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上机操作)模拟试卷6(共53题)_第1页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上机操作)模拟试卷6(共53题)_第2页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上机操作)模拟试卷6(共53题)_第3页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上机操作)模拟试卷6(共53题)_第4页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上机操作)模拟试卷6(共53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上机操作)模拟试卷6(共9套)(共53题)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上机操作)模拟试卷第1套一、程序设计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1、已知在文件IN.DAT中存有i00个产品销售记录,每个产品销售记录由产品代码dm(字符型4位)、产品名称mc(字符型10位)、单价dj(整型)、数量s1(整型)、金额je(长整型)五部分组成。其中:金额=单价*数量计算得出。函数ReadData()是读取这100个销售记录并存人结构数组sell中。请编制函数SortData(),其功能要求:按金额从小到大进行排列,若金额相同,则按产品代码从大到小进行排列,最终排列结果仍存入结构数组sell中,最后调用函数WriteData()把结果输出到文件OUT2.DAT中。注意:部分源程序已给出。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读数据函数ReadData()和输出数据函数WriteData()的内容。试题程序:#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defineMAX100typedefstruet{chardmE5];//产品代码charmc[11];//产品名称intdj;//单价intsl;//数量longje;//金额}PRO;PROsell[MAX];voidReadData();voidWriteData();voidSortData(){}voidmain(){memset(sell,0,sizeof(sell));ReadData(),SortData();WriteData();}voidReadData(){FILE*fp;charstr[80],chD[1];inti;fp=fopen(“IN.DAT”,“r”);for(i=0;i标准答案:voidSortData(){inti,j;PROxy;for(i=0;isell[j].je//如果产品i的金额大于产品j的金额||(sell[i].je==sell[j].je//如果产品i的金额等于产品j的金额&&strcmp(sell[i].dm,sell[j].dm)<0))//如果产品i的产品代码小于产品j的产品代码{memcpy(&xy,&sell[i],sizeof(xy));memcpy(&sell[i],&sellEj],sizeof(xy));memcpy(&sell[j],temp,sizeof(temp));}//产品i和产品j交换}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数组的排序操作。算法思路:①i结点与后面的所有J结点比较,若符合条件则交换i、j结点位置。②然后后移i结点,执行步骤①直到i结点是倒教第二结点为止。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上机操作)模拟试卷第2套一、程序设计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1、请编写函数countValue(intn)。其功能是:求n以内(不包括n)同时能被3与7整除的所有自然数之和的平方根s,并作为函数值返回,最后结果S输出到文件OUT.DAT中。例如,若n为1000时,函数值应为s=153.909064。注意:部分源程序已给出。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写函数WriteData()的内容。试题程序:#include#include#includevoidprogReadWrite();doublecountValue(intn){}voidmain(){system(“CLS”);printf(“自然数之和的平方根=%f\n”,countValue(1000));WriteData();}voidWriteData(){FILE*wf;doubles;wf=fopen(“OUT.DAT”,“W”);a=countValue(1000);fprintf(wf,“aqrt=%f\n”.s);fclose(wf);}标准答案:doublecountValue(intn){inti,sum=0;for(i=0;i知识点解析:若一个数m能被n整除.则有m%n==0。可据此来对数据进行判断看是否符合条件。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上机操作)模拟试卷第3套一、程序设计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1、补充函数,要求实现如下功能:寻找并输出11—999之间的数m,它满足m、m2、m3均为回文数(回文数是指各位数字左右对称的整数)。例如:12321.505.1458541等。满足上述条件的数如m=11时,m2=121,m3=1331都是回文数。请编写jsValue(1ongm)实现此功能。如果是回文数。则函数返回1,不是则返回0。最后,把结果输出到文件OUT.DAT中。注意:部分源程序已经给出。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中的内容。