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冲刺训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_第1页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冲刺训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_第2页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冲刺训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_第3页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冲刺训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_第4页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冲刺训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冲刺训练: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

速率

一、单选题

1.对于可逆反应:C(s)+CO2(g)=i2co(g),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下列条

件的变化中,能使K发生变化的是

A.将C(s)的表面积增大B.增大体系的压强

C.升高体系的温度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2.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AH=-90.8kJ-mol-i△S=-198.9Jmol'K-'a相关化学

键键能数据

化学键N三NH-HN-H

键能E/CkJ.mol1)946.0436.0X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x=390.8

B.该反应在常温下可自发进行

C.工业上采用400~500℃的高温反应条件,在提高反应速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原料气的平

衡转化率

D.工业上使用铁触媒作反应催化剂,可提高氨气的日产量

3.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U2c(g),达

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40min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B.化学方程式中的x=l,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30min时降低温度,40min时升高温度

D.前8min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O.OSmol-L^min1

4.下列描述的化学反应状态,不二足是平衡状态的是A.H2(g)+Bn(g)一^2HBr(g),恒温、

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B.2NC)2(g)^=iN2O4(g),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a

C.CaCO3(s),1'CO2(g)+CaO(s),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N2(g)+3H2(g)=i2NH3(g),反应体系中H2与N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3:1

5.对于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达到平衡时,增大容器的体积,1)(正)增加、。(逆)减小

C.断裂ImolN-H键的同时,断裂ImolO-H键,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该反应的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6.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XYZ

25℃时初始浓度(mol/L)0.10.20

25℃时平衡浓度(mol/L)0.050.050.1

50℃时平衡浓度(mol/L)0.060.080.0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X浓度减小

C.该反应可表示却X十3Y^=^2Z

D.反应达到平衡时,丫的分解速率是Z的分解速率的1.5倍

7.一定条件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ImolN?和3moi旦,反应为

N2(g)+3H2(g)^^2NH3(g),经3s后达到平衡,测得NH3的浓度为oSmollT,下列说

答案第16页,共29页

法中正确的是

A.用H?表示反应速率为Q15mol-LjLsT

B.平衡后向容器中充入氮气,反应速率加快

C.3s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1.2mol

D.平衡后,D正(N?)=u逆(国)

8.CO2催化加氢合成甲醇是重要的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该过程主要发生下列反应:反

1

应①:CO2(g)+3H2(g)=CH3OH(g)+H2O(g)AH=-49.5kJ«mol

1

反应②:CO2(g)+H2(g)=CO(g)+H2O(g)AHMl.2kJ.mol-

在0.5MPa条件下,将n(CO2):n(H2)为1:3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

n牛成(CH3OH)

器,实验测得C02的转化率、CH30H的选择性xi00%]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

n总转化1V

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25

H

O

H20p

31S运

雷心那

®图中曲线②表示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

^10^A.CH30H

/

%5亲

0

B.一定温度下,增大起始n(CCh):n(H2)的比值,可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

C.升高温度时,CO的选择性降低

D.一定温度下,选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CH30H的平衡产率

9.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A、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方程式为A=2B

B.ti时,A的反应速率是B的2倍

C.t2时,A、B的反应速率相等

2

D.t2时,用A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moLLlmin-i

10.反应2AB3(g)=A2(g)+3B?(g)AH>0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图像(AB3%为体系中AB3

的质量分数)不正确的是A.

11.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QH(g)AH<0,按照相

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答案第18页,共29页

A.温度:T、>T1>T?

B.正反应速率:V(a)>v(c)、v(b)>v(d)

C.平衡常数:K(a)>K(c)、K(b)=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M(b)>M(d)

二、多选题

12.利用水煤气(C0、H2)制备甲烷(CH。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3H2(g)「^CH4(g)+H2O(g)

△H„如图为在钻催化剂表面上进行该反应的历程,其中吸附在钻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

s.

-.121

12-8

艳20.15.7

.谒

梅-

鬟96.<7.

