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模拟题475_第1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模拟题475_第2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模拟题475_第3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模拟题475_第4页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模拟题47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模拟题475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范某参加单位委托某拓展训练中心组织的拔河赛时(江南博哥),由于比赛用绳断裂导致范某骨折致残。范某起诉该中心,认为事故主要是该中心未尽到注意义务引起,要求赔偿10万余元。法院认定,拔河人数过多导致事故的发生,范某本人也有过错,判决该中心按40%的比例承担责任,赔偿4万元。关于该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范某对案件仅做了事实描述,未进行法律判断B.“拔河人数过多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一语句所表达的是一种裁判事实,可作为演绎推理的大前提C.“该中心按40%的比例承担责任,赔偿4万元”是从逻辑前提中推导而来的D.法院主要根据法律责任的效益原则作出判决正确答案:C[考点]法律推理;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解析]A项,范某“认为事故主要是该中心未尽到注意义务引起”,即对该中心违约行为的法律判断。B项,演绎推理是从大前提和小前提中必然推导出结论或结论必然蕴涵在前提之中的推论。大前提通常是法律规定,小前提是裁判事实,因此题中裁判事实应作为演绎推理的小前提。C项,“该中心按40%的比例承担责任,赔偿4万元”,就是从大前提(法律规定)和小前提(裁判事实)中推出的结论(判决)。D项,法院主要根据法律责任的公正、合理原则作出判决。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2.

关于公证制度和业务,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依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设立的公证处,其名称中的字号不得与国内其他公证处的字号相同或者相近B.省级司法行政机关有权任命公证员并颁发公证员执业证书,变更执业公证处C.黄某委托其子代为办理房屋买卖手续,其住所地公证处可受理其委托公证的申请D.王某认为公证处为其父亲办理的放弃继承公证书错误,向该公证处提出复议的申请正确答案:C[考点]公证员的条件与任免;公证的申请;公证的救济

[解析]根据《公证法》第7条的规定,公证机构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可以在县、不设区的市、设区的市、直辖市或者市辖区设立;在设区的市、直辖市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公证机构。公证机构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故A项前半句正确,但后半句错误,公证处并没有禁止不同区域的公证处使用相同的商号。根据《公证法》第21条的规定,担任公证员,应当由符合公证员条件的人员提出申请,经公证机构推荐,由所在地的司法行政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请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任命,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颁发公证员执业证书。故B项错误。根据《公证法》第25条的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办理公证,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办理涉及不动产的委托、声明、赠与、遗嘱的公证,可以适用前款规定。由于题述案例是有关委托买卖行为代理的公证(公证的是黄某委托儿子代理买卖房屋手续),不是针对不动产买卖本身的公证(公证买卖双方发生不动产交易),可以由住所地公证机关公证,故C项正确。根据《公证法》第39条的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认为公证书有错误的,可以向出具该公证书的公证机构提出复查。公证书的内容违法或者与事实不符的,公证机构应当撤销该公证书并予以公告,该公证书自始无效;公证书有其他错误的,公证机构应当予以更正。根据《公证法》第40条的规定,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故D项错误,可以申请复查,但不是申请复议。

3.

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B.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抓手C.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根植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继承古代优秀法律文化传统,借鉴国外优秀法律制度,是唯一正确的道路正确答案:B[考点]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解析]根据习近平法治思想,ACD项正确。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故B项错误。

4.

秦某以虚构言论、合成图片的手段在网上传播多条“警察打人”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县公安局对其处以行政拘留8日的处罚。秦某认为自己是在行使言论自由权,遂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原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不属于言论自由,为法律所明文禁止,应承担法律责任。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相对于自由价值,秩序价值处于法的价值的顶端B.法官在该案中运用了个案平衡原则解决法的价值冲突C.“原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不属于言论自由”仅是对案件客观事实的陈述D.言论自由作为人权,既是道德权利又是法律权利正确答案:D[考点]法的价值的种类;法的价值冲突及其解决

[解析]自由和秩序都是法的最基本的价值。但相对于秩序价值,自由代表了人的最本质的人性需要,位于法的价值的顶端。故A项错误。法官认为“原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不属于言论自由”,因此不存在价值冲突。故B项错误。当然,法官的观点本身不仅是对案件事实的陈述,也包含着一种价值判断。故C项错误。人权既可以作为道德权利而存在,也可以作为法律权利而存在,言论自由具有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双重属性。故D项正确。

5.

甲乙两国均为《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缔约国,阮某为甲国派驻乙国的领事官员。关于阮某的领事特权与豁免,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______A.如犯有严重罪行,乙国可将其羁押B.不受乙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C.在乙国免除作证义务D.在乙国免除缴纳遗产税的义务正确答案:A[考点]领事特权与豁免

[解析]《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41条规定,领事官员不得予以逮捕候审或羁押候审,但遇犯严重罪行之情形,依主管司法机关之裁判执行者不在此列。所以A项正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43条规定,领事官员及领馆雇员对其为执行领事职务而实施之行为不受接受国司法或行政机关管辖。但如果不是执行领事职务的行为,则要受接受国的司法和行政管辖,所以B项错误。《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44条规定,领事有作证的义务,领馆人员得被请在司法或行政程序中到场作证。所以C项错误。《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第51条规定,遇领馆人员或与其构成同一户口之家属死亡时,接受国对于动产之在接受国境内纯系因亡故者为领馆人员或领馆人员之家属而在接受国境内所致者,应不课征国家、区域或地方性遗产、遗产取得税或继承税及让与税。所以D项错误。

6.

