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西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西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西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西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12

月份)

一、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

①肺②胃黏膜③神经元④酵母菌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HIV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

有山羊⑧一片果园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⑩叶绿体.

A.⑤⑥③©①④⑦⑨⑧

B.③②①④⑦⑨⑧

C.⑤②①④⑦⑨⑧⑩

D.②①③©⑦⑨⑧

2.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①噬菌体②蓝藻③酵母菌④乳酸菌⑤支原体

⑥水绵⑦小球藻⑧葡萄球菌⑨链球菌⑩青霉菌.

A.①②©©⑧⑨

B.①②③©⑦⑨

C.①③©@⑧⑩

D.②④⑤©⑦⑩

3.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A.C、H、N、P、Mn

B.Cl、Fe、S、N、Mg

C.B、Cu>Zn>Mn、Mo

D.N、P、K、Cu、Fe>I

4.如图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一个多肽中a的种类肯定有20种

B.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有水产生

C.b的结构简式是-NH-C00H-

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原因a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多种多样

5.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19个氨基酸组

成,图中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II”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

中,错误的是()

a链:▲—▲一★一■一•—♦

B链:☆—O—

A.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包括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图中的化学键是在核糖体中形成的

C.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含有42个。原子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6

6.分析HIV的化学组成,得到如图所示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N

—►a(小分子)一*A(大分子,HIV

C、H、0□

—>b(小分子)一B(大分子

N、P

A.a-A的过程在HIV的核糖体上完成

B.B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

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

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7.某些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斐林试剂-还原糖-砖红色

B.苏丹HI染液-脂肪-橘黄色

C.双缩版试剂-蛋白质-蓝色

D.甲基绿-DNA-绿色

8.胰岛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们的化学本质分别是()

A.蛋白质和脂肪

B.脂质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固醇

D.磷脂和蛋白质

9.下列各项中,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B.相邻植物细胞通过通道交换物质

C.吞噬细胞利用溶酶体消化病菌

D.胰岛素分泌后作用于肝脏细胞

10.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体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

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经吐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经吐罗纣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经苏丹HI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11.图中甲、乙、丙为细胞中的三种双层膜结构,1和2为丙的两个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甲乙丙

A.三种双层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显著增大膜面积

B.三种双层膜均能将细胞内部分隔为一个个小的区域,将内外物质完全分隔开

C.甲、乙、丙三种结构中都含有DNA,且都与蛋白质紧密结合形成了结构1

D.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结构乙,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结构2有关

1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13.如图是用动物受精卵所做的三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说明细胞核离开细胞质不能生存

B.把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消失,说明细胞质离开细胞核不能生存

C.该实验说明,保持细胞核的完整性,细胞就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14.用蔗糖淹渍萝卜条,能使萝卜条变甜,这是因为()

A.蔗糖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

B.蔗糖分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C.蔗糖分子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D.细胞脱水死亡,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15.人体组织细胞从细胞外界溶液中吸收甘油的量取决于()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

C.细胞中ATP的含量

组织液中的含氧量

.•...

24681(K

处理时间/min

16.如图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随处理时间的

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选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来进行

B.ab段表示植物细胞因失水量过度而逐渐死亡

C.lOmin时两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均有质壁分离现象

D.两曲线走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所致

17.将三种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段时间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

镜下观察到如图不同状态的细胞图象.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

A.乙>甲>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甲一乙一丙

18.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

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

最合理的是()

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开放

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19.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将带“皮”的幼嫩的茎纵切后插入两烧杯中,

如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伸缩性相对较强.判断30分钟后可能出

现的形状变化是()

A.甲乙

A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20.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

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21.某同学设计了图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作零界

面.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O

B.

