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一
1.学会阅读时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并能在
教习作中做到详略得当。
学
2.学习如何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目
标3.了解生活中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4.了解行楷的一些常识,提高书写水平。
5.背诵古诗《长歌行》,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重
课
点
1.掌握阅读的方法,能分清文章的主次。时2
难
2.积累生活中有吉祥寓意的习俗。安课
点
3.理解《长歌行》的主要意思,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排时
------------------?0濠。-4'第一课时
/Ii\
在©J。标
1.学会阅读时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学习如何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
3.了解生活中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争右杷魏
1.学会在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学会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避免语言重复。
一、交流平台
1.教师提示阅读方法,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阅读是我们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阅读不但
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做
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不出国门而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因此,我们
不仅要做一个爱阅读的人,而且要做一个善于阅读的人。怎样才算善于阅读呢?那就是
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今天,我们要交流的内容一一阅读时分清文章的主次,就是一
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2.以课文《北京的春节》为例,教导方法。
(1)课文的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
预设: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和教学实际来进行。通过学习,
学生已经了解到《北京的春节》一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些习俗。老北
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拉开序幕到正月十九结束,老舍先生截取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
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来写老北京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
即使重点写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那几天,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
两个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
(2)课文为什么这样写呢?
预设:讨论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区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教师要紧扣“文
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这个关键句来引
导分析。
明确:《北京的春节》讲的是当年北京地区过春节的独特习俗,而能表现北京独特
习俗的,莫过于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这几天。这几天可以说是春节的高潮,所以要
详写。其他的日子大体相似,就没有必要一一详细描述了。
(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讨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详略得当的好处。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有关
详略得当的知识点。(教师出示相关知识点。)
①详写和略写的定义:详写就是把主要内容(重点内容)细致地描写出来,详写必
须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完整。略写就是把次要内容用一两句话或较简单的一段话简
明地叙述出来。
②详写和略写的关系: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
“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
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
③安排文章详略的方法:总的原则是要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来决定材料的详略。具
体而言就是最能直接地、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
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
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明确:《北京的春节》对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
这样写的好处是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使老北京的春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练习分清课文的主次。
(1)以《腊八粥》为例,说说课文的主次,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①学生读《腊八粥》一文,概括本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主要写了八儿等粥和吃
粥这两件事。)
②引导学生弄清楚文章要表达的中心。(展现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③学生交流文中哪件事详写,哪件事略写。(详写等粥,略写吃粥。)
④师生共同讨论这样安排课文的主次的好处。(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2)教师总结,从阅读延伸到写作。
小结:文章的主次是根据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决定的。同学们以后阅读文章时,
要练习分清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抓住主要内容认真阅读;习作时,要根据表达的中心
意思确定哪些内容写得详细些,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些。
二、词句段运用(一)
过渡:同学们,在''交流平台”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读文章时分清主次的方法和写
作时详略得当的写法,大家表现得都很积极。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比赛说近义词的小
游戏,希望大家能踊跃参与。
1.师生一起做比赛说近义词的小游戏。
(1)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准备四张写有词语的小纸条(纸条上分别写上:高兴、
伤心、胜利、失败)。
(2)小组派代表抽取纸条,选定词语,比赛在一分钟内谁说的近义词多。
(3)比赛结束,教师要求落后的学生从所写的近义词中选择两三个写一句话。
(4)引导学生朗读所写的句子,并说一说写得好不好。
2.教师出示课本中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其特点。
过渡:刚刚比赛落后的两组同学用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分别写了几句话,有的句子
读起来既通顺又优美,而有的句子读起来却感觉别扭。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中的句
子,与同学们写的句子比较比较,看它们有什么相似之处。
(1)出示句子: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
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
①学生读句子,说一说句子的特点。
明确:这个句子用三个“有的……”构成排比,说明有名的老铺子挂出的灯形式统
一,写出了灯的数量多、种类多,衬托了热闹的节日气氛。既显示出这些老铺子很气派,
又表现了元宵节的壮观场面。
②教师出示词语,学生朗读词语,交流自己的发现。
清一色W
交流示例:
生:这些词语的意思相近,都是“全部”的意思。
生:这个句子中用三个不同的词语来表示相同的意思,避免出现语言重复现象。
生:这体现了老舍先生虽用词通俗直白,却平中见奇,可见其语言储备多么丰富。
③齐读句子,感悟句子的妙处。
④引导学生用出示的词语写句子。
示例一:在花园里,有的花一律是红色,有的清一色是紫色,有的都是白色。
示例二:商场里摆满了商品,有的架子上一律是生活用品,有的架子上清一色是体
育用品,有的架子上都是服饰。真是琳琅满目呀!