甲乙丙三国均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关于三国在我国有管辖权水域的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甲国民用飞机可以无害通过我国领海上空B.甲国军舰有权无害通过我国领海C.丙国可在我国大陆架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但路线划定需经我国主管机关同意D.我国军舰对违反我国毗连区规定的乙国走私船行使紧迫权,在其进入公海时紧追应终止正确答案:C[考点]无害通过权

[解析]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无害通过权仅限于海域,不能及于上空。故A项错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未限制军舰的无害通过权,但是中国在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时对该条提出了保留,明确指出“外国军舰通过中国领海,必须事先征得中国政府批准。”故B项错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有国家有权在其他国家的大陆架上铺设电缆和管道,但其线路的划定须经沿海国同意。故C项正确。紧追终止的海域是被紧追船舶的本国或第三国领海。故D项错误。

7.

关于证据的关联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关联性仅指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B.具有关联性的证据即具有可采性C.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度决定证据证明力的大小D.类似行为一般具有关联性正确答案:C[考点]证据的关联性

[解析]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客观联系,对证明刑事案件事实具有某种实际意义;反之,与本案无关的事实或者材料,都不能成为刑事证据。故A项错误。证据的关联性是证据证明力的原因。所谓证明力,也就是证据对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也就是证据对证明案件事实的价值。证据对案件事实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取决于证据本身与案件事实有无联系以及联系的紧密、强弱程度。一般来说,如果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紧密,则该证据的证明力较强,在诉讼中所起的作用也较大。故C项正确。没有关联性的证据不具有可采性,但具有关联性的证据未必都具有可采性,仍有可能出于利益考虑,或者由于某种特殊规则,而不具有可采性。故B项错误。一般而言,英美证据法认为下列几种证据不具有关联性,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1)品格证据;(2)类似行为;(3)特定的诉讼行为;(4)特定的事实行为;(5)被害人过去的行为。故D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

8.

法谚云:“习惯在于自觉遵守,而法律在于强制服从。”关于法律和习惯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习惯不具有强制力B.法律不被遵守则不具有强制力C.习惯具有成文性D.法律不被公布则不能生效正确答案:D[考点]法律和习惯

[解析]任何规范都有保证自己实现的力量,法律的强制力是国家强制力。习惯的强制力往往来自社会舆论、个人自觉等主观因素,并非没有强制力。A项错误。法律经过完整的立法程序成为有效的立法后,即具有强制力。公众遵守是否遵守不影响法律的国家强制力。B项错误。习惯是否具有成文形式并非其能够存续的关键,一般认为,习惯法也是不成文法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C项错误。公布是法律生效的必要程序,法律未经公布不能生效。D项正确。

9.

甲乙两国因政治问题交恶,甲国将其驻乙国的大使馆降级为代办处。后乙国出现大规模骚乱,某乙国公民试图翻越围墙进入甲国驻乙国代办处,被甲国随员汤姆开枪打死。根据该案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因甲国主动将驻乙国使馆降级为代办处,根据相关公约的规定代办处不再受到外交法的保护B.随员汤姆的行为是为了保护代办处的安全,因此不负任何刑事责任C.乙国可以因随员汤姆的开枪行为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D.如果甲国明示放弃汤姆的外交豁免权,则乙国可以对汤姆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正确答案:D[考点]代办;外交豁免权

[解析]代办也是一级使馆,当然受到外交法的保护,A项错误。汤姆枪击行为显然违反了刑法上的一般原则,应当承担刑事责任,B项错误。虽然汤姆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由于他有外交豁免权,乙国无权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C项错误。外交豁免权可以由派出国明示放弃,D项正确。

10.

李某长期吸毒,多次自费戒毒均未成功。某公安局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后,将李某送至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属于下列哪一性质的行为?______A.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措施C.行政强制执行D.行政许可正确答案:B[考点]具体行政行为类型区分

[解析]A项,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B项,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措施强调“暂时性控制”,根据《行政强制法》第2条第2款规定的精神及行政法原理,强制隔离戒毒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一种。C项,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在行政相对人拒不履行行政主体所作出并且已经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强制该相对人履行该义务,或者由国家机关本身或第三人直接履行或代为履行该义务,然后向义务人征收费用的法律制度。D项,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综上,本题应选B。

11.

某法院以杜某逾期未履行偿债判决为由,先将其房屋查封,后裁定将房屋过户以抵债。杜某认为强制执行超过申请数额而申请国家赔偿,要求赔偿房屋过户损失30万元,查封造成屋内财产毁损和丢失5000元,误工损失2000元,以及精神损失费1万元。下列哪一事项属于国家赔偿范围?______A.2000元B.5000元C.1万元D.30万元正确答案:B[考点]国家赔偿的范围

[解析]根据《国家赔偿法》第36条规定,国家赔偿只赔偿法定条件下的直接损失。A项的2000元误工费属于间接损失。D项的30万元属于民事偿债判决应当履行的义务,不属于法院违法执行查封造成的直接损失,这30万元即便有问题最多需要执行回转。至于C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2010年修订的《国家赔偿法》第35条只对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造成侵害且有严重后果的精神赔偿才予以支持,本案中情形不属于对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造成侵害,故C项不属于赔偿范围。可知本案赔偿数额仅限查封造成屋内财产毁损和丢失的5000元。综上,本题选B。

12.

关于部门规章的权限,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反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暂扣许可证的行政处罚B.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规章制定部门职权的,可以设定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C.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许可作出具体规定D.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正确答案:C[考点]部门规章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措施的设定权限

[解析]AD项错误不选。《行政处罚法》第13条规定,国务院部门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国务院部门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通报批评或者一定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综上,部门规章仅可以设定警告、通报批评或者一定数额罚款,故而AD错误。B项错误不选。根据《行政强制法》第9、10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公民人身自由、冻结存款、汇款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场所、设施或财物以及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综上,部门规章无权设定行政强制措施。C项正确应选。《行政许可法》第16条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C项表述符合上述规定。

13.

