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公司绩效管理手册_第1页
乙二醇公司绩效管理手册_第2页
乙二醇公司绩效管理手册_第3页
乙二醇公司绩效管理手册_第4页
乙二醇公司绩效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二醇公司

绩效管理手册

目录

一、平衡计分卡系统及其战略地图....................................2

二、平衡计分卡的特点与功能.........................................6

三、标杆管理的含义................................................10

四、标杆管理的实施................................................11

五、绩效执行的影响因素............................................14

六、绩效执行的有效保障............................................15

七、沟通的含义及过程..............................................18

八、绩效沟通的技巧................................................20

九、技能薪酬制度体系的实施条件...................................22

十、技能薪酬制度体系的主要类型...................................25

十一、薪酬制度体系设计的流程.....................................27

十二、薪酬制度的含义及其设计目标.................................31

十三、产业环境分析................................................34

十四、必要性分析..................................................36

十五、项目基本情况................................................36

十六、法人治理结构................................................41

十七、发展规划分析................................................56

十八、项目风险分析................................................59

项目风险对策.......................................................61

(一)政策风险对策................................................61

目前,国内有良好的宏观经济政策,但还需要把握机会,抓住国家目前鼓励

符合产业政策项目建设的机会,让项目尽快进入实施阶段。.............61

一、平衡计分卡系统及其战略地图

(一)平衡计分卡系统的内容

平衡计分卡系统主要由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业务流程层面、

学习和成长层面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子系统构成,而这四个子

系统又都受制于组织愿景和战略

1、财务层面

对于企业而言,平衡计分卡财务层面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股东价值

的持续提升。对不同的企业,财务指标因其所处的生命周期、市场环

境的不同而不同。企业的财务业绩通过两种基本方式来得到改善:收

入增长和生产率改进。收入增长即“开源”,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

一是增加收入机会.

二是提高客户价值;生产率改进即“节流”,主要通过改善成本

结构和提高资产利用率两个途径来实现。

2、客户层面

客户财务指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客户满意的基础上,并以此赢

得客户、留住客户,最终提高获利能力,取得市场份额。客户层面一

方面包括衡量客户成功的滞后指标,如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持率、客

户增长率等,另一方面还涉及目标客户的价值主张。卡普兰和诺顿总

结了四种通用的客户价值主张(即竞争战略):总成本最低战略。主

要为客户提供高竞争性价格与稳定的质量、快速购买和良好的产品选

择。

产品领先战略。着重强调产品创新和产品领先,提供客户看重并

愿意支付更高价格的特征和功能。

全面客户解决方案。强调建立与客户的长期关系,为客户提供最

好的全面解决方案,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系统锁定战略。主要为客户创造了较高的转换成本,使竞争者无

法模仿核心产品,从而产生了长期的可持续性价值。

3、内部业务流程层面

流程是指一系列活动的组合,这一组合接受各种投入要素,包括

信息、资金、人员、技术等,最后产生客户所期望的结果,包括产品

服务或某种决策结果。实现企业财务方面的目标,必须让客户满意,

而要让客户满意,则必须要有关键的产品和服务流程,这样才能为客

户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内部业务流程层面阐述了创造价值的少数关

键业务流程,这些流程驱动着组织的两个关键的战略要素,即向客户

生产和传递价值主张,降低并改善成本以实现生产率改进。根据创造

价值的时间长短,内部业务流程可以分为运营管理流程、客户管理流

程、创新流程以及法规与社会流程。运营管理流程是指生产和交付产

品/服务的流程;客户管理流程是指建立并利用客户关系以提高客户价

值的流程,它反映了组织选择、获得、保留和培育目标客户的能力;

创新流程是指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新关系的流程,也包括流程本身

的优化创新过程;法规与社会流程主要是指改善社区和环境的流程,

如环境业绩、安全和健康业绩、员工雇佣、社区投资等。

4、学习与成长层面

前三个层面的目标实现都离不开员工的成长与能力提升,员工的

学习与发展能力是前67面三个方面取得出色成果的基础。学习与成长

层面主要描述了组织的无形资产及其在战略中的作用,其目标确定了

需要利用哪些资源(人力资本).哪些系统(信息资本)和哪种氛围

(组织资本)来支持创造价值的内部流程。卡普兰和诺顿把无形资产

分为三种类型,即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人力资本执行战

略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才干;信息资本支持战略所需的信息系统、数

据库、网络和技术基础设施:组织资本则执行战略所需的动员和维持

变革流程的组织能力,组织资本有文化、领导力、协调一致和团队工

作四个组织部分。

(二)平衡计分卡系统的因果关系

平衡计分卡的主体思想是在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

成长四个层面取得平衡,但实际上这四个层面的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彼此之间有着明确的因果逻辑关系。平

衡计分卡系统中的各个层面的内在联系表现为:组织长期盈利水平的

提高、良好的财务效益以及股东价值的增长更多地来源于客户的满意

程度,而组织只有提高和改善其内部运作的效率,以更快更好的速度

满足顾客的需求,使得顾客的满意度上升,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大的价

值,而组织内部运作效率的提升则要以学习与成长为基础。因此,平

衡计分卡系统中各个层面的衡量指标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组织战略

因果关系链中的一部分,并最终以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形式与财务结果

相关联。平衡计分卡系统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

程、学习与成长四类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来展现组织的战

略轨迹。

(三)战略地图

战略地图(strategymaps)是对组织战略要素之间因果关系的可

视化表示方法,它是以平衡计分卡的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

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的目标为核心,通过分析这四个层面目标的相互关

系而绘制的组织战略因果关系图。战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和升

华,是一种用以描述和沟通战略的有效管理工具。战略地图的核心内

容包括:组织通过运用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等无形资产

(学习与成长层面),才能创新和建立战略优势和效率(内部业务流

程层面),进而使组织把特定价值带给市场(客户层面),从而实现

股东价值(财务层面)。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之间的目标关系,再加

上每个层面内部的因果关系,就构成了战略地图的基本框架。如果把

战略地图比作一座四层楼房,则房顶部分由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

和战略构成,房子的主体部分从最高层到最底层依次是:财务层面、

客户层面、内部业务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其中财务层面包括

收入增长战略和生产率提升战略;客户层面包括总成本最低战略、产

品领先战略、全面客户解决方案和系统锁定战略:内部业务流程层面

包括运营管理流程、客户管理流程、创新流程以及法规与社会流程:

