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课件_第1页
《登高》教学课件_第2页
《登高》教学课件_第3页
《登高》教学课件_第4页
《登高》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

一、入情朗诵,整体感知(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九九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冽,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孤鸟在天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步履蹒跚地朝山上走来…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怀才不遇,晚年穷愁游倒,孤独漂泊,已然走到了他生命的秋天。但他时刻不忘国家州此时战乱频繁的现状。重阳佳节独自登上高楼,面对万里江天,面对一片衰败,更是百感交集,涌上心头…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二)知人论世,走近诗人作者介绍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是杜甫去世前在四川夔州所作。其时,“安史之乱”刚刚结束,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杜甫此时“漂泊西南天地间”,家道艰辛,个人多病,尤其是壮志未酬。他的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又相继去世。

适逢秋日登高,夔州水急、风大、猿啸的萧瑟景象,触动了杜甫的情怀,使他发出如此人生慨叹,写下了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一诗。背景知识(三)反复诵读,整体感悟诵读诗歌二、鉴赏品味,体悟感情(一)把握意象,体会感情1、《登高》这首诗哪联写景,哪联抒情?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2、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什么词描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颔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萧萧”“滚滚”来描写。抒发了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二)入情入景,体悟情感有评者把杜甫的这首诗概括为“三秋图,杜甫心”。1、寄意遥深“三秋图”。“秋”不仅是季节,也是心境。不仅是自身遭遇,也是国家前途。季节之秋----------风正劲,长天高远,猿猴哀鸣,飞鸟盘旋,天地间阔大苍茫、凄凉清冷的景象,皆传达出秋之凄冷。生命之秋----------落叶是衰老的象征,“萧萧下”隐含着诗人心情的下坠,他感叹自己生命也到了晚秋,面对滚滚长江,不由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永恒的江水更令人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壮志难酬。国运之秋----------战乱虽已平定,但盛唐景象不再,国事颓败,触动了诗人忧时伤世之感。此诗明写季节之秋,其中也渗透着生命之秋与国运之秋,三者交汇浑融,诗意也由此深沉博大。2、优思沉郁“杜甫心”(1)本诗诗眼为哪一字?悲(2)诗体现了哪些悲意?宋人罗大经评颈联十四字之间含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这就是:远离家乡、感伤时令、羁旅漂泊、久旅难归、苍颜暮齿、衰疾缠身、登临伤怀,孤独伶仃之悲。仅十四字,传达出八层悲凉之意,真可谓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3)如果说“登高之意悲九重”的话,还有一重悲指什么?能包容以上八重悲的“感伤时世”之悲:想为国事尽力而不能,想借酒浇愁而不得--------这让杜甫悲愁郁结,不得排遣,更是悲上加悲。(4)如此多悲,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知人论世,分析诗人的感伤。小而言之的自我:功业无成----------壮志难酬次而言之的家运:羁旅之愁----------漂泊之苦大而言之的国家:国运衰微----------国难当头(三)合作探究,感悟人生1.杜甫,不仅给我们以诗歌之美的享受,他的人格精神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从《登高》及以前学过的诗中可以获得杜甫的哪些精神财富?2,学生交流分享。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杯。三、迁移拓展,观照人生阅读以下几段杜甫诗歌中的名句,进一步体会杜甫的人格魅力,以“杜甫和我”为题,写一段话表达感悟。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示例:杜甫被尊为“诗圣”,不仅在于“杜律最工”,更在于诗中跳动着一颗赤诚的“杜甫心”。即便贫病漂泊仍身忧国运,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力衰,不能再为国事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