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加快农业旅游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江苏省溧阳市发展农业旅游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溧阳市旅游局朱红新[摘要]:文章分析了溧阳农业旅游的现状、意义、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方向。[关键词]:发展农业旅游研究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这对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又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旅游业如何落实和应对这一战略要求?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从而有效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旅游,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助推作用。农业旅游(农家乐)是指利用农业的自然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游玩、学习需要的一项活动。近年来,农业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新领域显示出“生命”初始的巨大生机。由于客源市场与供给市场的双向需求,农业旅游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旅游经济的附加改变了农村单一经济的结构,起到了兴一处旅游富一方百姓的目的。一、溧阳农业旅游(农家乐)的发展状况溧阳农业旅游依赖于长三角得天独厚的条件,得益于天目湖旅游的快速发展。2005年,长三角城市居民收稳定增长,16个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全部突破万元大关。这一地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稳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明显加快。数量庞大的人口资源,较高标准的生活水平,加上长三角地区较便利的交通条件,这些都为被称为长三角都市圈后花园的溧阳的农业旅游发展开创了无限光明的前景。其特点表现为:
1、溧阳一批主要以农业开发成果为依托的农庄项目陆续开始建设,全市较大规模的农庄项目共有三十个,其中,已具备一定游客接待能力的六家,正在建设过程中的十六家,其余八家还在启动阶段。这些项目的投资主体多为私人业主,项目预计总投资为:人民币30070万元、美元700万元,22家已经开始建设的项目土地面积共14241亩。2006年“五·一”黄金周,溧阳大石山旅游农庄等几家重点旅游农庄共接待游客29363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51.17万元,“农家乐”旅游方式在溧阳正快速升温。2、溧阳各地开展的农业旅游均在向着融观光、考察、参与、餐饮、购物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农业旅游参加频率和重游率较高的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采摘旅游;以春节等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
夏、秋季采摘旅游是参加人数较多,参加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的构成面最广的旅游项目。这是观光、参与性均很强的活动。采摘旅游不只是为体味收获果实的感受,同时享有所收获的果实。据观察,有相当数量的游客在采摘中,对果实的数量和质量的在乎程度远低于参与收获过程的心理感受。参加农业旅游的游客,绝大多数是为调剂家庭的假日生活。所以普遍为近地旅游,出游的时间也都比较短,一般是半天到一天。3、为规范“农家乐”旅游,市旅游部门依据现有旅游农庄的实际,在江苏省内率先出台了《溧阳市农家乐旅游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及其《星级评定标准》等一系列促进发展、规范管理的政策和标准,进一步突出环保、安全、卫生和日常经营管理,要求农家经营者树立遵纪守法、合法经营的思想观念,真正做到诚实守信、讲究信誉,以优质服务和风格独具的“农”家特色来吸引广大游客。同时,为提高农庄旅游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农庄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组织成立了旅游农庄行业协会,以此推动行业自律,规范农庄企业行为。溧阳市农家乐项目一览表编号项目名称投资人项目地点占地(亩)总投资(万元)项目内容1南钱山庄沈祖富南钱2005000园林、苗圃、休闲农庄2花果山果园吴春法中西120200果园观光3龙卡世外桃源沈祖友沙新村30350白茶、鱼塘、绿化、餐饮娱乐4玉枝农业生态观光园濮爱玉杨村田家舍20002500新品茶果、农产品加工、休闲、旅游、农家乐5天目湖生态园沈祖富三胜新村1500一期4000茶、果、园林、生态观光旅游6深水山庄葛世林平桥青山深塘坝130170茶、果树、生态观光旅游7幽香茶膳霍益明天目湖15300采茶、观光、钓鱼、餐饮娱乐8青山农业生态观光园史国忠青山村500100万美元植物景观、休闲旅游9平桥农业生态观光园周饶顺平桥村100300农庄休闲旅游10吴村农业生态观光园王耀武吴村300600果园观光旅游11烈山农业观光园明天公司烈山1000注册资本1000农业观光旅游,温泉浴场12大干冲水库农业观光园嘉丰房产公司桥下杨村600注册资本1000生态农业,旅游观光13杨村生态农业观光园王老板杨村600500农业观光14新昌陶峰农庄陶峰大石山脚下31501400度假休闲,采摘,垂钓娱乐1华宇农业生态园周振宇欣丁村旁700500果树16九龙山生态旅游新昌山南5006000生态旅游,休闲娱乐17周城天目山水生态园有限公司欣丁村1500生态农业观光18龙泉生态旅游开发洙漕村100万美元生态农业观光19香峰山庄卢建平香峰山庄3003200生态农业、农民文化展20横涧幽兰园艺场卞永前长安桥涧北300200观光,茶叶生产、加工、销售21翠谷庄园生态农业园戴旭徐家王干3001000生态农业度假休闲22锁山农家乐魏建荣平桥100100农家乐23横涧农家乐潘跃庆黄岗岭160200生态农业度假休闲24瞬水山庄马兰琴徐家王干冷水涧601000休闲、水上游乐、产品销售25南山生态农业园蒋伟同官北山介水库下游5001000生态农业观光、花木基地26竹下山庄黄自健李家园早园竹地块150200茶艺表演、生态农业观光27玉莲山庄陈振涛松林南白茶基地150500生态农业观光,白茶、水晶梨生产、加工、销售28农业生态园蔡维云3001000生态旅游、加工销售29上兴雪狼湖吴天宝团结水库及曹山周边地1000500万美元农业生态园30民生农业科技园杨益民胡家山村,紧邻“雪狼湖”611320养殖观光,蚕桑新产品开发31上沛紫竹林生态农业示范园刘建新曹山脚下600300生态农业观光,白茶、西瓜等32芳芝林农业生态园林富春竹林水库边2000200茶叶、果树注:1、用地规模1000亩以上的有6家,500亩以上的有8家;2、已基本建成的有9家,正在建设的有16家,还在洽谈签约的有7家。二、开发农业旅游资源的意义开发农业旅游资源是溧阳旅游业不断发展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意义重大:1、丰富了溧阳的旅游资源。溧阳,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有“鱼米之乡,丝茶之府”之称。山多丘陵多是溧阳的显著特点。近年来,溧阳立足资源优势,对丘陵山区实施综合开发。全市初步形成了10万亩竹、10万亩板栗、6万亩茶、5万亩桑、5万亩特色水果、1万亩牧草,1万亩早园竹等区域化、专业化商品生产基地,引进的美国李、韩国水晶梨、日本丰水梨、安农水蜜桃、天目仙桃等名优水果已成为丘陵山区开发的主导产品。如今,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与沿途南山竹海、平桥石坝、王家山小岛形成的绿色仙境美不胜收,随处可见山顶青松挺立、山腰果树怀抱、山脚茶叶飘香的独特景致。2、扩容景区、分流游客。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天目湖度假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一些地方游人摩肩接踵,身置其间犹如进入拥挤的商场。