舞.:/

蛰s/

基/

29.-7.;i■37.3

oi3Z9.-8(

7.8.!s9.-89博.

-3H3-Za-'-16@.1

@

SZ-e

33.Z蛰

Z」

ZH芋HHH

HZ3®++5.9--

+H+***二

E**ZH.HH

XHeHHZ*O+W

SZ++Z+H+«

O+*+.+.HH

*§O.*O

。C-

**H

0+HHOH++

。*OO

H¥++.3

UH*e

OH*«HH

。DDt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AH=-243.5kJmol1

B.反应过程中发生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C.决定反应速率快慢的反应为CO*+2H*+2H2(g)=C*+O*+2H*+2H2(g)

D.若使用更高效催化剂,则该反应的AH的绝对值将增大

1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

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W6A+2D

C.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4-s1

D.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14.一定温度下,2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M,同时发生反应:

①M(g)UX(g)+Y(g),反应速率V[=k]c2(M);

②M(g)uX(g)+Z(g),反应速率V2=k2c2(M)已知:匕、kz为反应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

关。M、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0〜20min内,丫的平均反应速率为O.OlmollT・向丁

C.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时,反应①、②均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反应①、②均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c(Y):c(Z)=l:2

三、填空题

15.I.实验室利用下列方案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请回答相关问题:

编号温度/℃H2c2。4溶液酸性^"“^溶液

答案第20页,共29页

浓度/(mol/L)体积/mL浓度/(mol/L)体积/mL

①250.102.00.0104.0

②250.202.00.0104.0

③500.202.00.0104.0

⑴实验时,分别量取H2c夕4溶液和酸性KMnO,溶液,迅速混合并开始计时,通过测定

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⑵实验①、②、③所加He。,溶液均要过量,理由是

(3)实验①和实验②是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和③是探究对化

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可能原因是

H.在恒容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SO2,生成S的反应分两步完成(如图1所示),该过程中相

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如下问题:

析可知X为(填化学式)。

(6)0~彳时间段的温度为

(7)0时间段用S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o

16.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是环境保护的

重要课题。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NH3与NOx反应生成N2。将一定比例的

Ch、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反应相同时间NOx

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50〜25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去

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当反应温度高于380℃时,NOx的去除

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o

%

/

<

g

O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已知

Z

温度/工

下列反应:4HCl(g)+O2(g)=2Cl2(g)+2Hq(g)AH

900K时,将HC1和按4:1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

⑴若该反应可自发进行,则AH(填“>”或

(2)下列不可以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的判据是oA.气体的压强不变

B.vjE(HCl)=2vi£(H2O)C.K不变D.容器

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3)己知:某气体的分压=气体总压强x该气体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且在化学平衡体

系中,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替代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即为Kp。若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混

合气体平衡总压强为p,HC1气体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

(4)HCI的平衡转化率a(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如图。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到TK(假定

反应历程不变),请画出压强在1.5x105〜4.5xK)5pa范围内,HC1的平衡转化率。(HC1)随压

强(P)变化曲线示意图。

答案第22页,共29页

0.451

18.丙烯(C3H6)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丙烷脱

氢制丙烯发生的主要反应及能量变化如图。

(1)由上图可知,主反应在.(选“高温・

或“低温”)时更加容易自发进行

(2)丙烷脱氢制丙烯的过程中。恒压时向原料气中掺入高温水蒸气,则K(主反应)—(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下同),转化率a(C3H8)一。温度升高,副反应更容易发生的主要原

因是一。

(3)如图为丙烷直接脱氢法中丙烷和丙烯的平衡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图中的压强分

7o

6o

5o

4o

453o

别为10Pa和10Pa)o

2o

1O

50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

温度/t

105pa时,图中表示丙烯的曲线是.(填"「、”ii”、“道”或“iv”)。

19.工业上,通过丁烷裂解可以获得乙烯和丙烯等化工原料:

①C"。(丁烷,g)uCH4(g)+C3H6(丙烯,g);

(丁烷,g)=(g)