(2)出示句子: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
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①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上面的方法来讨论交流这个句子的特点。
交流示例:
师:句子中哪几个词语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都是什么意思?
生:“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这四个词语表达的都是
“获得第一”的意思。
师:表示“获得第一”的意思的成语还有哪些呢?
生:荣膺桂冠、金榜题名、独占鳌头、出类拔萃、名列前茅、蟾宫折桂等。
②教师补充有关表示“获得第一”意思的词语,学生积累。
[鳌头]鳌是传说中的大龟,“鳌头”是最重要的部分。“独占鳌头”即占据第一。
[问鼎]鼎是古代国家的象征。敢于“问鼎”者,即有能力掌管大事的“第一”者。
[领衔]“衔”指在文件上签署的名字。“领衔”即署在众人之前的名字,也就是第
一者。
[榜首]古代科举考试后,列名张榜,“榜首”即列于金榜之上的第一名。
[夺魁]“魁”指为首者,领头者。“夺魁”也就是夺取第一名。
[夺标]“标”指给优胜者发的奖品。“夺标”就是获得第一的意思。
[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时,主盟者要亲手割牛耳取血,让每人尝一点血。后来
便以“执牛耳”象征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意为“第一”。
三、词句段运用(二)
过渡:在我国,过春节时有许许多多的传统习俗,它们都有着特殊的寓意,如吃腊
八粥的寓意是敬献农神、祷祝丰收,贴对联的寓意是镇邪驱鬼、祈福纳祥等。你还知道
哪些传统习俗的寓意呢?
1.引导学生照样子说说不同习俗的寓意。
(1)教师出示例子,并分析其寓意。
示例: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分析: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
一年提高。可见过年吃年糕这一习俗寓意着吉祥。
(2)学生尝试探究“过年的时候吃鱼”这一习俗的寓意。
①教师引导学生从谐音这一角度来分析过年的时候吃鱼这一习俗的寓意。
②教师补充资料。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鱼”和“余”谐音,代表着富足有余。
过年吃鱼的习俗由来已久,有些地方有“无鱼不成席”的说法。
过年吃鱼方法有讲究。有的地方要留头留尾到明年,表达新年“有头有尾”的祈愿。
过年吃鱼种类有讲究。如鲤鱼,寓“得利有余”;缝鱼,寓“连年有余”;敏鱼,
寓“富贵有余”。
过年吃鱼摆鱼有讲究。鱼头要对着贵宾或长辈,体现尊敬;来客是文人,将鱼肚对
着他,赞他肚里有墨水,才华横溢;来客是武将,将鱼背对着他,夸他刚武豪放,可作
脊梁。
(3)师生合作探究“建筑上雕刻蝙蝠”这一习俗的寓意。
明确:建筑上雕刻蝙蝠,蝙蝠的“蝠”通“福”,寓意“福从天降”。在瓷器绘画、
玉器雕刻上也能经常见到蝙蝠,红色的蝙蝠寓意“洪福(红蝠)齐天”等等。
2.你还知道哪些有吉祥寓意的习俗?请写出来。
(1)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2)派代表全班交流,教师归纳整理。
初一放炮:正月初一燃放开门炮仗后碎红满地,称为“满堂红”。有开门大吉、喜气洋
洋之意。
元宵点灯:元宵节的灯又称“祈福灯”或“平安灯”,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
中秋赏月:中秋节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习俗,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
祈盼丰收、幸福。
吃长寿面:面条形状绵长不断,而“面”与“绵”又是谐音,所以生日吃面条就喻示人
健康长寿。
吉祥如意:瓶中插如意称为“平安如意”,两个柿子或狮子和如意代表“事事如意”,
蝙蝠、寿字和如意组合成“福寿如意”,如意穿过两个喜字叫做“双喜如意”,童子或
仕女手持如意骑象象征“吉祥如意”。
3.教师小结。
小结:民间的吉祥民俗丰富多彩,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人们心理
观念的反映,多表现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吉日庆典等特殊场合的吉祥语、吉祥图案、吉祥
物等。民间的吉祥民俗在我国丰富博大的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人们的生活影
响深远,更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值得我们细细地考究和品味。
四、课堂总结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交流了一种提升阅读能力的好方法一一阅读
时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了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还积累了一些有吉祥寓意的
习俗。大家的表现都很好,尤其是小组交流的环节,同学们展示了积极的合作意识,因
此小组合作的成果都很不错。这也说明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真正用了心,在讨论交流的
时候就有话可说,这个习惯还请大家一直保持下去,好吗?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运用本节课掌握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一篇文章,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说给同学听。
(2)积累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与同学探讨这样写的好处。
(3)了解更多寓意吉祥的习俗,与同学分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靠二第二课时
1.了解行楷书法的一些常识,掌握正确书写的方法,提高书写水平。
2.学习古诗《长歌行》,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1.掌握书写的一些基本技巧。
