规划应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趋势,保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长远发展潜力。(2)协同性原则:规划应与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以及相关行业规划相协同,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3)可持续性原则: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保证基础设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4)安全性原则:规划应充分考虑信息安全,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可靠。2.1.2规划内容(1)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宽带网络、5G网络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速率。(2)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合理布局数据中心,提高数据中心能效和绿色低碳水平。(3)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物联网感知、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全要素体系,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4)云计算基础设施:加强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提升云计算服务能力。(5)大数据基础设施:建立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2.2技术选型与应用2.2.1技术选型原则(1)成熟性原则:选择成熟、稳定、可靠的技术,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支持。(2)先进性原则: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动态,选择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水平。(3)兼容性原则:保证所选技术与现有基础设施相兼容,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2.2.2技术应用(1)网络技术:采用高速、高可靠性的网络技术,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和安全性。(2)数据中心技术:运用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技术,降低能耗,提高数据处理能力。(3)物联网技术:运用物联网感知、传输、处理等技术,实现物联网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4)云计算技术:运用云计算技术,提供高效、可扩展的云计算服务。(5)大数据技术: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数据价值,为行业创新提供支持。2.3安全保障措施2.3.1网络安全(1)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2)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制定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规范网络安全行为。(3)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技能培训。2.3.2数据安全(1)数据加密: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保证数据安全。(2)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保证数据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恢复。(3)数据访问控制:建立数据访问控制机制,防止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2.3.3应用安全(1)应用安全审计: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审计,保证应用系统的安全性。(2)漏洞修复:及时修复应用系统漏洞,防止安全风险。(3)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建立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保证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第三章数据资源管理与利用3.1数据资源整合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资源已成为信息产业部门的核心资产。为了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数据的最大化价值,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数据资源整合的策略与措施。3.1.1数据资源梳理需要对现有的数据资源进行全面的梳理,包括数据来源、数据类型、数据结构、数据属性等。通过梳理,明确各数据资源的价值、特点和用途,为后续整合提供基础。3.1.2数据资源分类根据数据资源的特性,将其分为基础数据、业务数据、专题数据等类别。基础数据包括组织结构、人员信息、设备设施等;业务数据涵盖业务流程、业务指标、业务报表等;专题数据则涉及行业特有的数据类型,如市场调查、竞争对手分析等。3.1.3数据资源整合平台建设构建数据资源整合平台,实现各数据资源之间的互联互通。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1)数据采集与存储:支持多种数据源的接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存储。(2)数据处理与分析:提供数据清洗、转换、整合等处理功能,为后续数据分析提供基础。(3)数据共享与交换:实现数据资源的在线共享和交换,提高数据利用率。3.2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是保证数据资源价值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数据质量管理的策略与措施。3.2.1数据质量评估建立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对数据资源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等指标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发觉数据质量问题,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3.2.2数据清洗与治理针对评估中发觉的数据质量问题,进行数据清洗和治理。数据清洗包括去除重复数据、修正错误数据、填补缺失数据等;数据治理则涉及数据标准制定、数据权限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3.2.3数据质量监控与改进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数据资源进行评估和监控。针对发觉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保证数据资源的质量。3.3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分析与挖掘是数据资源管理与利用的核心环节,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数据分析与挖掘的策略与应用。3.3.1数据分析模型构建根据业务需求,构建适用于不同场景的数据分析模型。包括统计分析、预测分析、关联分析等。同时结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3.3.2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如聚类分析、分类分析、时序分析等,挖掘数据中的潜在价值。结合业务场景,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3.3.3数据可视化展示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数据分析与挖掘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直观展示。帮助决策者快速理解数据,提高决策效率。3.3.4数据驱动决策将数据分析与挖掘成果应用于实际业务,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通过持续优化和改进,提升业务效果,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第四章人工智能应用4.1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推动信息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在算法层面,我国科研团队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我国在芯片、云计算等硬件设施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4.2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产业领域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以下列举几个典型场景:(1)智能制造:通过引入技术,提高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2)智能服务:利用技术,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实现个性化推荐、智能客服等功能。