试题程序:#include#include#includeintjsValue(1ongm){}main(){longm;FILE*out;Out=fopen(“OUT.DAT”,“W”);for(m=11;m<1000Im++)if(jsValue(m)&&jaValue(m*m)&&jsValue(m*m*m)){printf(“m=%41d,m*m=%61d,m*m*m=%81d\n”,m,m*m,m*m*m);fprintf(out,“m=%41d,m*m=%61d,m*m*m=%81d\n”,m.m*m,m*m*m);}fclose(out);}标准答案:intjsVlue(1ongm){inti,strlhalf;chartempi20];hoa(m,temp,10);str=strlen(temp);half=str/2;for(i=0;i=half)returnl;elsereturn0;}知识点解析:判断回文数,即比时该数字位置上的数是否相等,此时使用ltoa函数将数字进行拆分,拆分为各个单独的数字并放入字符数组中。然后进行比对。如果首位位置不相等,则退出循环,如果相等则继续比对,直到比较到中间位置时都相等,则是回文数,此时返回1。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上机操作)模拟试卷第4套一、程序设计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1、文件IN.DAT中存有200个销售记录,每个记录均由产品代码ID(字符型4位)、产品名称name(字符型10位)、单价price(整型)、数量amount(整型)、金额value(长整型)几部分组成。其中:金额一单价×数量,函数ReadData()负责将IN.DAT中的数据读到结构数组sell[]中。请编制函数sortData(),将各个记录按产品代码从小到大进行排列,若产品代码相同,则按金额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并将排列后的结果存放到sell[]中。函数WriteData()负责将sell[]中的数据输出到文件OUT.DAT中。注意:部分源程序已给出。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读函数ReadData()和写函数WriteData()的内容。试皿程序:#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defineMAX100typedefstruct{charIDES];//产品代码charname[11];//产品名称intprice//单价intamount;//数量longvalue;//金额}PRODUCT;PRODUCTsell[MAX];voidReadData();voidWriteData();voidsortData(){}voidReadData(){FILE*fp;charstr[80],ch[11];inti;fp=fopen(“IN.DAT”,“r”);for(i=0;i标准答案:voidsortData(){PRODUCTtemp;inti,j;memset(&,temp,0,sizeof(temp));for(i=0;i0||(strcmp(sell[i].ID.sell[j].ID)==0&&sell[i].valuedsell[j].value)){memcpy(&temp,&sell[i].sizeof(temp));/*将以&sell[i]为起始地址、大小为sizeof(temp)的内存中的内容复制到以&temp为起始地址的内存中*/memcpy(&sell[i],&sell[j],sizeof(temp));memcpy(~sell[j],&temp,sizeof(temp));}}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结构数组排序的问题。所谓结构数组排序就是以结构莱一元素为依据对结构数组进行排序。本题排序的思想是(以从小到大为例):将当前数据与其后的各个数据相比较,如果当前数据比其后的数据大,则将两数据进行交换。从而使得前面的数据小于后面的数据,最终达到从小到大排序的目的。但是由于蛄构不像变量那样可以通过简单的赋值来交换变量(如果要赋值的话需要时结构里的所有元素进行赋值替换,比较麻烦)。所以在进行两个相邻结构交换时,要用到内存拷贝函数memcpy()来对内存的内容整体进行操作。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上机操作)模拟试卷第5套一、程序设计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1、文件IN.DAT中存有200个四位整型数。函数readData()负责将IN.DAT中的数读到数组inBuf[]中。请编写函数findValue(),其功能是t把个位数字和千位数字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两位数ab(新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是原四位数的个位数字。新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是原四位数的千位数字),以及把百位数和十位数组成另一个新的两位数ed(新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是原四位数的百位数字,新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是原四位数的十位数字)。新组成的两个两位数必须有一个是奇数,另一个为偶数且两个两位数中至少有一个数能被17整除,同时两个新数的十位数字均不为0。求出满足条件的数,用count记录下符合条件的数的个数。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存入数组outBuf[]中。函数writeData()负责将outBuf[]中的数输出到文件OUT.DAT中,并且在屏幕上显示出来。程序中已定义数组:inBuf[200],outBuf[200],已定义变量;count。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读函数readData()和写函数writeData()的内容。