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一分类模拟99一、单项选择题1.
法理学课堂讨论中,学生张某认为:分析法学的定义标准是以社会实效为主、权威性制定(江南博哥)为辅;学生李某认为:由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强调社会实效,所以它认同法实证主义的主张;学生王某认为:只要以内容的正确性为定义要素,那么这就是自然法学的观点;学生赵某认为:自然法和实证主义均认为法律具有普遍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选项?______A.学生张某的观点B.学生李某的观点C.学生王某的观点D.学生赵某的观点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错误,分析法学的定义标准是以权威性制定为主、社会实效为辅。B选项错误,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与马克思关于法的定义有所不同。马克思主义法学强调法的正式性、阶级性和物质制约性。C选项错误,古典自然法以内容的正确性作为唯一要素。但是,第三条道路也以内容的正确性为定义要素,并不排斥社会实效和权威性制定。D项选项正确,不管是什么学派,都不能否定法律的普遍性。
2.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基层群众自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由乡镇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政府批准B.有关征地补偿费用的使用和分配方案,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乡镇政府批准C.居民公约由居民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或者它的派出机关批准D.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政府提出,报市政府批准正确答案:A[考点]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3条第2款规定,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有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选项B错误:根据本法第24条规定,涉及到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七)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村民会议可以授权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前款规定事项。法律对讨论决定村集体经济组织财产和成员权益的事项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所以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和分配方案只需经过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无需乡镇政府批准。选项C错误:根据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第1款规定,居民公约由居民会议讨论制定,报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她的派出机关备案,由居民委员会监督执行。居民应当遵守居民会议的决议和居民公约。选项D错误:根据本法第6条第2款规定,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决定。考生应注意区分、总结《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的不同之处。
3.
关于刑法解释,下列说法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将妇女、儿童卖到中国境内,不属于“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不应以拐卖妇女儿童的加重犯罪构成处罚B.甲在网上招募模特,多次安排一名模特和一名摄影者,要求模特摆出各种暴露性器官的淫秽姿势供摄影者拍摄。由于这种“一对一”“裸拍”极度私密,不可能破坏社会管理秩序,按照目的解释,不构成组织淫秽表演罪C.乙将两名成年男子卖给外国渔船老板做奴隶,由于拐卖男子不能解释为拐卖妇女、儿童,因此乙不构成犯罪D.丙开设代孕公司,组织20多名模特向客户提供有偿代孕服务,由于丙的行为不能解释为组织他人“出卖”器官,因此,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正确答案:D[考点]刑法解释方法[解析]A项错误。按照文理解释,无论将妇女、儿童卖往中国境外(“出口”),还是将妇女、儿童卖到中国境内(“进口”),都属于“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
B项错误。应将“表演”解释为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过程,本案就属于组织淫秽表演,应对甲定罪。组织淫秽表演罪的立法目的是制裁有伤风化、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尽管这种淫秽表演的受众只有一人,但受众是甲从网上公开招募而来,具有不特定性,且多人多次,表演活动会危害社会性风尚。
C项错误。将拐卖男性解释为拐卖妇女,就超出了妇女本来的含义,属于类推解释,但两名男子被渔船做奴隶,乙的行为构成强迫劳动罪。《刑法》第244条第2款规定,明知他人强迫劳动,为其招募、运送人员或者其他协助强迫他人劳动行为的,依照强迫劳动罪处罚。
D项正确。丙组织多名模特向客户提供有偿代孕服务,由于丙的行为属于组织他人“出租”器官——子宫,不能解释为组织他人“出卖”器官,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4.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哪一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夫妻二人基于意思联络都不给婴儿提供食物,导致婴儿死亡的,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正犯B.甲教唆乙对乙患病的父亲不抚养,乙从而拒绝扶养,情节严重,甲成立遗弃罪的教唆犯C.母亲丙为了拒不抚养婴儿,让张三将婴儿抱到集市抛弃。张三成立遗弃罪的帮助犯D.剧场负责人丁目睹演员演出淫秽节目而不制止,成立作为方式的帮助犯正确答案:D[考点]共同犯罪;正犯;教唆犯;帮助犯[解析]A项正确。夫妻二人均是负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时不抚养婴儿,实施不作为的实行行为,故构成共同正犯。
B项正确。遗弃罪是典型的不作为犯罪,甲教唆乙实施了不作为犯罪,成立遗弃罪的教唆犯。
C项正确。张三帮助丙实施了不作为犯罪,虽然张三将婴儿抱到集市抛弃,但是遗弃罪的实行犯只能是负有抚养义务的人,母亲才是负有抚养义务的人,母亲是实行犯,虽然张三直接将婴儿抛弃,也只构成帮助犯。从这个角度讲,不作为犯可谓身份犯,亦即负有特定作为义务的人是保证人,其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才能成立不作为犯。但是,身份犯中的身份是就正犯而言,教唆犯与帮助犯的成立并不以具有特殊身份为前提。因此,不作为的共犯是完全可能成立的。
D项错误。剧场负责人,目睹演员演出淫秽节目,而不制止,成立不作为的帮助犯。在法律上,对正犯的犯罪行为具有防止义务的人,故意不履行该义务的,至少成立不作为的帮助犯。如果与正犯、作为者共同支配了犯罪事实,则成立不作为的共同正犯。
5.