陈某欲得到一建设工程,送给非国家工作人员刘甲100万元,希望其能够向管理工程的副市长刘乙(刘甲胞弟)说情。刘甲将收受100万元现金的情况以及陈某的请求告诉刘乙,刘乙说:“这事儿我知道了,钱你留着。”之后陈某顺利拿到工程项目。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刘甲构成受贿罪,刘乙不构成受贿罪,陈某构成行贿罪B.刘甲和刘乙构成受贿罪的共同犯罪,陈某构成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C.刘甲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刘乙构成受贿罪,陈某构成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D.刘甲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刘乙不构成受贿罪,陈某构成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正确答案:B[考点]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解析]本案中,国家工作人员副市长刘乙是知情的,属于权钱交易,刘甲和刘乙成立受贿罪的共犯。陈某把钱送给刘甲,是想收买和利用他特定关系人的身份为自己实现不法利益,即使事后国家工作人员允诺,刘甲、刘乙二人成立受贿罪的共犯,但是陈某对此并不知情,所以陈某依旧成立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故B项正确。

14.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特别行政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澳门特别行政区财政收入全部由其自行支配,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B.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不少于全体议员的2/3C.非中国籍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不得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D.香港特别行政区廉政公署独立工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负责正确答案:A[考点]基本法

[解析]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特别行政区享有包括“财税自治”在内的高度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保持财政独立,其财政收入全部用于自身需要,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不在特别行政区征税。特别行政区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也是单独的关税地区。特别行政区有权发行自己的货币并自行制定货币金融制度等。所以,A项正确。根据《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不少于全体议员的1/2。除基本法另有规定外,立法会的法案、议案由全体议员过半数通过。所以,B项错误。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由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组成。但非中国籍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和在外国有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也可以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其所占比例不得超过立法会全体议员的20%。所以,C项错误,香港立法会可以有外籍议员的存在,但是应该符合基本法规定的比例限制。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廉政公署,独立工作,对行政长官负责。所以,D项错误,廉政公署并非对立法会负责,而是对行政长官负责。

15.

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是英国宪法学家提出的一种宪法分类。关于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不成文宪法的特点是其内容不见于制定法B.宪法典的名称中必然含有“宪法”字样C.美国作为典型的成文宪法国家,不存在宪法惯例D.在程序上,英国不成文宪法的内容可像普通法律一样被修改或者废除正确答案:D[考点]宪法的分类;宪法的渊源

[解析]不成文宪法不具有统一法典的形式,但不是说其内容不见于制定法,而是散见于多种法律文书、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之中。故A项错误。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法律文件上既明确表述为宪法,又大多冠以国名,如《日本国宪法》《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但并不绝对。故B项错误。美国是典型的成文宪法国家,但其宪法渊源不仅包括宪法典,也包括宪法惯例。故C项错误。英国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也是柔性宪法,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与一般法律相同。故D项正确。

16.

“当法律人在选择法律规范时,他必须以该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为基础,也就是说,他必须对该国的法律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掌握,更为重要的是他要选择一个与他确定的案件事实相切合的法律规范,他不仅要理解和掌握法律的字面含义,还要了解和掌握法律背后的意义。”关于该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______A.适用法律必须面对规范与事实问题B.当法律的字面含义不清晰时,可透过法律体系理解其含义C.法律体系由一国现行法和历史上曾经有效的法构成D.法律的字面含义有时与法律背后的意义不一致正确答案:C[考点]法适用的一般原理;法律解释;法律体系

[解析]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法律体系不包括历史上已经失效的法。故C项说法错误。

17.

警察带着警犬(价值3万元)追捕逃犯甲。甲枪中只有一发子弹,认识到开枪既可能只打死警察(希望打死警察),也可能只打死警犬,但一枪同时打中二者,导致警察受伤、警犬死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如认为甲只有一个故意,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B.如认为甲有数个故意,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与故意毁坏财物罪,数罪并罚C.如甲仅打中警犬,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论处D.如甲未打中任何目标,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论处正确答案:C[考点]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

[解析]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犯罪行为需要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任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法律规定的8种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A项,甲的爆炸行为的实施与爆炸结果的发生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间隔。犯罪是表现于外的能力,因此辨认、控制能力应当是行为当时的能力。因此甲在不满14周岁时安装定时炸弹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实施了一定的行为之后,则在其具备相应的辨认、控制能力时就具有防止结果发生的义务。虽然甲安放定时炸弹时不满14周岁,但是甲在满14周岁之后对于自己14周岁以前的行为所可能引起的危险具有排除的义务,而甲在满14周岁之后仍不履行危险排除义务,最终炸弹爆炸导致多人伤亡的,应以不作为犯罪追究甲的刑事责任。所以A项错误。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根据《刑法》第18条第2款的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如果精神正常,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则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反之,该行为则不成立犯罪。因此,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行为是否成立犯罪,应以其实施行为时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为标准。B项,乙在精神正常时着手实行故意伤害行为,如果构成犯罪的,应对故意伤害行为负责,但是乙在实施抢走被害人财物行为时丧失责任能力,此时乙对于抢劫行为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能力,不能以抢劫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所以B项错误。C项,丙将毒药放入丁的茶杯,实施故意杀人行为时精神是正常的,而且故意杀人行为已经实施完毕,丙具有辨认、控制能力,因此应当承担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刑事责任,C项正确。《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D项,戊为了壮胆,故意在喝醉后实施杀人行为,应当负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故D项错误。

18.

