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合格演练测评(七)(人口)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正确率:__________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下图为某国家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1.图示国家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平原人口少,山区人口多B.纬度越低,人口密度越小C.北部人口稠密,南部人口稀疏D.空间分布不均衡,沿海多于内陆2.影响该国家人口密度分布的干脆因素是()A.矿产资源 B.城市分布C.社会经济 D.自然环境解析:第1题,依据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国家人口分布不均衡,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内陆地区,而不是北部人口稠密,南部人口稀疏,C错误,D正确。依据河流分布状况和经纬度范围可知,图示国家内陆地区多山地高原,沿海有平原分布,平原人口多,山区人口少,A错误。图示人口分布与纬度凹凸没有明显的相关性,B错误。故选D。第2题,依据影响人口分布的干脆因素推断,图示国家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的干脆缘由是产业密集,经济比较发达,C正确。该国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城市分布、自然资源不是人口集中沿海地区干脆缘由,故选C。答案:1.D2.C下图为“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更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3.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河流 D.土壤4.该区域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3题,读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更曲线图可知,当地海拔高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数较低,海拔低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数较高,因此该图反映了地形是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A符合题意。图中信息不能反映气候、河流、土壤是影响当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解除B、C、D。故选A。第4题,读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更曲线图可知,图中①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低于1,②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大致为1,③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变更大,大约平均为3,④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量大于4,该区域地势低平,接近河流,水源丰富,因此该区域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④,D符合题意,解除A、B、C。故选D。答案:3.A4.D下图是俄罗斯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5.图中的人口主要分布在()A.东北部 B.西北部C.东部 D.西南部及南部6.影响图中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纬度 B.海陆位置C.地形 D.水源解析:第5题,读俄罗斯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可知,西伯利亚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及南部,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北部的北冰洋沿岸地区纬度高,气温低,不相宜人口居住。故选D。第6题,俄罗斯领土宽阔,各地区气候有很大的差异。东欧平原气候比较温柔,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这里。海陆位置、地形和水源都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但是影响图中地区(天气寒冷)人口分布主要是温度因素,而温度主要由纬度确定,影响图中俄罗斯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是纬度。解除B、C、D,故选A。答案:5.D6.A闻名学者邦奇等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口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分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南亚大陆、欧洲大陆、北美东部大陆。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据此,完成7~8题。7.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大陆最可能是()A.①是南亚大陆②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③是北美东部大陆④是欧洲大陆B.①是欧洲大陆②是北美东部大陆③是南亚大陆④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C.①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②是南亚大陆③是欧洲大陆④是北美东部大陆D.①是北美东部大陆②是欧洲大陆③是南亚大陆④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8.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A.西半球比东半球多B.中纬度比高纬度多C.南半球比北半球多D.高原、山区多解析:第7题,结合经纬度,分析各人类大陆位置与轮廓,可推断出①是北美东部大陆,②是欧洲大陆,③是南亚大陆,④是东亚和东南亚大陆,D正确,A、B、C错;故选D。第8题,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从图中可看出,中纬度人口比高纬度多,B正确;图中②③④都位于东半球,东半球人口分布多一些,A错;①②③④都在北半球,北半球比南半球多,C错;总体而言,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D错。故选B。答案:7.D8.B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人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因子之一,在省际间迁移流淌已成常态。下图为“我国某省不同年份迁往主要目标省(市、区)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9~10题。9.该省最有可能是()A.江西省 B.贵州省C.安徽省 D.黑龙江省10.该省人口迁出状况主要体现了()①空间的邻近性②环境的整体性③区域的差异性④区域的相像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第9题,依据图上信息,该省从1995年到2015年之间,前往辽宁省、北京市、山东省的人口最多,其次是天津、河北等,可以看出,该地区应当位于北方地区,且非常接近辽宁省。江西省位于南方地区,A项错误。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B项错误。安徽省位于中部地区,离辽宁较远,C项错误。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靠近辽宁、北京等地,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选D。第10题,该省的人口迁出状况,从图上可以看出,是以接近的地区为主,所以体现了空间的接近性,①正确。其次大量人口去往北京、山东,去接近的吉林却相对较少,说明有经济发展等因素,即区域的差异性,③正确。迁往辽宁人较多,迁往吉林的人较少,体现不了环境的整体性,并且黑龙江与山东、北京等地相差较大,体现不了区域的相像性,②④错误。A、C、D项错误,B项正确。故选B。答案:9.D10.B下图示意安徽省2012—2025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及户籍常住比(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比值)的变更。据此,完成11~12题。11.图示期间安徽省()A.人口迁移以净迁入为主B.常住人口数量多于户籍人口数量C.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D.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距缩小12.安徽省户籍常住比呈下降趋势的主要缘由是安徽省()A.户籍制度调整B.生态环境改善C.生育政策变更D.就业机会增加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2012—2025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相比,常住人口始终小于户籍人口,说明人口向外流淌,A错误。人口迁移常住人口数量始终少于户籍人口数量,B错误。由于人口向外流淌,且流出的人口大多是青壮年,老年人口比例应当是增加的,C错误。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数量差距在渐渐缩小,D正确。故选D。第12题,由图可知,户籍常住比呈下降趋势,说明常住人口增加,出现劳动力回流现象,而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所以是安徽省就业机会增加,吸引劳动力回流,D正确。故选D。答案:11.D12.D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此,完成13~14题。13.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A.东北部 B.南部C.中西部 D.西部14.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更的主导因素可能是()A.