②CH。C2H6+C2H4(G)O

(1)甲烷、乙烷、丁烷互为(填“同系物”或“同分异构体”);丙烯和乙烯均能与Br?发生

加成反应,标准状况下,33.6L由丙烯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滨水反应,最多消耗

molBr2;若将28g由丙烯和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置于空气中完全燃烧,则消耗

_______molO2

(2)向一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i丁烷,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上述

2个反应,测得丁烷、丙烯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情况表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C.混合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D.混合气体中碳原子总数不随时间变化

-1-1

②。〜4min内,乙烷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o

③在该条件下,丁烷的平衡转化率为o

④平衡体系中,n(乙烯):n(丙烯)=

四、实验题

20.某同学探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所用试剂:0.4mol・L-iH2O2溶液、

蒸储水、MnCh粉末、Fe2C>3粉。

HH2O2溶

实验序H2O2浓度收集112mLCh所需时间

液)温度催化剂

号(mol-L1)(s)

(mL)

10.420室温无几乎无气体产生

答案第24页,共29页

50℃水

20.420无296

30.420室温0.5ga45

0.5gMnCh粉

40.420室温100

50.4b室温0.5ga>45

(1)实验1、2的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时,研究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2)表中a处所用试剂为;对比实验3、4可得出的结论是o

(3)实验3、5是其他条件相同时,探究浓度对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处取用10mL0.4

mol-L1H2O2溶液,还应添加的试剂及用量为o

1

(4)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0.4mol-LTH2O2溶液和3.0mol-LH2SO4

+2+

溶液处理,其反应方程式为:CU+H2O2+2H=CU+2H2OO某同学在不同温度下完成该实验,

测得铜的平均溶解速率分别为:

温度(℃)20304050607080

铜的平均溶解速率

7.348.019.257.987.246.735.76

(xlO^mol-L^min1)

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21.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

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2)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答两种);(3)为了进一步

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

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容器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

气体所需时间。

ABCDEF

1溶液

4mol-LH2SO4/mL30V1V2V3v4v5

饱和溶液

CuSC>4/mL00.52.55V620

H2O/mLv7V8V9V1010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l=,V6=,V9=;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E中的金属呈_______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CU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

当加入的CuS0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

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o

五、原理综合题

22.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

N2(g)+O2(g)#2N0(g)AH>0,已知该反应在2404℃,平衡常数K=6.4xl(y4。请回答:

⑴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和02各Imol,5分钟时达平衡O2的物质的量为

0.5mol,则5分钟内N2的反应速率为,N2的转化率是。

(2)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o

A.消耗lmolN2同时生成ImolOs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2V正(N2)=v逆(NO)

(3)将N2、0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图变化趋势正确的是(填字母

(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和0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

量N0,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第26页,共29页

(5)高炉炼铁发生的反应有:Fe2O3(s)+3CO(g)^2Fe(s)+3CO2(g)AH<0,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

达式K=o

23.研究和深度开发CO2的综合应用,实现碳循环是解决温室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构建生

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CO2(g)+3H2(g)^CH3OH(g)+H2O(g)AH=-49.6kJ/mol,

(1)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i.CO2(g)+H2(g)^CO(g)+H2O(g)AH1=+41.2kJ/mol

ii.CO(g)+2H2(g)-CH3OH(g)AH2

则411?=_______kJ/moL

(2)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Ch转化率的是.

A.在原料气中加入适量Hq(g)B.从体系中不断分离出甲醇

C.循环利用原料气D.提高原料气中CO2的体积分数

(3)一定条件下,往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测得5min时CCh的转化率在五种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T4温度下,反应在0~5min内平均反应

图1

速率v(H?)=mol/(L•min)。

②b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v(正)c点对应逆反应速率v(逆)(填“〈”或“=”)。

③若反应在c点的体系总压强为0.80MPa,则c点反应的Kp=(MPa)"(Kp为以分压

表示的平衡常数)。

⑷TiC>2基催化剂光催化还原CO?亦可制得燃料甲醇,其原理如图2所示。

①CB极的电势VB极的电势(填“低于”