试题程序:#include#defineNUM200intinBuf[NUM],outBuf[NUM],COUnt=0;voidreadData();voidwriteData();voidfindValue(){}voidmain(){inti;readData();findValue();writeData();printf(“count=%d\n”,count);for(i=0;i标准答案:voidfindValue(){inti,j,k,d[4],temp,ab,cd}for(i=0;i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数位分解及排序。数位分解就是将n位数各个位上的数值单独分离出来,将此n位数时10求余可以将个位上的数值分离出来;将此n位数除以10以后得到一个n-1位数,则此时n位数原来的十位就变成了n-1位数的个位,再将此n一1位数对10求余便可得到原n位数的十位。依此类推,便可将n位数各个位上的数值分离出采。程序基本步骤是:①将数值送入temp中。②由temp%10得到个位数;(temp/10)%10得到十位教,依此类推.可得到各位上的数值。③按照题目所给的条件筛选出数据。④对选出的数据进行排序。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上机操作)模拟试卷第6套一、程序设计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1、请编制函数intfindValue(intoutBuf[])。其功能是:在三位整数(100~999)中寻找符合下面条件的整数,并依次从小到大存人数组b中:它既是完全平方数,义有两位数字相同。例如144,676等。满足该条件的整数的个数通过所编制的函数返回。最后词用函数WriteData(intnum,intb[])把结果输出到文件OUT.DAT中。注意:部分源程序已给出。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写函数WriteData()的内容。试题程序:#includevoidWriteData(int,intbE]);intfindValue(intoutBuf[]){voidmain(){intb[20].num;num=findValue(b);WriteData(num,b);}voidWriteData(intnum,intb[]){FiLE*out;inti;Out=fopen(“OUT.DAT”,“W”);printf(“num=%d\n”,num);fprintf(out,“num=%d\n”,num);for(i=0;i标准答案:intfindValue(intoutBuf[]){inti,d1,d2,d3,count=0;for(i=10;i*i<1000;i++){d1=i*i/100;//求该平方数的百位数字d2=i*i/10%10;//求该平方数的十位数字d3=i*i%10;//求该平方数的个位数字if(dl==d2||d2==d3||d3==d1)outBuf[count++]=i*i;}returncount;}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数位分解及排序。基本思路是,由于最小的三位数100是10的平方。因此可以从10开始。判断每个数的平方值是否有两位数字相同,直到找到数的平方值大于999,这样既可遍历100~999中所有的平方数,循环中将满足条件的数存入数组ohtBuf中,由于遍历是从小到大的,因此数组outBuf中的元素已经按升序排列。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上机操作)模拟试卷第7套一、程序设计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1、请编写函数countValue(),其功能是:找出所有100以内(含100)满足I、I+4、I+10都是素数的整数I(I+10也是在100以内)的个数count,以及这些I之和sum。函数WriteData()负责把结果输出到OUT.DAT文件中。注意:部分源程序已给出。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写函数WriteData()的内容。试题程序:#includeintcount,sum}voidWriteData();voidcountValue(){)voidmain(){count=sum=0;countValue();printf(“count=-%d\nsum=%d\n”,count,sum);WriteData();}voidWriteData(){FILE*fp;fp=fopen(“OUT.DAT”,“W”);fprintf(fp,“%d\n%d\n”,count,sum);fclose(fp);}标准答案:voidcountValue(){inti,j,k,d[3],flag;for(i=0;i<=100-10;i++){dE0]=i;d[1]=i+4;d[2]=i+10;//将三个数存入数组,以方便用循环flag=0;//将标志位清零for(k=0;k<3;k++){for(j=2;j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素数的判断问题。①判断是否为素数:素数的定义是:若一个数除了其自身和1再没有其他的除数,则该数就是素数。故用其定义可以很容易判断。在2到所判断数之间的数进行扫描,若有一个除数,则该数就不是素数。②判断3个数是不是都是素数,若有一个不是,则不符合要求,即可进行下一轮判断。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上机操作)模拟试卷第8套一、程序设计题(本题共1题,每题1.0分,共1分。)1、文件IN.DAT中存有一篇英文文章,函数ReadData()负责将IN.DAT中的数据读到数组inBuf[][]中。请编制函数replaceChar()。该函数的功能是:以行为单位把字符串中的所有小写字母改写成该字母的下一个字母,如果是字母z,则改写成字母a。大写字母仍为大写字母,其他字符不变。把已处理的字符串仍按行重新存入字符串数组inBuf[]中,函数WriteData()负责将inBuf[][]中的数据输出到文件OUT.DAT中并且在屏幕上打出。文件IN.DAT中存有一篇英文文章,函数ReadData()负责将IN.DAT中的数据读到数组inBuf[][]中。