.液面(等高)

蔗糖彘麦芽糖

22.如图所示U型管中间被种能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而二糖不能透过的半透膜隔

开,现在两侧分别加入0.Imol/L的蔗糖溶液和麦芽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液面高度

变化是怎样的?若向U型管右侧加入某种微量物质(不影响溶液浓度),右侧液面开始上升,

那么加入的这种微量物质最可能是()

A.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胰岛素

B.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衣藻

C.两侧液面高度不变;麦芽糖酶

D.两侧液面高度不变;蒸储水

小麦种子

淀粉液

23.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

度为30℃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在3支

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穆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破红色,丙呈蓝色

24.如图表示在适宜条件下,等量的过氧化氢经不同处理后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请分析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三种条件中,反应速率必定是①>②>③

B.若三条曲线不同只由温度引起,则②中温度可能高于①

C.若三条曲线不同只由酶浓度引起,③中酶含量最低

D.若三条曲线不同是酶在不同PH值中形成的,①中pH可能最高

25.几位同学在探索pH对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其中操作顺序最

合理的是()

①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②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新鲜的a-淀粉酶溶液1mL

③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

④分别置于100℃、60℃、0℃环境中保温5min

⑤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⑥将试管中溶液的pH分别调到3、7、11,保持5min.

A.①④@©⑤

B.①⑥©@⑤

C.①②®©⑤

D.②⑥①@⑤

26.ATP是细胞中能量的通用“货币”,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不同物质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酵母菌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D.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27.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下图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MP+Pi+能量

乙丙

ATP5=^EADP+Pi+能量

A.AMP可以作为合成ADP及RNA的原料

B.甲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C3还原或肌肉收缩

C.丁过程中合成ATP所需能量可以是光能、化学能、热能

D.催化乙过程和丙过程的酶肯定不是同一种酶

28.如图甲表示某种酶催化底物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相关酶的催化速率与

底物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化g

乙底物的量

A.该模型能解释酶具有专一性,若d、e分别代表果糖和葡萄糖,则a代表蔗糖

B.若底物为蛋白质,则可用双缩胭试剂检验蛋白质是否被分解

C.乙图中若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故限制e〜f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D.若b表示ATP,则d、e分别表示ADP和Pi,机体的吸能反应与该反应相伴随

29.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

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氧气和

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如图所示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M气

酒精

涧精

A.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5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h和第3h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C.甲发醛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30.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氧原子的来龙去脉,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的产物中的0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0

B.光合作用的产物CM2O6中的0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

C.有氧呼吸的产物13中的。全部来自原料中的在

D.有氧呼吸的产物⑩中的0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GHMOG

31.关于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浓度施肥利于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B.土壤板结会影响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C.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种类由基因决定

D.植物根系吸收各种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有所不同

32.图甲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单位时间内CO?释放量利。2产生总量的变化.图乙表示

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假设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呼吸强度相等,下列说法正

CO,杼放笈

A.若图甲代表水稻,图乙代表蓝藻,则图甲的c时与图乙的c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都

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B.若图甲与图乙为同一植物,则相同温度下,图甲的b相当于图乙的b点

C.图甲植物的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环境吸收2个单位的C02

D.图乙的a、b、c点光合作用限制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33.以测定的COz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

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一比照FCC段收氯

黑暗中“放过

(4B—06ml.

WI0.2ml.位SSX

S

E

tt

超3叼t

THRCfBiT

M

2

fsfjt三

o

.一玻璃瓶

)—娜色小烧杯

植物

NaHCO.i^

O

102030湿度,匕)

A.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相等

C.如果该植物原重Xkg,置于暗处4h后重(XT)kg,然后光照4h后重(X+2)kg,则总

光合速率为3/4kg.N

D.若将乙装置中NallCQ,溶液换成蒸储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

34.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号装置2号装置

A.1号装置用于测定酵母菌臭消耗量,2号装置用于测定酵母菌C02释放量

B.1号装置液滴不可能向右移动,2号装置液滴不可能向左移动

C.若1号装置液滴不移动,2号装置液滴向右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厌氧呼吸

D.若1号装置液滴向左移动,2号装置液滴不移动,则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

35.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一试管

%

CT-一一气泡

A一水

—滴管

金属垫圈

酵母菌和

他铀糖溶液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02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36.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A.在25℃条件下研究时,cd段位置会下移,a会上移

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D.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的浓度

37.如图1中试管甲与试管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氧气释放

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曲线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曲线和乙曲线不同的原因是小球藻对光的利用能力不同

