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暑厥”医案18例_第1页
中医治疗“暑厥”医案18例_第2页
中医治疗“暑厥”医案18例_第3页
中医治疗“暑厥”医案18例_第4页
中医治疗“暑厥”医案18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疗“暑厥”医案18

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有见效

快、副作用小、经济等优势。

本文提供中医治疗暑厥医案18

例,以供大家参详.

1

徐姓内弟,甲子夏身热,病口匝月,热入营血,鼻蚓四日不

止。脉濡似伏,苔灰润。

神昏,按腹皱眉。

询病中尚能食饭,连日卧舟日晒,是暑厥也。

银翘、黑山桅、丹、茹、益元散、赤芍、鲜生地、侧柏、生雅连、木通、

枳实、竹叶、茅芦根,七液丹化服。

玳瑁、辰砂,研末,开水下。

复杯而苏,蚓亦循止。

此因家贫,故用玳瑁之清心营热毒,以代犀角也。

周小农

某,中恶暑

厥。[暑厥]。

苍术白虎汤加滑石

叶天士

3

胡某,男,21岁。

初诊:1959年5月13Bo

主诉及病史:患者于5月3日在烈日之下跑完1万米后,烦躁,澹妄,手

足躁动,曾有呕吐,继而昏迷。

急送当地医院,测血压80/50mmHg。

次日虽神志清醒,但发热39C,且有少量鼻血。

笫3日尿量显著减少;每日在400ml左右,全身浮肿,血压增高,每日呕

吐七八次,于5月13日转入本院。

经全面检查,诊断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屡用西药无效,应邀会诊。

诊查、辨证:烈日之下剧烈活动,暑湿内闭,高热昏厥,

现神志虽已转清,但署热大汗伤心,劳倦厥逆,损伤脾肾,以致气化不

利,水湿内停。

面浮足肿,小便短少,呕吐气急,血压偏高,脉象滑大,舌红、苔黄。

治法:治以化气利水,兼清暑热。

处方:桂枝1.5g茅术3g泽泻9g茯苓12g猪苓9g瞿麦15g白茅根30g车前

子9g滑石12g怀牛膝9g天花粉12g2剂,当日连服。

二诊:药后尿量增多,浮肿渐

消。口干,头昏,血压偏高。

脓大,舌红。

上方去桂枝、茅术,加谷精草60g,旱莲草30g、龙胆草

3g。2剂。

三诊:小便转长,脉左缓、右滑大、重按无力,曾呕叶」

次。上方去龙胆草,加黄连L5g、竹茹9g。

4剂。

四诊:脉缓,舌苔厚腻灰

黄。前方去滑石,再进2

剂。

五诊:血压仍偏高。

脉大而缓,苔粘。

前法踵进。

上方去竹茹,加黄苓6g,8剂。

六诊:病魔,水肿退尽,血压己降,面容己转红润,胃纳、精神均

佳。舌淡红、苔微黄。

抵调肝益肾,清热化湿善后°

处方:谷精草30g早莲草30g怀牛膝15g泽泻9g瞿麦9g白茅根30g车前子9g

茯苓

9g地骨皮9g桑白皮9g5剂

按语:本案先病暑厥,后病水肿,属暑湿内闭、厥后脾肾气化失司,故与

一般水肿不同。

初诊参照仲景五苓散、瓜篓瞿麦丸加减,以通阳利水为

先。服后小漫增多,水肿渐退。

二诊病减去桂枝,茅术之辛温,加旱莲草、谷精草、龙胆草清肝热、止

头痛。

三诊加黄连、竹茹以止吐。

由,于辨证正确,用药得当,故用药18剂后,水肿退尽,病愈出院。

魏长春

4

暑厥邪实正虚(中毒性休克)

袁X,女,59岁,住院号:75/3667o

一诊:1975年8月15So

患者体质素弱。

五日来,发热,皖闷、呕吐,近二日四肢厥逆,汗多胸闷,曾经昏倒二次。血

压下降,烦热不欲衣被,便秘,口黏干,苔白腻罩黄而干,脉沉细。

暑湿热遏伏,挟滞内阻,心气不足,邪热内陷,此厥逆之属于热

者。先拟宣化暑湿,扶正通腑。

生晒参9克(另煎,冲)银柴胡12克枳实12克炒川连3克炒黄苓9克制

半夏9克川朴4.5克山萸肉18克当归15克制川军9克丹白芍9克二剂

药后四肢已温暖,烦热减轻,汗出亦少,便软不畅,口仍千,苔白腻渐

化,脉迟小滑6

正虚已有来复之象,而署湿滞虽未化清,再拟扶正祛邪,

朝鲜白参9克(另煎,冲)当归12克炒川连24克川朴4,5克炒黄苓6克

鲜石菖蒲6克制南星6克朱茯苓9克广郁金9克焦楂曲各9克二剂

(《张伯臾医案》)

按:体质素弱,暑湿遏伏,挟滞内阻,气机不畅,阳郁而昏厥。

正虚邪盛,治颇棘手,方取大柴胡汤,内攻外攘,通腑导滞,清透暑

湿。加晒参、当归扶正祛邪;加山萸肉收敛耗散之元气,振作精神。

山萸肉味酸而敛,暑湿未化之时,犹恐有恋邪之弊.