秦律明确规定了司法官渎职犯罪的内容。关于秦朝司法官渎职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______A.故意使罪犯未受到惩罚,属于“纵囚”B.对已经发生的犯罪,由于过失未能揭发、检举,属于“见知不举”C.对犯罪行为由于过失而轻判者,属于“失刑”D.对犯罪行为故意重判者,属于“不直”正确答案:B[考点]秦汉律的主要内容(罪名与刑罚)

[解析]“不直”指的是罪应重而故意轻判,应轻而故意重判,故D项正确。“纵囚”指应当论罪而故意不论罪,以及设法减轻案情,故意使案犯达不到定罪标准,从而判其无罪,故A项正确。“失刑”指因过失而量刑不当(若系故意,则构成“不直”罪),故C项正确。“见知不举”指官吏发现犯罪而不揭发、举报,该罪的适用以官吏发现或知道犯罪为前提,而不是所有“已经发生的犯罪”,故B项错误。

19.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使人民群众内心拥护法律,需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某市的下列哪一做法没有体现这一要求?______A.通过《法在身边》电视节目、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以案释法,进行普法教育B.印发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责任表,把普法工作全部委托给人民团体C.通过举办法治讲座、警示教育报告会等方式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D.在暑期组织“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模拟法庭巡演”,向青少年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正确答案:B[考点]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解析]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要求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B项没有体现这一要求。

20.

齐某在A市B区利用网络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宣称刘某系当地黑社会组织“大哥”,A市中级法院院长王某为其“保护伞”。刘某以齐某诽谤为由,向B区法院提起自诉。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B区法院可以该案涉及王某为由裁定不予受理B.B区法院受理该案后应请求上级法院指定管辖C.B区法院受理该案后,王某应自行回避D.齐某可申请A市中级法院及其下辖的所有基层法院法官整体回避正确答案:B[考点]指定管辖;回避

[解析]《刑诉解释》第18条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案件涉及本院院长需要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管辖。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管辖,也可以指定与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同级的其他人民法院管辖。”本题中,王某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所以,B区法院受理该案后应请求上级法院指定管辖。故B正确。

21.

张甲涉嫌在火车上扒窃被立案侦查并提起公诉,王乙和陈丙在案发时与张甲处于同一车厢,两人在侦查阶段作为目击证人提供了证人证言。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公安机关向法院提交的讯问笔录虽然没有经过被讯问人张甲核对签名确认,但是如果可以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法院可以采纳作为定案依据B.辩护人柳丁向法院申请王乙出庭作证,法院告知柳丁应当说明其拟证明的案件事实C.在庭前会议中,控辩双方对于王乙的证言没有争议,在法庭调查阶段可以不再出示该证言D.在法庭审理中,陈丙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法院以其在侦查阶段提供的证言作为定案依据,法院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正确答案:B[考点]证据的审查与认定

[解析]根据《刑诉解释》第94条规定:“被告人供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一)讯问笔录没有经被告人核对确认的;(二)讯问聋、哑人,应当提供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员而未提供的;(三)讯问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被告人,应当提供翻译人员而未提供的;(四)讯问未成年人,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合适成年人不在场的。”由此,本案讯问笔录未经张甲核对确认的,即使可以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法院仍不得将其作为定案根据。未经核对确认与遗漏签名是两个独立考点,如果核对确认无误,但是就是单纯拒绝签名,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因此,A项错误。《刑诉解释》第247条规定,控辩双方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出示证据,应当说明证据的名称、来源和拟证明的事实。法庭认为有必要的,应当准许;对方提出异议,认为有关证据与案件无关或者明显重复、不必要,法庭经审查异议成立的,可以不予准许。由此,法院告知辩护人柳丁应当说明其拟证明的案件事实的做法符合法律规定。因此,B项正确。《刑诉解释》第229条规定,庭前会议中,审判人员可以询问控辩双方对证据材料有无异议,对有异议的证据,应当在庭审时重点调查;无异议的,庭审时举证、质证可以简化。据此,对于庭前会议中无异议的证据,只是在庭审时举证、质证可以简化,并不意味着该证据可以不再出示。因此,C项错误。《刑诉解释》第91条第3款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法庭对其证言的真实性无法确认的,该证人证言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据此,只要证人证言的真实性能够得到确认,就可以作为定案根据。因此,D项错误。

22.

关于法的规范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陈法官依据诉讼法规定主动申请回避,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B.法院判决王某行为构成盗窃罪,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C.林某参加法律培训后开始重视所经营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反映了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D.王某因散布谣言被罚款300元,体现了法的强制作用正确答案:D[考点]法的作用(规范作用)

[解析]法的作用包括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五种。A项体现的是法的指引作用,即法对本人(陈法官)行为的引导作用。B项体现的是法的评价作用,即判断、衡量他人(王某)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法院判决实际就是对行为人行为的评价。C项体现的是指引作用,“法的保护自由价值的作用”说的是法的社会作用而不是规范作用。D项正确,强制作用即制裁违法犯罪行为,针对的是违法者的行为(散布谣言)。

23.

某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甲未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在其经营的商铺外侧加建小棚为由,作出责令立即停止建设通知书,同时,查封了违法建设施工现场和正在经营的商铺。该查封违反了下列哪一项原则?______A.诚实守信B.高效便民C.权责一致D.合理行政正确答案:D[考点]行政法的原则

[解析]甲的违法行为是“未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在其经营的商铺外侧加建小棚”,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查封仅限于和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设施和物品,故行政机关查封的对象应该仅限于违法建设施工现场,正在经营的商铺属于合法经营则不得查封。但本题,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同时查封建设施工现场和正在经营的商铺,不是对当事人合法权益损害最小的措施,违反了比例原则“必要性”的要求,即违反了合理行政原则。D项正确,ABC项错误。

24.