B.Q点的氧气释放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为零

C.P点负值产生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D.增加培养液中的COZ浓度,Q点将左移

38.如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B.适宜条件下,③过程在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C.⑤过程产生的能量最多

D.①③④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39.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

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A.a上升、b下降

B.a,b都上升

C.a、b都下降

D.a下降、b上升

40.如图所示为甘蔗叶肉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④释放的能量用于&的还原

C.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II],过程③既产生[H]也消耗[H]

D.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

二、填空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41.如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图乙是与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的曲线图.请据图回

答问题:

甲乙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判断理由是..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

中的曲线——表示.如果缄鳏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__(填“1--

II”或“1—I”).

(2)图甲中细胞膜的模型被称为,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

特点,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3)图中物质B指的是,该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

(4)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有关,曲线②Q点时影响物质运输速率

的因素可能有和.

42.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麦芽

糖醐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麦芽糖量

甲乙

(1)甲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即每一种酶只能催化化学反

应.代表麦芽糖酶.酶催化作用的原理是一

(2)乙图中,限制f〜g段上升的因素是.如果温度升高5℃,催化速率将变

(3)若其他条件不变,将酶的量增加一倍,请在乙图中绘出相应变化曲线.

(4)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F实验步骤:

①在A、B、C、D、E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ll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

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本尼迪特试剂2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

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①.

②.

43.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

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图中b代表的物质是.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

(2)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填序号),过程③发生的场所

是.在②中,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g示踪,则放射性同位素最先出现在

口中(括号内填字母).

(3)适宜的光照下,①过程为②过程提供的物质是和.

(4)上述①〜⑤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和必须有二氧化碳参与进行的过程分别是

(填序号).可在该植物根细胞中进行的过程是(填序号).

(5)若该植物是番茄,将其种在温室中,写出两种通过同时改变上述生理过程的强度来提

高产量的措施.①;②.

44.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

0?或CO2.图乙表示该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净产量(光合作用的G产生量-细胞呼吸的

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b可代表,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结合,

生成和大量的.

(2)在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内生成的物质有,在N点后供净产量的增长逐渐

减慢并趋向平衡,制约其增长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分别是、.

(3)所处图乙P点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A点时,可以发生图

甲中的哪些过程(用图甲中字母表示)?;D点时发生哪些过程(用图甲中字母

表示)?.

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0

1.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

①肺②胃黏膜③神经元④酵母菌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HIV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

有山羊⑧一片果园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⑩叶绿体.

A.⑤⑥®®①④⑦⑨⑧

B.③②©©⑦⑨⑧

C.⑤②©©⑦⑨⑧⑩

D.②①③④⑦⑨⑧

,考点J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性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一组织f器官一系统一个体一种群一群落f生态系统,

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

结构和功能.

【解答】融:从结构层次上讲,①肺为器官②胃黏膜为组织③神经元为神经细胞④酵母

菌为单细胞生物,故既是细胞也是个体层次,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不是生命系统的层次

⑥HIV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为种群⑧一片果园

为生态系统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为群落⑩叶绿体为细胞器,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的单位为细胞,故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③一②一①一④一

⑦一⑨f⑧.

故选:B.

,点,列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试题

难度一般.

2.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①噬菌体②蓝藻③酵母菌④乳酸菌⑤支原体

⑥水绵⑦小球藻⑧葡萄球菌⑨链球菌⑩青霉菌.

A.①②©©⑧⑨

B.①②③©⑦⑨

C.①③©©⑧⑩

D.②④⑤©⑦⑩

工考点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7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

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

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如噬菌体、SARS病毒、HIV等)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感答/解:①噬菌体属于病毒,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①正确;

②蓝藻属于原核生物,②正确;

③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③错误;

④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④正确;

⑤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⑤正确;

⑥水绵属于真核生物中的低等植物,⑥错误;

⑦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中的低等植物,⑦错误;

⑧葡萄球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⑧正确;

⑨链霉菌属于原核生物中放线菌的一种,⑨正确;

⑩根霉菌都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⑩错误.

故选:A.