然方中辛开苦降颇重,伍以山萸之敛,逐邪而不伤

正。敛元气而不敛邪,相得益彰。

二诊更增菖蒲芳香行气,开窍宽中,行气化浊之力更胜,气机畅达,邪可

外透。

邪盛正虚者,可参斟此案。

5

张男,八个月,泄泻四、五日,暑邪深入下焦,头热如火,手冷如冰,谓

之暑厥,羸瘦难堪,脉迟紧,未必得愈,姑立方以救之,

先与紫雪丹五分,作三次服。

桂枝木(一钱)猪苓(二钱)制苍术(一钱)茯苓块(二钱)泽泻(一钱)广

皮炭(七分)广木香(七分)扁豆(一钱)又,略有转机,然终可畏也。意仁

(三钱)茅术炭(一钱)半夏(一钱五分)猪苓(二钱)广木香(八分)厚朴

(六分)泽泻(一钱五分)炒扁豆(一钱五分)广皮(五分)

吴鞠通

6

徐某,女,5岁。

初诊:1977年7月21日。

主诉及病史:乙脑第6日,高热神昏,搐搦痰壅,忖有室息之虞。

起病已6日,高热烦躁,神识昏糊,痰涎壅盛,吸痰时每引起气管痉挛而

窒息,而痰浊壅阻气道,亦易导致窒息,甚感棘手。

家属要求中医会诊。

诊查:面色晦滞,高热39.9℃,神糊,澹妄抽搐,痰涎壅盛,呼吸急促,

两肺满布痰鸣音。

苔垢腻,脉滑数。

理化检查结果符合乙脑病变。

辨证:温邪内传,邪扰神明,痰热互结,壅阻气道之暑痉(乙脑极期)。

治法:清热慧神,涤痰定痉。

处方:

(0汤方:生石膏30g大青叶20g广地龙12g天竺黄6g鲜竹沥一小匙炙

僵蚕8g石菖蒲6g摹茄子6g炙全蝎1g(研分冲)1剂煎汁鼻饲,1日2

次。

(2)散剂:夺痰定痉散,每次0.7g,温开水调化鼻饲,每日1〜2次,

得畅便即停用。

附,夺痰定痉散”组成:炙全蝎30只巴豆霜0.45g犀黄0.6g硼砂1.5g雄精

2.1g胆南星6g川贝母、天竺黄各3g元寸0.3g(后入),共研极细末,密

贮备用。

二诊:7月22日。

药后5小时,得畅便,杂有黄白黏液,即痰消神苏,高热顿挫,气促已

平,神志渐清。

苔微腻,脉细数。

再予清化善后。

处方;黛蛤散6g化橘红4g麦冬6g地龙8g僵蚕6g甘草2g2剂

三诊:7月24日°

诸象均平,嘱善加调理,以利恢复。

按语;流行性乙型脑炎类似于暑痉、暑温、暑厥,发病一般在7〜9月份,

有明显的季节性。

由于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卫分症状阶段殊难判明,确诊时已呈气营相兼

或气血两燔之候。

治疗本病,贵在审证明确、用药果断,切忌轻描淡写而贻误病机。

我认为只要没有明显的表证,而温邪已渐入里,出现高热神昏、躁狂风动,或

有腹满便结者,均宜通利,“急下存阴”,使邪有出路;秽滞既去,邪热可以迅

速挫降,这是直接关系到预后的关键时刻,例一就是具体的明证。

该患儿原已服大剂量白虎汤及注射杭痉厥、解热等药,为何无效,而且病

情日剧?就是没有通利°

因为暑邪夹湿与食滞互结,蕴蒸阳明胃腑:熏灼心胞而神昏窍闭,此时急

当泻胃腑有形之滞,清阳明无形之热,佐以平肝熄风,则脏通滞泄,热挫

窍开,此乃通利排毒使邪有出路之捷效也。

关于热病通下问题,《内经》、《伤寒论》早有垂训:吴又可氏更明确

指出“温邪以祛邪为急,逐邪不拘结粪:

所谓“温病下不嫌早”之说,是很有见地的.