2.感悟诗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一、书写提示
导语:同学们,上学期我们欣赏过柳公权等书法大家的楷书作品,也学习了楷书硬
笔书法的一些技巧。今天,我们将再来学习一种常见的书法形式一一行楷。
1.教师出示楷书和行楷书写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者的区别。
补充资料
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结构严谨。楷书在体势上多呈长方形;章法上多取直行
直势;点画布局上布白精密,结体紧凑,重心的安置、笔画的长短等十分规范;合体字
中各部分的位置安排得当。
行楷书的字形是在楷书的点画基础上,略加变动而适于连笔书写的一种实用性很强
的书体。行楷将楷书的体势、点画变得圆转连带、变化多样。行楷结字也很自由,字的
笔画可依据不同连笔位置的需要做出灵活多样的变化,书写快捷。
2.引导学生了解楷书和行楷的书写技巧。
(1)楷书与行楷的用笔区别。
楷书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中提笔、顿笔、转笔等运用要求严格,书写要平稳,
有轻重提按、入锋回笔等具体要求。楷书书写时一定的行笔规则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
行楷的用笔比较灵活、方便,一般不需要逆锋、顿笔、停笔等严格的运笔规则,不
强调用笔中的提按、笔画形态,只要求笔道流畅,使转合理,行笔巧妙。
(2)学生根据对楷书和行楷的了解,欣赏“书写提示”中的文字。
3.教师小结。
小结:同学们,学写汉字书法是认识、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以及字形特点的
重要途径。写好一笔工整、规范的汉字也是每个人顺利进行人际交往、树立良好个人形
象的基本要求。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书写现状,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认真坚持练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二、日积月累
1.猜谜语导入,引发兴趣。
导语:同学们,学习完怎样书写行楷之后我们来猜一个谜语。(教师出示谜语:看
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大家猜到它是
什么了吗?(学生举手发言,说出谜底:时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
金买不到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下面的这首诗,相信大家能从中找到答案。
2.初读古诗,了解文体知识,读通读顺。
(1)了解“汉乐府”。
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
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汉乐府”指由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2)学生听音频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需注意的字音:长歌行(xing)朝(zhao)露晞(xl)
焜(kUn)少(shao)壮
(3)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朗读示例: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
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学生练习朗读,读准字音,感受诗歌的朗读节奏。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朗读时让其他学生仔细听,并思考诗歌的意思。读完
后学生相互评议。
3.研读诗句,感悟诗情。
(1)扫除字词障碍,教师补充释义,适时讲解。
①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
裁,歌行体的简称,其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②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③阳春:温暖的春天。
④布:布施,给予。⑤德泽:恩惠。
⑥秋节:秋季。⑦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⑧华:同“花”。⑨百川:河流。
⑩少:年轻。⑪老:老年。
⑫徒:白白的。
(2)学生阅读感悟,相互交流,理解诗意。
①自读自悟,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小组交流,说说诗句的意思,相互质疑问难。
③小组派代表在班级汇报,教师归纳整理。
翻译示例:早晨,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
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
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3)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师:现在老师也有一个疑问:诗中哪句话最能表达诗人的感情?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通过这句话,你能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为自己没有珍惜时间而悔恨不已。
师:是呀!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年少的你们应该珍惜时间,把握今天,不要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
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催人奋进。
(4)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想法,增强珍惜时间的意识。
4.背诵古诗,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诗句。
师:正像诗中和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抓紧
时间学习更多的本领。让我们来背诵这首诗吧!