请编制函数replaceChar()。该函数的功能是:以行为单位把字符串中的所有小写字母改写成该字母的下一个字母,如果是字母z,则改写成字母a。大写字母仍为大写字母,其他字符不变。把已处理的字符串仍按行重新存入字符串数组inBuf[]中,函数WriteData()负责将inBuf[][]中的数据输出到文件OUT.DAT中并且在屏幕上打出。例如,原文:my.name.is.Lin.TaoNice.tO.meet.you结果:nz.obnf.jI.tLjo.TbpNjdf.up.nffu.zpv原始数据文件存放的格式是:每行的宽度均小于80个字符,含标点符号和空格。注意:部分源程序已给出。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读函数ReadData()和写函数WriteData()的内容。试题程序:#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defineLINE70#defineCOL80charinBuf[LINE][COL+1];inttotleLine=0;//文章的总行数intReadData(void);voidWriteData(void);voidreplaceChar(){}voidmain(){system(“CLS”);if(ReadData()){printf(“IN.DATcan’tbeopen!\n\007”);return;}replaceChar();WriteData();}intReadData(void){FILE*fp;inti=0;char*P;if((fp=fopen(“IN.DAT”,“r”))==NULL)return1;while(fgets(inBuf[i],COL+1,fp)!=NULL){P=strchr(inBuf[i],’\n’);if(p)*P=’\0’;i++;}totleLine=i;felose(fp);return0;}voidWriteData(void){FILE*fp;inti;fp=fopen(“OUT.DAT”,“w”);for(i=0;i标准答案:voidreplaceChar(){inti,j;for(i=0;i=’a’&&inBuf[i][j]<=’z’)//如果字符在’a’~’z’之间{if(inBuf[i][j]==’z’)inBuf[i][j]=’a’;//in果是字符’z’则用’a’来代替elseinBuf[i][j]=(char)((int)inBufEi][j]+1);//其他情况则用其后面的字符代替}}知识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字符与其时应的ASCII码之间的转换及时ASCII码进行操作。程序步骤:①依据条件选择inBuf[i][j],将其进行类型强制转换成整型(也即所对应的ASCII码值)。②将ASCII码值加1以将谈字符的ASCII码值换成其下一位的ASCII码值,将计算所得结果再转换成字符型存储到inBuf[i][j]中。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机试(上机操作)模拟试卷第9套一、选择题(本题共38题,每题1.0分,共38分。)1、某企业产品部的IP地址块为92/26,市场部的为60/27,财务部的为28/27,这三个地址块经聚合后的地址为()。A、/25B、/26C、28/25D、28/26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要计算几个地址块经过聚合后的地址的方法,是先找出网络地址的共同前缀和位数,从而确定路由汇聚地址和掩码。题中给出的3个地址块网络前缀的前25位都是相同的。所以,在地址聚合后的地址为28/25。2、若某大学分配给计算机的IP地址块为28/26,分配给自动化系的IP地址块为92/26,那么这两个地址块经过聚合后的地址为()。A、/24B、/25C、28/25D、28/35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斜线记法中网络前缀、主机号。题目中/26表示在这个32位长度的IP地址中,其中26位是网络前缀,后6位是主机号。计算机系IP地址28的后8位为100000000,自动系IP地址92后八位为11000000。故聚合后IP地址后8位为10000000,主机号为后7位,即.128/25。3、某企业分配给人事部的IP地址块为/27,分配给企划部的IP地址块为2/27,分配给市场部的IP地址块为4/26,那么这三个地址块经过聚合后的地址为()。A、/25B、/26C、4/25D、4/26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三个地址的地址块网络前缀的前25位是相同的,所以聚合地址为/25。4、下列IPv6地址表示中,错误的是()。A、21DA::D1:0:1/48B、3D:0:2AA:D0:2F3B:1::/64C、FE80:0:0:0:0:FE:FE80:2A1D、FE11::70D:BC:0:80:0:0:7CB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IPv6地址可以采用8段16进制数来表示,当出现多段数值均为零时,可采用“::”来简化表示,此时整个地址长度应少于8段,而选项D采用了“::”简化表示,但地址长度仍为8段。5、下列IPv6地址表示中,错误的是()。A、301::BC:0::05D7B、10DA::2AA0:F:FE08:9C5AC、51EC::0:0:1/48D、21DA::2A90:FE:0:4CA2:9C5A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IPv6地址可以采用8段16进制数来表示,当出现多段数值均为零时,可采用“::”来简化表示,但“::”最多只能出现一次,否则无法确定唯一地址,而选项A采用了两个“::”,明显错误。6、下列对IPv6地址FE23:0:0:050D:BC:0:0:03DA的简化表示中,错误的是()。A、FE23::50D:BC:0:0:03DAB、FE23:0:0:050D:BC::03DAC、FE23:0:0:50D:BC::03DAD、FE23::50D:BC::03DA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IPv6地址可以用双冒号表示法来进行简化表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IPv6地址中,双冒号只能出现一次。