,点,力本题考查细胞种类,对于此类试题,考查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

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

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注意要将细

菌和真核生物中的真菌进行区分.

3.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A.C、H、N、P、Mn

B.Cl、Fe、S、N、Mg

C.B、Cu>Zn>Mn、Mo

D.N、P、K、Cu、Fe、I

,考点J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分析J组成细胞的元素按照含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0、N、S、

P、K、C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B、Zn、Mo、Cu等.

【解答】解:AsC.II.N.P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

B、S.N.Mg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

C、Cu.Zn.Mn.Mo均属于微量元素,C正确;

D、N.P.K属于大量元素,D错误.

故选:C.

,点唱本题的知识点是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对于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种类记忆是本题

考查的重点,试题较简单.

4.如图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卜列有关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一个多肽中a的种类肯定有20种

B.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有水产生

C.b的结构简式是-NH-C00H-

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原因a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多种多样

,考点J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

,芬析7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C、H、0、N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氨基

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图中a、b

分别表示氨基酸、肽键,①表示脱水缩合过程.

A#答J解:A、多肽链不同,氨基酸的种类、数目不同,氨基酸的种类最多有20种,所以

一个多肽中a的种类不一定有20种,A错误;

B、①过程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即翻译过程,只能发生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

以tRNA为运输氨基酸的运载工具,B正确;

C、分析题图可知,b是肽键,化学简式是-NH-C0-,不是-NH-C00II-,C错误;

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原因a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多种多样以及肽链的空间

结构,D错误.

故选:B.

点为Y本题是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基本单位和形成过程的综合应用,蛋白质形成的过程要

与翻译的具体过程结合起来理解应用,由于蛋白质遗传物质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多样性是细

胞多样性直接原因,遗传物质多样性是根本原因.

5.图是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19个氨基酸组

成,图中是在蛋白质加工过程中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有关叙述

中,错误的是()

a链:▲—▲一★一■一•—户一一♦

-S/

B链:☆—0一一•

A.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包括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图中的化学键是在核糖体中形成的

C.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含有42个。原子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686

,考点J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专切氨基酸、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蛋白质的合成.

。分析J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链山21个氨基酸组成,含20个肽键;B链由19

个氨基酸组成,含18个肽键.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

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ZW答J解:A、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

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所以该蛋白质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A正确;

B、图中代表的肽键是在核糖体中形成的,化学键是在高尔基体加工形成的,

B错误;

C、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0原子数=肽键数+2X肽链数=38+2X2=42个,C正确;

D、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共产生了(21-1)+(19T)=38个水,又由于蛋白质加工过程中

有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8X18+2=686,D正确.

故选:B.

,点评J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和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

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6.分析HIV的化学组成,得到如图所示组成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I----a(小分子)一A(大分子片

c、H、o—HHHIV

、「(――»b(小分子)一B(大分子)」

A.afA的过程在HIV的核糖体上完成

B.B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

C.a与a之间通过“-NH-C00H-"相连接

D.1I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考点J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分析JIIIV病毒是RNA病毒,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NA,因此图中的大分子A是蛋白质,

小分子a是氨基酸,大分子B是RNA,小分子b是核糖核昔酸.

却解:A、HIV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HIV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脱

水缩合形成的,A错误;

B、RNA中含有碱基U,不含有碱基T,因此RNA彻底水的产物是磷酸、核糖和A、G、U、C

四种碱基,B错误;

C、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结构连接,肽键的结构式是-CO-NH-,C错误;

I)、HIV是RNA病毒,遗传信息存在于RNA中,即图中的B物质,D正确.

故选:D.

,点评7寸于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过程及DNA与RNA在组成成分

上的差异的理解,把樨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7.某些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斐林试剂-还原糖-砖红色

B.苏丹II【染液-脂肪-橘黄色

C.双缩胭试剂-蛋白质-蓝色

D.甲基绿-DNA-绿色

,考点J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脂

肪的实验.

。分析J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

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

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胭试

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川染液(或苏丹IV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

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毗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解答】辘:A、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

红色,A正确;

B、苏丹III染液可用于鉴定脂肪,呈橘黄色,B正确;

C、双缩版试剂可用于鉴定蛋白质,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紫色,C错误;

D、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毗罗红能使RNA呈红色,D正确.