经济 B.交通C.文化 D.教化解析:第13题,据图可以推断,三个最粗的箭头,即迁移人口数量最大的箭头,从三个不同地区指向了南部地区,说明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南部,故B正确,A、C、D错误。第14题,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中主要的,常常起作用的因素,哪个地方发展速度较快,供应的就业机会就会较多,就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南部新兴企业的发展曾经吸引大量人口迁入,随着人员的渐渐饱和,以及西部的发展,南部地区净迁入变小,西部也由净迁出,变为净迁入,所以影响美国本土人口迁移变更的主导因素可能是经济,故A正确。交通、文化、教化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但是材料中没有明显的提示内容,故B、C、D错误。答案:13.B14.A读江苏省江阴市各种资源可承载规模上限(单位:万人)示意图,完成15~16题。15.影响江阴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A.水资源 B.能源C.水环境 D.大气环境16.为了提高江阴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下列措施效果最明显的是()A.改善城市水环境B.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C.扩大对外开放程度D.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解析:第15题,据图可知,水环境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上限为300万人,小于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大气环境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上限,因此影响江阴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环境。C正确。故选C。第16题,制约江阴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环境,故改善城市水环境对提高江阴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效果最明显。而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效果都不如其明显。A正确。故选A。答案:15.C16.A下图为不同气候区世界人口容量测算柱状图。读图,完成17~18题。17.图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A.社会经济 B.地形C.生产技术 D.生物资源18.按图中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 D.沙漠气候解析:第17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制约一个区域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读图可知在图中所示的三种气候类型区域中,热带雨林气候的生物资源是最丰富的,其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值也是最高的,因此可知图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生物资源,D正确,A、B、C错误。故选D项。第18题,读图可知热带雨林气候区的人口合理密度和人口合理容量远高于图中其他气候区,但现实状况是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稀有,所以热带雨林气候是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A、B、D错误,C正确。故选C项。答案:17.D18.C读美国本土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单位:人/平方千米),完成19~20题。19.美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潜力指数较高的主要缘由是()A.土壤肥沃 B.气候相宜C.军事部署 D.工业发达20.图中A地区人口潜力指数较低的主要缘由是()A.地形坎坷 B.开发较早C.光热条件差 D.矿产资源短缺解析:第19题,美国东北部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气候不相宜,B错。但该区资源丰富、水源足够、交通便利,形成了美国重要的工业区,工业发达,经济发达,所以美国东北部地区人口潜力指数较高,D对。土壤肥沃、军事部署,不是东北部地区人口潜力指数较高的主要缘由,A、C错。故选D。第20题,由图可知,图中A地区地处落基山脉山区,地形坎坷,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口潜力指数较低,A对。B、C、D错。故选A。答案:19.D20.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淌人口达2.21亿人。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材料一我国1982—2010年流淌人口数量统计图。材料二八大经济板块汲取的流淌人口占全国流淌人口比重(单位:%)表。地区2005年2010年东北地区6.956.20北部沿海11.9713.22大西北地区3.134.13黄河中游地区7.9811.14大西南地区10.9813.53长江中下游地区9.7111.01东部沿海地区20.5819.85南部沿海地区28.7020.91(1)据材料一,分析1982—2010年间我国流淌人口的数量变更特点。(6分)(2)据材料二,说出全国八大经济板块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该地区人口大量流入带来的影响。(8分)(3)2005—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汲取的流淌人口比重逐年增加,试分析其缘由。(6分)解析:第(1)题,要分时间段分析。结合图表数据可知,1982—2010年间我国流淌人口的数量变更特点为流淌人口数量及其占全国人口比重持续增长。1990年之前流淌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每年的增幅相对较小;1990年之后流淌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数量每年的增幅明显变大。第(2)题,为影响类试题,此类题目要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分析。结合题目数据可知,全国八大经济板块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南部沿海地区。大量的人口涌入南部沿海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加社会活力;促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不利影响:其实就是城镇化问题,即产生交通问题、城市环境、住房惊慌以及就业、治安等社会方面的问题。第(3)题,我国中西部地区汲取的流淌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主要从政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转移的角度分析。答案:(1)流淌人口数量及其占全国人口比重持续增长;1990年之前流淌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每年的增幅相对较小;1990年之后流淌人口的数量和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数量每年的增幅明显变大。(2)南部沿海地区。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加社会活力;促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等。不利影响:产生交通问题、城市环境、居住问题以及就业、治安等社会方面的问题等。(3)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材料一见下表。表1某地区将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耕地/公顷森林面积/公顷淡水/立方米0.10.12000表2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人口/万面积/平方千米耕地/平方千米森林面积/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立方米620022万8万7.5万5105亿材料二依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料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预料将削减133万公顷,新增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1)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__________,森林面积________________,淡水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排水系统施工劳务协议
- 产业合作发展协议
- 小学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 安全防护措施采购合同
- 油漆涂料销售合同
- 小学生欺凌预防:和谐校园氛围与互助教育
- 手动叉车安全使用
-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平面形态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阿坝职业学院《移动设备开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陇东学院《跨境电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数据结构》课件(完整版)
- 脱硫专业技术比武题
- 虚拟现实的构建毕业论文
- 第二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
- 500kv变电站构架吊装施工方案(21页)
- ISO22000标准培训
- 《立体裁剪》实训指导书
- 六西格玛绿带题库
- 岛津gc2014 gcsolution培训教材
- 年龄更改申请书
- 自动计算空调水管及冷量管径对应表-office2010以上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