农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广阔,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农村的游客容量比较大,如能巧妙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环境,开发农业旅游资源,势必能吸引城市游客,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五一”黄金周旅游农庄接待统计单位名称接待人数(个)营业收入(万元)玉枝农业生态观光园25609.6大石山农庄903648.22花果山庄205017.8香峰山庄15403.2幽香茶膳8507.65王新华家乡菜馆159213.5其它农庄1173551.2合计29363151.173、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新途径。发展农业旅游,可以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人民。它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加速农民致富的步伐。在旅游开发条件比较好的一些乡村,如能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有特色的农村资源来发展农业旅游业,将对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产生重要作用。4、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旅游业本身属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它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发展农业旅游业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不但需要有诸如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外,还需要有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商场、旅游交通、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这就为转移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5、发展农业旅游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农业旅游的发展,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系统各个部门都会产生促进作用,在物质上、精神上都会带来可观的效益。如农业旅游可以使与之有关的食品、日用品、旅游商品、工艺品等乡镇工业得到发展;可以促进商品交换、商业繁荣、市场活跃;可以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使闭塞的乡村对外开放,经济搞活;可以刺激当地农业的发展,特别是为旅游服务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等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可以促进乡村的建设,改善乡村的环境等;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建设,不仅可以美化和改善环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四面八方的旅客涌入,这种广泛的人际交流,会使人们的观念,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它会逐渐改变农村旧有的生活习性,美化人们的语言、心灵,更新人们的观念;锻炼和培育起一批旅游业经营和服务的人才。总之,农业旅游业的发展,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对所在地区整个社会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三、目前制约溧阳农业旅游发展的因素
溧阳农业旅游业有其先天性的优势,从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可以看出,它的生命力很强。但不容忽视其中的一些表象性和深层的矛盾问题,正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溧阳农业旅游的发展。1、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门新兴产业加以重视。尽管农业旅游伴随着整个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农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广泛地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那些农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有的尚未开发,有的虽开发了,但缺乏加强领导,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缺乏宏观指导,目前还停留在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巨大潜力远未开发出来。2、农业旅游资源虽有良好基础,但在一个县域的范围内,还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如区域内农业旅游资源,应如何发展?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预测如何?资金如何筹集?3、农业旅游资源与当地乡村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与旅游部门的协调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如发展农业旅游必需同时发展旅游交通,旅游宾馆、旅游通讯以及解决水、电供应和环保问题等。又如农业旅游开发起来后,如何做到城乡结合、点线结合,组成最佳的旅游线路,以吸引广大游客。4、农业旅游政策尚未配套。如保护政策、投资开发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税收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开发政策等。5、农业旅游服务队伍数量少、素质低、服务质量差。“软件”投入太少,造成管理和一线人员普遍素质低。几年来,各农业旅游景区、景点为旅游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和智力开发的投资很少,造成旅游管理人员缺乏理论修养和必备的业务知识,这就是管理跟不上去的原因所在。6、交通道路制约。几年来,农业旅游业的发展与交通道路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没有直发农业旅游点的班车,散客来游,十分麻烦。
7、发展与管理的矛盾是农业旅游发展的又一制约因素。各个农业旅游的景区、景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发展与管理的矛盾。这个矛盾集中体现在过于重视开发,而忽略了管理。
8、农业旅游开发项目宏观失调。几年来,农业旅游开发出现热潮,积极性是好的,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不加强宏观调控,势必要造成开发建设的盲目性、重复性。
