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生物-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生物-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生物-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生物-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济南第十一中学张丽

一、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

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

的应用。本节课对完善和深化基因分离规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

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中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内容也是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放过身边的小

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对问题研究的认真态度是

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

己的发现公布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

的重要品质之一。

同时“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等内容也能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

和方法,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获得研究生

物学问题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分离定律,减数分裂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相关知

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高中学生具有一

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

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完成知识

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2)培养探究问题能力,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

(1)科学品质教育。

(2)人口教育(优生优育)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整个探索过程是围绕伴性遗

传的特点为主线展开的,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通过性染色体结构

的剖析、基因分离定律的迁移,使学生很容易书写遗传图解并进行分

析。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

(一)教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探索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

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我们常常说:“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理念,应该贯穿在教学过程的

始终。”但并不是一提探究,就一定要动手做实验。虽然既动脑又动

手的探究是最有效的探究,但是在我国国情下,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

维探究,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更加普遍。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现实情况,确定

本节教学模式:“教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模式。即以情境(任

务)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创设的情境有:故事、图片资料、系谱资料及问题情境等。每一

种情境,都包含有“矛盾冲突事件”,即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相矛盾的

事件,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

(二)学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

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

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

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

一般方法。

六、教学准备

(1)编制导学案,引导学生复习性别决定过程和白化病的遗传

规律,预习本节课基础知识。

(2)制作教具:6个遗传图解的卡纸和卡片

(3)制作PPT

七、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育上的成功就是要让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始

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这种强烈的探索愿望,

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并达到探索目的,从而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

念呢?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通过一段视频了解色盲患者的感受,引起学生对色盲这种病

的关注。

2、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学生识图测辨色能力,激发其学习的

兴趣。

3、红绿色盲对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

4、讲述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了解色盲的发现,同时对学

生进行情感教育。

(1)红绿色盲并不影响一个人取得巨大的成就。

(2)引导思考: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获得什么启示?

获得启示:①道尔顿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

的分析和研究,道尔顿的这种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

②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这种

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

(二)利用遗传系谱图,分析红绿色盲基因的位置及显隐性。

对人类的遗传病的分析,不可能通过做杂交实验,只能对家系图

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获得人类遗传病研究的方法。

展示“资料分析”中的色盲系谱图,了解图示各部分含义,以性

染色体的遗传做知识基础,设置问题串处理系谱图所包含的信息,形

成思维链条,得出结论。

□正常男性

I■~~—Q。正常女性

■I।患病男性

I.OrOOrDQ-r-O■患病女性

I-65od

123456789101112

问题L家系图中患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

(患者都是男性,说明色盲遗传与性别有关。)

问题2:I代中的1号是色盲患者,他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了

II代中的几号?(3号和5号)

问题3:I代中的1号没有将自己的色盲基因传给II代中的2号,

这说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X染色体

±o若红绿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H代中的2号肯定是色盲患

者)

问题4:为什么n代中的3号和5号有色盲基因却没有表现出色

盲症?(因为n代中的3号和5号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

而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被显性的正常基因所掩盖。)过渡:Y染色

体上为什么没有红绿色盲基因呢?

展示X、Y染色体的结构图,明确红绿色盲基因的位置。

X的非同-I

源区段I|~1Y的非同

_I5_T源区段

同源区段

XY

讲解:1.X、Y共有的部分称为XY的同源区段,该区段上它们

有等位基因。X、Y特有的区段分别称为X的非同源区段和Y的非同

源区段。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b就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Y

上没有相应的基因。2.X、Y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位于X、Y

上的基因的遗传也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3.控制色觉的基因会随着

X染色体的传递而传递。

小结:红绿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

分析填写人类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及表现型表格。明确

从基因型的角度,男女有6种婚配方式。

IIA人类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男性

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

正常

表现型正常色盲正常色盲

(携带者)

(三)小组合作,探究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教师以女性色觉正常(携)与男性色盲为例,结合基因分离定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完成遗传图解。利用基因分离定律知识迁移

引导理解红绿色盲遗传其实质就是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运用。然

后由教师将学生分6组,每组利用卡纸和卡片粘贴完成1种婚配方式

的遗传图解,每组再选一个代表到讲台上展示,并说明子女表现情况。

施前那齐

子代表现型।⑤,

比例

结合问题串,观察遗传图解继续探讨,归纳出红绿色盲遗传的特

点。

问题1:从图解看男性患病率和女性患病率一样吗?(男患者多

于女患者)