故选:C.

,点评J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

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

8.胰岛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们的化学本质分别是()

A.蛋白质和脂肪

B.脂质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固醇

D.磷脂和蛋白质

f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分析J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脂质的分类和功能,

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

【解答】解: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

故选:C.

"7乎/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9.下列各项中,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

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B.相邻植物细胞通过通道交换物质

C.吞噬细胞利用溶酶体消化病菌

D.胰岛素分泌后作用于肝脏细胞

,考点J细胞膜的功能.

,专题J正推法;生物膜系统.

,如"信息交流功能:

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

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②相信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

间的识别和结合.

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个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

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各“解:A、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交流

功能,A正确;

B、相邻高等植物细胞之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交流,体现细胞膜信息交流的功能,B

正确;

C、吞噬细胞利用溶酶体消化病毒,体现溶酶体的功能,C错误;

D、肝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胰岛素体现了通过化学物质完成信息交流功能,D正确.

故选:C.

。点见本题考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关键是识记信息交流的三种形式,难度不大.

10.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体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

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经毗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

B.经吐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

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D.经苏丹in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

,考Q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分析J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毗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

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毗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RNA要分布在细胞质.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色.脂肪

能被苏丹川染成橘黄色;蛋白质能与双缩麻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解答】解:A、甲基绿和毗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将DNA

染成绿色,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核,故A错误;

B、甲基绿和毗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毗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而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所以可以观察到红色的细胞质,故B错误;

C、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色,故C正确;

D、经苏丹HI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脂肪,故D错误.

故选:C.

。点力Y本题考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线粒体和绿叶体的实验和生物

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

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

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11.图中甲、乙、丙为细胞中的三种双层膜结构,1和2为丙的两个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甲乙丙

A.三种双层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显著增大膜面积

B.三种双层膜均能将细胞内部分隔为一个个小的区域,将内外物质完全分隔开

C.甲、乙、丙三种结构中都含有DNA,且都与蛋白质紧密结合形成了结构1

D.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结构乙,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结构2有关

,考Q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专题J模式图;细胞器;细胞核.

,分析J据图示可知,甲为线粒体,乙为叶绿体,丙为细胞核,三者均具有双层膜结构,都

有选择透过性.

【解答】解•*A、三种双层膜中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通过某种方式显著增大膜面积,A错误;

B、三种双层膜均能将细胞内部分隔为一个个小的区域,但内外物质并未完全分隔开,可进

行物质交换,B错误;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未形成染色体,C错误;

D、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如蓝藻,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

如原核生物,D正确.

故选:D.

。点见本题考查了细胞器及细胞核的结构及功能,试题难度一般,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

有无膜结构掌握细胞器的分类及其功能.

1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考点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7根据题意,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异同,原核生物细胞中除核糖体外

无其他细胞器,所以也无生物膜系统,真核生物则有,但原核生物中的部分好氧菌还是可以

进行有氧呼吸的,因为其体内具有有氧呼吸的酶;不论是有丝分裂、无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

都属于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原核生物只进行二分裂;以RNA为遗传物质的只有RNA病毒,

其他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包括原核生物),综上所述解决此题.

【解答】鞭:A、原核细胞如蓝藻、醋酸菌没有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故能

进行有氧呼吸,故A错误,

B、真核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个别生物也可以进行无丝分裂,但是原核细胞如细菌进行的

是二分裂,故B错误,

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或RNA,故C错误,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膜),有

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故D正确.

故选D.

。点7本题考察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异同点

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3.如图是用动物受精卵所做的三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说明细胞核离开细胞质不能生存

B.把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消失,说明细胞质离开细胞核不能生存

C.该实验说明,保持细胞核的完整性,细胞就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考点J细胞核的功能.

七场"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中为细胞核提供ATP

和酶、核甘酸、等细胞核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因此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ZW答J解:A、将受精卵的细胞核提取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消失,说明离开细胞质,细

胞核不能存活,A正确;

B、将去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也消失,说明细胞质离开细胞核也不能生存太久,B正确;

C、给去核的细胞重新移入细胞核形成重组细胞,重组细胞能正常生活且能进行分裂繁殖,

这说明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C错误;

D、该实验只能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C.