7、下列对IPv6地址FF23:0:0:0:0510:0:0:9C5B的简化表示中,错误的是()。A、FF23::0510:0:0:9C5BB、FF23:0:0:0:0510::9C5BC、FF23:0:0:0:051::9C5BD、FF23::510:0:0:9C5B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IPv6地址的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零压缩法时,不能把一个尾端内部的有效0也压缩掉,仅仅可以压缩某个位段中的前导0。根据这个原则,选项C是错误的。8、下列对IPv6地址的表示中,错误的是()。A、::50D:BC:0:0:03DAB、FE23::0:45:03/48C、FE23:0:0:050D:BC::03DAD、FF34:42:BC::0:50F:21:0:03D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IPv4地址采用32位的点分四段十进制表示,而IPv6采用的是128位的冒分八段十六进制法。按照RFC2373定义,一个完整的IPv6地址的表示法: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例如:2031:0000:1F1F:0000:0000:0100:11A0:ADDF。为了简化其表示法,RFC2373提出每段中前面的0可以省略,连续的0可省略为“::”,但只能出现一次,例如:1080:0:0:0:8:800:200C:417A可以简写为1080::8:800:200C:417A。类似于IPv4中的CDIR表示法,IPv6用前缀来表示网络地址空间,比如:2001:250:6000::/48表示前缀为48位的地址空间。而D选项中的FF34:42:BC::0:50F:21:0:03D已经超过8段,所以表示错误。9、下列对IPv6地址FE01:0:0:050D:23:0:0:0:03D4的简化表示中,错误的是()。A、FE01::50Dl:25:0:0:03D4B、FE01:0:0:050D:23::03D4C、FE01:0:0:50D:23::03D4D、FE01::50D:23::03D4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表示IPv6地址时,可以利用双冒号来代替多段连续的零,但绝不能出现多个双冒号,这样会引起混淆。10、下列IPv6地址表示中,错误的是()。A、::10F:BC:0:0:03DAB、FE00::0:45:03/48C、FE31:0:BC:3E:0:050D:BC::03DAD、FF34:42:BC::3E:50F:21:03D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IPv6地址可以采用8段十六进制数来表示,符号“::”表示一段或连续几段全零,根据这两个标准来分析选项C已经超过了8段十六进制数的长度,显然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11、下列对IPv6地址FE80:0:0:0801:FE:0:0:04A1的简化表示中,错误的是()。A、FE8::801:FE:0:0:04A1B、FE80::801:FE:0:0:04A1C、FE80:0:0:801:FE::04A1D、FE80:0:0:801:FE::4A1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在表示IPv6地址时,使用前导零压缩时,能压缩前导0,所以FE80不能压缩为FE8。12、下列对IPv6地址FE60∶0∶0∶050D∶BC∶0∶0∶03F7的简化表示中,错误的是()。A、FE60::50D:BC:0:0:03F7B、FE60:0:0:050D:BC::03F7C、FE60:0:0:50D∶BC::03F7D、FE60::50D:BC::03F7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在IPv6表示地址时,“::”双冒号在一个地址中只能出现一次,所以D是错误的。13、下列关于外部网关协议BGP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一个BGP发言人使用UDP与其他自治系统中的BGP发言人交换路由信息B、BGP协议交换路由信息的节点数不小于自治系统数C、BGP是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D、BGP-4采用路由向量协议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采用BGP(边界网关协议)的网络当中,不同自治系统的发言人之间首先要建立TCP连接,然后在此连接上交换报文。14、BGP路由选择协议的四种分组中不包括()。A、informB、keepaliveC、openD、update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BGP协议共使用四种分组:open、update、keepalive、notification。15、以下协议中不属于内部网关协议的是()。A、RIPB、OSPFC、BGPD、IGRP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Internet将路由选择协议分为两大类: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内部网关协议主要有路由信息协议(RIP)和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故选项C是错误的。IGRP为内部网关路由协议,也是内部网关协议的一种。16、将专用IP地址转换为公用IP地址的技术是()。A、ARPB、DHCPC、UTMD、NAT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NAT为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实现专用IP地址和全局IP地址之间的转换。