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设计)(2课时)高一数学教学一课到位(人教A版2019)_第1页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设计)(2课时)高一数学教学一课到位(人教A版2019)_第2页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设计)(2课时)高一数学教学一课到位(人教A版2019)_第3页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设计)(2课时)高一数学教学一课到位(人教A版2019)_第4页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设计)(2课时)高一数学教学一课到位(人教A版20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教学设计(日期:2024年9月4课时第3周)一.教学目标1.了解与认识不等式的定义与解集的概念(数学抽象);2.能灵活地运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数学建模);3.牢固掌握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与技巧(数轴法、作差法和作商法),并能证明相关不等式成立(数学运算、逻辑推理).4.理解与掌握不等式的十条性质,能够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将不等式变形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数学抽象、逻辑推理).二.教学过程(一)情景问题1(导学)1.情景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例如多与少、大与小、长与短、高与矮、远与近、快与慢、涨与跌、轻与重、不超过和不少于等.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反映在数量关系上就是相等和不相等,相等用等式表示,不等用不等式表示.2.问题各位同学,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不等式的定义、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知识,你们现在还能对这些知识进行阐述并运用吗?那么,到了高中我们还将继续学习不等式的那些新知识?相信各位同学通过今天的学习,将能回答这一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情景问题导入,自然引申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高中不等式的运用及性质.(二)探究新知1——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互学)1.不等式的定义是什么?用不等号(>,<,≥,例如2x-2.不等式的解集是什么?能使不等式不等关系成立的未知数x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所有不等式的解组成的集合就叫做不等式的解集.例如:2x-5>-3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3.问题探究: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问题1:你能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下列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吗?某路段限速40km∕h解:设该路段行驶的汽车速度为v则“限速40km∕h0<注:高中不等式的形式可能是三边及其以上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f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p应不少于解:由题意可将题中不等关系表示为f≥注:在表示实际问题的不等关系时,也可能用到不等式组表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解:由题意可将题中不等关系表示为b注:面对语言性实际问题,先作图,再表示不等关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解:设C是直线过点C作CD⊥ABE是直线AB则【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与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既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提前铺垫,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受高中不等式知识与初中不等式知识的差异性.(三)探究新知2——实数的大小比较1.利用数轴法比较两数的大小(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点A表示实数3,点B表示实数-2,点A(2)思考:当点P在不同的位置时,分别比较点P对应的实数与点A(3)数轴法比较大小由思考及探究可得如下结论:数轴上的任意两点中,①右边的点对应的实数比左边的点对应的实数大;②左边的点对应的实数比右边的点对应的实数小;③当两点重合时,这两点对应的数相等.2.利用作差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1)探究1:比较实数3与2的大小;解法一:∵3-∴3解法二:∵(∴-(2)探究2:比较实数3与3的大小解:∵∴(3)利用作差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作差法:比较两个实数(或代数式)的大小,可以转化为考察它们的差是正数、负数、或零,这种比较大小的方法称为作差比较法.即:即:当a3.利用作商法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1)探究3:比较正数3与5的大小解法一:∵3∴3解法二:∵5∴5(2)探究4:比较正数3与3的大小解:∵∴3=3(3)利用作商法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作商法: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可以转化为考察它们的商是大于1、小于1、或等于1,这种比较大小的方法称为作商比较法.即:即:当aaaa3.小结(1)方法一:数轴法(优点是形象生动)(2)方法二:作差法(优点是快捷方便,并且适合一切实数比较大小)即:即:当a(3)方法三:作商法(优点是快捷方便,并且只适合两个正数比较大小)即:即:当aaaa【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实例,自然引申出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数轴法、作差法与作商法,这样可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简单易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核心素养.