根据《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共和国勋章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授予议案,由全国人大决定授予B.国家荣誉称号为其获得者终身享有C.国家主席进行国事活动,可直接授予外国政要、国际友人等人士“友谊勋章”D.国家功勋薄是记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的名录正确答案:C[考点]国家荣誉称号和共和国勋章的授予[解析]选项A错误,《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第五条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根据各方面的建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授予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的议案。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授予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的议案。第六条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选项B错误:《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第十三条规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为其获得者终身享有,但如果依照法被撤销,则不再享有这一国家荣誉。选项C正确:《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第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进行国事活动,可以直接授予外国政要、国际友人等人士“友谊勋章”。选项D错误:《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第十条的规定,国家功勋薄不仅记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名录,同时还记载他们的功绩。选项D的说法不够全面,遗漏了记载功绩。
6.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甲违规将行人丙撞成轻伤,丙昏倒在路中央,甲驾车逃窜。1分钟后,超速驾驶的乙发现丙时已来不及刹车,将丙轧死。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C.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但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丙中弹身亡。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D.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正确答案:D[考点]因果关系判断(介入因素下的因果关系判断)[解析]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在危害行为介入了第三者或被害人的行为而导致结果发生的场合,要判断危害结果是否是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时,应当考察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介入情况的异常性大小以及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选项A错误:甲伤害乙,导致乙的生命处于危险状态。后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该介入因素是异常的,且最终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故阻断了甲伤害致乙死亡的因果关系,乙的死亡结果是由于车辆出现故障长期得不到救助所致。因此,乙的死亡结果与甲的伤害行为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选项B错误:在公路上,车辆往来属于正常现象,倒在路中央的丙被过路车辆碾压的可能性极高。而丙昏倒在路中央是甲造成的,因此是甲的行为导致丙处于高度危险中,即使乙车超速,此介入因素也不具有异常性。因此,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本选项需要注意的是:乙的介入行为虽然正常,介入行为并不中断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的因果关系,但乙超速行驶将丙轧死的行为同样与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甲和乙的行为都与丙的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选项C错误:甲以杀人故意开枪,客观上导致丙中弹身亡,应当认为存在因果关系,“不可预见的原因”只能表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犯罪故意和过失,不构成犯罪而已,但不能据此否认客观上因果关系的存在。选项D正确:乙的死亡结果是乙的自杀行为直接所致,而非甲的投毒行为直接所致。也就是说乙自杀行为的介入阻断了甲的行为与乙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甲的投毒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对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客观上是否存在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判断,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预见、能否预见没有关系,只要犯罪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客观上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即使是由于行为人无法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也应当认为存在因果关系。
7.
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则,现代社会的法律规则难以规定得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在法律规则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合理行政便有了大展拳脚的空间,以下关于合理行政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______A.合理行政要求做到公平公正B.合理行政要求遵循比例原则C.合理行政要求做到正常判断D.合理行政要求做到顺从舆论正确答案:D[解析]合理行政原则表现为:公平公正原则、考虑相关因素原则、比例原则。不得考虑非相关因素,顺从舆论不属于相关因素,不得考虑,D选项错误。
8.
张某17岁涉嫌故意伤害罪,在审判中,张某父亲发现本案的陪审员王某曾经在该案的侦查阶段担任侦查人员,欲申请其回避。关于本案的回避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张某父亲申请回避时,应经过张某的同意B.是否批准本案的回避申请,由审判长决定C.本案王某被申请回避需要立即停止工作D.本案合议庭当庭驳回回避申请并不得复议正确答案:C[解析]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口头或者书面提出回避申请。法定代理人具有独立的申请回避权。所以A选项错误。
审判人员的回避,应当由院长决定。本案中被回避人员为陪审员,所以应有法院院长决定,因此B选项错误。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一般应暂停参与本案的诉讼活动。但是,对侦查人员的回避在作出决定以前或者复议期间,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工作。题中王某并非侦查人员,所以需要暂停诉讼活动。所以C选项正确。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因此D选项错误。
9.