温邪在气分不从外解,必致里结阳明、邪热蕴蒸,最易化燥伤阴,所以及

早应用下法,最是上策。

柳宝诒对此作了中肯的评述,他说:“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位居中上,最善

容纳,邪热入胃,则不复它传,故温热病热结胃腑,得攻下而解者,十居

六七''充分说明"通利疗法”在温热病之治疗中占有重要位置。

但有两点必须注意:一是如温病初起,纯属卫分表证,恶寒较著,而热势

不甚,或病人年老体弱,或为孕妇和妇女经期,则宜慎用;二是邪已深入

气营,或气血两燔,在采用通利疗法时又应复入清气、凉血、解毒之品,

才能相辅相成、事半功倍°

例二则系乙脑极期,温邪内传,灼热扰神,痰热互结,壅塞气道,呼吸

不利,时有室息之虞,而吸痰时又易引起气管痉挛,导致室息,治颇棘

手。我曾应用“夺痰定痉散”鼻饲,收效殊佳,服后约四小时许,即泻出

黑色粪便,杂有黄白黏液甚多,旋即痰消神苏,热挫痉解,调理而安。

此散化痰、泄热、定痉之功甚著,4岁以上者用0.7g,1〜3岁者只用

0.3〜0.5g即可。

得效即勿再服。

此散还可用于肺炎、流脑、中毒性菌痢、百日咳、脑病等疾患之痰热交阻

而痰涎壅盛如曳锯者,收效亦佳。

西医同道观此疗效,甚感惊异,询问“肺部之痰,何以得泻而排出“?余据

中医理论,以“肺与大肠相表里”一语以释之,彼等莞尔颔首,认为中医理

论真是奇妙之至!对高热、神昏、惊厥者,既可用紫雪、至宝、安宫牛黄

等成药鼻饲,亦可用“醒脑静”注射液(安宫牛黄丸制剂)静滴之,其清

热、开窍、慧神、定痉之功,殊为显著。

但此辈之品均属“凉开”,如患儿系痰浊内闭、面色晦滞、深昏并无躁动,

舌苔白腻、脉沉伏之“阴闭”,又宜采用苏合香丸以“温开”之。

至于热灼阴伤、烦躁抽搐、苔焦黄质红绛、脉细数者,需用大剂养阴生津

之药,佐以平肝熄风之品,如鲜生地黄、鲜石斛、知母、元参、地龙、全

蝎等均可选用。

乙脑极期变幻丛生,有因脑水肿、脑疝而深度昏迷者,除审证施治外,应

加镇降利水之品如代赭石、姜半夏、车前子等,能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如观察患儿球结膜有水肿,或眼球轻度突出者,即宜及早应用,颇有防患

于未然之功。

有因阴阳双脱而致之循环衰竭、呼吸衰竭而大汗如雨、肢冷、脉细微欲

绝、呼吸短促者,必须应用大剂量参附合桂枝龙牡、生脉等,必要时配合

针剂急救,始可扶危固脱。

有因热灼津血、经脉失养、四肢转戾挛屈者,则又宜大剂养阴生津,熄风

舒筋之品,如生地黄、白芍、阿胶、僵蚕、全蝎、娱蚣之属。

至于后遗症之失聪、失明、偏瘫、痴呆者,需中西医综合治疗,始可收效。

朱良春

7

陈某,女,7岁。

初诊:1965年7月2900

主诉及病史:7月12日起高热,头痛,呕吐,神志昏迷,澹妄,惊厥,抽

搐7次。

于15日到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经过14天抢救治疗,病势日见危重,认为已无法挽回,特邀中医会诊°

