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粱中第六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事件或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 B.美国西北部的圣海伦斯火山喷发C.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爆炸 D.“二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答案】B【解析】【详解】判断自然灾害的依据,一是以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必须造成人类生命或财产损失。A项有自然异变但不会影响人类生命或财产;C、D两项虽然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毁、资源破坏,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属人为灾害,而不属于自然灾害。故选B。2.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C.孕灾环境大小 D.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环境破坏等,B正确。故选B。【点睛】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人口、海水养殖损失、沉损船只数量、受灾农田、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A.干旱 B.洪涝 C.地震 D.风暴潮【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和的安全。结合材料反映该灾害应主要发生在海上,对沿海地区造成危害;故判断为风暴潮。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点睛】4.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B.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C.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D.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详解】经济发达但防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反之,经济落后,而防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结合选项可知B正确,故选B。【点睛】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一是取决于灾害强度,强度越大受灾越严重,反之受灾则小;二是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密度大,抗灾能力弱,则受灾程度大;若经济发展水平高,抗灾能力强,则能相对地降低受灾程度;若经济发展水平低,抗灾能力强则受灾程度小。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5.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6.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A.①多分布板块交界处B.②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C.③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D.④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小7.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5.C6.A7.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5题详解】从图中纵坐标时间尺度和横坐标持续时间看,①在某一瞬间发生,时间较短,②在某日发生持续几小时,③在某月发生持续几天或几个月,④在某年发生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一般说来,地震持续时间最短,故①为地震;②为火山,③为洪涝;而干旱持续时间最长,能持续几个月以上,④为干旱。所以选C。【6题详解】①表示地震,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则地震多发;②为火山,目前可以进行有效监测;③为洪涝,主要造成大量农田房屋被淹没,④为干旱,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大,所以选A。【7题详解】与蝗灾密切相关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即③为洪涝,④为干旱。所以选B。自2006年6月15日起,新“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行。根据新标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带,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见下表)。名称热带低压带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67级89级1011级1213级1415级16级或以上读表回答下面小题。8.热带气旋“桑美”于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该热带气旋属于:A.强热带风暴 B.台风 C.强台风 D.超强台风9.从卫星云图上看,“桑美”是一个:A.逆时针向外辐射的大漩涡 B.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C.顺时针向外辐散的大漩涡 D.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10.“桑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①风暴潮②地震③狂风④暴雨⑤沙尘暴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答案】8.D9.B10.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8题详解】根据表格中数值判断,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6级或以上为超强台风,“桑美”属于超强台风,D对。【9题详解】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气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在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辐合。“桑美”在浙江省登陆,说明位于北半球,所以从卫星云图上看,“桑美”是一个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B对。向外辐散的是反气旋。【10题详解】“桑美”是超强台风,台风带来的灾害有狂风、暴雨、风暴潮①、③、④对。没有地震、沙尘暴灾害,②、⑤错。所以C对。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台风及主要灾害。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下面小题。11.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风暴潮⑤寒潮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③⑤1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13.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A B.b C.c D.d1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答案】11.D12.C13.B14.B【解析】【11题详解】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①干旱、③台风、⑤寒潮,D正确。②滑坡属于地质灾害。④风暴潮属于海洋灾害。故选D。【12题详解】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一是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二是由于其地形、气候、植被等原因成为我国泥石流的多发地区,C正确。故选C。【13题详解】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b。B地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黄土土质疏松,且夏季多暴雨,黄土高原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B正确,故选B。