学习与成长层面包括三种无形资产,即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

本。把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战略四个层面及其构成要素通过逻

辑关系整合起来所形成的框架,就是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战略地图的

通用模板,它主要适合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

二、平衡计分卡的特点与功能

(一)平衡计分卡的特点

平衡计分卡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始终以战略为核心、重

视协调一致以及强调有效平衡。

(1)始终以战略为核心。平衡计分卡以组织战略为基础,将组织

远景、组织使命和组织发展战略与组织的绩效评价系统联系起来,并

把组织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评价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

的有机结合。同时,平衡计分卡以提升战略执行力为出发点,结合时

代背景和环境特征先后探讨了如何对战略进行管理、描述、协同以及

如何实现战略管理与运营管理的有效结合。

(2)重视协调一致。为了实现把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平衡计分

卡非常重视协调一致。协同不仅是创造企业衍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也

是实现客户价值主张的必要保障。因此,必须从逻辑上明晰协同思路,

从体系上整合协同主体,从机制上保障协同效果。

(3)强调有效平衡。平衡计分卡非常强调平衡的重要性,但这种

平衡不是平均主义,不是为了平衡而平衡,而是一种有效的平衡。在

这里,“有效平衡”是指在战略的指导下,通过平衡计分卡各层面内

部以及各层面之间的目标组合和目标因果关系链,合理设计和组合财

务与非财务、长期与短期、内部群体与外部群体、客观与主观判断、

前置与滞后等不同类型的目标和指标,实现组织内外部各方力量和利

益的有效平衡。乎平衡计分卡(BSC)就像飞机座舱中的标度盘,它使

管理者一眼就能发现复杂的信息。

(二)平衡计分卡的功能定位

平衡计分卡的功能总体上会随着平衡计分卡理论体系本身的不断

发展和完善而发生变化。就目前平衡计分卡的应用而言,主要有以下

几种功能定位。

1、绩效管理工具

卡普兰和诺顿最早提出平衡计分卡的初衷就是为了克服以财务指

标为主体的传统绩效评价体系的缺陷和不足。当时,人们越来越相信

绩效评价的财务指标对于现代企业组织而言是无效的,企业界迫切需

要寻求新的绩效评价方法以突破传统财务指标评价的局限性。由此可

见,平衡计分卡首先是作为绩效管理工具而存在的。平衡计分卡作为

一种新的绩效管理工具,不仅克服了传统财务绩效衡量模式的片面性

和滞后性,而且相对于目标管理、关键绩效指标等绩效管理工具在目

标制定、行为引导、绩效提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管理优势,能够为组

织绩效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的保证

2、战略管理工具

平衡计分卡自提出和发展以来,对战略管理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突

破性贡献:

一是开发出了战略地图这一管理工具,从而实现了对战略的可视

化描述。战略地图是对组织战略要素之间因果关系的可视化表示方法,

是一个用以描述和沟通战略的管理工具。

二是通过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建立了战略协同的机制。协同效

应是战略构成要素之一,但是以往的管理工具未能很好地满足组织追

求协同效应的需求。平衡计分卡将协同视为经济价值的来源,构建了

一个逻辑严密、体系完整和机制健全的协调机制。可以说,以战略为

中心实现密切合作和协同作战,填补了传统战略管理过程中战略规划

和战略实施之间的模糊地带。

三是尝试通过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以及仪表盘等工具将战略和

运营进行连接,这是平衡计分卡的最新理论成果,尽管还有待完善,

但实现战略与运营无缝连接的取向是将战略转化为员工的日常行为的

必然选择。从上述贡献可见,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管

理工具。

3、管理沟通工具

传统的评价系统强调控制,而平衡计分卡则被视为一个用于传播、

宣讲和学习的系统,从而使管理者和员工真正了解组织战略和愿景。

平衡计分卡为管理者和员工更好地制定描述、协同、评价、管理战略

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管理沟通平台。战略地图的提出实现了我们对战略

的可视化描述,战略协同机制的建立则使我们澄清了传统的战略规划

和战略实施之间的模糊地带,将战略和运营进行无缝连接则为我们把

战略转化为员工的日常行为提供了可能,所有这些任务和目标都是通

过用平衡计分卡所搭建的沟通平台才能完成和实现的,由此可见,平

衡计分卡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管理沟通工具。

三、标杆管理的含义

标杆管理(benchmarking),又叫基准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

年代末80年代初。首先开辟标杆管理先河的是施乐(Xerox)公司,

后经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系统化和规范化。1976年以后,一直保持

着世界复印机市场实际垄断地位的施乐公司遇到了来自国内外,特别

是日本竞争者的全方位挑战:佳能、NEC等公司以施乐的成本价出售产

品且能够获利,并且产品开发周期比施乐短50%,一时间施乐公司的市

场份额从82%下降至35%。施乐公司面对竞争者的威胁,开始向日本企

业学习,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标杆管理。施乐公司通过对比分析、寻

找差距、调整战略、改变策略、重组流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把

失去的市场份额重新夺了回来。成功之后,施乐公司开始大规模地推

广标杆管理,并选择了14个经营同类产品的公司逐一考察,找出了问

题的症结并采取措施。随后,摩托罗拉、IBM、杜邦、通用等公司纷纷

效仿,实施标杆管理,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业内经营实践最好的公司进

行标杆比较和超越,成功地获取了竞争优势。施乐公司曾把标杆管理

定义为一个将产品、服务与实践与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或者行业领导者

相比较的持续流程。而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则把标杆管理定义为

个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地将企业流程与世界上居领

先地位的企业相比较,获得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事实上,

标杆管理不仅是一个获取信息和评估的过程,而且涉及规划和组织实

施过程。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将标杆管理概括为不断寻找和研究

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

判断,从而使自己企业得到不断改进,进入或赶超一流公司,创造优

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标杆管理实际上是一个模仿创新的过程,其

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最优秀的企业学习。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