诊查:体温虽渐下降,但颈项强直,躯体僵硬,头向后仰,两眼向右上方

斜视,眼球震颤,头部时有震颤,失语,吞咽困难,口角流涎,神情痴

呆,呼吸微弱,大小便失禁。

版弦数,舌苔薄白。

辨证:病系暑湿热毒留恋,阻滞经络,邪陷厥阴,引动内

风。病属暑厥,证候危重。

治法:勉拟清暑解毒、开窍镇惊,以作背城借一。

处方:生石膏150g怀山药15g天花粉15g炒僵蚕12g净银花15g净连翘

12g生甘草6g肥知母12g天竺黄9g1剂煎药汁200ml,每3小时鼻饲

30mL

安宫牛黄丸1粒研极细末,羚羊角粉1.2g,二味混和鼻饲先灌入。

二诊:7月30日。

药后,眼球震颤减轻,能徐徐吞咽,除鼻饲

管。处方同前,除羚羊角粉,2剂°

三诊:7月31日。

眼球震颤停止,颈项仍强直,两目仍向右上方斜视,吞咽时仍需缓缓送

服。白起病至今已有半月,饮食减少,形体消瘦,正气亏损。

外邪渐清而内风炽盛、阴分内伤,改用滋阴潜阳、息风镇惊之

法Q方从《温病条辨》三甲复脉汤出入Q

处方:炙龟版12g鲜生地黄15g生牡蛎18g麦门冬9g生鳖甲15g炮穿山

甲12g炒僵蚕9g炙甘草3g制胆南星3g白茯苓12g生饮仁12g1剂

四诊:8月1日。

眼睑能启合,瞳孔反应存在,两目仍向右上方斜视,颈项与躯体略见松

软。处方同前,加净蝉衣4.5g、竹沥半夏6g,1剂。

五诊:8月2日。

颈项较前柔软,眼球已能活动,吞咽较前方便,二手腕部出现阵发性震

颤。治从前法参以安神镇静之品。

处方同前,除麦门冬、炙甘草、胆南星、生政仁、白茯苓、蝉衣、竹沥半

夏,加青龙齿12g、明玳瑁12g、全蝎4.5g、鲜菖蒲9g、朱茯神12g,1

剂。

六诊:8月3日。

昨夜病情又出现反复,两眼斜视加强,手脚震颤较昨日加剧,舌上满布白

腐苔。

此系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搏,为浊邪之气上泛表

现。仍宗前法,参以镇痉化浊之品。

处方同前,除青龙齿、玳瑁、全蝎,加羚羊角粉0.9g先服,嫩勾尖9g、

福泽泻9g,1剂。

七诊:8月4日。

两目斜视及四肢震颤较昨日减轻,吞咽又感困难,失语依

然。处方同前,除羚羊角粉,1剂。

配合针刺,取穴哑门廉泉颊本(双)合谷(双)三阴交(双)

八诊:8月5日。

神识较前好转,吞咽较前便利,失语如前。

处方同前,除僵蚕、朱茯神、福泽泻,加青龙齿12g、广地龙9g、明天麻

4.5g、制胆南星3g°

嘱每天服鸡蛋1个,1

剂。针刺同前。

九诊;8月6日。

语言仍有障碍,但有听觉、懂语意,头部及四肢仍有震颤,痴呆如

前。白腐苔已化,舌质红,脉虚弦。

仍宗前法化裁之°

处方同前,5剂。

针刺同前,每日1次。

十诊;8月100o

听觉恢复,嘱其张口观舌证时能自己张口伸舌,舌红少苔。

因中药味苦不愿服,嘱服药时有眼泪流出,已能表现于颜面,头部与上肢

震颤较前亦有减轻。

药既显效,仍从滋阴潜阳法。

处方同前,除青龙齿、明天麻、制胆南星,加灵磁石12g、桑寄生9g、珍

母15g、炒僵蚕9g,5

剂。针刺同前。

8月11日观察,饮食较前增加,能吃油条,亦能欢笑,左侧下肢出现屈

伸不便。

针刺取穴:次髅(左)环跳(左)殷门(左)委中(左)承山(左)昆

仑(左)

H^一诊:8月16日。

神识清楚,仍不能言语,己能转侧翻身:能欢笑啼哭,惟哭声带直音,无

回转之音;左下肢已能屈伸。

病情日见好转,仍从前意出入。

处方同前,除嫩勾尖、僵蚕、地龙、鲜菖蒲,加炒当归9g、杭白芍9g、

炙甘草3g、麦门冬9g、东阿胶9g,另婵化分2次冲入,5剂°

针刺取穴:四神聪哑门廉泉合谷(双)委中(双)三阴交(双)神门(双)

十二诊:8月20日。

病势已日见好转,啼哭之声已有抑扬之变化,且能起坐,亦能站立,惟久

病身体软弱。

处方同前,5剂。

针刺取穴:哑门廉泉合谷(双)足三里(双)