【14题详解】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加固长江黄河大堤;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防护林工程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减轻或治理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也是为了保护沿海地区免遭台风、海浪等的影响,①②④⑥正确。修建“西气东输”管道,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均不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和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点。下列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及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下面小题。15.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16.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结合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判断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量变化曲线 B.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化大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 D.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答案】15.D16.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15题详解】读图,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地下水位下降,A错。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B错。蒸发量减少,C错。汛期洪峰流量加大,D对。【16题详解】根据右图中的曲线,②洪峰值较小,且时间滞后,是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量变化曲线,A错。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小,B错。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增加,C错。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D对。考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下表为2007年9月影响我国的第13号台风“韦帕”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7.“韦帕”的移动方向是A.西北方向 B.先向西北,后向东北 C.东北方向 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18.台风“韦帕”于9月19日02时登陆,其登陆地最有可能位于A.江苏省南部 B.福建省南部 C.浙江省南部 D.台湾省北部【答案】17.B18.C【解析】【分析】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的水汽容易成云致雨.因此,气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雨天气.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17题详解】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移动方向.台风中心的纬度不断升高,位置向北移动,中心的经度先减小,后增大,说明先往西移,后往东移.故“韦帕”的移动方向是先向西北,后向东北,B正确。【18题详解】利用图示资料反映9月19日02时,台风中心的大约位于119°E,29°N附近,故判断位于浙江南部。C正确。【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台风的移动路径,获取表格中信息即可.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9.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是()A.水土流失严重 B.洪水频发 C.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D.海水入侵20.该问题诱发的渐发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 B.山崩 C.塌陷 D.地面沉降【答案】19.C20.D【解析】【分析】地下水位下降后,由于破坏了原地层的受力平衡,在地面载荷(压力)作用下被疏干的含水层就会被压缩,因此可造成地面下沉,建筑物倾斜、开裂,桥梁、道路变形等严重的后果.另外,地下水位下降还可引起海水倒灌、咸水入侵等污染淡水资源的现象.【19题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从1980年到2000年期间,地下水的水位逐年下降。C正确。【20题详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过渡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导致地面沉降。D正确。【点睛】本题以北京平原地区地下水埋藏过程线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读“某段纬度所经地区不同深度震源的频度示意图”(P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屿,R点以东为海洋),完成下面小题。21.当X地分别受震源a、震源b、震源c和震源d引发的4次地震影响时,下列有关该地所受破坏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a、b震源浅,其所引发的地震震级高,对X地造成的破坏程度大B.X地离震源a引发的地震震中最近,其受灾程度最严重C.4次地震对X地的破坏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b>c>dD.4次地震震级相同时,震源a对X地的破坏性最大22.下列有关该地区地震震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B.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震源排列成一条从海岭到大陆方向由浅入深的倾斜带【答案】21.D22.C【解析】【21题详解】试题分析:影响地震波烈度的因素包括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远近、地质构造、建筑物抗震强度等。分析烈度大小要综合诸因素加以考虑才行。阅读图示可知,a、b震源浅,地震震级未必高,对X地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能确定,A项错误。X地离a引发地震震中最近,但地震震级未必高,其受灾程度未必最严重,B项错误。四次地震震级为确定,四地烈度大小也不能确定,C项错误。当四次地震震级相同时,由于a地震源浅,X地恰好位于震中,震源a对X地的破坏性最大。故D为正确选项。考点: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地震烈度影响因素的认知与分析能力。【22题详解】试题分析:阅读图示可知,该图示反映的是纬度44°附近区域,据“P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屿,R点以东为海洋”结合图示经度分布可知,该区域位于北太平洋西北部地区,Q、R之间为日本北海道岛,该地区地震震源分布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上。故C为正确选项。考点:地震带的分布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阅读图示对地震带分布的认知与分析能力。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3.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24.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答案】23.A24.B【解析】【分析】涝灾: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作物死亡.【23题详解】由图可知,地势低平(海拔在20m~40m之间)、河网密布,整体海拔不高,地势起伏小,地势低洼等,应重点防御洪涝灾害。A正确。【24题详解】根据剖面图中可知,该地河、湖众多,地势低平(海拔在20m~40m之间),河网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沉积,长年累月形成“地上河”,该区域应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B正确。