三、课堂总结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
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行楷书法的特点,掌握了练习书写行楷的
技巧,明白了写好汉字是树立良好个人形象的基础。此外,我们还学习了《长歌行》,
懂得了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的道理,激励着我们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
2.搜集其他珍惜时间的名句、名篇。
令4弋=4吟+++中呼=;/彳吟0今畛号,牛冷
本次“语文园地”有四个板块。“交流平台”重在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
我通过分组学习、共同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高效的阅读方法。“词句段运用”要求
学生体会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意思的作用;积累一些有吉祥寓意的习俗,
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我采用比赛说近义词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用补充资料的方式
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书写提示”重在激发学生学
习书法的兴趣,养成正确书写汉字的习惯。我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学生不仅掌握了书
写技巧,而且增强了写好汉字的信心。在“日积月累”中,由于古诗比较长,理解起来
有些难度,但通过引导,学生从中懂得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这是我们这节课最大的收
获。
一、阅读理解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后娘让他别再回家
暑假开学,爹给满子新娶的后娘和后娘带来的那个胖胖的五岁的小弟弟都走出院子送满子回学校
读高三,后娘很温和地同满子说再见,①满子心里就像装进了一个春天的太阳。
春天的太阳一直挂在满子心里,所以满子的笑脸就多。老师同学都说满子变了一个人儿,满子忍
不住抿嘴儿笑:当然!爹终于不再孤寂,满子能一门心思冲高考了!
可是,上半学期的一天上午,满子正由寝室去教室,突见邻居兴堂叔找来,兴堂叔看见他就喊:满
子……满子……"
满子忙跑过来:"叔,你咋来了?”
"我进城买农药,你......你参让我顺道看看你。"
"我爹好吗?”
"好......,你娘对他一千个好哩。”
“我......后娘好吗?”
“好,好呀。可是......”
"咋?"
"你娘她......她不要你了。她不许你回家去"
"可我想爹呀。”
"想也别回,你娘说你要回去,她就走。你爹让你千万别回家去。”
满子的眼一糊,满子九岁时没了娘,他多想有爹又有娘呀。可是,后娘的话满子得听,满子心疼
爹。满子潮着眼说:“我不回家,一定不回。”
兴堂叔的眼也潮了,兴堂叔叫声"满子呀",从兜里掏出一沓钱说:“这是你爹捎给你的一千块钱,省
些用,够到高考了。"
满子不由得瞪大眼睛:"爹哪来这么多钱?"
"他把你家的牛卖了。为这,你娘气了一大场呢!眼下总算好了,满子,一定好好读书,一定要考上
呀。”
满子接过钱,喊了声:"爹呀!"眼圈儿弘了起来。
兴堂叔小心地从兜里掏出一张小照片捧给满子:"满子,这是你爹的照片•,想你爹了,就看上一眼吧」
满子双手接过照片,眼泪一下子淌下来,满子淌着眼泪对兴堂叔深深鞠了一躬。
兴堂叔重重拍了一下满子的肩说:"孩子,一定好好读书!一定要考上呀!一定别回家去呀!"
