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六国论》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16-2《六国论》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16-2《六国论》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16-2《六国论》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16-2《六国论》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①非兵不利战不善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④暴霜露斩荆棘⑤薪不尽火不灭⑥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学生活动2:杜牧在阿房宫赋里说,灭六国者六国也,六国不爱其人,所以不足以抵抗秦国。而苏洵却认为,六国灭亡原因在于贿赂秦国,同样是六国灭亡,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观点?结合六国灭亡真实的历史,你更认同哪一个观点?或者说你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1.比较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观点与三国割地事实,思考六国破灭真的弊在赂秦吗?六国割地事实六国战败事实前290年韩国割让武遂给秦国前280年楚国割让汉北及上庸给秦国前275年魏国割让南阳给秦国前273年魏国割让南阳给秦国前293白起将兵,败魏师韩师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级,虏公孙喜,拔五城。前289伐魏,至轵,取城大小六十一前278秦拔郢,烧夷陵前276秦武安君伐魏,拔两城前248秦将王龁攻韩国上党诸城,悉拔之前244秦将伐韩,取十二城2.齐人勿附于秦,良将犹在,结合合纵连横战略,分析战国局势变化,了解齐国依附秦国以及李牧被杀的真相秦灭六国的战略战策:连横(让六国联合依附强国制衡其他国家)远交近攻:结交远方的国家,进攻近处的国家。先近后远合纵连横:初期的合纵连横,战国时期,齐赵燕、韩楚魏和秦七国并立。到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于是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并弱国。连横则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非己方阵营的国家。所以,最初的合纵与连横变化无常。合纵既可以对齐,又可以对秦;连横既可以联秦,也可以联楚,这就是所谓“朝秦暮楚”。后来的合纵连横,秦国不断强大,成为东方六国的共同威胁。合纵变为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连横表现为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以求苟安。秦国的连横旨在破坏六国的合纵,孤立各国,各个击破。把合纵玩得溜的要苏秦,苏秦在公元前287年联合五国攻秦,使秦昭王被迫废除帝号。而连横玩到极致的要数苏秦的师弟张仪,二人同时拜鬼谷为师。张仪提出“连横”术,以破解苏秦的“合纵”术。按照韩非子的说法:“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张仪发现,六国虽合纵,但国力不同,利益不同,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外部压力就会团结,无外部压力就会相互攻伐。于是找到合纵最薄弱的一环——魏国。秦国攻占了魏国的蒲阳之后,张仪说服秦惠文王把蒲阳归还给魏国,让公子华到魏国做人质。并对魏王说:“秦王对魏国这么好,怎么可以无礼呢?”于是,魏国就把上郡送给了秦国。感觉就像我抢了你一件东西,你拿另外一件东西来换,还要心怀感激。后来,张仪辞去秦国相,到魏国做了国相。当然是做秦国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