关于职业禁止,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犯罪的,不一定都属于“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B.行为人违反职业禁止的决定,情节严重的,应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定罪处罚C.判处有期徒刑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同时决定职业禁止的,在有期徒刑与剥夺政治权利均执行完毕后,才能执行职业禁止D.职业禁止的期限均为3年至5年正确答案:B[考点]职业禁止[解析]职业禁止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规定。《刑法》第37条之一,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三年至五年。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刑法》313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选项A错误,不选:从《刑法》37条的内容可知,利用职业便利,指利用职业上的便利而实行的行为。按照通俗理解,职业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工作,这个工作是其主要的生活来源。刑法、行政法所称的职业应是公法所允许的职业,如法律职业,生产销售职业等。职务,指在工作过程中所担任的工作内容,在职业工作中应执行的任务。职业和职务两者间的关系,应是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利用职业之便当然包括利用职务之便。职业之便和职务之便都是利用工作的便利。选项B正确。应选:依据《刑法》第37条之一、313条的规定,本选项正确。此处应明确一点,本题考查的是刑法的禁止令。每个选项都围绕《刑法》第37条之一展开,针对B选项,不应做过多刑法规定外的考虑。同时,本书认为,此处所说的职业禁止决定就是法院的职业禁止令,只能由法院作出。选项C错误:不选:依据《刑法》第37条之一第1款的规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执行职业禁止。选项D错误:不选:依据《刑法》第37条之一第3款的规定,若有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40条第1款,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此时的职业禁止期限远远超过3-5年。应注意,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实行行为的人在工作上一定具有暂时或永久的职务。由此可推知,具有此种职务的人,即是处于此种职业内。如,宾馆清洁工有打开宾馆房间做清洁的职务,因此,该清洁工所处的职业是服务业。从而可以得出结论,利用职务之便,属于利用职业之便。同时,也应清楚,在共同犯罪中,存在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的情况。依上述逻辑推理,共犯中,各自利用职务之便,即是各自利用职业之便。在此类共犯中,探究其利用的职务之便和职业之便内容是什么,应以犯罪人行为本身来看,而非以犯罪人最后的罪名认定情况来看。
10.
甲国公民汤姆于2012年在本国故意杀人后潜逃至乙国,于2014年在乙国强奸一名妇女后又逃至中国。乙国于2015年向中国提出引渡请求。经查明,中国和乙国之间没有双边引渡条约。依相关国际法及中国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乙国的引渡请求应向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提出B.乙国应当作出互惠的承诺C.最高人民法院应对乙国的弓I渡请求进行审查,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D.如乙国将汤姆引渡回本国,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再将其转引正确答案:B[考点]引渡[解析]A项错误:一般根据两个国家之间的引渡条约规定进行引渡。中乙之间没有引渡条约,故乙国的引渡请求应该通过外交途径联系。《引渡法》第十条,请求国的引渡请求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提出。据此,乙国的引渡请求应向外交部提出。B项正确:《引渡法》第十五条规定,在没有引渡条约的情况下,请求国应当作出互惠的承诺。题目中已经表明中国和乙国没有双边引渡条约,因此乙国请求引渡应作出互惠的承诺。C项错误:《引渡法》第十六条规定,外交部收到请求国提出的引渡请求后,应当对引渡请求书及其所附文件、材料是否符合本法第二章第二节和引渡条约的规定进行审查。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高级人民法院对请求国提出的引渡请求是否符合本法和引渡条约关于引渡条件等规定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对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进行复核。第二十二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法和引渡条约关于引渡条件的规定,对请求国的引渡请求进行审查,由审判员三人组成合议庭进行。可见,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高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实质审查,然后,最高人民法院对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进行复核,故“最高人民法院应对乙国的引渡请求进行审查”说法错误。D项错误:依据该法第十四条,如果中国同意,或者被引渡人在其引渡罪行诉讼终结、服刑期满或者提前释放之日起30日内没有离开请求国的,或者离开后又自愿返回的,可以将其再引渡给第三国,所以满足条件可以将其转引。考查引渡基本原理及中国的被动引渡制度。此题应当注意两点:第一,请求国的引渡应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提出,而非选项中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二,要明确,如果两国之间没有引渡协议的情况下,如向我国提出引渡申请,同时应当作出互惠承诺,否则,我国不会接受其申请。
11.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______A.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B.党员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C.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保障D.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正确答案:C[考点]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解析]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故A项正确。
党员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故B、D项正确。
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行。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加大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和解释力度,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故C项错误。
12.
齐某在A市B区利用网络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宣称刘某系当地黑社会组织“大哥”,A市中级法院院长王某为其“保护伞”。刘某以齐某诽谤为由,向B区法院提起自诉。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B区法院可以该案涉及王某为由裁定不予受理B.B区法院受理该案后应请求上级法院指定管辖C.B区法院受理该案后,王某应自行回避D.齐某可申请A市中级法院及其下辖的所有基层法院法官整体回避正确答案:B[考点]回避[解析]选项A不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0条,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条第1款,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1.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3.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4.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由上述法条可知,本题的诽谤案属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的案件,况且法律并未规定因涉及某个需要回避的个人而不予受理案件,所以A错误。选项B应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6条,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案件涉及本院院长需要回避等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管辖。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管辖,也可以指定与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同级的其他人民法院管辖。因此,B区法院受理该案后应请求上级法院指定管辖。B正确。选项C不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3条,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其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的;(四)与本案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的;(五)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就本案而言,王某属于第(五)个情形,但是王某处理自行申请回避外,还可以由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中请其回避,所以C的说法比较片面。选项D不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3条,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其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的;(四)与本案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的;(五)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由法条可知,齐某只能针对参与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申请回避,不能申请没有直接参与本案审理的法官回避。所以D错误。有考生认为C正确,王某作为中院院长,与该案有利害关系,应该主动回避。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3条,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其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的;(四)与本案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的;(五)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就本案而言,王某属于第(五)个情形,但是王某处理自行申请回避外,还可以由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中请其回避。另有考生认为D也正确。虽然上下级法院是监督关系,中院院长肯定与本院及下级所辖法院有必然的联系和合理怀疑,与本案审理结果可能有利害关系,齐某作为被告人,当然有申请院长回避的权利。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3条,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其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翻译人员的;(四)与本案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的;(五)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根据现行法律规定,齐某只能针对参与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申请回避,不能申请没有直接参与本案审理的法官回避。
13.