。点评7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关系,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

的突破口,对细胞核和细胞质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分析实验结果获取结论是本题考查

的重点.

14.用蔗糖淹渍萝卜条,能使萝卜条变甜,这是因为()

A.蔗糖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

B.蔗糖分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C.蔗糖分子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D.细胞脱水死亡,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考点J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专施J正推法;生物膜系统.

,分析/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但用蔗糖淹渍萝卜条,在高浓度

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蔗糖分子进入细胞,从而使萝卜条变甜.

f#却解:A、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

侧,而蔗糖属于溶质分子,A错误;

BC、蔗糖属于二糖,其分子不能直接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BC错误;

D、蔗糖淹渍萝卜条时,高浓度蔗糖溶液使细胞失水死亡,导致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从

而使蔗糖分子进入细胞,D正确.

故选:D.

。点见本题考查细胞膜功能特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

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人体组织细胞从细胞外界溶液中吸收甘油的量取决于()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

C.细胞中ATP的含量

D.组织液中的含氧量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等邂/正推法;物质跨膜运输.

。芬航7甘油进出细胞的方式是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其动力是膜两侧的浓度差.

辘和解:甘油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向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既不需要载体蛋白质

的协助,也不消耗细胞的能量,即仅取决于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故选:A.

,点,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

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

16.

如图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随处理时间的变化

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选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来进行

B.ab段表示植物细胞因失水量过度而逐渐死亡

C.lOmin时两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均有质壁分离现象

D.两曲线走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所致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专题J坐标曲线图;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分析八、据图分析,A细胞失水量增加,细胞发生质壁分离:B细胞先失水量增加后减少,

说明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2、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要选择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即含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若外

界溶液的浓度增大,导致浓度差变大,所以单位时间内,失水程度大,复原所需要的时间相

对较长

却解:A、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要选择含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如成熟的叶肉细胞,

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a时两个细胞失水量较大,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b点细胞既不失水,也

不吸水,b时刻后B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水,没有死亡,B错误;

C、lOmin时刻后B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水,b点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lOmin时刻B物质

溶液中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C错误;

D、在0〜4min内,两种曲线的失水程度不同,有可能是由于浓度差不同引起,但整体曲线

趋势不同,是因为溶液不同,A可能是蔗糖溶液,B可能是一定浓度的硝酸钾,D错误.

故选:A.

。点,咒库题考查植物水分代谢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学生分析曲线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属于中档题.

17.

将三种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

观察到如图不同状态的细胞图象.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

A.乙>甲>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甲乙一丙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1、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2、据图分析,甲细胞没有吸水和失水,说明甲细胞液浓度等于蔗糖溶液浓度.乙和丙都处

于质壁分离状态,说明细胞液浓度都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但是丙质壁分离程度较大,故丙与

蔗糖溶液浓度差更大,说明丙细胞液浓度小于乙细胞液浓度,故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

的高低关系是丙〈乙〈甲.

【解答】瞬、据图分析,甲细胞没有吸水和失水,处于临界状态,说明甲细胞液浓度和蔗糖

溶液浓度相当.乙和丙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说明它们细胞液浓度都小于蔗糖溶液浓度,但

是丙质壁分离程度较大,故丙与蔗糖溶液浓度差更大,说明丙细胞液浓度小于乙细胞液浓度,

故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丙〈乙〈甲.

故选:C.

斯力戈7本题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

题.

18.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

水中观察,然后用o.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对此现象的推断

最合理的是()

配;5

若水中气孔开池0.3g,mL蔗糖溶液中f孔关闭

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开放

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工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J由图可以看出,在清水中气孔开放,在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

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ZW答J解:由图可以看出,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开放;A错误.

B、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但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蔗糖不能进入细

胞;B错误.

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吸水,没有质壁分离,也不会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C错误.

D、蔗糖溶液中,保卫细胞因失水,导致气孔关闭;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