兴堂叔走了,满子一口气跑回座位,泪水一下子打湿了儿本书,他一时真有点儿拐不过弯儿来,
那轮太阳还在呢......可钱和照片实实在在地揣在兜里,他抽泣一下,狠狠地把照片和钱捏了一下,那
轮太阳就被捏出了心窝儿,满子想:她不要我就不要吧,只要她要爹就行。再抽泣一下,慢慢擦干眼
泪,可是,卖了拉犁的牛,爹该平添多少苦和累呀!他仿佛看见瘦削的爹在天里弯成一只硕大的虾。
满子拼命嚼书,每天都对自己说:只许胜不许败。
高考后,满子在城里打工,上大学不能再全靠爹了。
录取通知书拿到手,满子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儿:也许拿了通知书回家她不会骂的!这个想法儿一旦
出现便难以克制,满子进村时正值的晌午头儿,正是各家坐在自家院子里的树荫下吃午饭的时间,毒
辣辣的太阳把没有树前的土地、房屋晒得白花花的,灼死人,满子紧阵儿脚,走到自家院门口树荫下,
不灼热了,舒服了许多,满子又害怕起来,万一惹恼了她咋办?只一会儿,满子就拿定主意:不管咋
地都要看一眼爹,他壮下胆,几步跨进院子大喊:
“爹__爹__"
没人应声!
他这才觉出院子里很静,院子里因少了那头牛显得很空落,在原来拴牛的地方坐着一个剥花生的
小男孩。②小男孩的脸瘦瘦的,胳膊细细,干瘪的小手似乎捏不开花生壳。小男孩听见喊,猛地抬
头。他的脸怔怔的,两只眼睛格外大。
小男孩突然明白了什么,哇地哭起来:"哥,哥......咱爹早死了......娘不许给你说。"
满子愣住了。看着破旧的屋子,看着屋子上升起的黑黑的炊烟,满子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
(2)文中多处使用省略号,请探究下列两处省略号的作用。
①兴堂叔看见他就喊:"满子......满子......”
②你娘她......她不要你了。她不许你回家去。
(3)选文语言精炼、内涵丰富,请品味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①满子心里就像装进了一个春天的太阳。
②小男孩的脸瘦瘦的,胳膊细细,干瘪的小手似乎捏不开花生壳儿。
(4)后娘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
(5)文章以“后娘让他别再回家”为题目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1)文章叙述一个后娘为了让孩子安心高考,费尽心思隐瞒了孩子亲爹去世的消息、,独自
挑起生活重担的感人故事。
(2)①语音延长;②说话断断续续、语意难尽
(3)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后娘的到来给满子带来了温暖,使他对生活充满希望,
②通过对小弟弟的外貌描写,与上文"胖胖的”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家庭变故、生活困苦。
(4)①后娘是一个普良(富有爱心)、任劳任怨(贤惠)的农村女性。②为了让满子安心学习,
费尽心思、忍痛隐瞒满子爹去世的消息,独自承受误会,挑起生活重担。
(5)①以"后娘让他别再回家"为线索。推动故事发展;②以"后娘让他别再回家”设置悬念,引起
读者的阅读兴趣,直到最后点明事情真相,揭示主旨。
【解析】【分析】(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
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2)省略号的作用:①表明省略的话②列举的省略③表明说话断断续续。做题时细读句子,掌
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
(3)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
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
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4)评价人物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
神或品质。
(5)此题属于"题目作用题",解答此类题,分三步,第一步:按照答"理解含义"的方法作答,这一
步有时可省。第二步:指出内容和结构上作用。第三步:表达效果。
故答案为:(1)文章叙述一个后娘为了让孩子安心高考,费尽心思隐瞒了孩子亲爹去世的消息,独
自挑起生活重担的感人故事。
(2)①语音延长;②说话断断续续、语意难尽
(3)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后娘的到来给满子带来了温暖,使他对生活充满希望,
②通过对小弟弟的外貌描写,与上文"胖胖的”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家庭变故、生活困苦。
(4)①后娘是一个普良(富有爱心)、任劳任怨(贤惠)的农村女性。②为了让满子安心学习,
费尽心思、忍痛隐瞒满子爹去世的消息,独自承受误会,挑起生活重担。
(5)①以"后娘让他别再回家”为线索。推动故事发展;②以"后娘让他别再回家”设置悬念,引起
读者的阅读兴趣,直到最后点明事情真相,揭示主旨。
【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赏析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品质。
(5)本题考查文章题目在文中的作用的能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听民歌
听过民歌。
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山歌。
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
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
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放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翁的嗓子孤独、苍老、
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翁走在牛群的后面,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翁是终日与牛
群为伴的牛信。那时,我听不懂老翁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翁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至今我
闭上眼睛,脑中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一群牛,一个老翁,耳边似乎还响起一首首拖音很长的
山歌。
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
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岳,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
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筹笠往脑后掀一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
仰头,"哎一一"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一一"然后波动,上挑,收
尾。接下来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
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
时间继续往后推移,我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
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
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
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己没有了那种质朴。
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模糊简单
(2)作者写听民歌是按顺序写的
(3)文中写了作者四次听民歌的经历,请分别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4)第3自然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翁唱的山歌",那为什么"至今我闭上眼睛,脑中还能清晰地浮
现出一条长路,一群牛,一个老翁,耳边似乎还响起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5)第5自然段说"想来并非没有道理",请你想想看,有什么道理?
