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考试时间:50分钟分值:50分考试形式:闭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关于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以下四个选项正确的是()A.元谋大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B.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C.北京人会人工取火。D.北京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2.比较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使你更好地理解问题。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的进步性表现在()①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②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③懂得人工取火 ④会打制石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河姆渡遗址的出土文物中既有鱼骨,也有鹿、猪、牛等动物遗骸和酸枣、橡子、菱角等植物果实。这表明当时()A.食物的品种和来源多样化 B.干栏式建筑利于储存食物C.家畜饲养的范围不断扩大 D.农业种植是主要食物来源4.下列哪些现象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A.家畜饲养的出现 B.城市的出现C.农作物种植 D.磨制工具的发展5.相传在黄帝之后,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联盟首领由贤德之人担任,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首领。下列描述与材料反映的内容相符的是()A.天下为公,任人唯亲 B.天下为家,选贤与能C.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D.天下为家,世代相袭6.炎帝是我国传说中的神农氏。传说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耒、耜,教民垦荒并种植粮食作物。这些传说()A.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证据 B.反映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C.不具备任何史料价值 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7.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甲骨文对应汉字王臣劓刖注:劓、刖均为古代残酷的刑罚。第7题图A.政治状况 B.经济发展 C.科技进步 D.军队建设8.恩格斯认为,人类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从而由野蛮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恩格斯认为的“文明时代”在我国应该开始于()A.黄帝时期 B.夏朝 C.西周 D.商朝9.考古发现的战国中后期的铁器,出土范围追及秦、齐、燕、楚等七国境内,器类包括农具、手工业工具、兵器和杂器。这表明当时铁器()A.象征贵族身份 B.制作工艺精良C.实行官营专卖 D.得到广泛使用10.下列关于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A.未能强化国家机器 B.后期统治者统治残暴C.不注重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D.分封诸侯引起内乱11.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12.“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对这一词语反映的政治现象解读错误的是()A.发生在奴隶制逐渐没落的时代背景下 B.其目的是争夺霸主地位C.在此旗号下,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D.说明此时周王室已无权威可言13.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鸟儿在天上飞,鱼儿在水中游,白云飘荡,花开花落,并不依人的意志而运作。这一思想认识属于()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14.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二者的共同出发点是()A.弘扬社会正气 B.寻求国家治理方案C.塑造理想人格 D.建立中央集权统治15.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食天,尽是此公赐予;万流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对联中的“此公”主持修建的工程是()A.长城 B.都江堰 C.灵渠 D.秦始皇陵16.“秦朝的统一,决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材料表明()A.赢政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不大 B.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秦统一与军事力量没有关系 D.郡县制度的建立是秦统一的基础17.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物的原因、意义等进行客观评判。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秦王赢政招募各国人才并委以重任 B.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先后攻灭六国C.秦的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D.秦灭六国后北进南下开拓边疆地区18.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规制。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A.皇权专制 B.任免官吏 C.思想控制 D.言即法律19.陈胜、吴广起义的独特的历史作用是()A.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B.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统治C.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D.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反抗残暴的统治20.汉初,汉高祖实行体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提高奴婢的生活水平 B.提倡勤俭治国C.经过长期战争,经济萧条 D.恢复社会经济,巩固封建统治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7分)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经济和文化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巨大飞跃。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主题一:王朝更替】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最后的国君主要区域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夏桀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纣王东至山东西部,西到陕西西部,南抵长江流域,北达河北北部。(1)符合表格信息的结论,在后面填“A”:不符合表格信息的结论,在后面填“B”(3分)①夏朝和商朝的统治区域基本一致。()②夏朝建立的时间比商朝要晚。()③夏朝建立者是禹,商朝最后国君是纣王。()【主题二:制度创新】材料二:如下图所示材料三:“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四:“……受封的诸侯拥有世袭的权利,世袭制的延续性,就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地累积实力。这就决定了周天子的政权不稳,国家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摘编自陈鑫高、刘红琪《郡县制的优势分析与反思》(2)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制度?(1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想象诸侯向天子“述职”时,应汇报哪些职责的履行情况?(1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西周这一制度。(2分)22.(8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在改革中不断前行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了在美并战争中取胜。”——摘自部编版《七上历史》材料二:《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赵良曾劝说商鞅,指出其相秦“残伤民以骏(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贾谊《治安策》记载,“他的新法推行了两年,奏国的风俗日益败坏……其社会混乱达到极点。”苏轼在《商君功罪》中也指出:“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材料三:“商鞅虽死,但新法在秦长期行用并取得显著成效,改革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秦国亦因而得以长期保持强盛的国力,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战国时期诸侯变法的主要目标。(2分)(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变法中最受底层百姓欢迎的两项改革措施。(2分)(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对商鞅变法的评价。(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23.(7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图2:穿有鼻环的牛尊材料二:《左传》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美又重礼仪。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材料三:“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激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改革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中外历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征战带来的影响。(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哪种方式推动了社会转型。指出商鞅变法的特点。(2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1分)24.(8分)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中国自信”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文化自信】一名同学将“百家争鸣”局面制作成表格。学派主要思想儒家仁义礼智信,以民为本道家顺应自然、正反转化、无为而治A兼爱、非攻、节俭法家B_________(1)上述表格A、B处分别应该填写什么?(2分)【制度自信】材料二:“秦‘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王朝政区范围的确定,为后来中华帝国版图的主体部分确定了一个大模样。这种地方行政管理方式,也为后来两千年的行政定式,确定了基本格局。”——摘编自王子今《秦统一局面的再认识》(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实行的是哪一制度,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2分)【政策自信】材料三:“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务必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差的人给予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赦免其中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遇到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摘编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文帝治国理政的措施。(2分)(4)综合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围绕如何提升中国自信,说说你的建议。(2分)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5BBABC6-10BADDB11-15ADDBB16-20BCADD二、非选择题(共30分)21.(7分)(1)①—B;②—B;③—A(3分)(2)分封制(1分)(3)职责:镇守疆土;向周王进贡;服从周王调兵。(1分,任答一点)(4)影响:稳定了周初政局;蕴含分裂的因素(2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各占1分。)22.(6分)(1)主要目标: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2分)(2)措施:鼓励耕织;奖励军功。(2分)(3)遗弃礼义传统,废止仁德政策,忽视了道德教化;导致社会风气败坏,世情淡薄。(1分,任答一点,合理即可。)(4)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改革是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改革要符合人民的利益。(1分,任答一点,合理即可。)23.(7分)(1)新现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2分)(2)影响:促进民族交融;增强了周边民族对华夏的认同感;推动局部统一。(2分,任答一点,合理即可。)(3)方式;变法改革。特点: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2分)(4)生产工具的革新;民族交融;变法改革。(1分,任答一点,合理即可。)24.(10分)(1)A:墨家B:以法治国(合理即可)(2分)(2)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