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同步练习(无答案)《沁园春·雪》教学设计+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沁园春·雪》这首词。通过朗诵,让学生体会词的韵律之美,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词的内容和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品读过程中赏析语言,领略词中雄伟壮丽的画面。引导学生通过对词句的分析和解读,感受作者笔下北国雪景的壮观和祖国河山的壮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豪迈的气概以及战胜困难的必胜决心,激励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通过学习这首词,让学生体会到毛泽东的伟大胸怀和坚定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词。朗诵是理解和感受这首词的重要方式,通过反复朗诵,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词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2.教学难点:领略雄伟壮丽的画面,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这首词以其宏大的气势和壮丽的画面著称,学生需要通过对词句的分析和想象,深入理解词中所描绘的北国雪景以及作者所表达的豪迈气概和伟大抱负,同时体会作者独特的写作风格,如豪放、大气、雄浑等。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词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变化。
2.品析法:引导学生对词中的精彩语句进行赏析,分析其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思想感情等。通过品析,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词的内涵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词的背景资料、图片、音频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
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描述。有这样一个人,他挥斥方遒,以文字抒发壮志豪情;他以枪声为笔,写下二万五千里的壮丽诗篇;他是人民的领袖,一心为百姓谋幸福;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的话语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同学们,你们猜猜他是谁呢?对,他就是毛泽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经典词作《沁园春·雪》。
(以猜谜的方式引出毛泽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人论世
利用幻灯片展示毛泽东的简介,包括他的身份、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品等。
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毛泽东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毛泽东不仅在政治、军事领域有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在文学方面也有着非凡的成就。他的诗词作品大气磅礴、意境深远,充满了革命的豪情壮志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沁园春·雪》便是他的经典之作之一。
(三)解题
引导学生理解词的题目。“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明确这首词写的是北国的雪。
(四)背景
(通过幻灯片展示《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的烽火即将燃起,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登上了一座海拔千米且被白雪覆盖的山塬进行地形视察,同时欣赏着周围的风光。彼时,
苍茫大地尽收眼底,这壮阔的景象让他心中豪情汹涌澎湃,随后便创作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之际,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在这个过程中,柳亚子先生向他请求写诗,毛泽东便将《沁园春·雪》抄录给他。不久后,这首词在《新民晚报》上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颂,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也增强了人们对胜利的信心。
(五)诵读
1.朗读初悟
(1)朗诵时一定要读准字音。(请一位学生朗读)分(fèn)娆(ráo)逊(xùn)成吉思汗(hán)数风流人物(shǔ)今朝(zhāo)。
(2)朗读细节指导。(幻灯片展示朗读指导)
基调:豪迈奔放,激情满怀,充满自豪。
语速:“须晴日"和“俱往矣”语速放慢。
重音:“分外"要重读,“惜”“略"稍”“只"需轻读。
表情:保持微笑、从容淡定且自信满满。
动作:想象自己以挺拔的身姿居高临下俯瞰大地时雄健的气度。
2.教师示范朗诵
3.学生多样朗读
(请两位学生朗诵)其他同学注意听哪些句子读得最好。师生共同评议。全班齐读。
(六)品读赏析
1、上阕
(1)朗读文中的精彩语句,用以下形式说话。
我喜欢___,因为___。(可以从修辞手法、思想感情、蕴含哲理等方面进行品析)
示例1:我喜欢“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个句子,因为这句词以宏大的视角勾勒出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仿佛让我们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冰雪王国。千里万里,尽显其辽阔壮美,冰封雪飘,诉说着大自然的雄浑气魄。那是一种静谧而又震撼的美,如同一首宏大的交响乐前奏,瞬间抓住了人们的心灵。
(2)用自己的话描述“望"到的美景。
示例:一个“望”字,引领我们的目光穿越时空,看到了长城的雄伟、黄河的浩荡、群山的灵动与高原的豪迈。长城内外,白雪皑皑,只剩下一片苍茫;黄河上下,瞬间失去了滔滔的气势,仿佛被冰雪凝固。而那山峦如银蛇舞动,高原似蜡象奔驰,它们与天公比高的姿态,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自然的挑战。这画面,既有静态的壮美,又有动态的活力,是大自然与人类精神的完美融合。
(3)引导:除了实景,这里还有想象-一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示例:作者想象雪后初晴的景象,如一位娇羞的女子,身着红装,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艳丽动人。这是一种温柔的美,与前面的雄浑壮阔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多彩与变幻。
(4)上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深热爱以及由衷赞美之情。
2、下阕
(1)师生合作,分析上下阕的联系及过渡句。
明确词中起着过渡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评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作者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评价,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提问:作者用哪一个字表达了对他们的看法?
