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6_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6_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6_第3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6_第4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现代文阅读(6)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司马迁在致任少卿的信中自述撰写《史记》的心志:“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在他的史学实践中,切实坚持了这一学术理念。所谓“通古今之变”,指出了历史学者的学术责任,即考察古今历史演变的进程,进而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总结历史规律。司马迁的研究方法是“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考察、认识中国的历史文化,应当进行这样的努力。在学术实践的过程中,司马迁“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如此坚定的学术信念,今之学者依然可借以自勉。理解“究天人之际”的文意,当然不能脱离当时的文化背景,要关注人们对“天”的有着浓厚神秘色彩的崇敬。曾就《公羊春秋》的研读对司马迁有所指导的董仲舒,对“天人感应”有诸多讨论,他的思想可能对司马迁有一定的影响。《史记・五帝本纪》说尧“敬顺昊天”,张守节《史记正义》解释为“敬天”。后世注家对《史记》文字的解说,也可见“严敬天威”等说法。如果认识到秦汉社会的“敬天”理念,包含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态的爱护,就应当珍视其中值得继承的文化因素。此外,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究”,强调对未知规律的探索追求,与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僵化偏执倾向有所不同。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是英雄主义、进取精神和开放风格凸显,文明大幅度进步的历史阶段。当时的思想者有比较宽广的视野和比较高远的追求,“天人”和“古今”的关系,似乎是许多人共同关心的文化命题。汉武帝说:“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董仲舒说:“天人之征,古今之道也。”《淮南子》也有“明于天人之分,通于治乱之本”之说。由此看来,司马迁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确代表了一种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意识,体现出这位伟大学者闳卓的史学理念。(摘编自王子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材料二:“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人在思想领域进行探索的一个母题。这里的“天”并非大自然的意思,因此这里的天人关系也并非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夏、商、周三代以来,中国人认为“天”就是“帝”,“天帝”主宰世间万物。天的意志被称为“天命”“天意”,天的行为法则被称为“天道”“天理”。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宣扬“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哲学思想,让天命为君权服务。司马迁作为董仲舒的门生,也许会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另外,司马迁还未能摆脱占星术的影响,他认为上天和人间的确有对应的关系,并且认为天有法则,也就是“天命”。《史记·天官书》:“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为国者必贵三五。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这无疑是继承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天命观。但是,作为一个史学家,司马迁的严谨态度又使得他不能完全相信所谓的天命。他讽刺秦皇汉武求仙问药、封禅祭祀,反对将人间的兴亡都归因于天。他虽承认天命,认为天人之间有联系,但是也反对过分强调天命。此外,司马迁之所以要写通史,就是为了探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及人在历史发展面前应该如何应对。他提出“承敝通变”的命题,认为社会出现了弊病才会引起变化,主动的变革就是试图除去过去的弊政。他还总结出“见盛观衰”的法则,认为事物发展到顶峰的时候,其弊端也就开始显现,从而逐渐走向衰落。所谓“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他还试图从经济条件的角度来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是由经济制度决定的。《史记》以《货殖列传》殿后是有深意的,它探讨和回答了人类生活的基础,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的关系,人们的思想、行动和物质利益的关系,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它是作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原则性的概括。当然,司马迁处于西汉时代,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观之中。他说“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摘编自宋伟《如何理解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学者,既要有“通古今之变”的责任意识,又要有“究天人之际”的探求精神。B.司马迁之所以要“究天人之际”,一是受董仲舒的影响;二是他生活在一个进取的时代。C.《史记・五帝本纪》说尧“敬顺昊天”,可见司马迁完全赞同“天帝”是主宰世间万物的。D.《货殖列传》的观点与马克思“物质是基础”的观点一致,是《史记》殿后的文章,可见其重要性。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之所以能写出《史记》,这与他具备坚定的学术信念、闳卓的史学理念紧密相关。B.司马迁研究历史的方法是“网罗”“考”“稽”,这样的研究方法依然值得今之学者学习和借鉴。C.