四、加快发展溧阳农业旅游的思考发展农业旅游有利于农产品的就地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加强城乡融合,消除城乡差别,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值得大力发展。(一)强化观念转变。要充分认识农业旅游(观光农业)是市场规律发展的必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发展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在为城乡居民拓展休闲度假的第二空间的同时,将潜在的农业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向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实现农业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政府部门应大力扶持和引导,并争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前来考察环境,投资兴业,使观光休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明确定位,全面规划。开发农业旅游要和已有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充实旅游内涵、延长旅客景区逗留时间。注重特色,精心设计农业旅游项目。旅游开发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应扬长避短,充分表现和突出自我特色,这是旅游活动能否吸引游客的保证,也是旅游经济的生命所在。在设计农业旅游线路及组织旅游活动中,应将其放在首位。农业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是在乡村文化景观上体现出来,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中应将这些内容作为重点。(三)
加强管理。明确行业管理的部门,加强行业管理的力度。对照农业旅游服务和管理的标准,严格控制农业旅游点的服务质量。同时,规范农业旅游的市场秩序。(四)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下功夫建设一支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农业旅游人才队伍。它必须包括旅游产品开发、市场信息分析、客源市场开拓、企业经济管理、政策法规研究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五)加强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结合。生态因素、文化因素本来就是农业旅游得以兴起的根基。溧阳的农业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观赏、采摘的表象繁荣上,必须走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营养,才能持久而兴旺地发展下去。“越是自然的才越是人类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这一指导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思想原则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在现代科技农业观光产品中,应加强传知授教的教育内容,使游人通过旅游获得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开辟生态农业区,应为游人提供参与活动的充分空间,培养扶植生态农业接待户,以旅游经济的附加来保证生态农业的发展。(六)加强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曾有报道,外地有一桃园,向游客开放桃园采摘品尝,但要留下桃核,主人做桃核雕刻,一个桃核工艺品值几公斤桃价还供不应求。整合城市工匠力量向农民传授技艺,变废为宝,增加农业附加产值,以实现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化。
加快农业旅游发展,还在于对农民观念意识的培养和转化。充分利用农业具有的土地、水面及园林资源,变农业为大景区,促进城乡融合,农村借城市之智、之财、之技来加快现代化之进步,城市借农村之地、之景、之资源休闲、教化,这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之一。
对溧阳市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吴晓去年下半年以来,“建设新农村”无疑是现今我国社会最流行的词语之一。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列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任务,放在全党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新农村。可以说,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的二十个字的的概括涉及到我们农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绝不仅仅是村庄建设或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改善,也不会是农村的城镇化或所谓的“城乡一体化”。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二十个字的概括,建设新农村,应该从大的五个方面来实现,即:生产发展,就是要在兼顾速度和效益,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续增长上做文章;生活宽裕,就是要在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上下功夫;乡风文明,就是要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培养诚信、知礼和积极求知的新型农民,使大家争做文明人、争做文明事,把村庄建设成为生活方式健康文明的农村社区做文章;村容整洁,就是要在科学规划村庄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建设,改善农村人居住环境采取新措施;管理民主,就是要在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引导农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方面促落实。可以说这五个方面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新农村建设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实施建设新农村步骤?仍是我们今后建设新农村工作中所要研究探索的重要问题。一、溧阳市新农村建设现状溧阳市地处苏南,是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县级市之一。改革开放后,乡镇工业发展较快,农村经济从整体上看发展也比较快,社会各项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各村自然条件及交通等因素不同,发展程度也不同,有的村经济甚至还比较落后。从目前全市的17个镇(区)291个行政村的4994个自然村的情况看,各村发展不平衡,但总体来说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村民自治有了一定的发展。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多年来,经过社会各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村民自治取得了长足发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已经在我市农村建立起来,民主自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一事一议”制度也得到进一步规范,2005年,全市有109个行政村实行“一事一议”制度,筹资195.6万元,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7.5%。这对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对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农村基础设施在近年来建设加快。截至2005年底,全市新增农村公路971.3公里,其中三级以上公路205.8公里,新增通等级公路的行政村136个,增加受益人口31万人,大力推进改水工程,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6%。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新增造林绿化2.57万亩,完成了天目湖镇沙新村等3个村庄的绿化工程建设。3、社会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要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05年,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100元增加到每人每月120元。