或“高于”)。

②碱性条件下甲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

2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硫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

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1)汽车是近代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随着汽车量的激增,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益

严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主要有CO、NO,SO2、颗粒物和臭氧等。

①汽车尾气中NO生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lmolN2和ImolCh完全反应生成NO会

(填“吸收”或“放出”)kJ能量。

946kJ-mo「+

2*632kTmoS»十+。卷②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汽车尾

OO498kLm》Q+O

气NO和CO的反应:2NO+2coU2cO2+N2,为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该反应的反应速

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012345

c(NO)/(xlO-4mol-L4)104.52.51.51.01.0

c(CO)/(xlO-3molL")3.603.052.852.752.702.70

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为了进一步提高尾气处理的效率,缩短达到化学反应

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你认为还可以尝试哪些方法:(写出一种即可)。

③在容积固定的绝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cOU2co2+N2,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

状态的是(填标号)。

A.容器内混合气体温度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2V血NO)=v虫N2)D.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答案第28页,共29页

⑵煤燃烧排放的烟气中含有SO2和NO2,会污染大气,形成酸雨。

①针对含SO2的工业废气可以采用“钙基固硫法”。例如将生石灰与含硫的煤混合后再燃烧,

可以将SO2最终转化为CaSO4,请写出生石灰将SO2转化为CaSO4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2SO4的原理示意图如图,催化剂a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

0若得到的硫酸质量分数仍为49%,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SO?与加入的H2O的物质的

量之比为

水f二催

剂参考答案:

2b

49%硫酸

硫酸-i一

气体隔膜

(不支持气体通过)

1.C

【详解】化学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K增大,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K减小;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

衡向逆反应方向,K减小,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增大,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浓

度、压强以及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故选:C。

2.C

【详解】A.八7/=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90.8kJ/mol=(946+3x436-6x)kJ/mol,

解得x=390.8kJ/mol,A正确;

B.AH-TAS<0,反应可以自发进行,-90.8kJ/mol-T(-0.1989kJ/mol.K)<0,解得

T<456.5K,故该反应在常温下可自发进行,B正确;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高温不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工业上采用400〜500℃的高温反应条件,

在提高反应速率的同时,但不能提高原料气的平衡转化率,C错误;

D.催化剂铁触媒能加快反应速率,可提高氨气的日产量,D正确;

故选C。

3.D

【详解】A.若使用催化剂,则化学反应速率加快,A项错误;

B.由甲图像可知,A、B的浓度变化相同,故A、B的化学计量数相同,都为1;由乙图像

可知,30min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40min时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且升高温度平衡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

C.30min时改变的条件为减小压强,40min时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C项错误;

D.前8min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出更—1.36)ma'L_QQgmo|,L-i,mjn-i;D项正确;

8min

故选D。

4.D

【详解】A.颜色的深浅与浓度有关系,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说明澳分子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选项A不符合;

B.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则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可以说明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选项B不符合;

C.密度是气体的质量与容器容积的比值,气体质量是变化的,则恒温、恒容下,反应体系

中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选项C不符合;D.反应体系中H2与

N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3:1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选项D

符合;

答案选D。

5.B

【详解】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是燃增的反应,根据自由能公式△G=AH-TAS,则该反

应一定能自发进行,故A正确;

B.达到平衡时,增大容器的体积,浓度降低,则正)减小、逆)减小,故B错误;

C.断裂ImolN-H键的同时,正向反应,断裂ImolO-H键,逆向反应,消耗NH3的速率

与消耗H2O的速率等于计量系数之比,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减去逆反应的活化能小于0,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

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B

【分析】根据表格中25℃时对应的初始浓度与平衡浓度数据可知,反应达到平衡后,X减

小了0.1-0.05=0.05moL丫减小了0.2-0.05=0.15mol,Z增加了O.lmoL所以X、丫为反应物,

Z为生成物,且各物质的系数比和各物质的变化量成正比,因此X、Y、Z的系数之比:

0.05:0.15:0.1=1:3:2,由于反应物有剩余,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该反应