解释作者觉得可惜的原因,即这些人物虽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但只擅长于武功却缺少文学才华,具有历史局限性。
(3)解读“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句话。
它是全词的主旨句。“今朝”英雄不负历史使命,创造伟大的业绩。这句话抒发了一代伟人的政治抱负和自信,对无产阶级革命者和人民的赞美。
(七)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些人物,判断他们是否称得上当今的“风流人物"呢?幻灯片展示科学家屠呦呦、抗疫英雄钟南山等人物形象。
2、同学们,在你们的心目中,“风流人物”必须具备哪些素质呢?大家畅所
欲言。
预设:爱国奉献、勇于担当、创新进取等。
3、现在,作为学生的你们,要想以后成为“风流人物”,你们现在必须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预设: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培养良好品德等。
(八)总结升华
同学们,通过对《沁园春·雪》的学习,我们领略了毛泽东笔下北国壮丽的雪景以及他豪迈的气概和伟大的抱负。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雄人物书写了辉煌的篇章,但时代在不断前进,未来属于你们。希望你们能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取,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一起以奋斗之姿,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人生。
(九)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全词,并录制自己朗诵的音频,发送到班级群里分享。
2.搜集并整理至少五个含“雪”字的诗句,并注明出处和作者,制作成手抄报。
(十)板书设计
“沁园春·雪"
上:北国雪景,山河壮美
冰封雪飘,壮观之景
望中实景,雄浑壮阔
想象虚景,妖娆多姿
下:评古颂今,壮志豪情
英雄折腰,过渡之笔
惜评古人,历史局限
还看今朝,时代风流
《沁园春·雪》牵连课外阅读知识点
一、文学体裁
词的特点:词有词牌名和题目,通过分析“沁园春”这个词牌名,可以拓展了解其他以“沁园春"为词牌的词作,如《沁园春·长沙》等,比较不同词作在格律、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二、写作手法
1.修辞手法:
·互文:“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运用互文手法,可引导学生阅读其他运用互文的诗词,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等,加深对互文这种修辞手法的理解。
·比喻:“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山比作银蛇,把高原比作蜡象,可让学生回顾其他诗词中的比喻句,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等,体会比喻在诗词中的生动表达效果。
2.动静结合:上阕既有静态的雪景描写,如“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又有动态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关注诗词中的动静结合手法,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感受动静之美带来的独特意境。
三、历史人物评价
词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可引发学生对相关历史人物的深入了解,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建议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或人物传记,了解这些人物的功绩和历史地位,思考作者评价的依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阅读能力。
四、作者及作品风格
毛泽东的诗词风格:通过学习《沁园春·雪》,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作品,如《七律·长征》《卜算子·咏梅》等,体会毛泽东诗词大气磅礴、豪迈奔放的风格特点,了解其诗词创作与历史背景、个人经历的关系。
《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字注音。
稍逊()成吉思汗()今朝()妖娆()
2.解释下列词语。
惟余莽莽:
顿失滔滔:
红装素裹:
风流人物: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沁园春·雪》,回答问题。
1.上阕中“望”字统领了哪些内容?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下阕中“惜”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深刻含义?
(二)对比阅读《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厦门石雕石栏杆施工方案
- 纸质航空航天材料开发与性能评价考核试卷
- 中国桥梁施工方案设计
- 农业经理人考试的必考知识模块试题及答案
- 生物质燃气的可行性研究与市场潜力评估考核试卷
- 生物质燃气的风能利用技术考核试卷
- 电热电蚊香液消耗速率考核试卷
- 矿山机械电子商城与网络营销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题型分析试题及答案
- 资格认证考试实战模拟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模拟雨的形成课件
- 《旅游策划实务》课件-《秦岭北望 千古》长安西安五天四晚亲子家庭定制游方案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1
- 建设单位保证安全生产措施方案
- 2025年新音乐节明星艺人歌手演出场费报价单
- 2025年人保应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2(思政智慧版) 教案 Unit 5 Striving for financial health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大班科学活动《茶》课件
- GB/T 34571-2024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布线规则
- 认知与实践:AI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现状调研分析
- 护理行政查房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