(3)智能交通:运用技术,优化交通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交通发生率。(4)智能医疗:利用技术,辅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4.3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构建是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1)政策支持:应加大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方面。(2)技术创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3)产业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应加强合作,实现资源整合,推动产业快速发展。(4)人才培养: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5)市场拓展: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国际影响力。第五章5G技术应用5.15G网络建设5G网络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优势,成为数字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5G网络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果,截至2023,5G基站建设数量已超过100万个,5G网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在5G网络建设中,我国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包括加大投资、优化频谱资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等。我国运营商也在积极布局5G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质量。5.25G应用案例分析5G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以下为几个典型的5G应用案例分析:(1)工业互联网:5G技术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实现了设备间的实时数据传输,提高了生产效率。例如,某制造企业利用5G网络实现了设备故障预测,降低了生产成本。(2)智慧医疗:5G技术为远程医疗、智能诊断等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某医院利用5G网络实现了远程手术,为患者提供了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3)智慧交通:5G技术为无人驾驶、车联网等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有助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交通发生率。某城市利用5G网络实现了无人驾驶公交车运行,提升了城市公共交通水平。5.35G产业发展策略为推动5G产业发展,我国和企业应采取以下策略:(1)政策扶持:继续加大对5G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2)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5G技术持续创新,提升我国在5G领域的国际竞争力。(3)产业链协同: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推动产业链整体发展,提高我国5G产业的市场份额。(4)市场拓展: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广5G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5)人才培养:加强5G人才培养,提高我国5G产业的人力资源水平。第六章物联网应用6.1物联网技术架构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其技术架构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物联网技术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6.1.1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技术架构的基础,主要负责采集和识别各种信息。感知层设备包括传感器、摄像头、GPS等,它们可以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声音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网络层。6.1.2网络层网络层是物联网技术架构的核心,主要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平台层。网络层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有线通信、短距离通信等,如WiFi、蓝牙、LoRa、5G等。6.1.3平台层平台层是物联网技术架构的高级层次,主要负责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平台层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应用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6.1.4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技术架构的最高层次,主要负责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各个行业。应用层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6.2物联网应用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6.2.1智能家居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如空调、电视、照明等)连接起来,实现远程控制、智能调节等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6.2.2智能交通智能交通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与道路、车辆与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率。6.2.3智能医疗智能医疗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为医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6.2.4智能农业智能农业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实现自动化灌溉、施肥等作业,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6.3物联网安全与隐私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以下从两个方面探讨物联网安全与隐私:6.3.1安全问题物联网安全问题主要包括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设备安全涉及到硬件设备的安全防护,如传感器、网关等;网络安全关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如加密、身份认证等;数据安全则关注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过程中的安全。6.3.2隐私问题物联网技术涉及到大量个人隐私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如何保护用户隐私成为关键问题。隐私问题主要包括数据泄露、数据滥用等。为保障用户隐私,需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数据加密,防止数据泄露;(2)建立完善的数据访问权限管理,限制数据访问范围;(3)对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进行监管,防止数据滥用;(4)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物联网企业行为。第七章云计算与大数据7.1云计算技术7.1.1技术概述云计算技术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和高效利用。云计算技术具有弹性伸缩、按需分配、成本节约等特点,为信息产业部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7.1.2技术特点(1)弹性伸缩:云计算技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动调整计算资源,满足业务发展需求。(2)高可靠性:通过多节点冗余和分布式存储,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低成本:云计算技术采用按需计费模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4)易于维护:云计算平台提供统一的管理和监控,降低运维成本。7.1.3应用场景(1)企业信息化: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2)政务服务:云计算技术为部门提供高效、稳定的政务服务解决方案。