十三诊:8月24日。

饮食增加,每顿能吃肥肉三四块,精神己见好转。

患孩嫌药味太苦,不肯再服中药,继续针刺治疗,取穴司前,加郊

门(双)、照海(双)°8月25日针刺时观察,已能单独行走,能

发出单音语言。8月28日针刺时观察,已恢复讲话,步行如常,并

能单独玩耍。9月29日痊愈出院。

按语:患儿暑厥17天,已到危重阶段。

中医依据温病理论辫证论治,配合针灸疗法,该病例辫证论治分为两个阶

段:①患儿虽经17天诊治,但暑邪湿热尚留恋不清,投以安宫牛黄丸,羚

羊角粉以镇惊开窍、清热解毒,用白虎汤加减以消暑解毒,2剂后外邪渐

清,②出现内风炽盛、阴分内伤之候,改进滋阴潜阳、熄风镇惊之剂,方

从三甲复脉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终于挽救了病孩。

从这一病例中体会到,医者必须认真对待每个病员,分析病因,认真辨

证,慎重处理,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王文济

8

章根泉之女菊蓝,年二岁,住惠山。

病名:暑厥兼肺痹。

原因:暑邪挟风,以致乳痰内壅。

其家因兵燹后拮据,不延医,酿变昏厥。

证候:咳嗽身热,热甚昏闭不苏,目干无泪,不啼不乳,已三日。

诊断:脓伏,舌红,此暑热挟痰内闭也。

疗法:清暑宣痹,开降肺气,以泄痰浊。

处方:青连翘三钱黑山桅三钱薄荷尖一钱银花三钱益元散六钱,鲜荷叶包

光杏仁三钱

亭茄子五分粉沙参三钱豆豉三钱鲜石斛八钱鲜青蒿六钱鲜石菖蒲六分鲜竹

叶三十片

紫雪丹四分,另冲

外治方:取意引痰下行。

山桅仁十粒生矶一钱光桃仁十粒葭麻子仁七粒回春丹一粒研细,用干面、

鸡子白、葱根,捣和敷脐。

效果:一剂药,连哺二日方毕。

目方活动,有呻吟声,其父又化服琥珀抱龙丸一

粒。又越数日,方出哭声,渐愈。

廉按:夏令受热,昏迷若惊,此为暑厥,即热气闭塞清窍所致,若乳子挟

痰者,多兼肺痹,法用清暑开肺,以泄痰浊,方固对症,即所服琥珀抱龙

丸,亦有捷效。

一经痰开热泄,清窍通而哭声出,其病自爆6

周镇

戈某,男,4岁。

初诊:1962年8月15Bo

主诉及病史:于7月27日起,发热持续不退。

于8月2日腹泻,一昼夜十多次,粪如水样,带有黏液;口渴欲饮,神

志不清。

经当地卫生院转来本院儿科住院治疗。

病情危急,经过抢救,体温稍有下降,泄泻略有减轻,但出现神志不清,

阵发性震颤,病势危险,邀请中医会诊,协助抢救。

诊查:患儿自本月3日入院以来,体温持续在38〜40℃之间,腹泻日夜仍

有七八次,粪如水样,带有黏滞;而神志不清较入院时更甚,两眼斜视,

时有愈疯、震颤。

胸腹部检查:满布白,舌苔厚腻,脉弦数。

辨证:此系感受暑湿疫气之邪,疫毒内壅,化热化火,开风内动,神志

迷蒙,病属疫毒痢夹暑厥之候。

治法:清暑热,解疫毒,开窍镇痉。

处方:紫雪丹1.5g,羚羊角粉6g,二味调和,分2次用银花露鼻饲,缓缓

送入先服。

粉葛根4.5g绿豆衣9g川黄苓4.5g连翘壳9g扁豆衣9g淡竹叶9g香青蒿9g

净银花9g梗通草3g川黄连1.5g煎汤300mL每4小时鼻饲50mLi剂。

二诊;8月16日。

泄泻次数较前稀少,体温尚未清澈,抽搐、震颤未见减

轻。舌苔白腻未化,脉弦数。

暑温疫毒之邪仍盛,病势仍在危途。

再进清暑解毒、开窍镇痉之剂。

至宝丹1粒,研极细末,加入温开水,分2次鼻饲°

处方:生石膏60g怀山药15g净连翘12g净银花12g生寸草6g淡竹叶

12g炒僵蚕9g白菊花9g嫩钩尖12g石菖蒲4.5g全蝎4.5g煎汤同前鼻饲1

三诊;8月19日。

体温较前下降,但仍未清澈;两目斜视,惊厥、抽掣如前,泻下减轻,神

志不清。

脉数,舌尖红,苔薄

黄。再从前法治之。

处方同前,除白菊花、全蝎,加生牡蛎30g、川黄连1.5g、天花粉9g,煎

法、鼻饲同前,1剂。

四诊:8月20日°

病势仍未见减轻,兼见角弓反张、阵发性抽搐;两眼斜视同

前°脉弦数,舌尖红苔薄。

病经二旬余,气阴两亏,筋失濡养,虚风内动。再

拟潜阳育阴、养血熄风,方从大定风球化裁之°

处方;生牡蛎30g炙鳖甲9g鲜生地黄15g石菖蒲4.5g生石膏30g嫩钩尖

15g淡竹叶9g天竺黄6g怀山药15g净银花12g炒僵蚕9g生甘草4.5g牛黄