(6)你喜欢听的歌是什么?请描述一下你听歌的感受。
【答案】(1)清晰;复杂
(2)时间
(3)①从小听老翁唱山歌。②参加山场劳动时,听男女对唱山歌。③听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
④如今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
(4)让"我"至今怀想的不是老翁唱的山歌本身,而是"我”童年的岁月以及那朴实无华的氛围。
(5)闽北的山深而高大,受外界的影响少,因此人也单纯一些,山歌也朴实,而乐清与闽北相比,
没有闽北的山深、高、大,受外界的影响多一些,所以人也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华丽了些。
(6)《我的中国心》。听歌时感受到那些漂泊在外的华侨华人对祖国深切的怀念之情,激起了我对
祖国母亲的无比热爱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
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再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
即可。
(3)、(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6)谈自己的感受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清晰、复杂
(2)时间
(3)①从小听老翁唱山歌。②参加山场劳动时,听男女对唱山歌。③听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
④如今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
(4)让"我"至今怀想的不是老翁唱的山歌本身,而是"我"童年的岁月以及那朴实无华的氛围。
(5)闽北的山深而高大,受外界的影响少,因此人也单纯一些,山歌也朴实,而乐清与闽北相比,
没有闽北的山深、高、大,受外界的影响多一些,所以人也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华丽了些。
(6)《我的中国心》。听歌时感受到那些漂泊在外的华侨华人对祖国深切的怀念之情,激起了我对
祖国母亲的无比热爱之情。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
增加词汇量。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6)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历练后的飞翔
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叫雕鹰的雄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称号.它的飞行时间之长、
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被它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难逃脱它的捕捉。
但谁能想到那壮丽飞翔后面却蕴含着滴血的悲壮?
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
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
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亲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边或悬崖上,然后把
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亲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母鹰深知:
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也难以捕捉到食物进而被饿死。第三步
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些被母亲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将面临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
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鹰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
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它眼中虽然有
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有的猎人起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里喂养。但后来
猎人发现那被喂养长大的雕鹰至多飞到房屋那么高便要落下来。那两米多长的翅膀已成为累赘。
原来,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否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着剧痛不停地展翅飞翔,使翅膀
不断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翅膀则似神话中的凤凰一样死后重生,将能长得更加强健有力。
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这仅有的一个机会,它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
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蓝天作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
志、勇气和希望,但我们的翅膀也同样常会被折断,也同样常会变得疲软无力,如果这样,我们能忍
受剧痛拒绝怜悯,永不坠落地飞翔吗?
(1)雕鹰为什么被称为"飞行之王"?
(2)文中那"壮丽的飞翔”后面蕴含着的“滴血的悲壮”指的是:
①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
(3)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各指什么?
