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粤联合体2025届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闽粤联合体2025届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闽粤联合体2025届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闽粤联合体2025届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闽粤联合体2025届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闽粤联合体2025届高考历史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沿海走私的现象在整个明代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态这反映出当时1民间商人出远洋。载货径赴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贩卖。2沿海官兵私自造人或役使军士带货到国外从事走私贸易。3出使外国的官员载运私货或夹带商人至国外走私。4沿海民众与海盗勾结向国外贩卖商品。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海禁政策未真正实行C.海外贸易的范围扩大 D.传统手工业优势明显2.中国古代疫灾多发,全国各地有许多关于修建和祭祀药王庙或瘢疹庙的记载:这些庙里供奉的主要是神农、扁鹊、华佗、孙思邈、钱乙等历代名医。《平度州志》载:药王庙“道光十一年州人共修。”《寿张县志》载:“瘢疹庙在城东南一里,小儿生瘢疹者。多以礼谢,灵验”。这体现了A.道教成为主流信仰 B.政府重视宗庙的修建C.中医研究水平先进 D.普通民众的心理诉求3.如图“阳台对话”(1973年,美苏首脑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4.据《太祖实录》记载,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官员共4117人的政绩,其中擢升者435人,复职者2897人,黜降者471人,罪罚者171人,免职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A.重视对地方的掌控 B.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C.监察制度比较成熟 D.官员腐败情况比较严重5.周平王死后,其孙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随后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据此可知A.天下共主权力格局发生变动 B.诸侯国与王室矛盾不可调和C..尊卑等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D.传统宗法血缘关系趋向瓦解6.国际格局变化的基础是经济实力变化。引发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国际格局变化的主要新兴力量是A.德日美 B.英法美C.英苏美 D.中美苏7.王阳明的重要弟子王畿认为宦官“并生天地间,是非利害之心未尝不与人同”,他在嘉靖年间“纂辑历代中官传,得其善与恶若干人,录为《中鉴》”,希望以此能使得宦官“回心向主,比之外廷献替,功可百倍”。此书在万历年间成为宦官教育的读本。材料表明~A.王阳明心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B.明王朝对宦官的教育日益重视C.士大夫通过宦官间接影响皇权 D.宦官对政治生活影响越来越大8.如表为1912—1920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海关两)。表中数据变化说明年份191219131914191519161917191819191920数值58057517979999858998146682346384203587168577682541520174724036819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经磨难B.实业救国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潮C.国内外政局的变动影响经济发展D.近代中国工业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9.画面中的英国正在意图脱离的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 B.欧盟 C.北约 D.WTO10.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两汉时期农业就达到精耕细作水平,在此起关键作用的是农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这些“发明和改进”包括①出现曲柄锄和耧车②发明了铁铲和铁锄③从耦犁到一牛挽犁④从直辕犁到曲辕犁A.①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④11.战国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的优势,下令全国推行胡服、教练骑射。北魏孝文帝下令全国“禁胡服”。对两者理解正确的是A.易服目的是营造改革氛围 B.客观上推动民族文化认同C.出发点在于实现民族交融 D.有力推动了国家统一进程12.《汉书·食货志》记载:“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宋代户口登记为主户和客户,客户指自己无田,租种地主土地者。明代地租形态由以分成租为主发展到以定额租为主,地主的干预减少。这说明中国古代A.赋役制度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长工、短工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C.租佃关系不断发展 D.自耕农经济的演变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珍珠港事件后,日本曾一度在太平洋战场上占据主动,从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5月底,日本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的广大地区,并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和英国远东舰队。然而,由于日本将战线拉的过长,人力、物力资源十分窘迫,相反美国所具有的巨大经济潜力,使美国的军事力量迅速得到了恢复。1942年初开始,美国以四艘航母为基础加大了对日军太平洋基地的轰炸,战场形势逐渐变得对日本不利。1942年5月,日本大本营为了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派出一支庞大舰队进攻美军驻守的中途岛,引诱美国海军出来决战。美军则早已获得日军进攻中途岛的情报,集中兵力对日本舰队进行了伏击,日军遭到了重创。此后,日军丧失了在战争初期夺得的海、空控制权以及战略进攻能力,转而采取守势。——摘编自杨泽伟《20世纪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中途岛海战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途岛海战的影响。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中后期,传统的崇俭黜奢的消费观念受到冲击,新的消费观不断涌现。这种社会风气从俭而奢的记载,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当时南北各地所普遍存在的。既承认这种社会风气的变化,展现出一股活泼、开朗、新鲜的时代气息,又指出“消费和积累的不平衡”对扩大再生产的负面影响。城市风气逐步由淳朴转为奢靡,商贾地主奢侈腐化,这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尤为突出,江南城市的高消费以奢侈品消费为大宗,与乡村的低消费形成强烈的反差。上至皇室下至民间竞相奢靡,对明代的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摘编自张邦建《明代中后期消费的特点及消费观的变化》材料二17、18世纪,社会各阶层奢侈消费经济逐渐兴起,随着贸易大发展和财富的积累,大量金钱被投入到时尚奢侈品消费当中。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这样描绘当时的英国社会:“人口众多,国家富裕,物质产品丰富多样,人们的生活更加奢侈,每个人都出手阔气。”与16世纪不同的是,17、18世纪英国消费竞争的主体主要是个人,消费竞争是为了展示个人的地位和荣誉。——摘编自吴冠中《现代消费社会的起源:17、18世纪英国消费问题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普遍存在社会奢侈消费风尚的原因,并简析其积极意义。(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和17、18世纪英国奢侈消费风尚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的差异,并简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我国传统对外贸易的产品主要是丝绸和瓷器等,明代走私贸易基本是中国产品向外输出,反映了我国传统手工业产品在当时具有较强争力,故D项正确;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海禁政策的实施助推沿海走私贸易发展,排除B项;题干无法体现明代海外贸易的范围扩大,排除C项。故选D。2、D【解析】