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5年参保农村44.8万,比上年新增1.32万人,参保率达到86.51%。有线电视通村率达60%。大力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农村社会治安良好。4、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从总量上看,2005年,全市农村实现GDP140.6亿元,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72.04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2亿元,分别是“九五”期末数的2.55倍、12.57倍和1.66倍,实力大大增强;从结构上来看,2005年全市三次产业的比例为8.8∶55.8∶35.4,而在“九五”期末这一比例是14.8∶49.7∶35.5,其中,一产在总量增长的前提下,其比重明显下降,二产的比重明显上升,经济结构更趋科学合理。5、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纯收入连续两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在2005年达到了5947元(统计局公布数,根据市委农工办调查的数据是6846元),比上年增长11.6%,比“九五”期末增48.2%。另外,根据市统计局农调队的跟踪调查,至2005年,我市农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达到了37.3(小康指标为40,下同),每百户农户拥有电话218部(200),拥有电脑18台(40),住房面积达到了人均46.6平方米(40),农民人均文化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15.3%(18%)。从这一组数字完全可以看出,我市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城乡发展差距和收入差距扩大。从全国情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情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产品供应充足,农民纯收入增长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1979-1996年全国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6%,但自1997年以来,由于市场需求对农业生产的约束明显增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民收入增幅大大回落,1997-2000年平均增长仅为4%,且呈逐年下降趋势,1997年为8.5%,1998年为3.4%,2000年则降至2.1%,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增至4.2%,扭转了增长率持续下滑局面,2002年在2001年的基础上略有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拉大,农民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低3-4个百分点。从我市来看,2004年、2005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2000年为2.27∶1,2005年为3.2∶1),特别是对照我市到2007年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来看,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必须达到每年16%以上,而目前扶农政策使农民增收的空间有限,加上大宗农产品价格没有提升空间、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客观因素和农民就业仍不充分等原因的影响,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难度加大。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交通、水利、供电、通讯、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保障标准较低,覆盖面较小,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较差,文明程度较低。目前,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条件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同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在设施上,和城市有一定的差距,明显存在资金投入不足;二是在师资上,存在差距,城市的各方面条件和农村相比,要比农村的好,农村的很多教师,通过竞争等方式,想方设法进入了城市的学校或者从事其他职业。3、农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解放。目前,我市农村人口平均教育水平不足初中。由于缺乏教育和科技投资,文盲、半文盲比重很大,非文盲中85%以上只有小学或初中水平,约10%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生产技术、市场经济知识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尽管现在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安于现状,守摊吃饭,不想去闯,不敢摸着石头过河,就是石头露出了水面也不敢去踩,怕石头踩不稳,满足于“有吃有穿,有房子住,吃菜不用买”的现状。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往哪里去,不知该干什么;想在家创收,不知干什么挣钱,不知该怎么干;想学技术,不知什么手艺好谋生。难怪有些农民无奈地说:“经商没票子,搞企业没技术,出去打工没路子。”这就迫使有些农民呆在农村,守在田里,只能凭着感觉走,照着老路走,跟着大家走,走来走去还是离不开家乡的田地。4、部分干部对做好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还不够。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一些干部对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够,信心有所减弱,甚至消极情绪开始抬头,导致抓农村工作的思路不清,措施不多,本领不强,创新不够,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三、对溧阳市建设新农村的几点思考总体上来讲,一是要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入手、先易后难逐步推进;二是始终要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自己办事、自己管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政府要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但政府不能包办一切。三是政府要制定方案和规划并建立健全奖勤罚懒的机制。根据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情况,目前来说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科学编制镇村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遵循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全面实施镇总体规划修编的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在完成镇村布局规划的基础上,认真搞好农村规划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新建农房建到规划点上。深入开展规划设计进村入户活动,积极倡导村民建房设计图纸或套用标准图集。2、扎实推进中心村试点和村庄建设整治工作。