清心丸1瓶,研细末分2次加入温开水调匀鼻饲。

配合针刺治疗。

取穴:曲池(双),手三里(双),内关、合谷(双),神门(双),足

三里(双),后溪(双),阳陵泉(双),昆仑(双),每日取三四穴交

替针刺,每日1次。

五诊;8月21日。

身热已清澈,腹泻已止;惊厥、抽搐亦见减轻,偶尔发作1

次。脉弦,舌苔白腻。

病势已见转机,再从前法参以安神镇静之品。

处方:朱茯神9g天竺黄4.5g胆南星4.5g炒酸枣仁9g全当归9g焦山桅

9g生石膏30g石菖蒲4.5g生牡蛎30g炙龟版12g淡远志9g4剂服上方药

3剂,神志清醒,痉厥停止而痊愈,于8月25日出院。

按语:病孩患疫毒痢并发暑温重恙,系暑湿毒邪蕴结于胃肠,邪正相争,

导致高热、水泄,白,邪热炽盛,化热化火,内窜营分,热入心包,肝风

内动,出现神志昏迷癖疯、震颤,起病急,发展快,病势严重。8月3日

入院至8月15日邀请中医会诊,病势已到不可收拾地步。

经中医五诊,服药9剂,计10天,化险为夷。

治疗可分为三步:①退高热:镇惊厥:用羚羊角粉、紫雪丹镇痉开窍、泄

热解毒;葛根苓连汤加减,以解肌止泻;配连翘、青蒿、竹叶以退热;银

花、扁豆花、绿豆衣清暑解毒化湿。

服药后泄泻稍止,高热、惊厥如前。②清暑热,泻胃火,镇痉开窍:用至

宝丹以开窍镇痉;白虎汤加减清热泻火,并重用生石膏;健胃养胃、解毒

止泻以淮山药、生甘草:清热解毒有银

花、连翘、竹叶;开窍有石菖蒲;镇痉有菊花、钩尖、僵蚕、全蝎,药后

外邪渐解。

体温下降,泄泻减少,惊厥如前。③外邪去,内风盛,治从大

定风珠加减,育阴潜阳、养血熄风。

方从三甲潜阳镇痉,生地黄养阴,生石膏清热泻火,山药、甘草健脾和

胃,竹叶、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僵蚕解痉,石菖蒲开窍,并以牛黄清心

丸清心开窍、镇痉熄风。

服该方药后,疗效显著,体温清澈,泄泻亦止,神志清晰,痉厥减少。

五诊仍以前法参以安神镇静之品,服药3剂后,痉厥停止,精神恢复,于

8月25日痊愈出院。

王文济

10

暑厥

易某,男,36岁,武安县箸溪公社泉溪大队农民。1965年7月,患者为抢

收抢种在烈日下紧张劳动,突然眼前发黑,胸闷恶心,昏仆倒地,四肢冰

冷,而身热如炭,汗出淋漓,闭目咬牙,握拳挣扎。其妻频呼救命°

其时余恰在该队支援双抢劳动,闻讯赶来。

查体温41C,呼吸气粗,脉洪数,撬开牙关,见舌胀大而红,苔薄白而

干。此时身边无药箱,即用扎鞋底针一枚,烧酒一杯,一边以酒擦浴,

边针刺人中、十宣(放血)、合谷、颊车,牙关渐开。

嘱频服滤豆腐水(里人正做豆腐),另将生石膏一块(约半斤),加鲜竹

叶一把,鲜薄荷叶一把,煎汤频频喂之。

药一小时左右,喝下两大碗,滤豆腐水喂了五六碗,病人身热渐退,神志

渐清。

只觉心胸中尚有闷热,困倦思睡,继服所煎汤药及豆腐水,当晚热已退

清,调治三天而愈。

按;劳倦受暑,逼乱气机,遂发昏厥。

针刺放血泄热,畅达气血,实急救之捷法。

放血刮痴盛于民间,《痴胀玉衡》等均收载之,确有良效。

石膏加薄荷,清透相伍,乃辛甘寒清,张锡纯之清解汤用

之。再加竹叶引热下行,清心利小便。

急切之际,就便拈来,颇切医理。

11

某中恶暑厥。

苍术白虎汤加滑石

叶天士

李某,男,10岁。

初诊:1972年8月19日入院。

主诉及病史(母代):头痛、呕吐、发烧3天,抽风半天。

初病发烧,自觉头痛,继则头痛如劈,恶心、呕吐4次,全身不适,嗜

睡,18日晨突然抽风。

诊查:面赤气粗、两目上视、两手紧握、抽搐频作,呼之能应。

正值检查、突然烦躁,牙关紧闭,瞳孔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旋即

昏迷,额汗出,颈项强直。

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腹壁、提睾反射(+),

膝反射亢进。

T41C,心率146次/分,两肺(一)。

血象:WICllxlO-9/L,NO.68,L0.32。

脑脊液;清亮、蛋白微量,糖定量0.5mmol/L,红细胞数

120x10-6/Lo舌质红绛,苔薄黄,脉洪数。