“天人之际”的“天”,材料一认为“天”即“自然”“生态”;材料二认为“天”是“天帝”,主宰世间万物。D.两则材料都围绕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学术理念展开,但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的观点的一项是()A.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对项羽死前所言“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以“岂不谬哉”来评价。B.司马迁大力肯定法家的变法图强行为,对商鞅和吴起的变法都给予了较为积极的评价。C.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这种对物质基础的探究有其进步意义。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敢于为起义的农民陈胜立传,表明他相信命运只掌握在自己手中。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5.司马迁在治学上有可取之处,也有不可取之处,今之学者可获得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体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通才、全才。无论是诗词文赋,还是书法绘画,苏轼都造诣极高。他的成就与他勤于读书、善于读书有很大关系。他所倡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的治学理念,对今天读书治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感于当时士大夫中滋长的急功近利和浅薄轻率的风气,苏轼在《稼说送张琥》中巧用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的道理来阐述治学之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即在博览群书时要汲取书中的要领和精髓,从大量的知识或材料积累中,提炼出精华部分再著书立说。所谓“博观”“厚积”,是指广博地获取知识,丰厚地积累学养。所谓“约取”,就是慎取、精取,是在博观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谓“薄发”,是在“厚积”的基础上,进行严谨阐释。在《与张嘉父》(其七)中,苏轼以富人之筑大第须储材充足为喻,对“博观而约取”进行详细阐释,指出只有广博地积累学养,才能著成“不容有所悔”的“一家之言”。苏轼主张在治学过程中要熟读深思,对事理或学习对象进行研究式学习,即“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一生治学遵循此法,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三点,即“一生日课”“一书数过”“一意求之”。“一生日课”是指每日必定完成抄书这项必修课,以每天抄书为读书治学筑牢根基。宋人陈鹄讲过苏轼抄《汉书》时采用不同的方式,连抄三遍,直至全部背诵,无一字,差错。苏轼直到晚年,仍乐于此法,用以教子。跟随苏轼贬谪儋州的苏过,以父为师,将一部《唐书》抄完,而且接着又抄《汉书》。苏轼视之为“穷儿暴富”,认为儿子通过抄书必将迅速地增长学识、深厚地积淀学养。“一书数过”是指读书要坚持反复阅读和揣摩,不能浅尝辄止。在治学实践中,苏轼也是这样做的。《汉书》他就读过很多遍,而且乐于将这种方法与人分享,苏轼对《周易》也是反复研读,长期认真反复咀嚼,最终写就《东坡易传》。“一意求之”是指治学要有针对性,读书贵在专与精。苏轼认为,治学时要针对一个主题进行研究性阅读,学懂弄通之后,再换另一个主题进行研读,这样读书可以做到既博又精,是夯实治学基本功的重要方法。苏轼治学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治学理想,强调要学用结合,把治学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他以著书立说为武器,针砭时弊、奉献社稷,主张治学要有益于世,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谈。苏轼的诗文著述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如苏轼初任凤翔府判官,为改衙前弊政,给宰相韩琦写《凤翔到任谢执政启》,建议改善官驿投宿问题。他在《奏为法外刺配罪人待罪状》中表达了自己对变法的看法,主张变法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摘编自赵纪萍《“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的治学之道》)材料二: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严肃批评了一种不良学习现象,他说:“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里手”虽然学了不少、看似谙熟,但实则“夹生”,没有真正学懂弄通、融会贯通,难以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十足的知识“搬运工”、典型的“死读书”,最终也必然成为“书呆子”,变成“客里空”。“以书为道,相隔万里也。”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看领导干部水平高不高,不是单纯地看他读书多不多,而主要看他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读书学习,是为了启智增慧、提高本领、涵养情操,而不是单纯为了追求读更多的书、储存更多的书本知识,当所谓的“知识里手”。坚持学用相长。在千中学、学中干,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要处理好学与干的辩证关系,既善于向书本学习,又善于向实践学习,运用好知和行“两只翅膀”,驾驭好学和用“两个轮子”,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让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水涨船高”,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摘编自华金良《莫做“知识里手”》)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在诗词文赋、书法绘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的成就,这与他所倡导的治学理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B.受到自己父亲的影响,苏过也曾经把抄书作为必修课,因而迅速地增长了学识,积淀了深厚的学养。C.苏轼认为用“一意求之”的方法治学,既能做到精细化,又能从多方面吸收营养,可以夯实治学基本功。D.