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教学实录一、片言居要师:陆机在《文赋》中曾说:“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即用简短的句子概括出的要领就可成为全篇的警句。这些警句使文章具有思想深度,闪烁着哲理的光泽。大家能从《师说》中找出几条警策之语吗?生:开篇就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生:第1段结尾:“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生:第3段开头“圣人无常师”,结尾处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师:文章中还有一处“是故”,它是——生:“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这些都是警策之语,使人警醒,鞭策人前行。我们来聚焦这些句子,请大家按照它们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逐一赏析,赏析时先翻译再解读。(生思考)生:“古之学者必有师”,即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必有师”,表明韩愈的态度很坚决,观点很鲜明。师:这里的“学者”古今意义不一样,今天的学者指做学问的人,古代泛指一切求学的人。“古之学者必有师”,借古立论,开宗明义,字字铿锵,开篇就严肃庄重,令人警醒。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这句话对老师职能的解说非常全面。师:这句判断的确精警,尤其让我们这些从教者叹服,告诉我们教师首在育人立人。你的翻译很好,若能将“老师"改为“教师"更好,因为前者是敬辞,后者是中性词,代表一种职业。当然那个时候,教师传道授业之“道业"和今天内容不太一样。再看下一句!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龄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韩愈对从师的标准作了精准的概括,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不强调地位与年纪,即谁懂得道,谁就是老师。师:这个警策之语非常了不起!古代特别强调尊卑有别,而这句话突破了年龄与地位的藩篱,唯“道”为师。这里的“道"是儒家之道,唯“道"为师,关键是内心有从师向学的意念。生:只要有心向学,那么老师就无处不在。师:对!不仅无处不在,而且无时不在。生:我来说"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这句话。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原因吧?这个原因就是圣人从师学习,愚人却耻于从师。生:韩愈以是否从师学习来划分圣人、愚人,很可贵。师:文章有这么多警句,是怎么样串联成文的呢?(生思考讨论)生:都是围绕从师学习的核心。师:对,一言概括,即“是古、非今、宜学古”,那韩愈的警句为什么这么多?其实是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所以警句的背后是作者广泛的从师学习,是深厚的积累与学养。生:老师,韩愈又是向谁从师学习的呢?师:问得好,韩愈自幼失怙,其兄韩会抚养成人,他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勉励。十三岁时就能写文章,十九岁时到京师长安。当时长安独孤及、梁肃学问最为深奥,受人推崇。韩愈与他们交往学习,锐意钻研,文震京师。韩愈从师学习的对象很广,小时刻苦读书,所读之书的作者就是他的老师,不限于当面求教的独孤及、梁肃。他推崇古文,那么秦汉古文的作者不也是他的老师吗?文中警句“圣人无常师"就是学习得来的,是化用《论语》中子贡之言“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他不就跟随子贡学习了吗?师:当然“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还需要勇气,找一找文章中表现当时学习风气的句子。生: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被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韩愈的这些警句就是对当时流俗的抗衡,在如此“唐风”下,韩愈高标师道,而且身体力行,“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这些警句是人格的宣言,众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我们来齐读这些警句,向韩愈致敬。二、韩愈记错了吗上海市扬子中学陆建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却这么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韩愈记错了吗?如果不是无意的记忆错误,那么会不会是作者有意为之?我试着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学生有些争论,但都只是推测,缺乏有说服力的依据。于是,我提了个建议:不妨把两个“子曰”分别嵌入原文,以作比较。两位学生朗读了以下句子:①郊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②郊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两句相较,差异在于多了一个“则”字,少了一个“焉”字:就这两个虚词之差,却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学生的脸上现出有所发现却又莫名所以的神情。