①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这仅有的一个机会,它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
②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蓝天作准备的理腌
(4)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的观点。
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
吃。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
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
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
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答案】(1)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
(2)雕鹰出生不久,就要经受千百次残酷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食物。;母鹰把幼鹰从高处摔
下,胆怯的幼鹰便被摔死。;母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并将幼鹰再次从高处摔下,有很多
幼鹰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
(3)①折翅训练(最后一次残忍的训练);②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
(4)材料一:为了孩子的生存,动物对子女的训练是残酷的。材料二:溺爱令人担忧.(大意相同即
可)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就能在第一段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4)谈自己的观点,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
(2)①雕鹰出生不久,就要经受千百次残酷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食物。②母鹰把幼鹰从高
处摔下,胆怯的幼鹰便被摔死。③母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并将幼鹰再次从高处摔下,
有很多幼鹰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
(3)①折翅训练(最后一次残忍的训练);②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
(4)材料一:为了孩子的生存,动物对子女的训练是残酷的。材料二:溺爱令人担忧.(大意相同
即可)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理解重要词语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4)此题考查就某一观点谈看法的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
文通句顺即可。
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
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一一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
酷夏时节穿一件长袖衫时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
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
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超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一一因
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
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
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滴,上厕所都
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
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
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
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
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
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
有一倾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找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笨拙不幸__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句话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请联系上下文回答。
(4)文中第1自然段的"毅然"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读了短文,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吧.请用几句话把你的感悟写下来。
(6)给这篇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答案】(1)灵活;幸运
(2)主要写了作者的朋友从失去右手的痛苦中走出来,并带给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3)这里的"良苦用心”是指作者在去见朋友时,怕触痛朋友的心理创伤(失去右手),而选择在炎
炎夏日穿了件长袖衫。
(4)不能。"毅然"一词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以及作者的体贴、细心。
(5)遇到困难不要紧,关键是要战胜内心,勇敢地站起来。人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
们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言之有理即可)
(6)耐磨的人生;坚韧的生命;阳光拥抱生活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
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0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
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
括出来即可。
(4)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
进行分析。
(5)谈自己的感想时能结合文意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6)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故答案为:(1)灵活幸运
(2)主要写了作者的朋友从失去右手的痛苦中走出来,并带给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3)这里的“良苦用心”是指作者在去见朋友时,怕触痛朋友的心理创伤(失去右手),而选择在炎
炎夏日穿了件长袖衫。
(4)不能。"毅然"一词从侧面反映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以及作者的体贴、细心。
(5)遇到困难不要紧,关键是要战胜内心,勇敢地站起来。人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
们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言之有理即可)
(6)耐磨的人生,坚韧的生命,阳光拥抱生活,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
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能力。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5.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样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
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
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
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
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
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
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
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
的一幕惊呆了一一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
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是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
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
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
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
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