答案第30页,共29页

可表示却X十3丫『i2Z,温度升高到50℃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与25℃时平衡浓度比较,

发现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向移动,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反应的方程式为:X(g)+3丫(g)u2Z(g),则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

的方向移动,但X的浓度相对改变压强之前不是减小,而是增大,B错误;

C.结合上述数据分析,该反应可表示为:X十3Y=i2Z,C正确;

D.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所以丫的分解速率是Z的分解速率的

1.5倍,D正确;

故选B。

7.C

【详解】A.经3s后达到平衡,测得NH3的浓度为Q6mol-P,氨气的反应速率为

0.2mol-L,sT,根据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得到H?表示反应速率为0.3moLL,sT,故

A错误;

B.平衡后向容器中充入氢气,反应物体系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B错误;

C.3s时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0.6mol-「x2L=1.2mol,故C正确;

D.平衡后,正逆反应的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即3D正(N?)=u逆(耳),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8.B

【详解】A.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后平衡逆向移动,CH30H的选择性降低;反应

②为吸热反应,平衡正向移动生成CO,CH3OH的选择性也降低,所以升高温度之后,CH30H

的总的选择性降低,曲线①表示CH30H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A错误;

B.一定温度下,增大n(C02):n(H2)的比值,平衡正向移动,氢气的转化率提高,B正确;

C.升高温度,反应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平衡正向移动生成CO,CO的选择性升高,C错误;

D.选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堆速率,不能改变转化率,D错误;

故选B。

9.B

【详解】A.马时,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4mol,B的物质的量增加了2mol,因此A为反应

物,B为生成物,改变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方程式为2AUB,错误;

B.a时,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2mol,B的物质的量增加了Imol,故A的反应速率是B的

2倍,正确;

C.芍时,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4mol,B的物质的量增加了2mol,故A的反应速率不等于

B的反应速率,错误;

D.容器体积未知,因此无法计算用A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A正确

B.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减小,且平衡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AB3的质量分数减小,B正确;

C.温度相同时,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B3的质量分数增大,C错误;D.温

度相同时,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B3的质量分数增大;相同压强,升高温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B3的质量分数减小,D正确;

故选C。

11.C

【分析】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压强相同时温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

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温度相同时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化

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压强相同时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

衡转化率增大,则A错误;

B.根据A项分析,a点温度比c点低,两点压强相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故v(a)<v(c);

b、d两点温度相同,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点压强大于d点压强,则v(b)>v(d),B

错误;

C.a点温度比c点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则K(a)>K(c),

b、d两点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则K(b)=K(d),C正确;

D.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CO的平衡转化率越大,气体的总物质的量越小,而气体的

总质量不变,由而=?超总可知,而越大,则碗(a)>而(c),M(b)>M(d),D错误;

答案第32页,共29页

答案选c。

12.BC

【详解】A.该反应的AH=-206.2kJ-mol1,选项A错误;

B.反应过程中无非极性键的生成,选项B错误;

C.由图可知,CO*+2H*+2H2(g)f过渡态I的能垒最大,是该反应的决速步骤,化学方

程式为CO*+2H*+2H2(g)=C*+O*+2H*+2H2(g),选项C正确;

D.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AH,选项D错误;

答案选BC„

13.AC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B物质减少了0.6mol、C物质减小了0.8mol、A物质

增加了1.2mol、D物质增加了0.4mol,所以B、C为反应物,A、D为生成物;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B物质减少了0.6rnol、C物质减小了0.8mol、A

物质增加了L2mol、D物质增加了0.4mol,所以B、C为反应物,A、D为生成物,物质的

量的变化量之比为060.8:1.2:0.4=3:4:6:2,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U6A+2D,

故A正确;

B.反应进行到6s时B的转化率为竽义100%=60%,故B错误;

C.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B)=^="坐=0.05mol/(L-s),故C正确;

At2Lx6s

D.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不相

等,故D错误;

