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27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明晰概念,学会迁移理解“差序格局”这一核心概念,并能够运用此概念分析社
会现象。
篇名核心观点关键概念论证思路《差序格局》中国乡土社会是
以“己”为中心
的差序格局。差序格
局、团体格局描述中国人私心普遍的毛
病;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手
法,分析中国社会格局的特点。
篇名核心观点关键概念论证思路《系维着
私人的道德》差序格局社会的道德是看所施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道德观念先比较分析中西社会结构的差异,再以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作为对照,阐述差序格局下的道德观念特点。活动一
明晰概念,把握内容1.给“差序格局”下定义。参考答案:差序格局是指在乡土社会里,以个人为中心,依据私人关
系向外不断延伸而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变化的具有差等次序的社会关
系圈;在这样的关系圈里,公和私是相对的,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主义
的表现。2.请分析西洋团体格局与乡土差序格局道德体系的不同。参考答案: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
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这种“实
在”只能用有形的东西去象征它、表示它。在“团体格局”的社会中
才发生笼罩万有的神的观念。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
的关系中,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持者,是个全能的保
护者。而在“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以自己为中心的
“克己复礼”。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连线,每
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
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
要素是孝和悌。3.在《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一文中,作者为什么认为孔子经常提到的
“仁”无法成为个人对团体的笼罩性道德观念?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①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②孔
子的“仁”,是私人间的道德要素;③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
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活动二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常常听人说“熟人好办事”。请根据《乡土中国》的内容来简析这
条俗语背后的原理,并指出这种文化意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不良影响。参考答案:第一问:“熟人好办事”这一俗语在《乡土中国》里体现
的是“差序格局”的观点。乡土社会中的人情关系是根据远近亲疏来
区别轻重厚薄,具有伸缩性,人们办事时,总是希望攀附某一层级的
关系,相对于关系生疏和没有关系的人找到优势。第二问:①导致乡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不平等;②社会公德被系维私
人关系的道德替代;③对人们的法律意识形成冲击。2.近年来,网络视频直播兴起,成为新兴的经济形式;主播们在直播
时,经常称呼直播间的顾客为“家人们”。请结合《乡土中国·差序
格局》一章的内容,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参考答案:①差序格局的定义。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
子的中心。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
纹的性质。②家是一个可以伸缩的单位,小到指太太一人,大到数不
清,天下可成一家。“自家人”可包括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
亲热的人物。③主播称顾客为“家人们”,就体现出“家”的这种伸
缩性,这种称呼无非是为了卖东西而拉近距离。3.《乡土中国》中论述了“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两种不同的道
德观念,请任选其一,结合书中内容评价下面的事例。要求:阐释准
确,条理清晰。因为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打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
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对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
了自己的父亲。参考答案:(示例一)团体格局里的道德观念强调人人平等,一视同
仁,讲究团体道德,有统一而普适的道德标准。在高速路上开车打电
话,是违法行为。既是违法行为,任何人都有举报的责任,不论他是
谁。所以,小陈的做法值得点赞。(示例二)差序格局里的道德观念系维在私人关系之上,以“己”为
中心,推己及人。先弄清对象是谁,和自己关系的远近亲疏,然后再
施以不同的道德标准。小陈举报的是自己父亲,“子为父隐”,举报
父亲,即使是为他好,也是不孝。所以,小陈的做法不合乎孝道。课时作业巩固提升
一、(2024·福建宁德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
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
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
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
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
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
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
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
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
的重要空间。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
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
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合村
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
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
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
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
一并了之、一拆了之。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
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
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
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
(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有的
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
可原来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
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得乡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
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乡村景观城市化
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
神。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
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
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现实选择。只不过,环
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
改变。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
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存在的一个文化悖论。(摘编自《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材料二: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
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
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
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
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
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
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
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
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
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
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
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积
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
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