《左传》云:“礼,所以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系对周礼的一种评价。关于周礼,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______A.周礼是早期先民祭祀风俗自然流传到西周的产物B.周礼仅属于宗教、伦理道德性质的规范C.“礼不下庶人”强调“礼”有等级差别D.西周时期“礼”与“刑”是相互对立的两个范畴正确答案:C[考点]出礼入刑

[解析]A项错误,周礼起源于早期先民祭祀风俗,但不是自然流传到西周的产物,而是在前代礼制的基础上发展的结果。B项错误,西周时期的礼已具备法的性质。D项错误,“礼”与“刑”共同构成西周法律的完整体系。“礼”正面、积极规范人们的言行,而“刑”则对一切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处罚,两者关系正如《汉书·陈宠传》所说的“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C项正确。“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是中国古代法律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原则。“礼不下庶人”强调礼有等级差别,禁止任何越礼的行为;“刑不上大夫”强调贵族官僚在适用刑罚上的特权。

25.

关于犯罪形态,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张三在地下工厂制造假保健品,价值达到30万元,尚未出售即被公安机关抓获,张三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既遂B.李四以营利为目的,生产淫秽物品,后担心违法,将其全部销毁,因为李四以营利为目的,但主动销毁,所以构成犯罪中止C.赵、钱、孙、李四人共谋越狱,某日发生地震,赵某趁机放火制造混乱,成功逃出,其余人被抓回,剩余三人构成脱逃罪既遂D.甲为了谋杀仇人乙,破坏乙汽车的刹车系统,经查乙外出九天后才回家,甲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未遂正确答案:D[考点]犯罪中止、既未遂

[解析]A项错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数额犯,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才成立犯罪既遂。如果伪劣产品还没有销售,货值金额达到15万元以上,构成本罪的未遂。B项错误。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是选择性罪名,该罪所侵犯的法益是社会的公序良俗以及国家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秩序。侵犯上述法益造成的社会危害性主要表现为淫秽物品在社会中传播、扩散,无端挑起人们的性欲,损害普通人正常的性行为。李四已经完成了制作淫秽物品的行为,对公序良俗和文化管理秩序有一定的侵害,构成制作淫秽物品牟利罪的既遂,即使之后担心违法,将其全部销毁,也不再构成犯罪中止。C项错误。有的观点认为,二人以上有共同的意思联络,然后实施脱逃行为的,其犯罪形态不应当分别确定:只要其中一人脱离看守者控制即成立犯罪既遂,其他共犯人即使未脱逃成功,也是犯罪既遂。但主流观点认为,脱逃罪是亲手犯,指行为人必须亲自、直接实施犯罪行为,方能成立的犯罪。对亲手犯的共同实行犯来说,如果有人未完成犯罪、有人完成了犯罪,就应分别对待,对完成犯罪者以犯罪既遂处罚,对未完成犯罪者以犯罪未遂处罚,这才与亲手犯的原理相符合。据此,即使赵某脱逃既遂,剩余三人也仅构成脱逃未遂。D项正确。有的观点认为破坏交通工具罪是危险犯,只要成功破坏了正在使用中的交通工具的关键部位,引起倾覆、毁坏的危险,即成立犯罪既遂。但目前有力的观点认为,危险产生只是危险犯的成立条件,并非既遂条件,当出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结果时,才是犯罪既遂。据此,甲仅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未遂。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

甲的邻居乙家中着火,甲便冲入乙家救火。因火势太大,甲无法将位于乙家中的婴儿丙(1岁)带出,甲便将丙从二楼窗户上扔下。后甲自己从大火中逃出,赶紧将被摔伤的丙送往医院,最终造成丙轻伤。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B.甲的行为在客观上都不属于犯罪行为,不需要通过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排除犯罪性事由将其从犯罪中排除出去,不属于紧急避险,不构成犯罪C.甲的行为在客观上降低了丙的风险,不构成犯罪D.甲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正确答案:AD[考点]紧急避险;正当防卫;犯罪的认定

[解析]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都是客观的违法阻却事由,其逻辑的客观结构是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即制造法律所禁止的风险),只有二者披上了各自合法的外衣(即为了保护法益、不得已为了保大舍小),才能将自己本身的“犯罪行为”合法化。本案甲根本就是在实施救人(降低危险)的行为,不符合犯罪行为的特征,也就谈不上紧急避险。(2)紧急避险是不得已的情况下而实施的转移风险给他人的行为,涉及无辜第三人被侵犯的问题,本案中并不符合这个特点。其实本案中好多同学侧重感觉到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个问题,但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紧急避险的全部要件。综上,BC项正确,AD项错误。

2.

中国公民王某与甲国公民彼得于2013年结婚后定居甲国并在该国产下一子,取名彼得森。关于彼得森的国籍,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具有中国国籍,除非其出生时即具有甲国国籍B.可以同时拥有中国国籍与甲国国籍C.出生时是否具有甲国国籍,应由甲国法确定D.如出生时即具有甲国国籍,其将终生无法获得中国国籍正确答案:AC[考点]《国籍法》

[解析]《国籍法》第5条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故AC项正确。《国籍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故B项错误。《国籍法》第7条规定:“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一、中国人的近亲属;二、定居在中国的;三、有其他正当理由。”《国籍法》第8条规定:“申请加入中国国籍获得批准的,即取得中国国籍;被批准加入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故D项错误。

3.