故选AC。

14.CD

【分析】由图中数据可知,消耗(l-0.4)mol=0.6molM,生成0.4molZ,由于①,②两式中,

反应物和生成物系数比均为1:1,所以②中生成0.4molZ,消耗0.4molM,反应①中消耗

(0.6-0.4)mol=0.2molM,反应①中生成0.2molX,反应②中生成0.4molmolX,共0.6molX,

反应①中生成0.2molY,以此解题。

【详解】A.20min时,只是M和Z的物质的量相等,并不是不变,不能证明反应②达到平

衡,A错误;

B.丫的平均反应速率为62moi=0.005mol•L」•min'B错误;

2Lx20min

c.反应①、②均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故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可以证明反应达到平衡,

c正确;

D.20min时,n(Y)=0.2mol,c(Y)=。二:)=0.1mol/L;n(Z)=0.4mol,c(Z)==0.2mol/L,

c(Y):c(Z)=l:2,%=v(Y)==k/(M),V2=v(Z)==k2c=M),贝。&%=1:2,

2Lx20min2Lx20min

则平衡时c(Y):c(Z)=l:2,D正确;

故选CDo

15.(l)KMnC)4溶液褪色时间

(2)根据反应方程式:2KMnO4+5H2C2O4+H2SO4=2MnSO4+10CO2T+K2SO4+8H2O,实

验通过测定溶液的褪色时间判断反应的快慢,则三个实验中所加H2c夕4溶液均要过量

⑶浓度温度

(4)反应生成了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其中可能起催化作用为Mn2+

(5)H2s

(6)300℃

23

(7)—xlOmol/L«min

:

【解析】(1)

H2cq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5H2C2O4+H2SO4=2MnSO4+10CO2T+K2SO4+8H2O,通过测量KM11O4溶液褪

色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2)

根据反应方程式:2KMnO4+5H2C2O4+H2SO4=2MnSO4+10CO2T+K2SO4+8HQ,实验

通过测定溶液的褪色时间判断反应的快慢,则三个实验中所加H2C2O4溶液均要过量;

(3)

①实验①和实验②H2c2O4溶液的浓度不同,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则实验①和实验②探究

H2c2o4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答案第34页,共29页

②实验②和实验③中温度不同,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则验②和实验③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

速率的影响;

(4)

实验①和②起初反应均很慢,过了一会儿速率突然增大,说明可能反应生成了具有催化作用

的物质,其中可能起催化作用为Mn";

(5)

根据图1可知,在300℃时,生和SCh在催化剂条件下生成H2S,在100℃到200℃时,H2s

与SO?在催化剂生成S和H2O,则物质X为H2S;

(6)

由图2可知,0〜%时间段H2完全转化为H2S,压和SCh的浓度降低且H2s的浓度增大,

则。〜%时间段的温度为300℃;(7)

0〜4时间段用SCh浓度的变化量为2xl(y3moi/L,SO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c2xlO-3mol/L2

v=—=------=—xlOm3ol/L»min。

△tamin4

16.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速

增大;上升缓慢段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应速率增大催化剂活性下降;NH3

与。2反应生成了NO

催化剂

【详解】NH3与NCh的反应为8NH3+6NO2^^=7N2+12H2O,在50〜250℃范围内,NOX

的去除率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

速增大;反应温度高于380℃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NH3与02反应生成

了NO,以及随着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了,故答案为: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

随温度升高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缓慢段主要是温度升

高引起的NOx去除反应速率增大;催化剂活性下降;NH3与02反应生成了NO。

17.(1)<

(2)CD

9

(3)-

16p

0.45n

【解析】⑴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则AG=AH-TAS<0,又AScO,故AH<0;

A.恒容条件下,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少,气体的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A不符合题意;

B.唯(HCl)=2v逆(HQ)时,包含正逆两个反应方向,且黑偶=2,等于化学计量数之

比,可以判断达平衡,B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在恒温下反应,温度不变,K不变,不能判断达平衡,C符合题意;

D.恒容条件下,气体反应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判断达平衡,

D符合题意;

故选CD;

(3)

HC1和按4:1充入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设HC1和0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i和Imol,

HC1的转化率为50%,故可列出三段式:

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