下列关于未成年案件刑事诉讼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对于可能需要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案件,不得公开审理B.公安机关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和其法定代理人在场C.对依法应当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不得公开宣判D.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如果发现漏罪或新罪,应当对其犯罪记录解除封存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74条规定,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故A项正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70条第1款规定,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70条第3款规定,讯问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有女工作人员在场。故B项的错误在于,公安机关是“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而不是应当有王某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根据《刑诉解释》第487条规定,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宣告判决应当公开进行,但不得采取召开大会等形式。对依法应当封存犯罪记录的案件,宣判时,不得组织人员旁听;有旁听人员的,应当告知其不得传播案件信息。故C项不正确。
根据201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65条规定,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如果发现漏罪或新罪,且漏罪或新罪与封存记录之罪数罪并罚后被决定执行5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对其犯罪记录解除封存。故D项错误。
14.
1903年,清廷发布上谕:“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著派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定商律,作为则例。”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钦定大清商律》为清朝第一部商律,由《商人通例》、《公司律》和《破产律》构成B.清廷制定商律,表明随着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其传统工商政策从“重农抑商”转为“重商抑农”C.商事立法分为两阶段,先由新设立商部负责,后主要商事法典改由修订法律馆主持起草D.《大清律例》、《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与《大清商律草案》同属清末修律成果正确答案:C[考点]清末修律[解析]选项A错误,不选:《钦定大清商律》于1904年1月奏准颁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独立的商事法律,由《商人通例》和《公司律》组成。《破产律》于1906年5月颁行。选项B错误:不选:清廷设立商部,制定商律,表面长期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发生变化,但并未转为“重商抑农”。选项C正确:应选:商事立法分为两阶段,自1903-1907年为第一阶段,由新设立商部负责;1907-1911年为第二阶段,主要商事法典改由修订法律馆主持起草。选项D错误:不选:《大清律例》不属于清末修律成果。清明修律章节的内容历来为中国法制史考查重点,考生须重视。
15.
关于证据的关联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关联性仅指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B.具有关联性的证据即具有可采性C.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度决定证据证明力的大小D.类似行为一般具有关联性正确答案:C[考点]证据的关联性[解析]选项A错误:证据的关联性也称为相关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客观联系,对证明刑事案件事实具有某种实际意义。证据与案件事实相关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因果联系,其次是与犯罪相关的空间、时间、条件、方法、手段的事实。选项B错误:关联性并不等同于可采性,品格证据、前科、类似事件、特定的诉讼行为、特定的事实行为、被害人过去的行为均不能作为证据使用。选项C正确:证据的关联性是证据证明力的原因,证据对案件事实有无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取决于证据本身与案件事实有无联系以及联系的紧密、强弱程度。选项D错误:类似行为是否具有关联性,应当先判断该行为与待证事实之间是否具有联系。本题考生应注意理解证据的关联性、可采性、证明力以及证据能力等证据法的基本概念。
16.
关于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的理解和表述,下列哪一选项不能成立?______A.法律规则并不都由法律条文来表述,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B.法律原则最大程度地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C.法律概念是解决法律问题的重要工具,但是法律概念不能单独适用D.法律原则可以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正确答案:B[考点]法的要素[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一般而言,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法律条文都直接规定法律规则。选项B说法错误:法律原则的抽象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最大程度实现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选项C说法正确:法律概念是对各种法律现象或者法律事实加以描述、概括的概念。法律概念本身不是法律规则或者法律原则,而是表述规则和原则之内容的工具,因此法律概念依附于法律规则或法律原则,不能单独适用。选项D说法正确:法律原则只对行为或者裁判设定一些概括性的要求或者标准,在适用的时候具有较大的余地供法官选择和灵活应用,同时它具有更大的覆盖性和抽象性,能够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弥补法律漏洞。选项A中“法律规则并不都由法律条文来表述”这句话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一般来说,法律规则应该是由条文表述的,但在特殊情况下,法律规则也可能由判例或习惯来承载和表述。
17.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下列有关回避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A.陪审员和鉴定人都可成为回避的对象B.书记员和翻译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合议庭成员的回避,由院长或审判委员会决定C.对于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的机关是作出驳回申请回避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D.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应当暂停对案件的侦查正确答案:A[考点]回避[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9条和第32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都是回避的对象,其中审判人员包括审判员、助理审判员和陪审员,故A项正确。《刑事诉讼法》第31条第2款、第3款规定:“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可知,D项错误,C项中复议的机关应为作出驳回申请回避的原决定机关而非上一级机关,C项错误。《刑诉解释》第33条规定:“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规定,其回避问题由院长决定。”可知,对于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由人民法院院长决定,而非审判长决定,故B项错误。
【注意】
(1)补充侦查期间提出回避的,或者申请被驳回后又复议的,这两个期间内都也不停止本案的侦查工作。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人员或者进行补充侦查的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或者复议期间,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高检规则》第28条)
(2)关于C选项,如果决定公检法人员或者翻译、书记员、鉴定人员回避,被决定回避的人员有没有申请复议的权利呢?根据《刑诉解释》第30条的规定,没有复议的机会了。
18.