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对于一个组织而言,

以同行业的领先组织为“镜”,则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改进的

方向和明确的追赶目标,进而改善自己的实践。

四、标杆管理的实施

标杆管理的规划实施有一套逻辑严密的实施步骤,通常可按照如

下步骤进行

(1)确定标杆管理的主题。标杆管理的主题可以是组织、行业甚

至国家层次最为关心的问题或最关键的竞争力决定因素,如组织成本、

组织供应链体系、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题一般是在对自己状况

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的。对于所选择的标杆管理主题

要能够带动或促进组织竞争力或工作效率的提高。

(2)确定标杆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标杆管理对象应当是在同部门、

同组织或同行业中业绩最佳、效率最高的少数有代表性的对象。标杆

管理的内容应当是决定标杆管理对象主要表现业绩的作业流程、管理

实践或关键要素。

(3)组成工作小组,确定工作计划。组建的工作小组要担当发起

和管理整个标杆管理流程的责任,其组成人员通常由相关领域的专业

人士组成。在许多大型组织中,该小组通常扩建为一个独立的部门,

从而能够更有效地为所有的标杆瞄准活动提供平台支持。标杆管理的

工作计划主要包括:明确标杆管理的目标;通过对组织的衡量评估确

定标杆项目;选择标杆伙伴;制订数据收集计划,如设置调查问卷,

安排参观访问,充分了解标杆伙伴并及时沟通;开发测评方案,为标

杆管理项目赋值以便于衡量比较等。

(4)资料收集和调查。首先收集与相关主题、相关调查对象和调

查内容有关的已有的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相关信息,在研究这些已

有资料的基础上,拟定实地调查提纲和调查问卷。在实地调查之前,

要对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方法事先在内部进行检验,确定调查问卷和

方法的有效性。在实地调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标杆对象形成差异

的环节和方面。

(5)分析比较,找出差距,确定最佳做法。在对调查所取得的资

料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组织和标杆对象进行比较研究,

确定出各个调查对象所存在的差异,明确差距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并

确定出最佳做法。

(6)明确改进方向,制定实施方案。在明确最佳做法的基础上,

找出弥补自己和最佳实践之间差距的具体途径或改进机会,设计具体

的实施方案,并进行实施方案的经济效益分析。实施方案要明确实施

重点和难点,预测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偏差,确定对实施情况的检查和

考核标准。

(7)沟通与完善方案。利用各种途径,将拟定的方案、所要达到

的目标前景同全体成员进行反复交流与沟通,征询意见,争取全体成

员的理解和支持,并根据成员建议修正和完善方案,以统一成员思想,

使全体成员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目标和行动一致。

(8)实施与监督。将方案付诸实施,并将实施情况不断和最佳做

法进行比较,监督偏差的出现并采取有效的校正措施,以努力达到最

佳实践水平,努力超过标杆对象。

(9)总结经验。在完成了首次标杆管理活动之后,必须对实施效

果进行合理的评判,并及时总结经验,对新的情况、新的发现进行进

一步的分析。

(10)再标杆。针对环境的新变化或新的管理需求,持续进行标

杆管理活动,确保对“最佳实践”的“跟踪”。

五、绩效执行的影响因素

要有效执行绩效计划的内容,实现绩效计划的目标,首先应明确

影响绩效执行的因素。对绩效执行的影响因素主要可概括为技术因素、

组织因素、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

(1)技术因素。绩效目标体系的建立、绩效管理程序与方法的选

择、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完善等都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懂这

方面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员介入,或者需要对绩效执行人员进行相关

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保证绩效执行过程的有效性

(2)组织因素。绩效执行需要成立专门的绩效管理机构来推进,

并要配备相应的精兵强将来组织绩效执行过程,协调绩效执行中出现

的各种问题。

(3)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高层领导的充分重视与支持,

其他各级管理者对于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的掌握和大力推动,不同层

级和不同岗位的管理者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以及组织所有员工对于绩效

管理的正确认识。其中,组织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是绩效执行

的首要条件。要通过各种途径让组织上下级都知道组织高层对绩效管

理工作的态度,了解组织高层管理者对做好这一工作的决心。再者就

是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参与.他们的参与度对于成功实施员工绩效

管理工作具有关键意义。

(4)环境因素。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推行绩效计划,除了克服技

术、组织和个人的因素之外,还应创造实施绩效管理的良好环境,如

组织文化、组织氛围是否有利于制度的实施和绩效管理的落实,员工

的评价结果是否能够落到实处等。要让员工感受到绩效管理给组织和

员工带来的利益,一方面使员工感受到绩效管理对自己的工作有帮助,

切实提升了工作能力,从而让员工从内心深处认可它;另一方面在组

织人事政策上要有效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在员工发展、任命、升迁及

薪酬等方面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让绩效评价结果与员工切身利益联

系起来。这样,绩效管理工作才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得到员工的广

泛支持,不至于走过场和流于形式。

六、绩效执行的有效保障

任何计划的有效执行都离不开必要的保障条件和措施,绩效执行

也不例外。绩效执行的有效保障主要包括组织和领导保障、绩效管理

培训保障、激励措施保障以及投入保障。

1、组织和领导保障

有效的绩效执行离不开强有力的执行机构和领导参与。组织应有

专门的机构负责对绩效计划的贯彻、落实和执行,同时,组织的高层

领导者也要参与其中,以身作则,体现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组织

要明确绩效管理系统中的关键参与者,以及他们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和承担的职责。在绩效管理系统中,关键参与者主要涉及组织中的高