“'焉’是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语气。”有学生尝试从“焉”字的用法上寻找突破口。“很好,那么,你觉得以'焉’收束的语句给人什么样的感受?”我顺着他的思路往下追问。“好像挺平淡的。"他有些犹疑,不很肯定。“以单独一个句子为例,不容易看出它的特性来,我们多举几个例子来体会体会。"我发动大家一起寻找以“焉”结尾的陈述句。学生很快从最近学过的课文和练习中找出几个例句,如“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六艺从此缺焉”,“如果我们把'焉’换成"哉”,或者是'耶”,效果一样吗?”我继续追问。“很不一样!”学生马上得出了结论。有位学生还用比喻来表达感受:“·哉’如白干一般热烈,'耶’如陈醋一样酸刻,‘焉'就像清水,温和而平静。”“是的,在没有标点的古文中,‘焉’甚至仅表示这一句和下一句的分界而已。“我继续补充,“不过,和很多语气词不同的是,‘焉’还经常作为兼词。”“老师,我觉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焉’可以理解为兼词‘于此’,表示在三个人里就有值得学习的老师。”一位学生举手发言。“我觉得韩愈在这里不是想强调择师的范围。“有学生反对。“那么,韩愈想强调什么呢?”“删除"焉”,增加了'则’,‘则’有表肯定和判断的意味,因此,我感觉重点落在了‘必'字上,强调的是师者无处不在的必然。由此就直接推出下文'是故’所说的师生观。"经过一番思考,有位学生郑重发言。“这个句子中连续使用两个'不必’,”一位学生有了新发现,"也就是说,在连续的两个句子中,韩愈一下子说了三次"必"或'不必’,语气非常果断,不容置疑,简直没有商量的余地。"“不止三次。"另一位学生急切地说,“文章开头就亮出了一个"必’字。古之学者必有师’,韩愈开门见山,态度严肃,开篇定下的观点掷地有声,没有回旋余地。”我没有想到学生们由“焉”开始“咀嚼”到了“必”,“如此说来,韩愈此文以'必’字开篇,又在文末以'必’字收束,他为什么这样语气铿锵,言辞决然呢?"“我认为可以从时代背景来理解。”一位学生站起来发言,“文中多次感叹'师道之不复’可以想见在韩愈所生活的中唐时期,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有多么浓烈!对这样的风气,韩愈深恶痛绝,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是以鲜明的态度给当时拒绝从师的士大夫以迎头痛击。”“我想补充一下。"另外一位学生紧接着刚才的分析,“韩愈提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师生观,在当时应该是石破天惊的观点,甚至有悖于伦理纲常,会被认为是'狂人'。而韩愈就是以连续的'必’与"不必’,强调观点的无须争辩、不可辩驳。我觉得,站在时人的角度看,韩愈就是'狂’;站在我个人的角度看韩愈确实伟大。”很多学生纷纷点头,有人开始翻看《导学手册》上的补充资料,用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语句评价说:“面对强悍又顽固的士大夫之族,韩愈有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有种绝不向世俗低头和妥协的骨气。"“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认为,在这场关乎'文'与'道'的拯救运动,虽然许多贤臣能者都努力和尝试了,但最后只有在韩愈手中才获得了成功,这也是韩愈自身的人格魅力使然。那么,同学们,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韩愈记错了吗?"补充苏轼的观点后,我又把学生引向了课始的疑问。学生们推举一位代表发言:“原句舒缓从容,改句干净利落。选择舒缓还是利落,取决于韩愈在此处文意和语气的需要。而在这个部分,韩愈提出的师生观无疑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它需要作者有振臂高呼的气势和不容置疑的态度。所以,我们相信这是韩愈有意为之。”三、由“说”说开来江苏常熟中学张卫师:同学们回去翻译了此文,了解大致内容了吗?生:是关于谈论老师作用的一篇文章。师:这么说来,题目可以改为“说师”,对吗?生:也可以的。生:不可以,“说”在这里指一种议论文体,师:我们来举一些学过的例子。生:《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生:我觉得倒过来理解也是可以的,“谈谈对莲花的爱”“谈谈马”谈谈捕蛇者”。师:对,也说得通。你为何不翻译成“论马”“论爱莲"呢?生:译成“论”太正式了,像是学术性文章。译成“谈谈"就相对随意。而且刚才所举的文章体式也不太一样。《爱莲说》偏重于描写抒情,《捕蛇者说》偏重于叙事。师:就是说这种体裁很“杂”对吗?我们能从文本中找一些例子来谈谈“说”不是规范的议论文,而是偏向于“杂”吗?生:本文是韩愈写给“李氏子蟠”的私人书信,比较随意。师:这么奇怪的姓名?生:哦,应该是“李家的孩子名叫蟠”。生:文中使用了大量语气词,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爱憎分明。师:语气的表达非常丰富,还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生:如“其皆出于此乎”,是一种推测中的判断:“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是在模仿士大夫的神色,很形象。这样的例子很多。师:我们会发现几乎每句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且感情一浪高过一浪,对吧?