ARP为地址解析协议,实现MAC地址与IP地址之间的转换;DHCP为动态主机设置协议。17、不同AS之间使用的路由协议是()。A、BGP-4B、ISISC、OSPFD、RIP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Internet将路由选择协议分为两大类: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内部网关系统是在一个自治区域(AS)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外部网关系统式在不同AS之间使用的路由协议。主要的外部网关协议是边界网关协议BGP。BGP-4是外部网关协议在1995年的新版本。18、BGP协议的分组中,需要周期性交换的是()。A、openB、updateC、keepaliveD、notification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BGP有4种分组类型:打开open分组用来建立连接;更新update分组用来通告可达路由和撤销无效路由;周期性地发送存活keepalive分组,以确保连接的有效性;当检测到一个差错时,发送通告notification分组。因此需要周期交换的是存活keepalive分组。19、下列关于BGP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当路由信息发生变化时,BGP发言人使用notification分组通知相邻自治系统B、一个BGP发言人与其他自治系统中BGP发言人交换路由信息使用TCP连接C、open分组用来与相邻的另一个BGP发言人建立关系D、两个BGP发言人需要周期性地交换keepalive分组来确认双方的相邻关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在BGP协议当中,利用通知(notification)来发送差错,利用更新分组来发送路由信息的变化。20、下列关于BGP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两个BGP发言人需要不定期地交换keepalive分组来确认双方的相邻关系B、一个BGP发言人与其他自治系统中BGP发言人交换路由信息使用TCP连接C、open分组用来与相邻的另一个BGP发言人建立关系D、使用update分组更新路由时,一个报文只能增加一条路由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两个BGP发言人需要定期地(一般为30秒)交换keepalive分组来确认双方的相邻关系。21、BGP路由选择协议的四种分组中不包括()。A、helloB、notificationC、openD、update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BGP路由选择协议的四种分组为:打开(open)分组、更新(update)分组、保活(keep-alive)分组和通知(notification)分组。不包括hello分组。22、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四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4、4、3。那么,①②③可能的取值依次为()。A、5、4、3B、3、3、3C、6、4、2D、4、4、5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可采用试算法,即对四个选项逐个试算,来求解正确答案。试算的依据就是RIP协议的路由表更新原理,简单说就是:原有路由发生了变化,或者新的路由优于原有路由才进行更新,否则不更新。下面对选项A)进行试算:原有路由表路由更新更新后的路由表目的网络距离路由距离路由距离路由0直接2R20直接5R23R24R24R34R24R33R44R23R4可见,如果采用选项A),则更新后的路由表符合题意,故该选项正确,如果采用此方法对其他选项进行试算,则不符合题意。23、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4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2、3、2。那么,①②③④可能的取值依次为()。A、3、1、2、1B、1、1、3、1C、2、2、1、2D、0、1、2、2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可采用试算法,即对4个选项逐个试算,来求解正确答案。试算的依据就是RIP协议的路由表更新原理,简单说就是:原有路由发生了变化,或者新的路由优于原有路由才进行更新,否则不更新。下面对选项A)进行试算:原有路由表路由更新更新后的路由表目的网络距离路由距离路由距离路由0直接3R20直接3R21R22R22R32R23R22R41R22R4可见,如果采用选项A),则更新后的路由表符合题意,故该选项正确。24、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4、4、3。那么,①②③④可能的取值依次为()。A、0、5、4、3B、1、3、4、3C、2、3、4、1D、3、4、3、3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通过图中条件可以发现:路由器R1到目的地址的距离值为由更新前的5变为了更新后的4,可以推断得此时R1的路由表根据R2提供的数据进行了更新,从而可以推断出②=3,排除A)和D);另外,因为R1的路由表的后三项都没有改变,可以推断,R2路由表中的后三项的值加1,一定要大于或等于R1更新后的路由表。从这个原则可以排除C)选项。如果C)选项成立,R1更新后的路由表应为0、4、4、2。25、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4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3、3、4。那么,①②③④可能的取值依次为()。