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
的往来也必然疏远。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
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
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
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
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
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
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是乡
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B.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过分关注合村并居中经济价
值和景观价值是得不偿失的。C.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
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D.只有在中国社会,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
基本的抚育社群。12345678910解析:
“只有在中国社会……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错
误,材料二原文为“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12345678910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这是被动的合村
并居和自然的城市化进程的结果。B.有些村落规模较小,也没有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可以将
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C.中国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以
看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D.中国乡村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
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12345678910解析:
B项,“可以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
错误,材料一原文为“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
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C
项,“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以看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
区”错误,材料二原文为“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
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D项,“中国乡村里,每个孩子都
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错
误,材料二原文为“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说明这
是在假设的情况下出现的结果。123456789103.下列不可以视为“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的一项是(
)A.陕西安康谭坝借助发展民宿的契机,对村子里的老房子进行保护性
的改造。B.对于那些因合并而消失的村子,可以帮其编写村史村志,有条件的
可以建村史馆。C.对于农村现存的无人居住的老旧危房,为了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其
倒塌给周围村民带来危险,可以一律拆除。D.云南山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分支,传承于古时最底层老百姓的生
活,不够高雅,可以取缔。12345678910解析:
根据材料一“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
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可知,
“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指的是: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
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D项,“可以取缔”不符合“合村并居”的积
极有效举措,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分支,云南山歌属于乡土原生文
化,应该予以传承和保护,而不是取缔。123456789104.近日,我市就合村并居如何开展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请结合材料给
出几条建议。参考答案:①合村并居不能是简单的物理迁移,还应包含“人心搬
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②尊重中国人安土重迁、聚村而居、
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③尽力保留乡村中的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具
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传承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
④要多关注“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要让新社区成为群众拥有
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12345678910解析:根据材料一“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
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可以概括
出:合村并居不能是简单的物理迁移,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
传承”等软性内容。根据材料一“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
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可概括出:尊重中国人安土重迁、聚村而
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根据材料一“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
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可概括出:尽力保留乡村中的重要的传统12345678910文化建筑、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传承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根据材料一“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可概括出:要多关注“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要让新社区成为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123456789105.从下面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所
揭示的中国“乡土社会”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
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
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12345678910参考答案:①以农业为生(或:乡下人离不了泥土);②聚居一处
(或:聚村而居);③熟人社会;④人口不流动(或:人与人在空间
的排列关系上是孤立和隔膜的)。解析:陶渊明文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体现的是以农业为主的特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
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体现的是聚村
而居,熟人社会的特点;“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体现的是人口不流动(或:人与人在
空间的排列关系上是孤立和隔膜的)。12345678910二、(2024·江苏连云港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土地是承载万物的媒介。《礼记》云:“地载万物,天垂象,取
材于地,取法于天。”因为土地的重要性,对土地的依恋也成为人类
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心理情结。尽管“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人类社
会,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也都有对土地的崇拜和依赖现象,但在中国文
化中,这种“恋土情结”却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在费孝通先
生看来,传统中国就是乡土社会,如《乡土中国》一书所描述的: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
12345678910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乡土”
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底色。可以说,对土地的依恋是中国文化的一种
基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逻辑。作为一种物质和元素,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女娲抟
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共识和集体记忆。早在先
秦流行的中国传统“五行”观念中,土就是居中的,最为尊贵也最为
重要。中国人不仅把土地看作是一切生命的母体,也把土地看作是死
亡和灵魂的归宿。在中国传统社会,“入土为安”也是一种重要的死
亡和丧葬观念。选择一方“风水宝地”,不仅能够护佑自己,也可以