层领导者、直线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员工,他们在绩效管理

系统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高层领导者是绩效管理系统

实施的领导者,他们的支持和参与,能为绩效管理系统的实施提供动

力。如果得不到高层领导者的认可与支持,绩效执行就有可能遇到各

种各样的障碍,这也是目前绩效管理实践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直线管理者和员工是绩效执行的主体,他们是绩效管理系统的直接使

用者或具体执行者。直线管理者和员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正确地履

行自己的职责,是有效执行绩效计划的根本源泉。

2、绩效管理培训保障

为了有效实施绩效管理,绩效执行的主要参与者特别是直线管理

者和员工,必须能够理解和接受绩效计划的目标和内容,熟悉绩效管

理过程,具有实现绩效管理目的的责任感,掌握进行绩效管理的方法

和技巧。而直线管理者和员工并不是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方面的

专家,因此,对他们进行绩效管理培训是绩效执行的重要保障,培训

的内容及效果是成功实施绩效管理系统的关键决定因素。绩效管理培

训与一般的组织培训在程序与方法上相类似。从培训内容来看,绩效

管理培训首先要使直线管理者和员工理解和接受绩效管理系统。绩效

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和各个方面的利益.通过

培训要使直线管理者和员工理解绩效管理系统各要素之间以及与组织

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绩效管理系统的意义和价值,在观念和

态度上真正接受绩效管理系统。其次,通过绩效管理培训来培养直线

管理者和员工的责任感。直线管理者和员工能否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

责是绩效管理系统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是绩效管

理培训的重要内容。为了使绩效管理培训取得好的效果,高层领导者

对绩效管理培训的支持至关重要,他们的支持会促使受训者更加重视

培训,并使培训所需资源得到保障

3、激励措施保障

绩效执行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绩效管理系统的直接使用

者或具体实施者的积极性,因此,在绩效执行过程中必须对管理者和

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对于管理者,要把他们的管理工作绩效以及报

酬与他们在绩效执行过程中所履行职责的状况联系起来,激励他们更

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员工,则要不断地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

绩效管理系统实施状况及对组织整体的作用,扮演好积极地绩效沟通

和反馈角色。

4、投入保障

绩效执行要有相应的投入,这些投入不仅包括在人力、物力和财

力上的投入,也包括在时间、精力上的投入。由于实施绩效管理系统

会产生机会成本,这导致实践中许多组织在纺效管理上总是表现为投

入不够或不作为,使得绩效管理系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然,绩

效执行的投入也要考虑投入的成本问题,要充分利用便利的技术手段,

尽可能消除不必要的活动,以提高绩效管理系统实施的效率。

七、沟通的含义及过程

交流沟通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一个人在工作中需要与他的上级、

同事、下属、客户等打交道,在生活中需要与他的亲朋好友打交道,

沟通无处不在。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使我们获得更佳、更多的合作机

会,减少误解,理清思路,提高办事效率。如何理解沟通的内涵呢?

通俗地讲,沟通就是相互理解,它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自己知

道别人不知道,二是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通过有效的沟通,最终使

双方都知道并产生共识。由此可见,所谓沟通,就是指为了设定的目

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达成共同协议的过

程。沟通的这一定义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沟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要有目的性;二是检验沟通的关键是最终是否达成共同的协议,形成

了共识;三是沟通的内容既有信息交流,更有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在信

息和知识经济时代,沟通能力已经成为个体和组织成功的必要条件。

对组织而言.人们越来越强调建立学习型组织,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精

神,这都离不开有效的组织内部沟通和交流;对外为了实现组织之间

的强强联合与优势互补,人们需要掌握谈判与合作等沟通技巧;为了

更好地在现有政策条件允许下实现组织的发展并服务于社会,也需要

处理好组织与政府、组织与公众、组织与媒体等各方面的关系,这些

都离不开熟练掌握和应用管理沟通的原理和技巧。对个人而言,树立

良好的沟通意识,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使自己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沟通是一个双向信息传递过程,

首先由信息发送者(信源)经过编码,并选择恰当的信息传递媒介

(信道),将所要传递的信息发送出去,信息接收者(信宿)通过解

码将信息接收下来,对接收不全的信息和已接收到的信息中不理解的

部分,再通过反馈环节询问,如此反复,直到信息充分接收并理解为

止。在这个沟通过程中,编码、解码、沟通渠道是沟通过程取得成功

的关键环节,它始于主体发出信息,终于得到反馈。信息沟通过程模

式。

八、绩效沟通的技巧

沟通的技巧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但是有效沟通的一些基本技能

是具有普适性的,这些基本技能中最核心的主要有换位思考、积极倾

听和有效发问。

1、换位思考

所谓“换位思考”,是指在绩效沟通过程中,管理者和员工双方

在发生矛盾时,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换位思考的核心包括

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考虑对方的需求,满足对方的需要;另一方面又

要了解对方的不足,帮助对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换位思考要以诚

恳为基础,通过换位思考,可以增进管理者和员工的相互了解、相互

尊重,增强彼此的信心,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可以

说,换位思考就是绩效沟通的润滑剂。在应用换位思考开展绩效沟通

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你为对方做了什么,而要强调对方能获得什么

或能做什么,只有这样,沟通才能持续下去,才能真正达成共识。

2、积极倾听

聆听不仅是耳朵听到相应的声音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活动,需

要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话语的回应,向对方传递一种信息:我

很想听你说话,我尊重和关注你。倾听要适应讲话者的风格,要眼耳

并用,与讲话者保持目光交流,并且适当地点头示意,表示认同和鼓

励,表现出倾听的兴趣。具体的倾听技巧主要包括:

倾听回应。当你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些回应的动作,

在听的过程中适当的点头或者表现出其他的一些表示你理解的肢体语

言,这既是一种积极的倾听,也是给对方的一个非常好的鼓励。

提示问题。就是当你没有听清楚的时候,要及时提问。重复内容。

在听完了一段话的时候,要能简单地重复讲过的内容,这不是简单的

重复,而是表示你认真听了,还可以向对方确认你所接收到的信息是

否准确。归纳总结。在聆听过程中,要善于将对方的讲话进行归纳总

结,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表达感受。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在对

方表达结束后及时给对方回应,表达感受,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倾

听技巧。

3、有效发问

有效发问也是一项关键的沟通技巧。没有发问就没有充分的沟通,

发问就是双向沟通过程中的反馈环节,它既是对已经获取的信息进行

确认和验证,也是对未知信息的获取。要做到有效发问,首先要学会

选择合适的发问方式和问题类型。发间的种类一般有封闭式问题和开

放式的问题。封闭式问题有助于获得特定的信息,也有利于人们以问

题来控制谈话内容,节省沟通时间,但往往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或

资料,也会抑制开放的讨论。开放式问题鼓励交流更多的心得体会,

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或问题的复杂性,但使用过度也会导致信息太多

而失去重点,同时也增加了沟通的时间和成本。在沟通实践中,我们

要结合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合理选择发

问方式,以达到有效发问的目的。

九、技能薪酬制度体系的实施条件

一个组织是否选择技能薪酬制度体系,一方面要看组织中员工的

工作性质是否适合;另一方面还要看组织管理层对于员工的看法,因

为这种看法会影响组织与员工之间心理契约的性质及其薪酬的采取形

式。技能薪酬制度体系要有效实施,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1、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实施技能薪酬制度体系首先需要具备特定的

心理环境和组织环境,最适合实行技能薪酬制度体系的组织应该是没

有官僚的职位描述。职位结构可以允许员工不受传统的、官僚的职位

描述约束的有机的组织结构形式,即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式。扁平化

的组织结构使企业对组织内外的变革反应更加灵活、快速和高效,而

且为员工的参与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组织环境。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

工作流程为中心,而不是根据部门职能来构建组织结构;其纵向管理

层次简化,大幅削减了中层管理者;组织资源和权力下放于基层,采

取顾客需求驱动;能够大大改善服务质量,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技

能薪酬制度体系适应了扁平化组织结构的上述特点,使员工的注意力

从职位晋升和地位提高转向技能的学习、运用和扩充。可以说,扁平

化的组织结构是技能薪酬制度体系得以有效运行的组织保障。

2、工作结构性较高、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工作结构性高低的判断依

据主要是看这种工作的目标、内容、完成方式及程序和结果是否确定。

如果这种工作的诸多方面都是确定的,则说明该工作的结构性较高。

由于结构性较高的工作各方面都是相对确定的,因此,员工技能水平

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工作完成效率和工作完成质量的好坏。对于结构

性较高的工作,组织根据员工的技能高低来为员工发放薪酬,可以促

进员工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从而高效地实现工作目标,提

高质量。另外,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也适合采用技能薪酬制度体系。因

为专业性较强的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往往比较容易确定,也比较容易测

试和评估,比如专业性较高的岗位,一般都有通用的技能等级考试或

能力测试对其进行考核。而像管理岗位等种类综合性工作一般则很难

用技能作为薪酬发放的标准,至少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3、需要员工掌握深度或广度技能的岗位深度技能是指通过在一个

范围较为明确的、具有一定专业性的技术或专业领域中不断积累而形

成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而广度技能则要求员工在从事工作时,

需要综合运用其上游、下游或者同级职位上所要求的多种一般性技能。

深度技能培养的员工是专家(spe-cialist),而广度技能培养的员工

是通才(generalist)o如果职位所要求的技能水平很高、范围很大,

但是当前的技能基准很低,员工的技能水平急需大幅度提高时,采用

技能薪酬制度体系可以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对自身发展负责,努力提

高岗位所需要的深度或广度技能。事实上,随着技术不断地变化,产

品和技能必须不断地更新。再加上一些岗位的工作弹性越来越大,这

对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员工的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员工的技能直