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
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
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1)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②
③
(2)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3)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
①"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②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4)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
情感。
【答案】(1)②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③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
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
(2)示例一: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的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
影也不想错过,还要多看一眼。示例二: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
缺少陪伴而孤单失落,但并不提出特别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别时默默关注他们的背影,努力延长和孩
子在一起的时光。
(3)①讲明"才"的表达效果,进行删与不删的比较
示例一:"才,,字细致表明母亲是在一直目送“我,,走下楼梯,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返家关门,如果
把它删除,则不够具体细致,没有了"一字传情”的表达效果
示例二:"才"准确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关注,、期待,“我"告别母亲是,一面下楼倾听母亲的动静,
期待他赶快回家,听到关门声才放下心来,如果删去,则少了细节上的强调,不能表达出母女间微妙
真切的感情。②示例一:这是用特殊的说法来表达特别的感情,心被"淋湿",看似不合常理,却能
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母亲对儿女的关怀和怜惜,表明她对"我"的被淋感同身受,心疼不已。示例二:这
句话虽不合理,但是不合理的表达却有很好的表达效果,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时的
心情。
示例三:此句运用了拈连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又巧妙自然地写出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的疼爱和
牵挂之情。
(4)示例:这些泪水中蕴含着"我"复杂多样的思想感情,既有知晓母亲的殷切凝视之后,为母亲的
孤独失落而心酸难过的心情,也有感受到爱的目光在身后追随,为母爱的细致深沉而感怀激动的心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事件的归纳与概括。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出事件,用
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本文是以倒叙的方式写作,按时间顺序,第②件事是:去年秋天,母亲在医
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第③件事是: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一
定要注意事件之间的时间顺序,不能填错。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
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文中的三件事,都写了母亲对孩子离去的不舍,表现母亲是一位爱孩子胜
过爱自己的母亲;母亲虽然对孩子的离去很是不舍,但她并没有向孩子提出留下或是同居的要求,可
以看出她是一位明事理,懂得替孩子着想的母亲。据此整理出答案。
(3)①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解答时讲明"才”的表达效果,进行删与不删的比较即可。"才"说明母
亲目送的时间很长,这样能真切的表现母亲对我的不舍,如果删去,则过于平淡。②本题考查句子
含义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理解句意,进行合理分析即可。“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
意思是说,雨天里我被淋湿了,但是比淋湿更难受的是母亲,因为她会为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而自责。
作者用这种看似不合理的说明,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深。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分析,
突出母爱即可。
(4)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要结合两次流泪的语境,答出"我"对母亲的两种情感,并
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析。结合语境来看,这两次流泪的原因相同,都是为知晓母亲对自己的不舍而流泪,
为母亲的孤单而流泪,也为母亲对自己的理解、关爱而感动。
故答案为:⑴②去年秋天,母亲在医院病房的窗口望着我在雨中离开;③这个周末,母亲跟我来
到路口,站着看我远去;
⑵示例一:这是一位关注儿女、爱意深沉的母亲,她依恋与儿女在一起的时光,连儿女离去的背影
也不想错过,还要多看一眼。示例二:这是一位通情达理含蓄深沉的母亲,她虽然因儿女成家立业,
缺少陪伴而孤单失落,但并不提出特别要求,只是在儿女离别时默默关注他们的背影,努力延长和孩
子在一起的时光;
⑶①讲明"才"的表达效果,进行删与不删的比较
示例一:,,才”字细致表明母亲是在一直目送“我,,走下楼梯,直到看不见“我”的身影才返家关门,如果
把它删除,则不够具体细致,没有了"一字传情”的表达效果;
示例二:"才"准确传达出"我"对母亲的关注,、期待,"我"告别母亲是,一面下楼倾听母亲的动静,
期待他赶快回家,听到关门声才放下心来,如果删去,则少了细节上的强调,不能表达出母女间微妙
真切的感情。②示例一:这是用特殊的说法来表达特别的感情,心被"淋湿",看似不合常理,却能
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母亲对儿女的关怀和怜惜,表明她对"我”的被淋感同身受,心疼不已。示例二:这
句话虽不合理,但是不合理的表达却有很好的表达效果,真实地表现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时的
心情;
示例三:此句运用了拈连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又巧妙自然地写出了母亲看到"我"被雨淋湿的疼爱
和牵挂之情;
⑷示例:这些泪水中蕴含着"我"复杂多样的思想感情,既有知晓母亲的殷切凝视之后,为母亲的孤
独失落而心酸难过的心情,也有感受到爱的目光在身后追随,为母爱的细致深沉而感怀激动的心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一类是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她)
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第二类概括部分情节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解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
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
⑵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的题目,人物形象分析注意从文章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
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3)本题考查句子的分析和鉴赏能力。解答时,结合修辞手法,分析句子说明表达效果即可;
⑷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6716.5-2024包装与环境第5部分:能量回收
- 声音视频和信息传送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已杀菌消毒的医疗器械产品供应链分析
- 砂轮手工具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寄宿处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地板清洁用脱蜡剂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建造购物中心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短围巾项目营销计划书
- 移动电话用头戴式耳机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视网膜镜项目营销计划书
- 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制度培训规范
- 2024年智能物流技术行业培训资料全面解析
- 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交技巧训练
- 青岛版科学(2017)六三制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 如何在酒店管理中培养创新思维
- 合伙人协议 合伙经营协议全套
- 小学教学信息化管理章程
- 光伏项目强制性条文实施措施及计划
- 正高级会计师答辩面试资料
- 《高职应用数学》教案 第41课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 职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