成长道路上,我们要学好书本知识,也要“读”好社会实践这本“无字之书”,处理好学与用的辩证关系。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拿来主义》中的“占有”“挑选”与材料一中的“博观而约取”有相似之处。B.苏轼善用形象的比喻来说理,比如材料一中他用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的道理来阐述治学之道。C.只要把知识真正学懂弄通、融会贯通,在工作中就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纸上谈兵”典故中的赵括熟读兵书,却不能活用,是典型的“知识里手”。8.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李白诗云:“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B.毛泽东提出:“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C.明代诗人林鸿《饮酒》:“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D.《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9.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及了“学”和“用”的关系,二者论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10.某同学在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自己的经验时说:“我的成功经验就是多刷题,学不会,就练会!”对此,你如何评价?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B.“受董仲舒的影响”错误。材料一第三段中说“他的思想可能对司马迁有一定的影响”,材料二第一段中说“司马迁作为董仲舒的门生,也许会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这两处说的是“可能”“也许”,均是推测。C.“完全赞同”错误。材料二第一段说的是“但是,作为一个史学家,司马迁的严谨态度又使得他不能完全相信所谓的天命”。D.“与马克思‘物质是基础’的观点一致”错误。材料二第二段说的是“试图从经济条件的角度来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是由经济制度决定的”,只是“试图”,并非已经提出了与马克思的“物质是基础”的观点一致的观点。2.答案:C解析:“材料一认为‘天’即‘自然’‘生态’”错误。材料一第三段说的是“包含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态的爱护”,可见“自然”“生态”只是“天”的一部分。3.答案:D解析:A项,认为项羽的失败并不是天命所致,可作为材料二中司马迁“虽承认天命……但是也反对过分强调天命”的论据。B项,司马迁积极评价法家变法图强的做法,可作为材料二中司马迁认为“主动的变革就是试图除去过去的弊政”的论据。C项,强调司马迁探究物质基础的进步意义,可作为材料二“他还试图从经济条件的角度来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思想意识是由经济制度决定的”的论据。D项,“表明他相信命运只掌握在自己手中”与材料二所说的司马迁“虽承认天命……但是也反对过分强调天命”相矛盾。4.答案:①材料一整体为“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为并列式结构。②先总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司马迁切实坚持的学术理念。③再分别论证“通古今之变”的内涵、研究方法以及“究天人之际”中的“天”“究”的含义。④最后指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与西汉的时代特征有关。解析:第一段,“司马迁在致任少卿的信中自述撰写《史记》的心志……切实坚持了这一学术理念”,开篇提出司马迁的学术理念;第二段,“所谓‘通古今之变’,指出了历史学者的学术责任……”,第三段“理解‘究天人之际’的文意,当然不能脱离当时的文化背景……”,分别论证了“通古今之变”的内涵及研究方法和“究天人之际”中“天”“究”的含义;第四段,“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是英雄主义、进取精神和开放风格凸显……‘天人’和‘古今’的关系,似乎是许多人共同关心的文化命题……代表了……体现出这位伟大学者闳卓的史学理念”,最后从时代特征的层面总结司马迁史学理念的价值。5.答案:①可取之处:司马迁一方面可能受其师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相信“天命”;另一方面又因其严肃的治学态度而不完全相信所谓的天命。启示:当今学者治学要有这种对权威学说批判继承的严肃态度。②不可取之处:司马迁处于西汉时代,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观之中。启示:当今学者治学既要对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问题深入研究;又要勇于创新,摆脱落后的时代观念的束缚。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从材料二中找出司马迁治学方面的内容,然后进行概括,最后得出启示。由“司马迁作为董仲舒的门生……他虽承认天命,认为天人之间有联系,但是也反对过分强调天命”可推出答案①。由“当然,司马迁处于西汉时代,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观之中。他说……”可推出答案②。6.答案:B解析:“因而迅速地增长了学识,积淀了深厚的学养”错误。材料一中说苏轼“认为儿子通过抄书必将迅速地增长学识、深厚地积淀学养”,这是苏轼的主观看法,而非既定事实。7.答案:C解析:“只要……就……”说法绝对。材料二说的是“没有真正学懂弄通、融会贯通,难以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十足的知识‘搬运工’、典型的‘死读书’”。8.答案:D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坚持学用相长,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D项,《荀子・劝学》中的话强调的是学习要注重积累,没有涉及运用的问题,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9.答案:①材料一:苏轼从儒家经世济民的治学理想出发,强调要学用结合,把治学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②材料二:引用毛泽东和习近平的观点,强调在干中学、学中干,要处理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