以建设一个公共服务中心、一组村内道路、一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切入点,扎实推进村庄建设整治工作。对跨村组集中居住的,可以按照等质等量的原则转换土地,并允许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承包地。同时,积极探索农村新型社区管理体质,搞好社区服务,提高社区居住质量。3、进一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农村道路建设,目前争取要在近年内完成规划中的378公里农村道路二期工程建设任务。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治理病险水库塘坝、加固圩堤、整治河道、改造病险涵闸、更新灌排设施、建筑防渗渠道、推行节水灌溉、开发山丘水源,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延伸农村供水管道铺设,提高自来水进村入户率。以“三清”、“三改”为重点,推进生态示范村镇建设,搞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探索推行“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办法,建立健全市场化运作的长效机制。推广应用沼气、太阳能和秸秆气化等清洁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环境质量。开展植树造林,搞好生态防护林和现代林业工程建设,确保“十一五”期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7%以上。(二)要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1、推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建设。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溧阳市委市政府决定于2006年秋季起全面实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根据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必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善农民学习条件,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就业技能和创业致富能力。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疾病防控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体系、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提高农村饮用水安全水平,全面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要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搞好农村科技示范户培育,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实施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工程,积极构建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创新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和运行机制,不断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体育生活,提高有线电视覆盖率。2、深化文明创建。进一步开展争创文明镇、文明村、文明户活动,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充分发挥农村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引导农民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乡风文明的实践者。(三)要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1、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程。积极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搞好培训基地建设,扩大培训规模,加强就业指导,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培训转移步伐,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2、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严格执行征地、拆迁方面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农村医疗保障和救助制度,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提高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补贴标准,依法推进农村各类企业从业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3、健全规范农村救助体系。增加农村救助投入,扩大救助范围,增强救助能力。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大力发展农村慈善事业,确保困难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同时认真抓好农村敬老院建设和“五保户”供养等工作。(四)要组织开展扶贫帮困行动。1、开展结对帮扶。对茅山老区和全市经济薄弱村、低收入户开展结对帮扶,在深入推进常州市市级机关“党员进老区、万人帮万户”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市级机关各部门党员、干部开展领导挂点、部门挂村、党员挂户的“三挂”活动,深入推进扶贫帮困工作。2、明确扶贫重点。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从群众反映最强烈、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事情入手,通过推进治水、改土、修路、通电(电话、电视)等工作,切实解决目前老区存在的“道路不畅、信息不灵、饮水不便”问题。重点扶持村间骨干道路建设,基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农业结构调整,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和新兴旅游项目建设。对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向的,通过有效培训,帮助落实就业岗位,通过非农就业实现脱贫增收。加强政策激励,引导本地企业加大对贫困户劳动力的吸纳。3、给予政策扶持。增加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对茅山老区和全市经济薄弱村列入计划新修的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财政要给予适当补贴。(五)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1、加强组织领导。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组织实施,加强统一领导,严格工作考核。各级领导要对新农村建设做好调查研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制订工作目标,落实推进措施。2、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支持力度,切实做到“四个高于”,即: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要高于上年;财政预算内安排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比重要高于上年;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农民最终得到的实惠要高于上年。