国家税务总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就其设置及编制,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设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最终决定B.合并由国务院最终决定C.编制的增加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最终决定D.依法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正确答案:B[考点]国务院机构的设置[解析]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8条规定,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办事机构和国务院组成部门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决定。国家税务总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所以其设立、合并由国务院最终决定。选项C错误:《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19条规定:国务院行政机构增加或者减少编制,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方案,报国务院批准。选项D错误:《国务院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6条规定:国务院直属机构主管国务院的某项专门业务,具有独立的行政管理职能。国家税务总局主管国务院税收这一专门业务,而不具有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本题主要考察考生能否对国务院不同行政机构之间的区分有清晰的认识,且能够依据不同的规定作出判断。
19.
甲国某航空公司国际航班在乙国领空被乙国某公民劫持,后乙国将该公民控制,并拒绝了甲国的引渡请求。两国均为1971年《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等三个国际民航安全公约缔约国。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劫持未发生在甲国领空,甲国对此没有管辖权B.乙国有义务将其引渡到甲国C.乙国可不引渡,但应由本国进行刑事审判D.本案属国际犯罪,国际刑事法院可对其行使管辖权正确答案:C[考点]引渡及庇护制度[解析]选项A错误:根据《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第一条、第五条第一项规定:甲国作为缔约国,对罪行针对在该国的航空器,或在该航空器内发生的危及该航空器的飞行安全的罪行应采取必要措施,实施管辖权。选项B错误:根据公约第八条规定,缔约各国承允将此种罪行作为一种可引渡的罪行列入它们之间将要缔结的每一项引渡条约中。如一缔约国规定只有在订有引渡条约的条件下才可以引渡,而当该缔约国接到未与其订有引渡条约的另一缔约国的引渡要求时,可以自行决定认为本公约是对该罪行进行引渡的法律根据。因为题中未交代甲乙两国是否签订引渡条约,所以无法断定乙国是否有义务将其引渡到甲国。选项C正确:根据公约第五条第二项、第八条规定,乙国可不引渡,但应同样采取必要措施,实施管辖权,由本国进行刑事审判。故选C。选项D错误: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第五条,国际刑事法院作为对各国国内司法制度的补充,其管辖范围限于灭绝各族罪、战争罪、危害人类罪、侵略罪四大类。劫机罪属于国际犯罪,但这种国际犯罪本身是个人罪行,不存在国家刑事责任问题,通常是由国内法院进行管辖和审判的。
20.
张某到某市公交公司办理公交卡退卡手续时,被告知:根据本公司公布施行的《某市公交卡使用须知》,退卡时应将卡内200元余额用完,否则不能退卡,张某遂提起诉讼。法院认为,公交公司依据《某市公交卡使用须知》拒绝张某要求,侵犯了张某自主选择服务方式的权利,该条款应属无效,遂判决公交公司退还卡中余额。关于此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张某、公交公司之间的服务合同法律关系属于纵向法律关系B.该案中的诉讼法律关系是主法律关系C.公交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同时产生和同时消灭的D.《某市公交卡使用须知》属于地方规章正确答案:C[考点]法律关系的分类、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法的渊源[解析]A项错误:横向法律关系就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纵向法律关系是不平等主体间的权力服从关系,A项中张某和公交公司属于平等的合同主体,是横向法律关系。B项错误:第一性法律关系(主法律关系),是人们之间依法建立的不依赖其他法律关系而独立存在的法律关系或在多向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法律关系,由此而产生的、居于从属地位的法律关系,就是第二性法律关系或从法律关系。B项中的诉讼法律关系是依赖于合同关系产生的,所以应是第二性法律关系。C项正确:《民法通则》第六条第二款规定,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D项错误:根据《立法法》第八十二条,地方性规章的制定主体应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D项公交公司不是规章制定的主体,规章主体至少需要是设区的市。本题属于考查综合知识点的运用和理解,难度不大。考生要注意自然人与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异同。
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处罚?______A.质监局对甲企业涉嫌冒用他人商品识别代码的产品予以先行登记保存B.食品药品监管局责令乙企业召回已上市销售的不符合药品安全标准的药品C.环保局对排污超标的丙企业作出责令停产6个月的决定D.工商局责令销售不合格产品的丁企业支付消费者3倍赔偿金正确答案:ABD[考点]行政处罚的种类[解析]选项ABD应选:属于不具有惩罚性的行政强制措施。选项C应不选:《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选项D应选:属于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因均具有强制性与不利性,常常容易混淆,需要考生理解三者之间的区分。
2.