甲和乙相约喝酒,聚会结束后,甲请求醉酒的乙开甲的车送自己回家,乙拒绝,甲反复央求,乙遂同意。乙驾驶途中,在路口闯红灯撞死行人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甲构成交通肇事罪B.乙构成交通肇事罪C.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教唆犯D.甲、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但不以共同犯罪论处正确答案:ABD[考点]交通肇事罪

[解析]A项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2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本案中甲女(车辆所有人)指使乙男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1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按照上述司法解释,其成立交通肇事罪。B项正确,乙男醉酒驾驶且闯红灯(违章行为)撞死行人,当然成立交通肇事罪。C项错误、D项正确,教唆犯是共同犯罪中的概念,共同犯罪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之中,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没有教唆犯的问题。

4.

某日,甲与乙一同吃饭后前往乙家中,到家后二人发生争吵,甲被乙关在门外。乙强行踹门而入,殴打谩骂乙。丙闻声下楼,将甲推倒在地并朝甲腹部踩了一脚,致甲重伤二级。后丙被刑事拘留,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后经检察机关纠正,认定丙构成正当防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2020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检察机关认定丙构成正当防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属于法的强制作用B.《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对人们如何进行正当防卫具有指引作用C.《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有助于维持社会治安,体现法的规范作用D.本案有利于统一执法标准,明确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有助于公众在面对类似案例时作出正确的行为,体现法的预测作用正确答案:ACD[考点]法的规范作用

[解析]法的强制作用的对象是违法行为,法的评价作用的结果通常表现为合法或者违法,检察机关认定丙构成正当防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属于法的评价作用。故A项错误。法的指引作用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包括权利的指引和义务的指引。故B项正确。维护社会治安,维持社会秩序属于法的社会作思。C项错误。法的预测作用指一般人可以依据法律预先估计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法的教育作用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包括示范作用和示警作用。因此,本案体现了法的教育作用中的示范作用,而非预测作用。D项错误。

5.

某公司员工甲在下班途中醉驾引发交通事故身亡,公司向市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人社局认为甲属于酒后驾驶引发交通意外事故,驳回了该公司的工伤认定请求。甲的妻子乙不服,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工伤认定的性质属于行政裁决B.乙不具有复议申请人资格C.市政府认为人社局决定违法,可以向其制作复议意见书D.公司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乙申请的行政复议案件正确答案:CD[考点]行政裁决;行政确认

[解析]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民事纠纷作出的具有强制力的处理。行政确认是指行政机关对业已存在的特定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或者法律状态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认定并且予以证明的行为。工伤认定是典型的行政确认,市人社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授权行使工伤认定的行政管理职权,另一方为申请人劳动者。A项错误。在行政复议中,有权申请复议的公民死亡的,申请人资格发生转移,其近亲属可以继受申请人资格。本题,孙某死亡,其妻子杨某继承申请人资格,有权申请行政复议。B项错误。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复议机关发现被申请人或其他下级行政机关的相关行政行为违法或需要做好善后工作的,可以制作行政复议意见书。有关机关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意见书之日起60日内将纠正相关行政违法行为或者做好善后工作的情况通报行政复议机构。C项正确。同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本题,孙某为公司员工,是否构成工伤,涉及公司是否需要承担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费用支出问题,因此,与市人社局的工伤认定结果具有利害关系,公司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案件,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D项正确。

6.

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旨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下列哪些举措体现了这一要求?______A.从符合条件的律师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B.实行招录人才的便捷机制,在特定地区,政法专业毕业生可直接担任法官C.建立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初任检察官由省级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检察院任职D.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员优先选拔至领导岗位正确答案:ACD[考点]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解析]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要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故A项正确。要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初任法官、检察官由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法院、检察院任职。故C项正确。要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故D项正确。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也要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但政法专业毕业生不能直接担任法官,因为违反《法官法》规定的法官任职条件,也有违法官、检察官招录与遴选制度。故B项错误。

7.

法律职业道德具有不同于一般职业道德的职业性、实践性、正式性及更高标准的特征。关于法律职业道德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法律职业人员专业水平的发挥与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具有密切联系B.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形成,与法律职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连C.纵观伦理发展史和法律思想史,法律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实证法”概念的阐释密切相关D.法律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对每个法律从业人员职业行为进行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正确答案:ABD[考点]法律职业道德

[解析]法律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实证法”概念的阐释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故C项说法错误。

8.

县政府印发《招商引资意见》,允许招商成功后按照实际到位资金1%给予引介人奖励金。甲介绍乙公司与县招商局签订投资协议,以建设经营移交(BOT)的方式投资5000万元建设垃圾焚烧厂并运营至今。经甲多次催促,县政府支付甲10万元后,拒绝支付剩余奖励金,甲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意见》属于行政行为B.甲获得的10万元奖励金可免缴个人所得税C.县政府拒绝支付剩余奖励金的行为违反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D.投资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乙公司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正确答案:CD[考点]行政行为

[解析]行政行为具有处分性,它是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的,以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使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得以建立、变更或者消灭为目的的意思表示。行政规范性文件具有适用对象的不特定性,以及适用次数的反复适用性等特征。不特定性是指行为作出之时,该行为想要约束的对象范围不能够明确固定下来。县政府印发的《招商引资意见》是行政规范性文件,不属于行政行为。A项错误。《个人所得税法》第2条第1款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九)偶然所得。”《个人所得税法》第4条第1款第1项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本题,李某获得的由县政府支付的10万元奖励金,不是省级人民政府颁发的奖金,应当按“偶然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B项错误。根据诚实守信原则之信赖保护的要求,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县政府不履行给予招商引资介绍人给予奖励金的承诺,违反了信赖利益保护原则。C项正确。建设经营移交(BOT)属于是官和民为了公共利益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行政协议。因该协议的订立、履行、变更、终止产生的争议,该公司均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D项正确。