辨证:暑温时毒,发至阳明,气血两燔。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息风。

方剂:银翘知膏大青汤加减。

药物:金银花30g连翘12g知母9g生石膏90g大青叶30g黄苓12g黄连

6g生地30g丹皮12g全蝎6g钩藤15g(后下)3剂,浓煎600mL分4次

鼻饲,每日1剂。并用脱水、止痉、吸氧、降温等对症处理。

8月21日:病情加重,3天内发生呼吸衰竭3次,重度昏迷,呼吸表浅,

病初至今未大便。

舌质红绛乏津,苔黑,舌中生芒刺。

腹部触诊,有条索状硬块,即用肥皂水灌肠,并用原方加生大黄12g,芒

硝9g,元参30g,水煎鼻饲未果。

改用自拟“增液灌肠汤”(生地、元参、大青叶、莱慈子泥各30g,大黄、芒

硝、枳实、黄苓各15g,浓煎800ml)保留灌肠,半小时后,便出硬粪块

10余枚,热势始降。

8月25日:呼吸均匀,两目有神,T376C,失语,舌红,苔薄微黄,脓

数。

改为恢复期益气养阴通络汤加减,孩儿参12g、沙参15g、麦冬9g、扁豆

20g、丝瓜络12g、竹叶9g,金石斛9g、生地20g、丹皮9g、郁金9g、石菖蒲

9g。

并针大椎、哑门、上廉泉、翳明,给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维生素B」、C,Y-

氨酪酸;加强语言,吞咽等功能锻炼。

住院41d,痊愈出院。

按语:乙型脑炎属祖国医学温病中"暑温"、"暑风”、"暑厥"暑痉”的

范畴。

急性期所出现的高热、抽风、昏迷三大主症,具体反映热、痰、风的病

机。然而热是产生痰和风的根本,小儿“肝常有余”故极易动风,“脾常不

足”极易停积、生痰。

暑温时毒在卫分停留短暂,旋即入气,邪入气分则每多留滞一定时间,所以大

清气热,则是治疗此病的重要环节,故以自拟银翘知膏大青汤大清气热,伍黄

苓、黄连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功,生地、丹皮滋阴凉血,全虫、钩藤以平肝息

风,并以自拟增液灌肠汤以滋阴增液通里攻下,具有釜底抽薪之妙。

贺永清

13

周祥记之女,年十岁,住下横街洋货店。

【病名】暑温热厥。

【原因】暑气壅遏清窍,发为热厥,病起三日。

【证候】目瞪神呆,口噤不语,壮热无汗,体温394C,虚里穴动跃颇剧。

【诊断】脉伏,舌短,口噤,牙关紧

急。此乃暑热内闭,因之厥逆。

【疗法】清热解毒,开闭通腑。

【处方】犀角三分,鲜生地人钱,生大黄三钱,川连一钱,黄苓二钱,金

汁水一两,鲜石菖蒲一钱,安宫牛黄丸一粒(研灌)°

【次诊】七月七日,昨服药后,曾厥二次,醒后目睛流动,口不能言,

便闭,体温372C,脉象滑数,舌苔黄厚腻。

用表里双解法。

【次方】淡豆豉三钱,枳实一钱,焦山桅三钱,淡竹汤一两(冲),连翘

三钱,元明粉三钱,全瓜篓五钱,生大黄三钱,鲜石菖蒲一钱,安宫牛黄

丸一粒(研灌)。

【三诊】七月八日,身热方退,猝闻爆竹声,骤受震惊,因而神昏复厥,

目闭不语,舌苔黄腻,脓滑数,尺泽洪大,虚里动跃又剧,体温升至

39.4℃,大便解后复闭。

用清热熄风法。

【三方】叶氏神犀丹一粒(研灌),鲜淡竹叶二钱,羚羊角片三分,生石

膏八钱,知母四钱,益元散四钱。

【四诊】七月九日,热退神清,舌苔滑腻,便闭脉

缓。用清化气分余湿,兼佐润燥。

【四方】桑叶三钱,丹皮二钱,橘红一钱,仙半夏二钱,茯神四钱,枳实

一钱,竹茹三钱,益元散四钱,全瓜篓四钱,元参五钱,鲜金钗四钱。

【效果】服后便解,痰湿未清,吴鞠通三仁汤加大腹皮、茵陈、连翘,服

二剂,湿化渐愈。

炳按:暑热内闭转厥,先用清热开闭,继下结热宿垢,兼清热熄风,立治

暑厥之一例。

魏文耀

14

胡某,男,6岁。

2009年10月6日。

代主诉高热、抽搐、昏迷4日,神志不清、烦躁不安20余日。

初诊患儿于2009年8月5日突发高热39.50C,继则抽搐、昏迷,经住院检

查:乙脑抗体免疫球蛋白M(+),脑电图未见异常,诊为流行性乙型脑

炎,经西医治疗后,近20E来身热虽退,唯仍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哭闹

乱动,打人咬人,夜不安寐,胃纳尚可,但需人喂食,二便自调,舌淡