关于部门规章的权限,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反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暂扣许可证的行政处罚B.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规章制定部门职权的,可以设定扣押财物的行政强制措施C.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许可作出具体规定D.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正确答案:ABD[考点]部门规章[解析]选项A错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款规定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因此,部门规章的对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反管理秩序的行为,没有设定暂扣许可证的行政处罚权限,故A说法错误,排除A。选项B错误:根据《行政强制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因此,规章依法不得设置行政强制措施。故B说法也是错误的,排除B。选项C正确: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故C说法正确。选项D错误: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因此,D说法也是错误的,排除D。本题选C。《行政许可法》严格限制了规章在行政许可方面的设定权,仅给予地方规章有限的设定权。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关于完善立法体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A.完善立法体制,需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B.完善立法体制,需要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C.完善立法体制,需要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D.完善立法体制,需要加强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正确答案:ABCD[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首先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是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度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综上所述,ABCD均正确。
4.
赵某的次子乙,平时脾气暴躁经常打骂赵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赵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赵某对其拳打脚踢,并拿起身边的板凳欲砸赵某,赵某见状起身就逃,乙随后紧追。赵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拿起身边的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赵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对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赵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B.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C.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D.赵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正确答案:AB
5.
某县政府发布文件,要求所有过境车辆交纳道路养护费,李某驾车过境拒绝缴纳,县交管部门执法人员遂将其车辆和车载货物扣押,李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李某可以直接申请复议机关审查县政府发布文件的合法性B.李某可以直接针对县交管部门的扣押行为提起行政复议C.李某认为县交管部门的扣押行为违法申请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为县政府D.本案中,李某既可以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不经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正确答案:BD[考点]行政复议[解析]A选项错误。《行政复议法》第7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在本案中,李某即使认为县政府发布的文件不合法,也不可以直接申请复议审查,应该是对扣押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一并提出对其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的审查。
B选项正确。县交管部门的扣押行为是行政强制措施行为,是一个典型的具体行政行为,因而可以直接提起行政复议。
C选项错误。《行政复议法》第12条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县交管部门作为县政府的工作部门,又不属于垂直管理的特殊部门,所以其做被申请人的情况下,复议机关既可以是县政府也可以是市级交管部门。
D选项正确。《行政复议法》第16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此条款包含了复议前置的基本原则,在法考中,需要我们掌握的复议前置的情形主要有两个,一是对自然资源权属的确认,二是在税收征收管理中针对交不交、谁来交、交多少、怎么交的问题应该采取复议前置,本案中,县交管部门的强制措施行为显然属于自由选择行为,因而可以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6.
在我国个别地方,监狱、看守所管理秩序混乱,这些问题损害了监狱、看守所的执法形象,损害了公安机关乃至党和政府的形象,网络上对于某些地方政府的批驳之声四起。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监狱、看守所应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既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B.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加强对监狱、看守所的监管C.全面推进监狱、看守所狱务公开,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D.对监狱、看守所执法人员加强执法监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正确答案:ABCD[解析]A选项正确,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求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渎职。B选项正确,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必须要被监督。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求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C选项正确,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能够消灭黑暗中的一切罪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便于当事人监督,同时也让政府更好地为当事人服务。D选项正确,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求坚持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和机构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实现权责统一。
7.
甲采用向他人计算机输入计算机病毒远程控制他人计算机的手段,盗取乙“面对面365”网络游戏的游戏金币10万枚,并谎称为自己所有,通过网络销售给他人获利7万余元。案发后,周某退回赃款2万余元,公安机关追回赃款4700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甲非法侵入他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B.甲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C.由于网络游戏金币无法准确计算价值(财产数额),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甲行为不能以盗窃罪论处。D.甲谎称游戏金币为自己所有通过网络销售给他人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正确答案:ABC[考点]计算机相关犯罪;盗窃罪;诈骗罪[解析]中国已经完全进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计算机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计算机相关犯罪是最近几年刑法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也司法实务中的棘手问题,如名噪一时的“快播案”。历年司法考试考查过的计算机犯罪只有2个: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刑法修正案(九)》对这两个罪名增加了单位主体,另外《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几类计算机犯罪: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提请考生注意这些新增罪名。
甲不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必须是侵入3种特殊计算机信息系统: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侵入其他计算机信息系统不构成本罪,且侵入必须是故意而为,如果过失进入以上国家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构成本罪。A项错误。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这个罪名现在主要针对的就是黑客攻击。这里的破坏既可以是针对计算机系统本身,也可以是针对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或者应用程序进行破坏,还可以是通过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去破坏,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无论怎么破坏必须后果严重才成立犯罪。
本案当中,甲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造成了他人财产损失,似乎符合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犯罪构成,但其实从法益上看,甲不构成本罪。因为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罪,是对公法益的犯罪,但甲只是窃取了乙个人的虚拟财产,甲的行为主要侵犯的是被害人的个人法益。如果将某种行为认定为侵害公法益的犯罪来保护个人法益,明显不当。因为这种做法必然侵害被害人的诉讼参与权利,也不利于附带民事诉讼。B项错误。
甲盗窃了网络上他人的虚拟财产,不能以数额难以计算为由而否认盗窃罪的成立。刑法虽然针对盗窃罪规定了“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三档量刑规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司法机关在任何一起案件中都必须查明行为人所窃取财物的具体数额才能定罪。如果对盗窃财产的数额不能准确评定,但只要有证据证明达到了数额较大、巨大或者特别巨大的标准,即使不能确定具体数额大小,也能相应地定罪量刑。既然甲的销赃数额已经达到了7万元,说明这些网络游戏币的实际交换价值已经达到了数额较大、甚至数额巨大的标准,可以按照盗窃罪定罪量刑,完全符合罪刑法定原则。C项错误。
甲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将所盗财物高价卖给他人,获利7万元,达到诈骗罪数额起点的。除成立盗窃罪之外,还另成立诈骗罪,实行数罪并罚,此一行为虽然属于事后的销赃行为,由于没有期待可能性,甲不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但仍构成诈骗罪。D项正确。
8.