9.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第1款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关于该条款,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规定的是确定性规则,也是义务性规则B.是用“规范语句”表述的C.规定了否定式的法律后果D.规定了家庭成员对待老年人之行为的“应为模式”和“勿为模式”正确答案:ABD[考点]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法律规则与语言;法律规则的分类

[解析]A项正确,该条款内容具体明确,属于确定性规则;规定了人们的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命令性规则,“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消极义务(禁止性规则,“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属于义务性规则。而该义务性规则又是使用“规范语句”来表述的,“应当”“不得”均为命令句。故B项正确。C项错误,该条款未涉及法律后果,只有行为模式。涉及的行为模式包括“应为模式”(“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勿为模式”(“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故D项正确。

10.

关于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______A.必要时省政府制定的规章可设定企业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B.地方性法规可设定应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C.必要时国务院部门可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D.省政府报国务院批准后可在本区域停止实施行政法规设定的有关经济事务的行政许可正确答案:ABC[考点]行政许可的设定

[解析]《行政许可法》第15条第2款规定:“地方性法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应当由国家统一确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资格、资质的行政许可;不得设定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登记及其前置性行政许可。其设定的行政许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个人或者企业到本地区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服务,不得限制其他地区的商品进入本地区市场。”故AB项当选。《行政许可法》第14条第2款规定:“必要时,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行政许可。实施后,除临时性行政许可事项外,国务院应当及时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或者自行制定行政法规。”可见,国务院可以采用发布决定的方式设定临时性行政许可,而国务院部门无此职权。故C项当选。《行政许可法》第21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法规设定的有关经济事务的行政许可,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认为通过本法第十三条所列方式能够解决的,报国务院批准后,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该行政许可。”故D项不当选。

11.

出现下列哪些情况,需终止人大代表的代表资格?______A.被行政拘留的B.丧失行为能力的C.被判处管制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D.未经批准一次不出席本级人大会议正确答案:BC[考点]终止代表资格

[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第49条规定:“代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代表资格终止:(一)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迁出或者调离本行政区域的;(二)辞职被接受的;(三)未经批准两次不出席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四)被罢免的;(五)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六)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七)丧失行为能力的。”据此,BC项正确。

12.

下列行为中,哪些构成不作为犯罪?______A.丈夫在岳母家看到妻子伤害岳母而不制止,构成故意伤害罪B.哥哥亲眼看到18岁的弟弟杀害自己的父亲而制止,构成故意杀人罪C.祖母看到女儿遗弃自己的孩子而不管不问的,构成遗弃罪D.母亲看到自己的12岁儿子实施盗窃行为而不制止,构成盗窃罪正确答案:BD[考点]不作为犯罪

[解析]A项错误,女儿、女婿对父母都有救助义务,但是二者是存在顺位排序的,即女儿对亲生母亲的救助义务是排在第一位的,女婿只是第二位。第一位顺序人在现场的话,其优先救助,二顺位即使不履行也不成立不作为犯罪。假设女婿和岳母同行,岳母遇到不法侵害,此时女婿是存在第一顺序的救助义务,不履行的话,可成立不作为犯罪。B项正确,成年兄弟姐妹之间虽然不具有阻止对方犯罪的义务,但是父母和子女之间是存在救助义务的,所以在父亲被弟弟杀害时,从这个角度来说其是有救助义务的,满足条件可成立不作为犯罪。C项错误,理由同B项。母亲对孩子的抚养义务是第一位的,祖母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母亲不履行抚养义务,其成立遗弃罪即可,祖母不成立。当然如果小孩父母由于去世等原因不在小孩身边,无法抚养孩子,此时祖母是有抚养义务的,满足条件可以成立遗弃罪。D项正确,成年父母对自己年幼孩子的犯罪行为存在制止义务,否则可成立不作为犯罪。

13.

某地法院审理齐某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关于对作证人员的保护,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可指派专人对被害人甲的人身和住宅进行保护B.证人乙可申请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C.法院通知侦查人员丙出庭说明讯问的合法性,为防止黑社会组织报复,对其采取不向被告人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的措施D.为保护警方卧底丁的人身安全,丁可不出庭作证,由审判人员在庭外核实丁的证言正确答案:ABD[考点]证人保护;技术侦查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1)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2)采取不暴露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3)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4)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5)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故本题中的AB两项均正确。C项,的侦查人员是“出庭说明情况”,而并非作为证人“出庭作证”,所以,不受证人保护法律规范的约束。故C项错误。《刑事诉讼法》第154条规定,依照本节规定采取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如果使用该证据可能危及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采取不暴露有关人员身份、技术方法等保护措施,必要的时候,可以由审判人员在庭外对证据进行核实。故D项正确。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D三项。

14.