(三)小组合作、讨论交流1(自学)各位同学,请大家每4个人组成一组,分别交流讨论后,解决下列问题:例1比较57与提示:既可以用作差法,也可以用作商法比较大小例2比较(x+2)(x提示:利用作差法比较大小【设计意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思考与讨论,题目有针对性的考察了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四)成果展示1(迁移变通、检测实践)例1:解法一(作差法):∵∴解法二(作商法):∵5而5∴例2:解(作差法):∵(=∴(【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展示,让学生充当小老师,从自己的角度牢固掌握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提升演练1(迁移变通、检测实践)例3.设a、b均为实数,试比较a2+解:∵(===∴(a2+b2例4已知a>b,解(作差法):∵已知∴又∵∴a又∵a∴a综上所述,a>【设计意图】通过提升演练,让学生进一步地掌握实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体现“以学为重、以用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六)探究新知2——不等式的性质(互学)1.性质1:加法法则(可加性)(1)情景问题2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天平秤,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思考:如果a>b,那么(3)探究2:再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4)性质1(可加性):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代数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即:如果a>b简称为:“加减同数不变号”(5)证明:我们能用上节课学习的作差法来证明加法法则成立吗?请大家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后写出证明过程?求证:如果a>b,那么证明:∵已知a>∴a又∵(=∴a+c你们还能求证:如果a>b,那么2.性质2:乘法法则(可乘性)(1)情景问题3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天平秤,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思考如果a>b,(3)探究3:再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4)性质2(可乘性)(1)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①①如果a>b,c简称为:“乘除正数不变号”(5)证明:我们能用上节课学习的作差法来证明乘法法则①吗?请大家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后写出证明过程?求证:如果a>b,证明:∵已知a∴a又∵ac∴ac>bc你们还能证明“如果a>b,c(6)探究4探究3: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7)探究5: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8)性质2(可乘性)(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②②如果a>b,c<0简称为:“乘除负数要变号”(9)证明:我们能用上节课学习的作差法来证明乘法法则②吗?请大家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后写出证明过程?求证:如果a>b证明:∵已知a∴a又∵ac∴ac你们还能证明“如果a>b,c3.性质3(传递性)(1)情景问题4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天平秤,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性质3(传递性)如果如果a>(3)证明:我们能用上节课学习的作差法来证明传递性吗?请大家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后写出证明过程?证明:∵已知a∴又∵a∴a性质4(对称性)(1)如果a>b,那么b<a(2)如果b<a,那么a>b即即:5.性质5(可移性)(1)探究6:再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性质5(可移性)a+a+从左向右:移负为从左向右:移负为正从左向右:移正为负思考:你们能利用可加性证明可移性“a+b6.性质6(同向可加性)(1)探究7:再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性质6(同向可加性)如果如果a>b,(3)证明:我们能用上节课学习的作差法来证明同向可加性吗?请大家每4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后写出证明过程?证明:∵已知a∴a∴a+c>(4)思考:如果a>b,c>解:不成立,反例为7.性质7(同向同正可乘性)(1)探究:再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性质7(同向同正可乘性)如果(3)证明∵∴ac又∵c∴bc>故ac>8.性质8(同向同正可乘方性)(1)探究:再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性质8(同向同正可乘方性)如果如果a9.性质9(同正可开方性)(1)探究: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性质9(同正可开方性)如果如果a>b10.性质10(同号可倒性)(1)探究1: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2)探究2:再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下列的不等式,你们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3)性质10(同号可倒性)如果如果ab>0,且a11.小结:不等式的10条性质((1)性质1(可加性)如果a>b,那么((2)性质2(可乘性)①如果a>b,c②如果a>b,c<0,((3)性质3(传递性)如果a>((4)性质4(对称性)a((5)性质5(可移性)a((6)性质6(同向可加性)如果a>b,((7)性质7(同向同正可乘性)如果a>((8)性质8(同向同正可乘方性)如果a((9)性质9(同正可开方性)如果a>b((10)性质10(同号可倒性)如果ab>0,且a>b【设计意图】通过情景问题探究与严密证明,让学生经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深刻掌握不等式的10条性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核心素养.(七)小组合作、讨论交流2(自学)各位同学,请大家每4个人组成一组,分别交流讨论后,解决下列问题:例4.已知a>b>0,【设计意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的思考与讨论,题目有针对性的考察了不等式的10条性质.(八)成果展示2(迁移变通、检测实践)证明:∵已知a∴1a又∵已知∴ca【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展示,让学生充当小老师,从自己的角度牢固掌握不等式的10条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