王老太今年65岁,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得知其儿媳妇产下一名女婴后,一直想抱孙子的王老太趁儿媳午睡之时,将女婴偷出投入村头小河之中,女婴溺水而亡。对于王老太杀婴一案,下列哪些事实公诉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不必提出证据证明?______A.王老太今年65岁的年龄B.刑法关于故意杀人罪的法律规定C.女婴不会游泳D.王老太和检察机关都没有异议的杀婴基本犯罪事实正确答案:BC[考点]证明对象[解析]《高检规则》第437条:在法庭审理中,下列事实不必提出证据进行证明:(1)为一般人共同知晓的常识性事实;(2)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认的并且未依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理的事实;(3)法律、法规的内容以及适用等属于审判人员履行职务所应当知晓的事实;(4)在法庭审理中不存在异议的程序事实;(5)法律规定的推定事实;(6)自然规律或者定律。B项属于上述规定的第3项,C项属于上述规定的第1项,A、D项属于需要证明的对象,故答案为B、C项。
9.
关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利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的模式正确答案:ABCD[考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故A项正确。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故B项正确。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故C项正确。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故D项正确。
10.
关于罪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不考虑数额或情节)?______A.甲使用变造的货币购买商品,触犯使用假币罪与诈骗罪,构成想象竞合犯B.乙走私毒品,又走私假币构成犯罪的,以走私毒品罪和走私假币罪实行数罪并罚C.丙先后三次侵入军人家中盗窃军人制服,后身穿军人制服招摇撞骗。对丙应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D.丁明知黄某在网上开设赌场,仍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丁触犯开设赌场罪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构成想象竞合犯正确答案:BD[考点]想象竞合犯、数罪并罚、牵连犯[解析]选项A错误,不选:根据《刑法》172条的规定,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数额较大的,是使用假币罪。使用假币罪需要行为人明知使用的是假币,不包括变造的货币。甲不构成使用假币罪。甲构成诈骗罪。选项B正确,应选:根据《刑法》347条第1款的规定,走私毒品,无论数量多少,是走私毒品罪。《刑法》151条的规定,行为人走私伪造的货币的行为是走私假币罪。走私毒品,又走私假币是两个行为,分别侵犯国家保护公众健康的法益以及国家、社会和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应数罪并罚。选项C错误:不选: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判断两个行为之间是否有牵连关系的方法是,实施某个原因行为通常会引起某种结果行为。丙先后三次侵入军人家中盗窃军人制服,第三次盗窃后才穿军人制服招摇撞骗,前两次只是实施盗窃军人制服的行为。因此,前两次盗窃军人制服的行为与后来穿军人制服招摇撞骗不具有牵连关系。选项D正确:应选:根据《刑法》303条第2款的规定,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287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明知他人实施赌博犯罪活动,而为其提供资金、计算机网络、通讯、费用结算等直接帮助的,以赌博罪的共犯论处。想象竞合犯,指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根据D选项可知,丁的一个帮助行为,同时触犯开设赌场罪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属想象竞合犯。使用假币罪需要行为人明知使用的是假币,不包括变造的货币。
11.