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农村的比例,不得低于70%;土地出让纯收益总额的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3、推进“强基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强基工程”,建设带头致富强、带动致富能力强的“双强支部”。完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健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加强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能力。4、健全民主法制。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推进“民主法制示范村”建设,规范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认真落实各项禁止向农村农民乱收费的政策规定,加强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涉农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规范农村学校收费和医疗服务,完善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坚持涉农收费公示制度。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农村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构建社会治安“大防控”格局,做好群防群治和“平安家园”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田杏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这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为把这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进行了周密的布置和细致的安排。由于我市各乡镇发展的不平衡,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着手点也就各不相同。如生产发展较快、经济实力较强的乡镇,已把医疗、失地保障、中心村建设、村容建设做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而生产发展较慢、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的乡镇,继续把发展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做为新农村建设的抓手,这说明我市各级政府都能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不盲目攀比,不急于求成,循序渐进开展新农村建设。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毕竟是一种新事物,国际上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更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笔者认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主体和主导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是农民,而政府应处于主导地位,二者就如一列奔驰的列车,主体是新农村建设这列火车的车轮,主导是火车的车头和燃料。没有车轮,列车无法行驶,没有车头、燃料,列车仍然无法行驶,所以主体与主导二者是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缺一不可。在新农村建设中,很难想象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未能体现农民主体地位,“新农村”会走向何处。不必讳言,导致“三农”问题的症结之一就在于,农民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为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由于农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处于依附和依赖的地位,任由国家和集体大包大揽,农民缺乏必要的自主性、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缺少必要的竞争压力和利益驱动力,从而导致了农业的相对困顿。前车之鉴,只有充分发挥农民对于自身命运的主宰作用,让农民成为创造财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主体和主要推动力量,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变革的核心力量,新农村建设才能如期所至。同样,在完成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也不容忽视。因为:第一,在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村处于劣势,农民属于弱者,在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关系中,政府更应关怀弱者、关注劣势,这就客观要求政府应发挥好主导作用;第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大部分属于公共产品等范畴,对于公共产品而言,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也是知识界的一个共识,这也就决定了政府在其中应起的主导作用;第三,目前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有些地方仍需进一步完善。在新农村建设中,必然要涉及到一些体制方面的改革,如何改革,政府的主导作用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最后,政府是制度创新的关键变量。新农村建设,本质也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影响制度变革的因素有很多,但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内,影响制度变革的因素又有所不同。在社会稳定和政府在社会集团中处于强势地位情况下,影响制度变革的关键变量就是政府,在此层面上讲,政府的主导作用更显强势。那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摆正主体和主导相辅相成的关系呢?首先,在于保证农民完整的民主权利。这就是让农民真正享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大权利,就是指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民主就是这样的一种机制,它既让作为主体的农民对自身事物拥有更大的知情权和决策权,对公权力行使拥有更有效的监督权,对社会事物拥有更大的参与权,同时,也必然更好地使他们将个人、群体的命运与国家的进步结合起来。因些,“主权”在民是新农村建设“主体”在民的必然之义。只有保证农民的民主权利才能使农民树立主人翁精神、发挥主体作用,才能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生动而持久。其次,是政府职能的明确与归位。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定位一定要明确。过去我们有过经验教训,有的政府没给自己定好位,把自己看成是投资主体,片面注重招商引资,为企业贷款作担保,欠了很多债,相反在公共服务方面却做得很少。而现在我们必须理清观念,政府的职能,特别是乡镇职能归结起来应该体现在:一是引导经济发展。总体要求是尊重农民和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摒弃大包大揽、行政命令的工作方式,强化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指导功能。二是提供公共服务。核心是把思想精力和工作重心从重管理转移到给群众提供政策、信息、技术服务上来,塑造真正的“服务型”政府。