A、0、4、4、3B、l、3、3、3C、2、2、3、2D、3、2、2、3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因为R1更新距离值为0、3、3、4,因此可以肯定的是目的网络和肯定通过路由R2,以及通过R2到达的距离应该不小于4。减去R1到R2的距离1,因此R2到目的网络和的距离也就是②和③均为2,到的距离也就是④不小于3。26、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下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下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4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2、3、3那么,①②③④可能的取值依次为()。A、0、3、4、3B、1、2、3、3C、2、1、3、2D、3、1、2、3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RIP协议为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在选择最优路径时,依据到目的网络所经过跳数的多少来做决定,最终选择跳数最少的路径。当R1收到路由报文后,会对原有路由表进行更新,更新的方法是,将所获得的合法路由项的跳数加上1,然后保存到本地路由表当中,依据题意,更新后的结果应为:从表中可见,到达网络路由跳数更新为2,则可推断,收到的路由信息当中提供的跳数应为1,到达网络更新为3,则可推断,收到的路由信息当中提供的跳数应为2,其他两项没有变化。27、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的路由表如图(a)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图(b)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4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4,4,3那么,不可能的取值序列为()。A、4、4、3B、4、5、3C、5、2、3D、5、4、3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当中,路由器R1收到路由R2发来的路由更新后,会分三类情况作出处理:第一类:对于原有的直连网络,保持原有路由不变;第二类:对于原有下一跳为R2的路由条目,如果相同则不变,如果不同则要更新;第三类:对于原有下一跳非R2的路由条目,要进行计算,如果新的路由跳数少,则采用新路由,否则保持原有路由不变。依据以上的思路,来逐个检查每个选项的合理性: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通过分析,选项C)不符合题意。28、下列关于OSPF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对规模很大的网络,OSPF通过划分区域提高路由更新时的收敛速度B、每一个OSPF区域拥有一个32位的区域标识符C、在一个OSPF区域内部的路由器不知道其他区域的网络拓扑D、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数一般不超过24个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采用OSPF协议时,每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数量不能超过200个。29、以下关于OSPF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B、链路状态数据库只保存下一跳路由器的数据C、OSPF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协议D、链路状态“度量”主要是指费用、距离、延时、带宽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采用OSPF协议的网络当中,每个路由器的数据库当中保存着整个网络的拓扑数据,故选项B错误。30、每一个OSPF区域拥有一个区域标识符,区域标识符的位数是()。A、16B、32C、48D、64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为了适应规模很大的网络,并使更新过程收敛的更快,OSPF协议将一个自治系统再划分为若按个更小的范围,叫做区域;每一个区域有一个32位的区域标识符。31、OSPF协议中,一般不作为链路状态度量值(metric)的是()。A、距离B、延时C、路径D、带宽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S内决策路由。OSPF链路状态度量值(metric)一般包括费用、距离、时延、带宽等等。32、下列关于OSPF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每一个OSPF区域拥有一个32位的区域标识符B、OSPF区域内每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包含着全网的拓扑结构信息C、OSPF协议要求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用洪泛法发送此信息D、距离、延时、宽带都可以作为OSPF协议链路状态度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OSPF区域当中,区域内部路由器仅需了解本区域内部网络拓扑结构信息,区域边界路由器需要了解全网的拓扑结构信息。33、下列关于OSPF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一个OSPF区域内的路由器一般不超过200个B、OSPF区域内每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只包含本区域的拓扑结构信息C、OSPF协议要求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用洪泛法发送此信息D、每一个OSPF区域拥有一个64位的区域标识符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OSPF区域标识符为32位二进制数。