关于信用卡诈骗罪,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以非法占有目的,用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后又使用该卡的,应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信用卡诈骗罪并罚B.根据司法解释,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擅自使用他人信用卡的,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C.透支时具有归还意思,透支后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属于恶意透支,成立信用卡诈骗罪D.《刑法》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论处。与此相应,拾得信用卡并使用的,就应以侵占罪论处正确答案:ACD[考点]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信用卡诈骗罪、侵占罪[解析]选项A应选: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对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规定可知,本罪主要处罚的行为为对信用卡的非法持有。有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项的规定,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数额较大的成立信用卡诈骗罪。在本选项中,行为人是以非法占有目的,用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后又使用该卡的,显然不构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应成立信用卡诈骗罪。因为,行为人的主观构成为非法占有目的和主观故意使用信用卡,并未对信用卡的非法持有。从主客观构成来看,符合信用卡诈骗罪。选项B不选: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属于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据批复所示,本选项中,虽然没有说是拾得他人的信用卡,但是“擅自使用”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ATM机上使用”的危害程度相当,应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选项C应选:根据《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本选项中,行为人透支时具有归还意思,只是超过了还款期限,不符合“恶意透支”的主观构成,不可成立信用卡诈骗罪。选项D应选:本选项错误,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属于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A.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B.骗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C.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D.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E.其他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
12.
价值体现着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关于法律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A.价值判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事实判断尽可能做到价值中立。B.秩序是法律最本质的价值C.“公共利益”绝对高于“个人利益”D.正义是法的基本标准和评价体系正确答案:AD
13.
丙傍晚在公园练习拳击,与丙有仇的甲对乙说“我们赶快收拾那个恶人”,乙误以为丙在公园对他人行凶,便与甲共同对丙实施暴力,导致丙死亡,但不能查明死亡结果由谁造成。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正确?______A.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甲、乙在故意伤害(致死)罪的范围内成立共犯,均须对丙的死亡负责B.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在甲具有杀人故意的情况下,只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未遂,对乙只能宣告无罪C.根据行为共同说,甲、乙成立共同正犯,在甲具有杀人故意的情况下,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乙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D.根据行为共同说,甲、乙成立共同正犯,在甲具有杀人故意的情况下,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正确答案:BD[考点]部分犯罪共同说;行为共同说[解析]根据部分犯罪共同说,由于甲是故意、乙是过失(假想防卫),不存在对部分犯罪的共同故意,因而不可能构成共同正犯。于是,不得适用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结局是,在甲具有杀人故意的情况下,只能认定为故意杀人未遂,对乙只能宣告无罪。根据行为共同说,甲、乙成立共同正犯,可以适用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均需对死亡结果负责,在甲具有杀人故意的情况下,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14.
公安机关获知有多年吸毒史的王某近期可能从事毒品制售活动,遂对其展开初步调查工作。关于这一阶段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的措施,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监听B.查询王某的银行存款C.询问王某D.通缉正确答案:BC[考点]案件初查[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对接受的案件,或者发现的犯罪线索,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进行审查。对于在审查中发现案件事实或者线索不明的,必要时,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进行初查。初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采取询问、查询、勘验、鉴定和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被调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BC正确,应选:查询和询问是上述法条中规定的,在初查是允许公安机关实施的行为。AD错误,不选:监听和通缉是侦查阶段所允许实施的措施,这两种措施对被调查对象的人身、财产权利都有很大限制。案件的初查工作要尽可能对人身、财产的限制降到最低。
15.
关于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刑事诉讼原则应当由法律明文规定,具有法律约束力B.刑事诉讼原则体现了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规律C.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D.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刑事诉讼法》另有规定以外,一般应公开进行正确答案:BC[解析]刑事诉讼原则既可以由法律明文规定,也可以体现于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具体制度和程序之中。刑事诉讼原则具有法律约束力。A选项错误。
刑诉基本原则特点之一在于体现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规律。B选项正确。
C项体现了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C项正确。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刑事诉讼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而非一般应公开进行,所以D选项错误。
16.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甲劝被害人旅游,被害人在旅游途中遭遇泥石流死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乙在被害人家中放火,被害人为救自己的孩子冲入屋内被烧死。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C.丙在川流不息的车道上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车辆轧死。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丁朝被害人的脸上泼硫酸,致使被害人面部被毁容,被害人感觉无法见人而自杀。丁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正确答案:AD[解析]A项错误。劝人旅游属于日常行为,即便伴有某种危险,也是法律所允许的危险,不属于刑法上的危害行为。因此,甲的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项正确。乙放火后,被害人在家中去救自己婴儿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所以,正常现象不会中断乙的放火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乙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选项中。在川流不息的车道上将被害人推下汽车,被害人遭到后面汽车碰撞的概率是很高的,即后面汽车将被害人轧死属于一个正常的因素(换言之,在这么危险的区域把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的车辆轧死,任何人也不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童装网红带货的时间选择研究-洞察分析
- 性别决定基因表达调控-洞察分析
- 行政复议案例分析-洞察分析
- 通信设备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探讨-洞察分析
- 2025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速冻食品品牌价值提升-洞察分析
- 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立法研究-洞察分析
-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新型病毒检测技术-洞察分析
- 2025年仁爱科普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建筑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金蓉颗粒-临床用药解读
- 社区健康服务与管理教案
- 2023-2024年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3年(中级)电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必刷500题)
- 藏历新年文化活动的工作方案
- 果酒酿造完整
- 第4章-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 生涯发展展示
- 手术室应对突发事件、批量伤员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动机-行为背后的原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