问题2:从社会调查中也反映了上述特点,你能否从基因和染色

体的角度加以解释?(如果父亲色觉正常即基因型是XBY,B基因会

随着X染色体传递给女儿,不管母亲是否患病,女儿一定表现正常,

患病率为0。Y染色体传给儿子,若母亲为携带者即基因型是XBX'B

或b基因随X染色体传递给儿子,儿子色觉正常和患病各占50%,若

母亲为色盲患者,b基因随X染色体传递给儿子,儿子患病率100虹)

问题3:女患者的双亲和子女患病有什么规律?男患者的双亲和

子女患病有这样的规律吗?(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男患者

的母亲和女儿不一定患病。)

问题4:男患者红绿色盲基因的来源和去路有什么规律?(只能

来自于母亲,以后只传给女儿即交叉遗传)

问题5:红绿色盲一定能代代相传吗?(不一定,往往表现为隔

代遗传)

归纳出红绿色盲基因遗传的特点并扩展到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

特点上。

问题6:红绿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属隐性基因,子代表现男

多于女,对应的正常色觉基因B则属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子代表

现应如何?(女多于男)

(四)类比推理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外耳道多毛症的遗传特点

展示一个典型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系谱图,观察图谱回答问

题:

I□正常男性

。正常女性

II・患病男性

•患病女性

III

问题L抗维生素D佝偻病表现为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则控制该

病基因的位置及显隐性如何?(X显性遗传)

问题2:按照分析红绿色盲遗传特点的方法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

病的遗传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正常人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的基因型,婚配方

式,在红绿色盲6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上调整表现型,充分利用6

个遗传图解。

归纳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

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3)交叉遗传(4)往往表现为代代相

展示一个外耳道多毛症的典型遗传系谱图,分析控制该性状的基

因位置及遗传特点。

□正常男性

o正常女性

123456

小结:该性状由位于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特点:患者全

为男性,父亲患病儿子一定患病。

(五)归纳总结伴性遗传的概念

通过学习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外耳道多毛症的有关

知识,根据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性染色体与性别的关系,学生发现控

制这些性状的基因都是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这些性状的遗传出现了

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从而得出伴性遗传的概念,掌握伴性遗传的特

点。

决定

基因性状

V决定▼

性染色体>性别

(六)课堂小结,梳理知识

(七)学以致用,拓展提升

1、展示道尔顿家族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分析道尔顿(in-3)

的色盲基因到底是由I代的几号传递过来的?既解决的学生心中的

疑问,又巩固了伴x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遗传特点。

XbY

□正常男性

no正常女性

■患病男性

•患病女性

in

XbY

2、介绍血友病的有关症状,明确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

病。学生利用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为一对夫妇(丈夫表现正常,妻子

患血友病)提供遗传咨询,同时对学生进行优生教育。

3、介绍果蝇的眼色的有关知识,明确果蝇的白眼也是一种伴X

隐性遗传。学生利用伴X隐性遗传特点判断果蝇后代的性别。

(A)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九)课后作业:服务他人,提升自己

展示事例:小明想考驾照,但由于他是红绿色盲患者,因为不能

区分红绿灯而被禁止。根据红绿色盲的有关知识,你能想出几种办法

帮助他实现愿望?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启发学生思维。

八、课后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经典的传统老课,如何能上出新意,突出新课程倡

导的“探究、导学”理念?我认为就是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让他

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对他们的生活非常有用的生物学知识。这里

有用的生物学知识是指:在他们将来的生活中,历经遗忘后能留下的

知识,是能够终生受用的知识。

为此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二个亮点。

第一个亮点探究红绿色盲遗传特点时是用卡纸和卡片粘贴遗传

图解。(1)在分析红绿人类的遗传特点时,以往的教学中6个遗传图

解都是学生写在自己的学案上,白纸黑字,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次的设计中,我将基因型和表现型做成卡片让学生粘贴在卡纸上

完成遗传图解,像小时玩的粘贴游戏一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我将患病女性和患病男性用红色卡片做,学生在贴完红绿色盲

的遗传图解以后,很容易就能发现红绿色盲“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

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等遗传特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

欲望。(3)在讲抗维生素D佝偻病时,再次利用卡片,在原来6个遗

传图解上只需要调整表现型,就很容易发现“女患者多于男患者,男

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等遗传特点。

第二个亮点是“学以致用”教学环节。绝对不可再使用传统的课

堂做几道习题的方式来巩固新知了。如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达到知识被进一步深化和内化的目的呢?最佳的方案当然就是“学以

致用”,让学生即刻就能体会到课本所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此我设

计了判断道尔顿色盲基因的来源、为遗传病家庭做遗传咨询、判断果

蝇的性别这样三个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情境,让每位学生都成为一名利

用伴性遗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学生在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的过程

中获得了新知,领悟到了书本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了生物科学

素养。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一位学生谈到他在本节课的收获时说:“将

来我在生育下一代时,我就可以成为自己的遗传咨询师了!”试问在

一节课后,学生能有这样的感受和体会,这节课岂有不成功之理?这

是给予我的最大荣耀!