黄河下游地区河湖较少,A错误。云贵高原海拔较高,C错误。珠江三角洲没有形成“地上河”,D错误。【点睛】本题以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自然灾害的类型及防御.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下图中“4”、“5”所示区域分别表示某日我国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用电严重紧缺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5.图中所示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6.地质灾害风险区和用电紧缺区,天气分别可能是A.沙尘暴、寒潮 B.暴雨、低温C.干旱、台风 D.暴雨、高温【答案】25.B26.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运用能力【25题详解】从图文材料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4是地质灾害指数,主要分布在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季节是夏季;5为限电指数,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7、8月伏旱发生时,温度高,用电量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6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图中4是地质灾害指数,图示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区巫山附近及云贵高原,判断为因夏季暴雨而导致的滑坡、泥石流;5为限电指数,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7、8月伏旱发生时,温度高,用电量大;所以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用电严重紧缺区,天气分别可能是暴雨、高温,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甲代表的环境问题是()A.寒潮 B.酸雨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28.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A.森林覆盖率高 B.经济发达 C.降水充沛 D.纬度位置和地形29.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应采取的措施是()A.植树造林 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加强冬季供暖【答案】27.D28.D29.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27题详解】读表格,☆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四省中山西省属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危害最严重。新疆位于干旱区,水土流失最少。所以甲代表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C对。【28题详解】新疆位于干旱区,土地荒漠化危害最严重,丙是土地荒漠化。广东位于湿润地区,没有土地荒漠化问题,经济发达,酸雨危害最严重,丁是酸雨。广东纬度低,北部有山地阻挡,四川周围有山地阻挡,受寒潮影响小,乙是寒潮灾害。广东寒潮危害不严重的原因是纬度位置和地形影响,D对。【29题详解】丁类环境问题是酸雨,治理措施主要是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所以广东省采取的优化燃料消费结构的措施。B对。植树造林,退耕还牧对减少酸性气候作用不大,冬季供暖会导致酸性气体增加,A、C、D错。考点: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0.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A.A地 B.B地 C.C地 D.D地31.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30.B31.B【解析】【30题详解】泥石流是发生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B地,因为B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凸高为谷,即B地处沟谷地带,最易发生泥石流,B正确。A地为山脊部位,D地为山坡、C地为陡崖,不易发生泥石流,ACD错误。故选B。【31题详解】泥石流多发于山谷中,图乙中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泥石流路线的等高线向西南方向凸出,说明西南方向较高,泥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泥石流顺着山谷而下,故泥石流发生时,应向垂直于沟谷两侧的山坡向上(图中②路线)逃生,可以尽快远离泥石流流经路线,B正确,ACD错。故选B。【点睛】泥石流发生时,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下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2.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B.滑坡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C.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33.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滑坡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答案】32.C33.D【解析】【分析】【32题详解】A项地震一般发生在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的地区;错误;B项山区沟谷中形成的特殊洪流是泥石流;错误;D项地震的发生一般为内力作用的结果而与气象灾害关系不大,错误。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C正确,故选C项。【33题详解】A项滑坡的形成受地形因素影响;错误;B项地震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错误;C项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目前的科技水平不能避免地震灾害的发生;错误。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D正确,故选D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点。34.下列各种灾害在形成、发展、致灾上,彼此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的是A.滑坡—地震—疫病流行 B.台风—暴雨洪涝—火山喷发C.地震—海啸—洪灾 D.旱灾—森林火灾—虫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自然灾害。A项中滑坡和地震、B项中的暴雨和火山喷发;D项中的森林火灾和虫灾之间都没有关联性,故选C项。35.如果下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①修建了水利工程②开辟了运输线③加固了防洪大堤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⑦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河流径流的影响。修建水利工程对河流径流量有调节作用,会使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①正确。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会使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④正确。开辟了运输线、加固了防洪大堤对径流量季节变化影响不大,②③错误。故选C。【点睛】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中应急行动见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6.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寒潮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37.