关于犯罪未遂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以杀人故意将郝某推下过街天桥,见郝某十分痛苦,便拦下出租车将郝某送往医院。但郝某未受致命伤,即便不送医院也不会死亡。甲属于犯罪未遂B.乙持刀拦路抢劫周某。周某说“把刀放下,我给你钱”。乙信以为真,收起刀子,伸手要钱。周某乘乙不备,一脚踢倒乙后逃跑。乙属于犯罪未遂C.丙见商场橱柜展示有几枚金锭(30万元/枚),打开玻璃门拿起一枚就跑,其实是值300元的仿制品,真金锭仍在。丙属于犯罪未遂D.丁资助林某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但林某尚未实施相关犯罪活动即被抓获。丁属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未遂正确答案:BC[考点]犯罪未遂

[解析]A项,甲实施故意杀人行为,实行行为终了但未造成他人死亡后果,此时甲具备继续施加杀人行为的条件,但甲选择将郝某送去医院,这种情形属于能为而不欲,且最终避免了死亡结果发生,构成犯罪中止而非犯罪未遂。题干中提到的即便不送医郝某也不会死亡,并不影响犯罪中止的认定。A项错误。B项,乙属于欲达目的而不能,由于意志以外原因造成犯罪结果未发生的,构成典型的犯罪未遂。B项正确。C项,丙误以为仿制品系金锭而盗窃,属于对象不能犯的未遂,构成犯罪未遂。C项正确。D项,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系单独罪名,丁的资助行为是否既遂并不依赖于被资助对象是否成功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行为。D项错误。

1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下列哪些做法符合该要求?______A.为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某省对列入不良记录逾期不改的药品生产企业,取消所有产品的网上采购资格B.某市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审查的,不得提交讨论C.某省交管部门开展校车整治行动时,坚持以人为本,允许家长租用私自改装的社会运营车辆接送学生D.某市推进综合执法,为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要求无条件在所有领域实现跨部门综合执法正确答案:AB[考点]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解析]C项错误,家长行为违法,交管部门不应当允许这种行为。D项错误,跨部门综合执法只能在有条件的领域推行。AB项正确。

16.

高效便民是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是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下列哪些选项体现了这一要求?______A.简化行政机关内部办理行政许可流程B.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回和变更已生效的行政许可C.对办理行政许可的当事人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耐心的答复D.对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给当事人造成侵害的执法人员予以责任追究正确答案:AC[考点]高效便民原则

[解析]高效便民原则体现在:(1)行政效率原则。(2)便利当事人原则。A简化行政机关办理行政许可流程,同样的单位时间内输出的公务服务多了,当然体现的是行政效率原则。C项“对办理行政许可的当事人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耐心的答复”体现了方便申请人、处处替行政相对人着想,便利其到行政机关办理政务的精神,故而C项当选。B项体现的是正当程序原则,D项则体现的是行政法上的权责统一原则。

17.

《关于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的办法》规定:二审法院如果发现一审法院未履行通知辩护的职责,导致被告人在一审期间未获得律师辩护的,应当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对此规定,下列哪些理解正确的?______A.被告人未获得律师辩护可能影响案件的事实查明B.体现了实体公正优先于程序公正的原则C.表明律师对维护法律正确实施具有重要作用D.被告人的辩护权是司法人权保障的重点之一正确答案:AD[考点]辩护权的意义

[解析]辩护权是法律赋予受到刑事追诉的人针对所受到的指控进行反驳、辩解和申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诉讼权利。辩护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各项诉讼权利中最为基本的权利,在各项权利中居于核心地位。A项正确,辩护权是防御性权利,控辩双方积极对抗,有利于帮助法官发现案件的真实情况,对被告人的辩护权的剥夺会影响案件事实的认定与发现。同时根据辩护权的重要性也可以看出其是司法人权保障的重点之一,D项正确。《刑诉解释》第44条规定:“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其有权委托辩护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告知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被告人属于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情形的,应当告知其将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法律援助机构也没有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约见值班律师,并为被告人约见值班律师提供便利。告知可以采取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本题中一审法院应当履行通知义务未履行,属于程序违法,根据《刑诉解释》的规定,对于违反程序规定的,二审法院一律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所以本题中的发回重审属于程序公正优先于实体公正,所以B项错误。且考生注意B项属于秒杀题,因为其本来说法就是错误的,当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冲突时,程序公正优先于实体公正。C项属于干扰项,本题中并未体现律师具体在维护法律正确实施方面的作用,更多体现的是法院作为司法机关违反法律程序时需承担的后果。此点属于说法本身没问题,但是与题干无关。所以C项错误。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1.

预算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监督。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预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A.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B.经批准的预算,未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C.国务院有权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D.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正确答案:ABC[考点]全国人大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国务院的职权

[解析]根据《宪法》第62、67条规定,国务院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全国人大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故C项正确,D项错误。AB项符合《预算法》的规定。

2.

关于我国立法和法的渊源的表述,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______A.从法的正式渊源上看,“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B.公布后的所有法律、法规均以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文本为标准文本C.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均可采取“条例”、“规定”、“办法”等名称D.所有法律议案(法律案)都须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表决和通过正确答案:BD[考点]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立法程序

[解析]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特别行政区的法律法规、规章、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这里的“法律”是狭义的概念,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故A项正确。B项错误,我国公布法律的报刊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上刊登的法律文本为标准文本。行政法规以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文本为标准文本。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本级常务委员会公报上刊登的文本为标准文本。规章以国务院公报或者部门公报和地方人民政府公报上刊登的文本为标准文本。C项正确,我国行政法规的名称,按照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5条的规定为“条例”“规定”“办法”。我国的地方性法规,一般采用“条例”“规则”“规定”“办法”等名称。D项错误,并非所有法律案都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表决和通过,比如宪法的修改、基本法律的表决和通过等须交全国人大审议、表决和通过。

市林业局接到关于孙某毁林采矿的举报,遂致函当地县政府,要求调查。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形成会议纪要:由县林业局、矿产资源管理局与安监局负责调查处理。经调查并与孙某沟通,三部门形成处理意见:要求孙某合法开采,如发现有毁林或安全事故,将依法查处。再次接到举报后,三部门共同发出责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