生:对的,这和规范的议论文还是有明显不同的。生:我发现句式比较“杂”,句子长长短短“混杂"在一起,不够整齐规范。师:有整齐的句子吗?生:有“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等。师:还挺多的,这叫什么句?生:骈句。师:我们知道,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发起者。文末说“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这“古文"并不泛指古时候的文章,而是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韩愈为何要发起古文运动呢?生:当时并不流行他所认为的古文,而是流行骈文。骈文注重形式技巧,比较华丽。韩愈要重振古文道统。师: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韩愈的文章打碎了骈句的形式,更接近于上古时期的散文?这样能更透彻地说理。但加入适当的骈句,增添了怎样的效果?生:形式整齐,气势磅礴,富有表现力。师:文末说“不拘于时,学于余”。现在理解这个“不拘于时"中“时"的内涵了吗?生:指不被当时的文风所拘泥,不看重文章的形式技巧。师:韩愈发起的“古文运动"有两方面,一是形式的,二是内涵的。你刚才讲的不拘泥流行的文风偏向形式。有内涵,即“道”这一层面的吗?生:是不是“耻学于师”?“羞耻向老师学习”的社会风气。师:这么翻译准确吗?生:“耻"是意动用法,“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师:这样翻译更到位。同学们支持他对“时”的理解吗?生:我觉得有道理,因为文章最后一段有这句话“余嘉其能行古道”,课文下面的翻译是“我赞赏他能履行古人从师之道”。既然“古道”是“古人从师之道”,那么“时风”应该就是“时人耻学于师之风”了师:非常好,能据此推理,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文本中有直接的表露吗?生:第2段有对这种“时风"的详细评述。如“今之众人"的表现;还有“其身”就是自己的表现;还有“士大夫之族"的表现。师:举这三类人的目的是什么?生:通过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其子和对其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三组对比,来指出当今社会“耻学于师"风气之恶劣。师:这样的对比有力量吗?生:针砭时弊,对比强烈,论证严密,很有说服力。但是我觉得例子太泛泛而谈,有点言过其实。师:哦,韩愈的语言有时是挺夸饰的。我们来看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段话:“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你们怎么看?生:韩愈不顾世俗的眼光,勇于触犯众人的忌讳,甘愿承受他人的讥笑和侮辱。虽然例子举得有点随意,但我看出了他的勇气,敢于讲话,讲真话,并且揭发事实无所顾忌。师:所谓“发言直率,无所畏避”是也。你们慢慢接近韩愈文章的真正特点了。生:韩愈利用李蟠向他请益的机会,写了这篇文章,希望能借此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不是专门的、严肃的论说类文章,所以相对而言,语言自然一点,例子随意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师:其实我们又回到了上课之初的话题上去了,“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既然是“谈谈”的意思,话语就轻松自然;既然是“杂文”,写法就灵活自由;既然是“解释义理”,通常就不平则鸣,以小见大,借题发挥了。由此,我们是不是对“说”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呢!四、赏字析句质疑问难安徽宿松程集中学张敏《师说》是人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编者在单元提示中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论证逻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分析问题的说理能力。我想这样的课程目标在教学环节中应该予以落实。为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便有意启发学生思考文章论证逻辑的严密性问题。师:说理严密是议论性文章的内在要求,不过有人曾说:虽然韩愈是文章学大家,但是《师说》在说理逻辑上也不是没有商榷之处。同学们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生:有。我觉得韩愈既然强调从师学习的重要,怎么能瞧不起不耻相师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呢?师:愿闻其详。生:文中作者说的“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这一句值得商榷。这句话是说,今天士大夫的智力竟然比不上百工之人,这可是奇怪的啊!韩愈心里瞧不起这些人,认为这些人应该比不上士大夫。而且他用的几个语气词,如乃、其欤,我不能接受。师:说说它们触怒了你的哪根神经。(生大笑)生:“乃"是“竟然"的意思,有转折的意味,说明“士大夫的智力比不上百工之人"出乎作者的意料“其"是表示感叹的语气副词,有不可置信的意味,“欤"也是表示强烈的感叹,有惊讶之态。他看到不耻相师的百工之人超过士大夫,面露如此神情与语气,是不应该的,违背了他自己的说理逻辑,因为不耻相师的百工之人超过士大夫恰恰证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明显没有阶级感情嘛!