由材料可知,各地修建和祭祀药王庙或瘢疹庙,主要是祈求他们所供奉的神医的普济或保佑,以达到免灾免疫的目的,这是普通民众对疫灾流行所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通过民间信仰习俗,祈求神的庇护来安慰自己,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药王庙和瘢疹庙属于民间信仰场所,而不是宗庙,由材料“州人共修”等信息也无法说明政府重视,故B项错误;修建和祭祀药王庙或瘢疹庙无法体现中医研究水平,排除C项。3、B【解析】

材料中美苏两国首脑在1973年进行亲切交谈,结合当时冷战的背景可知这一时期双方关系开始趋向缓和,B正确;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A排除;冷战格局的终结是在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C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美苏之间的关系,与多极化世界无关,D排除。故选B。4、A【解析】

明太祖对数千名地方官员进行考核、擢升、黜降等做法,体现了明朝初年国家重视对地方的掌控,A项正确;明太祖并未扩充地方官僚队伍,没有使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B项错误;“监察制度”成熟和官员腐败情况严重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CD两项错误。5、A【解析】

由材料“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可知,周天子的权威已不如从前,天下共主的权力格局已经发生变动,故选A;战争之后,郑国还是派人去“慰问”周王的,这说明两者之间的矛盾没有到达不可调和的地步,排除B;周桓王在位时间为春秋早期,尊卑等级秩序确实受到了冲击,但没有到达非常严重的程度,排除C;与C项同理,D项存在程度夸大的问题,不适用于春秋早期,排除。6、A【解析】

德国和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德国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广泛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迅速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故A符合题意;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有广阔的的殖民地,对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积极性不高,法国小农经济和小企业大量存在,国内市场狭小,限制了工业新装备和新技术的采用,加之普法战争战败后的割地赔款,在资金和资源上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故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故BC不符合题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有限,而苏俄或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7、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王畿认为宦官与常人同,而且辑录历代善恶宦官,“希望以此能使得宦官‘回心向主,比之外廷献替,功可百倍’”可知,士大夫希望通过宦官间接影响皇权,选项C正确;程朱理学是官方正统思想,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士大夫的主张,排除B;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8、C【解析】

1912—1914年增长较快是受中华民国成立的影响;1915—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机械净进口整体呈下降趋势,到1918年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回升,1919—1920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攀升,充分说明一战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了1912—1920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情况,只能反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某个阶段,不能反映民族工业发展的全貌,也无法说明“历经磨难”,排除A项;实业救国思潮在表格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1912—1920年中国机械净进口值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无法说明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的比较,排除D项。9、B【解析】

画面中的旗帜是欧盟的会旗,故英国正在意图脱离的国际组织是欧盟,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10、B【解析】发明了铁铲和铁锄是春秋时期出现,排除②;曲辕犁是隋唐时期出现,排除④,选择B正确。11、B【解析】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及孝文帝汉化改革都在客观上推动民族文化认同,B正确;易服目的和出发点是巩固统治,排除A、C;赵武灵王的改革主要是为了维护北部边疆,孝文帝改革激化了矛盾,引起兵变,因此D排除。12、C【解析】

根据材料“客户指自己无田,租种地主土地者”“发展到以定额租为主,地主的干预减少”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地租发展为定额租,地主减少干预,从中国古代租佃关系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看出租佃关系不断发展,C项正确;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赋役制度改革,但没有体现农民积极性提高,A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租佃关系,主户和客户关系,没有体现长工、短工的人身依附关系,B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租佃关系的发展,不是自耕农经济,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美国的军事力量逐渐恢复,战场形势逐渐不利于日本;试图解除美军舰队对日本的威胁;中途岛战略地位重要;引诱美国太平洋舰队出海决战,而日本即可以优势力量将美军舰队歼灭;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国际形势对日本不利。(2)日本海空军损失惨重,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美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解析】

(1)据材料“美国所具有的巨大经济潜力,使美国的军事力量迅速得到了恢复。1942年初开始,美国以四艘航母为基础加大了对日军太平洋基地的轰炸,战场形势逐渐变得对日本不利”可知美国的军事力量逐渐恢复,战场形势逐渐不利于日本;根据材料“1942年5月,日本大本营为了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派出一支庞大舰队进攻美军驻守的中途岛,引诱美国海军出来决战。”结合所学可以从试图解除美军舰队对日本的威胁;引诱美国太平洋舰队出海决战,而日本即可以优势力量将美军舰队歼灭;另外还可以根据当时历史背景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国际形势对日本不利方面分析回答。(2)据材料“美军则早已获得日军进攻中途岛的情报,集中兵力对日本舰队进行了伏击,日军遭到了重创。此后,日军丧失了在战争初期夺得的海、空控制权以及战略进攻能力,转而采取守势。”结合所学从日本海空军损失惨重,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美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等方面分析。14、(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工商皆本思想的影响。意义:有利于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冲击封建传统观念,是对理学家禁欲主义的批判;一定程度促进民众思想解放,推动新思想出现;一定程度反映明朝市民阶层的觉醒。(2)差异:中国:城乡消费差异性,限制了国内市场的发展;消费和积累的不平衡影响了扩大再生产(地主、商人将资金用于购置田地,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英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