接与其薪酬挂钩,有效促进了员工深度技能和广度技能的提升,充分

满足了组织和岗位提出的要求。

4、高度的员工参与员工的参与对于完善技能薪酬制度体系是至关

重要的。因为技能薪酬制度体系是以人为中心的薪酬制度体系,员工

是技能薪酬制度体系设计和实施的关键。在设计和实施技能薪酬制度

体系过程中,需要持续不断地从员工那里获取真实的信息反馈和建议,

以便修改和完善实施方案。同时,技能分析与评价、技能模块的定价

以及技能管理等都离不开员工的积极参与。技能薪酬制度体系的当事

人参与进来,有利于组织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技能等级和薪酬标准,也

有助于员工将其所学的技能充分发挥出来,应用于工作的实践中。

5、管理者的支持技能薪酬制度体系能否在一个组织中得到充分应

用,还取决于这个组织中管理层对组织的看法,这种看法会直接影响

到组织和员工之间心理契约的性质乃至薪酬将采取何种形式。若管理

层对员工持合作态度,即组织通过积极地与员工合作来达成目标,而

且组织又是一个扁平化的有机系统,那么,组织是非常适合采用技能

薪酬制度体系的。但如果管理层对员工持敌对的态度,在敌对的管理

哲学下,管理层会把员工看成组织利益的竞争者,因而会想方设法控

制员工在组织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尽力使其最小化,而员工也会采取

一系列的报复行为,如一旦组织不对其工作行为立即付酬,员工就会

拒绝继续为组织做贡献。因此,技能薪酬制度体系的实施需要管理层

和员工对双方的关系持有一种长期的态度,只有这种长期的观点才能

保持对技能的长期强调,而这恰恰是技能薪酬制度体系有效运作的前

提条件之一。

十、技能薪酬制度体系的主要类型

(一)技术工资

技术工资是以应用知识和操作水平为基础的工资,主要用于专业

技术人员和“蓝领”员工,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员工通过证书和培训所

证明的技术水平支付工资,而不管这种技术是否在实际工作中被应用。

员工获得技术工资的前提是从事企业认可的专业技术工作,未从事企

业认可的专业技术工作的员工,企业不向其发放技术工资。技术工资

一般在生产制造企业采用的较多。技术工资制能够鼓励员工发展各项

技能提高业绩表现,增强参与意识。采用技术工资制的企业比传统的

采用官僚式管理的企业更能充分利用员工的新技术和新知识。但是,

这种工资方式在给企业带来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的同时,也使工资

费用日益增加。

(二)能力工资

能力工资是依据个体对能力的获得、开发和有效使用来支付工资,

它是建立在比技术范围更为广泛的知识、经验、技能、自我认知、人

格特征、动机等综合因素基础上的工资体系。能力工资最初的出现是

为了保证公司生产的连续性,允许员工承担其他员工因缺勤而空置的

工作,员工不得不学会其他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今天,能力工

资已经成为提高员工基本素质、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能

力工资还可进一步分为基础能力工资和特殊能力工资。基础能力是指

员工胜任某一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一般能力。基础能力工资通常采用

职位分析法来确定,即通过汶位调查,对企业或部门中公认的表现最

好的员工进行分析,找出最佳表现者与一般表现者之间的差别,这些

差别可通过一系列测试、面谈、业务评定等方式获得。然后将这些差

别归类,就可以得到衡量能力的大体标准,基础能力工资正是以这些

能力标准为基础确定的工资制度。特殊能力工资则是以某类岗位人员

的核心竞争能力为基础确定的工资。这里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指企业在

某些产品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而是指企业在某种科技或管理方面的

竞争能力,这种能力使得企业具有某种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不会

随着企业产品的落后或市场领先地位的丧失而消失,而是会帮助企业

适应产品的变化,重新获得市场。特殊能力工资制度的设计和制定过

程一般是自上而下的,其关键在于企业最高管理者对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的理解和定义。特殊能力工资发放的对象主要是企业技术或经营管

理方面的专门人才。在实践中,技能工资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基于技术、

知识、岗位胜任能力、岗位任职资格等要素来确定工资。

十一、薪酬制度体系设计的流程

企业薪酬制度体系的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制定薪酬策略、职位分

析与评价、薪酬的市场调查、确定薪酬制度体系。

1、制定企业薪酬策略

制定薪酬策略就是要确定薪酬的价值判断准则,以及能够反映企

业战略需求的薪酬分配策略。薪酬策略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企

业人力资源战略制定的,同时,薪酬策略也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是

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制定企业薪酬策略必须与企业战略、人

力资源战略以及企业文化相一致。薪酬策略明确了企业薪酬设计的目

标和原则,使薪酬结构设计和薪酬水平确定有了科学依据。企业的薪

酬策略通常涉及薪酬水平策略和薪酬结构策略两个方面,有关这两方

面的薪酬策略选择,已在前面的相关章节详细介绍。

2、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是薪酬体系设计的基础。职位分析是运用科

学方法,系统地收集分析与职位有关的各种信息的过程。而职位评价

是指根据各职位对组织目标的贡献,通过专门的技术和程序,对组织

中各个职位的价值进行综合比较,确定组织中各个职位的相对价值差

异的过程。通过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进行职位级别划分和岗位分级,

建立企业职位价值序列,为下一步确定薪酬水平和设计薪酬结构奠定

基础。

3、市场薪酬调查

薪酬调查是薪酬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重点解决的是薪酬的

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公平性问题,薪酬调查报告能够帮助企业达到个性

化和有针对性地设计薪酬的目的。企业通过市场薪酬调查,可以了解

市场薪酬水平,调整本企业薪酬水平,保持外部的竞争力,优化薪酬

结构

整合薪酬要素,确定企业人工成本标准等。

4、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和薪酬等级的确定

薪酬水平反映了企业薪酬相对于当地市场薪酬行情和竞争对手薪

酬绝对值的高低,它对员工的吸引力和企业的薪酬竞争力有着直接的

影响。薪酬水平既可以根据市场薪酬调查数据确定,也可以根据薪酬

曲线确定。薪酬结构则是对同一企业内部的不同职位或者技能之间的

工资率所做的安排,确定企业薪酬结构就是确定不同员工的薪酬构成

项目及其所占的比例。至于薪酬等级,它是薪酬结构的基础,是在岗

位价值评估结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薪酬等级将岗位价值相近的岗位

归入同一个管理等级,并采取一致的管理方法处理该等级内的薪酬管

理问题。关于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和薪酬等级确定的具体做法已在前

面的章节做了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5、企业薪酬体系的实施与修正

企业的薪酬制度体系一经建立,就应当严格执行,发挥其保障、

激励功能。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企业还应随着经营状况和市场

薪酬水平的变化对薪酬制度作出准确的预算薪酬预算是管理者在薪酬

体系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成本开支方面的权衡和取舍。通过薪酬预算

可以合理控制员工流动率,降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并且促使员工表

现出良好的绩效比如,企业在绩效薪酬或浮动薪酬方面增加预算,而

在基本薪酬增长方面注意控制预算的增长,则必将会促使员工重视自

身职责的履行和有效业绩的实现。在执行薪酬预算过程中,企业需要

搞清楚什么时候对薪酬水平进行调整,对谁的薪酬水平进行调整,企

业的员工数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这种变动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员