34、下列关于集线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连接到集线器的结点发送数据时,将执行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B、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多个结点不能同时接收数据帧C、通过在网络链路中串接一个集线器可以监听该链路中的数据包D、连接到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属于一个冲突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采用集线器所组成的网络,所有节点处于同一个冲突域,该网络当中仍然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当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时,所有的节点都能够接收到。35、下列关于集线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通过在网络链路中串接一个集线器可以监听该链路中的数据包B、集线器基于MAC地址完成数据帧转发C、连接到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属于一个冲突域D、连接到集线器的结点发送数据时,将执行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集线器工作在OSI物理层,无法识别设备的mac地址。36、下列关于局域网设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中继器工作在MAC层B、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共享一个冲突域C、交换机在源端口与目的端口间建立虚连接D、网桥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帖转发速率和帖过滤速率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中继器是物理层的连接设备。其原因为:①中继器只能起到对传输介质上信号波形的接收、放大、整形和转发的作用;②中继器的工作不涉及帧结构,不对帧的内容做任何处理。37、下列关于局域网设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中继器只能起到对传输介质上信号波形的接收、放大、整形与转发的作用B、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共享一个冲突域C、透明网桥一般用在两个MAC层协议相同的网段之间的互联D、二层交换机维护一个表示MAC地址与IP地址对应关系的交换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二层交换机维护一个表示MAC地址与端口对应关系的交换表。中继器与集线器均工作在物理层,其中中继器用于远距离数据传输当中的信号整形与放大,集线器是局域网连网设备,采用集线器互连的设备处于同一冲突域中,透明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能够实现两个MAC层相同的网络进行互联。38、下列关于局域网设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连接在二层交换机上不同VLAN成员之间可以直接通信B、中继器可以用于连接物理层协议相同的局域网缆段C、连接到一个集线器的所有结点属于一个冲突域D、三层交换机是具有路由功能的二层交换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二层交换机上不同的VLAN之间逻辑隔离,不能互相通信,只有通过路由器,或采用三层交换机才能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二、综合题(本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分。)39、计算并填写下表:标准答案:A类;;55;;54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0、如图1所示,某校园网使用10Gbps的POS技术与CERNET相连,POS接口的帧格式使用SDH。路由协议的选择方案是校园网采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校园网与CERNET的连接使用静态路由协议。另外,还要求在路由器R3上配置一个loopback接口,接口的IP地址为。请阅读以下R3的配置信息,并补充【1】~【5】空白处的配置命令或参数,按题目要求完成路由器的配置。Router-R3#configureteminalRouter-R3(config)#Router-R3(config)#interfacepos3/1Router-R3(config-if)#descriptionToCERNETRouter-R3(config-if)#bandwidth(1)__________Router-R3(config-if)#ipaddress52Router-R3(config-if)#crc32Router-R3(config-if)#(2)________配置帧格式Router-R3(config-if)#noipdirected-broadcastRouter-R3(config-if)#posflags1s02Router-R3(config-if)#noshutdownRouter-R3(config-if)#exitRouter-R3(config-if)#interfaceloopback0Router-R3(config-if)#i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