护佑整个家族。中国人信仰的“风水观念”也与土地密切相关。12345678910中国人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在汉语和汉字中也有鲜明的体现。
“乡土”“风土人情”“土生土长”等词语都体现了对土地的依恋。
中国古代常常用“社稷”来代表国家,“社”,即土地神,“稷”则
是谷神。在中国文化中,土地及其所生的谷物成为“国家”的代表,
这当中体现的即是农业民族的土地崇拜观念。12345678910在中国传统社会,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土地庙,里面伺奉着“土地公公”或“土地奶奶”。在乡民的眼里,土地神是一方乡土的保护神。“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对土地的崇拜观念和祭祀仪式,日复一日,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就形成了一个共同体“社会”。可以说,中国文化饱含了对土地的历史记忆,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我们的语言词汇,处处可见“恋土情结”的印记。12345678910对土地的依恋和崇拜伴随了中国文化的始终,并沉淀为一种中国
特色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不论游子、战士还是商人或移民,他们
都会带一包家乡的泥土在身边。“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在
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土地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也是一种
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土地给中国人带来的不仅是财富,也是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正
是千百年来对土地的辛勤耕耘,形塑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也影
响到了士人的价值观。“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一向是中国圣贤先
哲所倡导的一种精神。12345678910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也造就了另一个文化基因,那就是平和。固
守土地使中国人变得十分温和,乐天知命,安土重迁,这样的民族本
能地反对暴力和侵略,追求和平。“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中国传
统儒家思想更是把“安土”和“修身”联系在一起,如《礼记》中所
言:“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12345678910土地与“乡土”情结也影响着中国人的交往观念。远亲不如近
邻,中国人的社交圈子往往局限在他们生长的那块土地上,“乡土情
谊”在中国人的交往观念中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
征。改革开放以来,“乡谊网络”同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
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浙江的温州人就用“一人带一人去,一家带
一家去”的方法,把很多同乡和产业带到了世界各地。“乡土文化资
本”“乡谊关系”成为华人交往实践和交往理念的重要特色。12345678910在人与土地的关系中,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
处,这种观念无疑是一种中国智慧,对于今天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而
言,也极富启示价值。立足新时代,只有深刻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
对中国文化中的“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我们才能真正
地建立“文化自信”,并在社会层面实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
调发展。(摘编自潘祥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恋土情结”及其扬弃》)12345678910
材料二: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了文化体制的高度集中,也形
成了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因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
非常强烈,这是由我们的历史文化决定的。余光中经历了“双重放
逐”,先是到因政治因素与大陆相隔的宝岛台湾,后来又赴美留学,
在另一个不同文化的海外生活,他先是接受台湾另一种政治形态的熏
陶,后又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也曾对传统文化产生怀疑,但是
思维中固有的“落叶归根”的想法让多愁善感的诗人的乡土情结尤为
浓重,以致后来他意识到他的西化是苍白和空虚的,然后清醒地回归
并坚定传统文化的路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一种乡土情结
中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和坚守。12345678910余光中对于乡愁的看法是:“所谓乡愁,原有地理、民族、历
史、文化等层次,不必形而下地系于一乡一镇。地理当然不能搬家,
民族何曾可以改种,文化同样换不了心,历史同样整不了容。乡愁并
不限于地理,他应该是立体的,还包含时间。一个人的乡愁如果一乡
一镇就可以解,那恐怕只停留在同乡会的层次。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
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魄唐魂,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
经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这段话映射出他认为
乡愁中应包含的“文化回归”和对中华民族血脉的认同。“真正的华
12345678910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魏唐魂,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投射于他的诗中,更是表现出余光中对故园的渴念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摘编自傅天虹《诗国的游子——论余光中诗歌的原乡性》)12345678910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中,但在中国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B.中国人对土地的依恋在语言文字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用“社稷”来代表国家,就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土地的崇拜观念。C.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造成了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余光中的经历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D.余光中认为乡愁不必系于某人出生地的具体的那个乡镇,而是立体多层次的,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12345678910解析:
“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造成了……”
因果颠倒,文中说的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了文化体
制的高度集中,也形成了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因而海内外中
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可见,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
体制造成了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表现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
化自觉性非常强烈。12345678910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多处引经据典,不仅分析了“恋土情结”在中国文化中的表征,同时也阐释了其对中国文化及国民心理的影响,论证精当有力。B.在中国传统社会,人在死后也会选择“风水宝地”作为归宿,这既体现了中国人把土地看作是死亡和灵魂的归宿的理念,也体现了迷信落后的一面。C.中国古代有“春祈秋报”的祭祀仪式,即春耕前举行祭祀,祈祷土地神保佑丰收,秋收后举行仪式报答土地神的恩德,这是“恋土情结”的一种体现。D.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如能对其中的“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必然会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作用。12345678910解析:
“也体现了迷信落后的一面”于文无据,原文“在中国
传统社会,‘入土为安’也是一种重要的死亡和丧葬观念。选择
一方‘风水宝地’,不仅能够护佑自己,也可以护佑整个家族。
中国人信仰的‘风水观念’也与土地密切相关”并没有体现这是
迷信落后的一面。123456789108.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一项是(
)A.云闲望出岫,叶落喜归根。——(宋)陆游《寓叹》B.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金色的鱼钩》精美课件
- 个人车辆抵押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计算机软件开发及服务外包合同3篇
- 建筑工地植筋合同
- 铝板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议(2024版)
- 《我的建筑》课件
- 红砖购销合同电子版
- 财务自查报告范文
- 股权转让涉及2024年度夫妻共有财产协议
- 哺乳期辞职报告范文
- 七彩课堂(课堂PPT)
- 医疗废物专项监督检查表格
- 跨高速公路及国道防护棚详细搭设施工方案
- 建设管理纲要
- 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8.安全记心上(平安出行)-部编版-(13张)ppt课件
- 砂子合格证#精选
- 手拉葫芦安全检查表(共1页)
- 新初一分班考试-英语真题10页
- 2020年廉江地方志
- 调取证据通知书
- 码头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