《伴性遗传》学情分析

济南第十一中学张丽

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已入校半年多,已具有

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

和逻辑性以及比较强的领悟力,都已初步建立起来,但还不是很完善。

他们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

成缺乏理性的思考。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确探究活动的知识

储备,让学生掌握知识基础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探究活动,

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探究活动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

展,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本节课讲授于高一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分离定律,减数

分裂,及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了用系谱分析的方

法分析遗传病的规律,这些都为伴性遗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

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

教学策略完成知识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伴性遗传》效果分析

济南第十一中学张丽

1、红绿色盲与能否考取驾照有关,所以学生对红绿色盲的遗传

方式记忆深刻,并能够规范地书写出相应个体的基因型。

2、通过分析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典型遗传系谱图,学生掌握

了分析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动手粘贴6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分

别找出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学生们都参与其中,

思维通畅和领会独到,所以他们能够很轻松地说出各种伴性遗传的特

点。

4、通过“学以致用”环节,学生知道了通过伴性遗传的知识,

可以判断患有遗传病的个体致病基因的来源,可以为遗传病家庭进行

遗传咨询,可以判断某些生物的性别,从而认识到掌握伴性遗传知识

的重要性。同时也高度认同了我们国家优生政策的必要性和婚前、孕

前检查的重要性。

《伴性遗传》教材分析

济南第十一中学张丽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这部分的编写延续了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研究思路,发现问题、提出

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最终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事实,

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上。然后再以红绿色盲的为例,

讲述了伴性遗传的主要特点和婚配方式,并以此类推,推导出抗维生

素D佝偻病和外耳道多毛症的遗传特点。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

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应用。本

节课对完善和深化基因分离规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后面

《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中图版教材中本节位于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的位置,其内容主

要包括:性别决定类型;伴性遗传的概念;伴X隐性遗传、伴X显性

遗传和伴Y遗传的遗传特点;以及在优生、育种方面的应用。在教材

的相关链接中,展示了摩尔根的果蝇研究成果--眼色的伴性遗传。

两种版本思维范式不同,所以展示给我们的过程就不相同,可谓

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整个探索过程是围绕伴性遗

传的特点为主线展开的,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通过性染色体结构

的剖析、基因分离定律的迁移,使学生很容易书写遗传图解并进行分

析。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伴性遗传》课堂检测

班级姓名成绩—

1.某女同学在体检时发现是色盲,该同学的父母的色觉情况是()

A.父色盲、母正常B.父正常、母携带者C.父正常、母色盲D.父色盲、母携

带者

2.人类的红绿色盲和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隐性致病基因在亲代与子代间的

传递方式中哪一项不存在()

A.母亲一女儿B.母亲一儿子C.父亲一女儿D.父亲一儿子

3.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很可能在()

A.X染色体上B.Y染色体上C.常染色体上D.线粒体中

4.下面有关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母病子必病B.子正常母正常C.女正常父正常D.隔代交叉遗传

5.女性携带的血友病基因不可能来源于下列哪一亲属()

A.祖父B.祖母C.外祖父D.外祖母

6.一对夫妇表现正常,生了两个患血友病和一个正常的孩子,这三个孩子的性别是:()

A.都是男孩或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B.都是女孩

C.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D.以上答案都正确

7.下列遗传系谱中,能确定不属于红绿色盲遗传的是()。

6■66□4didd□4

ABCD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别也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②属于XY型性

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体细胞中有杂合的基因型XY,雌性体细胞中有纯合的基因型XX③人类

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④女孩若

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定是由父亲遗传来的⑤男性的色盲基因不传给儿子,只

传给女儿,但女儿通常不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

象⑥在一个较大人群中,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⑤⑥

9.A和a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

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B.精原细胞C.初级卵母细胞D.卵原细胞

10.下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图中除深颜色代表的人为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

的色觉都正常。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9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o

A、XBXBB、XBXbI

C、XBYD、XbYH

(2)8号的基因型可能是o

A、XBXBB、XBXbHI

C、XBYD、XbY

⑶8号基因型是可能性是o川

(4)10号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o

《伴性遗传》教学反思

济南第十一中学张丽

这节课是一节经典的传统老课,如何能上出新意,突出新课程倡

导的“探究、导学”理念?我认为就是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让他

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学到对他们的生活非常有用的生物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