工的流动状况如何,企业里的职位状况会发生哪些变化,等等为了确

保薪酬制度体系顺利落实,还应采取各种相关措施对薪酬体系的运行

状况进行监控。由于企业进行薪酬预算时通常要对市场平均薪酬水平、

薪酬变动幅度等因素进行大致的估计或预测,再加上企业在薪酬预算

时采用的内部信息未必都准确,而实际雇佣状况也存在随时变化的可

能,因此,在很多时候,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并及时纠正预期,实

施有效的薪酬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了。事实上,薪酬预算与薪酬控制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企业的薪酬预算需要通过薪酬控制来加以实

现,而在薪酬控制过程中对薪酬预算的修改则意味着一轮新的薪酬预

算的产生。企业通常可通过控制雇佣量、设计和调整平均薪酬水平和

薪酬体系构成以及利用一些薪酬技术等途径,来实现对薪酬的有效控

制。在制定和实施薪酬体系制度体系过程中,及时的沟通、必要的宣

传或培训也是保证薪酬改革成功的因素之一。从本质意义上讲,劳动

报酬是对人力资源成本与员工需求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世界上不存

在绝对公平的薪酬制度,只存在员工是否满意的薪酬制度。企业的人

力资源部门可以利用薪酬制度问答、员工座谈会、内部刊物等形式向

员工介绍企业的薪酬制度体系,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员工开展薪酬满意

度调查,了解员工对薪酬制度的态度,以此为基础对薪酬制度作出相

应的调整与修正。

十二、薪酬制度的含义及其设计目标

(一)薪酬制度的含义

在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中,薪酬制度是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到战略目标的实现,再

具体到企业内部激励员工和保持稳定的优秀团队,无不体现着薪酬制

度的存在价值。所谓薪酬制度,就是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

规定以及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为规范薪酬分配行为所制定的系统性

准则、标准、规章实施措施方法和具体分配形式的总称。广义的薪酬

制度包括薪酬等级制度、薪酬调整制度、薪酬发放制度、各种薪酬形

式、薪酬激励方案和薪酬基金管理等内容;而狭义的薪酬制度主要是

指企业的基本薪酬制度和辅助薪酬制度或者两者的综合。基本薪酬制

度主要包括职位薪酬制度、技能(能力)薪酬制度和绩效薪酬制度,

辅助薪酬制度则主要包括特殊人员的薪酬制度和部分福利制度。科学

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

的价值。薪酬制度是企业对员工给企业所做贡献(包括他们实现的绩

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和创造)所付给的相应的

回报和答谢制度。在员工的心目中,薪酬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

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同,

甚至还代表着员工的个人能力和发展前景。

(二)薪酬制度的设计目标

薪酬制度的设计目标如下,

(1)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

吸引、激励和留住人才,是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根本目标。薪酬

制度只有具备内部公平性和外部竞争力,才能吸引优秀人才,防止优

秀人才的外流;才能减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的

发挥,提高薪酬的绩效。

(2)贯彻企业战略目标,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传递企业意图的

信息。

企业薪酬制度不仅是一套对员工贡献进行评价并予以肯定激励的

方案,它也是将企业战略及文化转化为具体行动,以及支持员工实施

这些行动的管理流程。企业通过薪酬制度设计,将企业战略、核心竞

争优势和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可以测量的行动计划和指标,并借助激励

性的薪酬体系强化员工的绩效行为,增强企业的战略实施能力,有力

地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薪酬制度的设计,可以向管理者和

员工传递相关的企业意图信息,引导和强化员工行为与企业意图保持

一致性。

(3)控制薪酬成本,提高薪酬绩效。

企业的薪酬投入都是有限的,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必须增

强薪酬的激励功能,提高薪酬投入产出绩效。因此,在薪酬制度设计

中,需要更多地利用财务成本相对较低的内在薪酬激励形式,更好地

运用薪酬管理的艺术和技巧,选择更有效的薪酬模式,降低薪酬制度

设计和运行的成本,提高薪酬制度本身的绩效。

(4)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企业与员工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追求,两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

系。就薪酬目标而言.员工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希望获取更高的报酬,

而企业则为了有效利用资源和降低成本,希望以“较小的投入”换取

较大的回报。如果两种薪酬目标直接没有合适的接口和交集,企业付

出的薪酬就无法激励员工,更不能换回企业所期望的高回报;而员工

的愿望和目标被压制,就会产生怠工心理,最终形成企业对员工不满、

员工对企业抱怨,企业绩效下降、员工薪酬越来越低的恶性循环。反

之,如果企业与员工通过薪酬分配结成有机的利益共同体,就会形成

薪酬激励功能增强、企业绩效越来越高的良性循环。因此,企业的薪

酬制度设计应当能够确保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对接,促进企业与员工

的共同发展,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十三、产业环境分析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实现4028.51亿元,增长6.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6%,固定资

产投资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8%,城乡常住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城镇新增就业9.93万人,农村劳动

力转移就业1.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2.7%O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

各项工作,提高首位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区域中心城市,确保“十三五”规划

圆满收官,确保我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文

明开放富裕美丽太原新篇章。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

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和6.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

右,城镇新增就业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乙二醇简称MEG,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液体,作为非常重要的大宗