师:你善于抓住句中的虚词来分析,从而指出作者说理逻辑上的矛盾,很好。古汉语中虚词是用来表示关系的。实际上关系的背后是人的情感与心理,但是他们之间有没有阶级感情呢?生:他们本来就不是一个阶级。韩愈是官,百工之人是百姓。我倒觉得刚才他理解的“智”不对。这里的“智"字不能简单说是智力,而应该是见识和智慧。百工之人处于社会的底层,他们读书少是事实,智力发展不一定比得上士大夫,但是,他们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相互学习,其见识比耻学于师的士大夫广一些也完全有可能。韩愈大可不必如此惊讶。因为,一个人的见识、智慧与他的人生阅历有关。师:好,给他掌声。(生鼓掌)生:实际上,百工之人中有许多能工巧匠,如鲁班。诸多精美的建筑与美轮美奂的工艺品都展示了他们的智慧。这是士大夫不能比的。况且,我们今天也提倡工匠精神,全社会都在培养大国工匠。师:你能既连联系历史传说又关注社会现实这很好。分析也有道理。但是大家讨论问题不能脱离语境。高明的读者善于在文本中窥见漏洞。生:我觉得韩愈的这个看法与后面他表述的观点矛盾。师:看来你是高明的读者。(生大笑)生:既然韩愈懂得“术业有专攻”的道理,就不应该认为百工之人比不上士大夫。百工之人实际上就是某方面有专门学问的人,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见识和智慧超过士大夫是完全可能的。韩愈为什么还要觉得奇怪呢?师:这样分析就能找到作者说理的洞,对指出其论证说理的逻辑错误有“断其一指"的功效。生:我觉得文章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韩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这就值得商榷。师:说说看。生:这里的“小学"是指小的方面,具体是指童子学“书”与学“句读”。这里的“书”是写字(书法)或者识字,“句读"是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写字(书法)或者识字是童子基本功。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童子功很重要。怎么是“小学"呢?再如古代的书籍文献大多没有标点,要真正读懂,最基本的就是要学会断句,即要会句读。这样,才能真正明白古人的智慧。即使是今天,断句不一样,意思也有千里之别。生:实际上,学“书”与学“句读”是童子的基本功,也是“彼童子之师”应该教学的内容。童子从这些方面学起遵循了学习的基本规律,符合您平常讲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师:连我讲的也派上用场了。(生笑)实际上,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更加符合童子的“学力”发展水平。对教师而言,也就是选择了恰当的教学起点。这样的安排足见匠心,的确并非“小学”。可见,只要我们善于质疑问难,连韩愈这种大家的文章同学们都能发现其说理的漏洞。所以,你们写作时可要注意,不能让人家这样批评。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浙江衢州第一中学徐雪斌师:韩愈的这篇《师说》为谁而写?从哪里可以看出?生:为李蟠而写,文章最后一段写道:“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为何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17岁小伙子写这么一篇流芳千古的文章?生: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可见他是韩愈的弟子。老师为学生写文章,合情合理。生:因为李蟠“好古文”,而且“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所以韩愈要专门写文章表扬他。生:我认为韩愈为李蟠写《师说》的原因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师:很好!这三位同学讲得都有道理。那么,这三个理由中,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呢?生:我认为是第二个,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何以见得?生:我查阅了相关资料,知道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像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而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正合韩愈之心,因而深得韩愈赞誉。师:能联系时代背景思考问题,很好,韩愈大力倡导“古文运动”,意义非凡,它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正如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所赞:“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但是,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他人,为何只选择了李?生:有道理,我认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学于余”,正因为李蟠是韩愈的弟子,所以才有机会让老师专门为他写一篇文章。生:不同意,韩愈可是当时文坛的泰山北斗,想拜在他门下的年轻学子一定很多,绝不会只有李蟠一人,韩愈有必要单单为李蟠专门写一篇文章吗?