三是管理社会事务。关键是以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目的,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强化村民自治,同时努力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要以积极做好群众的教育引导、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为重点,同时不断提高各类疫情险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努力维护群众利益。其三,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协调。这里主要是从政府的主导作用上讲:一是政府应在维护农民的主体地位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二是政府在主体作用有限的地方要积极介入,凡是在主体能有效发展作用的地方,政府应尽可能的少介入或不介入;三是政府应规范主体的行为,使主体行为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更加有利于和谐农村目标的实现;四是政府应在主体竞争秩序的公正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要着力于为市场和经济主体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更加有效的竞争环境。只有政府的主导,农民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相互协调,并能在各自的领域各司其职的发挥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健康推进。二、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关系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建设新农村,并不是要忽视城镇化,放慢城镇化,更不是要否定城镇化,而是为了更好、更健康、更扎实地推进城镇化。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今后“三农”问题的解决,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适时适度地转移农村人口,缓解农村的资源压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始终会有数以亿计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进城务工农民也不可能都在城市定居,相当一部分还会“双向流动”。因此,建设好农民的家园,是一次长期任务。新农村建设好了,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村自身的落后面貌,也有利于扩大内需,为工业化、城镇化顺利推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所以新农村建设不仅依托农村自身,还要借助于城镇化的辐射。首先,我们要咬定农村建设不放松。继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要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一是要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二是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必须把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列入建设创新型国家规划。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领域,加强自主创新,着力解决促进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三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要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循环农业,强化生态保护,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次,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能够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为,一方面城镇化建设可以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重组。农村城镇化不仅是农民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不断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第二、三产业就业机会的过程。城镇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可以带动经济资源重组整合,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合理配置城乡生产要素,统一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充分整合城乡社会资源,把城乡两个生产基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另一方面,城镇建设还可以促进农业技术结构提升,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使农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成为可能,也为农业生产经营空间的扩展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使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向现代化转变。基于城镇化的引擎作用,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应做到:一要明确功能,合理定位,高起点搞好城镇规划;二要立足优势,发展特色,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三要创新体制,配套改革,启动城镇建设发展的活力;四要科学管理,规范服务,保证城镇的健康发展。最后,实现农村与城镇的良性互动。农村与城镇的良性互动,一是要求城镇与农村在产业结构上形成有机的整体,根据城镇与农村的不同特质和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分别发展农村型产业、城镇型产业,从而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城镇以生产性功能为主,充当中心城区向农村扩散经济技术能量的中介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电局微笑服务演讲稿
- 员工代表演讲稿
- 企业普通员工年终工作总结
- 去音标课件教学课件
- 晚上做课件教学课件
- 探矿全证办理流程
- 《EDA技术与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深度多模态数据融合 Deep Multimodal Data Fusion
-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说课稿
- 实数复习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财务管理PPT模板
- 保险公司员转正的心得体会3篇
- 小学三年级数独比赛“六宫”练习题(88道)
- 常用保全知识课件
- 武术教育方案
- 某户外亮化工程冬雨季、夜间施工措施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成长赛道模板
- 2024年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医院培训课件:《危重患者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糖皮质激素在呼吸科应用课件
- 美术新课标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