红,苔薄白微腻,脉弦细。

据证乃感受暑热疫毒,邪传心包,痰热闭窍,今身热虽退而包络痰热未

清,故仍神志不清,烦躁不安,治拟涤痰开窍,平肝熄风。

处方(1):

陈胆星5g天竺黄9g青龙齿15g(先煎)生石决明15g(先

煎)珍珠母15g(先煎)紫双钩10g(后下)白僵蚕9g广郁

金6g

炙远志6g石菖蒲9g紫丹参12g酸枣仁15g抱茯神15g

水煎服,一日2次。

10剂。

处方(2):

琥珀抱龙丸,每服1粒,开水送下,一口2次°

二诊(2009年10月6日)药后神志已清,烦躁减轻,夜寐己安,不再哭

闹,唯仍喜咬人,纳食尚可,二便自调,舌尖红,苔薄白,脉细,药效明

显,效不更方。

原方续服。

三诊(2009年11月12日)上方连服42剂,刻下患儿神志清晰,无烦

躁不安,夜寐亦安,但情绪易激动,写字、记忆尚可,纳、便自调,己

上学读书,舌、脉正常。

再宗前意出

入。处方:

陈胆星5g天竺黄9g青龙齿15g(先煎)生石决明15g

(先煎)广郁金6g石菖蒲9g紫丹参12g大生地8g杭白

芍10g

枸杞子9g春柴胡5g生甘草5g

水煎服,一日2次。

四诊(2009年12月3日)上方又服21剂,患儿精神、智力均已恢复正

常,上学至今,成绩优良,数学考试得94分,为全班第一,舌苔、脉象正

常,再拟膏方善后调理Q

处方:

健脑益智膏(见附方5),每服1匙,开水冲服,一日2次°

治疗结果(2010年3月21日)来复查,停药已2月余,患儿智力正

常,学习成绩优良,书写良好,纳佳便调,舌脉正常,己完全康复。

【孔按】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

急性传染病,属中医“暑温,"伏暑”、"暑厥”、"暑风”等范畴。

由于暑热疫邪其性暴戾,传变最速,故发病急骤,往往一起病即气营两

燔,邪传心包,极易化火生痰,闭窍动风,以致高热抽搐,昏迷澹妄,重

症患儿病死率高,且常留有后遗症。

本案两例,病情虽重,均经积极治疗后,进入恢复期,身热虽退而包络痰

热未清,故仍神志不清,烦躁不安,肢体运动障碍,治以清热涤痰,熄风

开窍之法治疗而愈,无任何后遗症。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中医治疗本病,因无静脉补液之法,由于持续高热,耗

气伤津,常因阴津枯涸以致不治,从现代医学分析,大概由于严重脱水及

电解质紊乱之故,因此对温病后期的治疗,十分强调养阴保津,所谓“存得

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而现今在高热期间均予静脉补液,起到良好的

滋阴保津作用,所见这类患者,伤阴耗津现象并不明显,故无需顾虑阴津

枯竭之虞,而恢复期的诸多神经、精神等症状,西医却少良法,善后调理

正是中医之长,深感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之益处。

孔昭遐

15

风暑湿内闭(流行性乙型脑炎)

沈某,男,7岁,因五天前突然发高烧,伴有头晕,恶心,呕吐,食欲

不振,近二天病情转重,于1964年8月13日住某医院。

住院检查摘要:体温4FC,脉搏86次/分,呼吸32次/分,血压110/70毫

米汞柱。

发育中等,营养欠佳,前胸可见针尖大小出血

点Q双目发直,呈抽风状态,但无澹语。

神经系统检查: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膝反射

亢进。

脑脊液检查:外观毛,蛋白微量,糖15管(+),细胞数450/立方毫米,中性

29%,单核71%°

血化验:白细胞24500/立方毫米,中性84%,淋巴

16%o补体结合试验结果1:80

咽拭子培养为大肠杆菌。

临床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重型)。

病程与治疗:入院前五天突然发高烧,伴有头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经用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