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自然灾害的种类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救灾人员的数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36.A37.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36题详解】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主要为洪涝灾害的主要救生设备,故判断附近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为水灾。【37题详解】应急时间是指从储备基地到灾区的反应时间。它的长短与两地的距离有关,同时还与交通线的通行能力相关。38.如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应认真观察图形,找出江汉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在图中各自相应的位置;看清不同等级降水类型的图例,那么珠江三角洲和珠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大雨和暴雨分布区。所以若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故答案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下图示意某地区沙暴日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9.图中四地沙暴日数对比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甲<乙丙>丁C.甲>乙丙<丁 D.甲<乙丙<丁40.丁地区沙暴日数有别于周围地区原因是()A.地势较高,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B.植被覆盖率低,风力作用显著C.受山地阻碍,大风日数少 D.气候湿润,风力作用较弱【答案】39.B40.C【解析】【分析】【39题详解】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及分布分析,四地沙暴日数分别为:甲10~20天,乙为20~30天,AC错误;丙外围等值线为10,再往外数值小于10,故丙为10~20天,丁为10天以下。所以正确的是甲丁。故选B。【40题详解】根据等值线的分布分析,丁地沙暴日数为10天以下,比周围地区少,是因为其西北有贺兰山,而沙暴多由干燥的西北风引起,丁地受山地阻碍,大风日数少。故选C。【点睛】41.有关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季节性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 B.围湖造田,蓄洪能力下降C.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流水不畅 D.人类活动对洪涝灾害几乎没有影响【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旱涝灾害产生原因。【详解】季节性降水集中,降水强度大,易导致地表积水,形成洪涝灾害,A正确;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蓄洪能力下降,易形成洪水,B正确;河道弯曲,泥沙沉积,流水不畅,易形成洪水,C正确;而人类活动会加大或减小洪涝灾害,D错误。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故选D。42.下列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可信的是()A.所有灾害都是可以预报的 B.面临灾害首先要保证财产安全C.某些灾害有可能会引发其他灾害 D.灾害的发生都是毫无征兆的【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等。地质灾害有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一种灾害可能会引发次生灾害,如地震会引发山体滑坡,C对。自然灾害有的可以预报,但目前地震还不能预报,A错。可以根据不同灾害的征兆,早发现、早预防,D错。面临灾害,首先要保证生命安全,不是财产,B错。考点:我国的自然灾害类型、预报、征兆等基本知识。近年来全球地震多发,依据资料回答下列各题43.地震的发生与岩石的挤压变形有关,下列能够演示这一过程的实验是()A. B. C. D.44.造成图中地震的主要原因()A.变质作用 B.地壳运动 C.火山喷发 D.人类活动【答案】43.B44.B【解析】【分析】地震又称地动,是地球内部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快速释放出来,地震波传到地面引起振动的一种自然现象。【43题详解】从图中看出,A实验能够演示地球的形状,B实验能够演示地震的发生与岩石的挤压变形关系,C实验能够演示月食的成因,D实验能够演示海陆因素对气候影响.故选项B符合题意。【44题详解】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因此,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B正确。45.地震属于()A.生物灾害 B.海洋灾害 C.气象灾害 D.地质灾害【答案】D【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详解】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洪涝、台风、冰雹、暴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故选项D符合题意。46.下面四个与地震相关的短信中,可信的是()A.海地地震引发了海啸,北京地区的居民要马上撤离B.有人预测2015年5月1日上午8点天津要发生6.5级地震C.最近蚂蚁频繁搬家,肯定要地震了D.如果发生地震,在室内要尽量关闭电源、煤气,躲在床边或桌边【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震的相关知识。【详解】海地离天津很远,不用撤离A错误;地震目前不能准确预报,B错误;一些动物的反常现象只能是一个参考,不能说绝对能发生地震,C错误;当地震发生时,要注意在室内要尽量关闭电源、煤气,躲在床边或者桌子底下,以保护自己。D正确。47.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圈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御。在森林火灾中受伤,主要是由火烧灼、烟熏烫导致皮肤、呼吸系统等损坏所致。【详解】“火势突然减弱”往往只是暂时,随后风助火威,必有大火突起,火险之地,不可片刻逗留,B错误。低洼、坑洞是最难逃生的死地,C错误。人在森林中奔跑速度不会快于火势顺风蔓延的速度,“顺风逃离”错误,D错误。选择火势弱处、逆风迅速突破火线才能化险为夷。A正确。二、综合题48.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材料二瓦罕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材料三下图为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和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量分布曲线图。(1)简要说明阿富汗东部主要的地质灾害及成因。(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3)简述图示区域内沿36°N纬线的降水特点。并解释其原因。【答案】(1)地震;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区,地壳活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箱体结构设计
-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 小说大纲模板大全集
- 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 投资计划书模板计划方案
- 竖向设计课件
- 治疗的五种方式展示
- 《社保本障概论》课件
- 《房产微信营销方案》课件
- 耳鼻喉疾病护理
-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1《饮食与健康第一课时零食与健康》(说课稿)皖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Module2 Unit5 My friends(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四年级上册
-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说课稿)-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素养提升说课稿(统编版)
- 13 寒号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语言 课件
- 汽车租赁公司车辆养护制度
-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 2024年达州客运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