师:言之有理,《新唐书》记载:“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可见韩愈门下弟子之众。生: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李蟠“不拘于时"。师:那当时的社会风气如何?文中是如何表述的?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不崇尚从师的,正如文中所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补充时代背景,PPT展示)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柳宗元《签书中立论师近书》言:“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春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师:的确,李蟠能“不拘于时”,崇尚并践行古人“从师求学"之道,故韩愈要“作《师说》以贻之”,这才是根本原因。生:哦,那就是说,韩愈写这篇《师说》不仅仅是为了嘉奖李蟠,更是为了讽刺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现实。师:这位同学理解得非常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韩愈的这篇《师说》不仅是写给李蟠看的更是写给哪些人看的?生:更是写给当时那些“耻学于师”的士大夫之族看的。生:是的,韩愈写这篇文章颇有点借题发挥的味道。对他而言,这种“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带给他的忧虑,是远远超过李蟠勤学好问带给他的喜悦的。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韩愈的《师说》影响深远,对今天的我们而言依然有借鉴意义,我们绝不能重犯1200多年前唐代那群士大夫之族的错误啊!六、“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论点吗浙江舟山普陀中学董鸥师:第1段末尾“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几句,应该怎么解释?生:不论高贵低贱,年长年少,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生:谁掌握了道,谁就是我的老师。师:很不错。这几句说的显然是择师标准。概括起来,择师应当重——生(齐接):道!师:那么,“择师重道”是否也是文章的一个论点呢?换句话说,第1段的最后几句话是否也是被论证的观点呢?生:我认为不是,一篇文章怎么能有两个论点呢?生:有两个论点很正常。生:我认为不是。第2段三组对比都在论证从师必要,第1段怎么会再出现第二个论点呢?按老师的说法,没有论证,就不是论点。生:谁说没有论证?师:看来你已经有了新发现,不妨与大家分享。生:这一句开头“是故”这个词是“因此”的意思,也就是说,韩愈说这几句话不是没理由的,他进行了论证。师:哪几句论证了这一观点呢?生:“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为什么这两句能成为“择师重道”的理由?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学的是道,哪里用得着知道老师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正因为学的是道,选择老师最重要的是拥有道,年龄和地位自然就不重要了。师:这样看来,第1段应该分两个层次,前面谈从师必要,后面说择师重道。这两点应该都是论点。生:光有第1段后半段讲“择师重道”,怎么能说它就是中心论点呢?师:你认为第2段和第3段都在论证从师的必要性,对吗?生:对啊,第2段的三组对比、第3段孔子从师的故事,不都是证明从师的必要吗?师:大家都这么认为吗?(生沉默)我们先来看看第3段讲什么吧。找一找你认为的中心句,并且解释一下。生:我认为“圣人无常师”是中心句,它的意思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空航天器工具管理
- 服装企业出纳聘用合同
- 食用菌种植化建设
- 天然气工程大清包施工合同
- 2025技术咨询合同样本
- 旅游景点围护桩施工合同
- 篮球场建设配套合同
- 2025版绿色物流货物运输合同规范3篇
- 2024年皮革原材料供应合同
- 2025版“煤炭销售合同”英文修订版3篇
- 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考核试题题库与答案
- 护理质控输液查对制度
- 年终抖音运营述职报告
- 期末教师会议德育副校长讲话:德育需要奉献
- 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常规
- 2024年7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法律咨询与调解》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科学运动与控制体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知到智慧树答案
- 2023年4月1日江苏省事业单位统考《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管理岗客观题)原卷+答案
- 诊断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 【MOOC】电工学-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护士条例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