工业品,目前,乙二醇的合成工艺路线主要分为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

线两种,石油制乙二醇是目前我国工业化生产乙二醇的主要方法。截

至2020年底,我国石油制乙二醇设计产能占比最高,2020年设计产能

占到总产能的55.69%O

乙二醇,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聚酯涤纶、聚酯树脂、吸湿剂、增

塑剂、表面活性剂、合成纤维、化妆品和炸药,并用作染料/油墨等的

溶剂、配制发动机的抗冻剂、气体脱水剂、制造树脂、也可用于玻璃

纸、纤维、皮革、粘合剂的湿润剂。另外,乙二醇可以生产合成树脂

PET、纤维级PET即涤纶纤维、瓶片级PET用于制作矿泉水瓶等;还可

生产醇酸树脂、表面活性剂、乙二醛及炸药,也用作防冻剂。其中聚

酯需求占我国乙二醇需求的93%o

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乙二醇消费市场和贸易市场。2019

年,我国乙二醇表观消费量1808万吨,国内产量815万吨,2020年,

根据化工网显示数据,我国乙二醇国内产量达到863万吨,同比增长

5.89%O

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进口依赖度有降低趋势。2015年进口依赖

度为68%,2020年进口替代率下降至为54%。当前我国乙二醇行业一直

走的是进口替代逻辑,未来两年国内有大量产能释放,国产化率料进

一步提升。

中石化在我国乙二醇生产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从2020年石油制

乙二醇生产企业年报中披露的产能计算得到,中石化集团麾下的企业,

设计产能共389万吨,占据了近半壁江山;中恒力石化石油制乙二醇产

能占比为23.05%;其他企业产能合计占比27.57%O

目前我国乙二醇的需求仍有所增长,但增长的幅度将比较缓慢,

行业仍处于产不足需的状态,需要通过进口才能满足国内下游产业实

际生产的需求。随着未来我国乙二醇生产企业产能继续扩充,我国乙

二醇供给能力不足的局面将得到一定改善,预计未来进口依赖度将进

一步下降,可能将完全实现自给,并成为净出口国家。

十四、必要性分析

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

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

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

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

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十五、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名称

XXX有限责任公司

(二)项目联系人

毛XX

(三)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

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

“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

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

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

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

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

秉承以人为本,始终坚持“服务为先、品质为本、创新为魄、共赢为

道”的经营理念,遵循“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坚持高端精品战略,提

高最高的服务价值”的服务理念,奉行“唯才是用,唯德重用”的人

才理念,致力于为客户量身定制出完美解决方案,满足高端市场高品

质的需求。

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

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

风险控制能力。

(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

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

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

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

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

乙二醇简称MEG,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液体,作为非常重要的大宗

工业品,目前,乙二醇的合成工艺路线主要分为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

线两种,石油制乙二醇是目前我国工业化生产乙二醇的主要方法。截

至2020年底,我国石油制乙二醇设计产能占比最高,2020年设计产能

占到总产能的55.69%O

(五)项目建设选址及建设规模

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92.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

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项目建筑面积110713.68武,其中:主体工程70873.34nf,仓储

工程18107.95itf,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2449.03itf,公共工程

2

9283.36mo

(六)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5663.75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7083.46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94%;建设期利息559.51万元,占项目总投

资的1.57%;流动资金8020.7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49%。

2、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7083.46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

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3085.2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3124.24万元,预备费873.99万元。

(七)资金筹措方案

本期项目总投资35663.75万元,其中申请银行长期贷款11418.60

万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

(八)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1、营业收入(SP):79400.00万元。

2、综合总成本费用(TO:65891.11万元。

3、净利润(NP):9867.70万元。

4、全部投资回收期(Pt):6.25年。

5、财务内部收益率:19.06%。

6、财务净现值:11808.35万元。

(九)项目建设进度规划

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

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

(十)项目综合评价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占地面积m261333.00约92.00亩

1.1总建筑面积m2110713.68容积率1.81

1.2基底面积m233733.15建筑系数55.00%

1.3投资强度万元/亩283.19

2总投资万元35663.75

2.1建设投资万元27083.46

2.1.1工程费用万元23085.23

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3124.24

2.1.3预备费万元873.99

2.2建设期利息万元559.51

2.3流动资金万元8020.78

3资金筹措万元35663.75

3.1自筹资金万元24245.15

3.2银行贷款万元11418.60

4营业收入万元79400.00正常运营年份

”W

5总成本费用万元65891.11

6利润总额万元13156.93

7净利润万元9867.70

irti

8所得税万元3289.23

irif

9增值税万元2932.95

ir”

10税金及附加万元351.96

”w

11纳税总额万元6574.14

ir”

12工业增加值万元22517.77

13盈亏平衡点万元31303.11产值

14回收期年6.25含建设期24个月

15财务内部收益率19.06%所得税后

16财务净现值万元11808.35所得税后

十六、法人治理结构

(一)股东权利及义务

1、公司股东为依法持有公司股份的人。

股东按其所持有股份的种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持有同一种类

股份的股东,享有同等权利,承担同种义务。

2、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分配股利、清算及从事其他需要确认股东

身份的行为时,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召集人确定股权登记日,股权登

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股东为享有相关权益的股东。

3、公司股东享有下列权利:

(1)依照其持有的股份份额获得股利和其他形式的利益分配;

(2)依法请求、召集、主持、参加或者委派股东代理人参加股东

大会,并行使相应的表决权,股东可向其他股东公开征集其合法享有

的股东大会召集权、提案权、提名权、投票权等股东权利。

(3)对公司的经营进行监督,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4)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转让、赠与或质押其

所持有的股份;

(5)查阅本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

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定期财务会计报告;

(6)公司终止或者清算时,按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参加公司剩余

财产的分配;

(7)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的股东,要求

公司收购其股份;

(8)对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重大事项,享有知

情权和参与权;

(9)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本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关于本条第一款第二项中股东的召集权,公司和控股股东应特别

注意保护中小投资者享有的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对于投资者提议要

求召开股东大会的书面提案,公司董事会应依据法律、法规和公司章

程决定是否召开股东大会,不得无故拖延或阻挠。

4、股东提出查阅前条所述有关信息或者索取资料的,应当向公司

提供证明其持有公司股份的种类以及持股数量的书面文件,公司经核

实股东身份后按照股东的要求予以提供。

5、股东有权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通过民事诉讼或其他法

律手段保护其合法权利。

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股东有

权请求人民法院认定无效。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

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本章程的,

股东有权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

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合并持有公

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书面请求监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

会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

成损失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监事会、董事会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

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提起诉讼,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

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

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本条第三款规定的

股东可以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章程的规定,损

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公司股东承担下列义务: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章程;

(2)依其所认购的股份和入股方式缴纳股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