(3)智慧城市: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城市各个领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7.2大数据应用7.2.1技术概述大数据应用是指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处理,发觉数据背后的价值,为信息产业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业务创新。大数据技术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样、处理速度快等特点。7.2.2技术特点(1)数据量大:大数据涉及的数据量通常在PB级别以上,对存储和计算能力提出较高要求。(2)类型多样:大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涉及多种数据源。(3)处理速度快:大数据技术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7.2.3应用场景(1)金融行业:通过对客户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和风险控制。(2)医疗行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3)物联网: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物联网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7.3云计算与大数据融合7.3.1融合背景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旨在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实现计算能力和数据价值的最大化。信息产业部门对计算资源和数据需求的不断增长,云计算与大数据融合成为必然趋势。7.3.2融合优势(1)提高计算能力:云计算技术为大数据处理提供强大的计算资源,提高数据处理速度。(2)降低成本: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大数据存储和计算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企业成本。(3)增强数据安全性:云计算平台提供多层次的数据安全保障,保证大数据安全。7.3.3融合应用(1)数据挖掘: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大数据的快速挖掘和分析,为业务决策提供支持。(2)人工智能:利用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开展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3)行业解决方案:结合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为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第八章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已成为信息产业部门行业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重要环节。本章将从网络安全策略、信息保护技术以及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三个方面展开论述。8.1网络安全策略8.1.1安全风险管理网络安全策略的核心是安全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安全目标:根据业务需求,制定网络安全目标,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保护关键信息资源。(2)安全风险评估:对网络系统进行定期的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为制定安全策略提供依据。(3)安全策略制定: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策略,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8.1.2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保证网络安全策略的有效执行。主要包括:(1)制定网络安全政策:明确网络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和措施。(2)建立健全安全组织:设立网络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网络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3)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网络安全责任,保证安全策略的落实。8.1.3安全教育培训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主要包括:(1)开展安全培训:定期组织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2)安全意识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8.2信息保护技术8.2.1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保护信息传输安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和混合加密等。8.2.2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用于限制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访问权限,保证信息资源的合法使用。主要包括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8.2.3安全存储技术安全存储技术用于保护存储在物理介质上的信息,主要包括数据加密、磁盘加密、安全存储设备等。8.2.4安全审计技术安全审计技术用于对网络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和记录安全事件,为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提供依据。8.3安全事件应急响应8.3.1应急响应组织建立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工作。8.3.2应急响应流程制定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流程,明确应急响应的各个环节,包括事件报告、事件评估、应急响应、恢复重建等。8.3.3应急响应资源储备必要的应急响应资源,包括技术支持、人员、设备等,保证安全事件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8.3.4应急响应培训与演练定期开展安全事件应急响应培训与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效率。第九章数字建设9.1政务信息化9.1.1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政务信息化已成为提升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政务信息化旨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进而实现职能的转变。9.1.2建设内容(1)基础设施升级:加快政务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务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2)业务系统整合: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政务协同办公能力。(3)数据资源整合:建立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4)信息安全保障:加强政务信息安全防护,保证信息安全。9.1.3实施策略(1)明确责任分工:明确各部门在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责,保证工作顺利进行。(2)制定实施计划:制定政务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和分阶段实施计划,保证项目按期完成。(3)技术创新与应用:积极引入新技术,提高政务信息化水平。9.2政务数据开放9.2.1背景与意义政务数据开放是指将所掌握的公共数据资源向公众开放,以提高透明度,促进社会创新和经济发展。政务数据开放有助于推动职能转变,提升治理能力。9.2.2建设内容(1)数据资源梳理:梳理各部门所掌握的公共数据资源,明确数据开放范围。(2)数据开放平台建设:构建政务数据开放平台,提供数据查询、API调用等服务。(3)数据质量保障:保证开放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4)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开放数据的过程中,保证数据安全和公民隐私不受侵犯。9.2.3实施策略(1)建立健全制度:制定政务数据开放政策、规定和标准,明确各部门职责。(2)加强技术支持:引入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提高数据开放的质量和效率。(3)开展宣传培训: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务数据开放的认识和应用能力。9.3政务服务创新9.3.1背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